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最常见的思维谬误你中枪了几个
15个常见逻辑谬误
![15个常见逻辑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0aabafe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7.png)
15个常见逻辑谬误逻辑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导致结论不正确或者不合理。
以下是15个常见的逻辑谬误。
一、诉诸情感谬误诉诸情感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使用情感或者情绪来支持或者反驳一个观点。
这种谬误通常会在争论或者辩论中出现。
二、人身攻击谬误人身攻击谬误是指在辩论中攻击对方的人格而非其观点。
这种谬误通常会使辩论陷入低级趣味,而无法得出有效结论。
三、假设事实不清谬误假设事实不清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基于没有证据支持的假设来得出结论。
这种谬误通常会导致结论不可靠。
四、虚假二元性谬误虚假二元性谬误是指将复杂问题简化为两个相互排斥的极端观点,并且要求必须选择其中之一。
这种思维方式忽略了复杂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五、自相矛盾谬误自相矛盾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使用自相矛盾的观点来得出结论。
这种谬误通常会导致结论不可靠。
六、诉诸权威谬误诉诸权威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使用权威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谬误忽略了自己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分析。
七、非黑即白谬误非黑即白谬误是指将复杂问题简化为两个极端观点,而忽略了中间地带和其他可能性。
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导致结论不准确。
八、滑坡谬误滑坡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从一个观点开始,逐渐滑向另一个观点。
这种谬误通常会导致结论错误或者不可靠。
九、负面证明谬误负面证明谬误是指试图证明某个事物不存在或者不正确,但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
这种思维方式通常会导致结论不可靠。
十、假设因果关系谬误假设因果关系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基于没有足够证据支持的假设来得出因果关系。
这种谬误通常会导致结论不可靠。
十一、谬误的谬误谬误的谬误是指试图证明某个观点错误,但是使用了错误的证据或者推理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通常会导致结论不可靠。
十二、漏洞论证谬误漏洞论证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发现一个观点的漏洞,然后假设整个观点都是错误的。
这种思维方式通常会导致结论不准确。
十三、诉诸普遍性谬误诉诸普遍性谬误是指在推理过程中,基于一些普遍性规律或者规则来得出结论。
投资易犯的13个心理学谬误
![投资易犯的13个心理学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b26fcd2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9.png)
投资易犯的13个心理学谬误近日拜读了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大有收获,列举几个投资中易犯的心理学谬误:1、忽略先验概率心理学谬误:人们在做判断的时候总是会忽略先验概率。
举个例子吧,你看到有人在阅读《金融时报》,你认为下列那种情况可能性更大:a:他是金融界人士b:他是工业界人士典型性会告诉你a的可能性较大,但这样做不一定明智,你应该充分考虑b选项,因为现实中工业界人士的数目的会是金融界人士的很多倍。
投资感悟:我们在选企业的时候往往忽视先验概率,某个企业管理优秀,发展迅速,看起来似乎不错,但是考虑到它所属行业的成功率实在是太低,这样的公司不是好的选择。
2、光环效应与后见之明心理学谬误:好的故事经常会使人产生错觉,各种书籍(《基业长青》,《追求卓越》之类)经常会向你兜售企业成功的秘诀,夸大领导和管理的重要性,你会不由自主的相信这个故事,然而实际上公司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要看其是否幸运。
数据显示,基业长青中所列举的优秀企业和不怎么样的企业,在该研究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其实际收益率差距几乎为零。
投资感悟:我们要挑选足够幸运的企业,最好是不需要猜想和预计的,而是天生的、已经存在的,管理和美妙的未来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成为主要的决策因素。
3、可得性偏见心理学谬误:为什么事件一般会反应过度?因为容易想起的事情(亲身经历的、生动的、鲜活的例子)比理性分析、统计数据容易影响人,人们都在跟着感觉走,你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做杂活(倒垃圾,打水,打扫卫生)比同住的人多?很可能对方也是这么认为的。
相反,如果某些问题不容易想起,你通常会得出否定的结论。
例如:请列出6个你果断行事的例子。
你现在觉得你是个果断的人吗?如果你想的比较吃力,很可能你会认为自己不够果断。
如果是让你想出1个果断行事的例子,你是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投资感悟:塑化剂、高铁事故为什么对我们影响这么大?因为可得性。
但是一次高铁事故会影响中国发展高铁的趋势吗?塑化剂会让人不喝酒吗?理性分析后你自然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24种常见逻辑谬误
![24种常见逻辑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41518117aaea998fcc220ec7.png)
