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理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量、阻力、压力极其相互间的关系 (一)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
壁的侧压力(压强)(动、静脉血压)
国际单位:Pa(帕)(牛顿/米2) 1mmHg~133Pa,0.133kpa
120/90mmHg~16/12kpa 90mmHg~12kpa 30mmHg~4kp
体循环平均压:
心跳停止时,体循环各段血管中的压力相 等,此时的血压是单纯由血液充盈所产生 的压力,称体循环平均压。
第三节 血管生理
血压形成
动静脉血压
组织液生成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大动脉:主A、肺A干及其大分支 (富含弹性纤维有较大的弹性,少量平滑肌,可扩张性; 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期的作用)
2,分配血管:中动脉 (平滑肌较多,管理器官的血流量)
3.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 (弹性纤维少,平滑肌较多,有较大的舒、缩性)
R(血流阻力)
Q(血流量)= 外周阻力R=
△P(血管两端压力) R(血流阻力)
8Lη πr4
Q(血流量) =
△Pπr4 8Lη
血流线速度 V=Q/A
V:血流速度;Q:血流量;A:总横断面积
血流速度的特点:
1,流速随心脏舒缩变化 2,层流现象 3,轴流现象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几个基本概念: 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压/3
外周静脉
0.5~1.4
下腔静脉
0.39~1.18
右心房
0~0.7 kPa
2.外周静脉压(外周器官V的血压) 反映:心功能状态 (功能↓,V血回流↓) V瓣膜状态(V曲张)
(二)静脉血流及其影响因素
(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值,静脉阻力)
1.体循环平均压 2.心脏收缩力 3.体位改变和重力的影响 4.骨骼肌的节律性收缩
血液循环
(一)组成:
直通毛细血管→微静脉
↑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
(闸门)
→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 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小动脉的结构特征: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 易受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受神经影响小,但是对 CO2, H+, 激肽组胺等敏感
1,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 通毛细血管——微静脉
压与舒张压差值) 平均动脉压:13.3kpa (100mmHg)
高血压和低血压的标准
3.血压在各段变化
左心室
17.3
主动脉
13.3
中小动脉
12.6
微动脉起始端 11.3
毛细血管起始端 4.0
微静脉起始端 1.5
外周静脉
0.5~1.4
下腔静脉
0.39~1.18
右心房
0~0.7 kPa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BP↑ (收缩压↑为主 →脉压↑) (2)心率 (舒张压升高为主) (3)外周阻力↑→血液外流↓→心舒期未贮存在血管内
(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 原因: (条件)
血液充盈
心脏动力
血管阻力
1,心脏动力的作用 2,外周阻力的作用:小、微动脉的作用 3,大血管壁的弹性
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形成收缩压
大血管壁的弹力回缩和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形 成舒张压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
收缩压:13.3~16.0kpa (100~120mmHg) 舒张压: 8~10.6kpa (60~80mmHg) 脉 压: 4.0~5.3kqa (30~40mmHg) (收缩
所以迂回通路也叫营养通路。
(二)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 大约:400 亿根;总面积:1000m2 在不同组织分布的密度不同。
重搏波

1.上升支:(快速射血期)心室收缩时 血管壁的聚然扩张;受射血速度、心输 出量及射血阻力、主A 瓣状态(开放是 否完全)的影响。
2.下降支:(射血后期,心舒期扩张的 血管回缩)反映外周阻力的高低及主动A 瓣的功能状态
降中峡:因室内压降低主A瓣突然关 闭,主动脉内血液返流形成
脉搏图和切脉的意义 1,反映心率和心律 2,反映心脏收缩力和血管弹性 3,反映主动脉瓣的情况 4,测定射血时间
(二)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遇到的 各种阻力,主要源于血液成分之间的内摩擦 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
(泊肃叶定律) 8Lη
外周阻力R= πr4
L:血管长度;r:血管半径; η:血液粘滞性
Fra Baidu bibliotek
(三)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 横截面的血量(容积速度)
R是调节血流量的重要因素
△P(血管两端压力) Q(血流量)=
血量↑→舒张压↑>收缩压↑ (舒张压的高低可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动脉管壁弹性,年龄↑→弹性变化→弹性↓→
BP ↑(收缩压为主) (5)血液的粘滞性 (6)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血量↑→BP↑
容量↑、血量↓→BP↓
(二)动脉脉搏——由于动脉压力变化引 起动脉管壁发生周期性的搏动
叩击波

切迹

4.交换血管:真毛细血管(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通

性大,无收缩性,是物质交换的场所)
5.容量血管:微静脉、小静脉,中静脉及大静脉
(与对应的动脉比较,口径大、管壁薄,可扩张性 大、 容量大:65% of total)
6.短路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吻合支
二、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 血液在心血管系统内流动的力学;主要研究
特点:经常开放,血流快,很少物质交换。 功能:使部分血液从微循环快速进入静脉。
2,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 ——微静脉
功能:无物质交换;调节体温。
3,迂回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 特点:途径长,流速慢,通透性好。
功能: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四、静脉血压与静脉血流 (一)静脉血压
1.中心静脉压(4~12cmH2O, 0.39~ 1.18kpa):
右心房、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取决于心脏的射血能力与静脉回心血 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血压在各段变化
左心室
17.3
主动脉
13.3
中小动脉
12.6
微动脉起始端 11.3
毛细血管起始端 4.0
微静脉起始端 1.5
5.呼吸运动
影响动脉血压及静脉回流的因素(小结)
动脉血压
1. 每搏量(收缩压+) 2. 血管阻力(舒张压+) 3. 血液的黏滞性 4. 动脉弹性(收缩压+) 5. 循环血量
静脉回流
心脏收缩力(+) 体位和重力(-) 呼吸运动(+) 骨骼肌收缩(+) 平均充盈压(+)
五、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