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病的病理诊断

合集下载

进一步提高蕈样霉菌病的病理诊断水平

进一步提高蕈样霉菌病的病理诊断水平

期( 霉菌病 前期 )斑块 期 和瘤块 期 。13 年 ,z 3 Bu 、 98  ̄ a, o一 e r和 -
 ̄i a n报道了红斑 、 ' a 淋巴结肿大 、 脾肿大 以及皮肤 和末梢血 里 存在“ 鬼怪 ” 细胞的组 台 , 来将红斑 、 巴结 肿大 和末 梢血 后 淋 里有非典型细胞 存在 的三联 征命 名的“ea , Szl 综台征” 3 。 蕈样霉菌 病和 s 叫 综合 征 ( / S 在皮 肤 淋 巴瘤 中 MF S ) 发病率最高 , 根据 19 97年欧洲癌 症研 究及 治疗 中心 的统 计 分析 , / S占皮肤原 发性 淋 巴瘤 的 4 %。同 时众多皮 肤 MF S 4 炎症和其它肿瘤与它相似而需要鉴别 , 以也是诊断 难度相 所
() 6 轻至 中度上 部真皮 内 多形性浸 润 , 部 累及表 皮/ 局
真皮交界 面
() 7 浸润扩展至真皮深层
() ( ) ( ) 4 +() () 4 +()+( ) 1 ;2 ;3 +( ) 5 ;3 +() 6 7 诊断性 () 5 ;3 十( ) () 5 ;4 +( ) 7 符合 MF 3 +( ) () 6 :4 十( ) () 6 +( )
展分子 生物 学的工作等 , 然而在 H E的层 次上也有 需要改进
之处 。( ) 1 根据 国际通行 的组织病 理学标 准作 出“ 断性 ” 诊 、 “ 符合 MF S " 提 示 MF S '3个级别 , / S 及“ ’ /S ’ 以便 向临床提供 更有价值的信息。( ) 分认识 MF的多种 “ 2充 变异 型” 并在 . 诊断 MF时 作系统 的鉴别 诊断 , 免漏诊和误诊。 避 1 掌握 MF S 组 织病 理学标 准 /S 目前国际通行 的 MF S /S组织病理标准是根据美 国史坦 福大学 C x教授 所提 出并经过 改 良的诊 断标 准0 。 o 一 附 : / S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标 准 MF S ( )Pui 小脓肿 1 at r e

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完整版

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完整版

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完整版曲霉菌(aspergillus)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真菌,属于真菌的一个亚型,为典型的丝状菌,属于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土壤、空气、发霉的食物、衣服等均是曲霉菌易生存的场所。

它们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能在6~55℃以及相对低湿度的环境中生长,曲霉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并可通过空气传播进行大范围的扩散。

曲霉孢子约2~5μm大小,在空气中可呈现悬浮状态,孢子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曲霉菌感染,人的呼吸系统如鼻窦、咽部、气管支气管及肺部最易受累,可在呼吸系统内寄生、定植进而播散至全身,可累及支气管、肺、胃肠道、神经系统、骨骼、皮肤、黏膜、眼和鼻等多器官系统,患者免疫系统受损严重则可能引发侵袭性曲霉病。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目前,曲霉菌感染的病例正逐年增加,据保守估计,目前全球约有20多万例慢性肺曲霉病患者,480多万例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其中我国约有4万多例慢性肺曲霉病患者,49万例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16万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

病例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便是免疫抑制人群的增长,如恶性肿瘤患者、或其他长期接受放、化疗治疗以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会出现粒细胞缺乏,而中性粒细胞作为体内抗曲霉菌的主要免疫细胞,主要通过黏附菌体、脱颗粒和释放活性氧等非吞噬方式杀灭菌丝或孢子,粒细胞的缺乏是发生曲霉菌感染的最常见危险因素。

近期研究发现,肺曲霉菌病在没有明显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也可能会有所增加,比如ICU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患肺纤维化、COPD、支气管扩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疾病或基础病的患者。

