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几种重要的育种方式对比表格(详细)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改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 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 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基因重组
原理
发生时期 方法
有性生殖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或四分体时期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 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 即:杂交—自交—选优—自 交—选纯。
优点
操作简单,目的性强,能使同种生物 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体。
解析: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新个体,不管它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都叫单倍体。所以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 体,A正确;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若是由配子发育形成的 新个体那就是单倍体,所以B错;单倍体是指未经受精的精子或卵 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精子或卵细胞不是个体,不能称单倍体, 所以C错;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单倍体,例如三倍体 无籽西瓜就不是单倍体,所以D错。
(2C C R r)
(2C c R R) (4C c R r)
(2C c r r)
测交
R)
然后通过连续测交,若后代均无性状分离, 则已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毛光滑的新类型。 (若是植物可通过连续自交的方法)。
对应例题: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 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 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D ) A、人工诱变育种 B、细胞工程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杂交育种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2)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AABBDD) , 体细胞中含有 42 条染色体,属于 小麦属;黑麦是二倍体 (RR) ,体 细胞中含有 14 条染色体,属于黑 麦属。两个不同属的物种一般是 难以杂交的,但也有极少数的普 通小麦品种含有可杂交基因,能 接受黑麦的花粉。杂交后的子一 代 含 有 四个染 色 体 组 (ABDR) , 在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不能配 对,因此不能形成配子,所以不 育,必须用人工方法进行染色体 加倍才能产生后代,染色体加倍 后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八个染色体 组(AABBDDRR),小黑麦蛋白质 含量高、抗逆性、抗病性强。
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
七种育种方法和原理育种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育种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适应环境的新品种。
在育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原理,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七种常见的育种方法和原理。
一、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指通过选择某些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步选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这种方法基于遗传变异的原理,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渐提高这些性状在整个种群中的频率。
这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育种方法。
二、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指将两个不同的亲本进行杂交,通过杂种优势产生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
这种方法基于杂种优势的原理,通过杂交可以使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高的产量等优势。
杂交育种法广泛应用于许多作物的育种中。
三、突变育种法突变育种法是指通过诱变剂或自然突变等手段,产生具有新性状的变异体,再通过选择繁殖,最终培育出具有这种新性状的品种。
这种方法基于突变的原理,通过人工或自然诱导的突变,可以创造出新的遗传变异,为育种提供了新的材料。
四、基因工程育种法基因工程育种法是指通过人工改变植物或动物的基因组,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源基因,从而产生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
这种方法基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可以实现对植物或动物基因组的精确编辑和改造,为育种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五、细胞培养育种法细胞培养育种法是指利用细胞培养技术,通过离体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等方法,培育出具有特殊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基于植物细胞的再生和分化能力,可以在无性繁殖的基础上实现植物品种的改良和创造。
六、分子标记育种法分子标记育种法是指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植物或动物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选择,从而实现精准育种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分子标记与性状间的关联,通过对候选基因型进行分子鉴定,可以快速筛选出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加速育种进程。
七、遗传改良育种法遗传改良育种法是指通过遗传改良技术,改变植物或动物的遗传组成,从而培育出具有特殊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基于遗传改良技术的原理,如基因编辑、基因组选择等,可以实现对植物或动物基因组的精确改良,为育种提供了新的手段。
