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合集下载

2020届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级高三第三次联考数学(理)试卷及答案

2020届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级高三第三次联考数学(理)试卷及答案

2020届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级高三第三次联考数学(理)试卷★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A={x|1≤x ≤4},B=*2{|23}x x x ∈-≤N ,则A ∩B=A. {x|1≤x ≤3}B. {x|0≤x ≤3}C. {1,2,3}D.{0,1,2,3}2.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1-i)z=2+2i,则z z ⋅=A.4B.2C.-4D.-2 3.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888,S a ==则公差d 等于1.4A 1.2B C.1 D.24.新高考方案规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选择考).其中“选择考”成绩将计入高考总成绩,即“选择考”成绩根据学生考试时的原始卷面分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评定为A,B,C,D,E 五个等级。某试点高中2019年参加“选择考”总人数是2017年参加“选择考”总人数的2倍,为了更好地分析该校学生“选择考”的水平情况,统计了该校2017年和2019年“选择考”成绩等级结果,得到如下图表:针对该校“选择考”情况,2019年与2017年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获得A 等级的人数不变B.获得B 等级的人数增加了1倍C.获得C 等级的人数减少了D.获得E 等级的人数不变5.函数()cos x x y e e x -=-的部分图象大致是6.已知双曲线2222:1(0,x y C a b a b -=>>0)的一条渐近线与圆22(2)1x y -+=相切,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23.A .3B .22C .2D7.在△ABC 中5,AC AD E =u u u r u u u r 是直线BD 上一点,且2,BE BD =u u u r u u u r ,若,AE mAB n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m+n=2.5A 2.5B -3.5C 3.5D - 8.若函数()3sin cos f x x x =+在区间[a,b]上是增函数,且f(a)=-2,f(b)=2,则函数()3cos sin g x x x =-在区间[a,b]上A.是增函数B.是减函数C.可以取得最大值2D.可以取得最小值-2 9.若曲线y=ln(x+a)的一条切线为y=ex-b(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其中a,b 为正实数,则11ea b+的取值范围是 A. [2,e) B. (e,4] C. [2,+∞) D. [e,+∞)10.在三棱锥P- ABC 中,已知,,43APC BPC PA ππ∠=∠=⊥AC,PB ⊥BC,且平面PAC ⊥平面PBC,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3,若 点P,A,B,C 都在球O 的球面上,则球O 的表面积为A.4πB.8πC.12πD.16π11.已知函数22()3,()()f x x g x f x x=-+=+b,若函数y= f(g(x))有6个零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

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1.C(这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措施,并非“意义〞)(3分)2.D(错误有二:其一,申请实验区牌子本身并非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措施,文中也未提到;其二,“做好基础性工作〞过于笼统,不是“具体措施〞)(3分)3.C(A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复活徽州自身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项目〞;B项,“惟一出路〞错,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措施很多,而“保护〞和“发展〞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最佳统一;D项,说“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不对,原文说“具有巨大的潜力〞,两者不是一回事)(3分)4.A(益,义与前面的“增〞字相同,动词,“增加〞的意思)(3分)5.B(A项①句喻“增娇益媚〞的行为,但②句不属于“损娇掩媚〞的行为;B项①句喻“增娇益媚〞的行为,②句属“损娇掩媚〞的行为,符合题意;C项①句喻“损娇掩媚〞的行为,②句属“增娇益媚〞的行为;D项①句喻“损娇掩媚〞的行为,②句是作者主张妇人平日不必佩戴首饰,并非“损娇掩媚〞的行为)(3分)6.D(A项,本文中心观点并非那句话;B项,新媳妇也要戴首饰;c项,“以金银翡翠为最佳,其次是犀角和珍珠〞无中生有)(3分)7.(1)这和美玉藏到深山里山就会有灵气,珍珠藏到水里水就会变美丽是同一个道理。

