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第一、情绪波动大。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父母在碰到这种情境时,千万要冷静,否则很容易发生冲突。
第二、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成长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渴望被理解与尊重,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若按大人的意愿去做就感觉任人摆布,觉得很委屈、很不甘心。
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都持批判的态度,产生叛逆。
第三、意志不坚定。
青春期孩子在做某些事情时,对于自己的目的可能并不明确,而且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所以青春期孩子很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这也是因为青春期孩子较少被社会锻炼所导致的结果。
中学生青春期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第一、人际关系上的敏感与退缩。
有些中学生十分自卑,过分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对他人的反应过分敏感,因而在人际交往中被动、胆小、易害羞,害怕在公共场合出头露面,甚至会发展到躲避与人交往。
第二、攻击、敌对和仇视行为。
冲动性是中学生的行为特点,他们易采取直接简单的攻击行为方式来解决困境,如:与同学闹矛盾,说不了几句就会拳脚相加;对父母的责骂,当面顶撞,甚至负气出走。
有些中学生对别人的批评指责常常采取公开的敌对和仇视行为,以至于发展到对社会存有一种普遍的反抗态度。
第三、情绪上的紧张、焦虑与抑郁。
适度的焦虑不安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但有些中学生面对困难与矛盾时,比如,受老师、家长责骂,与同学争吵,考试不如意,面临重要的考试等等,陷入持久而深刻的不良情绪中,以致于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又加深了不良情绪,形成恶性循环,长期不能自拔。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如何解决?第一、培养自尊和自信。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自尊心可能受到挑战。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强调他们的优点和成就。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青春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挑战的阶段,孩子们在这个时期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他们常常被自己内心的纷乱情绪所困扰,对自己和周围世界产生深刻的怀疑和困惑。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对于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特征1.情绪的波动:青春期的孩子常常经历情绪的剧烈波动,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和社交压力的增加,他们可能时而兴奋,时而沮丧,时而愤怒,情绪不稳定是很正常的现象。
2.自我认知的混乱:在青春期,孩子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他们可能感到迷茫、不安,对自己的认知产生疑问和困惑。
3.社交关系的变化:与同龄人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改变,孩子更倾向于与朋友建立亲密关系,但也可能出现友情纠纷和孤独感。
4.对未来的焦虑:青春期孩子开始关注未来的发展和就业问题,面临学业压力和职业选择的困扰,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如何理解和引导青春期孩子的心理1.倾听和尊重: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时,要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想法,给予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2.建立信任关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让他们知道家长和教育者是可以依靠和倾诉的。
3.教导情绪管理:帮助孩子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提倡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引导他们学会面对挑战和困难。
4.关注自尊和自信:鼓励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尊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5.提供支持和指导:在孩子面临学业和生活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挑战,树立奋斗目标。
结语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旅程。
只有在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哪些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而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也是备受关注的。
青春期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变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下面将列举一些青春期少年常见的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增强青春期少年在这一阶段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身形象。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寻求自我完善和提升。
同时,他们也开始更加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注重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形象。
情绪波动大青春期少年的情绪波动往往比较剧烈。
由于生理变化和心理压力的增加,他们常常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如易怒、忧虑、焦虑、沮丧等。
这时的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更加敏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
自我认同探索在青春期,少年开始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进行探索。
他们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社会角色、职业展望等方面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这个阶段,他们会试图建立自己独立的认同感,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社交关系变化青春期少年的社交关系也经历着很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渴望和同龄人交往,建立朋友圈,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与家长关系逐渐疏远,更加倾向于与同龄人交流和沟通,互相支持和理解。
对未来充满幻想在青春期,少年对未来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他们开始构想自己的未来生活和职业,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愿景。
这种幻想不仅在激励他们前行,也带来了自信和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性心理的觉醒青春期少年的性心理开始觉醒,对性的好奇和探索开始呈现。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对性的身体、心理和行为产生兴趣,开始探索自己的性取向、性认同和性行为。
这种性心理的觉醒常常带来困惑和挑战,需要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综上所述,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大、自我认同探索、社交关系变化、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性心理的觉醒等方面。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有助于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引导和支持青春期少年的成长,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冲动而又充满挑战的阶段。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十大矛盾心理
