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期末重点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材料
600ml 的含电解质和糖的运动饮料,要少量多次摄入,每次 100~200ml。不要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否则会造成 恶心和排尿,对运动训练或比赛不利。 运动中补液 当机体进行长时间大运动负荷运动时,由于运动中出汗量大,运动前的补液不足以维持体液的平衡。为预防脱水 的发生,有必要在运动中补液,维持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运动中补液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可以每个 15~ 20min, 补充含糖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150~300ml。 补液量应根据出汗量的多少而定, 但补液的总量不超过 800ml/h. 运动后补液 剧烈运动后及时纠正脱水和补充能量可加速机能恢复。由于运动员在运动中补充的液体往往小于丢失的体液量, 因此,运动后要及时补液,使进出机体的液体达到平衡。补液量的多少可根据体重的丢失情况确定。运动后补液 也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切忌暴饮。补充的液体应为含糖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运动后体液恢复以摄取含糖-电 解质饮料效果最佳,饮料的糖含量可为 5%~10%,钠盐含量 30~40mmol/L,以获得快速复水,不要采用盐片补钠, 因为盐片会刺激胃肠道,加重脱水,还可以引起腹泻。不可只饮用白水。饮用白水虽然一时解渴,但可造成血浆 渗透压的降低,增加排尿量,延缓机体的复水过程。同时,暴饮白水还能稀释胃液,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 42. 三羧酸循环,写出三羧酸循环的代谢过程(标出脱氢和脱羧的部位)和生理意义
乳酸的结构式: 乳酸的代谢去路:在骨骼肌、心肌等组织内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在肝和骨骼肌内重新合成葡萄糖和糖原、在肝内 合成脂肪和丙氨酸等和随汗、尿排出体外。 意义:评定运动员的有氧代谢供能能力、评定运动训练效果 方法: (1)场地和测功器的选择:可以选运动场也可以选实验室 (2)运动负荷的设置:包括起始负荷、递增负荷、每次负荷持续的时间和间歇时间。 (3)取血样:每次负荷训练后即刻取血,并分析其血乳酸浓度。 (4)绘制血乳酸-功率(速率)曲线:以功率(速率)为横坐标、血乳酸浓度为纵坐标,把各负荷训练后的血乳酸
运动生物化学学习重点大全
绪论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运动生物化学的任务主要体现在:1、解释人体运动变化的本质;2、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3、科学的知道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第一章1.酶催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一、高效性;二、高度专一性;三、可调控性一、底物浓度与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二、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四、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水在运动中有何作用?水代谢与运动能力有何关系?人体内的水是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水还具有参与体温调节、起到润滑等作用,并与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有关。
运动时,人体出汗量迅速增多,水的丢失加剧。
一次大运动负荷的训练可以导致人体失水2000~7000ml,水丢失严重时即形成脱水,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运动能力。
3.无机盐体内有何作用?无机盐代谢与运动能力有何关系?无机盐在体内中解离为离子,称为电解质,具有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作用。
4.生物氧化合成ATP有几种形式,他们有何异同?生物氧化共有两种形式:1、底物水平磷酸化;2、氧化磷酸化相同点:1、反应场所都是在线粒体;2、都要有ADP和磷酸根离子存在不同点:1、在无氧代谢供能中以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ATP为主,而人体所利用的ATP约有90%来自于氧化磷酸化的合成即在有氧代谢中主要提供能量;2、底物水平低磷酸化不需要氧的参与,氧化磷酸化必须要有氧;3、反应的方式不同。
5.酶对运动的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运动对血清酶有何影响?一、酶催化能力的适应;二、酶含量的适应。
①、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大,血清酶活性增高②、运动时间:相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越长,血清酶活性增加越明显③、训练水平:由于运动员训练水平较高,因此完成相同的运动负荷后,一般人血清酶活性增高比运动员明显④、环境:低氧、寒冷、低压环境下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升高比正常环境下明显。
2011年运动生物化学考试重点
1.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2.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但蛋白质不都具有催化功能。
3.同工酶:人体内有一类可以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催化特性、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均有所不同的酶。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有LDH1/LDH2/LDH3/LDH4/LDH54.氧化磷酸化:将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合成ATP的过程。
5.酶催化反应的能力成为酶活性。
酶的特点:高效性高度专一性可调控性6.运动引起体内的物质产生适应性变化主要体现为:酶催化能力的提高酶含量的增加7.ATP分子是由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核苷酸8.ATP的生物学功能:1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若简答+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供应合成代谢和其他所有需能的生理活动);2用来合成磷酸肌酸和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9.ATP的再合成途径(1)高能磷酸化合物(2)糖无氧酵解(3)有氧代谢再合成ATP10.ATP、ADP循环是人体能量转化的基本途径。
11.生物氧化:指物质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
12.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答: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糖、脂肪和蛋白质经过分解代谢生成乙酰辅酶A;第二阶段是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多次脱氢,使NAD+和FAD还原成NADHH+和FADH2,生成二氧化碳:第三阶段是NADHH+和FADH2中的氧经呼吸链将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氧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用于ATP的合成。
