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诊断及治疗.ppt

合集下载

天疱疮护理ppt课件ppt课件

天疱疮护理ppt课件ppt课件
应计策略与效果
总结应对困难和挑战的策略,以及实施这些策略后的效果。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从案例中获得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对患者的鼓励和建议
树立信心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相信通过科学公道的护理,病情
可以得到控制和改良。
坚持治疗
建议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口腔护理
定期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预防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染。
饮食指点
选择软食、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 食物和饮料,以减轻口腔疼痛。
疼痛管理
适当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缓解疼痛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心理支持
情绪疏导
健康教育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疏导和支 持,帮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天疱疮的相关知识,提 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天疱疮护理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介绍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 基本信息。
护理过程
详细描述护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如药物治疗、皮肤护理、饮食调整 等。
护理效果
介绍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病情改良情 况,包括皮损愈合、疼痛缓解等方 面。
经验教训总结
护理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分析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如病情反复、患者心 理压力等。
日常护理
指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皮肤 清洁、保湿,避免刺激性食物和
日晒等不利因素。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症状
皮肤出现薄壁、容易破裂的大水 疱,伴有疼痛、瘙痒和继发感染 的风险。口腔、眼睛、生殖器等 粘膜部位也可受累。
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

天疱疮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天疱疮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
20
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效果评价
跌倒坠床
护理 诊断
护理 目标
护理 措施
效果 评价
有跌倒坠床的 危险:与体能 虚弱、活动力 差有关
2019/11/28
住院期间未发 生跌倒坠床
患者高危跌倒评分6分, 患者住院期间 属于高危跌倒人群,已签 未发生跌倒坠 署好告知书,并做好宣教, 床
给予上床栏,并协助其生
2019/11/28
.
2月23日
12.23↑ 9.59↑ 正常
2.87 正常
11
辅助检查阳性体征
检查项目

检查日期
白蛋白
总蛋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γ-谷氨酰基转肽酶
2月6日
正常 36.8↓ 64.3↓ 52↑ 47↑ 78↑
心电图结果显示:窦性心动过速
2月11日
2月23日
点击2添.1加0↓标题内容
心理疏导:让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 的认识,说明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激 素。该疾病完全能愈合,从而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
2019/11/28
.
护理措施
皮疹护理:糜烂面换药时注意消毒及 隔离措施。糜烂面可用1:8000高锰酸 钾溶液泡浴。口腔糜烂除用清洁及消 毒含漱剂外,外涂2.5%金霉素甘油涂 剂,并注意定时翻身,预防褥疮
增殖型天疱疮是寻常性天疱疮的良性型,很少见。损害最初为薄壁的水疱, 破溃后在糜烂面上渐渐出现乳头状的肉芽增殖,边缘常有新生水疱,使损害 面积逐渐扩大。
2019/11/28
.
4
临床表现
落叶型在疱疮初起常在头、面、上胸点或击添背加部标红题内斑容基础上出现少数松弛性水

天疱疮

天疱疮

天疱疮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粘膜大疱性疾病,出现不易愈合的损害。

天疱疮有多种类型,口腔粘膜损害以寻常天疱疮最多见,且最早出现。

(一)病因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分型天疱疮一般分为四型:1.寻常型天疱疮:早期出现口内大疱,也是最重的一种。