青春期重要理论青春期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它让人困惑。
我们对此小心翼翼,可又经常碰碎。
青春期在我们的生命发展中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呢?它又为何如此特殊呢?让我们从以下两个理论中寻找答案。
一、生物发生论生物发生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霍尔,他被称为“青年之父”。
霍尔认为:青少年最主要的特点是动摇、起伏,体验到激烈的情绪动荡,出现了一些非常显著的互相对立的冲突,是一个“狂风暴雨”时期。
这些相互对立的冲动有以下几项:1、精力过分旺盛与无精打采。
青少年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精力旺盛、过度活动,但也可能很快走向反面,变得冷淡、无精打采和厌倦。
2、快乐和痛苦。
青少年很容易在快乐和痛苦这两个极端之间摆动,如在异常高兴、欢乐和欣喜后,情绪被烦躁不安、悲伤郁闷和忧愁代替。
3、自尊和自谦共存。
自信、虚荣和自高自大与自卑、自疑和羞怯在这一阶段可能会同时存在。
4、自私与利他的轮替。
在青春期,既可以看到儿童似的自私心的存留,也可看到理想的利他主义的提高。
5、好行为和坏行为交替。
青少年的善良和美德很纯洁,但也容易受邪念的诱惑,出现追求正义与说谎犯罪等好坏行为的交替。
6、孤独和归属。
青少年既追求同伴友谊,也关心内心状态,有时积极建立亲密的友谊,有时又感到很孤独。
7、兴趣和冷漠。
渴求知识、兴趣热烈,也有漠不关心的表现。
8、认知与行之间摆动。
有雄性壮志,常常热衷于安排计划,有时又会直接行动。
保守和激进。
想改造现实,有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崇拜过去的成果。
9、聪明与愚笨同在。
霍尔的理论带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就是使人们把青春期看成一个不可避免的躁动不安、充满了压力的时期。
他相信青春期激素的变化带来了骚动,由于这种骚动是由机体内部的生物因素决定的,所以是不可避免的。
二、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冲突青春期是解决“同一性”对抗“同一性混乱”的危机阶段,青春期的变化和社会对年轻人的特定要求共同塑造了这一危机。
青春期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成功地解决同一性危机,从而对于“我是谁,我怎么样,我将要走向何方”等问题,获得内在一致的想法。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1、情绪两级化,波动起伏大青春期学生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
如果遇到失利和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
这两种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2、认知能力快速发展当学生到了青春期阶段,此时思维能力比较活跃,对事物的认知发展比较迅速,例如记忆力高、学习能力强、概括能力强、想象活跃的症状,此外也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
3、心理叛逆青春期的学生可能因为身心的发展,然后就会表现的比较叛逆,往往与家长、老师的建议背道而驰,还会出现抵触、叛逆的心理。
如果情绪波动比较大,还可能会出现冷战、打架的行为。
4、苦恼增加,无力感、压迫感提高。
青春期的他经常会觉得情绪低落,或许仅仅由于同学们的一句话,或许仅仅由于爸爸妈妈的絮叨,他越来越比较敏感。
他渴望伙伴的接受、毫无疑问和钟爱,渴望爸爸妈妈的了解、守候和关爱。
他提心吊胆地维护着自身的自尊,他担心不成功,担忧被孤立、被忽视、被阻拦。
她们的心里期盼被关心,但另外随着着忧虑和无奈。
青春期学生应该怎么教育1、给孩子留够面子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是最好面子的年龄,也就是自尊心非常强。
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应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2、切忌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对于青春期学生,家长切忌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讲,自己怎样为他付出,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
这样做,只能招来孩子的逆反心理。
要就事论事,具体的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比较。
3、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在青春期学生的成长阶段,除了父母和老师,朋友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了。
尤其有些问题,孩子不愿意跟父母和老师交流,更愿意与自己的朋友分享。
一个好的朋友可以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健康的成长。
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八年级学生心理特点1、独立性的渴望:八年级青春期孩子希望可以独立决策和控制自己的生活。
逐渐追求自主性和自由度,想要在家庭和社交圈中获得更多自主权。
2、情感波动和易怒:青春期孩子的情绪较为不稳定,常会出现情绪的起伏和易怒的情况。
主要原因是他们正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
3、对于身份和角色的探索:在青春期,孩子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角色。
会思考自己是谁,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并试图在各个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4、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八年级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关注未来的学业、职业规划等问题,但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往往感到迷茫和不安。
他们需要引导和支持来理清思绪,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八年级学生心理的应对方法1、建立信任和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长应与孩子建立信任和亲密的关系,鼓励孩子分享内心的感受和烦恼。
在沟通时,家长应保持开放心态,不批评、不指责,理解孩子的困惑和挣扎。
2、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八年级学生渴望独立,家长应给予他们适度的决策权,让他们有机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一些任务,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3、督促学习,关注学业进展八年级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家长应定期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在学习中,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寻求帮助,解决学习问题,而不是代替他们完成任务。
八年级学生不想上学怎么办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八年级学生对学习有极大的兴趣,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要培养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找他的闪光点,不要放过每一个值得表扬的机会来摆脱八年级学生这种厌学的状态。
2、给予孩子应有的鼓励孩子在学校里其实学习压力是很大的。
孩子的学习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励的。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自己压力就已经很大了,如果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表扬,常常就会造成破罐子破摔,从而造成厌学。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1、认知的发展在感知方面,中学生的感知、观察能力在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上有显著发展。
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智力活动自觉性的提高,中学生逐步学会根据教学和实践任务的要求,较长时间地、集中地观察要认识的事物;在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观察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他们不仅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更加全面地感知事物。
