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浮力专题培优提高
word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浮力总复习内容全面详细

课题:浮力总复习第一课时【教课目的】 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要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要点难点】 1. 求浮力的方法;2.研究浮力大小跟哪些要素有关【教课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一)浮力基本知识点1、浮力的定义:全部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遇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由(本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浮力的丈量: F 浮=G-F ( G 等于弹簧秤在空气中的示数, F 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示数)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遇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遇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 F 浮 = G排 =ρ液 V 排 g 从公式中能够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淹没的深度等均没关。
( 3)合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淹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 2)请依据表示图达成下空。
F浮F浮F浮F浮GG GG下沉悬浮上调飘荡F浮 < G F 浮= G F浮 > G F浮 = Gρ液 <ρ物ρ液 = ρ物ρ液 > ρ物ρ液 > ρ物(3)说明:① 密度平均的物体悬浮(或飘荡)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飘荡)。
②一物体飘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整体积的1/3 ,则物体密度为2/3 ρ剖析: F 浮= G 则:ρ液 V 排 g = ρ物 VgF浮ρ物 =( V 排/ V)·ρ液 =2/3ρ 液③ 悬浮与飘荡的比较G相同: F 浮= G不一样:悬浮ρ液 = ρ物; V 排=V 物飘荡ρ液 > ρ物; V 排 <V 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 G或比较ρ液与ρ物。
浙教版科学八上重点梳理与培优:浮力必刷题——浮力培优(学生版+解析)

浙教版科学八上重点梳理与培优:浮力必刷题——浮力培优1、关于浮力知识的应用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轮船能漂浮在水面,是因为船体的体积较大B .气球内充入二氧化碳等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从而实现上浮C .同一支密度计放在不同的液体中,浸入液体越深,表示液体的密度越大D .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若从淡水水域进入海水水域,则所受的浮力会变大2、一艘轮船从重庆驶入上海,在上海码头卸下货物后停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轮船所受浮力减小,将上浮一些,轮船的“排水量”减小B .轮船所受浮力减小,将上浮一些,轮船的“排水量”不变C .轮船所受浮力不变,将下沉一些,轮船的“排水量”减小D .轮船所受浮力减小,将下沉一些,轮船的“排水量”不变3、如图所示,自制密度计由轻质密闭细管和配重M组成,P、Q为自制密度计上的两根刻度线,其中一根与其静止于酒精中时的液面重合,另一根与其静止于水中时的液面重合;现自制密度计静止于X液体中,其液面位置到P、Q的距离相等。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P与自制密度计静止于酒精时的液面重合B .该密度计静止于水中和酒精中时所受的浮力相等C .X液体的密度等于水和酒精密度的平均值D .用直径更大的轻质细管可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度4、2020年4月23日,“雪龙”号考察船圆满完成历时19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返回上海码头落锚。
在铁链拉着铁锚缓慢放入水中时,经历了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图甲中铁锚部分浸入水中;图乙中铁锚完全浸没水中但未触底;图丙中铁锚沉底。
三种情况下船身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F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F甲=F乙=F丙B .F甲>F乙=F丙C .F甲>F乙>F丙D .F甲<F乙<F丙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漂浮于海面的冰山正逐渐熔化。
小明为了探究冰山熔化后海平面是否变化,就将一块冰放入浓盐水中,冰处于漂浮状态,液面位置如图所示。
冰熔化后,杯中的液面将比熔化前()A、不变B、上升C、下降D、无法判断6、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3节水的浮力专题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 3 节水的浮力专题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 小题,共36.0分)1.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A为长方体,B为梯形,C为正方形,D为圆球体,如图所示。
较粗糙与容器底接触不紧密。
在这四种情况下()A. C 所受的浮力最大B. B 所受的浮力比 A 小C. A 所受的浮力最小,B、C、D浮力是一样大的D. C所受的浮力为零,B、D 所受的浮力都大于 A 2. 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同的物体都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相等,则它们A. 质量一定相等B. 体积一定相等C. 密度一定相同D. 一定都是实心物体A. 重力不变,浮力不变B. 重力增加,浮力减小C. 重力增加,浮力增加D. 重力减小,浮力减小F C 之间的关系是()。
A. F A >F B>F CB. F A<F B< F CC. F A=F B=F CD. F A>F B=F C6. 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水,一个小球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设想当地球的引力减为一半时,则图中的小球将()A. 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不变,小球向上运动B. 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不变,小球向下运动C. 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减小,小球静止不动3. 如图甲所示,将物体用绳子从图示位置匀速拉离水面。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 F 与h 的关系是()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为F,物体下底面离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4. 印度洋海水的密度比太平洋海水的密度大。
一艘潜水艇保持深度不变从太平洋潜行到印度洋,则该潜水艇受到的()5. 如图所示, A 为木块, B 为铝片,C 为铁球,而且V A=V B=V C,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它们受到的浮力F A 、F B 、D. 球受到的重力减小,浮力减小,小球向下运动7.如图所示,容器C中装有水,先按图甲的方式把铁块 A 放入烧杯B中,后按图乙的方式用一根细线把铁块 A 与烧杯B 底面相连,两种方式烧杯B 都漂浮在水面上。
1.3浮力专项提高习题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3节“浮力专项提高习题教学设计”。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材通过理论知识和习题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浮力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浮力的基本原理,如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浮力的计算公式和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计算公式的理解,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浮力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讨论船舶如何利用浮力来装载货物,以及浮力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等。
-《浮力实验与观察》:详细描述浮力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结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浮力的原理。