你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你自己能够更加轻松的攻击别人。
你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你本身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
这是一种极端不诚实的行为,这不但影响了理性的讨论,也影响了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
因为如果你可以负面的歪曲别人的观点,你就有可能从正面歪曲自己的观点。
例子:小明说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小红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小红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第二条:错误归因你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两个事物同时存在,就觉得其中一个事物是另一个的起因。
你的错误在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未必有因果关系,可能这两个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两个事物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它们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
一个事情比另一个事情先发生同样不能说明两个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例子:小红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海盗数量减少,全球温度在升高,从而得出是海盗的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气候变化,海盗能够降低全球温度。
小红犯了错误归因的谬误。
第三条:诉诸感情你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惧、嫉妒、怜悯、骄傲等等。
一个逻辑严谨的论述可能激起别人的情感波动,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逻辑论述,那你就犯了诉诸感情的错误。
每个心智健康的人都会受感情影响,所以这种谬误很有效,但这也是为什么这种谬误是低级和不诚实的手段。
例子:小红在饭店看到小明吃狗肉,于是上前训斥:“你怎么可以吃狗肉,小狗多么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吗?”小红犯了诉诸感情的谬误。
第四条:谬误谬误你看到别人的论述水平很低,或者别人的论述里面有谬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很多时候,辩论的赢家获胜并不是因为观点正确,而是因为辩论技巧更好。
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不能因为别人的论述中存在谬误或者错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例子:一个提倡健康饮食的人在电视上发表了很荒唐的饮食理论来推广健康饮食理念,小红看后觉得健康饮食就是骗人的,于是开始每天暴饮暴食。
15个常见逻辑谬误
![15个常见逻辑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319ca1b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1.png)
15个常见逻辑谬误逻辑谬误是指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推理或不合理的推断。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逻辑谬误。
下面是15个常见的逻辑谬误及其解析。
1. 假设统一性谬误这种谬误是指把一类事物看成是完全一致的,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这种谬误常常会导致对特定事物的错误理解和判断。
例如,认为所有的年轻人都爱玩电子游戏,或者认为所有的女性都喜欢购物。
2. 因果关系谬误这种谬误是指把两个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看成是单向的,忽视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认为穿红色衣服会让人更具攻击性,或者认为熬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 假设事实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错误的假设或不正确的观点进行推论。
例如,认为所有的政客都是骗子,或者认为所有的商人都是贪婪的。
4. 无中生有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不存在的事实进行推论。
例如,认为外星人已经来到地球,或者认为某个人有超能力。
5. 市场先知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市场行为进行推论,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因素。
例如,认为某个公司股价上涨是因为它的产品非常好,或者认为某个城市的人口增长是因为它有良好的经济环境。
6. 统计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不正确的统计数据进行推论。
例如,认为某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非常高,但忽视了它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
7. 漏洞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利用推理中的漏洞进行论证。
例如,认为某个人是个骗子,因为他不愿意谈论自己的家庭背景。
8. 诉诸恐惧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利用恐惧感进行论证。