在注意方面,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明显发展,就是对当前不感兴趣或存有困难必须学习的材料,也能集中精力加以注意。
在良好教育的影响下,中学生注意的自觉性和保持注意的习惯逐步形成,注意的品质进一步增强。
在记忆方面,中学生的记忆力达到一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他们记忆的有意性进一步提高,逐渐学会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自觉地提出短期或长期的记忆任务;他们理解记忆的能力随年级增高而不断上升,相反,机械记忆的比重随年级增高而逐渐减少;他们的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也在发展,其中,抽象记忆的发展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形象记忆的发展在初中三年级后则有所下降。
在思维方面,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初中阶段的“经验型”抽象思维向高中阶段的“理论型”抽象思维发展,也就是从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支持的抽象思维,向根据理论来进行逻辑思维的抽象思维发展。
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初中阶段的独立性、批判性、自觉性有显著增长,但还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高中阶段向着思维的深刻性、组织性方面进一步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初中阶段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高中学生喜欢独立思考,追求创新,鄙视陈腐之见或浅薄的认识,日益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但也存在固执己见而不易改变的特点。
在想象方面,中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想象的现实性不断提高。
例如中学生的作文能够围绕中心思想进行连贯构思,这是他们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的例证;在文学创作、艺术表现、科技小发明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少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较高的创造性和务实性,这是他们的创造性想象和现实性品质日趋发展的例证。
青春期心理特征
青春期心理特征------正确认识,恰当处理,健康成长,前程无忧青春期生理上的巨大变化,会伴随许多心理上的变化。
大多数的同学会因此而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要求独立,渴望自由,叛逆心理加重。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青春期心理特点1.思维的特点青春期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有了明显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有相对优势,对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一般不轻信和盲从,喜欢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
极力想表现出成人的作风和气魄。
这就是许多大人都感觉到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越来越有主意了”但是在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的问题上,常常不客观、不全面、不稳定。
基本属于“经验型”,由于易受情绪和兴趣的制约,观点常常偏激,思维显得片面和肤浅。
2.情绪不稳定这一时期的情绪发展特点为情感丰富易变。
活泼而富有朝气,常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自己。
在待人接物上情绪色彩浓厚。
自控能力较差。
青春期的情绪不稳定,起伏大,容易烦躁发脾气,冲动。
家长要提醒学生,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本领,保持乐观的绪情,学会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克服情绪易起易伏的弱点。
3.独立意向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接触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也日益变得强烈。
在情感上不再依赖父母,独立地选择所喜欢的事物。
他们要自由支配时间,捍卫自己的观点和评价标准,因而,易与家长、教师产生分歧。
家长和老师应针对青少年独立意向的发展,尊重他们正确的意见,有事同他们商量,逐渐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权利,同时也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帮助他们正确地发展其独立性,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4.好奇心和模仿性强这种心理状态使青少年很容易受他人、电视、电影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平时多注意他们交往的伙伴,感兴趣的事物,便于适时引导。
教师要培养和发扬青少年的优点,如思想敏捷、对新生事物敏感、勇敢、热情、有朝气、积极向上等。
帮助他们树立大理想,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一、心理上,是逆反期会让家长老师越来越劳神,你说往东,他非要往西。
逆反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心理特征:盲目自信,做事、学习凭兴趣,凭心情,认为自己已长大,自以为是,不希望别人多管束,甚至专门和家长与老师作对,以此显示自我个性。
二、生理上,是青春期身材长高了,手脚长大了,说话的声音也变了,这是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孩子对身体的变化感到很羞涩,对异性充满好奇。
这些都将分散学习的注意力。
我们家长,父亲或者母亲要加强监护、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困扰。
三、思想上,是迷惘期由于生活阅历浅,理智性不强,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极个别学生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对学习失去兴趣,就会将精力和兴趣投入到玩耍、交友上,容易结识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一旦与这些人混在一起,很快就会沾染上吸烟、喝酒、上网吧、打游戏、看不该看的书籍、打架斗殴,进而发展到厌学、逃学。
特别是交友四、情感上,是冲动期部分学生由于生理、心理发育,容易产生青春萌动现象,部分学生对青春期知识了解不多,自控能力较差,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区别,盲目性的模仿,情感交往过密,以至发展到早恋,影响了学业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也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
四、学习上,是分化期有人这样描述、描绘初中三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主要对策措施:1.要有平和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
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胜不骄,败不馁,永不言弃,不懈奋斗,要有克服困难、知难而进的决心和勇气。
这时我们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寻找对策,加以鼓励,而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和训斥2.要养成提前预习、独立作业的习惯。
提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降低听课的难度,增强听课的效果。
抄袭作业是成绩不好的原因,也是成绩不好的表现。
因抄袭而成绩下降,因成绩下降而抄袭作业,最后越离越远,导致分化。
要教育孩子不懂就问,要明白抄十题不如弄通弄懂一题。
3.加强训练,多加练习。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有答案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有答案青春期是少年时期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化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少年面临着身心发育迅速、学习压力增大、与家长关系变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因此,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备受关注。
下面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青春期少年心理特点并给出解析。
