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为仁句式及翻译

合集下载

关于人品的孔子语录

关于人品的孔子语录

孔子在言行举止方面,有很多关于人品的语录,这些语录对个人的品德修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一些反映孔子思想中关于人品的语录: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翻译:自己不希望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2.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翻译:克制自己,回归礼仪,这就是仁。

一旦能够克制自己,回归礼仪,整个天下都会归向仁。

3. "先行其言而后者从之。

"——《论语》翻译:先做了再说,然后别人就会跟从你。

4.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翻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真正的知识。

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翻译:自己想站立,也要帮助别人站立;自己想达到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目标。

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翻译:君子追求成就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恶行。

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翻译: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则总是忧愁。

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翻译: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正是品德高尚的君子吗?10.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翻译: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则怀念乡土;君子考虑的是法度,小人则考虑的是恩惠。

这些语录体现了孔子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强调以德行为基础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

通过这些语录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初一文言文:论语颜渊翻译-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初一文言文:论语颜渊翻译-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初一文言文:论语颜渊翻译|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初一文言文:论语颜渊翻译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ﻭ颜渊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克服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克服自己私欲,言行都合于礼,天下就都归顺仁道了。

实践仁在于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践仁的纲目是什么?”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话不去听,不合礼的话不去说,不合礼的事不去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但是会照着您的话去做。

”ﻭ
ﻪﻭﻭ
ﻪﻭﻭﻭ
初一文言文:论语雍也翻译|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初一文言文:论语雍也翻译ﻪﻭ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ﻭ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ﻭ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出一个方面却不能有此类推出其他三
个方面。

我就不教他新知识了。

”ﻪﻭ

ﻪ。

论语第九章原文及翻译及解读

论语第九章原文及翻译及解读

论语第九章原文及翻译及解读
《论语·述而第九》原文: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
虽不敏,其听不错。

回非其位,其来不拒。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由,不恥素行。

崔子退朝,曰:“君子斯文,小人斯可欺也。


子曰:“义务之与恭,礼之与教,才之与信,约之与廉,凡尽
其义,所以事上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者与之俱,不知者亦与之俱。

知者不惑,不知者亦不惑。


子曰:“回之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
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文言文克己复礼的翻译

文言文克己复礼的翻译

原文:孔子曰:“克己复礼,其为人也,犹若Intl1,一与之言,再与之言,三与之言,其犹未厌也。

有礼者,敬人;无礼者,慢人。

慢人,斯贱之矣。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则称人于父,在家则称人于兄。

无怀非其类,无怨非其人。

是以君子之德,成于内外,施于四方,而人莫不敬。

”翻译:孔子言:“克制私欲,回归周礼,其为人也,犹如善者,一经交谈,再谈,三谈,尚且不知满足。

有礼之人,尊敬他人;无礼之人,轻慢他人。

轻慢他人,便是贱视之。

因此,君子先有德于己,而后方能求德于人;无德于己,而后方能指责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国中,称赞他人时以父称之;在家内,称赞他人时以兄称之。

不怀恨非己之辈,不怨恨非己之人。

因此,君子之德,内外兼修,施及四方,而人莫不敬。

”孔子此言,旨在教人克制私欲,恪守礼制,以礼待人。

礼,乃周公之制,旨在规范人伦,调节社会秩序。

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之本,人应当以礼修身,以礼待人。

“克己”者,即克制私欲,不使私欲泛滥,干扰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克制私欲,便是修身养性的关键。

“复礼”者,即回归周礼,遵循礼制,以礼待人。

礼,既包括外在的仪节,也包括内心的敬意。

外在仪节,如揖让、拜谢、祭祀等;内心敬意,如敬人、爱人、尊贤等。

孔子认为,人应当内外兼修,内外一致,方能成为君子。

孔子又言:“有礼者,敬人;无礼者,慢人。

”礼,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桥梁。

有礼之人,方能赢得他人的尊敬;无礼之人,则被人轻慢,甚至贱视。

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仁爱”之道。

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关爱,以礼相待,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在邦国之内,称人于父;在家室之中,称人于兄。

这是尊重长辈、尊崇亲情的表现。

孔子认为,人应当怀揣感恩之心,珍惜亲情,关爱他人。

总之,孔子《克己复礼》一文,教人克制私欲,回归周礼,以礼待人,以仁爱之心构建和谐社会。

论语颜渊篇原文及注释

论语颜渊篇原文及注释

《论语・颜渊篇》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 司马牛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 司马牛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张问明。

