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教案 浙教版(1)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年级科学上册1.3⽔的浮⼒教案浙教版(1)1.3 ⽔的浮⼒课题:⽔的浮⼒课型:教学⽬标1.认知⽬标:①确认⽔及其他液体对浸在其内的物体都会产⽣浮⼒的作⽤,确认空⽓也有浮⼒。

②理解阿基⽶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

2.能⼒⽬标:①能通过实验的⽅法,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德原理。

②能⽤测⼒计测量浮⼒③能⽤阿基⽶德原理计算浮⼒。

教学重点:阿基⽶德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法,探究浮⼒的⼤⼩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德原理;教学准备:空矿泉⽔瓶、⽔槽、弹簧秤、铁块、铁架台、烧杯、⽔、酒精、⽓体浮⼒存在的实验仪器⼀套教学设计备注第⼀~⼆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件展⽰)情景⼀:泰坦尼克号----------⽔能载⾈,亦能覆⾈。

⽔为什么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情景⼆:死海图⽚-----------死海不死在死海,⼈为什么⼜可以悠然⾃得地躺在⽔⾯上看报呢?(讲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起来研究这⼀⽅⾯的问题。

(⼆)新课教学(演⽰)静⽌漂浮在⽔中的⽊块(提问)⽇常⽣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浮在⽔⾯上?(学⽣举例回答)(演⽰)托在⼿中静⽌的⽊块,静⽌漂浮在⽔中的⽊块(分析⽊块的受⼒情况,通过类⽐学⽣猜测)静⽌漂浮在⽔中的⽊块(或其他物体)受到⼀个⽔对它施加的向上托的⼒---浮⼒。

(讲述)要想检验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就要设计实验获取⼀些数据来证明。

请每⼀个⼩组在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物体设计出可⾏的⽅案进⾏研究,并做好记录。

(学⽣设计实验感受或获得数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实验1)图1-40研究⽔的浮⼒(交流、得出结论1)在⽔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

(演⽰)取⼀铁块投⼊⽔中,发现铁块沉⼊⽔底。

(进⼀步追问)在⽔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

那么,在⽔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浮⼒呢?(学⽣猜测)1.有 2.没有(讲述)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先选择出在⽔或者盐⽔中会下沉的物体设计实验来感受或者获取⼀些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 水的浮力(第1课时)教案 (新版)浙教版

水的浮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体验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知道气体也能产生浮力。

2.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测量浮力,学会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二、教材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定律,主要是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浮力的存在,提出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猜测,并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具准备空矿泉水瓶,脸盆或水槽、弹簧秤;铁块,烧杯等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实验引入:取一个空矿泉水瓶,将瓶盖旋紧,放入水中,待瓶静止。

请大家思考:静止在水上的空矿泉水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这些力有什么关系?讲述:重力与水对空矿泉水瓶的托力是一对平衡力。

有F托=G亲自体验:(可选择几位学生上台)用手把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你能感觉到这个力吗?将瓶释放后,瓶将如何运动,这说明了什么?生:能感觉到手被向上顶的力,将瓶释放后,瓶将竖直向上浮出水面,这说明水产生的这个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归纳:我们把水对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一、浮力的存在师:同学们,你平时有没有感受到过浮力的存在?生:轮船浮在水面上受到浮力,天鹅等动物能浮在水面也是受到浮力的缘故。

思考:除了在水中能浮起来的物体受到浮力之外,在水中要下沉的物体(石块、铁块等)它们是否也受到浮力呢?实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器材:弹簧秤、铁块、水槽等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F=G铁2.托住悬挂在空气中的铁块,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弹簧秤读数变小 ,因为手对物体有向上托的力3.将铁块浸没在水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拉弹簧秤读数变小,表明水对下沉的铁块也有一个向上托的力即浮力。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3 水的浮力 教案设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3 水的浮力  教案设计

水的浮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感受浮力的存在,确认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3.理解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科学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3.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设计】从日常生活入手,利用矿泉水瓶等一些器材,让学生体会浮力的存在与方向,对死海不死的现象尝试做出解答。

再通过测力计明确浮力的存在与大小的测量,用打足了气的球再次强化上述知识,并推广开去:液体与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

