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
登高作业分级审批和监护制度
登高作业分级审批和监护制度一、作业分级登高作业按照其危险程度和作业难度可分为不同的级别,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登高作业。
级别的划分应根据作业高度、作业环境、作业内容等因素综合考虑。
二、审批流程1.登高作业申请人需填写《登高作业申请表》,详细描述作业内容、作业地点、作业时间等信息,并明确各级审批人。
2.一级登高作业由作业部门负责人审核,二级登高作业由安全管理部门审核,三级登高作业由公司领导审批。
3.审批通过后,申请人需按照审批要求进行作业,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三、监护要求1.登高作业应配备专人监护,监护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监护人应全程监控作业过程,并与作业人员保持有效沟通,确保作业安全进行。
四、现场检查1.现场检查是确保登高作业安全的重要环节,检查内容包括作业设备、防护用品、安全设施等是否符合要求。
2.每次登高作业前应进行现场检查,并填写《登高作业现场检查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培训与教育1.登高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登高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培训内容应包括登高作业的基本知识、安全防护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等。
六、应急处理1.登高作业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应急处理应迅速、准确,确保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七、记录与档案1.登高作业的申请、审批、监护、检查等过程应做好记录,以便日后追溯和管理。
2.档案应包括《登高作业申请表》、《登高作业现场检查表》、培训记录等相关资料。
八、评估与改进1.定期对登高作业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了解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制度修订和完善,提高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效果。
登高作业等级划分
登高作业等级划分介绍
登高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为了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登高作业进行分级。
登高作业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级越高,风险越大,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也越严格。
一、登高作业等级的概述
登高作业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登高作业是指高度在2米至5米(含5米)的作业;二级登高作业是指高度在6米至15米(含15米)的作业;三级登高作业是指高度在16米至30米(含30米)的作业。
不同等级的登高作业具有不同的安全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不同等级登高作业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一级登高作业由于高度较低,安全风险相对较小。
但是,在攀爬或上下楼梯时,仍需注意保持平衡,避免滑倒或跌倒。
同时,在攀爬时,不要将身体靠在栏杆上,以免发生意外。
二级登高作业的高度在6米至15米之间,安全风险有所增加。
在进行二级登高作业时,需要设置安全网和栏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同时,作业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并注意保持平衡和稳定。
三级登高作业的高度在16米至30米之间,安全风险较高。
在进行三级登高作业时,需要设置有效的安全网和栏杆,并加强安全管理。
作业人员需要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和防滑鞋等安全防护用品,并注意保持稳定和平衡。
同时,需要注意大风和其他不良天气的影响,避免发生意外。
登高作业分级标准
登高作业分级标准
登高作业分级标准按照《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进行分类,具体如下:
1.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4.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请注意,在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除了以上的分级标准,登高作业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规范,以确保作业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1.制定详细的登高作业计划,包括工作流程、安全措施、人员分工等,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执行。
2.进行登高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应对措施和自我保护方法。
3.登高作业应使用符合标准的登高设备,如梯子、脚手架、吊篮等,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完好无损。
4.在登高作业过程中,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安全帽、护目镜等,并确保装备的完好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5.在登高作业过程中,应设置专人进行监护,随时注意作业人员的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变化,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6.在登高作业过程中,如遇恶劣天气、突发情况等,应立即停止作业,待情况好转后再继续进行。
7.在进行特级高处作业时,应考虑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协助,以确保作业安全。
总之,登高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同时,对于不同等级的登高作业,应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和要求,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登高作业分级
登高作业分级
登高作业的安全分级分为五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一级即为一般作业,可以属于生活和办公中经常进行的日常性作业,比如清扫卫生,爬楼梯等,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二级作业是普通危险型作业,风险较高,比如涉及伸手触摸高处
有危险的物体等,工作人员在这些场合的安全防护指标要求较高。
