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唐宋文化的区别与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
唐宋文化差异
唐宋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就唐宋诗词方面中国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
作为中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两个时期:唐朝与宋朝,更值得我们研究。
这两个朝代在时间上上下承接,在文化上肯定有一些相同与相异之处。
那这相同与相异之处到底就是什么呢?又为何会有这些相同相依之处产生呢?我认为不同文化产生必然与当时社会背景相关,必然由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
接下来我将以唐宋时期诗歌的异同之处来阐述唐宋文化的异同之处。
首先我想谈一下唐代诗歌的文化特征。
唐代就是中华民族相当繁荣鼎盛的时代,就是四海皆平的时代。
纵观唐代诗歌,我们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诗歌流派:边塞诗。
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唐朝的边塞诗作,就其美学上来说,其主导特征就是壮美,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
初唐诗人的壮志,都具有吞并四海之志,投笔从戎,立功塞外,她们都在做着这样悲壮之梦,她们的意志就是坚决的。
如素被称为非战诗人的杜甫杜少陵,也有”男儿生世间,及北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邱。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誓以奉吾君。
”的壮阔诗篇。
这也表明了唐代诗歌就是以大气磅薄,雄宏壮阔的豪迈气概为主。
而宋代的诗歌却以词的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所周知,宋代的词可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
或许许多人由于的辛稼轩,陆放翁,苏东坡所写的豪放派诗歌的磅礴大气所吸引,但不得不说的就是在早期宋代引领潮流的却就是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派词曲。
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就是代表了这种瞧法。
那么婉约派的词有什么特点呢?其特点主要就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也就就是说宋代文学的特征便就是一种柔美的特点。
唐宋文化的比较和转化
唐宋文化的比较和转化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时期,两个时期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其中唐代的文化更为多元化和开放,而宋代的文化则更为稳定和统一。
虽然两个时期存在很大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
本文将就唐宋文化的比较和转化展开探讨。
一、唐宋文化的比较1.诗歌文化的比较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在唐代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巨匠,如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感染力,而且语言清新,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到了宋代,诗歌的发展相对唐代更为平稳。
宋代的诗歌主要以“唯识诗派”为主流,其特点是抒写平淡的生活和思想。
皮日休是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西江月》就是一篇流传至今的佳作。
2.书法文化的比较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优秀的时期之一,唐代书法家篆刻家辈出,其中以王羲之、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人最为著名。
唐代书法流派有多种,如楷书、行书、隶书等。
唐朝的丝路沿线地区和高丽国也都有独特的书法风格。
宋代的书法不同于唐代,它更为平和和稳健。
宋代书法主要有三个流派:颜真卿派、柳公权派和米芾派。
其中以颜真卿派为主流,他的代表作《多宝塔碑》和《祭侄文稿》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3.绘画文化的比较唐代的绘画文化是独具魅力的,因为唐代的绘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而不仅仅是艺术。
唐代的绘画风格主要是“风景山水画”,其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张旭等人。
唐代的山水画注重运用线条和整体构图,创造出一种宏伟壮丽的画面。
宋代的绘画文化则更为平和和婉约。
宋代的绘画主要是“人物画”和“花鸟画”,以吴道子、荆浩和李唐之等画家为代表。
宋代的人物画和花鸟画更为生动,画面注重人物或花鸟的形态,画风较为细致。
二、唐宋文化的转化唐宋文化之间存在不少的转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学术的转化。
唐代的学术思想深受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传统。
宋代的学术思想也有独特的发展,主要是在原有学术基础上对佛教、道教和儒家学说进行整合和创新。
论唐宋文化转型的表征和动因
论唐宋文化转型的表征和动因所谓“文化转型”,陈寅恪先生在《论韩愈》一文中明确指出“唐代之史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家以降之旧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如此。
”唐宋之间的改朝换代,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
唐朝是中世的结束,而宋朝则是近代的开始,两个朝代在文化性质上有着显著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由唐入宋的演变深刻揭示了文化转型的动因。
一、表征(一)在体裁形式上的创新印刷术的发明在文学史上掀起了一次媒介革命,彻底改变了文学作品在创作、传播、阅读和鉴赏等环节上的渠道与方式。
就文学批评而言,评点方式的出现与印刷术密切相关。
评点学家们凭借着印刷术的技术手段与选本的传播载体, 诗文评点从宋代起成为文学批评的全新体裁。
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则是小说史乃至整个文学史上的重大变迁。
印刷术促使白话小说在宋代大量涌现,当时这样先进的技术支持使得白话小说这一文体传诸后世。
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在书法领域帖学的兴起成为宋代书法的一大特点。
雕版印刷的发明本身受拓印碑石的启发, 而印刷术的普及反过来对墨拓碑帖的广为流传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印染工艺也别有洞天。
据《嘉定县志》, 南宋嘉泰中, 当地出产的蓝印花布, 有“山水楼台人物花果鸟兽诸象”, 而蓝印工艺借鉴的就是雕版印刷的原理。
市民文艺的勃然兴起, 可以说是唐宋变革期在文学艺术上最令人瞩目的现象。
为了满足市民阶层在精神层面的各种诉求,词就应运而生。
教坊乐工与梨园艺人因中唐变乱而流散民间, 把宫廷教坊曲带向市井, 使之成为词调的主要源头, 他们自己则构成了早期词创作的生力军。
中晚唐时, 出現了一种专以歌舞筵席娱宾遣兴为职业的酒令歌妓, 买唱的市民与卖唱的歌妓对新词的需求与时俱进。
词作为文学新体裁成为了最受欢迎的韵文体裁之一。
(二)在作者受众上的变化文学艺术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形态, 其作者群体与受众群体的变化, 足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深刻变动。
中国文化鉴赏课本答案
中国文化鉴赏课本答案《中国文化概论》习题参考绪论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自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存在于人类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二是指人类的本能及人身体的自然属性。
文化是人类影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
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草虫鱼,只有渗透人审美的或价值的观念,它才具有文化的内涵。
文化又是人类完善自己、改造自己的过程。
人类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不断提高个体与群体的素质。
从这个意义说,人也是文化的产物。
第一章1、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适宜农业生产及人居的环境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上古文化中心地区,奠定了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基础。
中国农业区自然条件的稳定,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中国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各地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使各地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免受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保护了中国文化的延续,也给我们民族与外界交流带来地理障碍。