然后用书本的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与浮力有关的因素,从而进一步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在培养学生探究动手能力的同时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形成过程式与方法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教学准备】小脸盆,矿泉水瓶,溢水杯,弹簧秤,铁架台,量筒,烧杯,篮球,标尺,水。

【教学过程】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1.液体的浮力。

船只为什么有时能浮在水面上,但有时候却会沉入大海呢?有些人游泳会淹死,而有些人却可以在死海上看书呢?【实验】(感受矿泉水瓶对手的作用力)水的浮力是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得出结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课本图,先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块,使测力计的读数变小。

(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将物块浸没在水下,测力计的读数也变小。

(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F-F 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浮力,得出结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F浮(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

推广: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范例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以及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模型,实验器材(如物体、液体、测量工具等)。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浮力演示器展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3)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悬浮、下沉。

3. 例题讲解:运用浮力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如物体浮在液体表面的原因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等。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物体的密度。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4. 浮力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而在盐水中会上浮。

(2)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体积和水的密度。

2. 答案:(1)铁块在水中下沉是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在盐水中上浮是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2)浮力=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掌握情况,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效果进行反思。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精品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中深入探讨水浮力。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中关于浮力原理介绍,包括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以及物体沉浮条件等。

我们还将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物体沉浮条件,解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计算公式运用,物体沉浮条件判断。

教学重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物体(如石头、木块等)、弹簧测力计、量筒、浮力计算公式卡片等。

2. 学具:学习笔记、教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浮力实验(如木块浮在水面上),引发学生对浮力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a. 讲解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浮力来源。

b. 探讨影响浮力大小因素,引导学生得出浮力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浮力计算公式运用,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计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实验操作:a. 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存在。

b.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物体沉浮条件。

六、板书设计1. 基米德原理2. 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gV排3. 物体沉浮条件4. 例题及解答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

b. 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并说明原因。

2. 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掌握浮力相关知识。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思考浮力在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八年级科学上册1_3水的浮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_3水的浮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水的浮力》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科学教材八年级(上)第一章第3节。

在生活中的水这一章里,前四节已经学习了谁的散布与分类、水的组成、密度、压强,本节学习的是水的另一个特性——水的浮力。

与弹力、重力、摩擦力等一样,浮力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对力有了初步的熟悉;另一方面,生活中与浮力有关的知识并非少见。

关于浮力的概念,学生较容易明白得,只是在生活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阻碍了学生对浮力的熟悉,如:“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等错误的观点,在教学中,都会有相应的探讨活动,纠正学生这些错误的熟悉,系统的学习水的浮力。

二、学情分析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学生关于浮力有必然的感性熟悉,能够举出一些物体受到浮力现象的例子。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会进行有效教学,幸免“零起点”。

对浮力概念的熟悉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为此,设计了一系列探讨活动来建构浮力的概念,层层递进,慢慢完善对浮力的熟悉。

探讨解决平常不曾留意却与自己生活比较切近的问题,让他们体验问题解决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爱好和探讨欲望,并培育他们多留意身旁事物。

整个教学进程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讨、试探,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实现课程目标,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活动形式。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①明白漂浮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②明白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方向老是竖直向上的;③明白物体在空气中也会受到空气给它的浮力;④培育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观看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进程与方式切躯体验知识的形成进程:提出问题→猜想(依照已经储蓄的知识体会)→搜集、分析证据→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以生活中常见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身旁科学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爱好;②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13 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4. 浮沉条件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讨浮沉条件的规律;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2. 教学难点:浮沉条件的探讨,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沉物体(如木块、石块等),电子秤,量筒;2. 学具:每组一个浮力演示器,浮沉物体,电子秤,量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力现象(如木块漂浮在水面),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 新课导入: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浮力演示器,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 实践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并记录数据;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明白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4. 浮沉条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浮力知识,设计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小船;2. 答案:提示学生考虑物体密度、形状等因素,合理设计小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掌握了浮力的相关知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现象,避免只关注数据;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13 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水的浮力”的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重点: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仪、浮力计算器、实验器材;2. 学具:每组一个浮力演示仪、实验记录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一个小木块和一块石块,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1)浮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2)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让学生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巩固浮力计算方法。

