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路径及创新
h学院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h学院辅导员绩效管理体系设计近年来,随着社会教育的发展,校园辅导员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培训、开展社会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成为校园改善和提高辅导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根据校园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建立以质量、效率和发展贡献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设置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及时评价校园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并将它与考核结果作为薪酬和晋升的依据。
二、制定绩效计划由校园辅导员制定绩效计划,探索其潜力,以便在其教学、管理和服务职责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新绩效计划,强化团队合作,并结合校园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需要,建立可行的考核程序,实现校园辅导员个性化发展。
三、定期持续督导通过定期持续督导,确保校园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绩效考核的结果保持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园辅导员的工作绩效。
以确保校园辅导员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维护校园安全和良好学习环境。
四、增加职业发展机会校园辅导员职业发展完全取决于其职业绩效。
正确评估校园辅导员的绩效,可以使其更有动力担任责任,并根据不同能力水平调整其职责范围,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技能培训以及其他支持,有效提高校园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校园辅导员绩效考核制度,有效解决考核与职责不一致等问题。
加强校园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打造一支有素质、有激情、有凝聚力的职业团队,促进教育环境的良性发展,为学生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通过分析校园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提出了建立以质量、效率和发展贡献性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绩效计划,定期持续督导,增加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等五点建议,以促进校园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促进校园教育的改善和提高做出贡献。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辅导员工作在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
在将阐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接着,通过概述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课程化模式,分析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并提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选择和实施策略的内容。
结论部分将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讨论研究的启示和局限性。
本研究旨在为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从而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益。
通过本文研究,将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提升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施策略、总结、展望、研究启示、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辅导员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导师和引导者,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往往存在着工作内容不够明确、绩效评价不够科学和标准化等问题。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引入课程化模式来规范和优化辅导员工作。
课程化模式不仅明确了工作内容和目标,还能够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化模式下,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的绩效评价体系建设,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为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
1.2 研究意义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生活态度以及职业发展。
而随着高校辅导员工作逐渐向课程化模式转变,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研究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帮助高校辅导员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促使其更加专注和有效地开展工作。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的一员,其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引导、协助和教育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并对其进行适当评估和激励。
一、考核指标的确定1. 学生满意度: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包括辅导员的专业能力、服务态度、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学生发展情况:通过跟踪学生的发展情况,评估辅导员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是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包括学生学业成绩、社会实践、就业率等方面的表现。
3. 工作质量:评估辅导员所负责的工作是否做到了规范、专业、细致,包括每位学生的档案管理、咨询记录、工作总结等方面的绩效。
4. 团队协作:评估辅导员在团队合作中的配合程度、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在学生群体活动和团队项目中所起到的作用。
1. 自我评价:辅导员可以通过撰写自我评价报告,总结工作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 专家评估:由教育部门邀请专家组成考评小组,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包括对个人档案、工作记录等资料的审查,以及与学生和教师的面谈等方式。
3. 学生评价: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定期座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和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4. 领导评价:辅导员的直接上级可以通过对辅导员工作的观察和评估,对其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建议。
三、考核结果的运用1. 激励机制:根据辅导员的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励和激励,包括加薪、晋升、表彰等方式,鼓励其继续提高工作绩效。
2. 培训进修:根据辅导员的考核结果,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提供相关的培训资源,帮助其提高专业能力和工作效果。