另外,严重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SARS-CoV-2等也会损害肺上皮细胞,为曲霉菌定植提供了入口。

在治疗时使用的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调节药物也可能会加剧肺曲霉菌感染。

某些药物的使用,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AR-T疗法也会增加曲霉菌感染风险。

肺毛霉菌感染和肺曲霉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分析

肺毛霉菌感染和肺曲霉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08 期
203
·临床研究·
肺毛霉菌感染和肺曲霉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分析
吕思缘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摘要: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尤其是免疫缺陷伴慢性肺疾患伴有空洞形成者,为肺真菌感染提供了诱因和基础。肺曲霉 菌感染和与肺毛霉菌感染发病机制相似、症状相近、诊断困难,本文对肺曲霉菌感染和肺毛霉菌感染文献的对比 , 总结以下鉴别要点:①肺 毛霉菌感染鼻窦的症状通常突出,并且其临床上进展迅速,病情大多较凶险。② G/GM 实验可能阴性对诊断肺毛霉菌感染更具有价值,阳性 则对于肺曲霉菌感染有价值。PCR 技术对鉴别肺毛霉菌与曲霉菌有优势,值得研究推广。③胸部 CT 的主要区别:肺毛霉菌胸部 CT 常表现为 >10 个肺结节;出现胸腔积液的可能性大;更易出现大面积片状高密度影。而新月征则为肺曲霉菌的特征性 CT 表现。④肺曲霉菌感染的首选 药物是伏立康唑,使用伏立康唑可能成为患有肺毛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真菌感染;鉴别诊断;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08.099 本文引用格式:吕思缘 . 肺毛霉菌感染和肺曲霉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08):203-204.
黏蛋白 5B 抗原在毛霉菌菌壁上不表达,其在 90%的曲霉菌 菌壁上表达。黏蛋白 5B 又是正常人体鼻腔鼻窦分泌黏液的主要
成分,这样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毛霉菌的识别、监 视和排斥能力,从而形成毛霉菌所导致的黏膜损伤和临床经过较 曲霉菌为重 [4]。
流行学调查表明:患有血液病恶性肿瘤、化疗、糖尿病、应用糖 皮质激素、风湿免疫性疾病、大面积创伤、其它消耗类疾病为患肺 毛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另有研究表明血清铁上升是患有肺毛霉 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去铁治疗有效,有待进一步讨论。肺 毛霉菌感染进展迅速,大多病情凶险,180 天死亡率为 56.7%,且 死亡大多发生于 1 月内 [5]。

禽曲霉菌病的诊断要点.doc

禽曲霉菌病的诊断要点.doc

禽曲霉菌病的诊断要点概述:可在各种禽类中发生,常见于鸡、火鸡及水禽,野鸟、动物园中的鸟以及笼养鸟也偶有发生。

胚胎及6周龄以下的雏鸡与雏火鸡比成年鸡易感,4~12日龄最为易感,幼雏常呈急性爆发,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一般在10%~50%之间,成年禽仅为散发,多为慢性。

本病可通过过多种途径感染,曲霉菌可穿透蛋壳进入蛋内,引起胚胎死亡或雏鸡感染,此外通过呼吸道吸入、肌肉注射、静脉、眼睛接种、气雾、阉割伤口等感染本病。

曲霉菌经常存在于垫料和饲料中,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生长繁殖,形成曲霉菌孢子,若严重污染环境与种蛋,可造成曲霉菌病的发生。

一临床症状幼禽发病多呈急性经过,病鸡表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喘气,有浆液性鼻漏。

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萎顿,嗜睡。

羽毛松乱,缩颈垂翅。

后期病禽迅速消瘦,发生下痢。

若病原侵害眼睛,可能出现一侧或两侧眼睛发生灰白混浊,也可能引起一侧眼肿胀,结膜囊有干酪样物。

若食道沾膜受损时,则吞咽困难。

少数禽由于病原侵害脑组织,引起共济失调,角弓反张,麻痹等神经症状。

一般发病后2~7天死亡,慢性者可达2周以上,死亡率一般为5%~50%。

若曲霉菌污染种蛋及孵化后,常造成孵化率下降,胚胎大批死亡。

成年禽多呈慢性经过,引起产蛋下降,病程有拖延数周,死亡率不定。

二病理变化病理变化主要在肺和气囊上,肺脏可见散在的粟粒,大至绿豆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的结节,质地较硬,有时气囊壁上可见大小不等的干酪样结节或斑块。

