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近似数6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5:积的近似值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5:积的近似值](https://img.taocdn.com/s3/m/fbc875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6.png)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5:积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能够理解近似数字的概念及其应用;
•能够掌握积的近似值的求法;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
•理解近似数字的概念;
•掌握积的近似值的求法;
•能够进行实际问题求解。
教学难点
•将近似数字的概念应用于积的近似值求解;
•利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可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导入,如:将 3.256与 1.8相加,若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则为多少?
二、概念讲解
1.近似数字的概念:在运算中使用的接近准确数字,也称为估值。
例如,3.256可以近似为3.3。
2.积的近似值的概念:积的近似值是指通过近似数字求得的积。
三、案例演示
示例题目:已知 5.2与 2.7作乘法,求其积的近似值。
解答步骤:
1.对5.2和
2.7进行近似,得到近似值5和3。
2.将5和3相乘,得到15。
3.四舍五入保留需要的有效数字,可得到积的近似值为15。
四、操练环节
1.已知7.28与
2.57的积为18.6976,利用近似值求积的近似值。
2.在1.36、2.85、4.9中选择两个数相乘,估算其积的近似值。
五、巩固练习
1.一车货物重量为45.8吨,每吨价值2360元,求货物的总价值的近似值。
2.一个水缸的底面积为2.6平方米,高为4.75米,计算它的近似容积。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近似数字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了积的近似值的求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积的近似值。
五年级上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
![五年级上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https://img.taocdn.com/s3/m/75bf7b7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b.png)
五年级上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同学们,咱们在这一课时要一起来学习积的近似数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知道一个数的精确值,只需要一个大概的数值就够了。
比如说,我们去买水果,老板称了一下说是 568 千克,可我们付钱的时候,一般就会按照约 57 千克来算钱,这里的 57 千克就是 568 千克的近似数。
那什么是积的近似数呢?比如说,我们计算 08×09=072,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只需要知道它大约是 07 就行了,这个 07 就是 072 的近似数。
怎么来求积的近似数呢?这就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啦。
“四舍五入”法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面那一位数字小于 5,就把后面的数字舍去;如果大于或等于 5,就向前一位进 1。
咱们来看个例子,比如 347×28,算出来的积是 9716。
如果要保留一位小数,那就看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这里是 1,1 小于 5,所以就把 1 和它后面的数字都舍去,得到的近似数就是 97。
如果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小数点后第三位数字,这里是 6,6 大于 5,所以就向百分位进 1,得到的近似数就是 972。
再比如,038×025=0095,如果要保留两位小数,看第三位数字 5,5 等于 5,那就向百分位进 1,得到 010。
这里要注意哦,虽然 010 末尾的 0 可以省略,但在表示近似数时,010 比 01 更精确。
那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用呢?用处可多啦!比如我们在计算买东西的总价时,如果价格是小数,而且计算出来的积小数位数很多,那为了方便,我们就可以用积的近似数。
还有在测量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得到的数据往往不是精确值,这时候也需要用到积的近似数。
同学们,咱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吧。
计算 258×14 的积,并分别保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首先算出258×14=3612,保留一位小数,看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1,1 小于 5,舍去,得到 36;保留两位小数,看小数点后第三位数字 2,2 小于 5,舍去,得到 361。
五年级上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
![五年级上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https://img.taocdn.com/s3/m/0e6d4c7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b.png)
五年级上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五年级上第 6 课时积的近似数》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五年级上册的第 6 课时——积的近似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那什么是积的近似数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得到非常精确的数值,只需要一个接近准确值的数就可以了。
比如说,我们去买水果,称出来是 568 千克,老板可能会说大概 57 千克,然后按照 57 千克来计算价格。
这里的 57 千克就是 568 千克的近似数。
在数学计算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我们计算两个小数相乘的积时,有时候题目会要求我们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那怎么求积的近似数呢?这就需要用到“四舍五入”法。
比如说,我们计算 08×09 的积,得到 072。
如果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那我们就要看第二位小数是多少。
在 072 中,第二位小数是 2,小于 5,所以要舍去,得到的近似数就是 07。
再比如,计算 314×25 的积,得到 785。
如果要求保留整数,那就看十分位上的数字,是8,大于5,所以要进一位,得到的近似数就是8。
在求积的近似数时,一定要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然后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
为了更好地掌握积的近似数,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
题目 1:计算 235×18 的积,并保留一位小数。
首先,我们计算出 235×18 = 423。
然后,因为要保留一位小数,看第二位小数是 3,小于 5,舍去,所以近似数是 42。
题目 2:计算 068×015 的积,并保留两位小数。
计算可得 068×015 = 0102。
因为要保留两位小数,看第三位小数是2,小于 5,舍去,所以近似数是 010。
掌握了积的近似数的求法,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也很有帮助。
比如,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是 325 米,宽是 18 米。
要给这个花坛围上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我们先计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即(325 + 18)× 2 = 101 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课时《积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课时《积的近似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7f94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1.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课时《积的近似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通过四舍五入法来取一个数的近似值,为后续学习小数除法、分数乘法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对四舍五入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会对四舍五入的规则理解不透,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有较大出入。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四舍五入的规则,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运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规则,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积的近似数的相关图片、例子等。
