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精品教案精选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精品教案精选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词单元《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内容包括全诗解析,重点在于把握陶渊明对田园生活向往和赞美,以及对官场生活厌倦。

具体章节内容为:诗句朗读与解析、主题思想提炼、艺术特色鉴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理解并背诵《归园田居·其一》;掌握诗词基本分析方法,解陶渊明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田园生活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深入解析,陶渊明思想情感理解。

2. 教学重点:朗读与赏析《归园田居·其一》,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热爱和向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田园风光图片,让学生谈谈对田园生活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朗读:让学生齐读全诗,注意语音、语调、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3. 解析:对全诗进行逐句解析,分析诗中意象、手法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深层含义。

4. 例题讲解:以诗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为例,分析诗人对官场生活厌倦和对自由向往。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诗句“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中艺术特色,并分享自己观点。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全诗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归园田居·其一》2. 内容:作者:陶渊明主题:田园生活向往与赞美艺术特色:意象丰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3. 结构:起、承、转、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并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选取诗中一个意象,分析其在诗中作用,不少于200字。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诗人情感,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具体内容为《归园田居·其一》。

本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详细内容涉及诗的背景、韵律、意象、主题等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归园田居·其一》的背景、韵律、意象等基本知识;2. 领悟诗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精神品质;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领悟诗人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通过对《归园田居·其一》的欣赏,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引入课题;2. 背景介绍:介绍诗人陶渊明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打下基础;3.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归园田居·其一》,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4.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诗句,分析意象、手法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5. 情感分析:探讨诗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体会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精神品质;6. 鉴赏练习:结合诗句,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意境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六、板书设计1. 课题:《归园田居·其一》2. 诗人:陶渊明3. 背景介绍:东晋、田园诗人、辞官归隐4. 诗句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5. 教学重点:意象、情感、鉴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下列诗句中的意象:桃花流水窅然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结合诗句,分析诗人陶渊明的田园情怀;选取一首你喜欢的古代诗歌,简要分析其意象和情感。

归园田居其一优秀教案(优秀11篇)

归园田居其一优秀教案(优秀11篇)

归园田居其一优秀教案(优秀11篇)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学习诗歌素描,以写促读。

【教学重点】对《归园田居(其一)》进行素描。

【教学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用诗歌中的元素构思文章。

【学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新课:大部分同学为了使文章富有文采往往把诗歌嵌入文章当中去,那么你们知道诗歌还有一种利用的方式吗,那就是诗歌素描。

一首诗歌,就是一个灵魂,一首诗歌,就是一段经历,一首诗歌,一幅美景,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用诗歌中的元素,来做一篇文章。

2、概念介绍:素描:文学上指文句简洁、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

素描即改写,只是这种改写更加灵活、自由。

在记诵的基础上,用文字传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可以以诗歌内容为原型,也可以改编内容,改造其中的人物、事件。

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换成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3、投影: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菊花人生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

早上,雾色渐渐散去。

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4、《归园田居》素描练习:练习1:“园田”扩展练习:陶渊明向往的是园田生活,请你根据《归园田居》提供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描绘一下的田园风光。

(注意:不是翻译)练习时间:10分钟。

学生展示片断,教师点评。

教师示范:透过晨雾暮霭,陶渊明与家人葛衣芒鞋,荷锄园田;在屋子周围的柳树和桃树伸展出最迷人姿态的季节里,他与友人在树下饮酒作诗畅聊至天明。

那时,炊烟从远处村落袅袅升起,雏鸟刚刚发出稚嫩的鸣叫,姿态骄傲的公鸡在树颠呼喊天明,远处农家大黄狗的嬉戏,惊醒了熟睡中的小儿……这一切在他的眼里都那么自然,虽清贫但宁静,虽守拙但归真。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第四章《山水田园诗歌》第一节,详细内容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通过对该诗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田园诗歌的特点,感受诗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归园田居·其一》,掌握其诗歌背景、意境及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山水田园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陶渊明山水田园诗歌的意境及其艺术特色。

2. 教学重点:对《归园田居·其一》的深入分析,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陶渊明及其山水田园诗歌的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诗人及诗歌特点。

3.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归园田居·其一》,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歌解析:详细解析诗歌内容,分析诗句中的意象、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的山水田园诗歌,进行鉴赏分析,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一首山水田园诗歌的鉴赏,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分享感悟。

