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论文有关数学史的论文数学发展史论文 (1)
由中国数学史审视近代中国数学的停滞 古今数学思想论文
![由中国数学史审视近代中国数学的停滞 古今数学思想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ef177527284b73f24250cb.png)
由中国数学史审视近代中国数学的停滞(人文学院公管112班朱琳1140450201)摘要:中国古代数学在14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16世纪以后,中国数学日益走向衰落。
其主要原因有:近代数学的发展与社会工业化紧密相联,而中国封建落后,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依然为农业社会,未能步人工业社会,这就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数学发展;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也是阻碍中国近代数学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考察中国古代数学自身运动的逻辑,可以发现它是一种零散的、经验的数学知识,缺乏较严密理性的自组织结构系统,有着内在机制上的缺陷。
关键字:古代数学成就外在机制内在机制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的透视与分析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经作出许多杰出的贡献。
这些光辉的成就,远远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世界数学史上享有崇高的荣誉。
下面的例子即是最好的证明:1、中国是最早应用“十进制制”计数法的国家。
2、中国的数学专着《九章算术》,最早引入了负数概念。
3、中国最早提出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4、中国最早研究不定方程的问题。
5、中国最早得出有六位准确数字的π值。
6、中国南宋的伟大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公元1247年)中最早提出了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
7、中国最早引用“内插法”。
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
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在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这主要是在天文、数学、化学、医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曾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14世纪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数学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出现过许多杰出数学家,取得了很多辉煌成就,其渊源流长的以计算为中心、具有程序性和机械性的算法化数学模式与古希腊的以几何定理的演绎推理为特征的公理化数学模式东西辉映,交替影响世界数学的发展。
数学的发展论文2000字
![数学的发展论文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a58443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7.png)
数学的发展论文2000字1、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史1.1起源与早期发展数学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中国数学发展的萌芽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的记数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可以找到记数的文字。
如独立的记数符号一到十,百、千、万,最大的数字为三万,还有十进制的记数法。
在春秋时期出现中国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使用算筹进行计算称为筹算,中国古代数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立在筹算基础之上。
古代的算筹多为竹子制成的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用算筹记数有纵、横两种方式,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以此类推,并以空位表示零。
这与西方及阿拉伯数学是明显不同的。
在几何学方面,在《史记夏本记》中记录到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勾股定理中的勾三股四弦五已被发现。
1.2中国数学体系的形成与奠基时期这一时期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共400年间的数学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形成在秦汉时期,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系统化、理论化,相应的数学专书也陆续出现,如西汉初的《算数书》、西汉末年的《周髀算经》、东汉初年的《九章算术》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等一系列算学著作。
《周髀算经》编纂于西汉末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及普遍形式以及测太阳高、远的陈子测日法;《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年,以问题形式编写,分属于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特点在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形成了以筹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
中国数学在魏晋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赵爽和刘徽的工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体系的开端。
赵爽证明了数学定理和公式,详尽注释了《周髀算经》,其中一段530余字的勾股圆方图注文是数学史上极有价值的文献。
刘徽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在南北朝时期数学的发展依然蓬勃,出现了《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等算学著作。
[论文]数学发展历史
![[论文]数学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29e682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c.png)
数学史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但它不是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地区的产物,而是世界许多民族、诸多地区世世代代的产物,是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而成的。
数学的最初的概念和原理在远古时代就萌芽了,经过四千多年世界许多民族的共同努力,才发展到今天这样内容丰富、分支众多、应用广泛的庞大系统。
第一节发展历史一般认为,从远古到现在,数学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一、数学萌芽时期(公元6世纪以前)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初期。
这个时期数学的成就以巴比伦、埃及和中国的数学为代表。
古巴比伦是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一个文明古国。