而后呈急性发作或逐渐加重。

好发于中年人和老年人。

大疱破后疱膜撕去或提取时,常连同邻近粘膜一并撕去,糜烂面边缘处将探针可伸人,这是棘层松解的现象,对诊断有意义,称为边缘扩展现象。

病情严重者,口内难以找到正常粘膜。

患者长期咀嚼、吞咽、甚至说话均有困难,体质日益下降,口臭加重,淋巴结肿大,唾液增多并含有血迹。

2.增殖型天疱疮:该病属缓和型,皮肤有红斑、大疱、疱破后疱底有肉芽组织增殖,多在腋下、腹股沟等处发生。

症状较轻,预后一般较好。

3.落叶型天疱疮亦称剥脱性天疱疮,该型表现在皮肤为广泛的剥脱性皮炎,口腔损害少而轻,全身症状轻。

4.红斑型天疱疮:该型属良性,在红斑的基础上起疱,有鳞屑并结痂。

口腔粘膜损害少。

以上四型除寻常型外,很少出现口腔病损。

除口腔外,鼻腔、眼、外生殖器、肛门等处粘膜均可发生与口腔粘膜相同的病损,往往不易恢复正常。

由于大量失水、电解质和蛋白质从疱液中消耗,患者日益消瘦、虚弱或常并发感染。

若反复发作,不能及时控制病情,可因感染而死亡。

(三)诊断早期单独发生在口内的病损常难诊断,若出现边缘扩展现象或尼氏征阳性,则有助于诊断,并可作活检帮助诊断。

下列方法有助于正确诊断。

1.活体组织检查2.细胞学检查(1)可见典型的天疱疮细胞。

(2)免疫学诊断天疱疮抗体也有助于诊断。

(五)鉴别诊断。

1.多形红斑是急性炎症性疾病。

起病急,口内粘膜呈大小不等的红斑、糜烂面,其上覆以灰黄色假膜。

糜烂面边缘尼氏征阴性。

皮肤表现为红斑其上或有水疱,而天疱疮则是在正常皮肤上起疱。

2.剥脱性龈炎牙龈非特异性炎症,牙龈缘及附着龈呈弥散性红斑,鲜红色,剥脱状。

3.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这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家族遗传性皮肤病,先天性弹性纤维不全而导致皮肤脆弱,由于外伤等原因容易发生水疱。

寻常型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ppt课件

寻常型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ppt课件

在冲击治疗的多种方案中,以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最常 用。
甲泼尼龙500mg或 1000mg静脉滴注,连用3d,然后恢 复到冲击前的激素治疗剂量。如果效果不好,3周后可 重复冲击 1 次,一般2个周期后皮损基本消退。
冲击治疗前多与免疫抑制剂联用,冲击治疗期间免疫
2021精选ppt
33
治疗
免疫抑制剂:中重度患者应早期在激素治疗的同时联 合应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存在糖尿病、高血压、骨 质疏松等的患者,更需早期联合。
整个区域受累
2021精选ppt
17
头皮损害分 6个水平,分别计 0、1、2、3、4、10

➢ 0 分为未受累 ➢ 1 分为累及头皮的一个象限 ➢ 2分累及 2个象限 ➢ 3分累及 3个象限 ➢ 4分累及 4个象限 ➢ 10分为整个头皮受累 ➢ 陈旧性损害有则为1分,无则为0分
2021精选ppt
18
2021精选ppt
8
PV发病机制模式图
2021精选ppt
9
临床表现
50%的PV患者先有口腔损害,然后出现皮损,从口腔 损害到皮损出现的间隔约3个月至1年。
颊黏膜和咽部最常见,生殖道黏膜次之,表现为持续 性、痛性糜烂或溃疡,明显影响进食。
皮损表现为松弛性水疱和大疱,Nikolsky征阳性多出现 在正常皮肤表面,少数出现在红斑基础上,水疱易破, 形成糜烂面,多数患者没有瘙痒。
此外, 抗 Dsg1抗体持续高水平,提示皮损复发可 能性较大,而抗 Dsg3持续高水平,并不预示黏膜 损害复发 。
2021精选ppt
25
PV各阶段定义
国际天疱疮委员会在 2008 年制定了被大家广泛接受的
天疱疮各 阶段的定义。
• 基线:临床医生开始治疗的日期。 • 病情控制:无新发水疱出现, 原有水疱逐渐干涸。病情

大疱性类天疱疮(精选优秀)PPT

大疱性类天疱疮(精选优秀)PPT

诊断
有报道甲泼尼龙效果较好,可快速减少激素用量。 (4)限局性大疱性类天疱疮(localized bullous pemphigoid): 本病亦是老年人多见,皮损常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如头皮
或下肢,常对称存在。好发部位在小腿。大的水疱发生于外观 正常的皮肤上,常无任何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表皮下水疱, 呈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特征。本病应与瘢痕性类天疱疮鉴别。
实验室检查
几乎半数以上病人有血清IgE升高,并且与IgG抗基底膜带抗体 的滴度一致,IgE抗体水平与瘙痒的程度相关。患者周围血嗜酸 性粒细胞可明显增高。血沉可增快,血清白蛋白下降。
其他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
在大疱边缘皮肤的真表皮交界处,可见微小水疱存在。大疱 为表皮下水疱镜周围的真皮乳头部可见以嗜酸细胞为主的微肿 瘤,其顶部是全层表皮。早期表皮无变性改变。大疱内含有血 清、纤维蛋白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表皮内亦可见嗜酸性粒细 胞。根据病情的程度,真皮可见血管的炎症,内皮肿胀,血管 壁增厚,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在大疱边缘和 红斑处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线状均匀的IgG和补体C3沉 积,70%~80%左右的病人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血清中有抗表皮 下基底膜带循环抗体。
临床表现
水疱可随病情发展出现血疱、糜烂、结痂,水疱成群发生时,类似疱疹样皮炎。 黏膜损害发生于约20%~30%的患者,为境界清楚的疼痛性糜烂,主要为口腔黏膜,咽、喉及生殖器部位黏膜损害罕见。
(损4)害限对局称性发大生疱,性常类见天损于疱颈害疮部(lo对、ca腋li称ze窝d、发bu腹llo生股us沟p,e、m大常ph腿ig见o内id侧)于:和上颈腹部部,、紧张腋透窝明的、水疱腹常股发生沟于正、常大或红腿斑性内皮侧肤上和(图上1~3)。 与本大病疱 应发与生增的殖部性腹位天一疱部致疮。、,着紧色芽张生菌透病明、脓的皮病水、疱溴疹常、碘发疹生等鉴于别。正常或红斑性皮肤上(图1~3)。 BB局PP部抗抗治原 原疗有由与二表天个皮疱,基水类疮底BP基A细疱似G本胞1是相产可疱细同生胞随疹。。内病样蛋白情皮,是发炎构展。成半出 大桥粒现 小的血 自主要疱 樱成份、 桃,糜 大分子烂 到量为、 核23结 桃0KD痂 大; , ,水 最疱 大成7cm群。发破生溃时后, (电3)子病显理微变镜化发为现表如水皮疱下无位水于疱继透,发明基板底感下膜。带染有,IgG呈常线很状沉快积,结血痂清中。有抗糜基烂底膜面带自愈身合抗体较。 快。痂脱落后常有 大炎疱、性 扁类平天苔疱藓疮及色与银其屑素他病疾等沉病。着伴发,亦有偶不见少报萎道,缩如瘢多发痕性肌,炎有、寻时常性合天并疱疮粟、疱丘疹疹样皮。炎、尼SLE氏、溃征疡阴性结性肠炎。、黏肾炎、多发性关节 组织病理学为表膜皮下损水疱害,发直接生免疫于荧约光为2基0底%膜~带I3gG0和%C3的线状患沉者积,,有时为需境反复界活检清。楚的疼痛性糜烂, (此2)为水大疱疱型性大类疱天性主疱类疮大要的疱罕疮为见(ve口变sic异u腔l,ar表b黏u现llo膜在us掌p,e跖m部o咽p位hi、,go有id喉)持:久及性生水疱殖性损器害部与汗位疱疹黏类膜似。损害罕见。