(得分点:“蕴’’“予“灵…‘媚〞各1分)(2)还能忽略她的外表而看出她的真实容貌,认为她的美丽应当不止如此。

(得分点:“犹〞“略〞“谓〞各1分)(3)不是这种艳丽隆重的妆饰,就不足够来抚慰他们的一番用心.(得分点:“盛〞“足以〞“慰〞各1分)8.颈联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动景.“熊升树〞、“鹿饮溪〞未受任何惊忧,见其除“幽径〞的“独行〞者之外,四野无人,一片幽静,而“独行〞者看了“熊升树〞,又看“鹿饮溪〞,其心情之闲静愉悦,见于言外。

(4分)9.杜牧诗句是看见了人家,王维诗句是看不见人家,才问樵夫,梅尧臣诗句则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问:“人家在何许?〞恰在这时,云外传来鸡叫,仿佛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英语试题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英语试题

第Ⅰ卷(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any people came to the office to visit the lady yesterday?A. None.B. One.C. Four.2. What did the woman help the man with?A. Saying thanks.B. Talking care of him.C. Booking a hotel.3.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astronauts?A. They look the same.B. They are brothers.C. They love Beijing and Shanghai.4.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In a hotel.B. In a library.C. At a station.5.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on Friday night?A. Celebrate his birthday.B. Look after his pet dog.C. Attend a part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对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his parents?A. They are kind to him.B. They are hard on him.C. They are happy with him.7.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A. Work harder.B. Live happily.C. Understand his parents.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理综答案(物理部分)

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理综答案(物理部分)

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理综答案(物理部分)21:Ⅰ: (1) BD (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2)斜槽2的水平轨道光滑;两斜槽末端切线水平;两小球无初速释放。

(回答其中两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分)Ⅱ:BC (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Ⅲ:(1)画出R-1/I 图像, (4分)未标出坐标轴物理量, (扣1分) 图像分布不合理 (扣1分)(2)6.0+0.2; (1分) 2.0+0.2 (1分); (3) = (1分); > (1分)22:(Ⅰ)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mg F =-μ○1 (2分) 由运动学公式得: tv v a 12-=○2 (1分)由○1○2得:12)(mv mv t mg F-=-μ ○3 (2分) ○3式的物理意义为: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1分)(Ⅱ)(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mg F =-μ2/2s m a = (2分)由运动学公式得:m at x 42122== (2分)(2)选向左的方向为正方向-1)5.010.0 15.0 20.025.0 30.0物体的末速度为:s m at v A /42== (1分)对全程由动量定理得: A F mv mgt mgt I =-+21μμ (2分)Ns I F 2= (1分)23.(16分)解:⑴质点从o 点进入左侧空间后, ∵mg Eq =⨯=-N 1026,电场力与重力平衡,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充当向心力 (1分)Rv m qvB 2=,m 4.0==qB m v R (2分)质点第一次通过y 轴的位置m 52221==R y (1分)⑵质点的1/4个匀速圆周运动的时间s 102411ππ=⨯=qB m t (1分) 当质点到达右侧空间时,mg mg Eq F 2)()(22=+=合,g mmga 22==(2分) 且反向,与合v F 质点做有往返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往返时间s 5222=⨯=a v t (1分) 质点从刚射入左侧空间到第二次通过y 轴所需的时间s 102221+=+=πt t t (1分)⑶质点从右侧空间返回左侧空间时速率仍是s m 2=v ,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在y 轴上截距为m 52245cos 20==R d (1分) 如图,质点再次进入右侧空间时,s m 2=x v ,2s m 10-=x a ,水平方向做匀减速运动 (1分)m 2-=y v ,2s m 10-=y a ,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1分)当质点返回y 轴时,往返时间:s 5223=⨯=g v t x (1分) 竖直方向下落距离:m 8.021233=+=∆gt t v y y (2分) 质点进入左侧空间后第四次通过y 轴的位置:m 5)12(412-=∆-+=y d y y (1分) 24(1)设小球A 飞上平台的速度为1v ,小球由斜面顶端飞上平台,可看成以速度v 1反向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得:(4分)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3分) (2)设碰后A 、B 的速度分别为B A v v 、,由动量、能量守恒得 B A Mv v m mv +=12221212121B A Mv v m mv +=gh v M m m v B 3221=+=(6分)(3) 由(2)可知,当M<<m 时gh gh v B >≈2从顶端飞离则 (2分) 当M >>m 时,B v =0,设B 球与圆弧面在C 处分离,则:221)cos 1(C Mv Mgh =-α hvM Mg C 2cos =α32cos =α (4分)故1cos 32≤≤α (1分) 11245tan ,,2121v gt t v s gt h ===h s gh v ==,1解得:2120212321mv mgh mv +=gh v 20=解得:1cos=α。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2017.4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荀子不仅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还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