随着病程的发展,气囊壁明显增厚,干酪样斑块增多,增大,有的融合在一起。

后期病例可见在干酪样斑块上以及气囊壁上形成灰绿色霉菌斑。

严重病例的腹腔、浆膜、肝或其它部位表面有结节或圆形灰绿色斑块。

三诊断根据发病特点饲料、垫草的严重污染发霉,幼禽多发且呈急性经过、、临床特征呼吸困难、、剖检病理变化在肺、气囊等部位可见灰白色结节或霉菌斑块、等,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和病原分离鉴定。

四防治1.加强饲养卫生管理应防止饲料和垫料发霉,使用清洁、干燥的垫料和无霉菌污染的饲料,避免禽类接触发霉堆放物,改善禽舍通风和控制湿度,减少空气中霉菌孢子的含量。

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要点(完整版)

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要点(完整版)

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要点(完整版)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继发布了重要文件,呼吁提高对侵袭性真菌病的重视程度和认知水平,以应对侵袭性真菌病对全球造成的威胁。

霉菌是侵袭性真菌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且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极大挑战。

为更好地提升我国侵袭性霉菌感染实验室诊断能力,解决实验室工作中最常见、最困惑以及与临床交流最多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来自全国76位临床和检验医师的共207个问题。

经过归纳分类后,整理出6大类最常见问题,并由专家组形成推荐意见。

(一)霉菌检测阳性,如何判断是污染菌、定植菌还是致病菌1. 直接镜检霉菌阳性,如何判断是污染菌、定植菌还是致病菌?建议1:直接镜检阳性时,应首先区分标本来自无菌部位还是非无菌部位。

无菌部位标本(血液标本除外)直接镜检有特征性菌丝和孢子且与组织病理结果、真菌培养结果相符,可确诊为致病霉菌;非无菌部位标本直接镜检到霉菌,要结合培养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感染表现等综合分析。

2. 培养霉菌阳性时,如何判断是污染菌、定植菌还是致病菌?建议2:培养霉菌阳性时,重点关注送检标本类型,直接镜检、组织病理检查与霉菌阳性培养的一致性,以及霉菌致病性、感染部位等。

无菌标本如血培养为曲霉菌属或毛霉菌目,污染菌的可能性大;如为镰刀菌属、赛多孢菌属和马尔尼菲篮状菌,可能为致病菌。

非无菌标本,视情况而定:2个试管有单一形态真菌生长,真菌镜检同时阳性者提示有临床意义;仅1管生长真菌,生长部位为非接种部位,菌落为霉菌样则可能是污染;培养出的真菌与直接镜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相符,连续培养阳性,且真菌具备36~37℃生长的能力提示有临床意义。

(二)不同检测结果不一致问题1. 临床怀疑真菌感染,实验室相关检测阴性,可从哪些方面与临床沟通?建议3:分析前应评估标本留取是否规范并适于特定检验项目;分析过程应评估镜检和/或培养方法检测敏感性是否充分、培养条件是否适宜、所选检测项目是否适于检测疑似真菌类型(如G试验不能检测隐球菌和毛霉菌目);分析后过程应结合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结果,参考其他感染指标结果(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分析是否存在导致血清学结果假阴性的因素等。