六、板书设计1. 《归园田居·其一》2. 诗人:陶渊明3. 诗歌背景:山水田园诗歌4. 意境:自然、田园、宁静5. 艺术特色:意象、手法、结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鉴赏一首山水田园诗歌,分析其意境和艺术特色。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包括诗歌背景、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5篇)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5篇)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5篇)陶渊明归园田居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的名字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其一》。

2、写作背景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家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而充实的隐居生活,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3、作者介绍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

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几做个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4、题目解说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优秀6篇】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优秀6篇】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⑴熟知作者及其影响。

⑵了解鉴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能力目标:训练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与体味情感来鉴赏古典诗歌情景交融意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目标:通过学生对诗歌的审美领悟,绘画出诗歌的诗意图,由此促进学生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方法目标:以引导为主,学生体验为辅,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诗歌的鉴赏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从而加深学生的文化积累,领悟诗歌中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理想精神,同时要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诗中形象及描写手法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导入→分析文本→把握主旨→解析景语→体味意境→总结规律→扩展练习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考勤二、导入:师:初中学过《桃花源记》,谁能说说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生七嘴八舌)生:景色怡人。

生: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生: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生:与世隔绝,幸福快乐。

生:热情好客,淳朴。

同学们,还记得在你们初中时学过一篇散文,其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那篇诗歌是什么,作者是谁,还记得吗?(《桃花园记》,陶渊明),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那么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记》。

那么这篇诗歌跟《桃花源记》一样?又是要反映什么呢,还是纯粹的写作者要归田当农夫的'单纯愿望呢?三、简介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归园田居《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12篇)

归园田居《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12篇)

归园田居《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12篇)《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六首。

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作者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12篇归园田居的相关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归园田居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论语教学:【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二、问题导入:从这个单元开始,我就进入了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殿堂,前面我们刚学过了中国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也对中国古典的诗词有所接触,那么你们知道中国的诗歌在表现内容上可以划分了哪些种类吗?譬如说赠别友人的称之为送别诗;写边境军旅生活的称之为边塞诗;而写山水自然风光的我们称之为山水田园诗,你们知道我国山水田园诗的鼻祖是谁吗?(学生回答:陶渊明)是的,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渊明的诗歌。

三、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有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有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使用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1.学会在诗意的想象中诗意的朗读诗歌。

2.学习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

3.体味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诗意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

教学重点:触摸诗人隐藏在诗歌语言和意象之后的诗心。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2分钟)教师导入:“假如同学们高中苦读三年,大学苦读四年,毕业后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做官,有名有利;一是去当农民,平平淡淡,你会怎么选择(几乎所有学生都会选择做官)是啊,做官的话,且不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单是物质生活水平、地位和身份都比农民要高出很多。

我们上学不就是不想再当农民,要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吗古代贫寒人家的学子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只有一条路,就是考取功名然后做官。

但是做官有很多种,有为报效祖国而为官,有为满足私利争做官,前者官难做,但人品高尚;后者官好做,但遭人唾骂。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就是前者,但在走了“三十年”(实际十三年)的仕途以后归隐了,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归园田居》寻找答案。

自由回答适当引导检查预习二、鉴赏步骤(一)知人论世(3分钟)活动一:造句:陶渊明是人(从思想、性格、朝代、爱好等方面来介绍)并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适当补充:陶渊明29岁(393)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回家。

新居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刘裕、刘敬宣幕下做僚佐,时间都不长。

至义熙元年(405)八月,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士余天,辞官归田,时年41岁。

直至他63岁时去世,再没有出任。

据此可发现,是出任还是退隐,青壮年时期的陶渊明在这个问题上多次反复。

他之所以三出谋求官职,一是因为家境不好,负担重;二是从小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要求他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质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质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归园田居》其一。

具体内容包括:阅读诗歌,理解诗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品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2.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意图。

3.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意象等,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诗歌,掌握生僻字词、句式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描绘田园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归园田居》其一。

2. 朗读:学生齐读诗歌,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意象等,并举例说明。

5. 解读:教师结合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意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解读其他田园诗,提高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归园田居》其一2. 诗人:陶渊明3. 生僻字词、句式结构4. 诗歌艺术特色:对仗、意象等5. 思想感情:田园生活的向往、淡泊名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归园田居》其一的艺术特色,并谈谈你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了解其诗歌创作的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田园诗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生僻字词和句式结构的讲解。