高中生物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
育种 方法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处理方法
通过杂交使亲本 优良性状组合在 一起
利用物理(射线照 射、激光处理)或 化学(如亚硝酸、 硫酸二乙酯等)方 法处理生物
原理
基因 重组
基因 突变
特点
①可获得具有优 良性状的新品种 ②育种年限长
①加快育种进程, 大幅度改变某些 性状 ②有利变异个体不 多,需大量处理供 试材料
从对面盒饭哥的脸上,看出了焦虑和疲惫,但依然在不停的王嘴里塞着凉凉的米饭,可能他要保持体力,可能他要让自己不饿,生活的重担坦然接受,有时候压垮人的可能真的是一颗轻微的稻草! 有点扎心,但是事实。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上午上班 中午赶到昆山去看房,很不入眼的房型,房价依旧那么傲娇的200多万,不为什么,只为靠近上海,没有在那边过多的停留,马不停蹄赶回上海,和北京来的一个客户谈合作,从他战略投资到高层资源,一顿高谈阔论,我们就像是两个谈判数亿资产的双方一样,据理力争,强势压过对方,可他可能不知道,对面的这个人刚从看房的场地出来,正在思考怎么买到房,我可能我不清楚,对面的这个人葫芦里买的究竟是什么药,人生就像一场戏,回头想想都不容易,天很大,海也很大,人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很伟大,就当站在星河穹顶之下,面对万丈高山时,人类才会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人间万物皆有生命,永远记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过好当下,活出自己想要的那样,才无悔,才不负此生。 有点扎心,但是事实。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
最近,想要落在笔尖的话语实在太多,像是汩汩泉水不断的渗透着,滋养着每日的生活,多么想停下来好好的醉一场,多么想停下来好好的笑一场,就如同胖大星昨天发我的那种,等你熬过这段低谷期,也一定要找一个山花烂漫的地方,发自内心的笑出灿烂。 从早上起来时,内心的自己就呼唤出一个声音:好累啊!陪完客户,坐地铁回家,就在自己感觉疲惫不堪时,看到对面一位大叔,40来岁的年纪,提着一个曼玲粥店的袋子坐在边上,掏出了盒饭,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同行的老周碰了碰我说:“看!对面没有一个人是容易体育 种
五大育种方式及原理
五大育种方式及原理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育种方式及其原理:
1. 自交法:自交法是指将同一品系或品系的不同个体自交(即亲本为同一品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以筛选出理想的性状的育种方式。
自交法的原理是通过连续的自交,使亲本内部的基因重组,逐渐固定理想性状的基因组合。
2. 杂交法:杂交法是指将不同品系的个体杂交,通过基因的互补、优势表现等机制,产生出比亲本更优良的后代。
杂交法的原理是通过亲本间的基因组合,使后代获得亲本中优良的性状基因,进而产生出更优良的后代。
3. 突变育种法:突变育种法是通过人工诱导或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从中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变异个体进行繁殖,以获得有利特性的育种方式。
突变育种法的原理是通过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产生新的基因型或表现型,从中选取有利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
4. 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通过对大量个体进行鉴定和评价,根据所需性状选择相对优良的个体进行繁殖,以获得更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选择育种法的原理是通过评价和选择,筛选出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实现良种繁殖。
5. 基因工程育种法:基因工程育种法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特定基因导入到目标物种中,以改良或增加其特定性状。
基因工程育种法的原理是通过导入外源基因,改变目标物种的基因
组,从而产生具有特定性状的转基因品种。
这些育种方式在不同物种和不同育种目标下有不同的应用和效果。
育种的核心原则是选择适应环境、稳定传代并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良基因型。
可遗传的变异与育种方式比较表
条件
外界条件剧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不同个体间的杂交,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存在染色体的真核生物
特点
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率性、多害少利性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存在普遍性
意义
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来源之一,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可分为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自由组合型、
交叉互换型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发生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Ⅰ间期
减数Ⅰ前期和减数Ⅰ后期
细胞分裂期
产生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产生了它的等位基因)、新的基因型、新的性状。
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
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引起基因数目或顺序变化。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可遗传变异)列表比较
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适用范围
生物
种类
所有生物(包括病毒)均可发生,具有普遍性
自然状态下,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遗传
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均可发生
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类型
可分为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对生物的进化有一定的意义
发生可能性
可能性小,突变频率低
非常普遍,产生的变异类型多
可能性较小
应用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生多。
变异种类多
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