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青春期是少年建立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少年正尝试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和角色,不断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他们常常会通过模仿他人、参与不同活动等方式来探索自己的身份,这也是为什么青春期少年经常会表现出对外界意见敏感、容易受同伴影响等特点。
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青春期少年的情绪往往会出现较大波动,他们可能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烦躁,一会儿焦虑,一会儿沮丧。
这种情绪波动通常是由于荷尔蒙水平的波动、身体发育等因素导致的。
此外,青春期少年可能会表现出冲动、不理智的行为,因为大脑的前额皮质尚未完全发育,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更加困难。
对权威和规则的挑战在青春期,少年开始对权威和规则产生怀疑,他们更倾向于质疑传统的观念、规则和权威,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青春期少年经常会与父母、老师产生冲突,表现出叛逆和叛乱的行为。
对自我形象和外貌的关注青春期少年开始对自己的外貌和形象更加敏感,他们可能会关注自己的外表、穿着打扮等方面,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社会的审美观念、同伴的评价都会对青春期少年的自我认同和自尊产生影响。
对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在青春期,少年经常会感到对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性。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学业、职业道路、人际关系等方面,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和前进。
这也是为什么青春期少年经常表现出担忧、焦虑和无助的情绪。
综上所述,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是多方面的,包括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对权威和规则的挑战、自我形象和外貌的关注、对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性等。
理解和认识这些心理特点,对于帮助青春期少年度过这个特殊阶段、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一、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一)性意识骤然增长由于生理上出现性发育加速,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与日俱增。
(二)智力水平迅猛提高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三)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如独立欲望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自己心中的“成人感”与成人眼中的“孩子气”之间的矛盾等等。
(四)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此时的青少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忧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
(五)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与好奇小强烈,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乐此不疲。
(六)人际交往范围改变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
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同时,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现为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形象,特别是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别人发现,结果交往过程.神神秘秘、羞羞答答,反而显得别扭;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恋爱,但是,由于表现的别样成为同学们的谈资,一经同学的夸大处理便会令当事人非常尴尬。
诸如由一起异性同学的交往而引发严重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现象为数不少,这就是青春期的苦恼。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情感由原来对亲人的挚爱之情,扩展到对同学、老师、明星、科学家和领袖人物的崇敬和追随,由自爱到爱集体、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爱整个人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情感充分的体现了社会性;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疾恶如仇,他们追求公平公正,一旦发现某人有私心杂念,他们就会嗤之以鼻,就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
第四节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第四节青春期的心理特征青春期是童年向成人过渡的一个特殊时期,年龄大约在12-16岁,大体相当于初中和高中前期,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比较复杂,充满各种矛盾,是一个困难时期,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不平衡上,给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带来特殊的变化。
正确的认识青春期的特征,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对青春期的平过渡至关重要,对成年时的心理水平也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对一俱的一生也非常有意义。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概括为三句话,就是3个特点、4个矛盾和4种表现形式:一、3个特点进入青春期后身体迅速发育,而心理发展相对的滞后,这种矛盾会给学生带来苦恼,在遇到事情的解决,在情绪上往往表现出三大明显的特点。
1、波动性。
青春期的学生的情绪表现出极不稳定。
人们认为是正常的事情,或是平常的是非,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遇到时,情绪却会相当的激烈,甚至粗暴,反应超出正常的范围。
他们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会消极低沉、孤独压抑。
这些高涨和低沉会反复出现,表现波动的特点,如果不良的情绪转化为心境,青少年就会表现出焦虑,焦虑情绪背景中,又容易引发激动,平静后会感到后悔,然后又会复发,这时的情绪状态不能以硬碰硬。
2、躁动性。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生理发育出现高峰,生殖系统发展也较快,身高、体重和面部特征等外形变化较大,生理机能迅速增强,发育开始走向成熟,尤其是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出现标志着人体生现发育的完成。
随着性功能发展,青少年会出现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愿望,但由于环境、舆论和道德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和欲望及会被压抑,使之往往出现莫名其妙的烦躁和不安。
面对性骚动的欲望和性压抑,却还要在他人面前掩饰,成为青春期的突出困扰,这种躁动经常会引起烦躁,如果再受到指责和非议,往往引发家庭冲突和矛盾,甚至离家出走。
3、反抗性。
人的一生会出现两个反抗期,3-4岁时表现明显的第一反抗期,主要是儿童对父母的依赖和自主之间的矛盾,儿童要独立自主,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目的是动作的自主性和自由权,反抗比较单一。
青春期孩子的主要心理特征
青春期孩子的主要心理特征1、独立意识增强:孩子开始逐渐独立思考和决策,不希望被父母控制,希望有更多自由和自主权。
同时,也会表现出对更广阔的世界和新事物的开放和好奇心。
2、质疑权威: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质疑权威,总是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事情要这样做,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视为最正确的。
3、热衷于探索和尝试新事物:青春期的孩子热衷于探索各种新事物,尝试着不同的体验,他们乐于挑战自己,但也越来越具有近乎风险性行为的特点。
青春期孩子的主要心理问题:1、自卑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会影响与他人的交流,长期下去只会加重自卑的心理,甚至还有可能会引起自暴自弃。
