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层次相关理论

合集下载

社会学中研究文化的模型

社会学中研究文化的模型

社会学中研究文化的模型在社会学中,研究文化的模型和理论有很多种。

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和学派采用不同的模型来解释和分析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研究文化的模型:1.文化维度理论:提出文化可以通过一系列维度来描述,最著名的是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这个理论将文化划分为六个维度,包括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女性、长期导向/短期导向等。

2.文化系统理论:Clifford Geertz提出的文化系统理论认为文化是一种符号系统,人们通过符号来赋予生活以意义。

他强调文化是一种可解释的系统,需要通过深入的文化解读来理解。

3.文化演化理论:文化演化理论尝试解释文化是如何随时间演变和发展的。

理论中包含了文化传播、创新和适应等概念,强调文化是一种适应环境变化的演化过程。

4.文化工具箱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不同社会环境时,会从文化“工具箱”中选择适当的文化元素。

这一理论强调文化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5.文化冲突理论:文化冲突理论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互动。

该理论强调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误解、摩擦和冲突,但也认为这些冲突有助于文化的变革和演进。

6.全球化和文化流动性理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流动性和混合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一理论关注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交流和互动,以及跨文化之间的影响。

这些模型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帮助社会学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变迁和影响。

不同的研究者和学派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论取向选择不同的模型来解释文化现象。

文化的发展的层次

文化的发展的层次

文化的发展的层次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它是一种传承和发展的文明成果。

文化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若干阶段,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文化的发展层次。

一、原始文化层次原始文化阶段是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开端,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起点,始于旧石器时代,终于青铜时代。

这个时期的文化基本上可以称之为原始文化,其代表性的特点是原始宗教、原始语言、原始生产方式等。

在这个阶段,人类还没有完全形成社会组织体系,因此整个阶段所形成的文化层次比较简单、低级。

二、古代文化层次古代文化阶段出现于青铜时代,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时期的文化可以称之为古代文化,主要特点是出现了文明国家、文字、青铜冶炼等。

在古代文化阶段,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族群和国家组织,具备了初步的文化积累和传承。

三、中世纪文化层次中世纪文化阶段始于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

这个时期的文化可以称之为中世纪文化,其特点是种族、宗教鼎盛、诗歌文学、戏剧艺术、建筑艺术等。

在中世纪文化阶段,人类已经建立起了复杂的宗教组织和统治组织,文化表现出了神秘主义色彩和信仰色彩,同时也经历了征战与和平的交替。

四、近代文化层次近代文化始于文艺复兴,终于现代文化的到来,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文化可以称之为近代文化,其代表性特点是科学、民主、人权、艺术、文学等的迅速发展。

在近代文化阶段,人类社会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科技文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五、现代文化层次现代文化层次始于20世纪初,特点是以全球化、信息化的形式呈现,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现代文化阶段,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社会力量,现代文化主要包括艺术、人文、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文化发展,展现出了多元性、丰富性和国际性的特点。

总之,文化不断发展,呈现出层次性、历史性的特点,通过对文化发展历史的阶段性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为文化创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霍夫斯泰德与文化的四个层次理论

霍夫斯泰德与文化的四个层次理论

控制不确定性
制定应急计划
在项目开始前,我们就需要制定 应急计划,以便在不确定性发生
时能够迅速应对,减少损失。
建立风险管理
我们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 制,以便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潜 在的风险,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灵活调整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 际情况灵活调整计划,以适应不断 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其他外部因素。
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 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工具,包括法律法规的 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
法治水平
法律制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和社会 文明程度,对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 重要意义。
社会福利制度
制度文化层次
除了核心家庭制度、宗教制度、文化制度、军事制度,还包括各 种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
精神文化层次
军事制度是社会安全和秩序的保障 ,通过军队组织、训练、作战等环
节体现出来,维持社会稳定。
军事制度
制度文化层次以各种正式的规则、规 范、法律和组织机构为载体,通过文 字、符号、仪式等形式展现出来。
正式规则
精神文化层次是人类文化中最深层 次的部分,包括人类的思想观念、 价值体系、心理状态等精神活动。
家庭制度
家庭制度是核心家庭结构,包括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等关系,涉 及权利、责任、沟通等要素。
宗教制度
宗教制度是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信仰、仪式、活动等表现出 来,具有凝聚力和社会秩序作用。
社会福利制度
文化制度
文化制度是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和 行为模式,通过文字、符号、仪式
等载体,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性别平等
男性和女性在性别平等方面受 到平等对待,拥有相同的权利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1:文化的四个层次?•两层次说: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层。

