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说课稿
2020七年级生物下册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课本首先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让学生对三种血管有个感性的认识。
然后具体分述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是本节的重点,根据血管的结构特点,血流方向,分布情况,判定是什么血管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2、能力目标(1)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识图能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人体不同类型血管的横切面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通过描述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使学生认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构结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1、能够分辨动脉和静脉血管。
2、理解毛细血管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学生分析这部分与个人的健康紧密相连,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教师能因势引导,肯定能事半功倍。
四、说教法1、实验教学法。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使学生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自学导思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说学法:1、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血管横切面图和媒体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生物血管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物血管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血管的分类和作用。
2. 过程技能: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血管的分类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察实验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血管的形状和作用,激发学生对血管的好奇心。
2. 学习:介绍血管的基本概念,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3. 实验:设计实验,观察不同种类的血管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让学生亲自感受血管的重要性。
4. 总结:让学生总结血管的分类和作用,以及血管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加深对血管的理解。
5. 知识延伸:介绍一些与血管有关的常见疾病,引导学生了解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对生命健康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知识检测:设置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的测试,检验学生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生命健康的认识和态度。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血管的知识。
2.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血管的分类和作用。
3. 思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提出保护血管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血管的分类和作用- 运输氧气和养分- 运输代谢废物- 调节体温和保持水平衡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验,学生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命健康有了更加重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血管与其他器官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
10分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石河子第十中学王娣英一、教学背景分析1、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和地位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里的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内容。
血管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又是学习血液循环途径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理较重,对自己血液在血管中如何流动的十分感兴趣,探究欲望浓厚,喜欢合作学习。
在上一学期时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这些都是本节课中的有利因素。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不易观察,学生只能观察到表面的现象,这一点需要给与指导。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能够分辨三种血管2、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 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在显微镜下分出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观察到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二、教学目标确定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形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渗透结构和功能统一的思想。
三、教学方法及策略1、教学策略“观察-讨论-归纳”模式显微观察--- 获得感性认识小组讨论--- 三种血管的比较总结归纳--- 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2、教学资源: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材料,多媒体提供的相关图片、动画。
3、教法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法;学生以分组实验活动法、观察法、分类比较法相结合。
四、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包括7个主要教学环节)1、显微观察,兴趣导入有效且富有启发性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兴趣,而且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课件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激光照射、电刺激等物理疗法 ,可改善血液循环和血管功能。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血管疾病的特点,选用 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06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血管的解剖结构
详细介绍了血管的分布、类型 和特点,以及血管在人体中的
重要地位。
血管的功能与作用
阐述了血管在血液循环、物质 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的功能
代谢废物的排除
血管负责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 等排出体外,维持身体的内环境
稳定。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通过过 滤作用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此外,皮肤也是代谢废物排出的 重要途径,通过出汗等方式排出
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
04
血管疾病及其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动脉内膜积聚脂肪和钙质,导致动脉管腔狭窄, 影响血液流通。
培养学生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和尊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 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02
血管的概述
血管的定义与功能
总结词
血管是人体内的重要组织,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维持生命 活动。
详细描述
血管是人体内的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 ,维持生命活动。它们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血流,保持血 压稳定,同时还能回收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的平衡 。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够与氧 气结合,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 身体其他部位。
血管还负责将营养物质如葡萄 糖、氨基酸等输送到细胞,支 持细胞的生长和功能。
氧气的输送
血管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输送氧气,确保身体各部位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
初中生物面试试讲真题-《血管》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
《血管》说课稿及教案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一、说教材《血管》是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阐明了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和心脏,对于正确理解人体的循环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
【知识与技能】1.简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区分三种血管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观察,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教学重点】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发表见解。
对于血液在血管中是如何流动的十分感兴趣,需要教师因势利导。
三、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讲授法、实验法2.学法:阅读法、讨论法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同桌之间用绷带扎住对方的手腕,观察手背的变化。
学生可以看到“青筋”爆出的现象。
这些“青筋”是什么?为什么只有绷带的远心端会爆出,而近心端却不会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新课讲授1.观察血液的流动为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会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步骤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画图记录实验结果。
如果实验顺利,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观察到小鱼尾鳍中血管的分别和血液的流动情况。
2.血管的种类及功能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会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首先,我会借助学生的绘图展示和教材,引导学生掌握三种血管的名称。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观察三种血管的模型,总结出管壁、弹性等方面的特点,并推测各自的功能。
再次,为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三种血管的功能,我会播放人体血液循环的动画,引导学生理解动脉和静脉的功能。