回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开不败,所有囤积下来的风声雨声,天晴天阴,都是慈悲。时光不管走多远,不管有多老旧,含着眼泪,伴着迷茫,读了一页又一页,一直都在,轻轻一碰,就让内心温软。旧的时光被揉进了岁月的折皱里,藏在心灵的沟壑,直至韶华已远,才知道走过的路不能回头,错过的已不可挽留,与岁月反复交手,沧桑中变得更加坚强。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世一生,不堪论,年华将晚易失去,听几首歌,描几次眉,便老去。无论天空怎样阴霾,总会有几缕阳光,总会有几丝暗香,温暖着身心,滋养着心灵。就让旧年花落深掩岁月,把心事写就在素笺,红尘一梦云烟过,把眉间清愁交付给流年散去的烟山寒色,当冰雪消融,自然春暖花开,拈一朵花浅笑嫣然。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事,试图找回曾经的踪迹,却渐渐明白了流年,懂得了时光。过去的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也装饰了我的梦,也算是一段好词,一幅美卷,我愿意去追忆一些旧的时光,有清风,有流云,有朝露晚霞,我确定明亮的东西始终在。静静感念,不着一言,百转千回后心灵又被唤醒,于一寸笑意中悄然绽放。
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
育种 方法 杂交 育种
诱变 育种
处理方法
通过杂交使亲本 优良性状组合在 一起
利用物理(射线照 射、激光处理)或 化学(如亚硝酸、 硫酸二乙酯等)方 法处理生物
原理
基因 重组
五种育种方法
五种育种方法
育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1. 杂交育种:主要应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利用基因自由组合的原理进行育种。
这种方法育种周期较长。
2. 多倍体育种:培育出的生物果实肥厚,营养含量高,茎杆粗壮。
3. 单倍体育种:采用无性生殖方式(如组织培养),利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这种方法育种周期较短。
4. 人工诱变育种:通过人工方法使生物的基因发生突变,进而从中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5. 细胞工程育种:主要适用于植物,通过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等技术进行育种。
6. 基因工程育种:通过改变生物的基因来定向培育新物种。
以上是五种主要的育种方法,不同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育种。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诱导精子直接 发育成植株, 再用秋水仙素 加倍成纯合体 缩短育种年限, 但方法复杂, 成活率较低
特点
举例
高杆抗病与矮杆 不抗病小麦杂交 产生矮杆抗病品 种
抗病植株的育 成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
பைடு நூலகம்
多倍体育种 用秋水仙素处理 种子或幼苗 抑制细胞分裂中 纺锤体的形成, 使染色体数目加 倍后不能形成两 个细胞 器官大,营养物 质含量高,但发 育延迟,结实率 低 三倍体西瓜,八 倍体小黑麦
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通过基因重组把 两亲本的优良性 状组合在同一后 代中 方法简便,但需 较长年限方可获 得纯合体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常规育种 处理 杂交
诱变育种 用射线,激光, 化学药品等处理 生物 用人工方法诱发 基因突变,产生 新性状,创造新 品种或新类型 加速育种的进程, 大幅改良某些性 状,但突变后有 利个体往往不多 高产量青霉素菌 株的育成
几种常用的育种方法比较
几种常用的育种方法比较(总结整理)一、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原理:基因突变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二、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
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三、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四、多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五、细胞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是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获得杂种细胞,利用细胞的全能性,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方法。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方法:(1)植物:去细胞壁→细胞融合→组织培养(2)动物克隆:核移植→胚胎移植优点: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有目的地培育优良品种.动物体细胞克隆,可用于保存濒危物种、保持优良品种、挽救濒危动物、利用克隆动物相同的基因背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等。
缺点:技术复杂,难度大;它将对生物多样性提出挑战,有性繁殖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而“克隆动物”则会导致生物品系减少,个体生存能力下降。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ppt
试一试:动物的杂交育种方法
假设现有长毛立耳猫(BBEE)和 短毛折耳猫(bbee),你能否培育出 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 写出育种方案(图解)
短毛折耳猫
长毛立耳猫
长毛折耳猫
杂交 P
长毛立耳 BBEE
短毛折耳 bbee
F1间 交配
F1 F2
思长考毛:立要耳培育Bb出Ee一个长能毛立耳 BbEe 稳定遗传的动物品种一 长般立需要长几折代?短立 短折
中国黄牛
优点:泌乳期 可达305天, 年产乳量可达 6300Kg以上
中国荷斯坦牛
诱变育种
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 理生物,使其基因突变。
优点: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 改良某些性状。
缺点:难以控制突变方向,无法将多个优良性状 组合。
射线或药物处理
基因突变 矮秆抗锈病
常见育种方式比较
年份
1978
2000
2010
种类 普通水稻
产量 3.5 (吨/每公顷)
普通水稻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
单产达到 6.34
预计13.5
中国于1996年提出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 推广应用杂交水稻所增产的稻谷每年可养活7000多万 人口。到2004年底止,杂交水稻在中国已累计推广约 3亿公顷,增产稻谷约4.5亿吨,成为中国解决粮食问 题的关键技术。
体 倍增 色体加倍
分含量高
基因 DNA拼 将不同生物的基因 抗虫棉 目的性强,打破
工程 接 拼接在一起
物种界限
方法 原理
原因
实例
优点
杂交 基因重 非同源染色体非等 抗倒伏抗 集中优良性状
组 位基因自由组合 锈病小麦