巴比伦王国形成于约公元前19世纪,从出土的古巴比伦的泥板上的楔形文字中发现,古巴比伦人具有算术和代数方面的知识,建立了60进位制的记数系统,掌握了自然数的四则运算,广泛使用了分数,能进行平方、立方和简单的开平方、开立方运算.他们迈出了代数的第一步,能用一些特别的术语和符号代表未知数,能解特殊的几种一元一次、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甚至某些三次、四次(可化为二次的)和个别指数方程,并且能够把它们应用于天文学和商业等实际问题中去。
几何方面掌握了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简单立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中国是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在甲骨文中产生了一套十进制数字和记数法,最大的数字为三万.与此同时,殷人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六十甲子,用以记日、记月、记年。
用阴(——)、阳(一)符号构成八卦表示8种事物,后来发展为64卦。
春秋战国之际,筹算已普遍应用,其记数法是十进位值制。
数的概念从整数扩充到分数、负数,建立了数的四则运算的算术系统。
几何方面,4500年前就有测量工具规、矩、准、绳,有圆方平直的概念。
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商高知道“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春秋末战国初的墨子在《墨经》中给出了一些数学定义,包含有许多算术、几何方面的知识和无穷、极限的概念。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d7b2d4581b6bd97e19ea1e.png)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篇一: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学习体会重庆三峡学院现代数学进展课程论文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学习体会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姓名年级 2021级学号指导教师2021年5月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学习体会姓名:张力丹(重庆三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21级数本2班)摘要:通过实例叙述了中外数学发展进程中凝练出的数学哲学思想的变革和相互联系,概括了数学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实用性以及数学和哲学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最后分五个方面对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课程学习的感悟体会和学习意义进行了总结提炼。
关键词:数学史;哲学;思想;数学文化;感悟.引言我认为: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作为一门课程一门学科,教授给我的绝不仅仅只停留在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不胜枚举的中外数学家以及数学发展史中具体事例和思想运动,更内涵而又丰满地是教授我一种数学的哲学思想、事物的发展规律、唯物理性客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我们今后人生的指引和极大丰富。
同时也是对身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情操和文化素养的磨练及沉淀,这才是我认为学习完数学史数学文化这门课程的精神内核。
数学史的离不开数学哲学,否则,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深度。
法国伟大的数学家亨利·庞加莱曾说:“如果我们想要预测数学的未来,那么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在谈到数学史对数学的重要性时,英国数学家格莱舍有一段经典名言:“任何一种企图将一个学科和它的历史割裂开来,我确信,没有哪一个学科比数学的损失更大。
”无独有偶,德国数学家汉克尔也形象地指出过数学的这一特点:“在大多数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被下一代人所摧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
惟独数学,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
”数学是历史的科学,是由历史成果积累而成的。
经过数学史课程的学习,我被数学文化中深刻的哲学思想而深深吸引。
通过老师课堂上的丰富举例;通过一个个生动、紧张、严肃、活泼的数学家形象和事例;通过数学史上一次次的猜想、命题、假设、证明,一次次地发展变革,更是引发了我对数学的发展规律和其本质哲学思想变革的不断思索。
数学史论文函数概念的发展
![数学史论文函数概念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95b76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2.png)
数学史论文函数概念的发展函数概念是数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探讨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通过几何学研究曲线形状,但并没有引入函数的概念。
然而,在公元前4世纪,欧多克索斯和亚历山大斯在几何方面的研究中开始使用变量和关系的概念。
他们发现,一些曲线的线段长度与曲线上的其中一点的位置有关。
这可以看作是函数的一个早期表现,但并没有引入一个明确的函数概念。
随着数学的进一步发展,莱布尼茨和牛顿在17世纪末提出了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
他们引入了“fluxion”的概念,该概念可以表示变量随时间的变化速率。
这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称的导数。
莱布尼茨还引入了“integral”的概念,表示曲线下的面积。
这些概念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系统地研究曲线和变化。
在18世纪,欧拉将函数视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开始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他引入了函数符号“f(x)”来表示变量x的函数值。
这是函数概念的一个重要发展,为后来函数概念的正式定义奠定了基础。
在19世纪,庞加莱和魏尔斯特拉斯等人对函数的连续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提出了连续函数和不连续函数的概念,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性质和定理。
这为分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数学的发展,函数概念也在不断演变。
20世纪初,数学家们开始研究更加复杂的函数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他们引入了概念扩展,如多变量函数,复函数和泛函等。
这些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物理学、经济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
函数概念的发展对数学的其他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在代数学中,函数概念为多项式和方程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在几何学中,函数概念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描述曲线和表面的性质。
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函数概念使得我们能够研究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函数概念的发展是数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为人们研究曲线和变化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并对数学的其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函数概念的发展也证明了数学的不断进步和演变,为更深入的数学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中插入数学史教学,形成正确数学发展观论文