三级作业是中等危险型作业,比如涉及一定高度和端部神秘物体
触碰,如果缺乏安全防护和不安全行为,则有可能产生危险,比如挂
石等,此时应提供较多的防护措施。
四级作业为高危险作业,比如涉及一定高度机械搬运或非正常作业,如高空、变电所操作、高压线路作业,这些级别的作业有一定的
危险性,因此应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必要时应采取多种防
护措施。
五级作业为特殊危险作业,较其他级别的作业要更加严格,比如
高空爆破、高处悬挂重物等高危作业,凡是这种级别的作业,在进行
之前,除了有事先的综合风险评估外,还要求有特别的工作安全措施,比如定点搭设安全网,使用专业安全配备。
综上所述,登高作业分为五级:一级是一般作业;二级是普通危
险型作业;三级是中等危险型作业;四级是高危险作业;五级是特殊
危险作业。
在进行不同级别的登高作业时,应根据作业的危险程度采
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一不小心,会使安全遭受极大损失。
登高作业的基本知识
登⾼作业的基本知识第⼆章登⾼作业的基本知识第⼀节登⾼作业及登⾼架设作业的定义与种类⼀、⾼处作业的定义及种类凡在坠落⾼度基准⾯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处进⾏的作业,均称⾼处作业。
(⼀)⾼处作业⾼度:作业区各作业位置⾄相应坠落⾼度基准⾯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值,称为该作业区的⾼处作业⾼度。
(⼆)基准⾯:是指由⾼处坠落达到的底⾯。
1、⾼处作业的级别⼀级⾼处作业:作业⾼度在2m—5m⼆级⾼处作业:作业⾼度在5m—15m三级⾼处作业:作业⾼度在15m—30m特级⾼处作业:作业⾼度在30m以上时。
2、⾼处作业的种类⾼处作业的种类分为⼀般⾼处作业和特殊⾼处作业两种。
例如:阵风超过六级风(风速为10.8m/s)以上称为强风⾼处作业;在⾼温或低温环境下进⾏的⾼处作业称为异温⾼处作业;还有雪天、⾬天、夜间、带电、悬空、抢救⾼处作业等。
3、标记p23⾼处作业的分级以级别、类别和种类进⾏标记。
例如:⼀级,强风⾼处作业⼆级,异温、悬空⾼处作业三级,⼀般⾼处作业4、坠落半径:⼈、物体从⾼处坠落时,因⾼度的不同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也不同。
不同⾼度h其坠落半径R分别为:当⾼度h为2m—5m时,坠落半径R为2m。
当⾼度h为5m—15m时,坠落半径R为3m。
当⾼度h为15m—30m时,坠落半径R为4m。
当⾼度h为30m以上时,坠落半径R为5m。
⼆、登⾼架设作业的定义及种类(⼀)登⾼架设作业的定义:登⾼架设是指搭设钢管或⽵、⽊杆件构成的施⼯作业操作架⼦。
(⼆)登⾼架设的种类1、按脚⼿架的⽤途划分(1)⽤于结构施⼯作业⾯搭设的脚⼿架,称为结构脚⼿架,俗称“砌筑脚⼿架”。
(2)⽤于装修施⼯作业⽽搭设的脚⼿架,称为装修脚⼿架。
(3)为⽀撑模板及其荷载或其他承重要求搭设的脚⼿架,称为⽀撑和承重脚⼿架。
(4)⾼压线、通道等旁边搭设的,起安全保护作⽤的脚⼿架,称为防护脚⼿架。
2、按脚⼿架设置部位划分(1)搭设在建构物外围的脚⼿架,称为外脚⼿架。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一、登高作业概念在施工现场,常常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这类作业称攀登作业,亦称登高作业。
攀登作业主要是利用梯子攀登和结构安装中的登高作业。
这类作业较易发生危险,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考虑并确定施工所需要的各种登高和攀登设施。
一般地说,各种登高行动应尽量利用现成条件,如借助于建筑结构和脚手架上的登高梯道或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如施工用电梯等。
所以在整个施工工期内,所有各类人员的上下,都必须在规定的通道上行走,不允许在阳台之间等非正规通道作登高或跨越,也不能利用吊车臂架或脚手架杆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二、高处作业的含义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在结构主体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作为高处作业对待,并加以防护。
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用电梯和各种吊装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使用时所形成的高处作业,其安全问题,都是各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技术部门各自作出规定加以处理。
对操作人员而言,当人员坠落时,地面可能高低不平。
上述标准所称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的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
而所谓最低的坠落着落点,则是指当在该作业位置上坠落时,有可能坠落到的最低之处。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一、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一般 规律及常见危险因素
从高处坠落造成伤残、死亡,这是常见的工伤事故之 一。通过对建筑施工行业高处坠落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发现:坠落发生点以平(阳)台口、井架口、楼梯口、 预留洞口、电梯口、窗台口占首位,占21· 4%;其余 依次为踩漏石棉瓦、玻璃钢瓦,占14.3%;竹梯、 人字梯坠落死亡亦占14.3%;脚手架坠落占l3%; 在高处安装、油漆、拆除、切割等场所坠落死亡占 6.5%。 普遍规律是,登得愈高,坠落伤亡的危险性愈大。但 据统计在高处坠落死亡中,高度在2米以下发生坠落 死亡的仍占7.1%。登高2米以下,虽尚不属我国规 定的高处作业范围,但绝不能加以忽视,因为这个高 度作业的人数较多,基数大,即使发生伤亡的机率较 小,其发生伤亡事故的人次数也较多。
安全帽的四种不正确用法
“训”
只因没有配发安全帽
二、安全带: 安全带是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 伤亡的防护用品,由带子、绳子和金 属配件组成,总称安全带,不包括消 防和吊物用的安全带。安全带的正确 使用要遵循GB6095《安全带》和 GB6096《安全带试验方法》。 1、安全带的组成:带子、绳子和金属 配件组成。
第三节
高处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高处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很多, 具体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工作环境关系很大。 建筑高处作业、电力施工高处作业、通讯业 高处作业、清洁维护高处作业、绿化市政施 工高处作业等,不同行业中涉及的高处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均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伤害、物 体打击伤害、触电伤害、机械伤害等。但,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还是高处坠落的伤害。此 外,长期从事高处作业,作业人员由于长期 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容易引发身体内部的 不良变化。
高处作业基本知识