2、早恋心理。
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征已经发育成熟,对于性以及异性产生好奇心,但是他们心理还不是很成熟,做事情容易冲动且不计任何后果,甚至会出现学生怀孕的情况。
3、讨厌上学。
大部分学校会以孩子的分数来论高低,学习成绩差的人群容易出现厌学的情况,他们因为自己的学习差而变得自卑,再加上受到老师以及学生的孩子,会丧失学习的兴趣。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1、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
尊重是缩短父母与孩子关系距离的法宝。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逐渐成长为成年人,所以父母需要从“自上而下”的沟通和引导方式转变为更加平等的对待方式。
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孩子建立健康温暖的亲子关系。
2、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青春期需要个人成长空间,需要自我个性的发展,这需要父母建立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才能有良性的发展。
而孩子需要的独立空间,父母的放手也在于对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有足够的自我决策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用讨论的语气代替命令的语气。
父母和孩子相处没有必要变得卑微,只需要改变教育方式,尽量用讨论的语气代替命令的语气。
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以朋友的角度和孩子交流。
这无疑是对青春期自尊心强的孩子最大的尊重。
也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在乎自己的感受。
青少年青春期有哪些心理特点
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尤其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青少年身心发生巨大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也出现了各种心理特点。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青春期中常见的心理特点。
自我认知的混乱青春期的青少年常常面临自我认知的混乱。
他们在探索自我身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矛盾和困惑。
他们对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更为敏感的认知,出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
情感的波动青春期是情感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之一。
青少年在情感上可能会表现得极为多变,既可能兴奋激动,又可能抑郁消沉。
他们在感情方面的需求也增加,对友谊和爱情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但同时对拒绝和失恋等负面情绪的承受能力也较弱。
对权威的挑战青少年青春期的另一个心理特点是对权威的挑战。
他们开始有了更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开始质疑家长、老师等权威人物的话语和规定。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权威的规范会有所抵触。
对未来的焦虑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变化开始成为青少年心中的焦虑。
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爱情、家庭等方面充满了疑虑和担忧,常常感到无助和迷茫。
这种焦虑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和生活表现。
社交压力的增加在青春期,社交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青少年需要面对来自同龄人和社会的各种审视和评判。
他们会感到对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焦虑和不安,竭力寻求认同和归属感。
同时也可能出现对社交互动的困难和自我封闭。
总的来看,青少年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矛盾的阶段,他们在这个时期面临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和变化。
理解和关爱是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阶段的重要因素,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
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对策一、青春期心理特点及行为1、自我的发展: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关注自我(爱美);独立与依赖;逆反心理;心理闭锁不外露;易受同龄人影响(这一阶段也叫心理断乳期)2、情绪的发展:表现为明显的两极性(如强烈与温和、外露与含蓄、稳定与冲动、自尊与自卑),主要有青春期焦虑症、强迫症、睡眠障碍等。
二、怎样促进学生性心理健康①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性角色。
一个性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应当正确认识自己身体的变化,接受出现在自身上的性角色变化(如女孩子的月经来潮、乳房发育、阴毛产生;男孩子的变声,阴毛产生等)能够理智的对待学习、生活和异性;能够自尊自重,使生活内容健康、充实、积极、向上。
②养成健康的性道德行为习惯,要讲究行为美、语言美,从日常生活做起,从我做起,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道德水平、法治水平,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③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要充分认识到,不好好学习,就是对家长、对老师、对国家不负责任。
要自我培养学习兴趣,锻炼意志力,用意志力强制自己专心学习。
④要对自己有信心,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
受到挫折要冷静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经常与同学、老师、家长交谈,征求意见,从他们的肯定与希望中吸取力量。
另外,还要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识水平,对他人的批评教育和指导帮助要虚心接受。
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把个人融于集体之中,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克服“自我中心“的个体意识,促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⑤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情趣,除了使人获得某些智能,增长知识外,还能使人得到一定程度的心理满足,调节人的精神状态。
⑥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人的意志品质在心理保健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磨练自己的意志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如:从小事情做起,培养自己的自制能力,逐渐增加难度,使意志越来越坚强;学会自己跟自己“作对“,越是不易坚持的事,越要坚持做下去;在艰苦的劳动或体育锻炼中,自找苦吃等。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的青少年更是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剧变,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1. 自我认知和身份建构
青春期青少年在探索自我身份和认知方面会变得更为强烈。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以及如何在社会中定位自己。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可能会经历自我怀疑、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追求独立性等心理变化。
2. 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
青春期青少年的情绪常常波动剧烈,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情绪问题。
在情绪上的波动可能导致他们做出一些冲动行为,比如与家长争吵、丧失对风险的认识等。
3. 社交关系和自我认同
青春期对于社交关系的重视也使得青少年更为关注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
他们渴望被同龄人接纳和认同,同时也会寻求自我价值感。