![教学过程中插入数学史教学,形成正确数学发展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a0ed3df28ea81c758f57891.png)
教学过程中插入数学史教学,形成正确的数学发展观内容摘要: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本身历史的一门科学,它能够充分揭示数学概念、方法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完整反映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数学家们为探求真理勤奋努力的真实写照。
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结合中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融人数学史知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在数学史料的选取和使用上应注意遵循数学史料为数学教学服务的原则。
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数学史料、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仅要熟悉数学内容,了解数学的历史,更要明白学生的实际,使数学史料和数学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发展观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学好数学、教好数学,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创新人才是数学教育的主题。
可是,怎样才能真正教好数学、学好数学,却是数学教育的一大难题。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本身历史的一门科学,它能够充分揭示数学概念、方法的来龙去脉和本质特征,完整反映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是数学家们为探求真理勤奋努力的真实写照。
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结合中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融人数学史知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学史知识融入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数学家克莱因曾经说过:“每一位中学和大学教师都应该知道数学史。
有很多的理由,但是最为重要的一条理由或许就是,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指南。
”1.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小学数学基本上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的,比较易于理解。
到了中学,代数的符号化、几何推理证明的出现,使学生开始接触到抽象的数学,不少同学感到数学突然变得难学了,加之数学教材过于理论化,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定义不明白、定理不理解、习题不会做的现象司空见惯。
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发展历史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定理及思想方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这也是数学史知识融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目的。
数学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数学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8ab32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b.png)
数学史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与背景1.1 引言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小学阶段,许多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恐惧感。
为了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本文提出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1.2 背景分析(1)数学史的内涵与价值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
数学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更能让我们从中汲取数学家的智慧,为现代数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2)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目前,虽然数学史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地位逐渐被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数学史的应用仍然有限。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数学史的融入。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和数学家的智慧。
(3)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以下几点: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素养;3. 引导学生从数学家的智慧中汲取灵感,培养创新意识;4.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
1.3 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2. 提出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3. 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验证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4. 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1.4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如下: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数学史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提出应用策略提供参考;3. 实证研究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学史融入教学的策略,观察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
数学史论文
![数学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b562abd1f34693daef3e58.png)
数学史论文资料《我对数学史的看法》一位教师心有感触地说:我们虽然教了这么多年数学,但所了解的数学史还真的不多,以后要通过各种渠道多学点数学史的知识,充实自已的“数学知识库”,让学生能在数学课中更多地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
一、学习数学史的意义学习数学史对每一位数学工作者来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数学知识的传播者。