-《浮力在工程中的应用》:探讨浮力在船舶、桥梁、隧道等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视频资源:
-《浮力实验演示》:通过视频演示浮力实验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现象。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游泳、饮料瓶等,加深学生对浮力的认识。
(4)互动平台:利用互动平台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的浮力 (尖子生培优)专题突破(含答案)

浮力专题复习一、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2℃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
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现在给烧杯加热,在烧杯内水的温度升高到7℃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第1题图第2题图A. 先下沉然后上浮B. 浮力变小,一直下沉C. 先上浮然后下沉D. 浮力变大,一直上浮2.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272克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
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则铁块乙的质量为(ρ铁=7.9克/厘米3,ρ水=1.0克/厘米3)( )A. 312克B. 237克C. 318克D. 326克3.一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所示。
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
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 )A. B. C. D.4.半潜船可用来运输超大型货物,空载时漂浮于海面(如图甲);装载时需向船体水舱注水,船体重力增加,巨大的甲板下沉至海面以下(如图乙);待货物被拖到甲板上方时,排出水舱中的水,船体重力减小,甲板上浮至海面,完成货物装载(如图丙).半潜船在甲、乙、丙三种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F1>F3>F2B. F2>F3>F1C. F3>F1>F2D. F3>F2>F15.(2017·台州)用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 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C. 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D. 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6.4 个边长均为L 的相同的立方体木块,用胶水(胶水质量不计)粘在一起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高度为L/2,如图所示。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浮力、溶液、大气压强 计算题专题(培优训练)

浮力、溶液、大气压强计算题专题培优训练一、浮力1.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了简易密度计的制作.他们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1)将吸管竖直漂浮在密度为 1.0×103kg/m3水中,在吸管上水面到达的位置标出密度刻度,测出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为8cm.若吸管竖直漂浮在某种液体中,测出吸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10cm,则此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若吸管竖直漂浮在密度为 1.2×103kg/m3的盐水中,则吸管浸入盐水中的深度?(3)要使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以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可适当________配重.(选填增大/减小)2.体积为1000 cm3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其质量为500 g,求:(1)木块的密度;(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4)用多大力才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
3.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
甲容器底面积为6×10-2m2,盛有质量为8千克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0.1米、质量为2千克的水。
(1)求乙容器中水的体积V乙。
(2)求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乙。
(3)现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Δp甲。
4.为什么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而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ρ钢铁=7.9×103kg/m3)5.一正方体塑料块A边长l A=0.2m,密度ρA=0.5×103kg/m3;另一正方体B边长l B=0.1m,密度未知。
(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取g=10N/kg)(1)塑料块A的重力是多少?(2)A、B分别放在水平地面时,B对地面的压强是A对地面压强的4.5倍,B的密度是多少?(3)如图所示,将B置于A上表面后放入一个水平放置、底面是正方形(边长l=0.3m)的水槽,向水槽注入多少体积水后A的底面刚好能离开水槽?6.如图是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发明的水上自行车,车下固定5个充满气的气囊,每个气囊的体积均为3.0×10-2m3,已知该水上自行车的总质量为25kg,不计车轮浸入水中的体积。
浙教版科学八上浮力专题(培优)

浮力培优训练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如图,重5N 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硬板 MN 上,容器底面积为 300cm 怦,高度为25cm,装有15cm 深 的水。
一根原长为10cm 的轻质弹簧、细弹簧 EF 吊着柱形木块刚好静止在水面上。
弹簧上端E 连 接在固定不动的支架上,下端F 连接在木块(不吸水)上表面的中心上,弹簧长度每变化1cm,弹 力变化量为1N 。
木块的重力为5N,底面积为50cm 2,高度为20cm 。
现将水平硬板 MN 缓慢向上移动,木块始终保持竖直方向,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判断错误的是()3 3 A. 木块的密度为 0.5 X 10 kg/mB. 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2cm 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1NC. 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 17cm 时,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为 1N2. 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 B (V A =2V0, A 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
若将物块时将( )A.悬浮B.漂浮C.沉底 D.无法判断 3. 如图所示。
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
甲容器中盛有液体中。
物块M 排开液体的质量为 m ,液体A 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 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 B,物块N漂浮在液体B 中,物块N 排开液体的质量为 m ,液体B 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 2,已知甲容器底 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容器中液体 A 、B 质量相等,物块 M N 质量相等。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p 1=p 2B.p 1>p 2 Cm=m D.m 1> m4. 如图甲所示,高5cm 重5N 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