增殖型天疱疮护理查房PPT

增殖型天疱疮护理查房PPT

病理学检查:观察组织病 理切片,判断病变性质和 程度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使用温和的护肤品,避免刺激皮肤 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保持皮肤湿润,避免干燥 避免阳光直射,减少紫外线伤害 定期进行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健康
口腔护理
目的: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方法:使用漱口水、牙刷、牙线等工具进行口腔清洁 注意事项: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避免损伤牙龈 效果评价:观察口腔清洁程度,评估口腔护理效果
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原理:抑制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 常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 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感染、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注意预防感染
其他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于控制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用于抑制免疫反应 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用于抑制炎症反应 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用于预防和控制感染
增殖型天疱疮护理查房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患者病情评估 3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4 药物治疗及效果评价 5 健康宣教及随访计划
单击此处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 室-XX
患者病情评估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性别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 食物选择:蔬菜、水果、瘦肉、鸡蛋、豆制品、粗粮等 饮食禁忌:辛辣、刺激性、油腻、生冷、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建议: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天疱疮讲课PPT课件

天疱疮讲课PPT课件

天疱疮诊断
临床表现:皮肤出现水疱、糜烂等,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 诊断依据:医生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与类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疾病进行鉴别 并发症: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自身免疫因素
天疱疮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的免疫系统 攻击自身组织, 导致皮肤和黏膜 损伤。
注意事项:手术后 需继续药物治疗, 定期复查,预防复 发
其他治疗
局部治疗:使用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涂抹患处,缓解症状。
全身治疗:口服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调节免疫系统,控制病情。 生物治疗:使用生物制剂、单克隆抗体等药物治疗,调节免疫反应,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疗法、光化学疗法等,刺激皮肤免疫系统,缓解症状。
自身抗体与天疱 疮的发病密切相 关,特别是针对 细胞间粘附分子 或细胞内抗原的 抗体。
免疫系统的异常 激活和调节异常 是天疱疮发病的 重要机制之一。
遗传因素和环境 因素素
天疱疮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存在基因缺陷。
遵循医生建议, 按时服药和复诊
合理饮食,保持 营养均衡
适度运动,增强 免疫力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姓 名、年龄、性别、 病情等
临床表现:发病过 程、症状表现、治 疗经过等
诊断结果:病理检 查、实验室检查等
治疗方法和效果: 治疗方案、治疗效 果评估等
治疗过程及效果
治疗方案:根 据病情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案, 如药物治疗、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 衣裤,避免摩擦和搔抓患处。
定期复诊,遵医嘱治疗,不 随意停药或减量。
专家答疑解惑和健康指导
专家解答:天疱疮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健康指导:如何预防天疱疮的复发和并发症 经验分享: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经验 互动问答:与专家进行现场互动,解答观众疑问