3. 工作调整:根据考核结果,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使其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4. 系统建设:通过对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和工作评估,收集相关数据,建立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数据库,为今后的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辅导员工作的持续改进。
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模式的现状与路径
义。当前 , 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面临诸如绩效评价指标不科学、 评价过程与方式不合理以及 评价反馈难以落实等现实困境与问题 , 学性与合理化绩效评价模式的 实施和应 用对于辅 科 导员工作综合性评估具有现 实推动作用 ,对于高校辅导 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提 高提供 了评估
技 术 支持 和具体 性 参鉴价 值 。
木
韩 锋
( 上海 出版 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印刷设备 工程 系, 上海 2 0 9 ) 0 0 3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 的实施者 , 也是最直接 负责 学生事务管理与
服 务 的教 育 工作 者 ,高校 辅 导 员队伍 建设 的成 效性 对 于提 升 整 个 高等教 育水 平具有 重要 意
绩效 评 价 是 指对 某 个 单 位 、某 个 地 区 的工 作 . 用特 定 的指标 体 系 。 照统 一 的评 价 标准 , 采 对
通 过 运用 一 定 的数 量 方法 。 面 、 观 、 正 、 全 客 公 准 确 地评 价它 们 所取得 的 业绩 和效 益[ 1 ] 。绩效 评价 是 绩效 管理 的重要组 成 环节 . 绩效 评价 的质 量性
3绩效 评 价反 馈与 评估 结果 不受 重视 . 系统 的绩效 评 价包 括评 价计 划 、评价 实施 、 绩 效监 控 以及评 价 反馈 与改 进等 环节 . 中绩效 其
及 非 常规 性 问题 的解 决 要 求 辅导 员 队伍 的 高标 准 与 强 素质 .辅 导员 工 作 的效 能 与 质 量关 系到 人 才 培养 目标 的实 现 程度 。 此 , 因 高校 辅 导员 工
到具体 事 项 中【 3 J 于思 想政 治教 育 、 。对 心理开 导 、 生活 帮扶 、 学业 辅导 以及 就业 指导 等常规 工 作难 以用量 化 的指标 进行 考评 和分 类 . 单一 的定性 分 析 评估 方式 缺乏 公平 与权 威性 通高 等 院校 辅 普
优化绩效管理方案 解决教育行业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绩效问题
优化绩效管理方案解决教育行业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绩效问题优化绩效管理方案——解决教育行业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绩效问题一、背景介绍学生辅导员在教育行业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包括学生管理、辅导服务、团队协作等方面。
然而,近年来,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绩效问题逐渐凸显,例如工作效率低下、任务完成质量下降等,这给教育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因此,需要制定优化的绩效管理方案,解决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绩效问题。
二、目标设定要解决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绩效问题,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包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增强团队协作等方面。
三、绩效评估指标为了对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制定一系列绩效评估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质量:评估学生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辅导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表现,如满意度的调查、辅导记录的统计等。
2. 工作效率:评估学生辅导员的任务完成速度和效率,如任务统计数据、工作日志等。
3. 团队协作:评估学生辅导员与其他部门以及同事之间的协作情况,如团队评审、协作反馈等。
4. 自我提升:评估学生辅导员在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方面的努力程度,如参加培训、学术论文发表等。
四、绩效改进措施为了优化学生辅导员的绩效管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改进措施:1. 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标准,明确学生辅导员的职责和期望。
2.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学生辅导员提升专业技能和辅导能力。
3. 设立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和荣誉表彰,鼓励学生辅导员积极工作。
4. 加强沟通与反馈机制,定期与学生辅导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需求,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支持。
5. 引入技术辅助工具,如学生管理系统和辅导平台,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6. 加强团队协作,鼓励学生辅导员与其他部门和同事之间展开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提升绩效。
五、绩效管理方案实施与监督机制为了确保绩效管理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效果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分配责任人进行具体任务的落实。
探究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重构
探究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重构随着高校学生人数、学科专业越来越多,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如何评估辅导员的工作绩效,更是成为高校管理层和辅导员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当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行重构。
一、现有考核体系的问题目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主要包括学院或部门的考核和学校统一考核两种。
然而,这种考核方式仍存在以下问题。
1. 评价指标单一绩效考核的指标单一、浅薄,往往只重视办公室工作、打卡、学生考试成绩等方面,忽略了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其他细节表现,不能真正反映出辅导员综合工作能力和贡献。
2. 考核标准不具体现在的评价标准一般都没有清晰的评估细则,比如具体行动、部门贡献等因素并不能得到充分考虑,很容易产生操作过程不规范、公正性不足的情况。
3. 评价流程不透明目前学校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开放,辅导员的考核成绩普遍缺乏透明化,考核程序也不够公开,缺乏民主和公正性。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对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进行重构,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绩效考核指标应该更多样化、全面化,最好能够涵盖到以下几类:学生工作成绩、部门重要贡献、管理能力、优质服务等方面。
这样就可以充分反映出辅导员工作的综合能力,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2.精细化评估标准针对不同的中心、部门或学生群体等,应该制定相应的精细化评估标准。
并且,在考核标准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操作流程和质量的管理,以确保整个考核过程的透明和公开。
3.建立完善的考核流程辅导员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而绩效的考核应该是以一年作为考核阶段。
在每一年的末尾,应该将所涉及的所有辅导员的工作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最终生成评估报告,并且通过内部审查,向所有辅导员反馈。
4.加强考评结果的公示评估结果应该公开透明,以保证整个考评流程的公正性和公开性,而公示方式应该多种多样,比如在学校网站发布,每个学生教育部门公示等。