霉菌与霉菌毒素的病原流行及诊断

霉菌与霉菌毒素的病原流行及诊断
多 .霉 菌 的 扩 散 与 污 染 也 远 比人 们 通 常 的 认识 要 广 泛得 多 虽然 可 能 会 有
地 区所 采 集 的8 0 0 多个 样 品 测定 中 . 原 料粮 、 料 等 的 玉 米赤 霉烯 酮 、 氧 瓜 饲 去 萎镰 刀 醇 、 曲霉 毒 素 、 曲 霉 毒 素 的 烟 黄 污染 程 度 检 出率 在 9% 以上 0 在 我 国 .饲 料 及 饲 料 原 料 的 霉 菌
还 有 就 是 使 用 霉 变 的玉 米 副产 品 人 们 对 霉 菌 危 害 的 认 识 往 往 多 限 于 已经 形 成 的 明 显 病 症 . 如 : 的 曲 例 禽 损失 每年 约 为 1 亿 美 元 据 英 奥 特 奇 . 4 公 司 的调 查 .在 2 0 — 2 0 年 对 亚 洲 06 0 7 王 国 富( 重庆 市 潼 南县 太 安 镇 畜 牧 兽 医站 , 庆 潼 南 重 427 ) 0 6 9
的采 集 区 . 括 了黑 龙 江 、 宁 、 京 、 包 辽 北
4 1 做 好 饲 养 管 理 工 作 .禁 止 使 用 . 霉 变及 受 霉 菌 毒 素 污 染 的 饲 料 育 雏 或 地 面 垫 料 平 养 时 .要 防 止 垫 料 霉 变 . 及 时 清 理 、 换 被 霉 菌 污 染 的 并 更
霉菌与霉菌毒素的病原流行及诊断
中 图分 类 号 :8 51 ¥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0 8 0 1(020 — 0 50 10 — 4 42 1) 0 0 — 3 4
( D S 、 麸 、 糠 粕 等 。 有 原 因 有 D G )麦 米 还 养殖户保存饲料不 当 . 致饲料霉变 : 导 管 理 不 当 . 饮 水 器 漏 水 等 . 导致 料 如 也 槽 内饲 料 湿 霉 变 . 起 发 病 。 引 31 霉 菌 及 霉 菌 毒 素 种 类 繁 多 . 不 . 且 同种 类 的霉 菌 和 毒 素 对 机 体 的损 害存 在 差 异 , 各 个 系 统 、 织 、 官 的 致 对 组 器 病 状 况 也 不 尽 相 同 导 致 临床 发 病 后

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兽 医临诊
。3. 6
组 , 药 时 间 1 , 上 平 养 。 分 组 情 用 5d 网 况 见表2 。每 天 观 察 记 录 鸡 只 健 康 状
若 要 同时 使 用 。 减 少 大 蒜 的 使 用 量 。 应 以降 低 大 蒜 对 有 益 菌 群 的 抑 制 。 在 常 规 肉鸡 饲 养 中 .为 了使 用 的 便 利 ,通 常 直 接 使 用 大 蒜 素 来 治 疗 鸡
起的一种传染病 . 以呼吸困难 、 肺 是 在 和 气 囊 上 形 成 肉芽 肿 结 节 为特 征 的 疫 22 预 防试 验 效 果 . 见 表 4 。

病 理 剖 检
病 。 要侵 害雏 鸡 , 成 鸡 和 产 蛋 鸡 也 主 育
时 有 发 生 。20 年 5 上 旬 , 县 大 洛 00 月 沙
诺 沙 星 治 疗 鸡 白痢 的 总 有 效 率 9 %相 6 比 ,仅 低 2 % ,与 恩 诺 沙 星 的 疗 效 相 . 7 当。 可替 代 恩诺 沙星 来 治疗 鸡 白痢 病 。 单 一 使 用E M原 露 , 有 效 率 仅 为 总
5 .%. 本 无 治 疗 效 果 , 明E 6 7 基 表 M原 露
用 大 蒜 , 有 效 率 为 8 . , 疗 效 果 总 3% 治 4