例如,认为某个政治团体的主张是危险的,因为它会导致社会动荡。
9. 诉诸情感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利用情感进行论证。
例如,认为某个人应该被判有罪,因为他长得很可怕。
10. 常识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一般常识进行推论,而忽视了具体情况。
例如,认为所有的猫都喜欢吃鱼,或者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能够背诵诗歌。
11. 诉诸权威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利用权威进行论证。
例如,认为某个理论是正确的,因为它是由某个著名学者提出的。
12. 诉诸人群谬误这种谬误是指基于大众观点进行论证。
24种常见逻辑谬误
![24种常见逻辑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31fb9c7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3.png)
第一•条:稻草人你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你自己能够更加轻松的攻击别人。
你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来让你本身的观点显得更加合理。
这是一种极端不诚实的行为,这不但影响了理性的讨论,也影响了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
因为如果你可以负面的歪曲别人的观点,你就有可能从正面歪曲自己的观点。
例子:小明说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小红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小红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第二条:错误归因你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你看到了两个事物同时存在,就觉得其中一个事物是另一个的起因。
你的错误在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事物未必有因果关系,可能这两个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两个事物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它们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
一个事情比另一个事情先发生同样不能说明两个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例子:小红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海盗数量减少,全球温度在升高,从而得出是海盗的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气候变化,海盗能够降低全球温度。
小红犯了错误归因的谬误。
第三条:诉诸感情你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惧、嫉妒、怜悯、骄傲等等。
一个逻辑严谨的论述可能激起别人的情感波动,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逻辑论述,那你就犯了诉诸感情的错误。
每个心智健康的人都会受感情影响,所以这种谬误很有效,但这也是为什么这种谬误是低级和不诚实的手段。
例子:小红在饭店看到小明吃狗肉,于是上前训斥:“你怎么可以吃狗肉,小狗多么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吗?”小红犯了诉诸感情的谬误。
第四条:谬误谬误你看到别人的论述水平很低,或者别人的论述里面有谬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很多时候,辩论的赢家获胜并不是因为观点正确,而是因为辩论技巧更好。
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不能因为别人的论述中存在谬误或者错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例子:一个提倡健康饮食的人在电视上发表了很荒唐的饮食理论来推广健康饮食理念,小红看后觉得健康饮食就是骗人的,于是开始每天暴饮暴食。
思维赋能:识破17种常见的推理谬误,你将事半功倍
![思维赋能:识破17种常见的推理谬误,你将事半功倍](https://img.taocdn.com/s3/m/2f7ee52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d.png)
思维赋能:识破17种常见的推理谬误,你将事半功倍推理谬误,是一个人为了说服别人接受一个结论,有意或无意使用的一种推理“骗术”。
1、稻草人谬误夸张、歪曲,甚至凭空创造了别人的观点,使自己能够更加轻松地攻击别人。
例子:小明说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小红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 小红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2、人身攻击谬误人身攻击谬误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讨论时针对对方的人格、动机、态度、地位、或处境等,而进行攻击或评论,并以此当作提出了理据去驳斥对方的论证或去支持自己的论点人身攻击时不一定是直接进行攻击,也可能是通过背后捅刀子、暗示听众等等方式来造成对对方人格的质疑。
试图用对别人人格的攻击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例子1:小迪:我认为参加女生联谊会纯粹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小莉:你当然会那样说了,反正什么联谊会都不欢迎你。
小迪:不说我自己,我会举一些例子证明我的看法。
小莉:那些根本说明不了什么,反正你就是个输不起的人。
例子2:电视剧《在远方》里面,姚远被大学老师发现蹭课以后,两人之间的对话,非常值得欣赏:老师:站住,这位同学,我的课,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
