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常见意象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器物类)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器物类)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器物类)玉:高洁地重游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青鸟:信使;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

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

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高中语文 诗歌意象集锦

高中语文 诗歌意象集锦
18
《杨柳曲》——
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 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 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王之涣《凉州词》)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 《塞下曲六首》其一)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
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
16
《 后 庭 花 》—— 即 玉 树 后 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 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 牧《泊秦淮》)
17
《霓裳羽衣曲》——相传是 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 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如: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 裳羽衣曲。”(白居易《长 恨歌》)
3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
23
明月
李白: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杜甫: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苏轼: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4
1、见月怀人(望云思友)
杜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李煜《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 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2、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是 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 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 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 叹。
34
送别场所
35
南浦: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
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 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屈原《九歌 ·河伯》: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 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 色,春水绿波,送君南 浦,伤如之何。
范成大《横塘》:“南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诗歌鉴赏之意象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诗歌鉴赏之意象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诗歌鉴赏之意象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诗歌鉴赏是很容易丢分的题,下面是WTT 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xx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XX 年上海卷《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20XX年大纲卷《落叶》等等。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20xx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XX年山东卷《寻诗两绝句》、2021年浙江卷《定林》等等。

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20xx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归纳总结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归纳总结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归纳总结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思想和艺术创作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进行诗歌欣赏和分析的重要阶段。

在高中诗歌中,常常出现各种意象,这些意象不仅给予作品以美感,也反映了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感受。

本文将对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作品。

一、自然意象1. 鸟:鸟类常用作高中诗歌中的意象,代表着自由、纯真和美好。

鸟儿的飞翔、鸣叫常常与人的心灵联系在一起,给人带来欢愉和宁静的情感。

2. 花:花朵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青春、爱情和生命的美好。

花的芬芳和色彩为作品增添了鲜艳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象征着短暂和轻盈。

3. 水:水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变幻、流动和柔软。

水的润泽和透明性常常与爱情、岁月相联系,给予作品以深远的内涵和感染力。

二、情感意象1. 孤独:高中诗歌中经常出现孤独的意象,代表着一个人的内心独处和思考。

孤独可以是自身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对他人孤独的观察和感受。

2. 幻想:幻想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对未知和理想的向往。

通过幻想,诗人可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寻求自我的存在和意义。

3. 悲伤:悲伤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痛苦时的真实情感。

悲伤和孤独、失落常常相互交织,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痛苦和无奈。

三、时间意象1. 黄昏:黄昏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开始和结束之间的过渡。

黄昏的暮色和美丽常常让人回忆起过往的美好或感叹时光流逝的无常。

2. 春天:春天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希望和新生。

春天的到来经常和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联系在一起,给予作品积极的能量。

3. 静止:静止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时间的凝固和心灵的宁静。

在纷繁的生活中,诗人常常通过描写静止的画面来表现对安宁和平静的追求。

四、社会意象1. 自由:自由是高中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之一,代表着个体的追求和社会的理想。

诗人通过自由的意象表达对束缚和压力的抗争,追求真我和真实的生活。

高中古诗意象

高中古诗意象

古诗意象1.残阳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感慨万千。

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

2.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借白云曲折的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

3.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月亮(1)团圆和思念。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与亲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

但诗人们却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快乐,却屡屡倾诉月下离散的痛苦。

月引发了诗人的愁思和怅恨。

(2)故园。

明月暗示着亲人团聚的希望与期待,因此,月意象自然又与家乡联系起来,成为故园的象征。

(3)永恒。

明月,跨越时空,阅尽沧桑兴亡,见证历史。

月意象渗透着哲理的意味。

(4)月是美的象征。

或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5.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

6. 细雨、烟雾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7.碧血诗词中用于表示忠贞,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的意象。

8.陇水意象是以思乡为意蕴,写征人的流离之苦,思归之痛。

9.砧杵有闺中“别怨”,因远行人不知何日才能归家;更多的是表达“征客愁心”,征客听到捣衣声,则会兴怀乡之愁。

其情感基调是哀愁。

10.登临登临是一个极具张力的意象,叹老、思乡、怀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情怀都可以与它建立联结,是一个以忧念为基调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11.黄金台(燕台)黄金台意象就成为尊贤、用贤的象征。

12.山阳笛(邻笛)用于抒写凄怨的悼友怀旧之情。

13.铜驼王室权威的标志。

王室衰微,铜驼也失去了气势。

它是王室兴亡的见证。

诗人用它来表达历史沧桑。

14.黍离(禾黍) 对故国的悲叹、忆念称为“黍离”之悲。

它是体现中华民族眷恋故国的意识的一个重要意象。

15.浮云浮云浮游无依,浮云蔽月,本是自然现象,浮云意象有两种现成的涵义,一是奸邪势力,一是漂泊不定。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简析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简析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简析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古诗词中很多意象都具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一、动物类1、蝉(寒蝉)。