几种育种方式比较
下面的几种育种方式各有其独特价值,优势互补。
1.选择育种仅靠单纯的人工选择,利用自然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后面的育种方式利用的不过是人工诱发或创造的可遗传变异罢了,本质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
可利用的变异少,是最古老的育种方式。
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过程都是离不开人工选择的。
2.杂交育种通过杂交实现基因重组,集中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
缺点是往往需要人工选择多代,才能得到纯种,烦琐耗时;远缘杂交不亲合;只能获得现有品种的性状新组合,而不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新性状。
只是品种的改良。
3.单倍体育种获得单倍体并不是育种目标,而是手段。
先通过杂交获得F1代,取F1代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各型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植株,因为都是纯合,依表型直接选择留种即可。
从亲本到育种完成,可望二年实现,相较于杂交育种,进程大为加快,最大的意义就是缩短育种的年限。
花药离体培养和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在技术上比杂交育种复杂。
从遗传变异的角度说,单倍体育种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数目减少)原理;从生物发育的角度说,还利用了组织培养的细胞全能性原理。
4.诱变育种通过诱发基因突变,获得高突变率,短时间产生大量变异新类型,使生物获得新性状,通过选择培育,形成生物新种。
这种育种方式相对于杂交育种对品种的改良,可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突变不定向,有利变异少,处理材料多。
5.基因工程用在育种上,既能克服诱变育种的盲目性,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基因的体外重组又跨越了杂交育种的物种间障碍,为寻找优良基因拓宽了选择范围。
6.多倍体育种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性状优于亲本的多倍体是育种的目标。
往往要结合杂交手段,如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7.细胞工程关键技术环节是体细胞杂交和组织培养。
克服有性生殖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拓展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常见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常用方法:杂交—自交-筛选-自交3.优点:是位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4.缺点:育种时间长,过程繁琐5.实例:杂交水稻,中国荷斯坦牛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常用方法:物理方法: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化学方法: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等3.优点:提高突变频率,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品种4.缺点:有利突变少,必须处理掉大量材料5.实例:诱变大豆,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太空小麦、太空椒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常用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优点:果实、种子大,营养丰富4.缺点:发育迟缓;在动物中难以展开5.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常用方法: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3.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缺点:方法复杂,存活率低5.实例:小麦花药离体培养基因工程育种原理:基因重组(或异源DNA重组)。
高中生物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的比较
方式
原理
处理方法
主要优点
缺点
应用
杂交育种
运用基因的三大遗传规律进行基因重组获得纯种或杂种
1、杂交→自交→筛选项(→自交)即:先通过两个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纯种杂交获取F1,然后再自交,人工筛选获得所需品种
2、杂交→“杂种”(杂种优势)
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即“集优”预见性强
(染色体组成地奇倍地增加)
二倍体西 秋水仙 四倍体 二倍体花粉
瓜幼苗 素处理 植株(♀) × 三倍体
× 三倍体种子 无籽
(♂)二倍体植株 西瓜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
转基因育种
异源DNA(基因)重组
提 装 导 检和表 筛
可以按人的意愿改变生物,目的性强,科技含量高,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或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新品种
育种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小麦矮杆抗锈病品种的培育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组成倍地减少,再加倍后得到纯种(或染色体变异)
1、先将花药离体培养,培养出单倍体植株
2、再进行人工诱导使染色体加倍(即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体)
1、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2、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技术复杂且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烟草叶多,阔叶品种的培育,京花一号小麦的培育
子一代总是表现出倾母遗传的母本性状
杂交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正反交结果不同
农、牧、渔业应用广泛
诱变育种(无外源基因)
基因突变
1、物理方法:激光或辐射等 选择符合
2、化学方法:化学药剂处理 要求的变
(秋水仙带通滤波器、硫酸二乙酯等) 异类型
提高变异的频率,稳定较快,加速育种的进程;创造生物新品种、新类型,大幅度改良某些品种
几种重要的育种方式对比表格(详细)
