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前后》位置PPT课件-3篇 (2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前后》位置PPT课件-3篇 (24)


的上面有什么呢?
的上面有 .

的( )面,

的( )面,


的前面是 。
在( )里填“上”或“下”。


1
用“上”或“下”填一填。
连一连
小鹿在小鸟在小兔在小象在小熊在
小象后面小熊后面小兔前面小鹿后面小鹿前面
说一说
请你用“上、下、前、后”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体的位置关系。
在 的上面; 在 的下面; 在 的前面; 在 的后面。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应该对上下左右有了初步的了解。2.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指出生活中的上下左右关系
学习目标
小游戏:我说你做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课堂导入
新知探究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2. 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的( )面,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哦!
在( )里填“上”或“下”。


1
巩固练习
用“上”或“下”填一填。




2
巩固练习
圈出正确的答案。
3
巩固练习
如何快速分辨上下左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判断A在B的前面还是后面,以自己(假装是B)为标准,A在自己的前面,也就是在B的前面。当然A要面向B
B
A
巩固练习
圈一圈
1
课堂练习
连一连,把小动物送回家。
2
课堂练习
填一填




3
课堂练习
认识位置(上、下、前、后、左、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前后》22页PPT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前后》22页PPT

说一说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龟兔赛跑
上山时, 谁在前? 谁在后?
结果呢?
你还知道 什么?
我后面是谁? 我前面是谁?
我前面是 哪几只小动物?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前后》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今天,我们要到动物园去 参加那里的森林运

我的前 面有几 个人?
我的前 面是谁? 后面呢?
开 始 了
加油!谁在最前面? 谁在最后面?
我的前面有 谁?我的后 面有谁?
谁得了第一?
卡丁车比赛
比赛开始 了!
1号车在()号 车的前面,在 ( )号车的后
面。
1号车排第( );4 号车在( )号车的后 面,在( )号的前面
结 果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2024年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

2024年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

2024年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教材第二章第三节《前后》。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前后”概念,掌握用“前后”关系描述物体位置,学会用“前后”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前后”的概念,能够分辨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前后”关系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前后”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前后”关系,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重点:掌握用“前后”关系描述物体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卡片、磁性教具。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磁性教具,模拟排队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具的前后关系。

2. 例题讲解(15分钟)(1)展示PPT,讲解“前后”概念。

(2)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学会用“前后”关系描述物体位置。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练习题,巩固“前后”关系。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关于“前后”的例子,并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前后2. 内容:(1)前后概念(2)前后关系描述物体位置(3)前后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家里房间内物体的前后关系。

(2)画出教室里座位的前后关系。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小刚站在小明的后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前后”关系。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前后”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方向关系(如左右、上下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有效性。

一年级数学《前后》ppt课件28页PPT

一年级数学《前后》ppt课件28页PPT

END
群英小学 陈雅秋
面对的方向是前 背对的方向是后
买票
我前面还有 3 个小朋友
开 始
谁在最前面?
小松鼠
小乌龟在( 小蜗牛) 的前面,小乌龟在 ( 小鹿)的后面。
小蜗牛
谁在最后面?
小鹿
谁跑第一?
卡丁车比赛
比赛开始了!
1号车在(5) 号车的前面, 在( 4 )号车
的后面。
发件人:笑笑姐姐
卡丁车现在的比赛情况如下:
2号车排在最前面,
4号车在2号车后面, 3号车在4号车后面, 1号车排第4位。
卡丁车排序结 果:2 4 3 1
请你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乘车回校
下一站是┅┅
这辆公交车是 哪站开来的?
公园
◆◆◆◆◆
火动开聪城
车物心明北
站乐园园小
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哈我哈们,到我城们北回小 学校,去还了有!几站呢?
一年级数学《前后》ppt课件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一、教学内容1. 位置关系的认识:通过实践情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前”、“后”的概念。

2. 空间方向的运用:运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前”、“后”的概念,能准确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方向感,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前”、“后”的概念,能运用这两个词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方向感,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能灵活运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卡片、磁性教具、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排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前”、“后”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磁性教具和挂图,展示“前后”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前”、“后”的概念。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上的练习题,运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前后”位置关系的例子,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前后》2. 内容:“前”、“后”概念位置关系描述空间方向感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述教室中某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用“前”、“后”表示。

(2)画出一个场景,标出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2. 答案:(1)如:讲台在黑板的后面。

(2)见学生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前”、“后”概念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2.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并描述其他方向(如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一、教学内容1. 学习用词“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理解“前”、“后”的概念。

3. 能够在图中正确指出物体的前后位置。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前”、“后”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理解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3. 学生能够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前”、“后”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理解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卡片、小动物模型、实物图片等。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小动物模型,放在桌子上,引导学生观察小动物模型的前后位置。

2. 讲解概念: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前”、“后”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

3. 观察与操作:教师出示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实物的前后位置。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图中指出物体的前后位置。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前”、“后”的概念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前后前:X在X的前面后:X在X的后面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在图中指出物体的前后位置。