3.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8篇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8篇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详细内容为《归园田居·其一》。

该诗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归园田居·其一》的字词、句式和文学形象。

2. 领悟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诗歌中的形象、意境和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古代诗歌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全班齐读《归园田居·其一》,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诗歌的字词、句式,讲解诗中的形象、意境和情感。

4. 例题讲解:以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分析诗人的心境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仿写,并分享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归园田居·其一》2. 诗人:陶渊明3. 诗句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 诗歌主题:田园生活的热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归园田居·其一》,写一篇400字的读后感。

2. 答案示例:通过对诗歌的赏析,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自然美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其他诗作,如《饮酒·其五》、《杂诗·其七》等,进一步了解诗人的文学成就和人生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字词、句式解析2.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自然美的感知3.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析4. 作业设计中的读后感写作指导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的字词、句式解析《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如“采菊东篱下”、“羁鸟恋旧林”等。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具体内容为《归园田居·其一》。

本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陶渊明对自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归园田居·其一》的背景,理解诗中的意象、意境,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中意象、意境的理解,诗人情感的分析。

教学重点:阅读、欣赏《归园田居·其一》,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归园田居·其一》。

2. 背景介绍(5分钟)讲解陶渊明的生平、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做铺垫。

3. 诗歌朗读(5分钟)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的节奏、韵律。

4. 诗歌解析(10分钟)(1)意象分析:让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分析其象征意义。

(2)意境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等。

(3)情感分析:通过解析诗中的关键词,如“守拙归园田”、“安贫乐道”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5.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

(2)阐述诗人的情感。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仿写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或选取诗中的某一句进行赏析。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诗人的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态度。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归园田居·其一》2. 意象:榆柳、桃李、庭户、虚室等。

3. 情感:淡泊名利、追求自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赏析《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一句诗句。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具体章节为《归园田居》其一。

内容详细解析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归园田居》诗歌的基本内容,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品味诗歌中的艺术特色,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归园田居》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归园田居》。

2. 朗读:让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分析诗歌的背景、作者生平,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4.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意境、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分析诗歌,进行例题讲解。

5. 随堂练习:针对诗歌的意境、情感等方面设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归园田居》其一2. 作者:陶渊明3.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4. 意境:宁静、和谐、自然5. 情感:向往、赞美、归隐6. 艺术特色:清新脱俗、意境高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归园田居》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 答案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明确、结构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田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田园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优质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优质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田园风光”模块,主要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诗的背景,分析诗歌的韵律、意象和情感,探讨诗人如何通过田园景物描绘表达归隐之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归园田居·其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2. 分析陶渊明的写作技巧,掌握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归园田居·其一》的意象和情感,理解诗人的归隐思想。

难点:对诗歌韵律的分析,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体会田园生活的真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田园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宁静祥和的氛围,进而引入本课。

实践情景:学生闭眼想象,口述自己心中的田园风光。

2. 诗人背景介绍:介绍陶渊明的生活背景和归隐思想。

3. 课文朗读:全班同学齐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4. 例题讲解:挑选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进行分析,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随堂练习:学生分析其他诗句的意象。

5. 情感探讨:讨论诗人如何通过田园景物表达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6. 写作技巧分析:讲解平仄、对仗等基础知识,加深对古诗词形式美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归园田居·其一》2. 诗人:陶渊明3. 主要意象:东篱、南山、田园、归隐4. 写作技巧:韵律、对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仿写《归园田居·其一》,要求至少运用两种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巧。

答案示例:2. 体会日记:写一段日记,描述自己心中理想的田园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推荐阅读:推荐其他田园诗人如王维、孟浩然的作品。

2. 课后活动:组织田园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农耕文化,加深对田园生活的理解。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归园田居·其一》。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并背诵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掌握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归园田居·其一》,体会诗中的意境美。

2. 能够分析诗歌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了解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认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归园田居·其一》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

难点:理解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田园风光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陶渊明及其田园诗的背景。