天疱疮护理查房PPT幻灯片课件

天疱疮护理查房PPT幻灯片课件

13
3、抗感染治疗:
a.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静脉滴入。 b.生理盐水+强力碘+利多卡因湿敷有杀 菌,止痒,止痛的作用。
14
• 目前专科情况:
四肢、躯干水疱干燥、结痂,脱落完 全。头部未见糜烂、部分厚痂脱落,未 见脓性分泌物。
15
16
一、有感染的可能
与皮损多,免疫力低下有关
护理措施: 1.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 2.病室应开窗通风、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 3.修平病人指甲,避免抓破疱壁。 4.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5.避免受凉防止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营养增 强机体抵抗力。 6.观察体温的变化,每天测体温3次,如有发热 则增至4-6次。
肝肾功能,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 诊治。
22
23
与皮损多,局部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积极表达内心感受, 并给予支持、鼓励。 2.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必要的整洁 以增加自信心。 3.及时更换污染的衣物及床单。 4.鼓励家属来探视,取得家属的理解。 5.对有感染的皮损,加强皮肤护理和换药,消 除异味。
19
四、潜在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糖尿病等 与大剂量使用激素有关 护理措施: 1.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的软食,避免进食粗纤 维及刺激性食物,遵医嘱给予保胃药。 2.告诉病人有关高血压症状的知识,如头昏、头 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教会病人及 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 3.告诉病人有关糖尿病症状的知识,如烦渴、多 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等,让病人明白 症状可自我监控。
天疱疮护理查房
1
1、概述

天疱疮(Pemphigu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意为水疱,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 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特点是在 皮肤及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疱 易破呈糜烂面,棘细胞松解征(尼氏征) 阳性,组织病理为表皮内水疱,血清中和 表皮细胞间存在IgG型的抗桥粒芯糖蛋白抗 体(天疱疮抗体)。

天疱疮培训演示ppt课件

天疱疮培训演示ppt课件

03
临床试验和药物研发
近年来,针对天疱疮的临床试验和药物研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新
型药物和治疗方法正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尽管对天疱疮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 需要深入研究以揭示其详细机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 法提供理论支持。
探索新型治疗方法
药物选择和使用
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是治疗天疱疮的首选方 法,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减 轻炎症、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
可能会有副作用。
口服药物
对于严重病例或局部用药无效的 患者,需要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 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免
疫反应、控制病情。
免疫学检查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表 皮细胞间IgG、C3沉积,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检测 到血清中存在天疱疮抗体 。
鉴别诊断
大疱性类天疱疮
与天疱疮相似,但尼氏征阴性,水疱 较紧张,不易破溃,黏膜受累少见。
疱疹样皮炎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在青春期 发病,好发于颈、腕、腹股沟等摩擦 部位,表现为成群的水疱或脓疱,易 破溃结痂,愈后不留瘢痕。
研究现状和进展
01 02
发病机制研究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 。近年来,对天疱疮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了一些关键基因和 免疫通路。
诊断和治疗研究
针对天疱疮的诊断和治疗研究也在不断推进。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完 整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光疗和生物制剂等。
对社会的意义
天疱疮作为一种罕见病,其研究和发展对于推动医学科学进步、提高人类健康 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罕见病的研究和治疗也将为其他类似疾病的诊 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天疱疮讲课版

天疱疮讲课版

寻常性天疱疮诊断要点:
口腔粘膜mucous membrane of mouth的大 疱、糜烂常为最先出现的症状。
寻常性天疱疮诊断要点:
组织病理示表皮基底细胞上棘层松解。 in the intraepidermal areas just above the basal cell layer. 直接免疫荧光DIF示棘细胞间IgG、C3沉 积。 间接免疫荧光IIF示血中有抗基底细胞间 物质抗体。
etiology
所有活动性active天疱疮患者的血清serum 中几乎都有抗复层鳞状细胞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间基质matrix的自身抗 体--天疱疮抗体,这种自身抗体与细胞间质 结合,致表皮棘细胞变性,细胞间桥破坏, 棘细胞间失去粘合力而彼此分离(棘细胞
松解acantholysis ),从而导致表皮内裂
[按语]
西洋参、南北沙参、石斛、元参、佛手 参、二冬、玉竹养阴清热;生芪、丹参 补气活血;银花、公英清解余毒。
中成药:
人参健脾丸,六味地黄丸。
4、湿热内蕴,熏蒸肌肤证
[主证]
糜烂面大或湿烂成片,口渴不欲饮,或 恶心欲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健脾除湿。
方药:茵陈五苓散加减:
鉴别诊断
大疱性类天疱疮
概述
类天疱疮好发于老年人,临床上出现张 力性大疱,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表皮下水 疱为特点的大疱性皮肤病,属自身免疫 性疾病。在活动期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 循环抗基底膜带抗体。早期正确治疗本 病大多可以治愈。
大疱性类天疱疮
皮损好发于躯干、腋窝、腹股沟及四肢 屈侧。 早期损害为浮肿性红斑。 基本损害为红斑及正常皮肤上发生大的 张力性大疱,疱壁厚呈半球形。 尼氏征阴性。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及中西结合治疗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及中西结合治疗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及中西结合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发于表皮下的大疱性皮肤病,属于中医的“火赤疮”,“天疱疮”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总由心火脾湿内蕴,外感风热毒邪,阻于皮肤而成。