•四层次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2:什么是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远近亲疏为标准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长幼尊卑,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与义务法则。

主要内容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图腾试图通灵自然伟力巫术希望部分征服自然。

祖先崇拜3:原始宗教的三大种类?4:什么是图腾崇拜?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

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它作为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5:什么是“仁”?什么是“礼”?“仁”和“礼”是什么关系?仁是爱人。

就是一种道德观念,而且是个人内在的、自觉的道德伦理意识,是内在的道德自觉,”为仁由己。

”这是一种道德的最高境界,是道德的最高精神。

他认为没有内在的道德自觉,礼就失去了作用,所以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

礼是周礼。

具有强制性的客观的制度和规范,仁是主观的道德修养,是内心自觉,二者互为因果,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相结合,才能真正使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也才会使社会秩序和谐有序。

这就是孔子思想的整个主旨。

仁是个人的道德品质,礼是社会的行为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

“仁”是“礼”内在的基础和灵魂,即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礼”是“仁”的外在体现和依托,是贯彻实施“仁爱”的手段和保障,“克已复礼”为“仁”,只有遵守“礼”制才能追求“仁”的境界。

“仁”和“礼”同为孔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这是孔子其他一切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由此创立了以“仁爱”、“礼治”、“德治”为精神内核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6: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的差别?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

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

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

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论文化的境界和层次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创造和传承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的境界和层次是人们对其内容和范围的理解和评估,成为了研究文化的基础。

本文将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文化的境界和层次的定义入手,一一阐述文化的境界和层次。

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文化是指人类智力劳动和精神创造的结果,包括人类的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科学技术、制度体制等等。

文化的外延是指文化素材的铺陈,而文化内涵就是指这些文化被具体的个人或团体所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

因此,文化内涵和外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彼此联系着。

二、文化的境界文化的境界是文化内涵集中表现的地方。

它涵盖了文化的内部和外部两个领域,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的境界体系。

1.文化的内部境界文化的内部境界可以理解为文化中的精神核心。

他是一种特殊的认知、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结合。

这些内部境界划定了一个人或团体在文化体系中的位置和范畴,广义地说,他属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狭义地说,则体现于人类思想、美学、道德、信仰、礼仪等领域中。

在这些领域中,文化的内部境界反映了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普遍规律。

2.文化的外部境界文化的外部境界主要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这些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例如建筑、美术作品、交通运输工具等等;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如语言、歌舞、传统节日、习俗等等。

二、文化的层次文化的层次是指文化现象的分类。

文化现象总是按照某一特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我们通常可以根据文化现象所涉及的对象、内容、特征等,将其分为不同的文化层次。

文化的层次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文化层次基础文化层次是指文化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宗教、语言、音乐、舞蹈等。

这些文化层次的内容是文化形态的最原始和最抽象的形式,它们是维系用文化的命脉,是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互通的基础。

2.高级文化层次高级文化层次是指文化体系中更加复杂和精致的部分,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教育等等。

文化及中国文化理论概述

文化及中国文化理论概述

文化及中国文化理论概述文化及中国文化理论综述周雨第一部分文化的概念一、文化的定义1.泰勒(1871):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德、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2.帕克和伯吉斯(1921):一个群体的文化指这一群体所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这些社会遗传结构又因这一群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而获得其社会意义。

3.威斯勒(1929):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

部落文化是该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传统行为的总和。

4.斯莫尔(1905):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为试图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

“文化”包括人类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手段。

5.威利(1929):文化是一个反应行为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习惯模式系统。

6.亨廷顿(1945):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7.《词海》:“文化”一词有三种含义:一、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其二,范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

其三,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实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8.梁漱溟: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俗常以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为文化,乃是狭义的。

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9.张岱年、方克立: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产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

文化四层次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文化四层次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文化的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3、行为文化层: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文化的主要作用是:
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5个层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5个层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5个层次
说起传统文化这个话题,是比较笼统和难以说清楚的,历来是众说纷纭。

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5个层次就比较好理解了:
第一个层次是形而上的文化,用儒家和道家的话就是成圣成贤和天人合一的文化,用佛家的话说就是破迷开悟、明心见性的文化,这是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部分。

这部分内容包括像《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易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经典。

第二个层次是治国安邦的文化。

这一部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经典有《孙子》、《六韬》、《三十六计》、《史记》、《资治通鉴》等。