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行焉,可谓不明也已矣。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子曰:“去兵。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子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子张问崇德辨惑。

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子路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所欠者不知量也。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有。

克己复礼为仁复的意思

克己复礼为仁复的意思

“克己复礼为仁复”的意思
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到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恢复社会的礼仪制度,就是仁爱的表现。

其中,“克己”指的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不让自己的私利影响到他人;“复礼”则是恢复社会的礼仪制度,遵守社会的规则和约定,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因此,克己复礼为仁的含义是,只有当个人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同时又能够恢复社会的礼仪制度,才能够真正做到仁爱。

这也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强调个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公共秩序。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篇原文及翻译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回家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父者,在家父者。

”仲弓曰:“雍虽然其,恳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司马牛反问君子,子曰:“君子时望不畏。

”曰:“时望不畏,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弊或见?”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张问明,子曰:“浸染之谮,肤受之愬,没用矣,堪称清也已矣;浸染之谮、肤受之愬没用矣,堪称离也已矣。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棘子变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往者,夫子之说道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子张问崇德宇宙论,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并无宿诺。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及之以忠。

颜渊问仁文言文翻译

颜渊问仁文言文翻译

颜渊问仁文言文翻译
“颜渊问仁”文言文翻译:颜渊向孔子请怎么做到任,孔子说:“能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

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做法。

”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

”颜渊道:“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


“颜渊问仁”原文为: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仁”出自《论语·颜渊》,来源于《论语》的第十二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孔子关于仁的主要解释,孔子用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颜渊篇》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篇》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篇》12.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2.1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克己复礼:“克”,胜、约束、克制。

“己”,自己内心的私欲和外在的行为表现。

“复”,行走、恢复、返回。

“礼”,秩序、标准、规范。

▲仁:完美的人格,完善的制度都可以称为“仁”,是孔子为世人树立的一个目标,人们努力的方向。

“仁”与《礼记·大学》中记载的“止于至善”意思相同,“止于至善”是一个永远也达不到的境界,需要人们终身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为仁”同样如此。

▲一日:一旦。

▲天下归仁焉:“天下归仁”是孔子理想中的社会状态,一旦天下人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则天下就归于仁了。

“天下归仁”如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要想“天下归仁”,需要每个个体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自由发展到极高境界,而不是被迫提升。

▲请问其目:“目”是细目,要目,条目。

指具体步骤是什么。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对应“眼、耳、口、身”,用礼约束自己,不被外界所诱惑。

▲不敏:谦词。

不聪明;不才。

【译文】颜渊请教如何实现仁,孔子说:“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方能实现仁。

一旦天下人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归于仁了。

是否为仁完全在自己,哪里能靠别人呢!”颜渊说:“实现仁的具体步骤是什么呢?”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

”颜渊说:“我虽不才,但一定按照这些话去做。

”【学而思】“克己复礼”同“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都符合礼的标准。

“礼”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复礼并非复古,今天所说“讲文明、懂礼貌”也是复礼,使不文明的习惯恢复文明。

感官上的刺激往往使人类放纵自我,“视、听、言、动”对应“眼、耳、口、身”,自觉克制外界对自身眼、耳、口、身的种种诱惑,需要一种标准来衡量,这就是“礼”,用礼来约束自己,使言行举止都符合礼,做到君子慎独,做自己身体的主人,而不是欲望的奴隶。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赏析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赏析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赏析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赏析如下:“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来源于《论语》的第十二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孔子关于仁的主要解释,孔子用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篇文章里关于任的论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克己,第二方面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既定的规矩。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翻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

论语颜渊篇原文以及翻译

论语颜渊篇原文以及翻译

论语颜渊篇原⽂以及翻译论语颜渊篇原⽂以及翻译 引导语:《论语颜渊篇》相信有很多⼈都看过,那么有关论语颜渊篇的原⽂以及翻译哪⾥有呢?接下来是⼩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章,欢迎阅读! 【原⽂】 121 颜渊问仁。