3.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归园田居·其一》,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 诗歌解析:a. 请同学们分享对诗歌的理解。

b. 分析诗歌的意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

c. 结合具体诗句,讲解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5. 例题讲解:分析《归园田居·其一》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分析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板书设计1. 《归园田居·其一》2. 内容:a. 陶渊明b. 意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c. 田园诗特点d.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意象,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示例:《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意象丰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竹外桃花三两枝”等。

这些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情怀。

2.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课后阅读陶渊明的其他田园诗,比较其异同。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具体内容为《归园田居·其一》。

这首诗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趣。

教学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诗的背景、结构、韵律、意境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归园田居·其一》的内容、结构、韵律及意境;2. 领悟陶渊明归隐田园的高洁情操,培养对自然、生活的热爱;3. 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归园田居·其一》的结构、韵律、意境,体会诗人的归隐情怀。

难点:理解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与诗人的人生追求之间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田园风光图片,让学生谈谈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感受,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陶渊明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东晋时期的社会环境。

3.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归园田居·其一》,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诗词解析:分析诗的结构、韵律、意境,讲解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5. 例题讲解:选取诗中的一句或一段进行详细解读,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翻译和赏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人的归隐情怀,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1. 《归园田居·其一》2. 诗人:陶渊明3. 结构:起、承、转、合4. 韵律:五言律诗5. 意境:田园风光、归隐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并赏析《归园田居·其一》。

2. 答案要求:准确翻译诗句,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等。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其他诗作,了解其诗歌创作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精品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精品教案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具体内容为《归园田居其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对比官场的黑暗与田园的美好,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志向。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归园田居其一》,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事迹,理解他的归隐思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人的归隐思想,体会诗歌的意境。

重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让学生谈谈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朗读诗歌:让学生齐读《归园田居其一》,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简介作者:简要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理解他的归隐思想。

4. 诗歌鉴赏:a. 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

b. 品味诗歌的语言,如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等。

c. 体会诗人的情感,分析他为何向往田园生活。

5. 例题讲解:分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意义,阐述诗人对官场的厌倦。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的理解。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人的归隐思想,结合现实谈谈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归园田居其一》2. 结构:起承转合3. 语言特色:对仗工整、意境深远4. 情感:向往田园、归隐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归园田居其一》的意境,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有自己的见解。

2. 课后阅读:阅读陶渊明的其他诗作,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归园田居其一》的艺术特色,使学生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理解了诗人的归隐思想。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精选7篇)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精选7篇)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背景,体会诗歌中优美的田园风光,感受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学生能够提升有感情阅读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提高提升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人生态度,培养热爱自然风光,热爱生活的人生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诗歌所呈现的意向,体会作者对待生活恬淡乐观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采用温故知新法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桃花源记》。

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王国般令人神往的地方,景色宜人,安宁祥和,我们可以从《桃花源记》中体会到作者陶渊明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归园田居(其一)》。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是东晋时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2、教师范读,学生标注读音停顿,并注意朗读的情感。

3、学生朗读诗歌,并运用手中的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解决生字词、疏通文意。

4、诗歌标题中哪一个字最重要?(“归”)通过这个字,可以看出诗歌分为几个部分?(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何而归;第二部分:归向何处。

)(三)深入研读1、作者从何而归?从文中找到答案并分析。

学生:作者从尘网与樊笼中归来,将官场生活比作尘网,将曾经无法逃脱的束缚比作樊笼,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官场的厌倦与憎恶,所以想远离归隐。

2、作者又归向何处?从文中找到诗句分析。

学生:“守拙归园田”,作者归向田园,享受于美好自然的田园风光。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doc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doc

《归园田居》(其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doc一、教学内容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章节:第五单元《归园田居》(其一)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作者陶渊明,东晋时期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的鼻祖。

2. 诗歌内容讲解:诗句的意义、诗句的修辞手法、诗句的表达技巧。

3. 诗歌主题探讨: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陶渊明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 能够理解并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3. 学会分析诗歌的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诗歌的意义和主题的深入探讨。

重点:1. 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运用。

2. 诗歌的背诵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投影仪2. 教学PPT学具:1. 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2. 笔记本3. 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田园风光图片或视频引入,让学生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2. 作者背景介绍:简单介绍作者陶渊明,让学生了解其生平及田园诗的特点。