第三个层次就是做人、做事、修身、养性等方面。

像《黄帝内经》、《礼记》、《孝经》等这方面的经典、书籍很多。

第四个层次是娱乐文化,像诗词歌赋、元曲、小说等都是这个方面的。

第五个层次是民俗文化,像茶文化、酒文化和各地的风俗等。

企业文化四层次结构理论及应用

企业文化四层次结构理论及应用

企业文化四层次结构理论及应用基本假设与价值观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最不易察觉的一层。

这一层次包括了企业内部成员对于组织目标、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无形信念和认知。

基本假设与价值观一般是隐含的,需要通过观察与分析才能发现。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将会深刻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决策,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表现层是企业文化的外显表现,包括了组织的象征、仪式、规范等方面。

这些外在的表现贯穿于组织的日常活动中,成为员工行为的引导和规范。

比如,企业的领导层在决策过程中是否注重员工参与、企业是否开展团队合作的培训等。

这些行为都会对企业文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认知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包括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这一层次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来实现,员工会通过与同事、上级和下属的互动来了解和传递企业文化。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沟通和培训等方式,促进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象征层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也是最容易察觉的一层。

这一层次包括了外部人士对于企业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企业的标志、口号、产品等都是企业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价值观。

企业需要通过广告、品牌等宣传方式来传递和强化自己的象征层内容。

企业文化的四层次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各个层次来进行文化建设和管理。

管理者可以通过明确核心价值观、制定规范与仪式、加强内外沟通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传递企业文化的象征层,塑造企业形象和品牌认知。

其次,企业文化的四层次结构在组织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在进行组织变革时,需要考虑企业文化的各个层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例如,在企业重塑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明确组织目标,并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实现价值观的变化和推行。

总之,企业文化的四层次结构理论及其应用为企业建立和管理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企业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使企业文化更加有序、稳定,并为员工行为提供明确的引导和规范,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简要阐释文化“四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要阐释文化“四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要阐释文化“四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文化“四层次”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本(NeilJ.Smelser)提出的一种关于文化分析的概念。

他主张,文化应该看做是一个由四个层次和多个要素组成的网络,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凝聚体。

它的四个层次包括:文化特征、社会层次、行动层次和系统层次。

文化特征是指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化的、相互关联的、共同持有的看法、信念、态度、价值观、实践模式和行为方式,如语言、艺术、宗教、传统等,这些共同构成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框架。

在这个框架下,一个特定的文化只是在一组特定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格局,这就是社会层次。

例如,中国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实践是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征上的重新组合,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层次。

社会层次也包括创造和接受者这两个概念。

行动层次由文化特征和社会层次组成,包括普遍行动发生的社会环境、文化特征的实施及其效果,以及此类行动的频率、同时发生的其他行动的准确数量及其构成的文化系统的分布情况。

最后,系统层次,是指与文化相联系的全球性范畴,它包括不同社会团体之间的文化形式以及这些文化形式与其他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关系。

它还包括每个文化形式在内部的协调功能,以及各个文化形式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外部文化形式的关系。

总之,它就是文化形式之间的更加深入的分析,用于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外部文化形式的关系。

文化“四层次”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文化的复杂性,不再把文化看做一个独立的凝聚体,而是把它看做一个系统,该系统是由四个层次和多个要素组成的,这些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文化的网络。

四个层次分别是文化特征、社会层次、行动层次和系统层次,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个网络,它们共同构成文化的复杂性。

奥尔本的文化“四层次”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化理论思想,从而为文化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范例。

它也使得文化分析更容易,因为它把文化分析分解为多个因素,这样分析就更容易和更有针对性了。

有关文化的概念和理论

有关文化的概念和理论

有关文化的概念和理论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共同的思想、价值观、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在各个学科领域中,有许多关于文化的概念和理论,下面将就几个常见的理论进行介绍。

1. 材料文化与非材料文化:这一概念起源于人类学领域,将文化分为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两个部分。

其中,材料文化指的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材料创造出的物质产品,比如建筑、工艺品等;非材料文化则包括价值观、宗教、艺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材料文化和非材料文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

2. 文化相对主义:这一理论认为,文化是一种相对的现象,不同文化之间没有高下之分,应该以相对的角度来看待。

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可变性,主张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评判其他文化。

文化相对主义对于打破文化偏见、促进跨文化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3. 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这一理论主要来自社会学领域,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在跨越不同文化边界时所面临的挑战和调整过程。

