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论文格式
学术研究、读书报告论文格式

读书报告征文、学术研究论文文档规范格式一、论文的书写格式规范1.论文正文由论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7部分组成。
(1) 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两行书写;(2) 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须写明专业、年级、姓名;(3) 摘要:中文摘要字数应在200字以内。
(4) 关键词:限制在3—5个词语内,各词间用“;”间隔;(5)注释:注释主要用于文章篇名、作者、文内某一方面特定概念内容、直接引用论述的必要解释或说明。
注释序号用加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①②③),在文中出现的地方用上标予以标明,采用脚注的形式,注于当页页脚;(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撰写论文时围绕论题参考的著作、论文、期刊、网上资料、图片音像资料等。
参考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地方用上标予以标明,序号用加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2][3]),列于正文文末。
二、论文的排版格式规范1.论文标题:小2号黑体,居中。
2. 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抬头用5号黑体加粗,内容用5号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行间距固定值26磅。
3.正文文本:宋体小4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6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要求排版。
4.正文内标题:见附后格式。
5.文中图表: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标准统一,字体大小与正文协调,手工绘制的要用绘图笔,图表名称和编号准确无误。
6.注释序号用加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如①②③),在文中出现的地方用上标予以标明,采用脚注的形式,注于当页页脚;7.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空2行,行间距单倍行距,排版见附后格式。
三、其他说明以上排版格式参见文后所附“论文排版打印样式“。
(论文标题)论文排版样式(小2号黑体)──(副标题)作者必读(3号宋体)(空一行)xx专业xx班xxxx级X某某(小4号仿宋体,居中)(空一行)摘要:“摘要:”二字请用5号黑体加粗。
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1.封面:书“南开大学第四届“梦想+”创新创业大赛调研报告/学术论文”,二号黑体居中加粗;标明论文标题、团队名称、负责人姓名、学院、参赛类别、指导教师及材料上交年月,三号黑体;若有其他元素可自由排版;
2.目录:“目录”二字,二号黑体居中加粗;各分条目五号宋体;单倍行距;
3.正文: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L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4.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以上为基本要求,如有特殊需求选手可自行发挥。
学术论文内容及格式要求

学术论文内容及格式要求
学术论文是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报告,致力于解决特定问题或探索其中一种现象。
它的内容和格式要求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1.内容要求:
-引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提出问题并阐述目的与意义。
-文献综述:对已有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和总结,描述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详细描述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确保可供他人复现。
-结果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用图表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讨论与结论: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讨论研究的局限性,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2.格式要求:
-标题:简洁明了,准确概括研究主题。
-摘要:简明扼要地陈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留下深入阅读的印象。
-引言部分:介绍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引出研究的目标。
学术期刊的论文格式

学术期刊的论文格式篇一:学术论文标准格式学术论文标准格式一、作者简介顺序:姓名(出生年- ),性别,籍贯,单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
二、摘要:100-150字,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直接提出主要观点,概括主要内容,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
三、关键词:3-5个,名词性术语。
四、正文各级标题层次为:一、(二)3. (4)五、凡引文出处一律列入文末“参考文献”,编排格式如下:(一)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二)期刊:[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三)报纸:[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四)文中引文序号与文末“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用上标方括号[ ] 。
(五)同一文献只能用一个序号,不同页码用括号标在文中序号后,如[1](P3)。
[1]著作类格式一,示例:W. 施太格缪勒. 当代哲学主流(下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著作类格式二(不必标明著作者),示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期刊类格式一,示例:章培恒.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兼及“近代文学”问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期刊类格式二(两个以上作者),示例:曹凤岐、姜华东. 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文集类格式一,示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文集类格式二(析出文献),示例:[美]哈耶克. 建构主义的错误[A]. 经济、科学与政治[C].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4]报纸类格式,示例: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5]电子文献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人.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示例: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0L].1)中文部分①学术论文题目采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字,章节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加粗字;②作者姓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除章节标题外)均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其中“摘要”、“关键词”两个词加方括号加粗;③“参考文献”采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字,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用小四号仿宋字。
学术论文格式模板完全版