5.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教师点评,强调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 阿基米德原理及应用;4. 浮力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一个质量为200g的木块;(2)一个质量为500g的金属球。

答案:(1)木块受到的浮力约为2N,浮沉情况为浮在水面上;(2)金属球受到的浮力约为5N,浮沉情况为沉入水底。

2. 拓展延伸:查阅资料,了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程度较高,但对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还需加强指导;2.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浮力在船舶、游泳、救生等方面的应用。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以及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学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认识到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沉子,弹簧测力计,物体(如石块、木块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浮力演示器,一个弹簧测力计,不同材质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如小船在水中漂浮)引入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阿基米德原理。

3. 实践探究:a.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

b. 引导学生发现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即阿基米德原理。

4. 例题讲解: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答有关浮力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应用: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力的计算方法4. 物体的浮沉条件5. 浮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一个物体的浮力。

b. 解释为什么有些物体在水中浮起来,而有些物体沉下去。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a. 研究浮力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

b. 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如水上运动器材、水下等。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以及浮力计算。

具体章节为第三章《物质与力量》第三节《浮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浮沉条件,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浮力实验器材,包括浮沉子、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 实践探索:(1)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物体浮沉现象。

3.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2)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

(3)讲解物体浮沉条件,分析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条件4. 浮力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是什么,为什么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一个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氛围是否活跃等。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艇、热气球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上13 水的浮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的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3.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浮力产生的原理,理解阿基米德原理;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的理解;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2. 学具:每组一个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物体,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一个木块在水中浮起来的现象,提问:为什么木块会浮在水面上?2. 新课内容: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浮力产生的原理;3. 实践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数据,分析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4. 例题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并通过例题进行巩固;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浮力产生的原理;3. 阿基米德原理;4.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水的密度;答案:浮力 = 物体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 = 物体的体积× 水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

2. 课后实践: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个物体,测量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对实验操作是否准确;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热气球等,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科学上册第十三章“水的浮力”,使用浙教版教材。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与计算;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 浮沉条件的探讨;4. 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并能运用其解释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运用浮沉条件分析物体沉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运用;浮沉条件的判断。

重点:浮力的概念与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仪、浮沉子、物体(如石头、木块等);2. 学具:直尺、量筒、浮力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浮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有的物体却沉下去?2. 例题讲解(1)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浮沉条件的判断。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浮力计算器,计算不同物体的浮力,并判断其浮沉情况。

4. 知识拓展介绍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轮船、救生圈等。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与计算;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沉条件;4. 浮力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解释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2. 答案:(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2)如轮船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轮船的体积较大,排开水的体积较大,受到的浮力等于轮船的重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浮力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浮力的相关知识,如浮力的应用领域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与运用;3. 浮沉条件的判断;4. 作业设计。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优质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浮力》。

教材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以及浮力计算等方面展开。

通过实验和例题,让学生深入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浮力概念,掌握基米德原理,能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好奇心,增强对科学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概念、基米德原理、浮力计算。

难点:基米德原理理解及浮力计算公式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装置、浮力计算公式卡片、例题解析PPT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如物体、弹簧测力计、水等)、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实验(如木块、铝块在水中浮沉),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概念,让学生理解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上托力。

(2)阐述基米德原理,引导学生掌握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关系。

(3)介绍浮力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浮力,并计算其大小。

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2. 基米德原理3. 浮力计算公式4. 例题解析5.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概念,并举例说明。

(2)简述基米德原理,并解释其意义。

①一个质量为200g物体在水中浮力;②一个体积为500cm³木块在水中浮力。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浮力有更深入认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基米德原理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章,主题为“水的浮力”。

详细内容包括:1. 浮力的定义及产生原因;2.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3. 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4. 浮沉条件的判断;5. 实际案例解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条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讨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他们探索科学真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以及浮沉条件的判断;2.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沉物体(如木块、铁块等)、液体(水、盐水等)、电子秤、量筒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浮力演示器、浮沉物体、液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践情景,如“为什么木块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会沉入水底?”引发学生对浮力的思考;2. 新课导入:介绍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浮力的产生原因;4. 例题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通过例题解析,让学生掌握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浮力的计算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6. 知识拓展: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轮船、热气球等;8.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提醒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定义;2. 阿基米德原理;3. 浮沉条件;4. 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5. 实际应用案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产生原因;(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3)分析一个实际案例,判断物体为何能浮在液体表面或沉入液体底部。