文化冲击是指个体或群体在遭遇新文化时,面临的不适应、困惑和焦虑,因为新文化与自身原有的文化存在差异。

而文化适应则是通过学习、调整和适应,使得个体或群体能够逐渐适应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的研究对于移民、跨文化交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4. 文化认同与文化认同危机: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感知和接受某一文化作为自己身份认同的过程。

文化认同危机则指的是当个体或群体在面临文化转变或多元文化环境时,出现对自己文化认同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文化认同危机可能导致个体的自我认同困惑、身份认同危机等问题。

文化认同与文化认同危机的研究对于理解个体或群体的身份认同变迁、文化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文化概念和理论涉及到文化内容、文化多样性、文化冲击与适应、文化认同等多个方面。

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推动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中,对文化的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艺术基础知识

文化艺术基础知识
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包括深层价 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 成为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 企业的制度文化成为企业发展 和效益的保证。企业的物质文 化,主要指产品和服务及厂房 设备等,其文化艺术的含量越 来越高,呈现出物业文化艺术 化,物品称为艺术品,商业文 化美学化。
(三)文化产业(创意产业) 和文化事业 1、文化产业
2、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 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 和组织机构,即精神文化及其 制度。一般认为精神文化包括 学术思想、宗教、教育、文学、 艺术等几个方面内容。
(二)经济文化一体化 所谓经济文化一体化,既
是过程,又是结果。作为过程, 指的是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 促进,交流、转化并构成一体。 因而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经济的文化取向日益强烈。作 为结果,它是“经济文化化” 和“文化经济化”两种趋势的 合流。
3、是一种知识产品型经济。知 识产品是知识经济的最有代表 性和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文化 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是典型代表。 4、是一种网络型经济。技术创 新网络化。
(五)文化资源 文化是个复合的整体,它
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 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 相对于自然资源来说,这个资 源就是文化资源。一般包括: 遗存资源、产品资源、制度资 源、观念资源、习俗资源、人 力资源等。
一、文化理论
(一)文化
1、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 史实践过程汇总所创造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物 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文化的“四层次说”: ①物态文化层——衣食住行 如服饰文化 ②制度文化层——相互关系的 准则 宗法制度、古代官职制度、教 育制度、礼仪制度等等。
③行为文化层——民风、民俗 冠笄之礼 ④心态文化层——社会心理、 艺术作品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文化的结构:
关于文化的结构,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合、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等。

我们在这里以四层次说展开论述。

(一)、物态文化层:是由人类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

它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制度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

(三)、行为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

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规范。

(四)、心态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心态文化又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简要阐释文化“四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要阐释文化“四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要阐释文化“四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文化“四层次”理论,也称为基础文化理论,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实施学学者马瑞尔威尔斯和马克萧尔斯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理论模式,它把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去理解:情绪、价值观、社会结构和规范以及象征系统。

在这个理论模式中,文化从最底层开始,从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开始,然后逐渐层层传递,最后形成象征系统。

情绪是社会文化的最根本的层次,它指的是一个共同的情绪在一个社会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情绪,例如,某社会文化群体中的成员可能都有同样的愤怒、害怕、悲伤或欢乐等情绪。

这种共同的情绪是基于相类似的生活经验以及文化价值思想形成的。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或文化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体现了一个文化群体对待某事物的态度和看法,比如面对一个行为是允许还是反对。

特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他们的行为和行动,比如他们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甚至政治观点等。

社会结构和规范指的是一个社会或文化群体维持和管理自己的规则,其中包括诸如政府机构、宗教组织、社会机构和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

这些社会结构和规范可以把一个特定文化群体拉紧联系,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社会系统。

象征系统指的是特定文化群体普遍存在的象征系统,它可以是想象图像、文字、声音、行为或物象等等。

这些象征体现了他们在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普遍共同的感受和价值观。

象征形式更多的是习俗,如文字特有的文字、音乐、舞蹈、食物等,它们可以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并凝聚文化群体的凝聚力及统一感。

文化“四层次”理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特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理论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某一社会文化的客观途径。

这种理论最重要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一个特定文化群体的历史、价值体系、思想和行为习惯等。

总之,文化“四层次”理论是研究特定文化群体的一种有效的理论入口,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的本质,以便更好地掌握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中国文化金字塔原理

中国文化金字塔原理

中国文化金字塔原理中国文化金字塔原理是一种理论模型,旨在系统地概括和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观。

该理论模型将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和观念以金字塔的形式进行了层次化的整理和组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文化金字塔原理由下而上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社会伦理层、家庭伦理层、个人修养层和思维方式层。

每一层次都涵盖了不同的概念和原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下面将逐层介绍每个层次的内容。