般 。 作 为 治 疗 药 物 单 独 使 用 , 难 可 但
大 蒜 、 M原 露 及 “ 蒜 +E E 大 M原
42 分 离培 养 . 将 病 变组 织 和 霉 变 垫 料 经 过 无 菌 处理 , 种 于 沙 保 劳 琼 脂 , 种 后 的 平 接 接 皿 置 于 3 ℃温 箱 中 培 养 4 1 ,定 期 O ~ 0d
以替 代 恩 诺 沙 星 。
病 鸡 呼 吸 困难 . I伸 颈 呼 吸 , 张Z l 腹 部 和 两 翅 随 呼 吸 动 作 扇 动 ,有 时 发 出 哕 音 。 毛 松乱 , 羽 精神 委 靡 , 颈 闭 眼 , 缩

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

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

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应用激素等综合治疗后(2012-5-1)
ogo
甲功五项较2012-4-18好转
T3:0.36ng/ml(0.61-1.81) T4:4.5ug/dl(4.5-10.9) FT3:2.39pmol/L(3.5-6.5) FT4:11.42pmol/L(11.5-22.7) TSH3UL:0.003uIU/ml(0.55-4.78)
临床以黄疸原因待查收住入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入院辅助检查
2012-4-18 血常规:
ogo
WBC:5.8×109/L,Neu:4.1×109/L,RBC:4.91×1012/L,Hb:141g/L,PLT:90×109/L
AFP:141.60ng/ml(0-16) CEA:2.5ng/ml(0-6)
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2015-1-5MRI
ogo
2018/7/2
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37
ogo
2015-1-1应用伏立康唑治疗后,发热、咳 嗽及咯血症状逐渐好转 2015-1-5出现右眼视物模糊 2015-1-8日右眼失明
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2015-1-6CT
ogo
2018/7/2
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ogo
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肝脏相关实验室检查
ogo
HBV-M: HBsAg:阳性 HBsAb:阳性 HBeAg:阳性 HBeAb:阴性HBcAb:阳性
HBV-DNA:2.55×105IU/ml 肝功能: ALT:380U/L AST:299U/L TP:57.8g/L ALB:38.1g/L GLO:19.7g/L TBIL:616.7umol/L DBIL:391.4umol/L IBIL:255.3umol/L ALP:248U/L GGT:59U/L PA:28mg/L CHE:1.8KU/L TBA:336.3umoL/L

肉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肉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疏定苗等方法同上。 5. 2浇水:如果田间干旱时, 最好用水喷灌苗床, 以保持
土壤疏松。
5.3病虫害防治:无公害胡萝 卜 的病虫害防治, 应以生物 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 综合性农艺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5. 3. 1害虫防治 5.3. 1. 1选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拌谷糠、 谷批、 玉米 碴、 麦轶等2- 3公斤(用锅炒熟)拌毒饵, 选用30 辛硫磷颗 也可 / 粒剂2- 3公斤播种时顺垅沟撒施, 或在悬耕前均匀撒施床面。 防治蟒k ,缕蛤、 金针虫、 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然地去做这件工作, 使一件非常重要的、 历史性、 科学性、 严
肃性很强城市形象工程变成了“ 个人行为”致使这项本该由 ,
5, 1病料压片镜检: 取病鹅肺、气囊上的霉菌结节病 灶, 置玻片上, 加生理盐水1滴用针头划破病料, 加盖玻片 后在显微镜下检查, 观察到曲 霉菌的菌丝及抱子、 抱子柄。 5. 2 病料接种培养: 将病鹅的病料接种到蔡氏琼脂培 养基上培养, 最初发现培养基上长出白 毛状菌落, 色绒 继 而逐渐扩延,变成浅灰色、灰绿色、熏烟色以及黑色。
液灌根, 间隔7- 10天, 连灌2- 3次, 防治胡萝 卜 软腐病。 六、 适时收获 在营养价值最高时期, 选用无污染的工具、 包装物、 贮存
场所、 运输工具适时收获, 分等级包装, 贮存和销售。

J O URNAL OF CNENGDE VOCATIONAL COLLEGE NO.4 .2 007
承德职业字院掌报 2007旅第4期
J O UR NA L O F C H E NG DE VO CAT IO NAL C O LLEG E N O .4 .200 7