2.学具:小棒、计数器等。
3.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求近似数的情景,如购物时找零、测量身高等,引导学生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提问:你们知道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呈现(10分钟)1.讲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规则。
2.通过PPT展示例子,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操作,体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求出给定数的近似数。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巩固(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讲解答案,解析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3cf65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a.png)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教学目标篇一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难点篇二要根据哪个数位来进行四舍五入引入篇三我们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很精准的数字,比如:但有些时候又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准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数呢?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时候只需要近似数,回顾四舍五入概念分析篇四一、小数四舍五入的练习保留一位小数0.5964≈1.025≈1.9937≈保留两位小数12.038≈12.3045≈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大于5。
二、P10【例6】现在公安警察在捉拿坏人的时候经常要携带一种嗅觉非常灵敏的'动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幻灯片出示《狗抓坏人》情境图以及问题(1)让学生自读主题、读图,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
(a)题目的条件(b)条件的之间关系(c)题目求什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2)独立列横式和竖式求解(3)根据题目问题要求,如何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的练习是让学生判断根据哪一位来进行四舍五入。
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哪一位?(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教学目标:篇五1懂得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过程:篇六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请大家按要求写出下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小结:求小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即要看精确数位的下一位是几,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然后在精确的数位上加上1。
2导入新课。
数学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
![数学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https://img.taocdn.com/s3/m/5c0612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4.png)
数学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一、近似数的定义近似数是指一个数接近的估计值,通常用于表示一个数值的大致范围。
在数学中,近似数是指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或整数位的结果。
二、近似数的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法是一种常用的近似数计算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找到需要四舍五入的位数的下一位。
2. 判断该位数的值是小于等于5还是大于5。
3. 如果该位数的值小于等于5,则前一位数不变;如果该位数的值大于5,则前一位数加1。
4. 舍去后续位数。
例如,将34567四舍五入到十位,先找到十位是4,小于等于5,所以不变,然后舍去百位、千位、万位和十万位,得到35000。
三、近似数的应用近似数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估计商品的价格、测量时存在误差等等。
在科学研究中,近似数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天文学家测量天体距离时只能得到近似值。
四、近似数的计算方法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除了四舍五入法外,还有五成取偶法、进一法和去尾法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得到近似数。
五、近似数的比较比较两个近似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来实现。
对于小数部分相等的两个近似数,整数部分较大的数更大;对于整数部分相等的两个近似数,小数部分较大数更大。
在比较时要考虑精确度的影响。
六、近似数的误差分析近似数的误差是指实际值与近似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的大小取决于精确度和测量或计算方法的选择。
在处理近似数时,应尽可能减小误差,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七、近似数的实际应用1.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人们在购物时经常使用近似数,如估计物品的重量或长度等。
此外,在计算一些复杂的问题时,也可以使用近似数来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将34567四舍五入到千位,先找到千位是4,小于等于5,所以不变,然后舍去万位、十万位等更高位数,得到35000。
这种简化计算过程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
2.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科学研究中,很多实验数据和观测数据都是近似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6c9ca5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a.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值的方法,以及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在教材中,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求近似数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熟练掌握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值的方法,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一个数的近似值的方法,近似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求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入近似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尝试求一个数的近似值,引导学生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并交流心得。