几种重要的育种方式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原理特可产生新的基因点型可产生新的基因、新的性状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获得植株器官大,营养丰富常杂交→自交→选用优→自交方法育甲×乙种↓程F1序↓○转基因育种基因重组使生物获得外源基因辐射诱变,激光诱变,作物空间技术育种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转基因(DNA重组)技术,把目的基因引入生物体内,培育新品种【1】提取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与运【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达、检测和鉴定原品种↓多种变异类型↓↓新品种原品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可育个体原品种(秋水仙↓染色体加素处理)载体结合F2×↓○Fn性状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育种的目的性较倍的个体【4】目的基因的表能够提高变异的频率,产生多种多样的新类型;使后代性状稳定,加速育种良某些形状,增强抗逆性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目的性强,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优强,能使不同个点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进程;大幅度改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有利变异少,需要大量处理试验材料;突变具有不确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育种配合发育迟缓,结实率低;在动物发面难以开展技术要求高,成功率比较低,有可能引起生态危机缺周期长,育种筛点选过程复杂;不能创造新的基因定性,盲目性大青霉素高产菌种,太空椒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矮杆抗锈病小麦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培育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抗虫棉实矮杆抗锈病小麦例品种的培养。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图表)
缺点
时间长,须 有利变异少, 技 术 复 杂 且 发育延迟, 有 可 能 引 起 生态危机 及时发现优 须大量处理实 须 与 杂 交 育 结实率低 良品种 验材料 种配合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 育种 依据 原理 常用 方式 基因重组 人工诱 变育种 基因突变 单倍体 育 种 染色体变异 花药离体培 养、然后再 加倍 多倍体 育 种 基因工 程育种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秋水仙素处 转基因 理萌发的种 (DNA重组) 子或幼苗 技术将目的 基因导入生 物体内,培 育新品种
原理
染色体数目变异 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 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 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利 用单倍体作中间环节培育可育的纯合子 只需两年时间可完成,而常规的育种方 法获得一个纯系一般需5~8年时间 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 限于植物。
原 理
特 点
加速育种的进程, 器官大,营养物 大幅改良某些性状,质含量高,但发 但突变后有利个体 育延迟,结实率 往往不多 低 高产量青霉素菌 株的育成 三倍体西瓜、八 倍体小黑麦
举 矮杆抗病品种 例 的培育
原理
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Βιβλιοθήκη 5、 基 因 工 程 育 种
特点
目的性强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 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 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 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方法
优点
缺点
四种育种方式:
杂交育种 处 理
杂交 基因重组 方法简便, 但需较长年 限方可获得 纯合体
诱变育种
用射线、激光、化 学药品等处理生物 基因突变
多倍体育种
第六章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完整版PPT课件
第六章 从杂交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例:农作物不同品种杂交,有时可见杂种优势,产量明显提高现有基因 型为Aabb和aaBb两个品种,请帮助种子公司设计实验方法每年 都可稳定得到 AaBb的杂交种
例: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 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 种专家提出了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转基因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 Nhomakorabea变异基因重组
特点
可产生新的基因型
可产生新的基因、新的性状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获得植株器官大,营养丰富
使生物获得外源基因
常用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作物空间技术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用秋水仙素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转基因(DNA重组)技术,把目的基因引入生物体内,培育新品种
育种程序
甲×乙
↓
F1
↓
F2
↓
Fn
性状能稳定
遗传的新品种
原品种
↓
↓
多种变异类型
↓
↓
新品种
原品种
↓花药离
↓体培养
单倍体植株
↓秋水仙
↓素处理
纯合可育个体
原品种
(秋水仙素处理)
↓
染色体加倍的个体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培育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抗虫棉
几种重要的育种方式
缺点
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周期长,育种筛选过程复杂;不能创造新的基因
有利变异少,需要大量处理试验材料;
突变具有不确定性,盲目性大
技术复杂,且需与杂交育种配合
发育迟缓,结实率低;在动物发面难以开展
技术要求高,成功率比较低,有可能引起生态危机
实例
矮杆抗锈病小麦品种的培养
青霉素高产菌种,太空椒
单倍体育种获得的矮杆抗锈病小麦
【4】目的基因的表达、检测和鉴定
优点
育种的目的性较强,能使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中
能够提高变异的频率,产生多种多样的新类型;使后代性状稳定,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形状,增强抗逆性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目的性强,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