总之,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需要针对当前工作面临的种种问题,从多元化指标、精细化评估和完善考核流程等方面入手,打破评价过程的瓶颈,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公正。
论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完善策略
学 生 评 价 主 体
工作态度 工作作风
学 生 管 理情 况
升降和奖励惩罚 ,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提高辅导员工作 积极
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情况 学生辅导咨询情况
职 业 道 德 工 作 责 任 心 同 事 评 价 主 体 工 作 能 力 团 队 合 作 能 力
院系考核 主体
工作能力
工作作风
职业素养
安 全 稳 定
3 完善辅 导员绩效考核 指标体系的构建
3 . 1 明确高 校辅 导员 绩效 考核 的 目的
绩效考核 目标的确定是考评工作开展的指南 ,也是绩效考
协助各 部门完成工作 的情况
所 管班 级 基 本 情 况
学生党 团建设
绩效指标法 ,即通过对组织 内部流程的输入端 、输出端的关键 参数进行设置 、取样 、计算 、分析 ,衡量流程绩效的一 种 目标
式量化管理指标 ,是把组织 的战略 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 目 标 的工具 ,是组 织绩效 管理 的基 础 。从 辅导员 考核 的主体人 手 ,结合辅导员职位说 明书和工作 的特性 ,提取 出辅导员考 核 的相关指标 ( 见表 1 ) 。
表 1 辅 导 员 考核 指标 内容
思想 政 治 素 质 工 作 态 度
价主体对考核指标 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而且每个评价主体考
评的 内容都有 自身的侧重点 。因此 ,简单地将其结果进行加权
平均是很不科学的 ,应该对不 同的考评主体 、考核指标赋予不 同的权重 ,然后 根据权重 比例得出的总成绩 才更客观真实 ,更 加具有说服力。
学校如何完善辅导员的绩效考核机制
学校如何完善辅导员的绩效考核机制辅导员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学生的学业导师,更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和思想上的引路人。
为了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完善辅导员的绩效考核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考核目标与原则明确的考核目标是构建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的基础。
学校应当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以及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作为考核的主要目标。
在确定考核原则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考核过程透明,结果客观可信。
同时,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可量化的工作指标,也要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中的难以量化的方面,如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关怀。
此外,还应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不仅关注最终的工作成果,也要关注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
二、科学设定考核指标1、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应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组织主题班会的次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等。
2、学生管理工作这方面涵盖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宿舍管理、班级纪律等。
例如,学生违纪率的高低、宿舍卫生达标情况、班级的出勤率等都可以作为考核的具体指标。
3、学业指导辅导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情况,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业规划建议。
考核指标可以设定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情况、补考率的降低程度、学生对学业指导的满意度等。
4、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考核指标可以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次数、心理危机干预的成功率、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等。
5、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就业竞争力。
例如,组织职业规划讲座的次数、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情况等。
6、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升辅导员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提高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可以考核参加培训的情况、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等。
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探析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发展领域,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环节。
学校里有各种工作人员,其中辅导员在管理学校、促进学生发展和引导学生成功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他们也需要一个绩效评价体系来反映他们的工作成果,以确保高校正确地保护学校正当权益,促进教育事业繁荣发展。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是高校辅导员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构成主要有三个要素:绩效目标、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
1、绩效目标。
高校辅导员的绩效目标体现在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和教学任务等方面,要求他们努力实现科技进步,教育素质提高,学校建设和教学素质提升,学生素质提高,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等等。
2、行为规范。
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从社会公众角度认识与辅导员有关的问题,表现出负责任的态度,遵守工作纪律,认真完成各项义务,规范行为,正确履行职责,为学校的管理、教学和学生发展服务。
3、评价标准。
高校辅导员的评价标准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包括单一指标评价法、混合指标评价法、标准差分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这些评价标准可以帮助高校辅导员更准确地识别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和教学任务的绩效情况,并给出合理的评价。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反映学校管理、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整体水平,为辅导员提供公平、合理的评价和衡量。
1、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评估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确保校园文明建设和公共服务符合法律法规。
2、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是辅导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评估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而为辅导员编制有效的发展计划,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成长健康。
3、促进教师教学任务完成。