我认为学习数学史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1、数学史的科学意义每一门科学都有其发展的历史,作为历史上的科学,既有其历史性又有其现实性。
其现实性首先表现在科学概念与方法的延续性方面,今日的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历史上科学传统的深化与发展,或者是对历史上科学难题的解决,因此我们无法割裂科学现实与科学史之间的联系。
数学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累性科学,其概念和方法更具有延续性,比如古代文明中形成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和四则运算法则,我们今天仍在使用,诸如费尔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历史上的难题,长期以来一直是现代数论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数学传统与数学史材料可以在现实的数学研究中获得发展。
国内外许多著名的数学大师都具有深厚的数学史修养或者兼及数学史研究,并善于从历史素材中汲取养分,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早年在拓扑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七十年代开始研究中国数学史,在中国数学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数学机械化思想的启发下,建立了被誉为“吴方法”的关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数学机械化方法,他的工作不愧为古为今用,振兴民族文化的典范。
科学史的现实性还表现在为我们今日的科学研究提供经验教训和历史借鉴,以使我们明确科学研究的方向以少走弯路或错路,为当今科技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也是我们预见科学未来的依据。
多了解一些数学史知识,也不会致使我们出现诸如解决三等分角作图、证明四色定理等荒唐事,也避免我们在费尔马大定理等问题上白废时间和精力。
关于数学史的论文参考范文
![关于数学史的论文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05765f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8.png)
关于数学史的论⽂参考范⽂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数学史的论⽂参考范⽂的内容,欢迎⼤家阅读参考! 数学史的论⽂参考范⽂篇1 浅谈流形概念的演变与理论发展 ⼀、引⾔ 流形是20 世纪数学有代表性的基本概念,它集⼏何、代数、分析于⼀体,成为现代数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数学中,流形作为⽅程的⾮退化系统的解的集合出现,也是⼏何的各种集合和允许局部参数化的其他对象。
〔1〕53物理学中,经典⼒学的相空间和构造⼴义相对论的时空模型的四维伪黎曼流形都是流形的实例。
流形是局部具有欧⽒空间性质的拓扑空间,粗略地说,流形上每⼀点的附近和欧⽒空间的⼀个开集是同胚的,流形正是⼀块块欧⽒空间粘起来的结果。
从整体上看,流形具有拓扑结构,⽽拓扑结构是“软” 的,因为所有的同胚变形会保持拓扑结构不变,这样流形具有整体上的柔性,可流动性,也许这就是中⽂译成流形(该译名由着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学家江泽涵引⼊)的原因。
流形作为拓扑空间,它的起源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是如何解决的? 谁解决的? 形成了什么理论?这是⼏何史的根本问题。
⽬前国内外对这些问题已有⼀些研究〔1-7〕,本⽂在已有研究⼯作的基础上,对流形的历史演变过程进⾏了较为深⼊、细致的分析,并对上述问题给予解答。
⼆、流形概念的演变 流形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斯(C.F.Gauss,1777-1855)的内蕴⼏何思想,黎曼(C.F.B.Riemann,1826-1866)继承并发展了的⾼斯的想法,并给出了流形的描述性定义。
随着集合论和拓扑学的发展,希尔伯特(D.Hilbert,1862-1943)⽤公理化⽅案改良了黎曼对流形的定义,最终外尔(H.Weyl,1885-1955)给出了流形的严格数学定义。
1. ⾼斯-克吕格投影和曲纹坐标系 ⼗⼋世纪末及⼗九世纪初,频繁的拿破仑战争和欧洲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绘制精确的地图,于是欧洲各国开始有计划地实施本国领域的⼤地测量⼯作。
简述中国数学发展史
![简述中国数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13eb95e227916888586d72a.png)
中国数学发展史【摘要】数学发展史就是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
人们的思想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数学中的很多思想也是人类不断发展的体现。
该论文就围绕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和论述。
介绍了从古至今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中国数学思想的特点及中国数学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外数学文化的交流影响,总结了从数学发展史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数学;数学发展史;数学思想一、中国数学的发展历程中国数学的起源与早期发展据《易·系辞》记载:“伏羲作结绳”,“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其中有十进制制的记数法,出现最大的数字为三万。
这是位值制的最早使用。
算筹是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这种方法称为筹算。
筹算在春秋时代已很普遍。
在几何学方面《史记·夏本记》中说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并早已发现“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勾股定理﹝西方称勾股定理﹞的特例。
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已有圆、方、平、直的概念。
对几何工具也有深刻认识。
算术四则运算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乘法运算已广为流行。
“九九表”一直流行了约1600年。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一些学派还总结和概括出与数学有关的许多抽象概念。
著名的有《墨经》中关于某些几何名词的定义和命题。
《庄子》中则强调抽象的数学思想。
其中几何概念的定义、极限思想和其它数学命题是相当可贵的数学思想。
此外,讲述阴阳八卦,预言吉凶的《易经》已有了组合数学的萌芽,并反映出二进制的思想。
中国数学体系的形成与奠基这一时期包括从秦汉、魏晋、南北朝,共400年间的数学发展历史。
秦汉是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时期。
在这一时期,数学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数学方面的专书陆续出现。
现传中国历史最早的数学专著是1984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成书于西汉初的汉简《算数书》。
西汉末年﹝公元前一世纪﹞编纂的《周髀算经》,尽管是谈论盖天说宇宙论的天文学著作,但包含许多数学内容,在数学方面主要有两项成就:(1)分数、等差数列、勾股定理于测量术;(2)测太阳高、远的陈子测日法,为后来重差术(勾股测量法)的先驱。
有关数学史方面的论文参考范文
![有关数学史方面的论文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da4b3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8.png)