请说出你的学号。
姚远:'我就是送快递的。
我来蹭课。
'老师:'你不是本校学生。
那你是怎么混进来的?'姚远:'我刚才进来的时候跟那保安,我就用了刚才老师您说那谈判,我就说我,我从特别远的学校赶过来的,就是慕名,专门想来听您的课。
如果要是两手空空,什么都没得到的话,再回去,还得坐好几个小时的公交车。
而且我没吃饭,挺饿的,这其实就实话,老师,我还给他看我上堂课的笔记来,这证明我真的是想来听课的。
老师:'那他就让你进来了?'姚远:'没有。
其实上一堂课我是骗他,我才进来的。
他记住我了,没让我进。
那我就跟他实话实说呗,一聊发现我们俩是老乡,而且他以前也是干我们这个的。
24个经典的逻辑谬误
![24个经典的逻辑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7e0adaf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9.png)
24个经典的逻辑谬误1.非黑即白谬误:认为只有两种选择,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2. 诉诸情感谬误:仅仅因为某个人感觉不好,就认为某事物是错的。
3. 诉诸权威谬误:仅仅因为某个人或机构是权威,就认为他们的观点一定正确。
4. 环环相扣谬误:将一系列没有关联的事物联起来,认为它们之间有关联。
5. 布鲁克林大桥谬误:认为某个人或事物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整个群体。
6. 归谬:推断出不合理的结论,因为信息不足或者不正确。
7. 长生不老谬误:认为某种东西一直有效,就认为它总是有效。
8. 同谬即真:因为多个人都相信某个观点或事物,就认为它是真的。
9. 非此即彼谬误:将事物分成两个极端,并认为只能在它们之间选择。
10. 人身攻击谬误:攻击某个人而不是攻击他们的观点或行为。
11. 谬误中的谬误:以不正确的方式引用其他人的观点或行为。
12. 绝对化谬误:将某个观点或行为绝对化,认为它是对的或错的。
13. 诉诸普遍性谬误:将某个事物或观点推广到所有情况,而不考虑特殊情况。
14. 诉诸自然谬误:将自然界的事物或过程用于道德决策。
15. 诉诸先例谬误:仅仅因为某个事物或观点以前被接受过,就认为它是正确的。
16. 矛盾论证谬误:提出两个矛盾的观点,认为其中一个一定是对的。
17. 调整事实谬误:改变某个事物或观点的现实情况,以支持一个论点。
18. 隐含前提谬误:没有明确表述某个前提,但是通过暗示来掩盖它。
19. 辩证谬误:将两个事物描绘为对立面,而不是互相影响的事物。
20. 反向谬误:认为如果某个观点是错的,那么它的反面就一定是对的。
21. 非法因果关系谬误:将两个无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2. 鲨鱼谬误:将某个事物或观点夸大其重要性,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23. 夸大事实谬误:夸大某个事物或观点的意义或影响力,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24. 标签谬误:给某个人或事物打上标签,以忽略它们真正的特征或行为。
13种常见的推理谬误
![13种常见的推理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f7ffb41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1.png)
13种常见的推理谬误13种常见的推理谬误,⼀⼤波谬误来袭,⼩⼼被戳中:1.⼈⾝攻击谬误:不解释原因,不反驳对⽅的理由,⽽是直接施加⼈⾝攻击或侮辱对⽅。
“王x就是⼀个富⼆代,说话不过脑⼦。
”“他就是⼀个愤青,你怎么能听他的。
”2.滑坡推理谬误:如果某件事情发⽣,那么就会发⽣⼀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事实上却不会发⽣。
“如果政府着⼒下调房价,那么实体经济就会受到重创,社会动荡就会爆发。
”“如果近代不抵抗外国侵略,中国再做300年殖民地,就能实现真正的历史变⾰。
”3.苛求完美谬误:如果某种措施不能彻底解决⼀个问题,那么这种⽅法就不可取。
“即使下调房价,还是有很多⼈住不起房⼦,所以下调房价的措施根本没必要。
”“建造航母不能解决南海争端,所以没必要劳民伤财。
”4.移花接⽊谬误:也就是偷换概念,利⽤词语的歧义,瞒天过海。
“此轮的股市波动符合国际惯例,并⾮对散户割⾲菜。
”(国际惯例是什么?)“房价上涨是与国际接轨。
”(哪个国际?)5.诉诸公众谬误:主观假设很多⼈都在做同⼀件事情或相信同⼀件事物,这件事情就是对的。
“调查显⽰,学⽣都希望⾷堂饭菜降价,所以我们应该下调⾷堂的饭菜价格。
”“我认为经理太没眼光,我们团队个个都是功⾂,为什么不涨薪?”(⾃认是功⾂≠实际做贡献)6.诉诸假权威谬误:过分夸⼤权威⼈⼠的全能性,利⽤A领域的专家来确证B领域的观点。
“专家表⽰,⾼房价的推⼿是丈母娘,地产商是⽆辜的。
”(分⼦⽣物学专家么?)“教授认为,这个⼯程不会对附近居民造成影响。
”(这位教授是否是专业研究这类问题的⼈?)7.诉诸情感谬误:通过有意识操控听众的感情(代替理性论证)来增加认同,减少说服难度。
“罗⼀笑,不要乱跑,你给我站住!要是你不乖乖回家,就算你是天使,就算你跑进天堂,有⼀天我们在天堂见了⾯,爸爸也不理你!”(这篇来⾃《罗⼀笑,你给我站住》的⽗亲给病重⼥⼉筹款的微信⽂,缺少证明事件的证据,以煽动性的⽂字为主)8.砍稻草⼈谬误:故意曲解对⽅的观点,制造并批判对⽅并不⽀持的观点。
15个常见逻辑错误,你占了几个?
![15个常见逻辑错误,你占了几个?](https://img.taocdn.com/s3/m/d12fdf3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e.png)
15个常见逻辑错误,你占了几个?一个想拥有高效逻辑思维的人可能会认为:熟悉错误推理的方式是没有积极意义的,甚至会产生背道而驰的结论,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正确推理无疑是第一位的,然而在学习推理的过程中,只有知道什么是错的,才能不犯相同的错误,并找到别人的逻辑漏洞。
好了,湛庐君今天为大家整理了15种常见逻辑错误,快来看看,你占了几个呢?1.误用传统传统是已建立的处理事情的一种方式,好的传统是值得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作为一个整体来说,传统可以被视为一套日积月累的先例总和。
“以前事情都是这样处理”的事实并不能成为强制后来者遵循老方法的充分理由。