典型损害为泛发周身或局限分布于皮肤上的张力性水疱或大疱,水疱紧张坚韧、不易破,尼氏征阴性;破溃的糜烂面易于愈合;粘膜损害少、轻易愈;易反复发作,预后较好。

1 诊断要点1.1临床表现:①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

②局部于某部或周身泛发的张力性水疱或大疱,疱壁紧张坚韧、壁厚,不易破裂,尼氏征阴性。

③水疱散在分布,破溃后的糜烂面常能很快干燥结痂,愈合较快,痂脱落后常遗留色素沉着。

④粘膜损害少且轻,且糜烂面易愈⑤此病反复发作,经过慢性,预后良好。

1.2组织病理:表皮下水疱不伴棘刺松解。

1.3免疫病理: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多数患者可检出血清有抗皮肤基底膜带的自身抗体IgG;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带有IgG和C3呈线状沉积。

2 临床治疗2.1中医辩证施治,红斑、水疱、糜烂,渗出,水疱不断新发,不易破溃,或见大部破溃后糜烂面,伴以发热,灼痛。

口渴欲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心烦气躁,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方药:赤芍15g,粉丹皮20g,黄芩15g,黄柏15g,金银花30g,大青叶10g,生地黄30g,连翘20g,石膏20g,知母10g,土茯苓15g、车前子10g,甘草10g。

注:方中水牛角、赤芍、丹皮,生地黄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止痛;黄芩、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解肌退热;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身热除,心烦口渴减轻者,去丹皮、黄柏、车前子。

,糜烂,或有口舌糜烂,腹满纳差,胸闷,大便溏薄,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濡滑数。

治法:健脾利湿方药:茯苓15g,白术15g,薏苡仁15g,生地20g,扁豆10g、枳壳10g,山药20g,丹皮10g,金银花30g,半支莲20g,甘草10g。

天疱疮

天疱疮

看书&思考

看教材
7分钟
天疱疮的概念 名词: acantholysis
Nikolsky sign Tzanck cell

1. 2.
思考 3分钟 天疱疮属哪一型变态反应? 试设计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病因病机
Pemphigus----自身免疫性疾病?
1、直接免疫荧光:IgG
2、间接免疫荧光: IgG
3、P抗体滴度与病情平行
FDP
病因病机
纤溶激活酶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
4.去除Pab后的疱液仍可致棘层松解
5.尿激酶可引起棘层松解 6.抗尿激酶抗体能抑制模型中的棘层松解
FDP
7.能抑制纤溶酶活性的抑肽酶等不抑制纤溶酶
激活剂,但可抑制棘层松解。
病因病机
0.2万u/ml 尿激酶48小时
病因病机
天疱疮属哪一型变态反应?
•速发型? •抗体介导型?
课本中的治疗方法
抑制抗体生成
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00mg/日 >
免疫抑制剂:
全身支持 抗感染 局部治疗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临床:尼氏征阳性的水疱 2、病理:表皮内棘层松解性水疱 3、直接免疫荧光:棘细胞间抗体
4、间接免疫荧光:棘细胞间抗体
诊断与鉴别诊断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Benign familial chronic pemphigus
临床&病理
增殖性天疱疮 Pemphigus vegetans
临床&病理
落叶性天疱疮 Pemphigus foliaceus
临床&病理
落叶性天疱疮 Pemphigus foliaceus

天 疱 疮

天  疱  疮

3-5d后,仍有新水疱出现,应酌情加量,直 至能控制新的水疱出现,且原有皮疹消退, 维持此剂量10d-2周,然后减量。开始减量 可稍快,如总用量>40mg/d者每周减总量的10 -20%,减至30mg/d后要慎重。一般每2周减 相当于2.5-5mg的强的松量,在减药过程中, 若有新水疱出现应暂停减量。至病情稳定后, 逐渐调整至维持量,并长期服用。减药太快 或骤然停药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原因。
疱疹样天疱疮(PH-pemphigus herpetiformis) 基本损害为红斑上绿豆或更大的水疱。虽 然也是表皮内疱,但疱壁较紧张, Nikolsky sign(-)。损害常排列呈环状或 多环状。
多为中老年患者。 自觉程度不等的瘙痒。 病程慢性,预后好。
诊断与鉴别诊断
增殖型天疱疮(PG):基层上列隙较小,水 疱常不明显,可见 不规则的表皮乳头瘤状增 生和附属器上皮增生区域内出现嗜酸性海绵 形成,表皮内可伴有嗜酸性和嗜中性脓疱, 。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IgG、 IgM和/或C3于棘 细胞间呈波纹状沉积。
落叶型天疱疮(PF)列隙位于粒层内或其下 部,其附近的棘层松解,形成角层下水疱.直接 免疫荧光检查同PV。
小结
天疱疮(pemphigus)是一种重症的皮肤病。特 征为薄壁、易于破裂的大疱。比较少见,约半 数在30~50岁发病。本病属于中医学“天疱疮” 和“火赤疮”的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心经郁热化火,脾 虚水湿不运,火热与水湿内蕴,外壅肌肤而发 病。湿热蕴久化燥,灼热耗气,故后期见气阴 两伤。西医本病是表皮细胞间抗体介导的自身 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天疱疮临床可分为四型:寻常性、增生性、落 叶性和红斑性。 中医辨证分为脾虚湿热、热盛湿蕴、气阴两伤 三型治疗。
发病机理图