现向烧杯中匀速缓慢加水,水 位高度H 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1N 的力伸长或压缩1cm,弹簧体积及 所受浮力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1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C.t.时刻,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10N 103kg/m 30.6 X 103kg/m 3的正方体木块 A 放入 1: 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 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 A ,物块M 漂浮在液体 A B.t 1~t 2时刻,弹簧的长度变化了 15cm D.该物体的密度为 0.4 X D.当硬板向上移动 25cm 时,容器对硬板的压强为 1500Pa第1题图 第2题图第3题图5.杭州湾大桥施工时,要向江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正方体构件被缓缓吊入江水中(如图甲),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逐渐增大,随着h的增大,正方体构件所受浮力F、钢绳拉力F2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浙教版八上科学1.3 浮力综合计算题(培优)(有解析)

浮力计算专题训练(培优)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的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了展评。
该作品可方便地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
已知小筒的底面积为10厘米,总长为20厘米,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厘米。
问:(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牛?(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3)该同学把秤的读数均匀地刻在小筒上,为什么刻度是均匀的?(g取=10牛/千克)2.龙芳同学将一个重 4.0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的体积露出水面。
如果在筒内装入100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的的体积没入到水中。
已知水=,g=10N/kg。
则金属筒的容积是________(筒壁厚度不计),装入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其质量是____g。
3.海底沉船常用浮筒来打捞,充满海水的浮筒靠自重下沉,向浮筒内充气,将筒内海水排出,浮筒即产生向上的举力。
浮筒是用钢制成的空心圆柱体,当浮筒沉人海水中60m深处时,充气的压强至少应为________ 个标准大气压才能把筒内的气体排出。
如果浮筒的外部高度为12m,质量为2×kg,要使它能产生7.55×N的向上的举力,其底面外半径为 ________m (忽略充人气体的质量,海水的密度=1.03×kg/)。
4.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kg、底面积为。
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甲所示。
请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多大?(2)如图乙所示,在该装置中放人一个体积为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
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3)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5.如图所示,把甲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于水中,把乙铁块系在这个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于水中,已知铁的密度为7.9X10³kg/m³。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培优辅导讲义-浮力专题 学生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老师培优辅导讲义教学内容(课堂精粹)【知识点1】浮力的概念及测量(1)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收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称为浮力,符号为F 浮(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总是和重力相反)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4)浮力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如图所示,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由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长方体的各表面都会受到液体的压力。
(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gh 液ρ=P ,即在同一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也就越大,同时压力也会越大。
因此物体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会大于物体上表面所受到的压力。
) (5)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排液液排液浮V G F g ρ==(推广:不仅液体可以产生浮力,气体也可以产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与气体浮力的计算。
) (2)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①公式中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②公式中V 排液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完全浸入,V 排液=V 物 ;物体部分浸入,V 排液<V 物。
③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注: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时,体积的单位必须为米3,密度的单位必须为千克/米3,水的密度为1×103kg/m 3。
【知识点3】特殊状态解题:漂浮、悬浮:F 浮=G 物 沉底:F 浮+N=G 物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F 浮>GF 浮<GF 浮=GF 浮=GF 浮+N=GC 专题——浮力专题导入实心物体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V排=V物ρ液>ρ物V排<V物ρ液<ρ物V排=V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处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知识点4】浮力的应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培优辅导讲义-浮力专题 学生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老师培优辅导讲义教学内容(课堂精粹)【知识点1】浮力的概念及测量(1)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收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称为浮力,符号为F 浮(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总是和重力相反)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4)浮力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如图所示,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由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长方体的各表面都会受到液体的压力。
(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gh 液ρ=P ,即在同一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也就越大,同时压力也会越大。
因此物体下表面所受到的压力会大于物体上表面所受到的压力。
) (5)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知识点2】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排液液排液浮V G F g ρ==(推广:不仅液体可以产生浮力,气体也可以产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与气体浮力的计算。
) (2)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①公式中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②公式中V 排液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完全浸入,V 排液=V 物 ;物体部分浸入,V 排液<V 物。
③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注: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时,体积的单位必须为米3,密度的单位必须为千克/米3,水的密度为1×103kg/m 3。