2、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持续性、多元结构、早熟2、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过渡到后期,中国文化日益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
宋元以后,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格,较之汉唐已有明显的衰退。
明清之际,固然有一大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关注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科技文化,但同时亦不乏严拒者。
唐朝和宋朝简要对比
唐朝和宋朝简要对比
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在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
1.政治体制的变化。
唐朝是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而宋朝则是一种地方自治的朝代。
2.经济结构的改变。
唐朝是一个农业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而宋朝则是一个商业和手工业相对繁荣的时期。
3.文化氛围的不同。
唐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有着很多政治和社会纷争,而宋朝则是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文化发展更加多元化。
4.外部环境的变化。
唐朝在其后期面临着对外的战争压力和社会动荡,而宋朝则相对和平,这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5.信仰与哲学方面的变化。
唐朝以儒家为主流思想,而宋朝则涌现了道教、佛教、儒家等多种信仰和哲学思想,在思想上更加多元化。
综上所述,唐朝和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思想等方面有很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特色,使这两个朝代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不尽相同。
中国文化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参考绪论1、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自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存在于人类自身之外的自然界,二是指人类的本能及人身体的自然属性。
文化是人类影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
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草虫鱼,只有渗透人审美的或价值的观念,它才具有文化的内涵。
文化又是人类完善自己、改造自己的过程。
人类在生活实践、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不断提高个体与群体的素质。
从这个意义说,人也是文化的产物。
2、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广义文化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显然,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区别主要是范围大小之别,狭义文化在逻辑上从属于广义文化。
但是二者有密切的联系:物质创造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的基础,精神创造活动也反作用于物质创造活动。
二者不应割裂开来。
第一章1、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适宜农业生产及人居的环境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上古文化中心地区,奠定了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基础。
中国农业区自然条件的稳定,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中国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各地产生不同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使各地受外来文化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免受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保护了中国文化的延续,也给我们民族与外界交流带来地理障碍。
2、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起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持续性、多元结构、早熟2、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中国社会的多元结构相互配合,加强了传统社会的坚韧性。
唐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巨变
唐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巨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文明不断变化着,不断有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涌现出来。
这种演变不仅仅发生在现代社会,历史的沧海桑田更是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巨大变化。
通过对唐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这一时期的巨大变革。
一、唐宋时期的经济巨变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重要时期,在人口、经济等方面都有极大的进展和发展。
唐代末年,国内社会呈现出了分散的态势,所以导致了商业活动的增加。
唐朝中晚期的商业已经有了明显的前身,如市场、商行、钱庄、典押等职业已经发展了一定的规模。
与此同时,道路的疏通、运河的修建等还促进了商品的交流和贸易的活跃,后来这些不断发展修建的运河如大运河,直接地促进了唐代的发展。
宋代的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主要原因是江南水乡的崛起和海上贸易的大规模开展。
它在城市的发展、土地制度、税收、工商业、贸易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对中外文化、科学技术产生的影响,都与其西路已经形成比较完整、高度系统化的工商业体系有关系。
在宋代,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纺织业、造纸业、青瓷业等,为中国古代经济文明注入了欣欣向荣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
二、唐宋时期的文化巨变唐代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詩宋词也全部被列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篇目。
其中玄奘法师的西游记、李白的诗集、杜甫的长篇叙事诗都是不可或缺的高峰之作。
除此之外,唐代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光学和物理学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话题,而黄巢的起义也给唐朝带来了不少文艺创作。
这不仅丰富了唐代的文化内涵,也给后世的文艺创作下了很好的基础。
宋代的文化则更加追求真理,提倡大道至简,追求宁静自得,这成了当时文化的主旋律。
在宋代,诗词、戏曲等文艺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制。
马钧、刘基等天文学家,吕才、赵明见等理学家,陈桥十二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内成就突出,在中国文化史上也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唐宋文化差异范文
唐宋文化差异范文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分别是唐朝(618年-907年)和宋朝(960年-1279年)。
这两个朝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着重探讨唐宋文化的差异,包括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
首先,在政治制度方面,唐朝采用了较为集权的制度,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并且设立了中央政府和各级官员来管理国家。
而宋朝则更加注重中央与地方的合作,实行了官员选拔制度,并提倡文臣辅政。
这一制度的实行使得宋朝的政府更加开明而高效,国家的治理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其次,科技发展方面也有明显的区别。
唐朝是中国古代科技最为繁盛的时代之一,出现了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发明,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
而宋朝的科技发展则更加注重实用,关注农业、军事和医药等方面的发展。
此外,宋朝还大力提倡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对于商贸和手工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三,文学艺术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学形式和艺术风格上。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如王维、杜牧、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以诗歌和骈文为主,题材广泛,风格优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宋朝则以词为代表,词是一种将音乐、诗歌和社会风尚融为一体的独特文体,使得文学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具有感染力。