13.生物氧化发生的部位主要部位线粒体(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4个功能区)14.人体内的呼吸链有2条:NADH呼吸链、琥珀酸呼吸链。
15.底物水平磷酸化:将代谢物分子高能磷酸基团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
16.葡萄糖(游离态的糖)是糖的运输形式;肌糖原和肝糖原是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
运动生化复习资料
运动生化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2、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3、生物氧化指物质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4、呼吸链是指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联系反应的生物氧化体系结构。
5、糖异生作用是指在人体内,除了由单糖合成糖原外,丙酮酸、乳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等糖物质也能在肝脏中生成葡萄糖或糖原。
这种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6、必需氨基酸是指通常把维持人体正常生长所需而体内又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
7、酮体是指在某些组织如肝细胞内脂肪酸氧化并不完全,生成的乙酰CoA有一部分转变成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酸这三种产物的统称。
8、支链氨基酸是亮氨酸、异氨酸和缬氨酸的统称。
9、半时反应是运动生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反映了能量在体内的消耗和恢复的过程。
一是指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乳酸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二是指在恢复期中补充运动时用去A TP、CP的1/2所需的时间。
10、乳酸阈训练以即血乳酸浓度达到4mmol/L时所对应的运动强度作为训练负荷。
填空:1、运动生物化学的任务有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2、酶反应的特点有高效性、高度专一性、可调控性。
3、A TP分子是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核苷酸。
4、糖是一类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总称。
5、氨基酸的基本化学结构R-CH(NH2)-COOH6、参与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的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
7、联合脱氨基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其最终结果是脱下氨基。
包括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
8、支链氨基酸是亮氨酸、异氨酸和缬氨酸的统称。
9、疲劳链:该假说是用来解释运动性外周疲劳发生机制的。
运动生物化学期末重点
运动生物化学期末重点1. 填空绪论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是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的结合。
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的20年代;在40-5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该时期前苏联的雅科夫列夫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于1955年出版了第一本运动生物化学专著《运动生物化学概论》;初步建立了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体系;第一章人体的物质组成包括水、糖、脂、蛋白质、无机盐以及维生素、激素、核酸等多种化合物酶的化学本质除有催化活性的RNA 之外几乎都是蛋白质据化学组成,酶可以分为:单纯蛋白酶类和结合蛋白酶类,在结合蛋白酶类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之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因子(或辅助因子)。
酶催化反应的特点为:酶作用的高度专一性、酶作用的高效性、可调节性及可代谢性以及高度的不稳定性糖、脂肪与蛋白质是细胞的三大化学燃料,A TP 为通用的直接能源。
人体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
即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氧化能系统。
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电子呼吸链进行的,在呼吸链上有两条呼吸链,一条为:NADH 氧化呼吸链,一分子NADH 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3分子的ATP ;另一条为FADH2氧化呼吸链,一分子FADH2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2分子ATP 。
一般将水解时释放的标准自由能高于20.92KJ /mol(5千卡/摩尔) 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第二章糖无氧代谢(糖酵解)过程是在细胞的胞质中进行。
1分子1,6-2磷酸果糖可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4.5~6.7mmo/L第三章脂解过程中释放的甘油,只在肾、肝等少数组织内氧化利用,而骨骼肌中的甘油释入血液循环到肝脏进行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
在肝脏,每分子甘油氧化生成乳酸时,释放能量可合成4ATP ;如果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 时,则释放出的能量可合成22A TP 。
运动生物化学 期末考试重点 体育系