【知识点3】特殊状态解题:漂浮、悬浮:F 浮=G 物 沉底:F 浮+N=G 物 上浮 下沉 悬浮 漂浮 沉底 F 浮>GF 浮<GF 浮=GF 浮=GF 浮+N=GC 专题——浮力专题导入实心物体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V排=V物ρ液>ρ物V排<V物ρ液<ρ物V排=V物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处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知识点4】浮力的应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1.3.4浮力提优卷(含答案)

专题2 浮力及其应用(4)——培优篇(附带答案) 学习目标:①知道浮力的概念;②描述阿基米德原理;③认识物体沉浮条件;④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变形进行简单的计算。
●专题拓展 变化的思想理解浮力的有关问题当我们把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压入水中、或者在它的上面放一个物块之后,物体就会有更多的体积浸入液体中,V 排变大,这时候不仅会引起液面升高,还会引起浮力大小、容器底部压强(或压力)的变化,那么这些量的变化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不妨来探索一下。
(一)漂浮时,浮力的变化量与漂浮的物体重力变化量相等△F 浮=△G ,也与排开液体体积变化量成正比,即△F 浮=ρ液△V 排g 。
例1.(2016·绍兴)将重10 N 的长方体木块A 放入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N 。
若在木块A 上放另一物块B ,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如图,若所加物块的体积是木块的13,则物块B 的密度与木块A 的密度之比是 。
例2.(2018•遂宁)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 3的正方体木块A 放人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人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 (V A =2V B ),A 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
若将物块B 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A .悬浮B .漂浮C .沉底D .无法判断(二)物体放入液体中,或压入液体中使容器底部压力增大,则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或增加的浮力)与压力增大量相等。
即△F 浮=△F=△p ·S例3.如上右图所示,在横截面积为100cm 2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壁厚)中装入适量的水,当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N ,且水对容器的压强增加100Pa (g 取10N/kg )。
试求:(1)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物体的密度。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专题训练 浮力 课后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专项提升训练 浮 力
1.【2018·苏州】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 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 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 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 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 图。
如图乙所示为我国自主研制 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最 大下潜深度可达10 767 m。 海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g取10 N/kg。 (1)AG600在水中所受的最大浮力为多少牛。
解:已知AG600的最大总质量为53.5 t, 则AG600漂浮在水面上所受的最大浮力: F浮=G总=m总g=53.5×103 kg×10 N/kg=5.35×105 N。
4.如图所示,重为6 N的木块,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 此时绳子的拉力为4 N。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是( )
A.2 N,竖直向上 B.4 N,竖直向下 C.6 N,竖直向上 D.10 N,竖直向上
【解析】因为木块受到重力、拉力以及浮力作用,并且 重力和拉力的方向均竖直向下,而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 向上的,因此根据平衡条件可得,浮力大小: F浮=G+F=6 N+4 N=10 N。 【答案】D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 变化情况是_一__直__不__变___。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4 6 8 10 12 14
浮力复习(提高)—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讲义 (机构专用)(含答案)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1 年级:九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科学学科教师:授课类型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T同步——综合分析同步知识梳理1.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的作用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由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产生。
2.阿基米德原理F浮=,浮力的大小F浮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与物体的、、、无关。
3.对于实心物体,当F浮 G ,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当F浮 G ,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F浮 G ,ρ物ρ液时,物体漂浮。
悬浮与漂浮的区别是:悬浮时,漂浮时。
4.潜水艇靠改变实现沉与浮,轮船采用方法,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排开更多的水。
5.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根据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根据浮力本质:根据沉浮条件:6.密度计利用物体漂浮在液体上面的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
所以密度计的刻度值上下,上下,密度计无论在何种液体中,F浮 G。
同步题型分析【例1】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
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例2】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例3】有一个足够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竖直放置一段圆木。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3浮力培优训练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3浮力培优训练一、选择题1. (杭州市文理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月作业回顾)如图所示,下列与浮力有关的事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鸡蛋悬浮在浓盐水中,向杯中加水,鸡蛋所受浮力不变B.图乙中,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不变C.图丙中,在空中向左匀速飘动的热气球,它所受到浮力方向是向左D.图丁中,同一支密度计静止在不同液体中,液体A的密度小于液体B的密度2. (乐清市八校联盟八年级 (上)期末模拟考)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艇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艇模型是通过改变潜艇的重力实现沉浮的B.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中,可实现潜艇下沉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试管内水量适当时,可实现潜艇悬浮D.