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识别其在学校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资培训,进而有助于学校教学持续改进。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辅导员作为大学中极其重要的专业群体,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应对各种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辅导员的绩效评价不仅关乎到他们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评价。
因此研究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绩效考核的基本概念绩效考核是指针对员工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所表现出的素质和能力所做的客观印证、打分及反馈概况的过程,它是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一种手段。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包括工作标准、评价方法、考核对象和结果分配等方面内容。
通过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可形成一个测评、比较、激励、约束和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辅导员的职能与绩效考核高等学校的辅导员是学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问题,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
因此,辅导员的工作是十分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的,其评价焦点与评价标准也较为特殊。
辅导员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促进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的协调,保持学生团队和班级的和谐;2.协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管理学生的公寓、生活、心理和学习等事务;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倡导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助力学生成长;4.协助学生解决心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由此可见,辅导员虽然是学校中一个重要的群体,但其职能类型多元,不适合采用简单的考核方法。
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价需要基于辅导员的专业特点、具体职责以及工作贡献。
三、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使工作考核更具有可信度、可行性和针对性。
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核需要将具体的工作考核指标与整体文化理念相结合,实现多方面的考核目标,并反映出辅导员职责的特殊性。
具体指标如下:1.工作质量:辅导员需要完成各种教务、管理、指导等工作,完成情况与工作标准、目标、要求相符合度;2.工作业绩: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公寓管理和安全检查等;3.个性发展:辅导员的精神状态与工作自身发展;4.学科研究:对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贡献。
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对策
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对策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职院校集人才培养与知识技术创新于一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辅导员是必可少的。
高职辅导员队伍状况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高职辅导员队伍是实现高职院校自身良性发展、履行大学职能的重要保障。
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人事部门的重要课题。
德育绩效评价体系思路对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高等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高职辅导员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高职辅导员的地位也得到明显提高。
然而,一方面,传统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束缚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高职院校的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上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与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对高职辅导员产生了直接影响,个别高职辅导员敬业精神下降、工作道德失范。
这给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基本上是通过对高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高职辅导员的依据。
目前,高职院校实行了高职辅导员职务聘任制,其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约管理、按劳取酬、优劳优酬,这一切工作都需要一个公正、客观的考核结果作为前提和基础,高职辅导员的绩效评价工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具重要性。
因此,高职院校在建设高素质的高职辅导员队伍过程中,能否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高职辅导员激励约束机制,关键就在于能否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对高职辅导员的绩效进行公开、公平、科学、高效地评价。
一、构建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首先,从高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目标分析,我们承认每一个高职辅导员都有追求其自身发展机会的需求。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一、绪论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等工作。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体系中,辅导员的工作往往受到很大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存在着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
对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进行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对于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分析1.辅导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当前,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核标准不明确。
目前,辅导员的绩效考核主要以学校的管理层和相关领导的主观评价为主,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和科学的考核标准,导致辅导员的工作成果难以客观量化评价。
(2)考核方法单一。
目前辅导员的绩效考核主要以学生满意度调查、年度工作报告和参加培训学习等为主要评价方法,缺乏多样性和科学性,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辅导员的工作表现。
(3)缺乏激励机制。
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缺乏对优秀辅导员的激励机制,导致一些辅导员缺乏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科学性原则。
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应当具有科学性,考核标准和方法应当符合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学校的发展需要,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辅导员的工作表现。
2.公正性原则。