一名词解释1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2新陈代谢: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着的化学变化3酶: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酶催化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4限速酶:催化能力较弱,对整个代谢过程反应速度起控制作用的酶5激活剂:凡是能提酶活性的物质6抑制剂:凡是能降低酶活性或使酶活性丧失的物质7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8生物氧化:指物质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9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反应的生氧化结构,称为呼吸链10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谢物分子的高能磷酸基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 TP的方式11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合成A TP的过程12糖:是一类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的总称13糖酵解:糖在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经细胞液中一系列酶催化,最后生成乳酸的过程14三羧酸循环:由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过反复的脱氢、脱羧再形成草酰乙酸的循环过程15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16乳酸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一个人拐点称乳酸阈17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18必要脂肪酸:维持人体正常生长所需而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19必需氨基酸:机体无法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途径获得的氨基酸20脂肪动员:脂肪细胞内储存的脂肪经脂肪酶催化水解释放出脂肪酸,并进入血液循环供给全身各组织摄取利用的过程21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俺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结果是脱下氨基22运动性疲劳:由于运动引起的机体机能水平下降或运动能力下降,从而难以维持一定的运动强度,但经过适当休息后可以恢复的现象23酮体:肝脏细胞内,脂肪酸氧化不完全,生成的乙酰辅酶A有一部分转变成乙酰乙酸、B-羟丁酸、丙酮,这三种物质统称酮体24中枢疲劳:由运动训练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能产生和维持足够的冲动给肌肉以满足运动所需的现象25外周疲劳:运动引起的骨骼肌功能下降,不能维持预定收缩强度的半所需要的时间也称半时反应现象26超量恢复: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的现象27半时反应:运动中消耗的物质,在运动后的恢复期中,数量增加至运动前数量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而运动中代谢的产物在运动后的恢复期中,数量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也称半时反应28酶促反应:酶催化的反应29脂肪酸的B-氧化:之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B-碳原子之间断裂,B-碳原子被氧化结羧基,成成两个碳原子的乙酰辅酶A和较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30转氨基作用:又称氨基转移作用,是指某一氨基酸与@-酮戊二酸进行氨基转移反应,生成相应的@-酸酮和谷氨酸二填空题1从生化的视角看,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分子2组成人体物质的分类:能源物质、非能源物质3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4酶的分子组成:单纯酶、结合酶(全酶)5酶催化反应特点:高效性、高度专一性、可调控性、不稳定性6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底物浓度与酶浓度、PH值、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7在血液中直接发挥作用的酶(功能性血清酶):脂蛋白脂肪酶、凝血酶8糖酵解的终产物是乳酸,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质的终产物是氨气、二氧化碳和水9高能化合物分为: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硫酯化合物10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其他生物氧化过程都需要在线粒体进行11呼吸链类型:NAD H+氧化呼吸链、虎珀酸氧化呼吸链12呼吸链组成成分:递氢体、递电子体13A TP合成方式: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14血糖浓度在空腹时较恒定,大约为4.4~6.6mmol/L15运动后乳酸的代谢去路:乳酸的氧化、乳酸的糖异生、在肝脏合成其他物质16糖分为结合糖和自由糖,糖原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17合成糖原的器官:肝脏和饥肉18糖异生原料: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20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8.8mmol/L时出现糖尿现象21肌糖原特点:含量大,能直接被利用,只能由葡萄糖合成,不能分解成葡萄糖22A TP分子是由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组成23联合脱氨基作用包括: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24疲劳链假说是用来解释运动性外周疲劳发生机制的25三大供能系统:磷酸原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26提高磷酸原供能的训练方法:最大强度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27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的方法:最高乳酸训练法、乳酸耐受力训练法28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29糖原合成的原材料:血液中的葡萄糖,重要器官:肝脏、肌肉,场所:细胞液,能量消耗:ATP30升高血糖的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降低血糖的是胰岛素31必需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32脂肪酸B-氧化作用包括: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33糖酵解过程中的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34运动性疲劳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35A TP功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合成磷酸肌酸和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简答题1生物氧化合成A TP有几种形式,有何异同?相同:合成ATP.不同:氧化磷酸化:是最主要的方式,需要消耗氧,生成能量多;底物水平磷酸化:不直接消耗氧,生成的能量少,主要为无氧代谢运动中肌肉收缩提供能量2生物氧化一般过程及其特点?过程:(1)糖、脂肪、蛋白质经分解代谢生成乙酰辅酶A(2)乙酰辅酶进入三羧酸循环四次脱氢使NA D+和FA还原成NA DHH+和FAD H2,两次脱羧生成二氧化碳(3)NAD HH+和FAD H2中氢经呼吸链将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氧化过程放出的能量用于合成ATP特点:(1)物质的氧化方式主要为脱氢(2)在细胞内37'C及近中性水环境中,通过酶的催化作用逐步进行(3)物质中的能量逐步释放,ATP生成效率高(4)生物氧化中生成的水由物质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碳由有机酸脱羧产生3糖异生的意义?(1)弥补体内糖量不足,维持血糖相对稳定(2)乳酸异生为糖有利于运动中乳酸消除4简述人体血糖、血乳酸来源、去路,血糖如何保持动太平衡?血糖来源:食物中的肌糖原,去路:供应能量,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器官中。