感身世,诉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别离,苦远游。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唐卢殷《晚蝉》:“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唐·李益《春夜闻笛》)。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高中语文常见的诗歌意象

高中语文常见的诗歌意象

常见的诗歌意象月亮——思乡、怀念故友浮云——游子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婉、至诚鹧鸪——思乡、凄清东篱——出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以及纯洁的高尚品质松树——傲霜斗雪的品质梧桐——凄凉、凄苦、悲伤之情燕子——惜春、思念亲人、昔盛今衰、亡国破家之感、羁旅情仇、飘泊之苦寒蝉——悲凉浮萍、孤舟——漂泊之感花草树木类: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梅花:坚强、不屈不挠。

竹:气节、正直,谦恭、虚心。

杨柳:送别、伤感。

梧桐:凄凉、凄苦。

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草:卑微、荒凉或希望、顽强生命力。

飞禽走兽类:子规(杜鹃):凄恻、思乡。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孤雁:思乡、孤独寂寞、飘零。

沙鸥:漂零伤感。

蝉:高洁,悲秋。

斑马:惜别。

鹧鹄:离愁别绪。

哀鸿:哀伤痛苦,流离失所。

风霜雨雪类:江水:流逝、伤时、愁苦、怀古。

秋水:盼望.烟雾:情感朦胧、惨淡。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浮云:游子、飘泊。

露、霜:人生易老、环境凄苦。

冰雪: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其他类:月:人生圆缺悲欢、思乡念亲。

夕阳:失落、消沉、人生短暂。

夜半:愁思怀旧。

古迹:怀旧、感慨昔盛今衰、明志。

乡村、山水间:厌俗思归、纯朴隐逸。

仙境:飘逸自由、高洁厌俗。

天地山川:生命短暂、个人渺小,情感孤独,心胸开阔。

双鲤、尺素:书信。

西楼:桂怨。

南浦:水边送别。

长亭:路上送别。

精卫:不畏艰难。

抱柱:坚守信约。

三尺:法律。

南冠:囚犯。

白云苍狗:世事变幻无常。

西楼:闺怨。

诗歌的意境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这两个词语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常见的思想感情(基调)类型:依恋、忧愁、惆怅、伤感、凄苦与寂寞、孤独、烦闷,恬淡、闲适、豁达与欢乐、愉悦、乐观,憎恶、激愤、愤懑与仰慕、热爱,激昂雄壮与悲壮坚守节操与忧国忧民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作人杰借景抒情由景生情情因景现所以借景在诗中出现,情也在诗中出现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高中知识 古代诗歌的特殊意象及寓意

高中知识  古代诗歌的特殊意象及寓意

古代诗歌的特殊意象及寓意1.树木类(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或顺利(2)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4)竹:气节、积极向上(5)柳:送别、留念、伤感,春天的美好(6)折柳:惜别、怀远(7)杨柳:伤别情怀(8)堤柳堆烟:往事如烟,常用来抒发兴亡之感(9)红叶:代指传情之物,后借指以诗传情(10)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11)松树:傲霜斗雪的典范,也是众人讴歌的对象2.花草类(1)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2)花落:失意、衰老,人生、事业的挫折(3)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念、追怀(4)桃花:美人(5)兰:高洁(6)牡丹:富贵、美好(7)草:生命力顽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根,身份地位的卑微(8)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9)岁寒三友(松竹梅):人高洁的品格(10)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11)菊:隐逸、高洁、脱俗、高贵品质的象征(1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13)莲:“莲”同“怜”同音,所以古代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用以表达爱情(14)梅子:其成熟常用来比喻少女的怀春3.动物类(1)猿猴:哀伤、凄厉(2)鸿鹄:理想、追求(3)鱼:自由、惬意(4)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5)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6)马:奔腾、追求、漂泊(7)乌鸦:小人、俗客庸人、哀伤(8)沙鸥:飘零、伤感(9)鸟:自由(10)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常用“莼羹鲈脍”“莼鲈秋思”指思乡之情(11)双鲤:代指书信,后来用双鲤借代远方来信(12)庄周梦蝶:庄子以此来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事物的变化无常(13)(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14)鸿雁:书信,表达亲人的思念(15)鶣鸪鸟:常是诗人们用来表达愁绪的手段(16)寒蝉:表达悲凉(17)鸳鸯:指恩爱的夫妇(18)燕子:惜春伤秋、渲染离悲、寄托相思、感伤时事①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意②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情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家破的感慨和悲愤④表现羁旅情愁,撰写漂泊之苦。