首先是社会伦理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中国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在这一层次中,人们强调尊重、敬重和孝敬,追求和谐、互助和公平。

社会伦理层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仁爱”、“和谐”、“礼仪”等概念。

这些原则指导着人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强调了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是家庭伦理层,这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层。

中国人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在这一层次中,人们注重家庭价值观和家庭责任。

家庭伦理层的核心概念包括“孝道”、“家庭责任”、“尊重长辈”等。

这些原则影响了中国人对待家庭的态度和对待其他家庭成员的态度。

接下来是个人修养层,这一层次是指个体自我修养和提升的道路。

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修养被认为是一个人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素养的人的必经之路。

在这一层次中,人们注重自我反省、自我培养、自我提升、自我约束。

个人修养层的主要概念包括“仁心”、“道德”、“正直”等。

这些原则指导着人们如何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最后是思维方式层,这是中国文化中非常独特的一层。

中国文化注重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的培养。

在这一层次中,人们注重综合思考、整体观察、折衷取舍。

思维方式层的核心概念包括“中庸”、“顺其自然”、“和而不同”等。

这些原则指导着人们如何面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

总之,中国文化金字塔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

通过该理论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并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文化的三层次理论名词解释

文化的三层次理论名词解释

文化的三层次理论名词解释文化是一个广义的词汇,常常与各种各样的含义和概念联系在一起。

然而,文化的三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具体和系统的框架,用于解释和理解文化的本质和特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文化的三层次理论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其重要性和应用。

第一层次: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基础层次,它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和技术。

这些产品和技术反映了人们的工具使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物质文化通常以可见的、有形的形式存在,比如建筑物、艺术品、服饰和食物等。

它不仅仅是物质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跟随着这些物质产品的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和信念。

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基础,是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基石。

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技术发展水平、物质生活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研究和理解一个社会的物质文化,我们可以洞察到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第二层次: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文化的第二层次,它包括人们的行为方式、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行为文化是通过社会化过程中学习和传承的,它影响和规范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行为模式。

行为文化反映了一个社会群体的共同信仰、道德准则、礼仪习俗和社会期望等方面。

通过研究和理解一个社会的行为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其社会结构、权力关系、人际交往方式等。

同时,行为文化也是构建社会秩序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它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和维持社会和谐。

第三层次:符号文化符号文化是文化的最高层次,它包括语言、符号、象征、艺术和宗教等。

符号文化是人们共同的意义体系,通过符号的使用和交流来表达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

符号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符号文化,人们可以创造并传递丰富的文化内涵,强化社会集体认同,并建立社会共同意识。

“文化符号”是构建一个社会共同意识的桥梁,促使人们形成共同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文化的三层次理论的重要性理解文化的三层次理论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和交流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点至关重要。

文化的层次相关理论

文化的层次相关理论

文化的层次相关理论(一)霍夫施泰德的观点关于文化的分层理论,较有影响的是霍夫施泰德(GeetHofstede)的“洋葱皮理论”。

霍夫施泰德认为,下面四个名词合在一起就可以将文化的层次概括清楚:符号,英雄,礼仪和价值观。

他把文化比喻为洋葱,那么文化的层次就像洋葱的几层皮。

“符号”代表最外表的表层,“价值观”为最深层的表现形式,中间为“英雄”和“礼仪”。

(1)符号。

符号有的是语词,有的是姿势,也有的是图表或物体,这些东西都有其他特定的含义,只有分享这一文化的人才能识别。

语言或行话中用的词属于这一类,比如工具、瓷器、服饰及地位等都是符号。

新的符号在快速产生,旧的符号也会不断消亡。

一个文化群体的符号经常为其他群体所模仿,因此符号放在最外层。

(2)英雄。

英雄的特点就是在某一文化中受到吹棒或赞扬,因而成为行为的榜样。

他们可以是活的或死的、真实的或虚构的人物。

刘胡兰、雷锋、孙悟空,苏联的保尔.柯察金,法国的阿斯蒂列克斯,美国的蝙蝠侠、卡通狗史努比(Snoopy)等,都可以看作文化英雄人物。

(3)礼仪。

礼仪属集体活动,譬如社交仪式、宗教仪式、商业和政治集会等。

符号、英雄和礼仪都被归结到“实践”这一项,可以被外界所观察到。

但它们的文化意义却是无形的,全靠这一文化圈内的人通过实践确切地表现出来。

(4)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由价值观构成的。

价值观是人们所遵从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它是一种用箭头指向正号一边还是负号一边的感情,如善良与邪恶、美好与丑陋、合乎自然规律与违背自然规律等。

