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反思就是行为主体对自身、对实践活动过程及相关的主体认识的再认识”。真正反思,不仅要对我们采取的那些教育或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而且要对支配这些行为的潜在的教学观念进行重新认识。

一、课堂变“嘈杂场”过于追求“情境化”

教学情境的创造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单纯用“生活化”“活动趣味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独特的魅力。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标签”。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

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而不是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讨论问题数学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失去了讨论问题的逻辑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帮助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只有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联系、协调一致了,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虽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但新旧知识总是零乱孤立地贮存在头脑中,知识点不分主次,不能灵活应用或记忆不深刻[1]。为了避免学生进行盲目思考,消除学生由于多次无效的思维所造成的倦怠情绪,教师要注重启发、细心引导,抓住新旧知识的相关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讲解,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去判断推理。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不仅能达到使学生解疑的目的,而且能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融会贯通。教师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培养他们运用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把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形成一个整体,用知识的内在联系督促学生去掌握和学习数学。

(二)让学生体验式地学习

孔子说过:“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其意思是“我所听的,我可能会忘记;我所看的,我可能会记住;我所做的,我一定会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乃至教学中,学生很难被某种知识所改变,但却极容易因某种经历而变得不同!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2]。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体验到

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师要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即体验式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笔者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强调的那样:“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和掌握知识变得轻松、毫无困难[3]。恰恰相反,学生遇到困难并独立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他的才智才会得到发展。”

二、教师由“灌输知识者”过渡到“组织者”角色转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常讲“我们要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如果是平等的,有必要蹲下来吗?部分教师常重教案的精心设计,注重从如何教的层面考虑,照“案”宣科时,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当堂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做数学”的过程,置学习过程中的“想不到”于

不顾,只是形式上的牵着学生去合作、探究,不愿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淡化探索,重模仿,实质上还是“解题的指导者”。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4]。这样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三角形内角和讲授,三角形全等的四种条件,以及两边一角全等的几种情况等等。老师在讲这些个内容的时候,用的是启发式教学,也就是启发同学来回答。老师在问到学生如何丈量夹角的度数时,同学们回答了好几种,比如量角器、圆规、尺子。我觉得堂课的讲授和训练过程,不仅要使学生懂得知识还要学会应用的理念。随后老师可以提出关于讲授问题的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说:两边夹一角的判定方案,并且举出两个实例让学生思考,一是做一个对称的风筝,这个对称的风筝实际上是两边夹一角的全等三角形;二是一个水坑要测量中间距离,水坑进不去,是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边相等,用这个概念通过全等三角形把这个边引出来。这两个例子都是联系实际,教学生解决问题。所以这堂数学课概念清楚、启发教育、教会工具、联系实际,说明数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很大的改进。

以上是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分析和反思,以及一些理念的提出和简单论证。希望通过数学教学的过程,培养起学生喜欢数学的兴趣,能主动的去认识和学习研究数学,进而达到有数

学性的逻辑思维和数学习惯,达到初中数学教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