⼦⽈:“克⼰复礼(1)为仁。

⼀⽇克⼰复礼,天下归仁焉(2)。

为仁由⼰,⽽由⼈乎哉?”颜渊⽈:“请问其⽬(3)。

”⼦⽈:“⾮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颜渊⽈:“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 注释 (1)克⼰复礼:克⼰,克制⾃⼰。

复礼,使⾃⼰的⾔⾏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

仁,即仁道。

(3)⽬:具体的条⽬。

⽬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说:“克制⾃⼰,⼀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旦这样做了,天下的⼀切就都归于仁了。

实⾏仁德,完全在于⾃⼰,难道还在于别⼈吗?”颜渊说:“请问实⾏仁的条⽬。

”孔⼦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 评析 “克⼰复礼为仁”,这是孔⼦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孔⼦以礼来规定仁,依礼⽽⾏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者紧密结合。

这⾥实际上包括两个⽅⾯的内容,⼀是克⼰,⼆是复礼。

克⼰复礼就是通过⼈们的道德修养⾃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思想的核⼼内容,贯穿于《论语》⼀书的始终。

【原⽂】 112 仲⼸问仁。

⼦⽈:“出门如见⼤宾,使民如承⼤祭(1);⼰所不欲,勿施于⼈;在邦⽆怨,在家⽆怨(2)。

”仲⼸⽈:“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 注释 (1)出门如见⼤宾,使民如承⼤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怨,在家⽆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 仲⼸问怎样做才是仁。

8《论语》论“克己复礼为仁”

8《论语》论“克己复礼为仁”

心读书,而华歆却扔下书册跑去观看,一脸羡色。管宁认
为华歆是个注重功名的人,不想认这个小伙伴。华歆回来 后,管宁把席子割开,与之分坐,并说:“子非吾友也”。
让世界充满爱!
【译文】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回请教如何才能 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约束自己的行 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 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 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 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 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 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 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实现“仁”的关键 是将心比心、推己 及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 敏,请事(4)斯语矣。”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 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生活故事
华歆倾慕管宁的名气,长途跋涉前往交游,二人一见
如故、相见恨晚,遂为知己,一起耕读。有一天,二人去
菜园里锄地,管宁在前面突然锄出一块金子。管宁无视那 熠熠闪光弃之如瓦砾于一旁。华歆却上前捡拾起来看了看,
再丢到地上。
又一天,二人同席读书,有位达官显贵坐着八抬大轿, 前呼后拥地从门前街市经过。管宁对此置若罔闻,依然专
什么是仁?


仁的核心

爱人。 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 仁者,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
从处世的角 度来看, “仁”就是 对他人的关 怀,即能够 设身处地地 体贴他人。

论语颜渊翻译

论语颜渊翻译

论语颜渊翻译【原文】12.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告诉他:"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

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回到仁上了。

修养仁德靠自己,难道还能依靠别人吗?"颜渊接着问:"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告诉他说:"不符合礼制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信息不听,不符合礼制的话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情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照着您的话去做。

【解读】这一章师生对话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颜渊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学生,孔子与他谈论的"仁"要求极高,这既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因为颜渊这个人可以达到。

读此章文字,我的感慨极深,在校园里经常见到一些大学生聚在寝室看黄色影碟,这些人因此想入非非,不思进取,荒废了学业。

为此,我很为他们苦恼。

在一些家庭之中,也常见一些父母急于让孩子成为了不起的人,督促孩子学习达不到目标时,也是口不择言,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

因此,无论是谁都应该谨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能做到这些,也就足可以是自己无大过了。

问题是要懂得知礼,知道什么是礼的要求,这要靠学习和修养才能做到,难怪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

【原文】12.2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什么是仁。

克己复礼为仁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克己复礼为仁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克己复礼为仁【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2)焉。

为仁由己(3),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4)。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5)斯语矣。

” (《论语·颜渊第十二》)【注释】(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

(2)归仁:归服仁德。

(3)为仁由己:修行仁德是由自己支配的事,行不行全在于自己。

(4)目:细目或条文。

大纲之下是细目。

(5)请事:将按照指示去做。

【翻译】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这就是仁。

哪一天人们能克己复礼,天下就能归服仁德。

修行仁德,是由自己支配的事,怎么会由别人支配呢?”颜渊说:“请问仁的细目。

”孔子说:“不合乎礼节的不要看,不合乎礼节的不要听,不合乎礼节的不要说,不合乎礼节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会按照指示去做。