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应当具有公正性,避免主观评价和人情主义干扰,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
3.激励性原则。
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应当具有激励性,对于优秀辅导员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荣誉,激励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1.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学生满意度、工作成果、专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等方面。
学生满意度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班主任评分等方式进行评价;工作成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升学率、就业率、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专业素养可以通过辅导员的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评价;工作态度可以通过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工作责任心、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浅析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机制
浅析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机制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工作涉及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日常管理、诚信教育、奖惩贷补、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择业等。
如何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规范这支队伍的工作范畴,提高整体素质,实现高校学生工作战略目标,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存在很多不足,考核指标以参与课题数、发表文章数、荣获校内外奖项数等量化指标为主,缺乏科学性、考核结果应用性不强,很难起到对辅导员应有的激励目的。
建立合理有效的辅导员工作评价体系可加强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效率,有力推进高校辅导员整体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发展。
1 建立合理性铺导员绩效评价机制的原则1.1 全面性原则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既要有对重点工作的考核,也要有对全局工作整体性的衡量,要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地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考评。
现将辅导员工作绩效按照常规性工作绩效评价、学习与培训绩效评价、创新与科研绩效评价进行划分,分别予以阐述。
(1)常规性工作绩效评价。
常规性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生的党团建设、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学风建设和就业工作等。
这一部分应该以辅导员的自评为主,由辅导员撰写工作总结报告,在学院内部展开自我评议,学院领导和学院内部其他辅导员的评议结果也将纳入考核当中。
学院考核重在考察辅导员的考勤情况、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内容应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学风建设、日常管理、班级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部分。
(2)学习与培训绩效评价。
为了满足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需求,加强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是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传统的管理实践中,辅导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都是部门领导指派去参加的,很少有辅导员主动要求进行学习和培训的。
把辅导员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作为一项绩效评价指标,使在辅导员的管理上从“你要学”转变为“要你学”,而辅导员主观上变“可以学”为“必须学”。
学校如何完善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和晋升机制
学校如何完善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和晋升机制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辅导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学生的思想引领者、学习指导者,还是生活关怀者。
为了激励辅导员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工作效能,完善其绩效考核和晋升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绩效考核的目标和原则绩效考核的目标应当与学校的育人使命以及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紧密结合。
其主要目标包括评估辅导员的工作表现、发现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激励和晋升提供依据,以及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发展。
在确立绩效考核原则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确保考核标准对所有辅导员一视同仁,考核过程透明,考核结果能够被辅导员认可和接受。
同时,要注重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综合考虑辅导员工作的多个方面,避免片面和主观的评价。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思想问题。
可以通过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来考核这一指标。
2、学生管理工作包括班级管理、日常纪律维护、学生事务处理等。
例如,班级的纪律情况、学生违纪率、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等都可以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3、学业指导工作关注辅导员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帮助,如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情况、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效果、组织学习交流活动的成效等。
4、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干预能力,通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考核。
5、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考核辅导员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供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成果,如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对职业规划指导的满意度等。
6、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升包括辅导员自身的学习进步、参加培训的情况、参与科研项目的成果等,以鼓励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
7、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考核辅导员与同事、上级领导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协作情况,如团队活动的参与度、与家长的沟通效果等。