高中常见诗歌意象

高中常见诗歌意象

常见诗歌意象(一)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哀鸿比喻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人。

龚自珍《已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王维的《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蝴蝶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草木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烂柯喻离家时间之长。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西风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

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红颜。

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

贺铸《青玉案》: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喜爱。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杨花飘零之意。

郑谷《淮上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象,它们是诗歌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

在此,我将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进行总结与归纳,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1. 自然意象自然意象是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通过描写自然界的事物和景观来抒发情感或表达思想。

例如,描绘四季变换的景色、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象、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等都是常见的自然意象。

通过自然意象,诗人可以借用大自然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富感染力和艺术性。

2. 动物意象动物意象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某种特定的品质、情感或社会现象。

例如,老虎象征勇猛,孔雀象征美丽,狼象征狡猾等。

通过借用动物的特征来表达人物的性格或描述社会现象,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加丰富多样,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与联想。

3. 花草意象花草意象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美丽、纯洁或者某种情感。

例如,蔷薇花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百合花象征纯洁,菊花象征坚强等。

通过借用花草的形象,诗人可以用简洁的描写表达出某种情感的深度和力量,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 星空意象星空意象在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浩渺、辽阔、神秘或者梦想。

星星、月亮、银河等天体常常被诗人运用,通过对星空的描绘,营造出宏大的氛围和广阔的空间感。

星空意象常常与思考人生意义、追寻梦想等主题有关,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思索。

5. 色彩意象色彩意象在诗歌中经常被用来描绘景物或者表达情感。

不同颜色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红色象征激情、力量,蓝色象征冷静、宁静等。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诗人可以给诗歌注入强烈的感情色彩,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张力。

6. 城市意象城市意象在现代诗歌中较为常见,通过对城市景观的描绘,表达思考现代化发展、生活压力等主题。

例如,高楼大厦、拥挤的街道、霓虹灯等都是常见的城市意象。

通过对城市的生动描绘,诗人可以展示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7. 季节意象季节意象是描写时间变迁和自然景观的重要手段。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诗歌中常见意象及其含义(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高中语文常见的古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常见的古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常见的古诗词意象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冰心,高洁的心性。

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碛,沙漠。

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代《送别》,作者不可考,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离开长安到全国各地去时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因此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而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离别”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蝉以蝉表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意象是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中借助的某一形象,附着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所以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必定会有助于同学们去理解全诗的。

今日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有点长,可以(保藏)下来渐渐看,希望会对你们品鉴古诗词有帮助哦~诗歌鉴赏常见意象一、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斗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怜悯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二、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孤独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致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子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子公远眺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悲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厚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诗歌意象集锦

诗歌意象集锦

诗歌意象集锦(一)自然万物1.山川风物类。

“青山意象”:①“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改的特色,因而备受文人喜欢: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

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②“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

如“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朓《游东田》)③“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

如“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月”意象:①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

如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②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③抒发盛衰无常,物事人非的感慨。

如“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④花好月圆,团圆喜庆。

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冰雪”、“冰心”意象: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洞庭青草》)“水”意象:①绵绵愁思,离愁别恨。

如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②时光流逝。

如“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关山”意象:①关塞山河。

如高适《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②历史存在。

如“关山度若飞”“秦时明月汉时关”。

“清风明月白云”意象:①望云思友,见月怀人。

如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②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

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灏《黄鹤楼》)③沉醉田园,恬淡洒脱。

如“明月清风惊鹊”等。

“斜阳云烟清霜”意象:①沉郁思古幽情。

如“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②惆怅凄苦悲凉情绪。

如“暮霭沉沉楚天阔”。

2.天地草木类。

“草木”意象:①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②乐景写哀。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 》

古代诗歌常见的100种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总结

高中诗歌常见意象总结

一、送别类意象1.杨柳“柳”与“留”谐音,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长亭包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暂停休憩或饯别送别。

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3.南浦常见于南方水道送别。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锋兮东行,送佳人兮南浦”,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唐朝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酒酒在调解愁绪以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愿。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同,以酒抒写分离之情。

如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思乡类意象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希望人长远,千里共婵娟。

”境界豪迈爽朗,语重心长,用深沉无底而又美好无空的自然境地领会人生。

2.鸿雁常借雁抒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元朝《西厢记》结尾“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老是离人泪” ,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莼羹鲈脍思乡之情 . 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当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断然弃官返乡,此后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此后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4.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5捣衣表达对亲人的惦念。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类境地,不单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