此外,宋代的绘画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山水画为代表的宋代绘画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最后,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上。
唐朝的社会生活相对开放,封建礼教不太严格,社会风气开放而多元。
而宋朝则更加重视礼教传统,封建礼仪约束较为严格,注重家族和个人的身份地位。
此外,宋朝还非常重视家庭、亲情和儿女孝顺的观念,这种观念深深影响了后来的中国社会。
总的来说,唐宋时期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唐朝注重集权和科技发展,文学以诗歌和骈文为主,社会生活开放多元;而宋朝注重中央与地方的合作,科技着重实用,文学以词为代表,社会生活注重礼教和家庭观念。
唐宋文化比较与唐宋文化转型
唐宋文化比较与唐宋文化转型-----浅析唐宋文化之异同及其转型【摘要】唐宋文化的发展多得益于两个朝代发达的经济与和其他文化的沟通交流融合,在唐宋文化中我们最为了解的莫过于各自极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唐诗宋词。
两个朝代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着相同之处的,所不同的是其相异的社会环境带来的深入文化内部的时代特点。
伴随着历史的演进,唐宋文化也在发生着转变,唐宋文化的转型是时代转变社会变迁的必然,社会原因就在于其初始主流文化在不断地文化融合中转变成了另外的主流文化,无论是南北朝的融合还是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在不断冲突中的融合都加速着这一过程。
【关键词】唐宋文化,诗词繁荣,文化转型,文化转型与社会发展。
唐宋时期的古代中国无可争议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在这两个朝代,中国与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有着密切的交流。
文化,经济的大繁荣使得唐宋成为中国人感到最为骄傲的朝代。
从妇孺皆知的唐诗宋词到遍及全球的唐人街,这一时期的文化仍然在影响着我们。
唐宋文化都是一次大繁荣的时代产物,但是由于其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有较大差异,因而唐宋文化又是界限明显的。
一>繁荣的唐宋文化唐宋两代作为古代中国封建王朝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时期与其繁荣的社会经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繁荣之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唐诗宋词了。
诗词在唐宋两代不仅仅作为一种作为文学现象而存在。
诗词的产生不但需要燕乐风行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它同时还关涉到当时的社会风习,人们的社交方式,以歌舞侑酒的歌妓制度,以及文人同乐工歌妓交往中的特殊心态等一系列问题。
诗词的社交功能与娱乐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同它的抒情功能相伴而行的。
不妨说,诗词是在综合上述复杂因素在内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
李唐王朝虽为灭隋而生但隋自立至亡仅历两帝,因而事实上唐王朝的文化主要承自南北朝。
陈寅恪先生将唐朝历史分为两段: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
唐宋文化比较与唐宋文化转型
唐宋文化比较与唐宋文化转型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对唐宋文化进行比较,并探讨唐宋文化的转型。
首先,唐代文化强调儒家思想的传承,提倡士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唐代文化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学子们学习四书五经,对儒家的思想有深入的研究和传承。
而宋代文化则更加注重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宋代士人不仅注重学术上的研究,还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很多的创新和发展,如宋词的兴盛、宋代文人画的繁荣等。
其次,唐宋时期对外交流与文化交流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外交和文化交流最为广泛的时期之一、唐朝开设了多条丝绸之路和海上航线,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而宋代则更加注重内政,对外交流的程度相对较低。
尽管如此,宋代还是有一些对外文化交流的活动,如与辽、西夏等国家进行的外交交流,以及与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等。
第三,唐宋文化转型指的是从唐代到宋代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唐代文化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而宋代文化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和创新。
宋代文化以程朱理学为主流,推崇“心学”思想,认为“知行合一”,并尝试将儒家思想与佛道两教进行融合。
这种转型也反映在士人的身份定位上,唐代士人更注重政治地位,而宋代士人则更注重文化地位。
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宋时期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最后,唐宋文化转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思想启示。
宋代的文化艺术成就和学术研究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后世文化的重要基础。
同时,唐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宋代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代的文化成就在宋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和充满变化的两个时期,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和转变。
唐代文化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宋代文化更加注重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试论唐宋文化的差异
试论唐宋文化的差异唐宋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分别出现在唐朝(618-907年)和宋朝(960-1279年)。
这两个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政治、文学、艺术、科技和社会角度来讨论唐宋文化的差异。
首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
唐朝时期的文化非常豪华和宏伟,用繁复的建筑和艺术品来展示贵族的地位和权力。
与之相比,宋朝是一个相对较弱的朝代,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权更迭。
宋朝文化更注重内敛和精致,追求温和雅致的生活方式。
其次,在文学方面,唐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诗人,如杜牧、王之涣和白居易。
唐诗以其艺术性和深意而闻名。
唐朝的文学作品通常合集成歌词、诗集和赋集等形式。
宋朝则更注重散文的发展,如欧阳修的散文作品以及陆游的杂剧等,强调文笔之美和文字之工。
第三,唐代的艺术作品注重奢华和豪放。
佛教艺术在唐朝非常盛行,创作了大量的佛像和壁画。
唐代的绘画十分风靡,著名的有吴道子、韩滉等画家。
宋代画家们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注重反映真实的生活场景。
宋代的艺术品呈现出高雅、纤美和柔和的风格。
第四,科技上,唐朝被认为是中国科技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唐朝,许多科学发明和发现都发生了,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
这些发明和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比之下,宋朝的科技进步比较缓慢,但宋代的科学家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注重工程技术的发展。
最后,在社会方面,唐代社会以贵族阶层为中心。
士人和文人非常受尊敬,他们对文学,艺术和学问有着很高的追求。
与之相比,宋代社会更加注重商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此外,宋朝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士人和商人的社会阶层之间进行较大的流动。
总结起来,唐宋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唐朝文化注重奢侈和张扬,而宋代文化则注重内敛和精致。
唐代在政治、经济和科技上更加强盛,宋代则更加注重商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无论是唐朝还是宋朝,它们都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议唐宋文化的比较
…
…
…
…
…
…
…
…
…
.