标题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1.作者单位正式对外名称,省份城市邮编;2.作者单位正式对外名称,省份城市邮编)摘要:4个整句以上,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缺一不可)等。
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不得出现“本文”、“作者”等词汇。
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并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特别注意所述内容均应包含在正文中,且数据一致)。
不要重复题目,给出文中的主要信息、关键步骤或数据,以便于检索;篇幅:200字左右。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缩写词首次出现时请给出全称。
关键词:列出3~8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结束处不用标点符号,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缩写词请给出全称,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图分类号: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引言引言中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尤其是近三年的研究成果,需引用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扼要说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
引言部分不加小标题。
1 一级标题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不加标点符号。
如“1”,“1.1”,“3.1.2”等,编号到三级为止。
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
标题不得排在页末。
模板中的各级层次标题为建议名称,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做相应的修改㈡㈦111111111111。
1.1 二级标题㈠1.3.1 三级标题正文部分表格:表格采用三线表。
每个表格都应有表序和表题,表题应简明扼要。
表头上的栏目填写该栏的项目名称,当项目是物理量时,请按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标注规定,列出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使用单位。
量符号用斜体字母,单位用正体字母,中间用斜杠“/”连接,如:t R/min,RSD/%。
作者应使表格尽量满足期刊要求(单栏7.3 cm,双栏15.3 cm,页面15.3 cm×24.5 cm)。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
编写格式
1.引言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它形式。
2.定义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 编写要求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打字。
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
4 编写格式
4.2 报告、论文的构成
封面、封二(学术论文不必要)
题名页
序或前言(必要时)
摘要
前置部分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
引言
正文
主体部分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表
附录部分(必要时)
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
结尾部分(必要时)索引
封三、封底。
学术期刊论文撰写格式

学术期刊论文撰写格式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正文用小4号宋体,通栏排版。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
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其他未说明文献〔Z〕。
国家标准学术论文格式

国家标准学术论文格式【篇一: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1 引言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2.1 科学技术报告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
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国家标准学术论文格式

国家标准学术论文格式各大期刊杂志和高校院系对论文格式的规范性标准日趋严格,小编整理了国家标准学术论文格式,欢迎阅读!国家标准学术论文格式篇一一、论文的书写格式规范化要求论文本身由论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简明、确切地表述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般不超过25个字,可分两行书写。
2.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须写明院系、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姓名。
3.摘要:摘要应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表述研究内容及结论,必须重点突出、文字简练,中文摘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4.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及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中文关键词限制在3~8个。
5.正文:论文的主体。
论文须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正文要标明各级标题,设计合理,文稿中应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
6.参考文献:必须是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应选用公开发表的资料。
以近期发表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内容直接相关,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
关于物理教育的学术论文对物理素质教育的思考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倡导了许多年,但是进展比较慢,原因在哪里?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美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和独立性等等。
一个智商很高的人,可能是依赖性很强、性格很脆弱的人。
但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有独到见解,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的人,同时还应该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判断力。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是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养,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
那么在物理学科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实施教育目标?本文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如何进行物理学科的创造教育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
学术论文格式标准gb