毛细血管的功能,我会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图片总结得出,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最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表格梳理总结三种血管在管壁、弹性、分布、功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巩固小结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讲述不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
血管教案初中生物
血管教案初中生物
教学内容:
1. 血管的概念和作用
2. 血管的种类和结构
3.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血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各种血管的种类和结构
3. 理解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血管的种类和结构
2.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PPT或教学板书
2. 模型或图片展示血管的结构
3. 学生课前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图片或模型展示血管的结构,向学生解释血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血管的种类和结构:通过PPT或板书介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并让学生做简单分类。
3. 讨论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回顾心脏的循环过程,并探讨血管在输送血液、调节血压等方面的作用。
4. 深化学习: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实验活动,如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管切片或在教学中心进行模拟实验。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强调血管在维持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或写一篇关于血管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小结。
扩展活动:邀请医生或相关专家来学校讲解血管相关知识,或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实验室,深入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血管的定义、种类和作用,并且能
够通过实验活动加深对血管的理解。
在课后作业和扩展活动中,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人教版血管说课稿
人教版血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中的“血管”这一章节。
本章节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关于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血管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后续学习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在开始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血管的种类、结构和功能,了解血管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作用,掌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及其各自的生理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探究血管的生理特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人体生理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接下来,我将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血管的概念及其在人体中的分布。
2. 血管的分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血管的生理功能,包括输送血液、调节体温、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排除代谢废物等。
4. 血管疾病及其预防。
(二)学情分析针对本章节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血液循环的概念,但对于血管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血管疾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联系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相关的活动和讨论,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直观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血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实验观察法:通过显微镜观察血管切片,让学生亲自观察血管的结构,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血液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的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下面我简要说一下我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第四章第二节。
本章首先介绍了血液,然后再讲述血管,之后是心脏与人体的血液循环,最后介绍血型和输血原则。
这样学生能从学习中了解到本章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更有利于初一年级学生全面了解血液,血管,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
因此,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就非常的重要,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是本章的内容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分布。
课本上首先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让学生对三种血管有了感性的认识。
然后再具体介绍了三种血管的分布、结构特点及功能。
基于此我把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功能及分布确定为本章的重点,把根据血管的结构特点、血液流动方向,判断是什么血管确定为本章的难点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描述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和观察图片培养学生仔细仔细观察事物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陪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三、说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首先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学生在观看视频中自学了解三种血管的分类,及血液流动速度,对血管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她们的求知欲。
然后,老师再借助动画和图片引导学生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让她们对血管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最后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血管的理解,为下节内容做铺垫。
2学法:初中生都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但是对血管的类型、分布、结构等却很陌生。
因此,本节内容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自主动手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说下我的教学过程(一)首先是复习上节课知识,然后通过提问“血液在哪里流动”引出课题,接下来又提出一个日常中的问题。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共19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标本课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资料,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操。
说教材教材具体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血管的种类。
教学技能与过程1、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认识血管种类。
2、比较动静脉血管的管壁结构图片,阅读教材动静脉血管,获取动静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3、观看毛细血管的视频,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人体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准备小鱼苗制作课件多媒体调试显微镜湿棉絮滴管培养皿教学流程复习血液的知识,让学生通过摸(桡动脉和颈动脉)血管和看“青筋”(静脉血管)感知血管导入;进行新课: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流情况,认识血管的种类和血流的情况。
然后根据血管的种类分别学习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血管结构特征。
解释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小结、练习巩固。
教学内容复习导入复习《血液》的知识,血液的成分包含哪些?RBC、WBC、Hb、PLT分别代表血液的什么成分?引入新课血液的运行需要血管来连通。
我们可以摸到身体上有些血管,请同学们摸摸自己的颈部和腕部,发现有搏动的现象,这是一类血管,看看自己的手背上有些“青筋”,这又是另一类血管,如果我们摸摸“青筋”,发现不会搏动。
新课我们发现教材告诉我们人的血管有三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在血管内血流的方向又是怎样的?生物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血管和鱼体内的血管种类相同,并且相同种类的血管执行类似的功能,我们通过小鱼做实验来探究[问题]在血管内血流的方向是怎么样的?根据几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定义,作出假设。
[假设] 动脉管内血流的速度快,静脉管内的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血流方向是:由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设计并完成实验]设计: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流情况以验证自己的判断方法步骤:(边讲解边演示)1.包裹小鱼用浸湿的纱布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尾部2.安放小鱼将小鱼侧放在培养皿中,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面(鱼头朝正前方)3.观察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血液流动情况注意:保持小鱼鳃部的湿润;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保持载物台与镜头的清洁。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说课稿
《血液循环》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午好,我叫袁仑,来自东禅中学。
//这些文字不要出现在说课稿里,但是说课时,可以说出来)我说课的课题是《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这一节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34页,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共需要4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本节课内容在知识体系中属于生物学新课程标准,10个一级主题中的,第5个主题:生物圈中的人。