到底采取什么方法完全取决于目前的实际情况。
如果不分析实际上是否值得就遵循习惯做事,我们就会成为习惯的奴隶。
2.以暴制暴直观上,我们认为两个错误的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事实上,两个错误带来的仍旧是两个错误的命题。
我们所讨论的这个谬误,可以用如下最简单的方式表示:“因为___已经完成,所以现在应该做___。
”这个论证的推理有赖于如下假设:先例独立决定未来的行为。
实际上先例不能为未来的行为提供有效的支持:“他们先做了,所以我们应该以牙还牙。
”但是,如果他们所做的是错的,我们的行为就成了一种报复,双方都是错的也不能使这种行为立刻变成对的。
3.民主谬误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对某个特定的事物秉持同一种观点是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但是没有将事物的真实与否考虑进去。
大多数也不绝对代表着正确。
民主谬误是说,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命题X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可以就此得出结论说X是正确的。
如果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白就是黑,黑就是白,这个社会就是黑白不分的。
4.对人不对事重申一下论证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论证中,我们要关注的是论证本身,而不是作出论证的人。
如果一个人忽略论证本身而故意去攻击论证者,那么他就违反了这个原则。
所谓的对人不对事,就是在与他人辩论时,通过向公众传达关于对手的与论证无关的信息,例如生活中的负面信息,以此来达到击败对手的目的。
八大逻辑谬误实例
![八大逻辑谬误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802eb1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3.png)
八大逻辑谬误实例
八大逻辑谬误实例包括:
1. 稻草人谬误: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自己能够更加轻松地攻击别人。
这种行为影响了理性的讨论,也影响了自己观点的可信度。
2. 假意谬误:通过假设一个虚假的意图来攻击对方的论点。
例如,小明说:“你应该把钱捐给慈善机构。
”小红回答:“你真虚伪,明明知道我不想捐。
”
3. 偷换概念谬误:在讨论中故意改变某个词的含义,以混淆或逃避对方的攻击。
4. 以人攻击谬误:攻击某个人的性格或个人特征,而不是他们的观点或论据。
例如,小明说:“小红是个自私的人,所以她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的。
”
5. 以暴制暴谬误:认为通过暴力或强制手段可以达到某个目的。
例如,小明说:“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做,我就打你。
”
6. 群体压力谬误:认为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忽视或排除少数人的观点。
例如,小明说:“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案是好的,所以它肯定没问题。
”
7. 偏见谬误:由于个人偏见或偏见导致的错误判断。
例如,小红认为某个种族的人都有某种特点,并以此作为判断该种族人的依据。
8. 滑坡谬误:认为一件事情会引发一连串的不好的后果,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例如,小明说:“如果你买了那个产品,你就会上瘾,最终失去所有财产。
”。
十大逻辑谬误
![十大逻辑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1c226e2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6.png)
十大逻辑谬误
1.非黑即白谬误:将一个问题简化成只有两个极端答案,忽略了中间的灰色地带。
2. 红鸭子谬误:通过强调个别的特例来否定整个概念。
3. 滑坡谬误:从一件事情的轻微推断到它的灾难性后果。
4. 诉诸情感谬误:通过激发情感而非理智来说服别人。
5. 图谋利益谬误:只考虑个人或特定团体的利益,而忽略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6. 抚育谬误:认为某件事情的发生是由于某个事件的先后关系。
7. 面具谬误:认为某个人或物品的外表代表了它的本质。
8. 过度推理谬误:基于不充分的证据得出过于明确的结论。
9. 相关性谬误:将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解释为因果关系。
10. 自相矛盾谬误:两种陈述互相矛盾,却都被认为是正确的。
- 1 -。
十大误导思维方式
![十大误导思维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40372e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0.png)
十大误导思维方式
1.二元思维:认为事物只有黑白两个极端,忽略了中间的灰色地带。
2. 归因偏误: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差的结果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3. 面部效应:凭借外表或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能力。
4. 反讽思维:通过嘲讽、讽刺等方式来掩盖自己的不足,却不会真正解决问题。
5. 固执己见:只相信自己的观点,不接受其他人的观点和建议。
6. 投射偏误:认为他人的想法和行为和自己一样,忽略了他人的独立性。
7. 情绪化思维:情绪高涨时做出决策,忽略了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8. 确信偏误:过于自信而忽略风险和问题存在的可能性。
9. 安慰性谎言:为了安慰自己或他人而编造的谎言,不利于解决问题。
10. 科学盲信:盲目相信科学或权威,不进行思考和质疑。
- 1 -。
十二种常见谬误
![十二种常见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e02c628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1.png)