学术论文格式标准gb【篇一: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论文编写格式)】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论文编写格式1)封面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关键词5)目录6)前言、引言、绪论7)正文8)结论9)致谢7)参考文献8)附录a(可选)9)附录b(可选)封面? 标题、署名? 标题:应是整个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符合学术性文体的要求、符合高职学生的层次特点、符合高职应用性的要求要求:使用学校提供统一格式的封面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新见解,语言精炼。
提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报告、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要便于检索。
? 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要求:中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另起一页。
中文名称的“内容摘要”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中文名称的“关键词” 另起一行用小4号黑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黑体,一般不超过8个词,词间空一格。
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另起一页。
英文“内容提要”项目名称规定为“abstract”,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英文“关键词” 另起一行,项目名称规定为“key words”,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加粗,顶格,其内容接“key words”后空一格,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词间用分号“;”隔开。
目录要求:另起一页。
“目录”项目名称用小2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
引言(或绪论)? 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学术论文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9.人生每个阶段都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不 是老生常谈。 10. 宁可[质胜于文],不要[以文害意] ([文]是辞藻 之美、雕饰的文字、浮夸滥情的文辞——亦即 purple prose ) 。 11. 表达时力求通顺明白。再高深的想法,如果读 者看不懂,实在可惜;更表示个人表达有问题。 艰涩的文字或者表示作者的思路不明白,或者是 东抄西借的,尚未融会贯通,或者是不重视沟通 的技巧。文字送出前,至少读三次,最好要类型主要有哪些?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通用的格式 学术论文各部分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一.科技学术论文的主要类型: 科技学术论文的主要类型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科技报告 图书专著等等
二.科技学术论文通用模块:
题名(Title) 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摘要(Abstract) 关键词(Key words) 引言(Introduction) 正文(Main body) 结论 (Conclusion) 参考文献(Reference) 致谢(Acknowledgment)
四.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1.不盲从权威;要博览他人的著作,但更要有自己的看 法——看法不是突发奇想,没有根据 (i.e., out of the blue) ;要随时随地注意观察、保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 2. 没有固定的研究方法。每个议题因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 切入角度,也要考虑其它因素而决定对该议题的研究层次 (如指定作业、学期报告、硕士论文等均有不同的时间与 层次要求;不同的发表刊物也因读者群而有不同的层次与 不同的写法);但不可因前述性质的不同而改变严谨的态 度——[深入浅出]不等于[肤浅没内容]。
三.学术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要求
(一)题名(Title) 题名( )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 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 组合。 “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 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学术论文格式标准模板范例

学术论文格式标准模板一、学术论文格式要求(一)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
字数不超过5000字。
(二)应完整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有“结论"部分.如稿件内容不清或文章篇幅超长等原因,编辑有权删改。
(三)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排列: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2.姓名(第二行):小三楷字体,居中排.3.作者单位或通信地址(第三行):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用小三楷字体。
4.关键词。
需列出4个关键词,小三楷字体。
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关键词后请列出作者的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个人会员的登记号5.正文。
小四号宋体。
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
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下表:表;标题体例标题级别字体字号格式说明一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题目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顿号,如“一、”三级标题四号仿宋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括号,如“(一)”四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阿拉伯数字加下圆点,如“1。
"五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内容字体字号格式说明图题五号宋体排图下,居中,单占行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图2”图注小五号宋体排图题下,居中,接排序号按流水排序,如“1。
”;“2。
"表题五号黑体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如“表2几种发动机的最大功率/kW"“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表栏头小五号宋体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图文/表文小五号宋体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6.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和基本要求》

《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和基本要求》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结论、参考文献等八个部分。
题目文章的“眼睛”,是论文的高度概括。
它应具有三个功能。
①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
②简洁、精练,利于文献的编排、记录、整理、引用和记忆。
③便于分类、引证。
题目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目一般不要超过10个实词。
如果题目太长,可以采用加副标题的办法解决。
论文题目用词要质朴、准确,不用广告式的词语,避免使用不常用的缩略词、代号和公式等。
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发表论文就要签署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
署名者要具有三个条件:一是研究的参加者;二是论文的讨论或执笔者;三是对论文全文具有答辩能力。
三者缺一不可。
3、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他的要求有三条:短、精、完整。
短: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
精:准确、精练地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重点是结论。
完整:摘要即一篇短文,应包含与论文同等的主要信息,可以独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艺推广。
也可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4、关键词。
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选取出来的单词和术语。
关键词要尽量规范,应能反映主题内容和必要信息。
每篇论文3—8个为宜。
5、引言。
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以及研究设想等。
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写引言,只用小段文字代替。
6、正文。
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正文的写作,一般的说有三种方法:①大体按研究进程,依次论述;②按认识的规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组成正文;③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撰写。
要写好这部分,首先要有材料和内容,然后有概念、判断、推理,然后形成观点。
7、结论。
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决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论文内容从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升华。
如果不可能得出结论,也可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1 引言1.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以下简称报告、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1.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2 定义2.1 科学技术报告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
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2.2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沦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成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2.3 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第二章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