这说明荀子A.清除了儒学中的迷信思想B.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C.接受了法家“人治”主张D.完善了儒家“德政”思想25。

北宋前期规定:中书令“不与朝政",中书侍郎“不领省职”,“但掌册文、覆奏、考帐"。

这反映出当时A.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B.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C.三省体制得到了发展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26。

宋、元时期,黄金一两约合白银十两钱,明时约合六两四钱七分;同时宋元时白银一两五钱七分可买一匹绢,而明时仅六钱就能买一匹.这说明A.工商业经济发展迅速B.黄金的货币职能下降C.货币经济走向了混乱D.白银购买力得到提高27。

太平天国的文官考试在定都南京后即行开始,在整个统治期间未曾中断.考试形式在许多方面与清制相同,内容包括基督教的主旨和对太平军领袖的颂词;此外,考试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这表明太平天国A.放宽了参与政治的限制B.得到了正统人才的支持C.个人崇拜氛围十分浓厚D.制度创新力度存在不足28.甲午战前,湖南“风气未开,向来最恶洋务",而战后,“贤士大夫渐谙外情,竞讲新政”。

这一变化表明A.洋务运动难以拓展B.西学影响日益加深C.维新政策得以实践D.民族危机空前加重29.图7是1 927年3月北京《晨报》上一幅题为“孔雀东南飞”的漫画。

这一情形A。

预示着中国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重组B.表明日本占据了我国北方大片国土C.说明北伐战争改变了中国文化格局D.加速了知识分子同工人相结合进程30.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即狮面人身像)、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越南九头蛇、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

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

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
Βιβλιοθήκη 地理总分名次
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 (高三(2)第9次素质考试)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2 王雅成 2 冯秀玥 2 杨树枫 2 邱菊 2 索明珠 2 方世清 2 杨全 2 胡倩倩 2 李香云 2 窦明月 2 姬丽娟 2 赵瑞瑶 2 武道云 2 兰青 2 许亚茹 2 荣世菊 2 李杰 2 谢莎莎 2 杜存兵 2 王岩 2 戴燕 2 毕经哲 2 郝萌萌 2 金晶 2 朱思源 2 周祥虎 2 刘丽丽 2 胡杨 2 姬雯 2 王坦 2 杨超 2 杨丹 2 吴浩然 2 朱林帅 2 朱靖 2 程梦园-2 梁晓伟 2 王珺 2 杨莹莹 2 李想 2 王迟 2 王松 2 谢凯 2 牛鹏飞 2 杨筱 2 姚阳子 2 王成 2 杨坤 2 万礼祥 2 高翔 2 牛志虎 2 王超 2 赵良峰 2 杨翰章 2 许建丰 2 陈明锋 2 郭中鹏 2 孙月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 2017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安徽省“皖南八校” 2017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第Ⅰ卷阅读题(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我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一类特别集体,他们不以官职分高下,不以财产论成败,进可拜将封相,退则游览山野,功成不倨,恃才不傲,一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这就是“士”。

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珍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粮食,其结晶则是拥有高度凝集力的民族精神。

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医生与庶民之间的阶层。

用今日的话来讲,就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尤指古代的念书人。

士的社会特点就是不妥官,不掌权。

一旦当官就叫“步入宦途”或“入仕”。

按这个特点来界定,此刻仍旧存在着“士”这个阶层。

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余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 ,皆属士的范围。

传统的士讲风骨,重操守。

只管他们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却极自尊,重义轻利。

士尊敬的是“贫贱不可以移,荣华不可以淫,威严不可以屈”的大丈夫;他们神往立功、立德、立言而作不朽之人;他们以国为家,倡议“天下为公”;他们能“杀身成仁,杀身成仁” 。