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南京理 工大学人文学 院 刘冉婷
【 摘要 】唐 宋文化在创 作体 裁 ,大众审荚取 向,文人气质和受众群体上都有着很 大的区别 ,这 和唐柬时期不同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 ,和文化政策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
【 关键调 】唐 束文化; 区别;转变原 因
文化 是 与 自然相 对 的 ,是 自然 的 人化 , 所 以谈 到 了 文化 就肯 定 要和 时 代 ,和 人相 联 系 。唐 朝 文化 和 宋朝 文 化在 中国 历史 上都 画 下 了浓 墨重 彩 的一 笔 ,唐 朝和 宋 朝在 时 间上 相 连 ,宋 朝 文化 无可 避 免 的对 唐朝 的文化 有 继 承 , 但 是 也 存 在 这 不 可 忽 视 的 差 别 与 颠
一 、
征 ,可 以看 到 ,两 种截 然 相反 的 审美 观 念在 深层 次 的角 度 上体 现 出 了唐宋 文 化 内在 的差 异性 。 3 . 从 文人气 质上 唐 代是 在 经过 魏晋 南 北朝 多 民族 文化 的 冲 突与 融合 之 后建 立起 来 的 胡汉 一体 的 大一 统 王朝 , 由于 受少 数 民族 风气 的 影 响 ,唐人 大有胡气 ,尚武豪放, “ 出将入相”、 才 兼文 武成 为 当时 的社会 风 尚 。受此 风 气 的 影 响 ,唐代 文 人知 识分 子 普遍 具 有一 股劲 健 豪 侠 之 气 , 他 们 突 破 了传 统 的 “ 学 而 优 则 仕 ” 的观念 ,纷纷 投 笔从 戎 ,希 望通 过 建功 立业 来 实现 平 生 的理想 与抱 负 , 宁为 百夫 长 ,胜 作一 书 生 ” ,便 喊 出 了这 一 时期 一代 文人 的 心声 。另外 ,由于 唐代 文 网 的宽 疏和 文禁 的 松弛 , 使唐 代 士人 普遍 具 有一 股 傲岸 自负的 狂妄 气 质 。这种 气 质使 得 唐代 士 人充 满 了文 化创 造 的活 力 ,他们 积 极探 索 创作 道 路的多样性 ,在文化创作时往往能够直抒胸 臆 ,毫 无扭 捏 猥琐 之态 ,他们 的 文化 创 作因 而充满 着 自然真挚 的美与 清新纯 真的气 息 。 宋 代 是 在 经 过 唐 末 五 代 的分 裂 割 据 局 面 之 后 建 立 起 来 的 封 建 王 朝 , 统 治 者 鉴 于 藩镇割据与 军人跋扈的历史 教训,确立 了 “ 兴文教 ”、 “ 抑 武 事 ” 的基 本 国 策 ,在 分割 军 权 、压 抑武 人政 治 地位 的 同 时 ,大力 发展 教 育和 科 举制 度 ,广 泛吸 收 文人 知 识分 子参 加政 权 ,逐步 确立 起 了文 人 当政 的 文官 制度 。文人 知 识分 子 的地 位 空前 提 高 , “ 重 文轻 武 ”逐 渐 成为 社会 风 尚 。宋代 文 人 知识 分 子 的理想 、信念 和追 求 也 因此 发 生 了重大 变化 ,受 “ 书 中 自有黄 金 屋 ,书 中 自有 千钟 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诱惑,整个社会普 遍 形成 了 “ 万 般 皆下 品 ,唯有 读 书 高 ”的认 识 ,走 科举 入 仕成 为宋 代 文人 知 识分 子 实现 人 生价 值 的最 高理 想 ;而 武 人 的政 治 、社会 地位则越来越低,以致后来出现了 “ 好铁不 打 钉 ,好男 不 当兵 ”, “ 好 女不 嫁 当兵 郎 ” 这样 的 民谚 。如此 的时代 文化 氛 围 ,使 得宋 代 与前 代相 比,文 人 意 识更 为 自觉 ,他 们 的 文 化创 造活 动 , 也 因此渗 透 着更 为 强烈 的文 人气 息 ,他 们 创造 出来 的宋代 主 流 文化 ( 如 理 学 、诗 、词 、文 、赋 、书 、画 甚 至文 人生 活 等 )呈现 出浓郁 的精致 、 高雅 、含 蓄 、 内 省 的审美趋 势 。 4 . 从受众 群体上 . 市 民文 艺 的勃 然 兴起 ,可 以说 是唐 宋变 革 期在 文 学 艺术 上最 令 人瞩 目的现 象 。随着 雕 版 印刷 的发 展和 词 的 兴起 ,对 于 文化 的 受 众 也开 始 向 下层 贫 民发展 。文化 艺 术不 仅仅 是 贵族 之 间 的娱 乐 ,更 加贴 近下 层 市 民 。在 唐 宋词 的 受众 中 , 既有 官宦 士大 夫 ,也 有许 多 下层 民众 。说 唱文 艺 要到 中唐 开 俗讲 或 说 变 文 ,听 众才 扩 大至 一般 民众 。及 至宋 代 , 听 说话 更 不拘 身 份 ,不 论老 少 ,凡 市井 中人 都 一视 同仁 。戏 曲 曲艺 ,乃 至歌 舞 的 受众 同 样 贵贱 不 分 、来 者不 拒 。进 入宋 代 以后 ,虽 仍 有 路歧 人在 街 头举 行 开放 式表 演 ,但 瓦 子 勾 栏 作 为 固 定 的演 出场 所 , 已遍 及 中 小城 镇 ,观众群体也愈加市民化与平民化,甚至 还 有 偶入 城 市 的乡 民 。受众 群体 的平 民化 倾
唐宋时期的历史文化对比研究
唐宋时期的历史文化对比研究唐宋时期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文化精华和人才。
唐朝的文化被明代文学家刘基称作是文艺复兴之前的“撒玛利亚宝藏”,而宋朝的文化则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高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唐宋时期的历史文化对比研究。
一、政治制度比较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有很大的不同。
唐朝实行的是一种有明确等级划分和分区管理的封建制度,其体制为“三省六部制”和“九品中正制”,中央集权高度集中。
相对而言,宋朝的政治制度更加分散,地方政权得到了更多的独立权力,行政制度为“三司六部制”和“两府四司”,政治体制逐步形成以“制度先行”的局面。
二、经济发展比较唐宋时期的中国经济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
唐朝时期,国家的财政主要依靠官府进行租税和公共贡献,商业贸易仍处于萌芽阶段。
而宋朝时期,强大的早期官僚资本主义使得商业贸易成为了主要经济形态,外贸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财产总值不断增加,经济呈现出“市化经济”的特点。
三、社会制度比较唐宋时期的社会制度也有很大的区别。
唐朝的社会制度以标准化为主,层次明确,地位等级化。
而宋朝则不同,强调自主个性,重视道德、知识、学问等方面的素质,是一个开放性更强的社会形态。
此外,宋朝也是一个更加安定和平的时期,社会安定度高于唐朝。
四、文化思想比较唐宋时期的文化思想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唐朝以诗歌、书法、绘画等为主要文化表现形式,文化基础在于儒家思想;而宋朝的文化则主要表现为理学和文学并举,注重知识、智慧的深入探究,更具洞见,更加突出理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总结: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精神的变迁、发展和创新。
唐宋文化虽然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他们都达到了文化的巅峰,都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