3. 诗歌内容讲解:逐句讲解诗句的意义,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主题,探讨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诗句,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诗歌的意义和主题。

7. 诗歌背诵:引导学生背诵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作者背景介绍2. 诗歌内容讲解3. 诗歌主题探讨4.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分析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要介绍作者陶渊明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 请逐句翻译《归园田居》(其一),并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请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答案:1. 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田园诗的鼻祖。

他的田园诗以描绘田园风光、表现农村生活为主题,具有朴实无华、自然率真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领悟陶渊明的精神。

2、学习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3、背诵默写《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中国文学史上最牛的田园诗人是谁吗?对,他就是陶渊明,他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他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他的诗看起来很通俗很朴素,但却表达了很高的情操和很深的哲理。

他在田园诗歌这一方面,至今还无人能超越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非常经典的田园诗——《归园田居(其一)》。

看看我们能从这首诗中解读出一个什么样的陶渊明。

二、幻灯片展示课堂学习目标:
这是我们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请你来读一下。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领悟陶渊明的精神。

2、学习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3、背诵默写《归园田居(其一)》
三、预习检测,落实字词。

1、请同学们看到导学案,快速完成注音题。

羁.鸟( j ī)守拙.( zhuō)荫.后檐( yìn )
暧.暧(ài )墟.里烟( xū)樊.笼( fán )
同学们觉得哪些字最容易读错?
好,现在我们扫除诗歌的读音障碍,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歌。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听老师读一遍,第二遍的时候,同学们和我一起读,你们不要读得太快,把我丢在后面哦。

3、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
..诗歌,根据相关的句,快速完成下列填空题。

请一位同学来读出你的答案。

(指出学生哪里答的不一样,如果这样说也可以。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归字,开头八句,作者概述了自己从出仕到归田的原因;接下来八句,是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描述;最后四句,是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

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现在让我们来跟着这个思路把课文读一遍,请我们班的男生来读前八句,由我们班的女生来读接下来的八句,最后四句大家齐读。

三、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通过做题和朗读,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这首诗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作者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是通过哪些字眼、什么方式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体会呢?
请看第三个题目:
诗人是如何表达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的思想感情的?(探究导航:可从修辞手法、抒情方式、炼字等角度进行赏析。


1、提出要求:对官场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诗歌的主旨,作者是如何表达出这个主旨的?请一、二、三组的同学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谈这个问题,请四、五、六组的同学从抒情方式去谈,请七、八、九组的同学从炼字的角度去谈。

先给三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把你的观点写在导学案上,写完之后小组内交换意见。

交换意见时,分配一个同学做好总结,思清思路,做出总结。

不是把各个同学的观点罗列出来。

时间到,开始组内交流讨论。

请6组派上来板书你们的结论,(2位在前,4位在后)同学们在板书的时候,组里另外的同学就在座位上轻声地诵读课文,等下看谁能最快背出来。

好,开始。

2、好,同学们都写完了,等下有请另外三个组派出三位同学,把黑板上你认为他们写得好的用红粉笔划出来,如果你还有要补充的就定在下面。

(老师据情况打分)
3、老师再问:除了黑板上所写出赏析之外,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地方也可以进行赏析?
老师请几位同学口头表达。

(如果有时间,老师可以点出几个学生们没有说到的地方,抛出来让他们思考。


4、同学们刚才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进行了赏析,能抓住课文的字词句来谈自己的感受,说得很好。

但是我觉得同学们如果能说得更有条理些就更好了,下面我给出三个示例,看看这样的赏析我们应该如何表述。

5、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这里的给出的方法,去理顺一下你刚才自己写在导学案的答案。

四:课堂小结,思维整合。

陶渊明在写《归园田居》5首组诗之前曾几次退离仕途,他41岁那年辞官归田是他彻底放下,宁愿早出晚归进行田间劳作,也不随腐败的官场蝇营狗苟。

通过前面的预习检测和反复诵读,我们已经把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能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歌进行内容赏析,而且从后面补充的同学来看,都表现得很好。

那刚才3个学习目标,我们还有什么没有完成呀?
生:背诵默写这首诗。

师:是的,哪位同学可以当堂背诵了?(如果有同学会背就点他背诵,如果没有就让他们再读几分钟。


五、同学们会背这首诗了,那你会默写吗?安排学生练习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读写过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