(二)沙因的观点作为组织文化研究的权威,埃德加.H.沙因认为文化由以下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组成:——物质层:可以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等;——支持性价值观:包括战略、目标、质量意识、指导哲学等;——基本的潜意识假定:潜意识的一些信仰、知觉、思想、感觉等。

目前的文化研究大多停留在物质层和支持性价值观的层面,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在系统总结、分析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沙因提出了依存于组织中的文化的五个层次:(1)自然和人的关系。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文化”界说1、“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

贲卦。

椽传》。

2、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

3、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2、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一)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

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二)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三)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四)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可分为两个自层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a、社会心理指的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

b、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式——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

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又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3、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

4、在汉语体系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所以属于“小文化”。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一)有助于更加准确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二)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三)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
文化的层次相关理论
(一)霍夫施泰德的观点
关于文化的分层理论,较有影响的是霍夫施泰德(Geet Hofstede)的“洋葱皮理论”。

霍夫施泰德认为,下面四个名词合在一起就可以将文化的层次概括清楚:符号,英雄,礼仪和价值观。

他把文化比喻为洋葱,那么文化的层次就像洋葱的几层皮。

“符号”代表最外表的表层,“价值观”为最深层的表现形式,中间为“英雄”和“礼仪”。

(1)符号。

符号有的是语词,有的是姿势,也有的是图表或物体,这些东西都有其他特定的含义,只有分享这一文化的人才能识别。

语言或行话中用的词属于这一类,比如工具、瓷器、服饰及地位等都是符号。

新的符号在快速产生,旧的符号也会不断消亡。

一个文化群体的符号经常为其他群体所模仿,因此符号放在最外层。

(2)英雄。

英雄的特点就是在某一文化中受到吹棒或赞扬,因而成为行为的榜样。

他们可以是活的或死的、真实的或虚构的人物。

刘胡兰、雷锋、孙悟空,苏联的保尔.柯察金,法国的阿斯蒂列克斯,美国的蝙蝠侠、卡通狗史努比(Snoopy)等,都可以看作文化英雄人物。

(3)礼仪。

礼仪属集体活动,譬如社交仪式、宗教仪式、商业和政治集会等。

符号、英雄和礼仪都被归结到“实践”这一项,可以被外界所观察到。

但它们的文化意义却是无形的,全靠这一文化圈内的人通过实践确切地表现出来。

(4)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由价值观构成的。

价值观是人们所遵从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它是一种用箭头指向正号一边还是负号一边的感情,如善良与邪恶、美好与丑陋、合乎自然规律与违背自然规律等。

(二)沙因的观点
作为组织文化研究的权威,埃德加.H.沙因认为文化由以下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组成:
-------物质层:可以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等;
-------支持性价值观:包括战略、目标、质量意识、指导哲学等;
-------基本的潜意识假定:潜意识的一些信仰、知觉、思想、感觉等。

目前的文化研究大多停留在物质层和支持性价值观的层面,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在系统总结、分析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沙因提出了依存于组织中的文化的五个层次:
(1)自然和人的关系。

指组织的中心人物如何看待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比如支配关系、
北京人才市场北京找工作
从属关系或者协调关系等。

组织持有什么样的假定毫无疑问会影响到组织的战略方向。

而且组织的健全性要求对于当初的组织/环境假定适当具有随环境变化而进行检查的能力。

(2)现实和真实的本质。

指组织中对于什么是现实的、什么是真实的、判断它们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论证现实和真实以及真实是否可被发现等一系列假定。

同时也包括行动上的规律、时间和空间上的基本概念。

沙因指出,在现实层面上包括客观的现实、社会的现实和个人的现实。

在判断真实性时可以采用道德主义或现实主义的尺度。

(3)人性的本质。

包含着哪些行为是人性的、哪些行为是非人性的、人的本质、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等假定。


(4)人类活动的本质。

包含着人类哪些行为是正确的、人的行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人是由自由意志所支配还是由命运所支配、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娱乐等假定。

(5)人际关系的本质。

包含着什么是权威的基础、权力的正确分配方法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应有态势(例如竞争或互助)等假定。

(三)司马云杰的观点
中国文化社会学者司马云杰在其《文化社会学》一书中将文化概括为“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成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强调文化的四个层次:?文化是人创造的,不是天生的;?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特质;?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 4 * GB3 * MERGEFORMA T ④文化是不同形态的特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