2. 答案:(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2)浮力计算公式:F浮= ρ液体 g V排;(3)实际案例解析:根据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判断物体浮沉。

浙教八上科学1.31水的浮力教案公开课

浙教八上科学1.31水的浮力教案公开课

1.3水的浮力(1)教案课题 1.3水的浮力章1学科科学年级八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浮力?2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中都受到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探究,认识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过程,总结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浮力大小2.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验寻找物质变化证据的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合作探究】想一想:为什么人们可以悠闲地“漂”在死海上看报呢?答:受到浮力作用问:什么是浮力呢?设置疑问实验探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探究活动一:问:将一个空塑料瓶的瓶盖旋紧,然后把它压入水中,如图所示,你的手有什么感觉?答:向下压入的过程中,手对瓶子施加的力变大。

问:将手松开后,瓶子是如何运动的?答:瓶子迅速向上运动,直至瓶子部分露出水面。

一、浮力松手后,瓶子在水中会上浮是因为受到水施加的向上的力——浮力。

1、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水中物体所受浮力的施力物究,得出结论归纳、总结深入思考通过客观实验,总结结论,更具说服力指导分析循循善诱体:水想一想:左图中的物体放入水中,有些物体会受浮力作用漂在水面,有些物体则沉在水缸底部,他们还受浮力作用么?活动二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1、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准备弹簧测力计、细线、物体、烧杯、水等实验器材。

2、实验过程(1)如右图所示,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__4____牛。

(2)再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深入思考实验、归纳实验、归纳新旧知识结合,形成体系巩固所学内容测力计的读数F2=3牛。

(3)弹簧测力计的两次测量读数发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1N,即为物体浸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

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13《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2024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3课《水的浮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的条件及其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三章《物质与力量》的第三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及其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仪,物体浮沉实验器材,挂图。

2. 学具:每组一套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浮力演示仪,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方向和大小。

(2)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解释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讲解物体浮沉的条件,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物体浮沉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七、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阿基米德原理3. 物体浮沉的条件4. 应用举例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浮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3)分析物体浮沉的条件,判断给定物体的浮沉情况。

2. 答案:(1)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方向垂直于物体所在液面或气面。

(2)浮力 = 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重力加速度× 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

(3)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1)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水的浮力教案浙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第3节,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探讨以及浮力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运用其解释物体浮沉现象。

2. 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探讨。

难点:浮力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演示仪、物体浮沉实验器材、计算器等。

学具:直尺、弹簧测力计、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浮力演示仪,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却沉入水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基本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浮力的方向和大小。

3. 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并解释物体浮沉现象。

5. 浮力计算:讲解浮力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浮力计算方法。

6. 实践应用:设计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

2. 阿基米德原理。

3. 物体浮沉条件。

4. 浮力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已知物体的质量、体积和液体密度。

答案:浮力 = 物体质量× 重力加速度液体密度× 物体体积× 重力加速度2. 作业题目:判断一个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已知物体的密度和体积。

答案:物体密度≤ 水的密度,物体浮;物体密度 > 水的密度,物体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浮沉条件掌握较好,但在浮力计算方面还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装备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知。

1.3水的浮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3水的浮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2.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浮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
(2)为什么说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无关?
3.应用题:
一个质量为200克的物体在水中排开了一个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的水柱。求该物体所受的浮力。
4.实验题: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无关的结论。
内容逻辑关系
1.浮力的概念与计算:
-重点知识点: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检测
(一)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浮力”这一知识点,主要包括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浮心的概念。通过实验演示、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形式,我们深入理解了浮力的性质及其应用。
1.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有关。
2.小组讨论与个体思考相结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也鼓励个体思考,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知识应用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浮力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在学习浮力概念时,可能存在对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关系理解不清晰的问题。
(二)当堂检测
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行以下当堂检测:
1.选择题:
(1)下列哪个选项能正确表示浮力的大小?
A. F浮=ρ水V排g
B. F浮=ρ水V物g
C. F浮=ρ水g
D. F浮=V排g
(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的质量
C.液体的密度