4.讲解演示:教师讲解求近似数的方法,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际应用。
5.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反馈: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定义:与实际接近的数叫近似数。
a.四舍五入法b.进一法或去尾法2.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配套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11676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7.png)
目标: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
过程:
讲解小数乘法的定义,包括其计算法则。
通过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3. 积的近似数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积的近似数的求法。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如购物时对价格的估算。
1.3 小数乘法的练习题:提供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小数乘法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
1.4 积的近似数的应用:介绍一些积的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估算成本、测量长度等。
2. 拓展建议:
2.1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一些与小数乘法和积的近似数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2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与小数乘法和积的近似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家庭预算规划、商品折扣计算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设计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计算器、练习本。
2. 课程平台:教室内的教学平台。
3. 信息化资源:与本节课相关的小数乘法和积的近似数的PPT演示文稿、教学视频。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作业应涵盖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积的近似数的求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一些作业示例:
a. 小数乘法计算练习:给出一些小数乘法的计算题,包括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1号《积的近似数》说课稿
![1号《积的近似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0bc91b603d8ce2f006623ef.png)
《积的近似数》说课稿库尔勒市第九小学杨静一、说教学内容《积的近似数》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中11页的例6。
二、说教材分析《积的近似数》是在学生学会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使学生能够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为以后学习商的近似数知识打好基础。
通过积的近似数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小数并不一定都要知道他们的准确值,只需知道他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让学生体会求积的近似数也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掌握求积的近似数方法,并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说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已经学习了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有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方法上有一定的基础,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去学习。
四、说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了解求近似数也是实际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经历求积的近似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中对学生进行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取积的近似值。
五、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情景创设法、观察发现法、活动探究法等教法学法。
六、说教学流程(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1、提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2、用“四舍五入”法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6.积的近似数 例6(授课课件)先学后教永威模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6.积的近似数 例6(授课课件)先学后教永威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226256e3186bceb18e8bb99.png)
一、复习旧知
1.求下面各小数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2)保留两位小数。
3.12≈3.1
4.036≈4.04
5.549≈5.5
7.7963≈7.80
绿 色 圃 中 小 学教育 网 绿 色 圃 中 学资 源网
当堂训练
(一)计算下面各题
0.8×0.9 ≈0.7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8 ×0.90.7Biblioteka 21.7×0.45≈0.77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4 5 × 1.7
315 45
0.7 6 5
二、解决问题
1.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很大,它的 质量相当于6头5.85吨重的大象,这台计 算机有多重?(得数保留整数)
题并做对检测题?)
计算: 0.43×2.4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2×1.4(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34×0.1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86×1.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1、算出准确的积 2、看要保留的小数位数 3、看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的数 字是几,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 似值。
5.85×6=35.1≈35(吨) 答:这台计算机35吨重。
2. 一种大米的价格是每千克3.85元, 买2.5kg应付多少元?
3.85×2.5 =9.625 ≈9.63(元)
答:买2.5kg应付9.63元。
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付款 时通常只算到“分”,即 保留两位小数。
0.3814≈0.4
8.42378≈8.42
• 1、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 数的近似数。
• 2、体会生活中小数近似数的应用 。
自学指导
• 认真看课本第11页例6. • 思考: • 1、怎样理解“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 2、怎样求0.049×45的积(保留一位
积的近似数例6
![积的近似数例6](https://img.taocdn.com/s3/m/8cc9eb1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a.png)
说一说怎样保留积的一位小数,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45≈(亿个),
要保留一个小数,因为0<5,舍去O和5,取,即保留一位小数。
(5)小结:(6)提出问题: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指一小组汇报并加以引导小结。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应各是多少?指生回答。
在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在四年级已经学习了近似数五年级还学习什么呢?
