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

班主任德育案例—网络德育三例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网民。有的青少年由于从网上接触了黄色、反动的信息,误入歧途,道德失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有人提出强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网络技术难道是德育工作的煞星吗?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德育工作中,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或者说,网络不仅仅对德育提出了挑战,它还具有一种潜在的促进功能。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下面试举三例,加以简析。 1.运用“E-mail”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真实的对话。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

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点。但是,如果运用网络中的“E-mail”功能,则可弥补传统德育中的这一弱点。由于“E-mail”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威给学生带来的威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案例】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唱了一首《朋友》的歌,然后深情地说:“天底下最难得的是知心朋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成为可以共享快乐,共担忧愁的朋友。”掌声响起。我接着说:“因为咱们还不太熟悉,同学们还不了解我,还不一定敢当着我的面说心里话,因此我公布我办公室的电子信箱地址,欢迎大家随时随地给我发‘伊妹儿’。”欢笑声响起。我的话立竿见影,第二天我的电子信箱便被塞得满满的:——老师,您的头发长了一点,请注意为人师表。——请老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抽烟。——老师,您说话很风趣,但有时候严肃不足。第三天,火药味渐浓,第四天,我就有点受不了了,第五天的一封“犯上作乱”的“伊妹儿”终于使我大光其火。我憋不住,当众质问道:“今天的‘伊妹儿’是谁发的?”众学生如惊弓之鸟,默不作声。我威严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希望能

从他们的脸色中找到蛛丝马迹。但我失望了:学生的眼神、脸色基本保持一致。我原以为接下去会收到更出格的“伊妹儿”,但是我错了,第六天的信箱是空的,第七天还是空的,我感到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正在拉大。终于,我向学生作了诚恳的检讨,希望同学们不计前嫌,继续把我当朋友,给我发什么“伊妹儿”都行。第八天,我又收到了两封“伊妹儿”:——希望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要发生在我们可爱的老师身上。——老师,那天的“伊妹儿”是我发的,事后我也很后悔。因为我的粗鲁的语言,不只伤害了老师的自尊心,更说明我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东中人。【评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网络德育案例。班主任为了及时了解新生,加强与新生的沟通,在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演说”后,把自己的电子信箱公诸于众,从而激发了学生与教师接近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心理。然而,当有学生接连不断地向自己“发难”时,这位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居然破起案来,这是德育的大忌,结果学生噤声不语,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就此中断。好在这位教师严于律己,及时向学生作检讨,才重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两封伊妹儿,一封希望老师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能够真正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批评意见,而另一封则说明学生已折服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这位教师以此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第一步,为今后德育目

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较好地体现了网络的德育促进功能。

2.运用网络模拟功能,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做到寓教于乐。德育工作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而苦口婆心的说教又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也有的老师组织学生编写、演出校园剧,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学习时间紧,要充分保证这些活动的开展,难度较大。利用电脑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案例】今天,我在班里搞了一个特殊的班团活动——通过虚拟情景进行德育体验。我事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名为“洗衣机里的猫”的游戏和电影《洗澡》中的一个片断,又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动画故事《先救谁》和一组连环漫画,在活动中播放并分别要求学生谈感想、作评论、进行选择、开展联想。以连环漫画的使用为例:我给学生提供了四幅漫画,第一幅是在一间房子里,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黑包,两个人正在握手;第二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第三幅是两个人相对而立,其中一个人正在开包;第四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跑。让学生对这四幅漫画进行重新排序,并配上说明词。有的学生以4-2-3-1排序,分别配以“有小偷”、“追”、“终于捉住了”、“多谢你挽回了我

的损失”,最后总结为“见义勇为——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的学生以1-4-2-3排序,分别配以“朋友见面分外亲热”、“有人偷包”、“死死盯住”、“看你往哪儿跑”,最后总结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有学生以2-3-4-1排序,分别配以“抓小偷”、“让我瞧瞧都有些什么”、“这个包归我了”、“见者有份”,最后总结为“坐地分赃,可耻!”这次班团活动搞得特别成功,学生们事后评价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感想丰富、记忆深刻。【评析】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在中学里,最难搞的便是班团活动。每次搞活动,都有学生昏昏欲睡,或者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假如班主任不在场,有的学生甚至会开溜。但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使班团活动变得焕然一新。上面的案例实际上属于一种德育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人类实际上正是通过游戏走向成熟,而游戏又是电脑特别是网络所长,充分利用好电脑与网络的这一长处,不仅使德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方便,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教学为主,辅以少量实践的德育方式,发挥了德育应有的魅力。 3.运用BBS(电子公告板)和聊天室,创设德育活动的场所。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及道德参与意识,这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传统的德育,采用诸如“两难法”、“团体法”、“讨论法”、“辩论法”等各种形式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