体教运动生物化学考试复习重点
目录
21、在一定范围内超量恢复的程度受( B )影响。 A. 运动时间 B. 运动负荷强度 C. 恢复状态 D. 运动总量 22、当乳酸大量堆积使骨骼肌细胞PH值下降到( C )时,机体产生疲劳。 A. 7.0 B. 6.9 C. 6.4 D. 7.1 23、 尿肌酐系数主要是评定( D)的供能能力。 A. 磷酸原供能系统 B. 糖酵解供能系统 C. 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D. 磷酸原+糖酵 解供能系统 24、10秒的极大强度运动,乳酸生成量少,而所做的总功率增加,这是(A )能力提高的 表现。 A. 磷酸原供能系统 B. 糖酵解供能系统 C. 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D. 无氧代谢供能 系统 25、对马拉松运动来说,导致其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因素是( C ) A. 磷酸原的耗尽 B. PH的下降 C. 肌糖原的耗尽 D. 蛋白质的耗尽 26.儿童少年在发育阶段肌肉弹性强,韧带伸展性好,要把握时机发展(A )。 A.柔韧素质 B.力量素质 C.速度素质 D.耐力素质 27.女运动员由于运动量大,而且限制膳食控体重,因而易出现( A )丢失造成运动性 贫血。 A.铁 B.钙 C.钾 D.镁
目录
四、问答题 1、列表比较糖的无氧酵解与有氧氧化过程 (底物、产物、进行部位、反应过程,产 生ATP数量)。
目录
糖酵解
糖有氧氧化
底物
产物 反应部位 反应主要阶段
肌糖原、葡萄糖
乳酸 细胞质
肌糖原、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 细胞质、线粒体()
1、G(Gn)→丙酮酸 2、丙酮酸→乳酸
1、G(Gn)→丙酮酸 2、丙酮酸→乙酰辅酶A 3、乙酰辅酶A→CO2、H2O
目录
脂肪酸的β-氧化步骤
β-氧化步骤:5步反应5种合酶、羟脂酰CoA脱氢酶、β-酮脂酰-CoA硫解酶)脂肪酸 氧化每次降解下一个2碳单元,氧化是从羧基 端的β-位碳原子开始的,称为β-氧化。反应
运动生物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1
名词解释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百分之一以下的元素血浆脂蛋白: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磷脂,胆固醇组成,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与血中甘油的运动密切相关肉毒碱:即肉碱,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帮助脂酰CoA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特殊载体,由赖酸转变而来必须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以完成营养需要的氨基酸SGOT:即血酪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是具有转氨基作用的一种酶血脂:人体血浆中所含的脂质,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缺铁性贫血:摄入铁不足导致合成血红蛋白不足所引起的贫血糖异生作用:体内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维生素: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递H,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反应的生物氧化体系结构。
酶:由生物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和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血尿素氮:人体血浆中的尿素氮,是人体蛋白质代谢中的主要终产物,是评价肾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水平衡:正常人每天水的摄入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糖的有氧氧化:糖原或葡萄糖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宏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元素乳酸阈训练:以即血乳酸达到4mmol/L时所对应的运动强度作为训练负荷,不断提高有氧氧化系统能力的训练乳酸能商:是指当血乳酸达到4mmol/L时所对应的运动能力运动性疲劳: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以特点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状态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物质被,在运动后恢复期,不仅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现超过原来的水平的恢复想象半时反应:运动中消耗或产生的物质,在运动后恢复期恢复到原来水平的二分之一或生成的代谢产物消除二分之一的时间中枢疲劳: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的抑制过程,从而影响运动能力的现象运动性蛋白尿:是由于体育运动引起的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多的现象问答题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原因:1,膳食中含量不足2,体内吸收障碍2,排出增多4,因药物等作用使其在体内加速破坏5,生理个病理需要量增多6,食物加工烹调使其大量破坏和丢失预防措施:1,提供平衡膳食2,根据人体的生理病理情况及时调整维生素供给量3,及时治疗影响维生素吸收的肠道疾病4,食物加工烹调要合理,尽量减少维生素吸收试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糖酵解是人体在缺氧条件下获得能量的有效方式,对短时大强度而言,即使氧气不缺乏,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ATP的速度,也远不如糖酵解,其大功率输出仅为酵解的二分之一,短时运动时,糖酵解功能越多,工作能力就越强,所以,应重视发展运动员糖酵解供能能力,这不但对2-3分钟最大强度的运动项目十分主要,对长跑,球类等耐力项目的加速,冲刺也格外重要运动中氨的代谢途径有哪些1,合成尿素:肝通过鸟氨酸循环的途径,把氨转变成无毒的尿素随尿排出2,少部分氨在肾脏以铵盐的形式由尿排出简述人体血乳酸的代谢去路1,乳酸的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重要部位在骨骼肌和心肌2,乳酸的糖异生,在肝脏,血乳酸经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或肝糖原3,在肝脏中合成其他物质,经乙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胆固醇,酮体及乙酸物质,也可以转氨作用合成丙氨参与体内蛋白质合成代谢哪些生化指标可用以评定运动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大小,说明理由1,血乳酸用以评定负荷强度。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重点一、基础知识1、1摩尔20碳脂肪酸可进行9次β-氧化,分解成10摩尔乙酰辅酶A,β-氧化的产物是乙酰辅酶A,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ATP。