2.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
同学们,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
说一说怎样保留积的一位小数,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求这个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由于求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表示。
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数
×45≈(亿个)。
0 .0 4 9 方法:计算
科 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单 元
第一单元
课 题
积的近似数 (例6)
主备教师
康睿
使用教师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实例,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
积的近似值。
2.结合生活实际会用取积的近似值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3《积的近似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3《积的近似数》](https://img.taocdn.com/s3/m/a861235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a.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3《积的近似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积的意义
2.能够用近似数表示积
3.能够利用近似数计算积
二、教学重点
1.积的概念理解
2.近似数表示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近似数计算积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教材、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一道题目:“23 * 47 =”,请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个积。
2. 引入新知识
•介绍积的概念:积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所得到的结果。
3. 讲解近似数表示积
•老师给出一个近似数的定义:近似数是为了使计算更加简便,用一些较为容易计算的数值来代替准确的数值。
•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如何用近似数表示积。
4. 练习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计算给定的积,并用近似数表示结果。
5. 拓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近似数计算更复杂的积。
6. 总结
•进行本节课的知识总结,强调积的概念和近似数的应用。
•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作业,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
七、课后反思
针对今天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工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5fb0b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6.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积的近似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以及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对求近似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不够熟练,对近似数的求法有一定的困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积的近似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2.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找零、测量身高等,引导学生发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讲解积的近似数的定义、求法及应用。
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求两个数的积的近似数。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利用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估算购物金额、计算测量身高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板书,突出重点知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同步备课】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6课时 积的近似数(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cf1a9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b.png)
第6课时积的近似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11例6,完成教科书P11“做一做”和P13“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1.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数。
2.经历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过程,能运用迁移的方法主动学习新知识。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实践能力和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掌握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求下列小数的近似数。
1.9735 (1)保留整数(),精确到个位()(2)保留一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3)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4)保留三位小数(),精确到千分位()想一想:(1)用什么方法求近似数?(2)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3)1.9735≈2.0,你是怎么想的?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2.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数)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教科书P11例6。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非常灵敏吗?(狗)人们常常训练狗来协助侦查、救援。
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0.049×45) (3)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计算)(4)怎样计算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呢?学生思考后,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解答,教师点一名学生板演。
2.引导学生求积的近似数。
(1)引导学生讨论:①题目中对得数是怎么要求的呢?(题目中的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②怎样把乘得的积2.205保留一位小数呢?要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上是几,如果满5就舍去后向前一位进1,如果比5小,就直接舍去,2.205的百分位是0,比5小,所以舍去后面的0和5,保留一位小数约等于2.2。
人教版第9册《小数乘法》例6《积的近似数》导学案、教.doc
![人教版第9册《小数乘法》例6《积的近似数》导学案、教.doc](https://img.taocdn.com/s3/m/498307d276c66137ef06194b.png)
《积的近似数》导学案梦想组:冯毅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P10页的例6学习目标:1・我要学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经历如何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的过程。
学习重点:我要学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学习难点:经历如何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的过程。
一、知识链接1 •按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出下面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 0954. 3071. 86422•我是这样想的:用“四舍五人法”取近似数,保留整数,关键看(),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关键看(),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关键看(),如果();二、自主学习导学问题一:我通过自学课本P10页例6,知道解决“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也就是求:()我是这样列式的:()导学问题二:1・我用竖式计算0. 049 x 452•我观察:积的小数位数()!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我发现:保留一位小数,关键看()位上的数,根据()保留,横式中的结果应该写成()。
导学问题三:我会运用1 •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3. 4 x 0. 91=3. 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2•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的练习。
《积的近似数》教案人教课标版数学五上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备课:梦想组冯毅【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P10页的例6【教学目标】使学生会根据需要,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3分钟)1.对子检查交流学案的知识链接部分。
2•我们已经掌握用“四舍五人法”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想一想, 如果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求积的近似数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积的近似数。
(板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习例6:(一)组内交流导学问题一(5分钟)1・组内对子交流2.教师随机抽查3 •教师点拨(-)全班展示导学问题二(18分钟)1.旋转木马交流(5分钟)2.全班展示(12分钟)任务小纸条:第1组展示第1小题,第6、7、9组质疑、点评第1组的展示情况。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6篇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7b4e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d.png)