登高作业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
登高作业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一、高处作业的含义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中由于正确佩戴了安全帽、安全带或按规定架设了安全网,从而避免了伤亡事故。
事实证明,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减少和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这类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常称之为“安全三宝”。
二、高处作业注意事项:1、要清楚认识到高处坠落事故危害性和严重性,高处坠落事故有近70%的人员是重伤。
2、作业人员的身体要符合安全要求。
不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人从事高处作业;疲劳过度、精神不振和思想情绪低落人员也不要进行高处作业。
3、作业人员的着装要求: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脚作业;如果是悬空高处作业要穿软底防滑鞋。
4、高处作业时要对所使用的防护用品和相关用具进行安全可靠性和牢固性检查。
5、使用梯子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70°为宜,梯子下脚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40°,同时两梯之间要用牢固的绳索系牢,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
6、在没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时,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否则不准在高处作业。
安全带的质量要达到使用要求,做到高挂低用。
7、登高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的安全可靠性,如脚踏物的承重能力;禁止在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顶棚上行走。
8、禁止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
9、另外还要做好高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如发现人的异常行为、物的异常状态,要及时加以排除,使之达到安全要求,从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
10、登高作业时要严防物体坠落,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器材。
11、高处作业位置在非固定支撑面上或在牢固支撑面上边沿处、在支撑面外或坡度大于45度的斜支撑面上工作必须使用安全带。
登高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1 作业前,必须到车间安全员处领取《危险作业申请表》,作业部位超过5米,领取一级《危险作业申请表》。
登高作业
登高作业基本定义: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国家标准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高空作业级别:(1)高处作业高度在2m—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3)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4)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高空作业类型(1)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2)洞口作业是指:孔、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作业。
(3)攀登作业是指: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采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4)悬空作业是指: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进行高处作业。
其特点是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
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
高空作业发生的时间•7月~8月是事故的高发时期,1月~2月是事故发生较少的月份。
这主要与建筑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有关,而到了冬季建筑工程大部分也到了停工状态。
•每天最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段是:上午10:00点到11:00点期间;下午13:00点到15:00点期间。
高处坠落的高度•据统计:大部分高处坠落发生在并不十分高的地方。
也许正是人们忽视了这一高度,认为无需做太多的安全防护,才导致事故的频频发生。
•在3~6米是最易发生高处坠落的高度。
70%的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在高度不到9米的地方。
由此推断,低作业层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容忽视。
高处坠落的位置•大部分事故发生在屋顶、结构层、脚手架、梯子、和从临边洞口处(详见下表),这些事故占所有高处坠落事件的80%。
登高作业安全规定
登高作业安全规定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登高作业安全规定一、高处作业的定义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为高度作业,虽然在2米以下,但是作业地段坡度大于45度的斜坡下面或附近有洞、升降口、坑、井、沟、和风雪袭击、机械震动、设备和管道泄露或有可能排放有害气体、液体、熔融物、或有转动机械及其他易伤人的物体等,应视为高处作业二、一般高处作业分级高度作业高度在2-5m时,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作业高度在5-10m时,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作业高度在15-30m时,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三、特殊高处作业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在高温或者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成为异温高处作业。
在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在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在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在无立足或无牢靠立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四、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和具体规定办法1、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准登高作业2、严禁酒后登高作业3、男职工年满五十五周岁、女职工年满四十五周岁以上,经医生证明体质确实较差,不能适应登高作业者,不应登高作业4、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带安全帽。