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探析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概述高校辅导员是大学中重要的管理人员,其办公室是大学最重要的一个部门,在大学管理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评价是大学管理者评价辅导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管理者了解辅导员服务状况的重要手段。
因此,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大学管理效率和质量、优化辅导员工作环境、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原则1、科学性原则。
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应合理设计,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分析问题,充分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特点,以适应高校实际情况,使评价体系更加合理、准确、客观、可操作性强。
2、公平性原则。
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旨在促进辅导员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避免偏见和歧视,充分尊重辅导员的权利和合法利益,使评价体系更加公正公平,让辅导员有更多的被尊重的体验。
3、客观性原则。
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应以客观为主,以客观数据为基础,借助定性、定量等统计方法,准确衡量辅导员的工作成果,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靠。
4、可操作性原则。
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要简单易行,易于操作,便于实施,将评价的流程、内容、要素等定义清晰,使辅导员有较强的认知度和遵从性,从而提高评价效率。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1、建立工作绩效评价体系。
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把评价流程、内容、要素、指标等纳入体系,使其具有明确的原则、科学的标准和可操作性,为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提供有力的支撑。
2、健全评价机制。
其次,要健全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机制,以更加科学的方式、严格的程序、客观的标准去评价辅导员的工作绩效,使评价更加规范、公正、客观,从而提高评价效果。
3、加强管理和监督。
最后,要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使评价更加有效、有力。
学校如何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
学校如何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中,辅导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也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贴心伙伴。
为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考核目标和原则明确的考核目标是建立有效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
学校应明确,考核的目标是为了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增强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同时,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考核过程透明,结果可信。
公平原则要求对所有辅导员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不偏袒、不歧视。
公正原则强调考核依据客观事实和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人情因素的干扰。
公开原则则意味着考核的流程、标准和结果都应向辅导员公开,接受他们的监督和质疑。
二、确定考核内容和指标考核内容应全面涵盖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成果。
具体可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学业指导、心理健康辅导、职业规划指导、党团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考核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思想政治讲座的次数和效果,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等。
学生日常管理方面,考核学生的违纪情况、宿舍卫生和安全状况等。
学业指导上,关注辅导员组织学习交流活动的成效,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情况。
心理健康辅导方面,考查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和干预效果。
职业规划指导则看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清晰程度和就业情况。
党团建设可通过党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党员团员的发展质量来衡量。
班级管理则包括班级凝聚力、学风建设等。
考核指标应具体、可量化、可操作。
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设定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指标;学生日常管理可以设定违纪率、宿舍达标率等;学业指导可以设定学生平均绩点提升幅度等。
三、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价辅导员的工作。
可以包括自我评估、学生评价、同事评价、上级评价等。
自我评估让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关于建立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的思考
关于建立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
制度的思考
1、明确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素养和综合素质,主动参与和积极宣传学校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政策,按照公司制度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
2、确定考核内容:要结合辅导员的职能特点,细化考核内容,包括对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表现、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服务意识、责任心、工作安排等方面进行考核。
3、确定考核指标:在考核内容上,要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如工作责任心,考核指标可以是完成任务准确率;服务意识,考核指标可以是服务反馈评价星级等;工作安排,考核指标可以是任务完成率、时间安排准确率等。
4、确定考核方式:为了更好地保障考核的公正性,除了采用上级回访考核外,还可以采用被动考核,即建立辅导员服务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价辅导员服务绩效来考核辅导员;也可以通过上级监督检查辅导员工作质量来考核辅导员。
5、确定考核标准:在确定考核指标后,还要确定考核标准,即每一项考核指标的得分范围,以及满分的定义。
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思考.doc
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立思考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长效机制建立,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开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送大家阅读参考。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立的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开展。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实现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建立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是保障。