2. 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答案:1. 略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前”、“后”的概念,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图中正确指出物体的前后位置,并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但在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继续练习和运用“前”、“后”的概念,如在家中的家具位置、学校的教室布局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前后》的内容。

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辨别物体的前后位置,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辨别物体的前后位置。

2. 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辨别物体的前后位置,并用语言描述。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卡片、小动物模型、花朵模型等。

学具:学生自带玩具一个,用来进行小组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中小动物的前后位置。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通过模型展示,讲解前后位置的辨别方法,并示范如何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3. 小组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活动,每组选出一个玩具,进行小组内的前后位置辨别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前后位置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前后》板书内容:1. 物体的前后位置2. 前后位置的相对性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语言描述家中家具的前后位置。

答案:我家沙发在电视前面,茶几在沙发前面。

2. 请用语言描述学校教室的前后位置。

答案:我们教室的讲台在黑板前面,学生的座位在讲台后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辨别物体的前后位置,并用语言描述。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互相交流,进一步巩固了前后位置的辨别方法。

随堂练习环节,学生普遍能够独立完成,但对前后位置的相对性理解仍有待提高。

在课后拓展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前后位置的进一步兴趣。

拓展延伸: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和学校教室的前后位置,并用语言描述给家长听。

2024年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

2024年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

2024年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前后》。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前后的概念,学会使用前后进行空间描述;通过实际操作,培养空间感知能力;运用前后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前后的概念,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前后的概念,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难点:运用前后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卡片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学生用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个布袋,里面装有各种小玩具,让学生轮流从布袋中抽取一个玩具,然后描述玩具在布袋中的前后位置关系。

2. 新课内容(10分钟)a. 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前后的概念。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手指向前后,加深对前后概念的理解。

c. 教师出示卡片,卡片上有两个物体,让学生描述它们的前后位置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b. 教师针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正确解题。

5. 小组合作(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b.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前后2. 内容:a. 前后的概念b. 描述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c. 例题解析d. 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2. 答案:书本在铅笔的前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前后的概念,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位置关系 前后》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位置关系 前后》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位置关系前后》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前后的概念,能正确辨别物体或人的前后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前后的概念,能正确辨别物体或人的前后位置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前后的概念,能正确辨别物体或人的前后位置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前后的位置关系。

2.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与前后位置关系相关的教学课件。

2. 实物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铅笔、橡皮等,用于演示前后的位置关系。

3. 小组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卡片、图钉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前后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课件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

3. 活动实践:分组进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前后的位置关系。

4. 游戏环节: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前后的位置关系知识。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

七、作业布置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与前后位置关系相关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并描述一些物体或人的前后位置关系,拍照或画图记录下来,第二天课堂上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位置》前后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件《位置》前后

(3) 狐狸的( 前 )面是花瓶,花瓶的后面是( 狐狸 )。
(4) 爸爸的后面是( 妈妈 ),爸爸在妈妈的( 前 )面。
2.小动物排队。
(1)小兔在小猪的( 后 )面,在小狗的( 前 )面。 (2)小狗的后面是( 小羊 ),小兔的后面是( 小狗、小羊 )。 (3)( 小猪 )在最前面,( 小羊 )在最后面。 (4)小兔后面有( 2 )只小动物,前面有( 1 )只小动物。
一 位置
前后
看图讲故事。
龟兔赛跑啦!
从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看图说话。
前门上,后门下。
司机叔叔 坐在最前面。
阿姨坐在老
警察叔叔
爷爷的前面。 坐在最后面。
试一试
1.看图填一填。 (1)
驯鹿在圣诞老人的( 前 )面,圣诞老人在驯鹿的 ( 后 )面。
(2) 鱼在灯笼的( 后 )面,灯笼在鱼的( 前 )面。
3.
小利 小青 小冬 小青的后面是( 小利 ),前面是( 小冬 )。
练一练
1.
(1)排在最前面的是谁,最后面的是谁? 排在最前面的是丫丫,最后面的是亮亮。
(2)红红的前面有几个小朋友,后面有几个小朋友? 红红的前面有3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小朋友。
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1)小兔在小猫的前面。 (2)小猫在前面。 (3)小猫的前面是小猴。:在描述“前后”位置关系时产生混乱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 要说成“谁在谁的前或后面”或“谁 的前(或后)面是谁”。
作业
请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 练”第2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

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材分析
上、下、前、后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阶段。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江上大桥图,图中有丰富的关于“上、下”“前、后”的素材。

在对这幅情景图的观察和表述中,学生可以根据轮船、火车、汽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上、下方位,根据轿车、卡车、大客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前、后方位。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对上、下、前、后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自己的身体部位相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胸,后面是背。

在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下前后的含义,初步感受上下前后的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了解上下前后的含义,能用上下前后描述不同情境下物体所在的位置。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了解上下前后的含义,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五、教学过程。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一课,主要学习空间位置中的前后关系。