2、人体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其中8种被称为必需氨基酸。
3、糖酵解的终产物有二氧化碳、水、ATP。
4、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一般成年男子、120-160克/升,女子110-150克/升。
5、在肝脏中合成并储存的糖称为肝糖原;在肌肉中合成并储存的糖称为肌糖原。
6、根据化学结构及组成,脂质可分为三类,即单纯脂、复合脂、衍生脂。
7、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结构包括初级结构和空间结构。
8、细胞内可以提供能量合成ATP的分解代谢途径主要有磷酸原功能系统、糖酵解和有氧氧化三条9、运动性疲劳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在运动中疲劳以中枢疲劳为主导,并且在和外周疲劳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运动性疲劳常伴随保护性抑制的发展10、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为细胞水平的调节、器官水平的调节、整体水平的调节。
11、血乳酸评定速度耐力训练效果的方法包括:乳酸能商评定法实验室负荷法和400m全力跑血乳酸评定法二基础概念1、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运动人体的变化规律,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体育锻炼与竞技体育的实践。
2、酶:是由生物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和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
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但蛋白质不都具有催化功能。
3、糖酵解:糖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经细胞液中一系列酶催化作用,最后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4、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该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5、脂肪:脂肪是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6、磷酸原供能系统:由ATP-CP分解反应组成的供能系统称为磷酸原供能系统。
7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以完成营养需要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运动生化课复习资料1、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科学。
3、酶是生物细胞(或称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4、结合蛋白酶(全酶):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组成,简称全酶。
5、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率低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进行补充的氨基酸。
这种氨基酸有8种6、非必需氨基酸:指在体内可以合成,并非必须从食物摄取的氨基酸,有一些可以通过糖代谢的中间产物转化而来。
7、磷酸原供能系统:由ATP-CP的分子结构中均含有高能磷酸键代谢中通过转移磷酸基团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磷酸原供能系统。
8、糖酵解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骨骼肌依靠糖质无氧分解生成乳酸并释放ATP提供能量的方式,称为糖酵解供能系统。
9、有氧代谢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有氧的条件下完全氧化分解并释放大量ATP提供能量的方式,称为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10、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中,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再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后生成草酰乙酸;接着再重复上述过程,形成一个连续、不可逆的循环反应,消耗的是乙酰辅酶A,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循环首先生成的是具3个羧基的柠檬酸,故称为三羧酸循环。
其产能的数量为1211、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反应的生物氧化体系结构称为呼吸链。
12、氮平衡:人体摄入的食物中的含氮量和排泄物中的含氮量相等的情况称为氮平衡。
13、正氮平衡:有一部分氮被保留在体内构成组织,这种状态称为正氮平衡。
14、负氮平衡:当患有消化性疾病,或者摄入蛋白质的量不足时,排出的氮量就会大于吃进的氮量,这种状态称为负氮平衡。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附答案考试重点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绪论一.名词解释运动生物化学二.是非判断题1、人体的化学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在运动的影响下,一般不发生相应的变化。
()2、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的一门学科。
()3、1937年Krebs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代谢理论。
()4、《运动生物化学的起源》是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
()三.填空题1、运动时人体内三个主要的供能系统是____、____、____。
2、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是____。
3、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____。
四.单项选择题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B. 1968年C. 1966年D. 1979年2.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那种学科发展起来的()。
A. 细胞学B. 遗传学C. 生物化学D. 化学3.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C. 研究物质的代谢D. 营养的补充4. 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人体B. 植物体C. 生物体D. 微生物五.问答题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2.试述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酶3、限速酶4、同工酶5、维生素6、生物氧化7、氧化磷酸化8、底物水平磷酸化9、呼吸链二、是非判断题1、酶是蛋白质,但是所有的蛋白质不是酶。