有关数学史方面的论文参考范文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数学史方面的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有关数学史方面的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析函数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演变函数在当今社会应用广泛,在数学,计算机科学,金融,IT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学发展的历史上,函数这一概念从提出到如今渗透到数学的各个层面,都在数学学科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学好函数、了解函数的发展历史不仅能提高我们对函数概念的认知度,还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1 函数产生的社会背景函数(function) 这一名称出自清朝数学家李善兰的着作《代数学》,书中所写“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而在 16、17 世纪的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已经结束,文艺复兴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觉醒,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的繁荣和日益普遍的工业生产,促使技术科学和数学急速发展,这一时期的许多重大事件向数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哥白尼提出地动说,促使人们思考:行星运动的轨迹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牛顿通过落下的苹果发现万有引力,又自然使人想到在地球表面抛射物体的轨迹遵循什么原理等等。
函数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思维爆炸的时代下渐渐被数学家们所认知和提出。
早在函数概念尚未明确之前,数学家已经接触过不少函数,并对他们进行了分析研究。
如牛顿在1669 年的《分析书》中给出了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无穷级数表示;纳皮尔在1619 年阐明的对数原理为后世对数函数的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创立直角坐标系,使得解析几何得以创力,为函数的提出和表述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方式;直角坐标系可以很形象的表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但他还未意识到需要提炼一般的函数概念来阐述变量的关系。
17 世纪牛顿莱布尼兹提出微积分的概念,使得函数一般理论日趋完善,函数的一般概念表述呼之欲出。
数学中的优秀论文选读推荐
![数学中的优秀论文选读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d2e96f3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9.png)
数学中的优秀论文选读推荐在数学领域,优秀的论文对于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选取数学领域中的几篇优秀论文,推荐给读者,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数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和重要进展。
第一篇论文:《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这篇论文的作者是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他在1994年成功证明了费马大定理,这是一个备受关注和研究的数学难题。
费马大定理是指在任何大于2的整数n和非零整数x、y、z之间,不存在满足 x^n + y^n = z^n 的整数解。
怀尔斯的证明通过引入新的方法和理论,填补了数学史上的一个空白。
第二篇论文:《黎曼猜想的证明》黎曼猜想是数论领域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未解问题,数学家们长期以来都在寻求其证明。
尽管黎曼猜想的证明仍然是个谜,但克雷蒙·黎曼在1859年提出的这个猜想为数论的发展和数学物理的研究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论文,深入了解黎曼猜想的背景和研究进展。
第三篇论文:《博奕论的应用与研究》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和策略的数学分支。
约翰·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特恩是博弈论的奠基人,他们在20世纪40年代的论文《博奕论》中系统地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这篇论文不仅理论上严谨,而且对实际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如经济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
第四篇论文:《图论中的四色定理》四色定理是图论领域的一个经典问题,即任何平面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进行着色,相邻的区域颜色不同。
阿尔弗雷德·克雷姆斯基和吉奥尔格·弗朗西斯两位数学家在1976年发表的论文中给出了其证明。
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图论技巧和算法,对于图论和离散数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篇论文:《概率论与统计方法的应用》概率论和统计学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分支,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金融等领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本经典教材由埃米尔·布雷、理查德·杰·伯恩斯和米尔顿·亨特尔共同撰写。
关于数学史的论文参考范文
![关于数学史的论文参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6046f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2.png)
关于数学史的论文参考范文
前言
数学是一门古老、深奥、优美的科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它不仅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还对人类的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数学史的发展,
探讨数学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起源与古代
最早的数学活动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了计数、计量、度量等活动。
中国的甲骨文时期,也有
数学活动的记录,如有关土地面积、谷物的多少等方面的记录。
古代
数学在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中得到发展。
古希腊
的欧几里德几何、锡拉库托斯等人创立的数学、印度的代数和无限级
数等都是古代数学的重要成果。
古代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也反映
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中世纪与近现代
中世纪的欧洲,炼金术、占星术等被普遍地认为是数学的一部分。
但是,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数学逐渐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的贡献,重新定义了数学的基础和形式,
将数学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个时期,计算工具的发明也大大加速
了数学的发展。
如莫斯科大学教授米哈伊尔·瓦西尔耶维奇·奥斯特罗格。
数学史论文
![数学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105954a8956bec0875e305.png)