在安全设施不完备的地方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系上安全带。
安全带必须拴在主材或垂直上方牢固的结构上,不得栓在附件上。
5、六级强风或其他恶劣气候条件下,禁止登高作业。
抢险需要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分管领导要现场指挥,确保安全6、登高作业严禁接近电线,特别是高压线路。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一、登高作业概念在施工现场,常常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这类作业称攀登作业,亦称登高作业。
攀登作业主要是利用梯子攀登和结构安装中的登高作业。
这类作业较易发生危险,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考虑并确定施工所需要的各种登高和攀登设施。
一般地说,各种登高行动应尽量利用现成条件,如借助于建筑结构和脚手架上的登高梯道或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如施工用电梯等。
所以在整个施工工期内,所有各类人员的上下,都必须在规定的通道上行走,不允许在阳台之间等非正规通道作登高或跨越,也不能利用吊车臂架或脚手架杆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二、高处作业的含义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在结构主体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作为高处作业对待,并加以防护。
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用电梯和各种吊装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使用时所形成的高处作业,其安全问题,都是各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技术部门各自作出规定加以处理。
对操作人员而言,当人员坠落时,地面可能高低不平。
上述标准所称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的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
而所谓最低的坠落着落点,则是指当在该作业位置上坠落时,有可能坠落到的最低之处。
这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坠落高度。
因此,高处作业高度的衡量,以从各作业位置到相应的坠落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为准。
登高作业分级审批和监护制度
登高作业分级审批和监护制度
引言
登高作业是一项高风险作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本文旨在介
绍登高作业分级审批和监护制度,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分级审批制度
制度说明
登高作业分级审批制度是指根据作业的高度和危险等级,按照一定的标准制定
不同的审批流程和安全措施。
根据作业的不同等级,需要不同的审批和监护。
具体执行
1.低、中等风险登高作业
对于低、中等风险的登高作业,可以采取内部简易审批制度。
组织作业人员提
出申请,经由工作负责人批准后可以进行登高作业。
2.高风险登高作业
高风险登高作业需要更严格的审批程序。
需要提前提交高风险登高作业申请书,经由项目负责人、安全主管、行政领导等多个层级的审批后方能进行登高作业。
监护制度
制度说明
监护制度是指在登高作业的过程中,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增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措施。
具体执行
1.高度限制
需要根据作业的高度,制定必要的高度限制标志,并对作业人员进行高度限制
的督导。
2.人员监护
在登高作业中,需要指定专人进行监护。
监护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对
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交底和督查。
3.安全装备
对于高风险作业人员,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装备,确保其安全。
4.应急处置
登高作业时需要预先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总结
登高作业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建立健全的登高作业分级审批和监护制度,可以在登高作业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
完整版登高作业标准
登高作业标准第一章、定义1、本标准所称的登高作业,应吻合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 3608 —83 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含 2m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
2、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吻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登高架设作业有关安全规程、规定1.对架子工的一般要求《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核查大纲》中对架子工的基本条件及安全技术培训要求都有明确规定:(1 )基本条件a·年满 18 周岁;b·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眩晕病及防碍登高架设作业的其他疾病和生理弊端;c·拥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 )安全技术理论培训核查a·基础知识。
包括:( 力学基本知识;(GB3608-83《高处作业分级》;(r)建筑登高架设作业有关安全的一般规定;( 登高架设作业中设施与电气线路的安全距离及安全防范区;( 触电急救与现场救护;( 典型事故安全分析。
b·架子工作业基本知识。
包括:( 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脚手架资料的种类、规格及材质要求;(r)绑扎资料和连接件的规格、型号、强度要求、报废标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地锚和缆绳的规格、形式及赞同载荷;(安全网的选择、搭设、拆掉和管理;( 各种脚手架的适用范围、构造、架设、拆掉及安全措施;( 脚手架的检查、查收、保护和管理。