1.3水的浮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1.3水的浮力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浮力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浮力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产生的原因以及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
(2)密度计:密度计利用浮力来测量液体的密度,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来确定液体的密度。
(3)潜水艇:潜水艇通过控制水舱中的水量来改变自身的浮力,实现上浮和下沉。
(4)热气球:热气球通过加热空气来改变气球的浮力,实现上升和下降。
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七、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产生原因以及实际应用,我布置以下作业: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应包括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中关于水的浮力的相关内容,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的图片、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实验视频、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图表等,以便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器材应包括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容器(如桶、盆等)、水、测量工具(如尺子、电子秤等)等。在实验前,教师应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教室可以被划分为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桌椅和实验器材,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同时,还需要设置一个实验操作台,用于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或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水的浮力课题:水的浮力课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确认水及其他液体对浸在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②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

2.能力目标:①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②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③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准备:空矿泉水瓶、水槽、弹簧秤、铁块、铁架台、烧杯、水、酒精、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仪器一套教学设计备注第一~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件展示)情景一:泰坦尼克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为什么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情景二:死海图片-----------死海不死在死海,人为什么又可以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面上看报呢?(讲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来研究这一方面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演示)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学生举例回答)(演示)托在手中静止的木块,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通过类比学生猜测)静止漂浮在水中的木块(或其他物体)受到一个水对它施加的向上托的力---浮力。

(讲述)要想检验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就要设计实验获取一些数据来证明。

请每一个小组在实验器材中选择合适的物体设计出可行的方案进行研究,并做好记录。

(学生设计实验感受或获得数据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实验1)图1-40研究水的浮力(交流、得出结论1)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演示)取一铁块投入水中,发现铁块沉入水底。

(进一步追问)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那么,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浮力呢?(学生猜测)1.有 2.没有(讲述)我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先选择出在水或者盐水中会下沉的物体设计实验来感受或者获取一些数据来证明我们的猜想。

并作好记录。

(实验2)图1-41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交流、得出结论2)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进一步追问)水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如果把水换成其它的液体,其它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实验3)将水换成酒精、食盐重新进行图1-41实验(交流、得出结论3)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提问)浮力方向如何?能给浮力下个定义吗?(交流、统一定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进一步追问)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有浮力,那么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提问)给你如教科书图1-41的装置你能否用它来证明气体浮力的存在?应该怎么做?(学生提出方案,并预测结果)(演示实验4)图1-42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交流、得出结论4)不但液体会产生浮力,气体也会产生浮力。

(知识整合)你能给浮力下个完整的定义吗?(板书)所有的液体和气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提问)你能举例说明液体和气体浮力的存在吗?(学生举例说明)氢气球在空中一放手会上浮……(讨论)回顾实验2,你能从本实验得到测浮力的一种方法吗?(小结)测浮力的方法之一:称量法 F浮=G-F拉这个方法适用的条件:物体在水中会下沉,即物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大的固体。

(设问)液体和气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但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二、阿基米德原理(生活常识引入)当你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回答)人会有一种变轻了的感觉。

浴缸中的水面会上升。

(提问)人为什么会变轻?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回答)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

水面上升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排开了一部分水。

(提问)对此,你认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测,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与液体密度相关问题,可用鸡蛋的浮沉来解决;*与深度有关问题,可用多组分头实验,再交流,如有疑问再实验得出;*与体积有关问题先明确体积的不同范畴,再讨论出最佳方案共同实验完成;*与物重相联系问题可采取举例说明解释;*与物体形状有关的问题可用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浸没来实验;。

【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到底有什么关系?(建立假设)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所排开的那部分水的多少有一定的联系,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

(设计实验方案定性研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学生分组实验,得出初步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系,排开水越多,浮力越大。

(设计实验方案定量研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的关系)(提问)如何定量的证实你的猜想呢?为了定量地进行检验,我们必须测那些量?(回答)浮力的大小,还有排开水的多少。

(提问)怎样测浮力?(回答)用弹簧秤测量。

(提问)怎样测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首先必须解决什么问题?(回答)应该设法将被物体排开的那一部分水单独取出来。