1. 非黑即白谬误:将事物分为两个极端,忽略了中间的灰
色区域。
2. 诉诸情感谬误:通过情感诉求来影响他人的决策,而不
是提供事实和逻辑。
3. 偏见谬误:基于个人偏见或刻板印象来做决策或评价。
4. 诉诸权威谬误:基于某个权威人物的意见或观点来做决
策或评价。
5. 自我确认谬误:基于个人已有的信念或观点来做决策或
评价,而不是客观的事实。
6. 群体思维谬误:被卷入群体思维中,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7. 选择支持谬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选择性地收集证据。
8. 诉诸人身攻击谬误:攻击对手的人格或立场,而不是讨
论问题本身。
9. 缺乏证据谬误:做出决策或评价,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
其正确性。
10. 小样本谬误:基于小样本的数据来做决策或评价。
11. 群体认同谬误:为了迎合群体认同,放弃自己的立场。
12. 过度归纳谬误:基于个别的案例或经验来做出一般性
的结论,忽略了例外情况。
24个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子
![24个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f16600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b.png)
24个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子逻辑谬误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方式,在逻辑学和哲学中经常被讨论。
以下是24个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子,应该注意避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1. 诉诸人身攻击谬误:攻击对手而不是其观点。
2. 平均主义谬误:认为所有东西都应该平均分配,而不考虑个体差异。
3. 圣母情结谬误:把自己看成无私、完美、无误的。
4. 诉诸情感谬误:使用情感而不是事实来说服别人。
5. 因果关系谬误:把相关性看成因果关系。
6. 安全感谬误:认为说出正确答案就能保证安全,而不必真正理解和意识到问题的本质。
7. 组合谬误:做出不正确的推断,因为对组合主体的理解不够深入。
8. 贴标签谬误:把人打上标签,而不是看待人本身。
9. 投诉过多谬误:为了达到目的而投诉过多,即使问题不是那么严重或很难解决。
10. 文化误解谬误:决定文化不同的人的观点不值得被考虑。
11. 利益相关谬误:相信你的立场也决定你的利益,而不是事实。
12. 归因误差谬误:过分强调个人能力和过分低估环境因素的影响。
13. 噪声谬误:把噪声看成信息。
14. 绝对化谬误:相信事物是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
15. 软制约谬误:假定一个选择只有两个选项,但实际上可能有更多选择。
16. 范畴谬误:相信很多事物是同一范畴的,但没有考虑范畴差异。
17. 反弹效应谬误:相信一个选择的后果与本人的选择完全相反。
18. 反噬谬误:为了出尔反尔,拒绝早期做出的选择。
19. 逆诉谬误:相信别人做出反应就是个人做错了。
20. 小数点谬误:相信小数点后的数字是不重要的。
21. 地图警告谬误:相信地图覆盖范围很小,就忽视了其它知识和经验。
22. 无所谓谎言谬误:相信自己可以随意伪造事实,而不必担心后果。
23. 前科教育谬误:认为只有传统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24. 压力证据谬误:相信任何想做出决定的证据都是有价值的,即使证据不可靠。
避免这些逻辑谬误可以提高我们的判断力和理解力,让我们更加明智地做出决策。
人类思维的十大常见错误
![人类思维的十大常见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17982df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2.png)
人类思维的十大常见错误 人类的思考是件很奇妙的事情。
认知——这种思考的行为或过程——可以使我们快捷地处理海量信息。
举例来说,每当你睁开眼,你的大脑就不断地受到所见事物的刺激。
你可能有意识地思考着某一具体的事物,然而你的大脑却处理着成千上万的潜意识想法。
不幸的是我们的认知并非尽善尽美,有时我们会潜意识地制造出判断偏差,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认知偏误。
认知偏误不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以及智力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会遇上这事。
认知偏差中有些很显著,有些却不常见,但它们都趣味十足。
下面列表中的认知偏差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点。
第十名:赌徒谬论 赌徒谬论是指倾向于相信未来(某事发生)的几率将会由过去的事件所改变,但实际上那是扯淡。
必然概率——如你投掷一枚(正常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不会改变的。
正面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即使你已经连续投出了十次背面朝上(下次投出正面的概率依旧还是50%,不会增大或缩小)。
认为概率会改变是很多人都有的认知偏误,尤其是在赌博的时候。
举例来说,我玩轮盘赌博,已经连续四次转停在黑色区了,下次总该是转到红色区了吧?错!转到红色区的几率仍然是47.37%(总共38个点区,红色有18个)。
这听上去似乎显而易见,但正是这种几率可变的潜意识让赌徒们输的得血本无归。
第九名:反应机能 反应机能是指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所注意和观察时会表现出(与自然状态下的自己)异常的行为。
在1920年代,霍桑制业(一设备制造公司)委任(研究者)研究照明度的改变是否能影响工人们的工作效率。
他们得出的结论让人惊异,改变照明亮度竟然能让工作效率飙升!不幸的是当研究结束后,工人们的生产效率又恢复到了平常水准。