那么首先我说说本节课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和血液后,介绍血管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因此,从教材来看,本节课在知识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是对第8章:人体的营养的应用)可以对第8章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的途径,以及营养物质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向,进行科学的解释。
启下(是作为血液循环的过程和血液循环过程中物质交换的基础)可以,以本节课知识为基础推导血液循环过程,分析、理解血液循环过程中的物质交换。
血管是人体很重要的结构,人体细胞的营养物质和氧气都依赖血管的运输而获得,同样人体代谢废物也需要血管的运输而排出。
血管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材在编排上是按: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展开,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三个重要概念: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为了让学生能更容易地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1、引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带动了学生思考。
使本节课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对静脉知识点的处理,我把静脉瓣放到下节课和心脏的瓣膜一起学习,让学生对三种瓣膜,可以通过对比学习,这样既让学生能对三种瓣膜有更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防止学生望文生义,对动脉瓣产生错误认识。
3、对模拟练习止血包扎的学生活动,我在里面加入了止血部位的原因分析。
血流的管道——血管的说课稿)
血流的管道—-血管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是第三节心脏及血液循环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能力目标: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二、说教法和学法指导1、教法:首先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在自学中了解三种血管的分类,提出疑惑.再从感性出发,通过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的流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实物的真相、探索动物中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三种血管特点的认知。
最后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对血管的理解,为下节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内容做铺垫。
2、学法指导初中生都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但是对血管的类型、分布、结构等却很陌生。
因此,本节内容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自主动手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1、血液的组成成分?2、血浆的组成和功能3、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血液是流动的组织,它所流经的管道是血管,导入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归纳、整合.血液流经的管道统称为血管,哪人体内所有的管道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的64页—-67页,试着完成学案上的流程一。
(同学自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能从直观上了解血管的三种分类)我们通过自学课本上的内容了解了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那这三种血管之间有什么差别呢?为什么要分为这三种呢?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同学回答:想),既然咱们同学对知识的求知欲这样高涨,哪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探究吧,在实验中来寻找真实的答案吧。
初中血管教案教学
初中血管教案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知道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2. 能够描述人体三种血管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1. 观察人体血管的类型,描述出人体三种血管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
2. 理解血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通过对人体三种血管的观察,描述出人体三种血管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功能。
教学准备:1. 人体血管模型或图片。
2. 脉搏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结构层次,引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2. 提问: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哪种系统来完成?二、认识血液循环系统组成(5分钟)1. 讲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2. 提问: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是什么?三、观察血管类型(10分钟)1. 展示人体血管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血管的类型。
2. 讲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3. 提问:请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四、测量脉搏(5分钟)1. 讲解脉搏的概念,引导学生用手感受血管跳动。
2. 使用脉搏计数器测量脉搏次数,统计一分钟内的脉搏次数。
3. 讨论:人体运动剧烈程度与脉搏力度和次数的关系。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血管的特点。
2. 强调血管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血管健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实践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掌握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
同时,通过测量脉搏,使学生感受到血管的重要性,增强了对血管健康的关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和血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新《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元城初中刘静我讲的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简要说一下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课本首先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让学生对三种血管有个感性的认识。
然后具体分述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是本节的重点,根据血管的结构特点,血流方向,分布情况,判定是什么血管是本节的难点。
二,学生分析:这部分与个人的健康紧密相连,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教师能因势引导,肯定能事半功倍。
三,教学设计:(一)首先是复习上节课知识,然后通过提问“血液在哪里流动”引出课题,接下来又提出一个日常中的问题,扎针的时候为什么要在手背上扎,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看法,手背上的血管比较明显,进一步提问,是否知道这是什么血管,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血流的方向。
采用学生观看“血液循环模型”自己总结来完成。
即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
然后介绍三种血管的定义。
(三)各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这部分内容采取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图片自己总结的方法来完成。
先由学生自己把脉区分动脉和静脉的分布是不同的。
接着用动画展示红细胞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总结其他的特性。
(四)活学活用。
学生自己总结三种出血是的情况和应对措施再次回答扎针的时候为什么要在手背上扎。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立志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
在教法上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1,利用生物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2,充分利用课本,练习册上的模型多媒体的图片文字资源,3,重点拨,轻讲解,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再讲解。
学法指导上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1,让学生根据生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进行猜想或联想,由功能联想结构,有结构联想功能,例如,根据三种血管管壁的薄厚猜测他们血流的速度,静脉血管内为什么有静脉瓣。
人教版初中生物血管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血管教案
教学内容:血管
教学目标:
1.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区别;
3.能够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运作过程;
4.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运作过程。
教学准备:教科书、图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出示一幅展示全身血管系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并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二、讲解
1.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讲解血管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并引导学生讨论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2.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区别:讲解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并让学生区分它们的特点。
三、实验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的血管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点,并让学生探究不同类型的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四、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学习,加深对血管的认识。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维护自己的血管健康。
六、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关于血管的海报,介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并强调保护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七、反馈
下节课开始前,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血管的理解和认识。
【教案结束】。
血流的管道—血管 说课稿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一、说教材《血流的管道—血管》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4章第2节。
本节主要内容是三种血管的结构功能特点和分布。