雷’ ,王丽丽“
(1, 2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羊皮肤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皮肤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合软膏涂抹钱癣病灶 , 1 次/ 天, l ~ 2 次后 ,痂皮就会 完全脱掉 , 连续用药 5 ~ 7 天, 即可治愈。1 % ~ 3 %克霉
唑软膏 。用克霉唑软膏涂抹病灶 , 1 次/ 天, 连续用药 5 天, 疗效显著 。 有 良好 效 果 ,重
进行。
2 流行特点
山羊和绵羊均可感染 ,不同年龄和性别 的羊都
可发 生 , 但 以幼羊 较 为易感 。从 年 龄 上 主要发 生 于 1 岁 以 内的 山羊 , 成 年 山羊 发病 极 少 , 可 能 幼龄 山羊 皮 肤薄 , 柔 嫩易伤 , 且其抗病力较差 , 易 被 真 菌 感 染 发 病 。本病 无 明显 的季 节性 , 全年 均可 发生 , 但 高温 、 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病 理 变 化
病变主要在皮肤表面。病变 区毛发脱落 , 向外隆
起, 上 面 覆 有 层灰 白色 石 棉 状 鳞 屑 , 易刮掉 , 严重 者
1 病 因 分 析
本病 发生 与 气候 有一定 关 系 。秋 冬季 通风 不 良,
羊舍潮湿 , 不勤换垫草 , 适于霉菌的生长 , 因 此 易 发
舍饲羊场。饲喂发霉草料及垫草发霉 , 消毒不彻底都 易引发皮肤真菌病 。而羊群密度大 , 相互拥挤 , 尤其 在 草架 上 采 食 时 , 头部 密 切接 触 , 为 钱 癣 的传 播 创 造 了条 件 。如羊 患其 他疾 病 , 连 续使 用抗 生 素超 过 7天
的, 易 感染 皮肤 真菌 , 且病 情较 重 。
更需用 5 %氢氧化钠溶液彻底喷洒消毒。 购人新羊时 要 加强 检疫 , 杜绝 病羊 被购 进 。新 引进 的羊 只需 隔离 观察 1 个 月以上 , 确认健康无病时 , 方 可混 群饲养 。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淋巴结肿大
肺曲霉菌病可引起淋巴结肿大 ,表现为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可引 起肺气肿,表现为肺部透亮度 增加、肺纹理稀疏、膈肌下降 等。
肺不张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还可 引起肺不张,表现为肺部密度 增高、体积缩小、叶间裂移位
等。
XX
PART 04
鉴别诊断
肺曲霉菌病需与肺结核、肺癌、肺炎 等疾病进行鉴别。通过比较影像学特 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等方 面的差异,有助于明确诊断。
经验教训与启示
• 提高对肺曲霉菌病的认识:肺曲霉菌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部真菌感染,临床 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多样,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 认识和学习,提高诊断准确率。
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肺脓肿
肺脓肿患者常有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X线或CT表现为含有气液平面的空洞 ,内壁光滑或略有不规则。
肺囊肿
肺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患者多无症状。X线或CT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薄 壁空腔,其内充满气体。
肺大泡
肺大泡是指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X线 或CT表现为肺野内的透亮空腔,无液平。
XX
PART 05
诊断流程与规范
REPORTING
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 括症状、体征、既往病
史等。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首选CT检查,观察肺部 病变的形态、大小、密
度等特征。
采集患者血液、痰液等 样本,进行曲霉菌相关
抗原检测。
病理学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
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表现

肺曲霉菌病的CT诊断与分析

肺曲霉菌病的CT诊断与分析

肺曲霉菌病的CT诊断与分析发表时间:2019-06-21T14:59:44.590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3月作者:葛云志葛全序[导读] 观察分析各类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特点,提高临床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准确率。

滨州医学院临床学院威海市立医院葛云志葛全序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各类肺曲霉菌病的CT影像表现特点,提高临床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CT图像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各类肺曲霉菌病的CT数据。