社交关系的构建和自我认同的建构将会是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点之一。
4. 学业压力和未来焦虑
随着进入中学或高中阶段,青春期青少年面临着学业压力的增加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学业上的挑战和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会给他们带来焦虑感和压力。
5. 探索和挑战权威
青春期的青少年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规则和权威,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叛倾向,挑战成人或者权威机构的规则和限制。
结语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主题,他们在这一阶段面临诸多心理挑战和发展任务。
了解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助于父母、老师和社会更好地引导他们度过这一段成长之路。
论中学生的几个主要心理特点分析
论中学生的几个主要心理特点分析中学生是思想活跃、心理敏感的阶段,正处在青春期的边缘,他们的心理特点很多,以下是几个比较主要的心理特点分析。
首先,中学生存在着丰富的情感需求。
青春期是人生中情感波动最为剧烈的时期,中学生既有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情感需求,又有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
他们渴望得到父母和师长的关心和理解,希望得到朋友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有更多的情感交流期望。
而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导致中学生出现情感上的不稳定和消极情绪。
其次,中学生存在着自我意识的突出。
青春期是个体意识觉醒的时期,中学生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他们对自己的外貌、才能、成就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关注和要求。
他们会比较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的不足或失败会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
同时,中学生也更容易受到舆论和社会期待的影响,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可能违背自己真实的内心需求。
另外,中学生存在着逐渐长大的矛盾心理。
在中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灵活性和稳定性之间产生了矛盾。
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希望能够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决策权。
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感到无助和依赖,需要父母和老师的保护和指导。
这种矛盾心理常常使他们感到困惑和无措,特别是在面对重要决策时更为突出。
此外,中学生还存在着压力和焦虑感。
在学业压力、升学压力、人际压力等方面,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要应对学业的挑战,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还要面对个人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和挑战。
同时,社会和家庭的期待也让他们感到压力重重。
这种压力常常使中学生陷入焦虑、紧张和疲惫,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中学生存在着丰富的情感需求,自我意识突出,逐渐长大的矛盾心理以及压力和焦虑感。
了解并正确应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也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给予中学生更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动荡期,迈向成熟与成功。
列举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列举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许多变化,包括心理特点。
下面将列举一些青少年在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特点。
自我意识强烈在青春期,青少年通常会变得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和形象。
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外貌、气质、穿着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常常因为自己的外表而感到自卑或自豪。
这种对外在形象的关注使得青少年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构建和表达。
情绪波动大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情绪上常常表现出波动大、情绪化和易怒等特点。
这是因为青春期的身体激素水平波动引起的,使得他们的情绪更加容易受到影响。
青少年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感到极度沮丧或愤怒,随时都可能陷入情绪的波动之中。
对权威的质疑在青春期,青少年开始建立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意识形态。
他们对权威和传统的观念产生怀疑和质疑,并追求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社会观念。
青少年常常会与长辈或者老师产生分歧,表现出对现有社会制度和规范的挑战。
渴望融入群体尽管青少年在青春期表现出对独立自由的追求,但他们同时也渴望融入社会群体和同龄人之中。
青少年会通过模仿、参与社交活动、加入俱乐部等方式来寻找自己的社会归属感。
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表现,以符合社会群体的期望和规范。
对未来的迷茫青少年在青春期常常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
他们开始面临各种选择和决定,包括学业、职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选择。
这些种种不确定性会导致青少年感到焦虑和不安,他们会不断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
以上列举的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发展机遇的重要阶段。
青少年在这一阶段需要理解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心理上的成长过程。
青春期少年心理的特点是什么
青春期少年心理的特点青春期是一个人生发展过程中极为关键的阶段,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最为复杂的阶段之一。
在青春期,少年们经历身心变化,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和自我角色,面临各种新的挑战与困扰。
在这一时期,少年的心理状态有着独特的特点。
更强烈的情绪波动青春期少年的情绪波动相比其他阶段更加剧烈。
他们可能会由于一点小事情而兴奋、沮丧、愤怒或焦虑,情绪变化既迅速又不可预测。
这是因为在青春期,身体激素的分泌增加,大脑神经系统也因此受到影响,导致情绪波动较为频繁。
寻找自我认同青春期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独立于他人的存在,并开始探索自我认同。
他们会思考自己是谁,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寻找与他人不同之处,试图在同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对自我形象的怀疑和不安,需要不断尝试和认识自己,以建立自我认同。
对未来的焦虑和迷茫在青春期,少年们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包括学业规划、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
他们可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和迷茫,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道路、追寻何种梦想。
这种不确定性和压力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和自我怀疑,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和指导。
与权威和独立的冲突青春期少年在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中,经常会与权威、父母和老师产生冲突。
他们希望获得独立的空间和权利,同时又需要依赖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这种矛盾可能会导致少年产生叛逆心理和对抗态度,需要平衡独立性和依赖性,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对外界评价的敏感和自我肯定的需求青春期少年对外界评价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他人的批评和赞美影响。