“腰无半文,心忧天下”是他们的写照。

指点江山、著书立说、“志在天下”是他们的社会属性。

士的社会特点及属性,决定了他们创建及发展的文化内容,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

当道者对士的态度大多优礼有加,故“礼贤下士”之古风作为嘉话。

这种文化土壤种植出的中国念书人,向来将念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同。

关怀国事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独有的优异传统,这是其余各国没有的社会及文化现象。

中国的士人之“气” ,因为遵守的原则太多,常常有几分执着的“呆气” 。

故士人虽有可敬可爱之处,却常常被视为迂腐的“书傻子” 。

2020届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级高三第三次联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020届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级高三第三次联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020届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级高三第三次联考英语试卷★祝考试顺利★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四个部分组成。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 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 ₤9.18.C. ₤9.15.答案是C。

1. Why didn't Mr. Smith come to work?A. He fell ill at home.B. He had a traffic accident.C. He took someone to hospital.2. How is the weather now?A. The rain has stopped.B. It's raining heavily.C. It rains harder than before,3. What color is the T-shirt?A. Blue. .B. Yellow.C. Red.4.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A. The speakers didn't recognize each other at first.B. Someone introduced the speakers to each other.C. The speakers recognized each other easily.5.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after dinner?A. Go dancing.B. Go swimming.C. Go shopping.第二节(共 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2017.4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所有试题均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不以财富成败,进可拜将封相,退则遨游山野,功成倨,恃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这就是“士”。

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粮食,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

这个阶层非常广袤,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尤指古代的读书人。

士的社会特征就是不当官,不掌权。

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或“入仕”。

按这个特征来界定,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

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它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皆属士的范畴。

传统的士讲风骨,重操守。

尽管他们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却极自尊,重义轻利。

士尊崇的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他们向往立功、立德、立言而作不朽之人;他们以国为家,倡导“天下为公”;他们能“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腰无半文,心忧天下”是他们的写照。

指点江山、著书立说、“志在天下”是他们的社会属性。

士的社会特征及属性,决定了他们创造及发展的文化内容,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

当道者对士的态度大多优礼有加,故“礼贤下士”之古风只作为美谈。

这种文化土壤栽培出的中国读书人,历来将读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关心国事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优良传统,这是其他各国没有的社会及文化现象。

中国的士人之“气”,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往往有几分执著的“呆气”。

故士人虽有可敬可爱之处,却往往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

尽管如此,士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居于承上启下的社会地位,又无权以谋私,加之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故往往能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

有时甚至“一言九鼎”、“一言兴邦”的社会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儒家文化,而是融汇了诸子学说的“士文化”。

士文化的本质,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这种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它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性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

孔子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均贫富、缩小差距的最早立论。

而士文化所憧憬的“大同”社会就是中国古版的“共产主义”。

令西方不理解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但不崩溃,反而如日中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提供历史的答案。

中国的“士”与“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否则,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无法解释的。

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法宝之一就是团结党外的仁人志士。

仁人志士的共同标准就是爱国。

尽管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对士及士文化有过“焚书坑儒”灭绝性的剿杀,更有长达1300多年制度性地长期禁锢与扼杀,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雄风不衰,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国魂”!(选自《中国的“士”与“士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士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也不以财富作为成败的评价标准,不倨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

B.第一段概述了“士”这类特殊群体的特点,引出“士文化”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特点、意义作用从传统、个人、国家三个角度简述与评价。

C.第二段交代了古代的“士”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类似今天诸如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学而不仕”的知识分子,范围极广。

D.传统的士虽然不当官,不掌权,经济上也处于附庸地位,但极自尊,讲风骨,重义轻利,重操守,心忧天下,志在天下,把个人与国家联系一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士人讲究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故当权者对士的态度往往也是优礼有加,“礼贤下士”之风也会成为历史美谈。

B.中国的士人无权无势,甚至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而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但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甚至能“一言九鼎”、“一言兴邦”。

C.中国的士文化对个人讲究立身,对国家强调济天下、治天下,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饱含善良文化基因和充满人性和理性,具有刚柔并济的智慧。