第二章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一般的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包括三部分:文前部分、主体部分、辅文部分。
一、文前部分包括标题、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一)标题标题是以最简明、具体、准确、醒目的词语概括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标题要既能概括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要引人注目。
标题中的每一个词语必须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中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子字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副标题)。
副标题一般用小于正题的字号另行起排。
(二)署名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也便于读者同作者保持联系。
作者署名应置于标题名下方。
规范: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应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形式的全部字母均应大写。
复兴联系,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明中间加连字符“-”。
多位作者署名间要用逗号隔开;作者不同单位是,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
(三)作者单位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和学习单位,单位名要全称。
以及作者所在省、城市名、邮编,加圆括号至于作者名下方。
多作者的单位间用分号隔开,并在不同的工作单位名称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四)摘要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尖端陈述。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均应有中英文摘要。
摘要一般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即一篇简短的、完整的论文。
摘要一般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忌用评论性的语言,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不用公知公用的术语和符号,不能引用参考文献。
字数以300字左右为宜。
摘要一般应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置于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
多以“摘要”或“【摘要】”标识。
(五)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能反映全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一般选3-8个关键词。
关键词应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排在摘要下方。
多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以“关键词:”或“【关键词】”标识。
(六)中图分类号(七)文献标识码一般由出版单位编制分类。
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参考格式

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参考格式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参考格式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参考格式1为便于学校对挑战杯作品进行评审,特对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规定以下参考格式:(1)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有关资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文本),要有封面,封面应打上论文题目(2号黑体)、类别、指导教师、作者、学院、班级(以上均为4号楷体),论文格式为题目(4号黑体)、作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以上均为5号楷体)和正文(5号宋体)。
(2)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须附有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应包括该项成果的意义、基本思路、适用范围、先进性、科学性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字体与论文相同)。
(3)所有作品的文字材料都要打印在A4纸上,单面打印,左侧装订,行间距为单倍行距,页码居右下。
(4)学术论文及有关材料字数限8000字以内,社会调查报告字数限15000字以内。
其它规范请参照学术论文要求。
附:学术论文要求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为例,其它参赛作品参考此标准。
论文应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图表简明清晰。
每篇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名、中英文作者单位、中英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
1.1题名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1.2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200~300字),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
1.3关键词中文关键词标注3~8个,选词要规范,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1.4正文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正文部分不能大面积摘抄别人文章,引文应注明出处。
包括前言、实验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内容。
前言应简短,体现问题的本质与研究范围,回顾相关文献,尤其是近2~3年的研究成果,叙述主要调查结果。
学术报告引用格式