原因就在于:工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是因为照明亮度而变化的,他们是因为被人关注着所以才有所变化。
这正是反应机能的证明——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他人关注时,他就会主动改变自己的举止行为,一般来说都是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神采奕奕。
批判思维方法谬误
![批判思维方法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6f6209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d.png)
批判思维方法谬误
1. 非此即彼谬误:把事物的复杂性简化成只有两个极端选项,忽略了中间的可能性。
2. 因果倒置谬误:将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颠倒,错误地将结果视为原因。
3. 诉诸个人攻击谬误:攻击人而不是事物本身,忽略了事实和证据。
4. 鸵鸟心态谬误:拒绝面对现实,避免解决问题。
5. 红鞋子谬误:在寻找答案上迷失方向,陷入次要问题。
6. 无中生有谬误:没有充分的证据,就下结论或假设事实。
7. 平均主义谬误:将个体行为归结为整体模式,忽略个体差异。
8. 独立事实谬误:事实之间的联系不被考虑,作为单个事件被分析。
9. 伪科学谬误:把没有科学依据的观点和做法,冠以科学名义。
10. 诉诸恐惧谬误:通过恐吓和威胁的方式来说服别人,避免讨论证据和事实。
逻辑谬误列表
![逻辑谬误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0c08f6b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3.png)
逻辑谬误列表
1.非此即彼谬误:将一个问题局限在两个对立的选项之间,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2. 诉诸情感谬误:凭借情感而非理性来支持一个论点或立场。
3. 伪因果谬误:把无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 市场营销谬误:把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成功归因于它的质量而非营销策略。
5. 无中生有谬误:无根据地创造、传播或认为一个事情的存在,而缺乏证据或逻辑支持。
6. 靶向人群谬误:将一个论点或观点针对特定的人群,而忽略了其他人群的观点或需要。
7. 大众媒体谬误:对传媒所呈现的信息毫无怀疑地接受,而不去审视和分析其来源和真实性。
8. 顺从权威谬误:盲目地相信权威人士的陈述或建议,而不去思考和判断其合理性和可靠性。
9. 带有偏见的证据谬误:选择性地使用和引用证据,以支持一个已有的观点,而忽略了其他证据。
10. 归纳谬误:从特定的例子或经验中得出普遍的结论,而不考虑该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情况。
- 1 -。
人类常见的十大思维谬误
![人类常见的十大思维谬误](https://img.taocdn.com/s3/m/b256549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c.png)
人类常见的十大思维谬误人类常见的十大思维谬误人类的思维是个非常奇妙的东西。
知觉(cognition),思考的过程和表现,让我们能快速处理大量的外界信息。
例如,每天一睁开双眼,大脑就不断承受着外界刺激的冲击。
你可以有意识的专注想一件特定的事情,但是你的潜意识却在处理着成千上万的想法。
不幸的是,我们的知觉并不完美,时常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认知偏差(cognitivebiases)。
认知偏差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出现,不论年龄、性别、教育、智力或者任何其他因素。
它们中的一些广为人知,另一些则鲜为人知。
这些现象在每个人的身上或许都发生过。
为避免将来重犯错,下面就来做个简要的介绍!十、赌徒谬论(Gambler’sFallacy)赌徒谬论认为未来的可能性会因为过去的事情而改变,然而事实并非这样。
确定的概率,就像抛掷一枚硬币结果是国徽,是不会变的,国徽朝上的概率永远是50%,和你在前十次抛出的是反面没有关系。
认为概率会有变化是常见的偏见,尤其在赌博的时候。
比方说玩轮盘赌,过去的四盘都在黑色一边停下,接下来这盘就会在红色的一边停下吗?显然错了!在红色处停留的概率还是47.37%。
这听起来似乎很理所当然,但是就是这个偏见让许多赌徒输了大把的钱,天真的认为概率会改变。
九、反应性(Reactivity)反应性是人们在发现自己被关注时呈现不同外在表现的趋势。
上世纪20年代即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工厂做了一项研究(即著名的霍桑实验),观察不同的灯光是否会对工人的产出造成影响。
他们的发现令人难以置信,调节灯光会引起产量的飙升。
不幸的是,研究结束后,产量又降到平常的水平。
这是因为产量的改变并不是由于灯光的不同,而是因为工人们被关注着。
这就阐述了反应性的一种形式,当个体察觉到自身被关注时就会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让自己看起来更优秀。
这种反应在研究中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必须在“双盲实验”中得到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种最常见的思维谬误,你中枪了几个?
海明威说:我们花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六十年学会闭嘴。
毫无疑问,学会说话、清醒思考是我们要用一生来修炼的课程。
语言表达能力反映的,除了情商,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思维——你有什么样的思维,决定了你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本文作者分享了一份常见思维谬误的清单,值得我们时时对照警醒。
作者丨年糕菌
本文来源丨简书
谬误一
人身攻击
不阐述原因,而直接攻击侮辱其人。
比如:
1、“我觉得陈凯歌特装,所以我不看他电影。
”
2、“这个人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你怎么能支持他的观点?”