天疱疮幻灯片PPT课件

天疱疮幻灯片PPT课件
Periplakin BPAG 1
130 160 500 210 190
230
KDa
KDa KDa KDa KDa
KDa
29
天疱疮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三、天疱疮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诊断并不很困难。
1. 2. 3.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 免疫病理
30
评估病情将指导制订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 年龄、性别、全身状况、原治疗情况、是否有慢性 疾病、皮疹累及面积、部位( 眼、食道、咽喉等粘 膜受累表示重)以及天疱疮抗体滴度等综合考虑。
17
天疱疮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其它类型的天疱疮
(一) 药物诱发性天疱疮
病程:大多数患者病情轻,停药后缓解。少
数患者与自发性天疱疮一样,持续病程,需用皮质
类固醇激素长期治疗。
18
天疱疮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其它类型的天疱疮
(二) 疱疹样天疱疮 (Pemphigus Herptiformis)
皮疹呈多形性,多是小疱。病情轻。治疗效 果较快,预后较好。
20


天疱疮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其它类型的天疱疮
(三) Ig A型天疱疮 活检中,表皮内角层下脓疱。仅有IgA免疫复 合物沉积于表皮棘细胞之间。有一半病例或更少的病 例存在有循环IgA抗体。靶抗原有几种,如桥粘素 (桥粒胶蛋白)desmocollins I and II。 治疗效果一般较好。
21
天疱疮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天疱疮临床与实验室检查
落叶型天疱疮及其变型
红斑型天疱疮(Senear-Usher 落叶型天疱疮的局限性表现。
Syn.)是
DIF中除有寻常型天疱疮的特点外,还在沿 皮肤基底膜区有免疫反应物沉积,但多呈颗粒状。 血清中还可为抗核因子存在。