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关注,希望被他人接纳和尊重。
因此,建立自我肯定和自信心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综上所述,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包括情绪波动剧烈、寻找自我认同、对未来焦虑迷茫、与权威冲突和对外界评价敏感等方面。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有助于家长和老师更好地理解少年,关心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度过这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期。
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青春期是生命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是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生理发展特点1.性征发育:青春期是性征发育最为明显的时期,男生的声音变低、体毛增多,女生的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等。
2.身体发育:青春期学生的身高增长迅速,骨骼和肌肉发展加快,体重也有明显增加。
二、心理发展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青春期学生对自己的认知逐渐深化,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价值和意义,并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产生更多的思考。
2.自主性增强:在这个阶段,青春期学生开始逐渐追求独立和自主性,希望能够独立思考、选择和决策。
3.对外界关系的重视: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对同伴的认同和评价具有强烈的需求。
4.情绪波动:青春期学生的情绪常常波动较大,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情绪,同时也容易感到孤独和不安。
三、认知发展特点1.思维能力的提高:青春期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开始能够进行辩证思考和系统思维。
2.自我意识的建立:在青春期的发展中,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世界的认知逐渐完善。
3.对未来规划意识增强:青春期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并逐渐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规划。
4.注意力不稳定:青春期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稳定,容易分神和注意力集中不持久。
四、社会发展特点1.角色转变: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阶段,青春期学生面临着角色的转变,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2.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青春期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建立关系、解决社交问题,并在社会环境中逐渐适应和融入。
3.独立性的培养:青春期学生的独立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主动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
总的来说,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明显,包括生理、心理、认知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这个阶段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春期是人生的宝贵时期,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和引导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适当的支持与指导,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阶段,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应该怎样对他们教育从儿童过渡到成年的中间期,叫“青春发育期”,简称“青春期”。
这个时期是人体发育迅猛、心理变化急剧的时期,也是性萌发并趋向于成熟的时期。
学生进入中学,大都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专家们认为,人的一生没有一个时期比青春期更令人操心的。
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
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但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比较低。
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偶尔成功便盲目骄傲,一旦受挫,就垂头丧气,信心动摇。
因此,了解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学生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不平衡。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心理上的急剧发展,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都给同学们带来了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不适应。
特别是性发育日渐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又相对滞后,容易使他们感到紧张、迷乱、甚至不知所措。
正是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中学生情绪不够稳定,好感情用事,考虑问题也不够周全,容易出现行为偏差。
二、中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
中学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求知欲旺盛。
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喜欢批判旧事物,崇尚新事物,爱标新立异,对人或事容易理想化并盲从,这也是部分中学生“追星族”产生的思想基础。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而对体坛名将、赛场风云、影视明星、歌坛新秀、青春偶像、奇闻迭事等常常滔滔不绝。
三、中学生渴望尊重与理解。
尊重与理解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这一年龄开始刻意追求的。
这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表现。
学生要求尊重和理解,在集体生活中,他们渴望有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有适合自己“角色”的位置。
在课堂上,他们希望教师喜欢并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回答问题即使错了不受到歧视和讥笑。
这些都是自尊心强的表现。
自尊心是一种尊重自己人格,不容别人歧视侮辱,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自我态度。
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的自尊心会越来越强,到了高年级它成了自我意识中最敏感、最不容别人亵渎、侵犯的部分。
这时学生最怕别人看不起,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和重视,他们喜欢争强斗胜,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一旦学生感受不到这种尊重,觉得自己被老师所忽视,或觉得自己在集体中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自尊心就会受到挫伤,就会以不当的方式,如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搞恶作剧等去寻求满足。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
正是由于自尊心较强,青少年也容易出现自卑感,因为他们非常注意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常常把这方面遭受到的微不足道的小事,看成是莫大屈辱,甚至一些在成人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的问题,如自己的衣着不如同学时,自己的个头不高,不如别人漂亮等,都会产生自卑感。