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6篇积的近似数教学反思篇1在预备《积的近似数》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这几个环节:1、复习数位顺次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
因此,在教学本内容前,我组织同学做了适当的复习:〔1〕我首先考虑到学困生学习基础较弱,他们可能忘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这样如何去进行四舍五入呢?因此我先在课件上涌现一个点,引发同学猜想,最末让同学按顺次表述:当这个点表示小数点的时候,你能按顺次说出小数点的左边有哪些数位?右边又有哪些数位吗?通过几位同学的精确描述,在课件上显示数位顺次表,让同学一目了然。
〔2〕让同学明确保留整数和保留几位小数与精确到哪个数位之间的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觉假如只是用保留整数和保留几位小数这样来表达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时候,同学当时的掌控效果就好了,但假如换个方式问:“把这个小数精确到非常位。
”确有不少同学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也说明白老师作为一名引导者,有义务引导同学从多方面的含义去理解和掌控知识。
建立了保留整数和保留几位小数与精确到哪个数位之间的关系,对于同学的长远学习来说是有利的。
2、设计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
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助于同学从各个角度去理解知识,学会用适当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同时练习的难易程度也能在肯定程度上让学习层次不同的同学得到有效的进展,加强同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同学积极学习数学的情感。
3、让同学在合作沟通中,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节课在学完例6的时候,就让同学对积的近似数的求法进行总结,发觉许多同学虽掌控了知识,但却无法用语言清楚地表述出来。
因此通过巩固练习后,我让同学进行小组争论和沟通,同学在尝试总结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第二次进行表达时,可见大部分同学能大胆而且精确地对积的近似数的求法进行总结,大大激发了同学胜利的体验。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们总是常常要面对不同的同学个体与群体,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随时依据同学的实际状况,设计出符合同学学情水平的教学流程,真正让同学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3《积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3《积的近似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ae2d2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0.png)
《积的近似数》教案一、课题:积的近似数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
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用“四舍五入”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的近似数。
四、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我们班有37名同学(2)我校约有500人(3)我们班黄亚鹏同学的身高150cm,体重约50kg2、写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数精确到个位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百分位精确到千分位1教师引导填写第一个数的近似数,学生独立完成第二个数的近似数,集体订正。
全班总结“四舍五入法”。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题1、趣编故事,激发兴趣看课本例六插图,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发挥想象为插图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各组派代表讲故事。
2、问题质疑,引出例题同学们的故事真精彩,你们编的故事中都有一个相同的情节是什么呀?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呢?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3、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4、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5、生列式,教师板书:×456、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师生互动设计)7、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小结】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8、指名学生总结概括积的近似数的求法:先算出乘积,再按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在求的过程中,看题目要求精确到哪一位,我们就看它的下一位,下一位大于或者等于5将尾数舍去然后向前进一,下一位小于或者等于4就直接舍去尾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学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学教案模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c80401a0116c175f0e489b.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学教案模板三篇《积的近似数》的教学内容是把小数乘法的计算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结合在一起。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学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学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一、激发: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投影出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二、尝试: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
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
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五上积的近似数说课稿[7篇]
![五上积的近似数说课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94b69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f.png)
五上积的近似数说课稿[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五上积的近似数说课稿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五上积的近似数说课稿(一)积的近似数 A 自我评量 1. 商店的棉布12.5元/米,妈妈买了2.7米,李阿姨买了1.5米,两人各花去多少元? 2. 胖大海每千克45元,买0.049千克胖大海需付多少钱? 3.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到百分位约是1.6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B 课后巩固拓展研究★夯实基础题1. 按要求取近似值。
2. 判断题。
(1) 4.25保留整数应写成4.00。
( )(2) 5.995保留两位小数应是6。
( )(3) 34.64精确到十分位是34.6。
( )(4) 近似数4.90与4.9表示的精确程度相同。
( )(5) 2.15乘3.2的积保留以为小数是6.80。
( )3. 选择题。
1. 0.7,0.70和0.700三个数相比,( ) 。
A. 0.7最大B. 不相等C. 0.700最大D. 大小相等,但精确程度不同(2) 9.6和9.8之间的小数有( ) 。
A. 一个B. 两个C. 无数个D. 四个4. 列竖式计算。
(1) 保留一位小数。
3.14×0.72 9.6×0.57 6.8×0.195(2)保留两位小数。
3.69×2.5 13.4×0.09 2.304×50★提升能力题5. 菜场优惠销售南瓜,每千克的价格是2.58元,妈妈买了1.2千克,需要付多少元?(得数保留一位小数)6. 大象的奔跑速度最快可达到38.6千米/时,长颈鹿奔跑的最快速度是它的1.33倍。
长颈鹿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7. 一种钢轨每根长15.5米,每米约重52.76千克,30根这样的钢轨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探究创新题8. 有两个三位小数,它们“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后都是2.78,这两个数的差最大是多少?五上积的近似数说课稿(二)安吉县小学数学导学案(第九册)学校孝丰小学备课组长张炳武主备人张炳武备课组成员姜礼国、章雅平、华忠智、王荣福学习内容页码P.10的例6 积的近似数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 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 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一个两位小数,用四 舍五入法把它精确到十 分之一是6.3,那么这个 两位小数最小是多少? 最大是多少?
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1 4.3
1.9
保留两位 小数
2.10
4.31 1.86
2.10末尾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
复习 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2.095
精确到个 位
2
精确到十 分位
2.1
精确到百 分位
2.10
4.307
4
4.3
4.31
1.8642
2
1.9
1.86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 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 确到百分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6
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 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 45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 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练习
计算 0.8×0.9(精确到十分位) 计算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计算 1.7×0.45(精确到0.01)
1.一幢大楼有21层, 每层高2.84米。这幢大楼 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 整数)
积的近似数
复习 例题 练习 做一做
小结 结束
口算
1.2×0.3 0.7×0.5 0.21×0.8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复习
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2.095 4.307 1.8642
保留整数
2 4 2
保留一位 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