(3 )架子工本质操作培训核查a·各种脚手架及防范装置的搭设和拆掉;b·脚手架资料、绑扎资料及连接件的规格、型号和功能的辩识;c·常用绑扎、连接的操作;d·其他与建筑登高架设作业有关的标准、规定有GBJ-87 《建筑构造荷载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核查管理规定》、《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等。
2.对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的一般规定(1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要如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以及其他不适合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从事高处作业;(2 )高处作业者衣着要灵便,严禁穿高跟鞋、拖鞋、易滑和带钉的鞋;(3 )高处作业前严禁喝酒,严禁在作业中挑逗、玩闹、聊天、开玩笑,严禁放手传达工具、资料和其他物品;(4 )高处作业时,发生碰、砸、撞、挤、划等伤害时,不论伤势轻重,应马上停止作业,由其他人员将其护送下来,牢固思想,找出原因,采用措施后再进行作业;(5 )六级以上暴风、大雾、大雨和大雪天气下应暂停作业,雨雪后上架操作要有防滑措施;脚手架要求有防雷、防电设施;(6 )没有安全防范设施,严禁在屋架的弦上、支撑、桁条、挑架和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7 )高处作业人员上下,应走专用通道,不得登攀脚手架或乘坐龙门架吊篮上下;(8 )在无可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必定系安全带;(9 )高处作业使用的工具,应放入工具袋里,大型工具应放在安妥地方,防范掉下来伤人;(10 )严格控制使用荷载,保证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案基础知识部分一、高处作业分级(一)基本定义与作业人员条件1、高处作业的概念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分级种类一级:(2~5米)二级:(5~15米)三级:(15~30米)特级:大于30M3、高度与坠落半径2—5米R为2米;5—15米R为3米;15—30米,R为4米;30米以上R为5米4、标记5、登高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二)登高作业事故的成因1、事故种类由屋顶坠落、脚手架倒塌、结构倒塌、人员由地上的洞口坠落、由梯子上坠落、人员由没有护栏的楼面边缘坠落等2、坠落的平均高度为14.26米。
最低的坠落高度是1.5米。
3、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因素是最直接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直接的原因环境——不良对人和机器产生负面影响管理——的欠缺是事故发生间接的但却重要的原因二、力学基本知识(一)力1、力的概念、力的定义、2、力的三要素3、力矩、实例说明力矩概念、力矩公式(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力的合成、合成的概念、共点力的合成用平等四边形法则求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力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概念、用平形四边形法则求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三)自由落体运动从专业的角度:防止物品、包括人员从高空坠落。
特别是“四口”、“五临边”四口:指施工中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基坑的周边、框架结构当中的楼层的周边、屋面周边、未安栏板的阳台边、未安栏杆的楼梯平台边登高架设实作部分一、脚手架工程的重要性脚手架工程是建筑登高架设作业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建筑施工部门赖以建造房屋、工厂的一项重要的临时施工措施,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的重点,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起重要作用。
因此对脚手架的搭设技术、材质要求、搭设形式和拆除等要求高。
为此,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作业设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工程质量。
二、脚手架材质1、钢管、宜采用48 3.5钢管,每米重0.00384KN.小横杆长度2——2.2米立杆、长横杆、支撑杆长度4——6.5米。
登高作业分级审批和监护制度[1]
登高作业分级审批和监护制度引言登高作业是指在高处进行人工操作的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处清洁、维修、安装等工作。
这类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并且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进行登高作业,保障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登高作业中,安全是关键,而安全最重要的是防止事故的发生。
因此,本文将从分级审批和监护制度两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为登高作业的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指导。
分级审批背景登高作业必须经过专业审批才能进行,其中就包括分级审批。
传统的分级审批只是以高度为主要依据,不同高度的登高作业安全控制措施也不同,但这导致了安全行业的问题,并不能全面考虑作业环境和安全设备的影响,甚至存在脱离现实的情况。
因此,在登高作业分级审批中应优先考虑以下因素:•登高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作业现场和环境•认证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建议•登高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明确技能等级要求,区分初级、中级和高级等级–对不同等级的作业人员,要求不同的培训和考核计划•作业现场和环境–收集和处理登高作业现场的所有信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作业分级并审批•认证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选用符合行业标准的认证设备–安装、使用、维护设备的规范与要求监护制度背景登高作业不仅需要合适的审批,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监护制度。