阿基米德的童话故事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进入了叙拉古。
罗马军队的统帅马塞拉斯下了一道命令:“要活捉阿基米德。
”在战争失败后,阿基米德对现实采取了学者的超然漠视的态度,专心致力于数学问题的研究。
有一天,阿基米德坐在残缺的石墙旁边,正在沙地上写写画画。
一个罗马士兵命令阿基米德去见马塞拉斯,他满不在乎的说:“先等我把方程式写完!”罗马士兵勃然大怒,用刀朝他刺去,于是阿基米德就带着遗憾死去了。
——死亡之谜众所周知阿基米德(希腊语:Αρχιμήδης,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天文学家。
阿基米德对数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他对于数学的贡献,使阿基米德被很多人视为欧洲古代最杰出的数学家,和所有时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
他曾被西方评价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数学家之首(其余两位分别为牛顿和高斯)。
据说阿基米德经常为了研究而废寝忘食,走进他的住处,随处可见数字和方程式,地上则是画满了各式各样的图形,墙上与桌上也无法幸免,都成了他的计算板,由此可知他旺盛的研究精神。
不凡的一生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诞生于希腊西西里岛叙拉古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他出生于贵族,与叙拉古的赫农王(King Hieron)有亲戚关系,家庭十分富有。
阿基米德的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学识渊博,为人谦逊。
阿基米德的意思是大思想家,阿基米德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数学、天文学,特别是古希腊的几何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概在他九岁时,父亲送他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念书,亚历山大城是当时西方世界的知识、文化中心,学者云集,举凡文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的研究都很发达,阿基米德在这里跟随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学习,包括有名的几何学大师—欧几里得,因此奠定了他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
阿基米德出生时,在当时古希腊的辉煌文化已经逐渐衰退,经济、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但是另一方面,意大利半岛上新兴的罗马共和国,也正不断的扩张势力;北非也有新的国家迦太基兴起。
中国数学的发展历史论文
![中国数学的发展历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d984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b.png)
中国数学的发展历史论文中国数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在中国古代,数学是与其他学科一样受到高度重视的学科之一,并且有着非常丰富的数学发展历史。
最早的数学文献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的甲骨文,这些甲骨文中就包含了简单的计算和数学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数学发展逐渐壮大,汇集了许多优秀的数学家和学者。
在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数学著作之一就是《九章算术》,这部著作涵盖了从几何学到代数学的各种数学内容,并对后世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此之外,《算经》、《孙子算经》等数学著作也在中国古代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随着中华文明不断的发展,中国的数学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推广。
在宋朝时期,数学家秦九韶提出了秦九韶算法,这一算法在解决一元高次代数方程的问题上有着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中国代数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除了传统的代数学和几何学之外,中国古代还有着丰富的数论、概率论和微积分的研究。
这些数学概念在当时就已经得到了重要的探讨和发展,并且对后世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近代,中国的数学发展也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
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中国的数学家们开始与世界各国的数学家进行交流和合作,这对中国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今天的中国数学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数学研究、教育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中国数学家们也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增添了很多新的光彩。
总的来说,中国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跨越了时空的变迁,积淀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和传统。
中国数学的辉煌历史为今后的数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数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不仅在几何学、代数学、数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还在应用数学和跨学科交叉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积淀。
古代数学家如刘徽、祖冲之、杨辉等的伟大贡献,为中国古代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当今中国数学的宝贵遗产。
数学史论文(4篇)
![数学史论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f838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4.png)
数学史论文(4篇)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
小编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数学史论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数学史论文篇一笔者认为,在宋元时期出现发展并在明代得以全面应用的中国珠算,[(4)]作为中国传统算器的历史性创造以及它作为实践应用的历史地位并没有得到数学史界的充分认识。
目前的评价没有把中国珠算与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规律联系起来,没有把中国珠算作为宋元数学成就之后的又一重大成就,明代珠算与宋元数学的比较评价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评价中一个很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
在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中,对宋元数学和明代珠算评价的反差,实际上已经带来了中西古代数学比较研究和评价方面的某些困难。
客观地历史地评价明代珠算,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算器型的算法体系、技艺型的价值取向和古代数学评价标准等问题。