潜艇模型的试管上绕些铁丝,可保持试管在水中稳定3. (2024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中考三模科学试题)如图是舟山沈家门海底隧道的施工现场,起重船将圆柱形物体放入水中至全部浸没的过程中,起重船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是()A.B.C.D.4. (杭州市文理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1月作业回顾)如图所示,水槽中有三个等质量的实心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甲、乙为长方体,丙为球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丙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最多B.乙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小C.甲物体的密度大于乙物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三个物体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5.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八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如图所示,不同的水果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枣处于悬浮状态B.苹果受到的浮力比重力大C.葡萄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D.葡萄在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6.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八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我国研制的水下滑翔机“海燕﹣X”,将世界深海下潜最大深度“刷新”到了10619米。
如图所示是水下滑翔机的模型,机身上搭载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进行收缩或膨胀。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浮力、溶液、大气压强 计算题专题(培优训练)

浮力、溶液、大气压强计算题专题培优训练一、浮力1.某课外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了简易密度计的制作.他们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1)将吸管竖直漂浮在密度为 1.0×103kg/m3水中,在吸管上水面到达的位置标出密度刻度,测出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为8cm.若吸管竖直漂浮在某种液体中,测出吸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为10cm,则此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2)若吸管竖直漂浮在密度为 1.2×103kg/m3的盐水中,则吸管浸入盐水中的深度?(3)要使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以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可适当________配重.(选填增大/减小)2.体积为1000 cm3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其质量为500 g,求:(1)木块的密度;(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4)用多大力才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
3.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置于水平地面上。
甲容器底面积为6×10-2m2,盛有质量为8千克的水,乙容器盛有深度为0.1米、质量为2千克的水。
(1)求乙容器中水的体积V乙。
(2)求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乙。
(3)现从甲容器中抽取部分水注入乙容器后,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同,求抽水前后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Δp甲。
4.为什么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而用钢铁材料制成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ρ钢铁=7.9×103kg/m3)5.一正方体塑料块A边长l A=0.2m,密度ρA=0.5×103kg/m3;另一正方体B边长l B=0.1m,密度未知。
(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取g=10N/kg)(1)塑料块A的重力是多少?(2)A、B分别放在水平地面时,B对地面的压强是A对地面压强的4.5倍,B的密度是多少?(3)如图所示,将B置于A上表面后放入一个水平放置、底面是正方形(边长l=0.3m)的水槽,向水槽注入多少体积水后A的底面刚好能离开水槽?6.如图是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发明的水上自行车,车下固定5个充满气的气囊,每个气囊的体积均为3.0×10-2m3,已知该水上自行车的总质量为25kg,不计车轮浸入水中的体积。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1.3 浮力专题检测(培优卷)

浮力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贺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祝福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
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 )A. 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B.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C.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D. 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答案】B2.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A. 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B.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C. 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 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答案】D3.一玩具气球充气后置于水池底部,松开手后,气球从池底开始上浮,最后浮出水面,在此运动过程中气球所受的浮力()A.先不变后变小B.先不变后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答案】D4.如图所示的玩具鸭子,放在甲液体中漂浮时,液面位置在A处;放在乙液体中漂浮时,液面位置在B处。
则()A.在甲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B.在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较大C.甲、乙液体的密度一样大D.甲液体的密度较大【答案】D5.如图,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从底部接触水面开始缓慢到完全没入水中到底部A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F浮与浸入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答案】D6.一枚重量为G的鸡蛋悬浮在不饱和食盐水中,如图所示。
往盐水中继续均匀缓慢加食盐,鸡蛋所受浮力F 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答案】A7.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密度计静止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A. p甲<p乙F甲=F乙B. p甲<p乙F甲>F乙C. p甲>p乙F甲=F乙D. p甲>p乙 F甲<F乙【答案】A8.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都盛满水,甲中有一体积是6cm3、密度是0.6g/cm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大于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B.将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C.将木块取出后,甲、乙两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相等D.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并且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答案】D9.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相同浓度的盐水,将两个体积相同的但材质不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其中。