D.中国的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吃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品质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士人的操守。

B.中国的士人社会地位、社会属性、优良操守及个人学识,使得他们在辅佐当权者的时候,能够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并提出较科学合理的建议。

C.中国士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智慧型民族文化。

它以儒家文化为主体,融会了诸子学说,憧憬“大同”,具有爱国色彩。

D.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当权者对士人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利用又警惕,正是因为当权者的长期禁锢与扼杀,士文化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并与世长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美丽乡村芦芙荭那天早上,他刚进办公室,电视台的总导演就找到他。

说,电视台准备拍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

地点选在你老家的那个村子,你得给我们帮帮忙。

他的老家距县城有七十多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

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以及鸡舍、猪圈、牛栏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

虽然没有街道,但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

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每年总会回去转上几次。

这些年,他在城里盖起了一栋栋大楼,心里却总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

那里每个角落都有他美好的记忆。

一听说在他老家拍电视片,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总导演说,是这样的,我们已到你老家那个村子踩过几次景了,一切都满意,唯一缺的就是人了。

缺人?他有些不明白。

是的。

你的老家你知道。

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

那天我们去村子里踩景时才发现,偌大的一个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而且都是老人。

问题是,我们拍纪录片,不能拍个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没有人,拍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他明白了总导演的意思,可这比出钱的难度还大。

别给我说难。

我知道你的能耐,凭你在村里的威信,这事对你来说就不算个事。

送走总导演,他就开始给村子里在外的人打电话。

一开始,大家听说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电视,都兴奋得不得了。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还都装着那个村子。

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上,问题就来了,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

尽管难度大,最终他还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

事情总算定了下来。

竟然还有一个意外之喜。

村子里一户准备给孩子结婚的人家,也被他说动,决定将婚礼搬回村子里办。

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

那时孩子们刚好放寒假。

为了还原生活,他还特意买来了红辣椒、玉米棒子,将它们穿起来,挂在各家各户的山墙上。

石板墙红辣椒,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

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

大人们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围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小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村子里追来跑去。

偶尔响起一声两声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来了。

电视开拍的第二天,那户给孩子结婚的人家,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场院里摆起了酒席,全村的人都来喝喜酒。

主家还请来响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热闹了起来。

大家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

电视片拍得是异常顺利。

杀青那天,总导演握着他的手说,多么好的乡村生活呀。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下雪,要是下一场雪,孩子们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

送走摄制组的那天晚上,他让老婆将炕烧热,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年他在外打拼还真的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安稳觉。

“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呀。

早上起床,他一打开门,外面竟然下起了雪。

转过墙角,他却发现,村子里好多人正将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往公路上搬。

那里停着他们开回来的车。

有些手脚麻利的,已经将车发动了起来。

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呢?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

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

(选自2016年第23期《小小说选刊》)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倒叙,既交代“他”老家的地理位置和村子的概貌,又呼应标题与开头,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

B.“他”和村民听说电视台要到自己家乡拍摄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都很兴奋,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村子。

C.“他”家乡村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不要导演的任何指导就使得电视片拍得异常顺利,赢得总导演的啧啧称赞。

D.作品有意模糊美丽乡村的具体特点,淡化讲故事的技巧,模糊人物身份、肖像和姓名,旨在突出故事的典型性。

5.小说三处写到“雪”(见文中画线句),各自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5分)6.“美丽乡村”的村民为何“不能在村里过一个年”?这一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宗璞:且将秃笔长相守李冰何谓“南东西北”?宗璞四卷本《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是也。

宗璞本名冯钟璞。

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冯友兰是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

宗璞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60年代后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外文化的滋养使得她“腹有诗书气自华”。

宗璞的作品有小说和散文,还有童话和译著。

她算不得“多产作家”,却是“多奖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等。

宗璞住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冯友兰先生的老屋内。

这是一座青砖黛瓦的小院,号“三松堂”。

如今,房舍虽旧,仍能看出当年的格局:院中三棵松,室内万卷书。

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家、巨匠,因此,知识精英是她创作的独特对象。

抗战时期,她随父南迁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八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