()2、通过长期训练可以提高酶活性、增加酶含量。
()3、一般意义上的血清酶是指那些在血液中不起催化作用的非功能性酶。
()7、CP是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8、生物氧化发生的部位在细胞质。
()9、生物氧化中生成的水由有机物脱羧产生,二氧化碳由碳和氧结合生成。
()10、氧化磷酸化要求必须保证线粒体内膜的完整性,但是有无氧气参与均可。
()三、填空题1、人体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7大类物质构成。
2、酶根据其化学组成可分为___、___两类。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
运动生物化学复习运动生物化学复习考试题型:判断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绪论1、简述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第一章判断题1、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催化功能。
(×)2、通常将酶催化活性最大时的环境PH称为该酶的最适PH(√)3、水是人体主要的组成成分,水和无机盐不能直接供能,与能源物质代谢无关(×)4、低氧、寒冷、低压环境下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升高比正常环境小。
(×)5、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温度越高,催化反应的速度越快(×)6、酶促反应的反应物称为产物,生成物称为底物。
(×)7、高度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8、酶可分为单纯酶、结合酶和酶的辅助因子3种(×)9、当身体的机能状态急剧改变时,如损伤、运动或疾病等,血清酶活性降低。
(×)10、训练引起的酶催化能力的适应性变化,可因停训而消退。
(√)11、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即可同时存在,也可独立存在(×)12、凡是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抑制剂,凡能降低酶活性或使酶活性丧失的物质为激活剂(×)单选题1、(A)是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A ATPB 糖C脂肪 D 蛋白质2、(B)是生物氧化发生的主要部位。
A 内质网 B.线粒体 C.基质 D.叶绿体3、下列哪个酶不属于糖酵解酶类(B)A.磷酸化酶B.肌酸激酶C.磷酸果糖基酶D.乳酸脱氢酶4、下列不属于生物氧化意义的是(D)A.能量逐渐释放,持续利用B.合成人体的直接能源ATPC.产生热量,维持体温D.加速新城代谢5、完全在细胞之中进行生物氧化过程的是(D)A.三羧算循环B.脂肪酸循环C.丙酮酸氧化D.糖酵解6、人体化学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C)A.糖 B .脂肪 C.水 D.蛋白质7、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A. 氨基酸B.核酸C.乳酸 D .甘油8、当身体机能状态急剧改变时,如损伤、运动或者疾病等,血清酶活性(A)A.升高B.降低C.不变D.稳定9、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日需要经尿液排出的代谢废物约为(A),至少要500ML 的水作为溶剂,这一数值为最低值。
生化期末重点,教师画的
生化小结第一章1,生物氧化:糖脂肪蛋白质在生物体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进程称为生物氧化。
2.糖酵解:在机体缺氧的情形下,葡萄糖通过一系列酶促反映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进程叫糖酵解,也叫糖的无氧氧化。
1. 糖酵解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供能途径、2. 糖酵解是少数代谢活跃,耗能多的组织细胞的要紧供能方式(如:视网膜、肾髓质、睾丸、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3. 糖酵解是猛烈运动时能量的要紧来源3. 糖的有氧氧化:在机体氧气供给充沛时,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幷释放能量的进程。
是机体要紧的功能方式。
4. 糖异生:从非糖化合物(乳酸、甘油、氨基酸)转变成葡萄糖和糖原的进程。
5.糖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糖的分解代谢:有三条途径1.糖酵解糖原或葡萄糖无氧分解成乳酸,并生成atp的进程称为糖酵解。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a.少数细胞,即是在氧供给正常的情形下,也需要从糖酵解取得能量:视网膜、白细胞、骨髓b.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仅靠无氧酵解供能c.机体缺氧情形下,是供能的要紧方式。
/ 且能迅速提供能量,对肌肉收缩很重要。
氧化: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氧化成C02和H2O的进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分为三个时期:1.葡萄糖或糖原的葡萄糖单位转变成丙酮酸。
2.丙酮酸氧化生成乙酰CoA.在线粒体内膜进行3.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1生理意义:产生的能量多,是机体利用糖能源的要紧途径在有氧情形下,由葡萄糖开始可释放能量生成38分子ATP,由糖原开始可释放能量生成39分子ATP,同一种代谢底物比糖酵说明能生成的ATP数量多得多,因此正常生理条件下,机体糖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
2三羧酸循环是体内糖、脂质和蛋白质3大代谢的中心环节三羧酸循环不仅是糖代谢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脂质和蛋白质完全氧化为CO2和H2O的必经之路。
3.其催化酶系在细胞胞浆与线粒体中,且糖有氧氧化途径也是沟通体内糖、脂类与蛋白质代谢途径的基础与联系枢纽。
运动生物化学整合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第一章名词解释:1.糖酵解:指在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经细胞中一系列酶催化最终生成乳酸的过程。
2.同工酶:人体内有一类酶,他们可以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催化特性、理化性质及其生物学性质有所不同,这类酶称为同工酶3.呼吸链: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呼吸链完成的。
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个连续反应的生物氧化体系结构,称为呼吸链。
4.氧化磷酸化:将代谢物脱下来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生成水,同时伴随ADP 磷酸化合成ATP 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第一节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一、组成运动人体的化学物质➢都是由糖、脂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核酸、水、无机盐7大类物质组成的。