唐宋时期的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文化,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道路。
唐宋文化的差异
1唐宋文化比较与分析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无论是“诗仙”李白的诗歌、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着奔腾着昂扬着的生命活力;无论是昭陵古雕中雄壮建伟的、神采飞扬的“昭陵八骏”,还是气势磅礴的古长安城,无不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
与之相比的,“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敛、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阐释出宋文化的细腻丰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揭示了宋文化孤芳自赏、远离尘嚣、遗世独立的人格魅力。
形象的说:如果“唐型文化”存在于沙场之上、朝堂之上,那么,细腻、深微、委婉含蓄的“宋型文化”更多的存在于市井之间、闺房之内、青楼之上。
唐人爱花,尤爱牡丹,牡丹,富贵之花,为花中之王,唐人喜爱牡丹,更喜欢牡丹的色彩绚丽、富丽堂皇与王者之气;宋人爱梅,梅,花中君子,凌寒独自开,象征着不屈不挠的坚强品质。
在宋人看来,梅,淡妆素雅,清瘦典型,品质高洁,是君子的象征,可以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审美观念在深层次的角度上体现出了唐宋文化内在的差异性。
而作为两个时代文学艺术最高成就代表,唐诗与宋词则能更清楚地展现两者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从诗词内容上看,唐诗更多地反映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正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这些内容无不直接向人们展示了帝王将相乃至布衣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这是一种自由、开放、大气的心态,毫无小女儿家的忸怩作态。
相比之下,宋词则更多的将视角收缩到狭窄的闺房之中,低吟男女的爱恨情仇,抒发细腻、深微、委婉、含蓄的感情。
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恨,一个“愁”更添几分撩人的心思。
两宋时期,虽有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但“婉约”词风始终占据宋朝文化主流。
论析唐宋文化的区别与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
作业:论析唐宋文化的区别与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文化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关于文化结构,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等。
通过对唐宋文化资料的收集,我觉得在论析唐宋文化的区别方面,三层次说是最好的分析方法。
(一)物质是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我认为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社会大背景上来说,唐朝的建立是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后,这时候的唐代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土地大量荒芜,再加上当时的民族成分复杂,使得唐朝的思想没有什么束缚,整个国家的环境较好,也为以后唐代社会经济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而到了宋朝,人口已经很多了,人口的增加使得国家必须将重点放在统治人民,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上,对于变革统治者则始终是否定的态度,所以才有了儒家思想的标榜,由于民族的单一,思想的单一,宋朝的文化也日趋保守。
2·唐代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人民富裕,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内既促进了各少数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在外又使得唐代的中国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在宋朝,由于当局的腐败无能和奉行的软弱外交,使它在外交上的水平远远不如唐代,文化也日趋“内向”。
3·唐代思想开放,唐人的思想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之态,这种豪情也极大的促进了唐诗的发展;宋代高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家门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人们的思想也受到了禁锢,因而对两宋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分析唐宋文化的差异与联系
分析唐宋文化的差异与联系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繁荣而辉煌的时代,分别发生在唐朝(618年-907年)和宋朝(960年-1279年)。
尽管两个时期相隔了近150年,但它们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唐宋文化的差异与联系。
首先,从文学艺术方面来看,唐宋时期都是文人辈出的时代。
然而,唐代的文学更加豪放奔放,以诗词为主导。
唐诗以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形式,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和王维等都活跃于这个时期。
相比之下,宋代的文学则更加儒家化,更注重字句的精确和修辞的细腻。
宋代诗人如苏轼、辛弃疾和陆游等,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表达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宋代还发展了词曲,使得文学艺术更加细腻婉约。
其次,从科技创新方面来看,唐宋时期都是中国科技的黄金时代。
唐代有许多重大的科技发明,如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代继承了唐代科技的优势,并进一步推动了科技革新。
宋代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如活字印刷术、火药武器的改进和航海技术的发展等。