天疱疮的护理ppt课件

天疱疮的护理ppt课件

精选编辑ppt
17
健康教育
1. 注意加强眼、口腔及外生殖器等处损害的护理,患者的衣 服及被褥应每天消毒。勿用胶布粘贴皮肤,以免撕掉表皮。 病室定期消毒,防止真菌、病毒和细菌的继发感染
2. 卧床休息,适量活动,避免大运动量的活动造成骨折。注 意经常翻身,防止肺部并发症及压疮的发生。
3. 敷料和衣物要洁净,勤加更换,注意保暖,勿受凉。
• 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
精选编辑ppt
3
发病初期
精选编辑ppt
4
相关知识回顾
• 天疱疮是由于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自身 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特点是在皮肤及 粘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疱易破 呈糜烂面。
•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认为是一种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天疱疮分为四型:寻常型、增殖型、落 叶型、红斑型。
• 天疱疮患者, 病情重、病程长。护理上我们一方面要重视 患者的心理护理,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对患者加强心 理疏导,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提高生存质量; 另一 方面对患者实施精心的创面护理。认真制订护理措施, 预 防交叉感染, 对病体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精选编辑ppt
2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天疱疮的护理
皮肤科
病史汇报
• 39床刘子英,女,80岁,因反复全身红斑、水 疱、糜烂一年入院。患者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 右腹股沟出现散在片状红斑,边界清楚,其上 渐发黄豆至蚕豆大小水疱,疱壁松弛,疱液清 亮,部分水疱破溃后形成鲜红色糜烂面,渗出 淡黄色液体,水疱逐渐泛发全身伴疼痛、瘙痒 明显。
• 既往史:高血压,脑梗塞病史,多年服药控制
精选编辑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金制剂:机制可能与稳定溶酶体膜、抑制酶活性有 关,应用后有抗炎和降低天疱疮抗体滴度作用。硫 代苹果酸金钠,每周肌注1次,第1周为10mg,第 二周25mg,以后每周50mg,或没2-4周肌肉注射 50mg,病情控制后酌情减量。长期应用注意副作 用,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尿、口腔溃疡、湿 疹皮炎等;
• 环磷酰胺:一种烷化剂,抑制细胞增殖,非特异地杀伤抗原敏感的小淋 巴细胞,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与激素合用疗效显著,可加 快激素的减量,口服100mg/d,通常采用冲击疗法,8 ~ 12mg/kg/d, 1-1.5小时滴完,连续2天,每2周一次。或者0.5~1 g/m2/d,每月1次, 皮损控制后就不再用。主要副作用是出血性膀胱炎,骨髓抑制,肝脏损 害,胃肠道反应严重。
• Pasricha等提出的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冲击方案(DCP), 即将地塞米松 100 mg每月连用3天,第一天加用CTX 500 mg,冲击间期口服CTX每日50mg,必要时可口服皮质类 固醇。此疗法效果显著,皮损可很快愈合,且无皮质类固醇 副作用,可治愈顽固PV患者。第二阶段,皮损完全消失后 给予DCP至少6次,间歇期仍口服CTX50mg/d。第三阶段, 如患者仍处于缓解期,则停用DCP,仅口服CTX50mg/d , 持续1年。第四阶段,如患者仍处于缓解期,则停用CTX, 随访观察。
• Fernandes等提出泼尼松的剂量应该控制在1-2mg/kg/d,且 最大剂量不超过120mg/d;Mourellou等认为急性期总剂量在 5g以上即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而在总剂量大于5g的幸存 者中,支气管肺炎、肺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精神病和
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临床上通常选用甲泼尼龙50010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连续静滴3天;
• 环孢素A:能特异而可逆地作用于T辅助细胞,抑制 细胞介导免疫反应,抑制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的 分化、增殖,干扰淋巴因子(包括IL-2)的合成和释放, 阻止由抗原激活的辅助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DNA 合成,进而抑制天疱疮抗体的形成;与皮质类固醇 合用,部分病例也可单独使用治疗;通常口服35mg/kg/d,严重的6-8 mg/kg/d,无骨髓抑制作用, 肝脏毒性轻。但有肾毒性,易导致高血压,高血钾。
• 血浆置换法多需与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联用效 果好,可迅速改善病情并减少皮质类固醇用量。近 年多已被血浆吸附疗法(HCA)所取代。HCA能清除 抗体,并使患者血清免疫抑制活性增加而发挥潜在 的免疫抑制作用,其疗效不仅表现在临床症状改善, 而且有抗体消失,细胞因子反应恢复正常。
• 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细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 白,可与人血浆中的lgG的Fc段结合,具有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的特点。用琼脂做载体包裹SPA制成吸附 柱,吸附免疫损伤患者血浆中的致病性抗体,称为蛋 白A免疫吸附(PA IA)。PA IA不仅能从循环中消除 致病性自身抗体,还能调节免疫功能、产生免疫耐 受,而对血液固有成分很少有损伤;连续4天为1个 疗程,每隔4周1次,观察期内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 剂常规使用。停用后缓解期可长达26个月,4周内 明显控制病情,每次治疗可使循环抗体量平均降低 50%~70%。
• 国内学者朱学骏认为治疗天疱疮的糖皮质激素用量,首先 应根据患者的皮损范围将其病情分为轻、中、重症,即皮 损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10%或损害仅限于口腔粘膜为轻症, 30%左右为中症,大于50%为重症。并提出轻症、中症分 别以泼尼松40mg/d和60mg/d为初始剂量的治疗模式。对于 重症天疱疮,则推荐使用初始剂量泼尼松80mg/d,3-5天无 效,即仍有新发水疱,原有皮损不消退或糜烂面仍有较多 渗出时,应增至120mg/d,且以不超过120mg/d为宜。在皮 疹完全控制、原有糜烂面基本上均为新生上皮覆盖后可以 减药。开始减药的速度可快些,如最初3~4周,可每7~10 天减总药量的10%,以后每2~4周减一次,并逐渐过渡到 隔日服药的维持剂量治疗阶段,维持剂量可为隔日晨起顿 服15~20 mg,常需服用数年。若治疗规律,多数患者可 逐渐停药达到痊愈,一般平均需要4~5年的服药时间。减