谬误二
晕轮效应
使用模糊、情绪化的美德词汇,让我们不经仔细思考就接受观点。
比如:
1、“这是一位有爱心的女士,她有决心、信心和勇气,支持环保事业,为这位女士投一票就是为和平投票。
”
2、《如果没有汪峰,大陆乐坛尽失半壁江山》(且请汪粉勿喷)。
此文用尽了魅力、完美、升华等模糊词汇,以情绪化的力量让你相信汪峰确实占领了大陆乐坛半壁江山。
但看完某报针对此发的评论《汪峰凭什么说自己是“乐坛半壁江山”》后,会发现,那篇晕轮文章缺少了个前提——即在商
业角度,汪峰确实占领了半壁江山,但从人格塑造上来说,他并没有。
ps:想想那些煽动者的演说,是不是这样。
比如,希特勒。
但很多人会因晕轮效应而上钩。
谬误三
滑坡推理
如果某事发生,则相关的很多事情肯定会发生。
比如:
1、“如果一个提倡健康饮食的人在电视上发表了很荒唐的饮食理论来骗人,那健康饮食肯定就是骗人的,于是我们可以每天暴饮暴食。
”
2、在第一财经日报创始人秦朔宣布离职时,吴晓波断定如果没有秦朔,商业界就一定没有监督者了。
如此滑坡谬误,将许多媒体与媒体人成为秦朔身后的省略号。
虽说这是吴晓波一家之言,但作为不少知识青年的“偶像”的他,在其公众号推此文,这滑坡谬误不可小觑。
谬误四
妄求完美
如果某方法不能彻底解决某问题,就不采用此方法。
比如:
1、“如果你的软件还存在bug,就不能推向市场。
”
2、“高考体制存在问题,应该取消高考。
”
谬误五
移花接木
利用词语的歧义,前后偷换概念误导。
比如:
1、“我们支持社区街区制,因为民意调查显示一致赞成。
”民意被偷换概念,因为这个民意调查的对象未必是我们。
2、“设置女性停车位就是在歧视女性。
”
这里偷换了歧视一词的概念,歧视指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他人或限制他人自由,设置女性停车位并没有限制女性对普通车位的使用,只是让女性多了一种选择,并没有歧视。
谬误六
诉诸公众
利用公众的观点,公众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比如:
1、“群众支持贪官要判处死刑,所以贪官要判处死刑。
”
请问,群众是谁?
2、“小三该判处死刑,因为根据对已婚妇女的调查,她们都支持死刑。
”
谬误七
诉诸权威
利用假权威的观点,通常是A领域权威对B领域观点。
比如:
1、“专家说,房价高背后的推手都是丈母娘。
”
2、“发改委专家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助于经济发展。
”
谬误八
砍稻草人
歪曲对方的观点,攻击其不存在的观点。
比如:
1、小明:“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
”
小红:“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
2、张三:“产前应该做个B超检查。
”
李四:“我反对,这些医生是想杀死有缺陷的生命。
”
谬误九
两难困境
制造焦虑的两难困境,其实还有多种选择。
比如:
1、“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
2、生活中,你是否会遇到这样吵架的场景:
妻子:“今天你去接孩子,我要加班。
”
丈夫:“不行啊,我今天学校要给学生补课。
”
妻子:“到底孩子重要,还是学生重要?”
……*&&%**¥#
这里,妻子制造了“两难困境”,既然两人都因公事接不了孩子,可以拜托第三方。
谬误十
一厢情愿
因为我希望A,所以就是A。
比如:
1、“要是我考上的是A大学,而不是B大学,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
2、“今天不可能是周四,我还没准备发言的PPT呢。
”
谬误十一
命名解释
抛出专有名词,不给出这个词的解释。
比如:
1、“你妈妈为什么脾气不好?她肯定更年期到了。
”
2、“这个官员为什么自杀?他肯定得抑郁症了。
”
谬误十二
偷梁换柱
提出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转移听者注意力。
比如:
1、“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要觉得日本的政治体制比我们好?看最近20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在前进,他们在后退。
”
从分析政治体制转移到了经济发展。
谬误十三
诉诸感情
通过操纵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
比如:
1、“你为什么要吃狗肉,小狗是人类的朋友,你能吃你朋友吗?”
2、“不转不是中国人!”、“不支持中国足球就是不爱国!”
许多网络民粹主义者喜欢使用“爱国”这一道德情感范畴的词汇,是这一思维谬误的典型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