这些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商业和文化的繁荣,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外,唐宋时期的宗教信仰也有所不同。
唐朝主要信奉佛教和道教,佛教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
唐朝的皇帝甚至以佛教徒自居,并努力推动佛教的发展。
而宋朝则更加儒学为主导,程朱理学在宋代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儒学在宋朝成为了国家的官方学说,并且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最后,唐宋时期的社会制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唐朝,封建农业经济高度发达,土地制度相对稳定,社会阶层固化。
宋代则更加注重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宋代的社会阶层流动性也相对较高。
总的来说,唐宋文化的差异与联系体现在文学艺术、科技创新、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方面。
唐代文化豪放奔放,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宋代文化儒雅细腻,重视社会道德和学问修养。
唐宋时期均以科技创新而闻名,并对全球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宋文化的差异
1唐宋文化比较与分析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无论是“诗仙”李白的诗歌、张旭的狂草、吴道子的画,无不喷涌着奔腾着昂扬着的生命活力;无论是昭陵古雕中雄壮建伟的、神采飞扬的“昭陵八骏”,还是气势磅礴的古长安城,无不透露出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
与之相比的,“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敛、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阐释出宋文化的细腻丰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揭示了宋文化孤芳自赏、远离尘嚣、遗世独立的人格魅力。
形象的说:如果“唐型文化”存在于沙场之上、朝堂之上,那么,细腻、深微、委婉含蓄的“宋型文化”更多的存在于市井之间、闺房之内、青楼之上。
唐人爱花,尤爱牡丹,牡丹,富贵之花,为花中之王,唐人喜爱牡丹,更喜欢牡丹的色彩绚丽、富丽堂皇与王者之气;宋人爱梅,梅,花中君子,凌寒独自开,象征着不屈不挠的坚强品质。
在宋人看来,梅,淡妆素雅,清瘦典型,品质高洁,是君子的象征,可以看到,两种截然相反的审美观念在深层次的角度上体现出了唐宋文化内在的差异性。
而作为两个时代文学艺术最高成就代表,唐诗与宋词则能更清楚地展现两者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从诗词内容上看,唐诗更多地反映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正是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这些内容无不直接向人们展示了帝王将相乃至布衣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居,这是一种自由、开放、大气的心态,毫无小女儿家的忸怩作态。
相比之下,宋词则更多的将视角收缩到狭窄的闺房之中,低吟男女的爱恨情仇,抒发细腻、深微、委婉、含蓄的感情。
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恨,一个“愁”更添几分撩人的心思。
两宋时期,虽有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但“婉约”词风始终占据宋朝文化主流。
试论唐宋文化的差异
试论唐宋文化的差异[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时代不同,文化也不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唐宋时期的文化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两个朝代在时间上比较接近,文化因此也有比较好的传承,但是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
[关键词]差异;唐文化;宋文化;唐诗宋词;饮食生活;艺术文化一、唐文化、宋文化的概念1.唐文化唐代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在世界文化上,也是独具特色的瑰宝。
唐代文化不仅在当时受到各国,尤其是日本、新罗等亚洲诸国的热爱,而且在一千余载后的今天,仍然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遍及天涯海角的“唐人街”,就是明证。
唐文化一直从不同类型文化中吸取精华,充实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唐文化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较好的传承了南方文明、北方文明、国外文化和胡汉文化。
这样的传承导致了唐文化成为南方文明、北方文明、国外文化、胡汉文化的大融合,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促进了文化大交流。
唐朝时期,统治者在政治上采用三省六部制,文化上通过科举制等政策,使得社会安定有序。
在此时期,经济繁荣,出现了盛世景象,经济的发展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很好的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使文化出现了新的繁荣现象。
国内文化的发展使得当时的文化与技术也大量向周边国家输出,在输出的同时也引进了回来,因为与周边国家的频繁交流,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盛行,给各个民族提供了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不但是文化技术的输出时期,更重要的是此时也是对外族文明吸取时期。
这样就给当时唐朝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从总的特质来说,唐文化豪迈、兼容并蓄、自信、雄壮。
唐文化有三个基本的特点:一是唐文化内容体系庞大完整,结构完整,发展程度高。
唐文化体系庞大,包罗万象,包括宗教、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地理等,当时世界上合个方面的社会科学基本都有着详细的记载,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罕见的。
比较唐代文化和宋代文化有什么不同
比较唐代文化和宋代文化有什么不同,唐宋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全面总结陈寅恪的学术论题及其价值取向,不是本文能力所及。