(一)人体物质组成的含量和功能水占体重的60% ~70%,主要构成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糖占人体干重的2%,主要以肝糖原、肌糖原和血糖的形式存在。
脂类占人体干重的30% ~40%,一般来说,男子的脂肪含量低于女子,运动员的脂肪含量低于普通人。
蛋白质占人体干重的54%,是人体主要的结构和功能物质,人体一.切基本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
运动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特别是肌肉的收缩蛋白。
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占细胞干重的5% ~ 15%。
无机盐占体重的4% ~5%,可根据其在体内的量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它既可作为结构物质,如骨骼,也可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
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低,具有参与体内辅酶的构成、调节代谢等功能。
①能促进钙、磷吸收的是维生素D能合成视紫红质的是维生素A能抗强氧化作用的是维生素E ②正常成年人每24小时的最低尿量是500ml③生物氧化的意义在于:逐渐释放能量以持续利用、合成ATP、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运动对人体化学物质的影响1.运动时,人体内物质的化学反应加快,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及比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是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的结合。
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的20年代;在40-5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尤其是该时期前苏联的雅科夫列夫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于1955年出版了第一本运动生物化学专著《运动生物化学概论》;初步建立了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体系;第一章人体的物质组成包括水、糖、脂、蛋白质、无机盐以及维生素、激素、核酸等多种化合物酶的化学本质除有催化活性的RNA之外几乎都是蛋白质据化学组成,酶可以分为:单纯蛋白酶类和结合蛋白酶类,在结合蛋白酶类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之为酶蛋白,非蛋白质部分称为辅因子(或辅助因子)。
酶催化反应的特点为:酶作用的高度专一性、酶作用的高效性、可调节性及可代谢性以及高度的不稳定性糖、脂肪与蛋白质是细胞的三大化学燃料,A TP为通用的直接能源。
人体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
即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氧化能系统。
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电子呼吸链进行的,在呼吸链上有两条呼吸链,一条为:NADH 氧化呼吸链,一分子NADH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3分子的ATP;另一条为FADH2氧化呼吸链,一分子FADH2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2分子ATP。
一般将水解时释放的标准自由能高于20.92KJ/mol(5千卡/摩尔)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第二章糖无氧代谢(糖酵解)过程是在细胞的胞质中进行。
1分子1,6-2磷酸果糖可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4.5~6.7mmo/L第三章脂解过程中释放的甘油,只在肾、肝等少数组织内氧化利用,而骨骼肌中的甘油释入血液循环到肝脏进行糖异生作用生成葡萄糖。
在肝脏,每分子甘油氧化生成乳酸时,释放能量可合成4ATP;如果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 时,则释放出的能量可合成22A TP。
在安静、空腹状态时,人的血浆FFA浓度为6-16mg%(0.1mmol/L)。
第四章镰刀状贫血病是血红蛋白β链N端第6个氨基酸(Glu)改为Val联合脱氨基作用的类型共分为两种: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与转氨基偶联嘌呤核苷酸循环正常人血氨浓度一般不超过0.6μmol/L。
评价运动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常用指标是尿素氮;尿中3-甲基组氨酸。
血尿素在安静正常值为3.2-7.0毫摩尔/升第五章CP是肌肉内高能磷酸键的贮存库,C-CP能量穿梭系统使A TP水解与A TP再合成紧密耦联。
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是一组可以被多种细胞外信号激活的蛋白丝/苏氨酸激酶。
处于胞浆信号转导通路的终末位置,活化后转位到核内,作用于核内的转录因子,调节基因表达。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能感知细胞能量代谢状态的改变,并可通过影响细胞物质代谢的许多环节来维持细胞的能量平衡。
参与运动相关基因表达与信号的传递的调节。
第八章运动强度的生化指标有血乳酸、尿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运动负荷量的生化评定指标主要有:血尿素(Bu)、血红蛋白(Hb)、血睾酮(T)、尿胆原(URO)血红蛋白正常值: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血睾酮正常值:男性:270-1000ng/dl(9.5-35.0nmol/L);女性:10- 100ng/dl(0.35-3.5nmol/L) 安静时血乳酸浓度保持在1-2mmol/L一次运动课训练量血尿素水平的评定1)在正常范围内:增加1mmol/L,训练量小增加2mmol/L,训练量中增加3mmol/L,训练量大2)运动后超过7.5-8mmol/L:增加2mmol/L以上可认为训练量大。
测定尿蛋白时不能超过15分钟。
第十一章代谢综合症在医学上又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症”,其特征表现为六高一脂,是指:高体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症,高胰岛素症和脂肪肝。
二. 名词解释第一章生物体内所有的化学反应过程,统称为物质代谢。
伴随物质代谢过程中的能量吸收、储存、释放、转移与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物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核酸),亦称生物催化剂。
1983年发现某些RNA分子具有催化活性,对有催化活性的RNA称为核酶同工酶:是指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构成的一条连锁反应体系。
由于此反应体系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过程有关,故又称为呼吸链。
