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合集下载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代表作:《理想国》的“理念世界” 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奠定基础
2、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真理高于一切,三段论
体现了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3、意义
发展了人文主义
理想城邦的階級劃分:精英治国
天生質地 相應階級 所需德性
黃金
白銀 銅鐵
統治者
輔佐者 農工商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 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 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 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 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苏 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 “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 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 衷心地感谢您!”苏格拉底把这种通过不断发问, 从辩论中弄清问题的方法称作“精神助产术”。
会场上的激辩
问题一: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分析公
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背
景及条件。 (古希腊哲学为什么会从探索
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背景
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发达 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智者运动兴起
雅典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普罗泰格拉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诡辩 家。一天,一位叫欧提勒士的青年要拜他为师。师徒事 先签订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格拉一半学费, 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后,欧 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 普罗泰格拉十分生气,向法院提出起诉。他对学生 说:“如果你在我们的案子中胜诉,按契约你应向我交 付学费;如果你败诉,那么也应按法院的判决付给我学 费,总之,你非得付学费不可。” 欧提勒士振振有词地回击说:“如果我胜诉了,那 么根据法院判决我当然不用付钱;如果我败诉,根据合 同我也不应付钱,总之,我决不会付钱。”

简述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简述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简述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1、起源时期: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各家各派的哲学思想无不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筋。

2、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通过文艺作品来宣扬反封建思想。

3、发展时期:宗教改革运动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使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脱出来。

4、成熟时期:启蒙运动明确打出“自由、平等”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民主革命的浪潮。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是一种强调个体自由、人文关怀和人类价值的思想流派。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随后在欧洲各国逐渐发展和盛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这一时期,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和受教于亚茅士学派(Stoicism)的影响,人们开始逐渐摒弃中世纪的神权主义和神秘主义,追求个体的自由和人类的尊严。

人文主义者如伽利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通过他们的艺术、科学和哲学成就,倡导了人文主义的理念,强调人的价值和能力。

在16世纪,人文主义的思想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在法国,蒙田(Montaigne)以其《随笔》为代表,强调思辨和个人主义;英国的培根(Francis Bacon)提出实证主义的思想,主张通过实证和实践来探求真理;英国的萨克尔(Thomas More)则在他的《乌托邦》中探讨了理想社会的构想。

17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伏尔泰(Voltaire)以其批评教权和维护言论自由的言论为人文主义的代表,他提倡理性和审慎的思考,并反对迷信和压制。

伏尔泰的观点在他的著作《哲学字典》和《辩论自由》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18世纪的德国,则迎来了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思想。

康德主张个体的自主性和道德自由,并提出了“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思想。

黑格尔则强调个体和社会的关系,认为人类通过实践和对立的辩证运动来获得自由和理性。

19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延续了前几个世纪的发展,并与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思潮相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解放和人权的保障。

弗洛伊德则在心理学上对人的自我意识和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20世纪至今,人文主义思想在继续发展,并与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等思潮相互交融。

艾伦·德波顿(Alain de Botton)和达斯汀·哈勃(Dustin Harder)等现代思想家和作家,通过他们的著作和讲座,试图把人文主义的理念带入当代社会,并引导人们重拾关怀他人和寻求人类意义的价值观。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15世纪意大利。

它追求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关注个体人的尊严和自主性。

人文主义在15世纪广泛传播,并在欧洲各国得到发展。

在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通过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研究,追求人类智慧和美的追求。

他们强调人的中心作用,强调个体人的尊严和价值。

人文主义者关注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理性和创造力。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

在政治上,人文主义提倡民主和人民权利的尊重。

在社会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和平等,反对专制和压迫。

在文化上,人文主义推崇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鼓励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

在17世纪,人文主义逐渐演变为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思想家进一步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

他们主张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改造世界。

启蒙运动影响了欧洲和北美地区,推动了科学、哲学和政治的发展。

人文主义的发展还受到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直观体验的重要性。

浪漫主义将人的感受和直观表达放在中心地位,鼓励创造性和自由。

到了20世纪,人文主义开始关注社会正义和人权问题。

人文主义者反对暴力和压迫,呼吁公平和平等。

他们强调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尊严,鼓励全球社会的合作和团结。

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有时也经历了挫折和挑战。

例如,在殖民主义和纳粹主义等暴力统治的时期,人文主义遭到了压制和扭曲。

然而,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仍然具有活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对人类的中心地位的追求,对个体尊严和自由的关注,以及对理性、科学和艺术的重视。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并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和持久的影响。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总结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总结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总结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总结写1000字西方人文主义是一种针对人类自由、尊严和个体价值的哲学思潮,强调人类能够通过理性和自由意志,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