由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陈寅恪文集影响广泛,所论问题也相对集中,以下主要以此次新辑的《书信集》、《读书札记二集》、《读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四种以及作了较大增补校订的《读书札记一集》为重点,就其所涉及的中国中古史的相关学术问题予以简要疏理和介绍。
必须声明的是,我们对陈寅恪所涉及学问中的众多领域并无专门研究,仅就对以上诸书的阅读略谈体会并对其内容稍作介绍。
最能够体现新版《陈寅恪集》在辑佚和增补方面的工夫的,是《书信集》。
它收录了作者致数十位亲朋、学者及机构的二百余通书信,对于了解陈寅恪从事学术探索的环境和心态,了解他的性情与为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将《书信集》与陈寅恪的其它论学文字(包括大量的序跋和论文中的按语)结合起来研读,一个陈寅恪自己眼中的陈寅恪将比较完整地呈现出来。
这对于了解其学术历程至关重要。
实际上这是新版《陈寅恪集》提供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有待研究陈寅恪及近代学术史的专家进一步探究。
该集的初步评介可参看钱文忠的书评。
[5]至于其中一些信函年代可考而未考的问题,包括个别时间误植的问题等,则都已经有人指出,兹不赘。
从三集《读书札记》与《讲义及杂稿》中,可以看出陈寅恪后来成文的许多问题都已或多或少在读书过程中提出,或者说他的主要论文都是读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由于许多在读书和授课过程中经过认真构思的专题没有整理成文刊行,所以其《读书札记》与《讲义及杂稿》,对于我们了解陈寅恪的学术就显得更加重要。
此外,《读书札记》所录读史眉批按语,更直接地表现了其观察视角。
陈寅恪的思维方式并非从干嘉学派继承来,不是细密考证的归纳方法,而是带有强烈的西方逻辑推理色彩的演绎方法。
《读书札记一集》是作者读两《唐书》的札记,反映出陈寅恪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注重宋人对汉唐故实的研究,如在《旧唐书》卷首空页处注《石林燕语》关于宋代经筵进讲汉唐故事的记载;另一方面重视新史料的运用,包括敦煌文献和石刻材料,如在高祖本纪之批注中引用敦煌写本《唐忌辰表》和《金石萃编》所收大海寺唐高祖造像记等)。
唐宋文化差异
唐宋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就唐宋诗词方面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千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
作为中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两个时期:唐朝与宋朝,更值得我们研究。
这两个朝代在时间上上下承接,在文化上肯定有一些相同与相异之处。
那这相同与相异之处到底是什么呢?又为何会有这些相同相依之处产生呢?我认为不同文化产生必然与当时社会背景相关,必然由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关。
接下来我将以唐宋时期诗歌的异同之处来阐述唐宋文化的异同之处。
首先我想谈一下唐代诗歌的文化特征。
唐代是中华民族相当繁荣鼎盛的时代,是四海皆平的时代。
纵观唐代诗歌,我们发现有一个很重要的诗歌流派:边塞诗。
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唐朝的边塞诗作,就其美学上来说,其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体现了唐朝当时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
初唐诗人的壮志,都具有吞并四海之志,投笔从戎,立功塞外,他们都在做着这样悲壮之梦,他们的意志是坚决的。
如素被称为非战诗人的杜甫杜少陵,也有”男儿生世间,及北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邱。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誓开玄冥北,誓以奉吾君。
”的壮阔诗篇。
这也表明了唐代诗歌是以大气磅薄,雄宏壮阔的豪迈气概为主。
而宋代的诗歌却以词的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所周知,宋代的词可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
或许许多人由于的辛稼轩,陆放翁,苏东坡所写的豪放派诗歌的磅礴大气所吸引,但不得不说的是在早期宋代引领潮流的却是柳永李清照的婉约派词曲。
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是代表了这种看法。
那么婉约派的词有什么特点呢?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也就是说宋代文学的特征便是一种柔美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论析唐宋文化的区别与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文化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
关于文化结构,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大子系统说,等等。
通过对唐宋文化资料的收集,我觉得在论析唐宋文化的区别方面,三层次说是最好的分析方法。
(一)物质是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是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它包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唐宋文化在物质上的最大区别表现在衣、食方面上。
1·从衣着方面来说,唐代服装总体呈现出艳丽奢华,奔放豪迈的特点。
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艳斗研,尤以红裙为姣姣者;服饰图案改变了“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采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代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
对于异国的衣冠服饰,唐代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所有这些在某中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兼容并包的大国心态。
宋朝的服饰简洁质朴。
宋朝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一切的“张狂”相比唐代都收敛了许多。
两宋时期,服装分类更加细化,不同行业有服不同装。
北宋初年,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的规定,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于普通百姓,就只能穿黑白二色。