如果自尊心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破灌子破摔,不求进取。
四、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学生交友与友谊的需要。
中学生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的需要日趋强烈。
他们渴望多交友,有了心里话愿意找同龄人诉说,若这种感情得不到满足,交友处处受到老师、家长的限制,不但对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极为不利,也容易引发孤独、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导致了他们易出现心理偏差及行为问题。
如苦闷、厌学、出走、自杀、犯罪等。
事情发生在学生身上,却反映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即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视,教育方式、方法的简化等。
当前,广大中学生升学、考试压力过大,有的老师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性格内向、情绪失调、有各种心理困扰的学生不注重情感的交流与引导,往往把有些学生的性格内向说成是学习态度问题,把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建立友谊说成是“早恋”苗头......其结果往往使教育不甚得法,错过教育的有利时机,导致不良后果。
鉴于此,作为家庭、学校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一、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热爱、关怀、尊重和信任。
别林斯基说:“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
所以,要用慈母一般的心肠对待体贴他们,用火一般的真情感化他们。
这种尊重、信任、体贴和感化,会使他们产生得到承认的慰籍,消除对教育的猜疑和对抗,促进双方的心理相容,进而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精神雨露的浇灌。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及性格特点,采取灵活而有原则性的教育方法。
例如,对胆汁质的学生不要轻易激怒他们,以设法培养他们的自制、耐心,使他们习惯于安静和平衡的学习;对多血质的学生,要给以更多的活动机会与任务,并使他们养成扎实、专一、耐心的品质;对粘液质的学生不宜要求过急,要允许他们有考虑和作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对抑郁质的学生切忌公开指责,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并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对于具有自卑感和自暴自弃的学生,不能过多地苛责,应通过启发、暗示、表扬等办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以增强其信心;对于自尊心强或自高自大的学生,不能一夸再夸,批评也要顾及情面,留有余地,还要抓住他的上进心,设法使他们从学习的成败中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吃硬不吃软”的淘气学生就不能过于迁就和忍让。
学生的心理差异较大,学生的个性多种多样,所以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讲求教育机智。
二、作为学校,也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
如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信箱等,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又有一定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团队活动中,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健康成长。
注重多种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如举办专题讲座、建立广播、墙报、校报等。
三、抓住课堂主渠道,各学科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各科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
在各科教学中,很多教师正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心理健康教育,只不过没有意识到或没有认真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深化于教育教学中。
各科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中。
四、举行家长心理讲座。
要搞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
要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普及有关学生身心发展、心理健康的常识,使家长懂得和掌握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问题行为”的矫正方法及家庭教育的操作技术,使家长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
人类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不断深,时代向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当代中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素质要求。
二十一世纪将是学科技术和人才素质的竞争。
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理,以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素质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正视心理问题,加大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力度。
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心理素质的提高可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发展。
如学生的心理机能,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的形成。
特别在车化差生上,心理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并可以此为破口,加强理论研究,摸索出成功之路。
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形成健康心理,对于外界环境的压力就会产生积极的调和作用和适应性,避免不良心理现象的产生。
但思想品德教育并不能代替心理辅导。
只有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互相促进,才能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全面提高。
3、各科并举,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学生的素质、品格塑造,可通过各学科在教学中渗透,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发挥各学科的渗透功能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通过锻炼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能力,转化个性,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有这样一个学生,因受不良风气影响,学习懒散,缺乏动力,成绩差,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指责,故产生厌学情绪,与社会上不良青年交往,并偶有逃学现象。
但他活泼好动,喜欢打篮球等。
针对此情况,为更大发挥凝聚力,吸引其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体育科组吸收他加入学校篮球队进行训练,并以此教育他摆脱社会不良分子的纠缠,上课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多为学校争光,帮助他树立信心。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这位同学基本上改掉了厌学的恶习,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逐渐形成为集体争光,助人为乐的良好思想品格。
4、通过课外活动课,深化心理素质教育。
学校开展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活动课对转化差生的作用尤为显著。
通过体育锻炼、文娱活动、科技活动等方面挖掘学生潜质、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能充分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再把劲头转移到学习上,由点到面。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