第一章第3节《水的浮力》提升训练A(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3节《水的浮力》提升训练A卷(一)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一些浮沉现象理解浮力的概念及方向,学会利用“二次称量法”测量物体浸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通过“探究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实验,理解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多少的关系。
3.正确表述阿基米德原理及浮力计算公式(F浮=G排液=p液gV排液)。
4.学会运用阿基米德浮力公式进行浮力计算。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浮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上的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C.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浮力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2.【邵阳】潜入海底观光是人们现代旅游休闲的方式之一。
某潜水爱好者从水下2m深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海水对他的压强变化的情况分别是(不考虑海水的密度变化)(▲)A.浮力逐渐变大,压强不变B.浮力逐渐变大,压强逐渐变大C.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大D.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3.【德阳】体积相同的铝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4.【桂林】如图所示,将一重为8N的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N,浮力的方向是▲。
5.【邵阳】体积为 2.0×10-3m3的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g取10N/kg)。
6.【金华、丽水】浮力的研究。
(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
当铁块浸人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
①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
②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2。
③如图丁所示,把石块浸人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该空烧杯承接从溢水杯中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辅导讲义课题八年级科学能力提升--水的浮力专题教学内容【知识梳理】一、浮力1. 浮力的方向为,与重力方向。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浸在气体中的物体同样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物体浸在气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6排气=卩气§2排气2.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或气体)对浸入的物体产生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 ;注意点: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当物体的底部与水底部完全密合时,就不受浮力的作用,例如桥墩。
3. 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原理:F浮力= ;、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浮>G物或p液>卩物时,物体且最终当F浮v G物或p液Vp物时,物体且最终当F浮=G物或p液=卩物时,物体在液体中。
注意点: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浮沉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 。
三、浮沉条件及漂浮条件的应用1.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或者下潜的,潜水艇与鱼的沉浮原理是不同的,鱼体内有鱼鳔,鱼鳔能改变体积的大小,即排开水的体积从而改变浮力的大小,达到沉浮的目的。
热气球的升降与潜水艇的浮沉原理相似,热气球通过改变气球内的气体温度来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升降的目的,当球内空气受热膨胀时,球体内排出一部分空气,球内气体密度减小,重力减小到小于浮力时,热气球开始上升,反之下降。
2. 密度计是用于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的刻度特点是“上小下大,上疏下密”【例题精析】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 •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 •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D •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例2:如图所示,有一密度为600kg/m3,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浸没水中,若绳对木块向下的拉力是 2.93N , 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要求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求解)例3:如图,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 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 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5 N ,竖直向下 B . 3N,竖直向上 C. 2N,竖直向上D. 8N,竖直向下例4:如图所示,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中。
第一次放, 触碰到水底,此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
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下方B.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 A 处C.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之下D.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 A 处之上例5:牛奶密度是检验牛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小华为了比较市场上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 (1分别将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测出来进行比较,为此他利用弹簧测力计、空饮料瓶、水、细线等物品来测 量,其操作步骤是:①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饮料瓶的重力 G ;② 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瓶和水的总重力 G 2,计算水的体积 V _________ (用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P 水);③(说出具体方法和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④ 计算牛奶密度P =(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2)小华还设计了其它两种实验方法:方法一:将一正方体塑料块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的牛奶中, 让它漂浮在液面上,观察塑料块露出液面的体积,露出液面体积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 ________ ;方法二:将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牛奶中的同一深度, 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高度差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 ________ (以上两空均填“大”或“小”)。
【专题训练】因水太深,铁箱没 采用如下的方法:1. 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 8g (p 酒精=0.8 x 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15gB . 12.5gC. 10gD. 8g2. 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 静止后有76g 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 静止后有64g 酒精溢出。