1珠算与算器型算法体系目前,许多中国数学史的学者都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认识到,中西古代数学是两种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不同构造体系的数学模式。
许多中国学者都从中国古代数学发生发展及其流变的规律中指出中国古代数学区别于古希腊数学的特征,并且强调要在中西古代数学的差异之处体现中国古代数学的意义及其对人类数学的贡献。
在论证分析中国古代数学的特征时,许多学者指出了中国古代数学不象古希腊数学那样依逻辑运演和逻辑证明为主要形式,中国古代数学主要是以筹算的运演为主,算筹的运演规律构成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特征。
换句话说,使用算筹这样一种算器,并以其为基本运演形式是中国古代数学的基本特征。
李继闵先生认为:“形数结合,以算为主,使用算器,建立一套算法体系是中国传统数学的显著特色。
”[(5)]吴文俊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数学紧紧依靠算器而形成的数学模式时强调指出:“我国的传统数学有它自己的体系与形式,有着它自身的发展途径与独到的思想体系,不能以西方数学的模式生搬硬套……从问题而不是从公理出发,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推理论证为主旨,这与西方之以欧几里得几何为代表的所谓演绎体系旨趣迥异,途径亦殊……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与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曾多次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发展中的主流。
大学数学史论文-数学论文怎么写
![大学数学史论文-数学论文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de339839d4d8d15abe234eef.png)
大学数学史论文|数学论文怎么写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数学史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大学数学史论文篇1数学史的教育功能摘要数学史作为数学学科中的一部分,它不仅揭示了数学知识发展的来源,也揭示了数学学科对于人们发展科学文化知识的巨大作用。
数学史的教学已经成为了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利用数学史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们提高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从了解数学史的根源开始,主动发现数学学科中的奥秘。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四大方面分析了数学史对于数学教育工作中的功能体现,从而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数学史教育功能创新思维功能体现1 数学史的教育功能之一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对数学冰冷的美丽产生出火热的激情。
然而,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仅是鼓励和题海战术这么简单,我们应该采取引导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青少年时期正是疑问多、想法多的阶段,我们应该抓住学生们的这一特点,从解除疑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们接受和爱好数学的学习。
让学生们在了解数学史的基础上,深刻记忆数学定义、定理的模型与应用。
例如: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无理数的概念时,若只是将无理数的概念硬性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们似乎已经记住了无理数的特征,也能够正确判断哪些数是无理数,哪些数不是无理数,然而,这只是课堂中的短暂记忆,无法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无法在学生们的脑子里留下长久的烙印。
因此,我们可以从介绍无理数的历史发展入手,将生动的无理数来源的历史背景讲授给学生们,引起学生们学习无理数的兴趣,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记忆。
2 数学史的教育功能之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的主要功能是应用科学,数学是一种工具,是所有学科中最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自然科学,从数学知识的本身来看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表面来看,学生们在课堂中所接受的是已经由大量科学家所发现和证明了的科学结晶,这些结果的产生是具有强大科学依据的,每一个结晶诞生的背后都有一个久远的历史故事,它不仅验证了科学的可靠性,同时也说明了世界奥秘的可知性。
数学的发展历史论文
![数学的发展历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43211810a6f524ccbf85af.png)
论文当我们开始认识这个世界时,数学就和我们在一起了。
我们在进入小学之前,就已经开始认识和使用阿拉伯数字,这是进入数学殿堂的开端,至今大家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数学知识,那么,这些数学知识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一样漫长是随着人类社会的生活。
生产活动而自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
现在看起来很自然的一些数学概念(例如无理数、负数、0等),历史上却经理了漫长性或积累性很强的学科。
数学史记载了这门学科发生、发展的过程,展现了其深刻内涵和完美形式背后激动人心的灵感,蓉智的思想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我们的研究小组怀者探索的精神,踏入数学史中,感受到数学家们刻苦钻研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并且对数学的发展轨迹有了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对起发展历史的概况: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恒河与印度河畔的古代印度以及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国并称“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河谷文明”,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河谷文明”,早期的数学就诞生在这个地方。
中国古代是一个世界上数学先进的国家,用近代科目来归类的话可以看出无论在算术、代数、几何和三角方面都十分发达。
现在就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处等数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大约在3000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自然数的四则运算,这些运算知识一些结果。
被保留在古代的文字和典籍中。
乘除的运算规在后来的“孙子算位”(公元三世纪)内有了详细的记载,中国古代上用筹来技术的,在我们古代人民的计数中,已利用了和我们现在相同的位率,用筹计数的方法是以纵的筹来表示单位数、百位数、万位数等;用横的筹表示十位数、千位数等,在运算过程中也明显的表现出来。
“孙子算经”用十六字来表示它,“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和古其他古代国家一样。
乘法表的产生在中国也很早。
乘法表古代中做九九估计在2500年以前中国已有这个表,在那个时候人们便已九九来代表数学。
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汉代遗留下来的木简(公元前一世纪)上面写有九九的乘法口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史论文有关数学史的论文数学发展史论文
用好数学史教好数学课