因此和唐代相比,虽然宋朝的服装色彩种类并未减少,但在整体上仍显得单调。
2·在饮食上,唐代时,饮食文化呈现出一种“大有胡气”的全面开放状态。
当时有“贵人御馔,尽供胡食”之说。
深受胡食之风影响的唐代饮食文化显得豪迈粗犷。
就主食饼类而言,唐代普遍崇尚粗大,如唐代的饼餤以直径阔大著称,平民百姓日常食用的胡饼也是相当大的。
唐代的菜肴烹饪尽显豪迈之色,肉食多大块整体烹制,如军中名菜“浑羊殁忽”、韦世源《烧尾宴食单》中的“红羊枝杖”,都是整羊烹制。
在食风上,唐人多不拘小节,蘸蒜齑食饼,抽雪刃割肉的豪爽饮食场面不乏记载。
唐代的官私宴饮规模宏大,动辄数百、上千人参加。
酒宴之上,唐人更是豪情万丈。
酒酣尽情之时,宾主往往要即兴表演歌舞。
各种助饮的酒令在唐代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人们行令时强调胜负,显得气氛十分热烈。
唐人饮茶也并不像后世那样文雅,进行慢斟细品,而是趁热猛灌。
与唐代饮食文化相比,宋朝饮食文化的“胡化”色彩大大减弱了,显得细腻精致。
宋代无论是主食面点、还是副食菜肴,都全面完成了品类的细化,花色品种众多。
宋代的饼类食品普遍要比唐代小巧得多,各种精巧的节日面点,如端午巧粽、七夕巧果、重阳花糕等等,其风格更是与唐代豪迈粗旷的食风迥异。
唐代那种大块整体烹制肉食的传统在宋代也渐渐衰落,精切细割的炒法烹饪更趋流行。
宋人的酒文化也减少了大呼小叫的豪迈成分,多了几分轻言细语的文雅。
酒宴之上,宾主们不再像唐人那样尽情地表演歌舞,而是儒雅地坐在座位上欣赏歌曲和舞女的专业表演。
助饮的酒令也渐渐演变为各种文字游戏了,很少能激起唐代酒宴上那种豪爽热烈的气氛来。
在饮茶上,宋人从茶叶的制作即开始追精求细,
宋代的饼茶形制小巧,装饰精美,非唐代所能比。
(二)制度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唐代制度最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共议国政,这样就削弱了相权,使其互相牵制,从而加强了皇权。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政令。
地方行政制度为州、县两级制,县下设乡,乡下设里。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
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同时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
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
宋朝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
宋朝还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
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
而枢密院虽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
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
同唐代相比,宋朝的官职大多是一个职位有两个人同时兼任,并且新设的一些机构分割了各部门大部分的职权,这样就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保证了皇帝对政权的绝对掌控权。
与唐代相比,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这也是宋朝与唐代在官员任命上最突出的特点。
(三)精神是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绞丝旁)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
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
在文化政策上,唐太宗李世明不仅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治”,而且在文艺创作上也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绝不推行文化偏至主义。
对于文化人,唐王朝也采取较为宽容的姿态,儒学可被嘲讽,诗人作诗也少有忌讳。
唐代还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南亚、中亚、西亚和西方世界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
与唐文化相比,宋代的文化呈现出精致、内驱的性格。
宋代君主有一套笼络与挟制知识阶层的方法,又很懂得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对文人既倚重又控制。
于是在“内转”思想氛围中,宋代文人自觉地收敛了放荡狂傲、任情任性的习性,变得老练深沉、正经规矩,和唐代诗人的放浪不羁截然不同。
唐宋文化在精神上的不同还表现在诗词创作上。
综上所述,唐形文化是一种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我认为唐宋间文化转型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社会大背景上来说,唐朝的建立是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后,这时候的唐代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土地大量荒芜,再加上当时的民族成分复杂,使得唐朝的思想没有什么束缚,整个国家的环境较好,也为以后唐代社会经济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而到了宋朝,人口已经很多了,人口的增加使得国家必须将重点放在统治人民,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上,对于变革统治者则始终是否定的态度,所以才有了儒家思想的标榜,由于民族的单一,思想的单一,宋朝的文化也日趋保守。
2·唐代国家统一,国力强盛,人民富裕,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内既促进了各少数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在外又使得唐代的中国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在宋朝,由于当局的腐败无能和奉行的软弱外交,使它在外交上的水平远远不如唐代,文化也日趋“内向”。
3·唐代思想开放,唐人的思想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之态,这种豪情也极大的促进了唐诗的发展;宋代高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家门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人们的思想也受到了禁锢,因而对两宋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