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解决管理队伍建立问题、解决绩效管理措施落实问题三个方面入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对于加强和改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指挥棒,思想上重视是做好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工作的先决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都必须切实认识到,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立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把它作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立的当务之急,常抓不懈,这是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的思想根底。
(二)是要面向未来,立足长远。
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立要有前瞻性,要认识到它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要在建立过程中不断解决矛盾,丰富完善。
(三)是要正确看待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立,把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抓手。
要充分认识到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立是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一局部,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开展的强大动力,是培养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工程。
(四)是要在观念上与时俱进。
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立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开展和完善的。
要明确,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要充分考虑现实状况、外界形势、开展方向,长远规划,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思维,拓展研究和实践的视野和思路,探索新方法新途径。
高校辅导员绩效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等特点,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制度的贯彻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制度路径及创新辅导员发展的制度前提、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的影响,存在制度路径依赖。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角度对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制度诠释和路径分析,尝试从制度层面和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制度路径;创新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01—03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的制度诠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表明,高等教育是制度文明的产物,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制度的完善才能实现。
关于制度的涵义,社会学的理解是:“由一组相互关系的社会角色所组成的社会结构,它制定适当的、期待的规范、价值、地位及行动,以追求社会或个人的目的、目标。
”1 这里的制度是基于一些正式的规则、法律、习俗及礼仪等发展形成的,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主要是建立在正式的法规、规则的基础上,如对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的刚性条文的规定,特别是具有针对性的中央16号文和教育部21号令的出台,使高校辅导员的日常管理逐渐趋于制度化。
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制度化一旦形成,制度就整体突现(emergent)于个体或主观的意义,并会对社会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持久性,不可还原。
具体到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制度上,“硬约束”的制度化还须包括一定的“软要求”。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north)在经过20多年对制度问题的关注,指出:制度通过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的规则建立互动的稳定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当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制度的供给和需求不均衡时,制度供给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现存的制度就会发生制度变迁的可能性。
2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同样,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也包含了正式的和非正式两类。
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层面的,包括党的政策法规、政府规章以及教育部门的条例,一类是校级层面的,包括各类学校的规章和规定等。
非正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社会发展程度、思想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
在制度结构中,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都很重要,正式制度的有效运转是以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存在为条件的,非正式的制度必须建立在政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之上,不同制度安排之间相互补充,方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合理的制度安排。
高校辅导员的制度建设须构建合理的制度结构,充分发挥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各自的作用。
3在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体系的制度缺位:评价主体多头,评价内容繁杂,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模糊。
制度的不完善使辅导员评价考核缺乏理性支撑,丧失习惯性依赖的途径,在这种评价体系下,高校辅导员群体逐渐出现意义体认困顿、价值迷失和发展尴尬等问题。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凸显的是利用组织、领导的权威而进行的灌输教育,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凸显的则是利用制度权威而进行的自我教育。
”4 “要确立制度的权威,就必须使制度具有确定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和普遍约束力。
”5 有专家指出,“制度安排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的理性原则,通过制度的设计、选择、创新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秩序。
任何制度都是一种规则或规范的安排,一种人类的理性选择。
这种安排和选择的过程,既包含着社会制度的进化和变革,又反映着创新的价值追求和伦理意蕴,并无不以一定的伦理思想和制度伦理为考量。
”6 制度安排是因为制度并不总是处于初始均衡状态的,它要经历不断的从制度均衡到制度非均衡再到制度的均衡的演变过程。