学术报告引用格式
学术报告引用格式通常遵循国际通用的引用方式,主要包括作者、出版年份、书名或文章题目、出版地点和出版者等信息。
对于书籍,学术报告引用格式为:
作者. (年份). 书名. 出版地点: 出版者.
对于期刊文章,学术报告引用格式为:
作者. (年份). 文章题目. 期刊名, 卷号(期数), 页码.
对于会议论文,学术报告引用格式为:
作者. (年份). 论文题目. 收录于主编姓名(主编):会议论文集名称, 页码. 地点: 出版者.
在引用学术报告时,还应该注明报告者姓名、报告标题、报告时间、报告地点等信息,以便读者查找相关资料。
例如:
作者. (年份). 论文题目. 报告者姓名(主持人),标题,报告会议,时
间,报告地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使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注明出处,并加以标注。
同时,在引用他人成果时需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不得
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和版权。
总之,学术报告引用格式的正确使用是保证学术研究严谨性和规范性
的重要环节,每一个学术工作者都应该认真对待。
在使用他人研究成
果时应尊重原著作者,标注引用出处,有效防范学术抄袭行为的发生,促进学术界的繁荣发展。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参考)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很多人都觉得论文难写,针对这一个问题,我也是搜集了一系列的关于论文写作的指导方法,而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写作指导具体内容如下:引言.1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技术报告、学位和学术论文的撰写和编辑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传播。
.2 本标准适用于报告、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形式构成和题录著录,及其撰写、编辑、印刷、出版等。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他形式。
.3 本标准全部或部分适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报、便览、备忘录等,也适用于技术档案。
定义.1 科学技术报告科学技术报告是描述一项科学技术研究的结果或进展或一项技术研制试验和评价的结果;或是论述某项科学技术问题的现状和的文件。
科学技术报告是为了呈送科学技术工作主管机构或科学基金会等组织或主持研究的人等。
科学技术报告中一般应该提供系统的或按工作进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以便有关人员和读者判断和评价,以及对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提出修正意见。
论文(报告)的排版格式规范五篇范文[修改版]
![论文(报告)的排版格式规范五篇范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e4bd0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5.png)
第一篇:论文(报告)的排版格式规范原则上毕业论文(设计)均按一下要求排版、打印。
1.版面尺寸:A4(21.0×29.7厘米);版芯位置(正文位置):上边界3.5厘米、下边界3.0厘米、左边界3.0厘米、右边界2.5厘米、装订线位置定义为0厘米。
2.页眉与页码:页眉从第一页开始设置,距边界2.8厘米,采用五号宋体居中,奇数页页眉为论文的一级标题文字,偶数页页眉为论文的题目;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五号宋体、用“第×页(共×页)”的格式,处于页面下方、居中、距下边界2.2厘米的位置。
3.目录:“目录”用小二号黑体,居中;一级标题顶格,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缩进2个汉字符,小四号宋体;标题文字与页码之间用点线,页码居右对齐。
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4.正文内标题:正文另起一页,论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前后段间距1行或12磅。
理工农医类专业正文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标引(阿拉伯数字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不加标点符号,如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 1.1.2 1.1.3……),一级标题用小二号、二级标题用三号、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用黑体加粗、顶格排列、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各级标题中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字体。
各级标题与正文前后段间距0.5行或6磅。
5.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22磅、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Times New Roman体的要求排版,每段首行缩进两个汉字。
6.文中图、表、公式: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
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
图以文中出现先后按“图1(空两格)图名、图2(空两格)图名……”(楷体五号加粗)随文排。
表格以出现先后按“表1(空两格)表名、表2(空两格)……”(黑体五号加粗)随文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报告优秀论文格式
1 编写要求
1.1 学术论文须用A4标准白纸。
1.2 学术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
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cm;装订线:0.5cm;页眉:1.5cm;页脚:1.5cm。
1.3学术论文文正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行间距设置为“多倍行距1.2”。
2学术论文的构成
前置部分: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
主体部分:论文主体
参考文献
后置部分:英文题目——作者——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3字体要求:
题目:小二号宋体
摘要:小四号宋体
一级标题:三号宋体
二级标题:小三宋体
三级标题:四号宋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
英文摘要:Times New Roman 小四
4正文格式
(1).学术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 .××××(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2).图:
图应编排序号。
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
字体为5
号宋体。
(3).表: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
表注应编排序号,并将附注文字置于表下。
字体为5号宋体。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格式:[序号]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格式:[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号·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学术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学术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发布日期技术标准:[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5其他:
本学术论文格式规范标准的解释权在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