它追求对人性的完善和全面发展,并力图摆脱宗教或传统权威对个人的束缚,提倡个体的独立和自主。

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具有如下几个重要方面:1. 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人文主义强调人类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存在,认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是无可争议的。

人文主义者关注人类的幸福、自由和个体的自我实现,并反对任何形式的人类压迫和剥削。

2. 人道主义和仁慈:人文主义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

人道主义的核心是将他人的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鼓励人们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他人,并通过帮助和支持他人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3. 自由主义和个体自由:西方人文主义主张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人文主义者认为自由是人类最重要的权利之一,个体应该能够以理性和自由意志行动,发展自己的潜能,并在没有过度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个体和社会的繁荣。

4. 理性主义和科学:人文主义者倡导以理性和科学为指导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他们相信通过合理的思考和科学的研究,人类可以获得真实和普遍有效的知识,并更好地理解个体和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5. 人本主义教育: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他们倡导以人为中心、关注个体发展和全面培养个人能力的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追求学生的自主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的公民,并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6. 人文主义艺术和文化:人文主义对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他们认为艺术和文化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和创造性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人文主义倡导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传统,鼓励人们在艺术和文化领域中发现和实现个人的独特性和个体价值。

总之,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强调人类的自由、尊严和个体价值。

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剥削,关注人道主义和仁慈的精神,主张个体的自由和独立,追求理性和科学,强调人本主义教育和多元化的艺术和文化。

原创8: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原创8: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他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 二十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 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 于柏拉图,这三代师徒都是哲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后被马其顿国王聘为亚历山大的教师。数年后,他回 雅典开办学校,边教学边著述。他的著作丰富,内容 广泛,现存47部著作。他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 逻辑学。
欧提勒士振振有词地回击说:“如果我胜诉了,那 么根据法院判决我当然不用付钱;如果我败诉,根 据合同我也不应付钱,总之,我决不会付钱。”
4.评价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 进步性: (1)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局限性: 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 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苏格拉底之死 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
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 “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 择好,只有天知道。”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 的人都伤心地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 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的建 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的遗言是: 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 上这笔债。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何谓“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humanism) 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为:以 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主张灵肉和谐、 立足于现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 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民主政治发展;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1.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总结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总结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总结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强调人的尊严、自由和发展的教育理念。

它起源于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关注。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有三个方面: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由,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和经验性,以及强调人类共同的尊严和价值。

首先,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人文主义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智力、情感、道德和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它主张教育应该关注人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人文主义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成为有良好品德和社会意识的公民。

其次,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实践性和经验性。

人文主义教育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际的经历和亲身的体验来获得知识和学习技能。

它主张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际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人文主义教育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通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最后,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人类共同的尊严和价值。

人文主义教育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尊严和价值,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

它主张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个人尊严和自尊心,建立一个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氛围,避免歧视和排斥。

人文主义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和国际意识,引导他们关注全球问题和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总而言之,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倡导个体全面发展和自由、重视教育实践性和经验性、以及强调人类共同尊严和价值的教育理念。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以及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世界,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高二历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安提丰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苏格拉底 主要观点:
知识就是美德
认识你自己
知识来自教育
观点评析: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美德与教育的关系
①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 ②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 ③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很相似; ④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 ⑤他们的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⑥都重道德; ⑦教育思想上有许多共同点……
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二、苏格拉底
1、主要思想:
①重视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②支持寡头政治; ③“知德合一”学说; ④认为人性向善,人性趋恶源于无知;
⑤提出优秀个人的必要素质。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有谁? 2、主要意义:
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
孔子与苏格拉底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 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 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 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 (我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 岁数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 元前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 的时候被迫服毒而死。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据说孔 子名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 大相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 尔杜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 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 有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 配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知识梳理起源:公元前5C中叶以后,古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对人的重视兴起发展:14至17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进一步弘扬:17、18C启蒙运动(古希腊神话突出特点——众神的人格化,折射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一、人文主义的含义: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尤其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代表及主张:(一)智者学派1、概念:传授智慧的教师2、产生原因:古希腊经济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城邦民主制的发达使人们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这样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得日益突出;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的本身。