(提问)那么怎样将这部分水取出来呢?(讨论、交流)如何利用课文1-44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怎样安排实验步骤?应当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学生分组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浸在水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提问)如果物体浸入其他液体(如食盐水、酒精)中,得到的结论是否相同?(视时间而定,有时间的话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实验)把水换成食盐水(或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结论相同。

(引导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数学表达式)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F浮=G排液=ρ液gV排液(1)公式中的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密度。

(2)公式中的V排是物体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不是液体的总体积。

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V排液恰好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物;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液小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物。

(3)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应用练习】(由学生分组自行讨论,学生推选代表发言)1.解释曹冲称象的原理。

(结合课件演示)2.(不准浸入水中)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测水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阿基米德原理对于气体适用吗?4.物体浸入液体中越深,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一定越大?5.例题:体积是100立方厘米的铁块,浸没在酒精里,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取g=10牛/千克)(阅读)阿基米德实践性作业:1.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的形状、密度、体积、、重力、深度、温度,液体的体积、重力、温度等因素有关。

2.能否利用1牛的水产生比1 牛大的浮力?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

备课本课题:水的浮力课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备注第三、四课时(一)引入你知道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和“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吗?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二)新课学习三、物体浮沉的条件(实验)展示装不同质量沙子的乒乓球在水中的浮沉状态。

学生观察乒乓球的浮沉情况。

(提问)为什么同样都在水中,3只球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呢?(学生猜测原因)(分析)3只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现在处于不同的状态,原因是3只乒乓球内部装的沙子不一样多,即3只乒乓球受到的重力不同。

从而得出物体的浮沉就是决定于浮力重力这两个力的大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力和运动的关系,导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的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F浮>G,物体将在液体中下沉至底;F浮<G,物体将在液体中上浮至漂浮在液面;F浮=G,物体将在液体中悬浮;(提问)那么,树叶会浮在水面上,石头却要沉入水底。

你能不能根据树叶、石头和水的密度大小关系,猜测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跟物质密度之间的关系呢?(学生推导用物质密度的关系表达的浮沉条件)实心且密度均匀的的物体:当ρ物>ρ液时,G>F浮,物体将在液体中下沉至底;当ρ物<ρ液时,G<F浮,物体将在液体中上浮至漂浮在液面;当ρ物=ρ液时,G=F浮,物体将悬浮在液体中。

(讨论)悬浮和漂浮的异同点(讨论)1.煮汤圆或饺子时,当汤圆或饺子刚放入水中时,会沉入锅底,而当汤圆或饺子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

这是为什么?2.你可能在电视里见过油轮被撞、触礁或海洋采油装置泄漏后,石油污染海洋的情景,泄漏到大海的石油为什么都是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入水底呢?(提问)你还能列举利用物体浮沉的条件来解释生活中的大量有关浮沉事件吗?(学生举例回答)四、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人类利用浮力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最初可能从抓住漂浮的树木免于灭顶之灾得到启示,而抱住或骑在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

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利用了密度小于水的木材受到的浮力。

后来人们发现,把树干挖空成为独木舟,不但乘坐舒适,还能承载更多的人和物。

从浮力利用的角度看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即使最现代化的轮船,也保持着这种古老的办法。

(提问)你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物体浮沉的例子吗?(学生举例说明)1.密度计(实验)图1-50模拟密度计的实验(讨论)密度计的用途、构造、原理、刻度特点探究密度计的原理、刻度特点:(1)密度计(利用橡皮泥和一小段吸管),要求:使自制密度计能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2)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清水中,盐水中、酒精中,观察自制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你有什么发现?结论: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

当密度计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时,若液体密度小,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大;若液体密度大,则密度计浸入液体的体积小。

2.轮船(提问)我们知道铁块在水中会下沉,轮船的船壳都是用钢板制造的,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实验)轮船模拟实验(讨论)轮船的工作原理结论:与橡皮泥类似,用钢板制成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获得更大的浮力,从而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3.潜水艇(介绍潜水艇)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

(提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实验)潜水艇浮沉的模拟实验(讨论)潜水艇的工作原理“下潜”:向潜水艇水舱中充水,潜水艇逐渐加重,潜水艇重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逐渐潜入水中。

“悬浮”:当水舱中保留一定量的水时,潜水艇重等于浮力,潜水艇可以悬浮在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