在登高作业的监护制度中,主要要考虑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因为他们需要在高处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在登高作业监护制度中应优先考虑以下因素:•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登高作业人员的监护要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建议•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对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进行规范–采用一种有效的个人保护系统,努力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登高作业人员的监护要求–对监护员的必要条件进行明确规定–对监护员的职责、权限和行为进行规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制定突发事件处置计划–分析可能的风险和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结论登高作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技能的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并且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
登高作业安全规定
1 / 4一、高处作业的定义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为高度作业,虽然在2米以下,但是作业地段坡度大于45度的斜坡下面或附近有洞、升降口、坑、井、沟、和风雪袭击、机械震动、设备和管道泄露或有可能排放有害气体、液体、熔融物、或有转动机械及其他易伤人的物体等,应视为高处作业二、一般高处作业分级高度作业高度在2-5m时,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度作业高度在5-10m时,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度作业高度在15-30m时,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度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三、特殊高处作业在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强风高处作业。
在高温或者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成为异温高处作业。
在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雨天高处作业。
在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雪天高处作业。
在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在接近或接触带电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带电高处作业。
在无立足或无牢靠立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
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称为抢救高处作业。
四、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和具体规定办法2 / 41、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准登高作业2、严禁酒后登高作业3、男职工年满五十五周岁、女职工年满四十五周岁以上,经医生证明体质确实较差,不能适应登高作业者,不应登高作业4、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带安全帽。
在安全设施不完备的地方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系上安全带。
安全带必须拴在主材或垂直上方牢固的结构上,不得栓在附件上。
5、六级强风或其他恶劣气候条件下,禁止登高作业。
抢险需要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分管领导要现场指挥,确保安全6、登高作业严禁接近电线,特别是高压线路。
应保持间距2.5m以上。
避免人体或导电体触及线路(低压)7、冬季及雨雪天登高作业时,要有防滑措施。
8、在自然光线不足或者夜间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
级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登高作业概念、含义和分级一、登高作业概念
在施工现场,常常借助于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这类作业称攀登作业,亦称登高作业。
攀登作业主要是利用梯子攀登和结构安装中的登高作业。
这类作业较易发生危险,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考虑并确定施工所需要的各种登高和攀登设施。
一般地说,各种登高行动应尽量利用现成条件,如借助于建筑结构和脚手架上的登高梯道或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如施工用电梯等。
所以在整个施工工期内,所有各类人员的上下,都必须在规定的通道上行走,不允许在阳台之间等非正规通道作登高或跨越,也不能利用吊车臂架或脚手架杆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
二、高处作业的含义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国家标准
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在结构主体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作为高处作业对待,并加以防护。
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用电梯和各种吊装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使用时所形成的高处作业,其安全问题,都是各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技术部门各自作出规定加以处理。
对操作人员而言,当人员坠落时,地面可能高低不平。
上述标准所称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的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
而所谓最低的坠落着落点,则是指当在该作业位置上坠落时,有可能坠落到的最低之处。
这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坠落高度。
因此,高处作业高度的衡量,以从各作业位置到相应的坠落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为准。
DvNews
三、高处作业分级
坠落高度越高,危险性就越大。
所以,按照不同的坠落高度,高处作业又可分为I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四个等级,其相应的高度分别是2m~5m,5m~15m,15m~30m,30m以上。
由于并非所有的坠落都是沿垂直方向笔直地下坠,因此就有一个可能坠落范围的半径问题。
即考虑最低坠落着落点时,应同时确定一个坠落的范围圈作为依据。
当以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R,以作业位置至坠落高度基准面的铅直距离为H时,国家标准规定R值与H值的关系如下:
(1)H=2m~5m时,R为3m;
(2)H=5m~15m时,R为4m;
(3)H=15m~30m时,R为5m;
(4)H>30m时,R为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