【摘要】初、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数学史教育应体现不同的侧重点。
在利用数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谨防一些片面看法和简单做法。
【关键词】数学史教育;学习兴趣;数学思维;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史主要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由于数学是一门积累性很强的学科,“研究与学习数学史,可以……研究数学科学发展的规律与文化本质,帮助我们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理论和概念,认识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数学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多方面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但是,有关数学史的教学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继续探讨,例如学校教学各阶段对数学史教学的侧重点以及容易出现的一些“片面看法和
简单做法”等。
以下提出本人对这些问题的粗浅看法。
一、学校教学各阶段的侧重点
一般来说,数学史教育的作用主要有:1。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了解数学结论的来历;3。
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4。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如吃苦耐劳精神、爱国情操等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初中阶段的数学史教育应更多地注意趣味性。
初中生的逻辑和自控能力没有发展成熟,数学教学内容、体系也不严密,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史教育应更注重通过数学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即突出数学史教育的外在功能。
例如,“负数的产生”其重要原因之一即解方程的需要,
但在学科发展历史中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曲折但“负数”这一概念仍不能为人们接受,因此在教学处理上就吸取了教训,不以解方程人手而从“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人手引入负数(可参看初一年级上册的有关数学教材),从这样的历史背景出发,教学中就应提供大量的直观背景和现实模型以使小学刚升初中的学生在趣味中理解“一”号的现实意义。
高中阶段的数学史教育应将重点放在了解数学结论的来历和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上。
高中数学内容的逻辑性较强,知识体系也渐趋严密,对于某些抽象程度较高的数学知识(如虚数、极限等),如果缺乏一定的背景材料,不但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也会让学生有“天外来物”的困惑感。
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围绕知识结论的本质,将其发生、发展的过程给学生做以介绍,对学生理解这些知识一定大有帮助;另外,高中数学中存在着大量可以启发学生逻辑思维的历史材料,且高中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利用这些历史材料,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的兴起使得人们遇到了繁杂的数值计算,“对数”的发明以其节省脑力而“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那么,对中学教学内容的处理就可以围绕指数和对数的本质联系来进行,突出对数运算能有效地将三级运算(乘方与开方)转化为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二级运算转化为一级运算(加法与减法)的转化思想。
大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还是自控能力都已经基本发展成熟,且大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已经非常注重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学习方式也从中学时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注重课外的自学。
因此,大学阶段的数学史教育应重点突出其内在功能,以期引起学生思维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突出数学史教育中了解结论来历、启发数学思维的作用。
另外,越来越多的非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数学教育工作,在这些毕业生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将面对如何利用数学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因此,在大学阶段的数学史教育中又应未雨绸缪地对大学生做一些通过数学史教育提高学习兴趣的示范性工作。
因此,大学阶段的数学史教育应突出其三个功能:启发数学思维、了解结论来历以及培养学习兴趣。
二、谨防爱国主义教育的片面看法和简单做法
现如今,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常识,那么,我们就应该用较为宽泛的眼光来看数学或数学文化。
数学作为人类创造的文化之一,它并不是超文化的,而人类历史上曾经、并且现如今也有多种不同的文明形式存在着,从肯定不同的文明形式这一角度看,我们也就应当明确肯定数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数学发展的非统一性,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应依据多元文化的立场对各种不同的数学形式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
那么,类似这样的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片面看法和简单做法是不是就值得商榷:“我国的祖冲之在南北朝时期就计算出了3.1415926的近似值,这比西方国家早了1100年……”这就如同我们在选购衣服
时,营业员说:“我们这件衣服很好看,比你身上穿的这件好看多了!”试想:如果我的眼光很差也就意味着我看中的你的产品也不咋样嘛?笔者认为:你尽可以夸说你的产品好,但没有必要做出简单的(甚至在程度上没有可比性的)比较。
这个比方虽然粗俗了些,但是不妨碍我们理解在多元文化的立场下,对各种不同的数学形式应给予应有的尊重,也即,在数学的发展历史中简单地比较早晚其意义不大,更有可能造成学生夜郎自大的心理。
另外,所谓的爱国,不但要爱国家的繁荣先进,也要正视国家的苦难和艰辛,我想,在为我国的数学成就欣喜自豪的同时,提醒学生正视我国明清时期数学的衰微和所造成的一系列恶果也是必要的,只有帮助学生以史为鉴,才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坚定他们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的决心。
因此,数学史教育中不能以己之长,说人之短,慎用比别人早多少年作为衡量数学成就的标准实行有鉴别的拿来主义,为中国的建设服务,这才是爱国精神应有之义。
综上,笔者认为对于不同教育阶段的群体,应区别对待数学史教育的不同功能,初中阶段的数学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思想品质,高中和大学阶段除了强调数学史教育中了解结论来历、培养数学思维的功能外,大学阶段还应对大学生做一些通过数学史教育提高学习兴趣的示范性工作;另外,在利用数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谨防一些片面看法和简单做法。
【参考文献】
[1]朱家生。
数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2]郑毓信,王宪昌,蔡仲。
数学文化学[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17-27。
[3]朱家生。
数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