研究领域:人类社会(政治、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3、代表人物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尺度;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他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评价:体现了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本质,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②安提丰: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评价:看到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当时历史条件下显得难能可贵4、影响:积极:①对雅典民众思想启蒙和解放起来积极作用②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③批判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在当时难能可贵消极: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的困境(二)、苏格拉底1、研究课题:人类及其环境作为研究的课题2、思想主张:1)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的真谛2)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3)提倡善良的道德,强调“知德合一”4)优秀个人应具备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的素质3、评价: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4、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社会作为探究的课题;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注重人、人性;•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关注焦点:人类社会;代表作《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关注焦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张: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三练探突破: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

“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

(3)在18—19世纪的欧洲,一些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构想。

请指出二个主要思想流派,并简要归纳其主要思想主张。

【分析】(1)核心内容:主张“仁”和“礼”(“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进步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2)孔子提出“仁”和“礼”相结合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并提出“内圣外王”的主张。

柏拉图提出“理想国”思想,即提出一个理想国家应有三个等级公民构成以及“哲学家王”思想等。

(3)启蒙思想:实行自由、平等、法治等。

科学社会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公有制(此题如答空想社会主义也对,其主张是由富人投资,建立合作组织等。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讲知识梳理:(一)文艺复兴一、文艺复兴含义:是资产阶级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何要打着旗号?)二、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原因1、经济:最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间、地点、原因、代表)2、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形成,要求创造财富、追求现世享乐(组成)3、人才:众多知识分子对宗教文化钳制思想不满4、文化: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三、核心:人文主义(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②反对教会的禁欲和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四、实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反封建斗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考:资产阶级为何借复兴古代罗马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P98学思之窗: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并未放弃天主教,而是表现为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

人文主义者乐于接受教皇和教会,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

六、扩展:16世纪,意大利——欧洲其他国家,达到高潮。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七、影响:推动思想解放和宗教改革推动文学艺术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伽利略、布鲁诺)为新航路开辟提供精神动力(二)宗教改革一、宗教改革兴起的背景:1、文艺复兴影响,人们思想解放,对教会的精神禁锢和腐败批评日益激烈2、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原因、表现)3、1517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成导火线二、宗教改革的概况1、拉开序幕: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发表2、马丁路德思想主张3、影响:封建诸侯趁机削弱教皇势力。

摆脱教会的控制;形成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教会对人们的思想和政治经济控制削弱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人们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到来作了思想准备三、练探突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异同比较相同点:1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2、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3、都涉及西欧广大地区;4、都促进人们思想解放不同点:1、斗争形势:文: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形式;宗:借助宗教异端形式,把矛头直指天主教会2、兴起和开展范围:文: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宗:首先从德意志开始,社会各阶级参加的社会运动3、产生作用:文艺: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自然科学产生;宗: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都扫荡封建势力,改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教思想还成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三)启蒙运动知识梳理一.含义: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背景: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权力受限制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教会说教不攻自破(思想基础)天文:伽利略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物理:1687年,牛顿提出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化学:17世纪时,波义耳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入化学。

生物:17世纪早期,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

科学仪器,特别是望远镜和显微镜,在17世纪的研究中已经应用得十分广泛3、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经济基础、阶级基础)4、法国封建专制制度障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三、概况:(一)斗争矛头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思考:文艺复兴相比,斗争矛头有何不同?“文艺复兴”针对天主教会,反对神权;“启蒙运动”不仅反教会神权,更反君权(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

(二)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三)核心理性含义: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反对:专制、愚昧(迷信和无知的黑暗时代)追求:民主法治、科学、自由、平等(理性和智慧的光明时代)探:材料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吁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问:材料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理性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因为欧洲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封建统治,没有民主和自由,人们的思想受到教会的控制。

“理性的阳光”指按照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意愿。

(四)过程1.兴起:(17世纪)英国洛克——分权学说2.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3.扩展:德意志五、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单元小结1.人文精神的产生( 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的思想。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如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一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苏格拉底提出了人要“认识你自己”,教导人们认识自己的理性与智慧。

2.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3.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弘扬(17-18世纪)——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则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背景 文’: 启’:文’:启’:文’: 启’: 文’: 启’: 14-16世纪资’萌芽时期 17-18世纪资’进一步发展 资’发展和资产’力量有明显的差异地区 意大利→欧洲英国→其他国家(高潮在法国) 中心意大利 法国内容 ①矛头:天主教会;②未形成一成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体系; ③批判旧秩序;①矛头:天主教会、封建制度 ②形成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③提出了资产’理想社会的蓝图 影响文’:启’: 冲击了封建专制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资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对启’有直接影响作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