底物水平磷酸化(胞液)直接由代谢物分子的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生成A TP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简称底物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线粒体)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过程逐级氧化,最后生成水,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使ADP 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第二章糖酵解作用: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进行分解形成2分子的丙酮酸并提供能量。
这一过程称为糖酵解作用。
是一切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途径,也是葡萄糖分解代谢所经历的共同途径。
也称为EMP途径。
糖酵解是在细胞质中进行。
不论有氧还是无氧条件均能发生。
乙酰辅酶A经过合成柠檬酸和脱羧、脱氢后,再重复进行,使乙酰辅酶A完全氧化,这个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亦称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糖原分解:是指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第三章在肌肉等组织的细胞内,脂肪酸能够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但是,在某些组织如肝脏细胞内脂肪酸氧化不完全,β—氧化生成的乙酰辅酶A大于量堆积,而缩合生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等中间代谢产物,总称酮体。
第四章氨基酸代谢库(metabolic pool):食物蛋白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外源性氨基酸)与体内组织蛋白降解产生的氨基酸(内源性氨基酸)混在一起,分布于体内各处参与代谢,称为氨基酸代谢库。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指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
主要在肝、肾中进行联合脱氨基作用:两种脱氨基方式的联合作用,使氨基酸脱下α-氨基生成α-酮酸的过程。
联合脱氨基作用可在大多数组织细胞中进行,是体内主要的脱氨基的方式。
天冬氨酸与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相作用生成腺苷酸代琥珀酸,后者在裂解酶作用下分裂成延胡索酸和腺嘌呤核苷酸。
腺嘌呤核苷酸在腺苷酸脱氨酶催化下水解脱掉氨基,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的过程,称为嘌呤核苷酸循环。
第六章运动性疲劳的概念:有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特定水平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超量恢复是指运动时消耗的物质,在运动后恢复期,不仅可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出现超过原来水平的恢复现象。
半时反应是指恢复运动时消耗物质二分之一所需要的时间。
当训练计划安排不当,运动负荷量过大,超过运动员机体的承受力时,这样的训练即称为过度训练。
第七章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有一半(一条链)是保留亲代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CHAPTER 8由运动引起蛋白质含量增多的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尿肌酐系数:24小时每公斤体重排出的尿肌酐的毫克数。
3.辨析1.影响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中,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表现为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2.酶对运动的适应表现为:酶催化功能的适应:运动神经,激素酶分子(活性增强)促进物质代谢酶含量的适应:运动训练可以刺激或诱导酶合成量的增加。
安静时,运动员血清酶活性处于正常范围水平或正常水平的高限;运动后或次日晨血清酶活性升高;血清中酶浓度升高多少与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
运动员安静时血清升高是细胞机能下降的一种表现,但仍属生理性变化。
3. 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4.一分子G完全氧化可以产生36-38分子的ATP,整个有氧呼吸过程净产生36还是38个A TP取决于糖酵解阶段产生于细胞质中的NADH穿过线粒体膜进入呼吸链时是否消耗能量,按甘油磷酸环路穿过线粒体膜需要消耗2分子A TP,按苹果酸-天冬氨酸环路则不需要消耗ATP。
5.转氨基作用只是将氨基从一个氨基酸转到一个α-酮酸上产生另一个氨基酸,氨基并未脱掉。
6.所有的氨基酸都可以参与转氨基作用。
7.转氨基作用不仅是体内多数氨基酸脱氨基的重要方式,也是机体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重要途径。
8.脂肪分子中则仅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作用转换为糖。
脂肪酸不能转化为糖9.糖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主要通过氨基酸脱氨基和糖代谢的中间产物的氨基化来进行。
10.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酸,脂肪的甘油部分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但不能说,脂类可转变为氨基酸。
11.运动后血乳酸在4 mmol/L左右时,强度低;血乳酸大于12mmol/L时,强度较大。
血乳酸在10mmol/L左右时,强度中等;4.简答题:1.三大营养物质(糖原、脂肪、蛋白质)生物氧化的共同规律:可总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大分子2.糖酵解与糖的有氧氧化的区别3. 从葡萄糖至1,6-2磷酸果糖生成消耗多少A TP?消耗A TP的作用是什么?1)消耗2ATP2)消耗ATP作用:A、提供合成新化学键的能量B、提供磷酸基团3) 此过程也叫磷酸化(活化)过程4.丙酮酸生成乳酸此反应的化学本质是什么?氢来源于何物?1丙酮酸生成乳酸此反应的化学本质---还原反应2氢(NADH+H+)来自于3-磷酸甘油醛5.糖酵解过程可净合成多少分子ATP?根据运动实践谈谈糖酵解是何种运动状态下的主要能量来源。
糖酵解过程可净合成2-3ATP,糖酵解是短时间(30-90秒)激烈运动时肌肉获得能量的重要来源。
也是中长跑、游泳、球类等项目运动员完成加速和冲刺时,能量的主要来源。
6.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所形成的能量统计:糖酵解: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产生4个ATP,己糖活化消耗2个ATP,脱氢反应产生2个NADH,经电子传递链生成4或6个ATP,净产生6或8个A TP;Krebs循环: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产生2个ATP,脱氢反应产生8个NADH和2个FADH2,8个NADH经电子传递链生成24个A TP,2个FADH2经电子传递链生成4个ATP,净产生30个ATP。
7.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有利于乳酸的利用8. 糖有氧氧化的基本过程。
(三个步骤)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第二阶段:丙酮酸由胞液进入线粒体,转变成乙酰辅酶A;第三阶段:乙酰辅酶A的乙酰基进入三羧酸循环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