血管是对血液知识的延伸,属于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又是学习血液循环途径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初中生好奇心很强,而且本节内容与人的身体息息相关,所以学生会有很大的兴趣。
生活中学生都有受伤出血的经历,利于他们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能力目标】(1)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儿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2)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胆大心细,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是:(1)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
(2)能够准确区别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是: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五、说教法学法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血管的认识。
学生经过分组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分类比较法,主动地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生活情境导入。
播放医生处理不同血管出血的视频,进行提问:视频中的医生对不同出血的伤员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出血情况呢?人体有几种血管呢?血管中血流的情况如何?2.新课展开本部分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6到57页的实验步骤。
接着播放实验视频。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视频能够了解本实验的要点,如:小鱼要用尾鳍色素少的,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浸湿的棉絮把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
能够区别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自学、合作精神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4.2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功能;
(2)掌握血液循环的过程,理解其意义;
(3)能够描述血管在人体内的分布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图像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互动问答:在教学中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5.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探讨血管健康与生活习惯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以上策略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导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实验探究法。
2.突出重点:用不同颜色、加粗等方式,强调重要知识点。
3.适时更新: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更新板书内容,保持与教学同步。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血液循环过程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参与度不高;
3.时间分配可能不合理,导致教学计划无法完成。
3.血管知识竞赛:设计关于血管知识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学生自我总结: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心得。
2.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巩固练习和自我总结,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1.教学重点:
(1)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功能;
(2)血液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丹寨县第九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新人教版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课本首先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让学生对三种血管有个感性的认识。
然后具体分述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是本节的重点,根据血管的结构特点,血流方向,分布情况,判定是什么血管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2、能力目标(1)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识图能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人体不同类型血管的横切面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通过描述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使学生认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构结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1、能够分辨动脉和静脉血管。
2、理解毛细血管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学生分析这部分与个人的健康紧密相连,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教师能因势引导,肯定能事半功倍。
四、说教法1、实验教学法。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使学生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自学导思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说学法:1、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血管横切面图和媒体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保靖民中中学七年级洪秋燕
一.说教材
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本章首先介绍了血液,然后再讲述血管,之后是心脏与人体的血液循环,最后介绍血型和输血原则。
这样的安排能使得学生从学习中了解到本章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初一年级学生全面了解血液,血管,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
本节内容是安排血液组成一节之后,在心脏和血液循环之前,它是前一节内容的一个延生,也是血液循环的一个基础,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就非常的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小鲫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
(2)掌握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3)了解脉搏及“切脉”。
(4)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同学之间合作了解脉搏,明白中医诊脉要在手腕位置,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操作实验的能力。
(3)通过描述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的测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心血管疾病资料的介绍,增强学生们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3)了解我国的传统医学──“切脉”,培养学生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难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三.说学生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接受少数民族山区的常规教育,已经学习过自然学科和近一年的生物课,已具备了一定基础知识,课堂上学习了生物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上课的过程中能与老师积极合作。
再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必须不断的获得物质和能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血液循环的作用,大致过程以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等概念也有初步的认识。
四.说教法学法
保靖民族是一所少数民族寄宿制中学,学校有现成的生物实验室和各种生物教学设施,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学设备:小鱼若干条,玻璃水槽,显微镜以及血管挂图,培养皿,滴管,棉絮等。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实验操作,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并运用观察、类比、推理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首先为学生展示受伤工人血管出血的包扎录像,然后让学生相互切脉,感受血管的跳动,并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再利用挂图和课件进行直观的教学,最后归纳总结并用习题加强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我按照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
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主动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节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非常重要,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并提高观察能力。
做这个实验时,学生往往比较快地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并容易满足于这一点而不再深入比较不同的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特点。
因此,我在开展实验前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
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结合练习第1题进行教学。
展示挂图,先让学生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看身体表面特别是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等,增强学生对动脉和静脉的认识。
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医生在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插入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是这种血管等,用动脉行不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静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同时也有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分组讨论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并对不同血管的功能、血管中血流速度进行合理的推测。
在老师的引导下,各个小组选代表上讲台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新课内容学习完成后,给学生播放卫生部医学试听教材------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体的危害,鼓励全体同学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及时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适当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