已知酒精的密度是 0.8 x 103kg/m 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A.悬浮,1.0 x 103kg/m3 B .漂浮,0.95 x 103kg/m3 C.下沉,1.2 x 103kg/m3D.漂浮,0.90 x 103kg/m3学3.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 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 如果向乙容器中加人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人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4. 以下是浮力知识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 —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所受浮力一样大B. —艘轮船在海里和河里航行时,在海里受的浮力大C. 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不同D. 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浸入液体体积越大,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越大 5. 体积相同的木球、铝球、铁球,在水中静止时情形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B. 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 木球可能是实心的 D. 木球受到的浮力最大6.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两个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精,现将密度为P 的物体 A 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p 酒精VpVp 水),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 水和P 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F 甲和F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P 水> P 酒精,F 甲=F 乙B. P 水> P 酒精,F 甲V F 乙C. P 水V P 酒精,F 甲=F 乙D. P 水V P 酒精,F 甲V F 乙 7.在装有不同液体的甲、 乙两个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所示。
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 P 甲、P 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 甲、F 乙,则对它们判断正确的是( )A. P 甲> P 乙, F 甲=F 乙B. P 甲=P 乙,F 甲> F 乙C. P 甲=P 乙,F 甲V F 乙D. P 甲V P 乙,F 甲=F 乙8. 如图,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 的图像。
若不计水的阻力, g=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料没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 500N B .石料的密度为 2.3 x 103 kg/m 3—=—'® -> — « —叩 乙nrjrr(p 木Vp 水VpS 甲V S 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C .石料的密度为32.8 x 10 kg/m直至全部没入水D .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9. 已知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p A:p B = 1 : 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p 酒精=0.8 x 10 kg/m )( )A.1 : 1B . 8 : 5C . 2 p A : p 水D . 2 p 酒精:p B10. 如图(a )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 A 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 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 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当A 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B. 当A 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C. 当A 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D .当A 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 拿下后悬挂在木块下面,如图(b ),容器中水面不变11. 如图一个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块冰块,若冰融化前、后水对杯底 的压强分别为 P 、P 2,杯底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 3、P 4,已知p 水〉p 冰,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P 1 v F 2< F 3< F 4B. P 1 > F 2> F 3> F 4C. P 1 = F 2、F 3= F 4且 R= P 3D. P 1= F 2、F 3= F 4且 R< P 3拓展:一块冰漂在水面上,融化后液面如何变化?如果漂在盐水上呢?若漂在水面上的冰块中 有块小石子,融化后液面呢? 12.如图甲,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 B 控制的出水口,此时木块 A 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 B ,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 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F 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 的关系如图乙, 木块体积为V 。
,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点弹簧处于原长B. CD 段弹簧被压缩C. D 点的横坐标d 的值为0.3V 。
D. 点C 与点E 的纵坐标c 、e 的绝对值之比为 2: 315. 如图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A 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属块B 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 h 1 ;然后取出金属块 B ,液面又下降了 h 2;最后取出木块 A ,液面 又下降了 h 3,由此可判断A 与B 的密度比为()33已知 p 木=0.7 x 10 kg/m , ) 13. 如图所示,将底面半径为 2R 的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为 实心圆柱体木块竖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则 A. 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p gh B. 注水前,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ghC. 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nD. 若使木块竖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质量至少为14. 如图所示,有一个梯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大气压强为 小的下底面面积为 A. B. C. D.S,与容器底紧密接触,其间无水h ,密度为p (p<p 水),半径为R 的 )(多选)R% h3 n R 2 p hF O ,水的密度为p,深度为 H,物块高度为h ,体积为V,较 .则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gV(V-hS )(V-HS )gV -( P o + p gH ) S1AB,金A. h3:(h i+h2) B . h i:(h 2+h3) C . (h 2-h 1): h3 D . (h 2-h 3): h i16. 一根轻质小弹簧原长10cm,两端分别连接在容器底部和物体A上,将水逐渐注入容器,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长12cm,如上图(a)所示,把水倒出,改用密度为0.8 x 101 2 3kg/m3的油注入容器,当物体A全部浸入油中时,弹簧长15cm,如上图(b)所示,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物体A的密度为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