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老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三、愁苦类意象1.梧桐悲凉伤心的象征。

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示例及技法总结

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示例及技法总结

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示例及技法总结意象是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生动而形象的描写,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或思想。

本文将通过一些示例来说明意象在诗歌中的运用,并总结一些常见的意象技法。

一、具体形象意象1. 花朵:花朵是常见的意象,在诗歌中可以用来表达美丽、温暖、柔弱等感觉。

例如:“如梦如幻的花朵,在清晨绽放”。

2. 夜空:夜空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用以表达无限、神秘、寂静等情感。

例如:“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宛如闪烁的眼睛”。

二、比喻意象1. 月亮如:通过将月亮与其他事物进行比喻,可以传达出作者希望表达的情感或意义。

例如:“月亮如银盘,洒下了一地的柔光”。

2. 太阳像:通过将太阳与其他事物进行比喻,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太阳像一颗巨大的火球,将大地照亮”。

三、象征意象1. 鸟:鸟常常被用来象征自由、轻盈等意义。

例如:“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寻找属于它的天地”。

2. 水:水常常被用来象征生命、润泽等意义。

例如:“清凉的水流淌在大地上,给一切生命带来生机”。

四、感官意象1. 视觉意象:通过色彩、形状等视觉元素的描写,来传达作者希望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绿意如画,铺满了整片田野”。

2. 听觉意象:通过声音、节奏等听觉元素的描写,来传达作者希望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美妙的琴音在空中飘扬,让人陶醉其中”。

五、动作意象1. 流动的河水:流动的河水可以表达出变化、流动等意义。

例如:“河水不停地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推移”。

2. 飞舞的雪花:飞舞的雪花可以表达出轻盈、自由等意义。

例如:“雪花在空中飞舞,宛如天使的羽毛”。

综上所述,意象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法,通过描写具体形象、比喻、象征、感官和动作等意象,可以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精]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精]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

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1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2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12. 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13. 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14. 灯(烛、蜡、炬):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15. 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16. 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17. 蟋蟀怀念征人。

高考古诗意象大总结(最新整理)

高考古诗意象大总结(最新整理)

高考古诗意象大总结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草: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三、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四、风霜雨雪水云类: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云:游子飘泊石灰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五、器物类玉:高洁地重游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六、颜色类白:纯洁无暇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七、其它类: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古人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破晓:初现希望时段深夜:愁思怀旧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一、送别类意象?1.?杨柳“柳”与“留”谐音,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长亭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3.?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

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唐代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如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思乡类意象?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常借雁抒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元代《西厢记》结尾“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莼羹鲈脍思乡之情. 典出《晋书·张翰传》。

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4.?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5 捣衣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

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三、愁苦类意象1.?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3.?流水。

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猿猴借猿啼表达悲伤的感情。

赵嘏《忆山阳》: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杜鹃鸟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

于是腑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6.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7. 鹧鸪离愁别绪,鸣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四、抒怀类意象1.?菊花。

素雅淡泊,坚强清高。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

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2.?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3.?松柏松柏的耐寒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

三国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象征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的禀性。

“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白居易《养竹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

5.?黍离常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典出《诗经·王风·黍离》。

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

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

6.?冰雪常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怀坦白和光明磊落。

7.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8.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五、爱情类意象1.?红豆。

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

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莲。

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3.?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

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4.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六、战争类意象?1.?投笔指弃文从武,《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

“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3.?楼兰代指边境之敌《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后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柳营。

指军营。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

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

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5.?请缨喻杀敌报国,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七、闲适类意象?1.?五柳隐者,陶渊明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

后来“五柳”就成了的代称。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三径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六,其他意象1 梅子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李清照《点绛唇》“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2.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3.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唐人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4. 春初春、新春表赞美自然新的生命力。

暮春表伤春之情,暗寓春光虽美却易逝,感叹人生韶华易逝或国运不济的也不少。

5. 秋古诗中秋的意象常表现为悲秋,表悲愁之情,暗寓韶华即逝、前途渺茫,国运即衰。

6.日暮(黄昏)、残照、残月、落花、残叶、秋风(霜风、晓风)秋雨、风絮、浮萍、羌笛表示?哀愁、感伤之情。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7. 朝阳、红花?春风、花香?柔桑、细草?黄犊人们喜爱的鸟表示喜悦赞美之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词》(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海:辽阔力量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小雨:春景希望生机? 暴雨:残酷热情?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 狂风:作乱?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游子飘泊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白:纯洁无瑕?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 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 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瑕?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草原:辽阔人的胸襟?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