详细内容包括:能够辨识自己和他人的前后位置;能够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前后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前后的概念,能够辨识物体或人的前后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辨识前后位置,用前后描述物体相对位置。

难点:理解前后是相对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铅笔、尺子、书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前后位置,引导学生关注前后关系。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前后关系。

(3)教师举例说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前后是相对的概念。

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前后概念。

2. 示例:小明在小红的前面,小红在小明的后面。

3. 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与同桌的前后位置关系。

(2)描述教室中任意两个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2. 答案:(1)学生作品,以实际情况为准。

(2)例如:讲台在黑板的前面,黑板在讲台的后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前后概念,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时存在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增加此类练习,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前后关系,学会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

(2)学习其他空间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前后的空间概念,掌握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运用前后概念进行物体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前后的空间概念,能够分辨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前后概念进行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前后概念的建立及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前后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磁性黑板。

学具:铅笔、橡皮、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张教室座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体前后位置关系。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老师图片中的铅笔、橡皮和课本的前后位置关系吗?2. 探究新知(2)讲解例题:教师出示一组物体,引导学生运用前后概念进行排序。

(3)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前后位置关系的判断。

3. 巩固拓展(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运用前后概念进行观察和分析。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前后位置关系的排序任务。

(1)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学会了判断物体前后位置关系,并能运用前后概念进行排序。

六、板书设计1. 《前后》2. 主要内容:(1)前后位置关系(2)判断方法(3)排序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课本第22页完成第1、2、3题。

(2)观察生活中的前后位置关系,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2. 答案:(1)第1题:①前②后(2)第2题:①后②前(3)第3题:①前②后③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前后位置关系。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前后位置关系,提高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涉及教材的第三章《位置与顺序》中的第二节《前后》。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前后的概念,能够辨别物体在空间中的前后位置关系,以及能够运用前后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前后的基本概念,能够辨别生活中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前后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前后的概念,能够辨别物体在空间中的前后位置关系。

难点:运用前后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卡片、挂图。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前后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挂图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体,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前后位置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前后概念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结与巩固(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前后概念,并进行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前后》2. 板书内容:(1)前后的概念(2)辨别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3)运用前后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2)选择题:判断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3)解答题:运用前后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前后概念,并能运用前后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我选择了教材中的《前后》一章进行详细讲解。

这一章节主要围绕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展开,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培养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前后的位置关系。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小动物的图片、玩具火车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然后,我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接着,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通过操作和观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前后位置关系的理解。

在板书设计上,我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展示了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

在作业设计上,我布置了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能够通过操作和观察,进一步巩固对前后位置关系的理解。

同时,我也要求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前后的位置关系。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认为这一章节的教学效果较好。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够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前后的位置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一点,并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这是我教学的重点。

如何让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前后的位置关系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这个实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前后位置关系的直观理解。

《前后》(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说课稿)一、教材解析1.1 教材背景本课为《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第一课,名称为“前后”。

该课主要介绍了小学生所接触的前后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前后关系的认识水平也不同。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前后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较好的时间观念和认知能力。

1.2 知识难点本课的难点为:区分前后与自左向右的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前后观念。

1.3 知识目标本课的知识目标为:1.能够辨别图形中的前后方向;2.能够区分自左向右的方向和前后关系;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策略2.1 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前后关系和自左向右方向。

通过图形的比较和排列,让学生区分和认识前后关系。

2.2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模拟和游戏互动的教学方法。

通过图形的比较和排列,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前后关系,进而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认知能力。

2.3 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流程如下:2.3.1 导入环节•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悦地融入课堂环境。

2.3.2 教学主题1.通过图形比较介绍前后方向的区分方法;2.通过情境模拟和游戏互动让学生感受前后方向;3.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左向右的方向和前后关系;4.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认知能力。

2.3.3 结束环节•进行回顾,梳理本课的学习内容;•给予学习反馈,让学生了解今后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

三、教学实施3.1 学情分析本课是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学生刚上学期,对数学的前后关系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本着生活化、趣味化和启发式的原则,通过情境模拟和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去理解和把握前后关系。

3.2 教具准备1.教材;2.小白板、彩色粉笔;3.适合小学生的趣味化教具。

3.3 教学实施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指令、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教学主题:通过图片比对、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前后关系;3.结束环节:通过回顾、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巩固记忆,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陕西省汉中市城师逸夫小学 马蓉
开 始 了
加油!谁在最前面? 谁在它的后面?
我的车在()号 车的前面,在 ( )号车的后
面。
冬冬的前面有5个小朋友,后面 有4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要 去“动物乐园”啊?
哪个是我冬是冬冬冬小,朋你友?
猜对了吗?
一 共 有 几 个 人

我的前 面有几 个人?
我的前 面是谁? 后面呢?
我们去动物园 还有几站?
我来摆一摆
铅笔
橡皮
铅笔盒
1.铅笔放在最前面。 2.铅笔放在最中间。 3.铅笔放在最后面。
你还想怎么摆?请你试一试。
龟兔赛跑
上山时, 谁在前? 谁在后?
结果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