通过制度安排,使制度具有多样性的选择空间,有活力的规则安排,通过动态的制度调整达到提高运行效率及福利收益的目的。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前提是学校德育的价值考量,在师生平等的人本复归中,进行制度设计和选择,形成有据可依,弹性实用的规制体系,既有规范要求,又有利益保障,更有个性体现,将他律的强制性约束内化为自律的自觉性遵守,形成良性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的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最先是生物学家用以描述生物演进路径的,20世纪80年代末布兰·阿瑟(w·brian arther)针对技术演变过程形成了路径依赖的系统思想,后保罗·戴维(paul david)分析打字机键盘奇特的字母排列为什么被固定下俩,将路径依赖引入历史的制度研究,使这一名词在经济史学领域中名声大振。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轻易难以改变。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难提高;发展中,很少有人能马上选择到最优方案,常常是选择了次优方案;人们从事某项工作或开展某项活动时,总是习惯于先从已有经验中寻找方法和路子,即便是想对原有经验进行辩证扬弃时,也常常难以摆脱已有思路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评价也受到制度前提、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的影响。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最早始于七十九年前,“我们党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即后来的抗日军政大学,设有政治指导员负责基层中队学员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
”7 最初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具有一定的军事色彩,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战争环境下的产物,具有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注重思想政治灌输教育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政治辅导员,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维稳工作,开创了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先河,并逐渐在全国普及。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90年代末揭开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序幕,在2002年毛入学率就达到15%,比预定计划提前8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到2008年,我国秋季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为59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创历史新高。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临近,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我国政府也把科教兴国作为政府的头等大事,各高校都在努力尝试从单纯追求数量到注重办学质量的转变。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准,小平同志说:“学生从到学校第一天起,就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工作。
学校的党团组织和所有的教员都要做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各高校纷纷设立专职高校辅导员,建立健全专门的高校辅导员培养和管理体系,此时对高校辅导员的考核在德勤能绩的基础之上,开始加入与工作内容相对应部门的实践测评,二级院系的综合测评,所带学生的匿名考核和辅导员之间的互相测评等,充实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内涵。
由于辅导员制度设立的初衷和辅导员实际工作的特点,各高校均建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主管副书记、二级院系总支书记等自上而下的纵向领导体系和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二级院系党总支交叉的横向管理体系。
这种管理模式使辅导员的工作绩效评价主体多头,绩效考核事项多、标准多、考核结果评价模糊,辅导员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偏低。
这种考核体系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是缺乏特点,对于辅导员的情感付出不能给出合理、合适的评价,不能有效的区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
这就像新制度经济学中路径依赖,“过去对现在和未来的强大影响”,“历史确实是起作用的,我们今天的各种决定、各种选择实际上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
”8 一旦选择了一种评价路径,往往会对这种路径产生经验性的依赖,一旦路径的既定方向在日后得到强化,就会形成一种惯性。
合适的评价方式选择会对高校辅导员的发展产生正反馈的作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而不合适的评价路径选择则会对高校辅导员的发展产生负反馈的作用,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甚至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
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从这个层面上理解,应该构建成一个保持正反馈,克服负反馈的良性循环的评价体系。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的制度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的路径依赖,使得在较长时间之内,各高校普遍采取的辅导员评价体系虽然在具体实施上略有差别,但是总体上是换汤不换药,大同小异。
现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表明,大家都试图在寻找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的出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构建考核标准的重点在于明确区分度。
明确区分度并不是将考核标准换算成标准的数学模型,而是对高校辅导员的付出和成绩进行合理的分类、评价,根据师生比、责任感、满意度、协调力、创新力、专业表现等进行工作量的评价。
(二)不为考核而考核,重在反馈和激励。
高校辅导员的考核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培养和建立高校思政队伍,考核的结果应该及时、合理的反馈给辅导员,不区分名次,重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多激励,少批评。
(三)学生评价不能简单用分数来衡量。
每年辅导员的学生匿名测评中,常常让学生给老师打分,老师付出的多少很难给出准确的评价,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何况一般辅导员至少带250名学生。
而且不同学院学生的学科背景不同,分数差别亦会出现较大差异。
比如根据我们的长期实践调查发现,法学院的学生事事主张权利,在对老师评价时,标准较高,分数较低;会计、数学等学院的学生比较保守,在对老师评价时,不拘小节,分数较高。
(四)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杂,无法准确评价。
当前高校辅导员多会遇到多头管理,工作内容的繁杂的情况,样样工作要做,样样荣誉就要挣,这样的工作状态是不踏实的、虚夸的。
很多辅导员的工作状态是:一边忙着组建班委,一边忙着备形势政策课;一边忙着应付问题学生,一边忙着申报思政专项课题;一边忙着团委、学生会的评优,一边忙着自己的考核评优;一边忙着学生的素质拓展,一边忙着处理和领导、同事的关系等等。
很显然,这样三头六臂的工作谁都做不好,而且会出现工作质量低下,工作应付,结果浮夸的现象。
高校辅导员是制度安排中的一分子,也是制度安排的实施者,在制度动态平衡的调整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评价的良性循环,就必须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制度创新。
根据诺思的理论: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具有极强的制约作用,如果路径选择正确,制度变迁就会沿着预定的方向快速推进,并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从事收益最大化的活动,这反过来又成为推动制度进一步变迁的重要力量,双方呈现出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局面。
如果路径选择不正确,制度变迁不能给人们带来普遍的收益递增,而是有利于少数特权阶层,那么这种制度变迁不仅得不到支持,而且加剧了不公平竞争,导致秩序混乱和衰退,这种锁定局面一旦出现,就很难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