• 注意咪唑类或三唑类药如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 唑可减慢环孢素A的代谢速度,出现血药浓度显著 增高而产生危险;
• 霉酚酸酯(麦考酚酯,MMF):抑制活化的T和B淋巴细胞内次黄嘌呤 单磷酸脱氢酶,从而抑制鸟嘌呤的合成,选择性阻断T和B淋巴细胞的 增殖;多与皮质类固醇联合应用,用法为MMF每日2 g或35-45mg/kg/d, 疗效需要2-3个月出现,可持续用药9-12个月;MMF毒副作用轻微(仅 淋巴细胞减少、轻微胃肠道症状、暂时性转氨酶升高);该药影响嘌呤 代谢,不可与如别嘌呤醇等影响嘌呤代谢的药物合用;
• 目前治疗天疱疮首选药物仍然是糖皮质激素,第二 线治疗药物是环孢素、霉酚酸酯,再次为环磷酰胺 和氨苯砜 ;
•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用于天疱疮的治疗是基于 其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它能与靶细胞胞浆 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形成复合物并迁移至 细胞核内,与DNA上的特定位点作用,从而对数个 决定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基因进行调节,起到抗炎和 抑制免疫的作用。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诱导转录 激活因子NF-KB的抑制物合成,从而阻断NF-KB易 位至细胞核及基因的转录;
• MTX:叶酸拮抗剂,影响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对B细胞的抑 制作用较强。也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炎症因子。通 常与皮质类固醇联合应用。10~25 mg/w,肌注、静脉点 滴或口服;常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作用和肝脏的损伤, 尤其是长期积累作用可导致肝脏纤维化。总的药物积累剂 量应控制在1.5 g以下;
• 还要一些药物在临床上应用于天疱疮和类天疱疮的治疗,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雷公藤多甙:具有较强的抗炎和 免疫抑制作用,30~40 mg/d,口服。应注意其肝肾毒性和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2)氨苯砜: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的 作用。100~150 mg/d,口服。有可能引起一种非常少见, 严重的副作用—DDS综合征。长期使用可导致溶血性贫血。 (3)反应停: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50~100 mg/d,口 服。因有严重的致畸作用,所以准备生育的妇女严禁使用。
• 静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免疫球蛋白中的特异抗体可以中和致 病性的内源性抗体,并且可以抑制B细胞分化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同 时还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作用。方法是0.2~0.4 g.kg-1.d-1,静脉 给药,连续3~5天;
• 米诺环素-烟酰胺联合疗法:适应于类天疱疮及有 报道轻型红斑型天疱疮,其机理尚不明确,多数作 者认为与这两种药物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 胞向病灶部位趋化、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粒细胞 释放蛋白水解酶等抗炎症作用有关。通常的治疗剂 量四环素1~2 g/d,烟酰胺0.6~1.5 g/d。不良反 应是服用四环素易出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长期服 用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腹泻、二重感染等。米诺 环素是四环素的衍生物,具有较强抑制炎症细胞趋 化的作用;在皮损完全控制后米诺环素可减为100 mg/d;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检测患者血清Dsg1和D sg3抗体水平, 以黏膜损害为主的天疱疮患者抗 Dsg3阳性,皮肤、黏膜均有损害者则抗 Dsg1,Dsg3抗体均表现阳性 ;
• 两者相比,EL ISA敏感性稍强,但特异性比IIF稍 差,两者恰好有互补性;
• 发现天疱疮组织学的棘层松解性大疱从表皮延续到 毛囊的外毛根鞘, 对15例患者每人取50根头发,实验 方法与皮肤直接免疫荧光病理相同, 生长初期头发 的外毛根鞘中,均可清晰见到强阳性天疱疮抗体网 状荧光,即使是循环抗体阴性的稳定期患者;
• 体外光化学疗法:作为PV治疗的辅助疗法可用于对药物治疗抵抗的患 者。多采用短期体外光化学疗法(ECP),通过改变光敏感细胞的免疫活性, 从而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治疗期间免疫抑制剂继用,可使病情长期缓 解,并给免疫抑制剂减量提供方便;患者服用8-甲氧补骨脂后,间断地 把患者血中的白细胞分离出来。将富集的白细胞放入无菌容器中形成1 mm的膜,2 J/cm2的UVA照射180分钟;
2003年日本健康福利部提出了天疱疮诊断方法
• 临床表现包括:①多发性的松弛性大疱,容易破 裂②水疱后出现进行性、难治性糜烂面及结痂③ 粘膜面非炎症性糜烂或阿弗他溃疡④尼式征 (+);组织病理表现为由角质形成细胞分离而 导致的表皮内水疱(棘层松解);直接免疫荧光 示角质形成细胞间有特异性荧光抗体沉积,间接 免疫荧光示外周血中存在抗自身抗体;需符合临 床表现和组织病理中至少1项,加上免疫荧光法 中的1项,或符合免疫荧光法中的2项,即可明确
•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一种单克隆抗体, 通过与CD20抗原的结合,经 ADCC、CDC抑制B细胞增生,调节细胞传导蛋白等途径促进B细胞的 凋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375 mg,静脉给入,每周1次,共4次;输注 美罗华时用美罗华5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稀释,配置的浓度为 1mg/ml;Eltal等回顾分析了利妥昔单抗治疗寻常型天疱疮文献,多数 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时,联合应用了其他免疫抑制剂,88%明显有效, 半数以上病情完全缓解超过6个月,但仍未能停疫性大疱性疾病,由抗表皮中桥粒芯糖蛋白 1(D sg1)和3(D sg3)的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蛋白水解酶, 致细胞间黏附性丧失、棘层松解。出现薄壁水疱尼氏征阳性为临床 诊断的重要依据,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是诊断天疱疮的金标准 。
•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特异性自身抗体 如抗棘细胞间抗体和抗基底膜带抗体;是观察病情 变化的可靠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