”【评析】“非礼”和“礼节”、“放纵”和“规范”、“喜欢”和“应该”、“情感”和“义理”,从这些属性的尺度,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性修养和成熟度。

要修行“仁”德,就不能光考虑自己了,不能随着情感和喜欢而放纵私欲,必须从义理、规范等角度来看,要多为别人设想才能称得上“仁”德。

也就是要多克制自己的私欲,言行尽量符合礼节规范。

“仁”的礼节规范约束人的言行,但是孔子说的细目,除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外,还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为何连看和听都不行?这就是许多人容易忽视和想不通的。

人对于外在讯息如果没有识别能力、不懂得过滤,就容易被外来讯息污染,大脑就会装满不符合“礼”的思想,这样的思想还会带动“非礼”的言行。

说白了,仁者就是要能本着善心,思想必须是善的,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当然也要善的。

只有能分明善恶,能区分好坏,才能做到不随波逐流,不受污染,从外在来看,就是能表现善的言行,也就是合乎礼的规范。

【延展】1、小孩生下来大脑里的思想像白纸一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小孩变坏了,这是不是也反映社会的问题?在社会乱象中,该如何教小孩多为别人着想、善待别人?该如何教小孩正确看待社会或媒体乱象中的讯息和言行?2、人的思想中如果没有道德良知或强有力的规范,往往为了满足私欲,会表现伤害他人的言行。

《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注译评

《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注译评

《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注译评《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注译评语文版《论语》选读电子课文《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注译评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12•1)【注释】(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

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

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

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从周。

”(3•14)【注释】(1)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

(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3)郁郁:文采盛貌。

丰富、浓郁之意。

【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

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评析】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

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

克己复礼为仁句式

克己复礼为仁句式

克己复礼为仁句式古语有云:“克己复礼,仁义乃至。

”这句古老的论断,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它曾是“仁学”的核心观念。

话的出处,也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的句式,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说文解字》中:“君子克己复礼,仁义乃至。

”从这里可以看出,“克己复礼为仁”一语,弥漫着深厚的经典气息,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被誉为“仁学”的精髓所在。

“克己复礼为仁”为仁学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念“克己复礼为仁”这个句式,提出了仁学最核心的价值观念,即要求人们既要克己,又能复礼,以此来培养自身的仁德。

仁学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己,才能复礼,如果一个人复礼之前不克己,他的复礼就会变成自私的行为。

这种自私的行为,既无助于他自身的谦逊虚怀,也无助于他与他人之间的相处,他会因此而失去德行,丧失仁慈的特性。

“克己复礼为仁”,当代的重要意义今天,“克己复礼为仁”这句句式,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它倡导人们谦虚谨慎,以良好的姿态与别人相处,以善良和平的心态,面对社会的各种环境及社会关系,既要尊重他人,又要在自我调节上自律,它也有助于人们树立自我觉知和道德观念,从而促进仁爱和和平的社会环境。

“克己复礼为仁”:仁慈之道的弘扬“克己复礼为仁”,不仅是一句赋有精髓的古训,更是一种仁慈之道的弘扬,它既提倡“克己”,促使人们虚怀若谷,不被欲望困扰,做到“立志审时度势”;也提倡“复礼”,强调人们在与人相处中,要度诚恳,言行维持相宜,感恩回报,努力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总结“克己复礼为仁”的句式,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说文解字》中,它提出了仁学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要求人们既要克己,又能复礼,以此来培养自身的仁德。

今天,这句论调的价值仍然存在,它弘扬仁慈之道,提醒我们做到虚怀若谷,在与人相处中,要度诚恳,言行维持相宜,感恩回报,努力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初一文言文:论语颜渊翻译-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初一文言文:论语颜渊翻译-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初一文言文:论语颜渊翻译|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初一文言文:论语颜渊翻译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克服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于礼,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克服自己私欲,言行都合于礼,天下就都归顺仁道了。

实践仁在于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践仁的纲目是什么?”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话不去听,不合礼的话不去说,不合礼的事不去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但是会照着您的话去做。


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己复礼为仁句式及翻译
该句是主谓句,且是判断句。

即克己复礼是仁。

克己复礼为仁释义: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就达到了仁者的境界。

扩展资料
出处:
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