结果: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患者9例,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9例,单发一个肺叶曲霉菌球4例;单双侧比较:单侧病灶14例,双侧病灶18例。

.结论:不同类型的肺曲霉菌病CT表现特点各异,这些特征可以为各类肺曲霉菌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临床漏诊及误诊率,有助于制定对症治疗方案。

关键词肺曲霉菌病;空气新月征;晕轮征;CT成像肺曲霉菌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肺部霉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烟曲菌。

当大量使用广谱抗菌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时,降低了人体免疫功能,导致肺曲霉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由于肺曲霉菌病多继发于一些肺部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CT表现呈多样化,诊断准确率不高,易误诊而影响治疗。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2例经临床确诊的肺曲霉菌病患者的CT图像,进行分析其CT表现特点,以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32例肺曲霉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9例,女13例。

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57.4.岁。

主要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痰15例,咯血7例,哮喘8例,胸痛、胸闷2例。

手术病理证实16例,痰检证实10例,纤维支气管镜证实6例。

1.2方法 32例患者均行螺旋CT平扫。

CT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多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为120kv,电流110mA,球管旋转时间0.5S/rot,探测器组合64x0.625mm,螺距0.984,重建层厚1mm,层间隔1mm。

一例鸭曲霉菌病的症状与诊治

一例鸭曲霉菌病的症状与诊治

Poultry Science㊉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分析临床症状在鹅感染初期阶段,病鹅会精神不振、 进食与饮水减少,即使勉强进食与饮水后也会立刻甩头吐出;排泄物多为白色稀粪或水样腹泻。

部 分病鹅患病后经常出现甩头的行为,并发出“咕 咕”的咳嗽声。

病情加重后,病鹅往往蹲伏在地,双腿无力不愿行走。

在发病后期,病鹅的整体状态表现为极度衰弱,眼睛流泪,浑身打颤,伴有鼻孔流 出清亮的水样液体,并且头颈颤抖,呼吸困难。

最终,病鹅互相拥挤在一起,体重迅速下降衰竭而死。

种鹅在感染后会出现产蛋量下降或停止产蛋, 饮水明显增多。

病鹅在患病初期,排泄物主要以白 色稀粪为主,病情加重后其粪便为水样,颜色通常 为暗红色、黄色或墨绿色。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重 症病鹅与病死鹅泄殖腔周围羽毛通常会沾染大量白色粪便。

疫苗防治现阶段没有针对鹅副粘病毒病的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对鹅副粘病毒病的防控应以疫苗为 主。

在疫苗防治过程中,通常采用灭活疫苗。

鹅副粘 病毒病灭活苗,通常分为I 号和II 号两种剂型,面对不同地方、疫病流行情况以及鹅群用途,能够实现对鹅副粘病毒病的有效预防。

有研究证实,使用 鸡ND I 系疫苗对感染副粘病毒病的鹅群进行紧急接种后,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结果。

还有研究表明 接种油乳剂灭活疫苗后,7d 左右鹅的体内便会产生抗体,并在30d 后达到高峰,45d 后会逐渐出现 缓慢下降的趋势。

实际应用中,使用灭活苗进行紧 急接种,对鹅副粘病毒病发病鹅群的保护率达到 83.33%。

对种鹅进行免疫时,应在留种时进行一次,在进入产蛋期的前两周安排第二次免疫,第三 次免疫则需要在进行第二次免疫后三个月进行,保障种鹅在产蛋期的免疫力。

对雏鹅进行免疫时, 具有母源抗体的雏鹅应在13-15日龄后进行首次 免疫,两个月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没有母源抗体的雏鹅应当在7日龄后进行首次免疫。

当发生鹅 副黏病毒病时,可对未发病鹅使用灭活苗进行紧 急预防接种。

肉种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肉种雏鸡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见 到挤 出黄 白色 干酪 样 的坏死 物 ,有 的病 例 角膜 出
现 浑浊 、 溃疡 。极 个别 的病 鸡 出现 头后 仰 、 旋转 等 神
经 症状 。
的第 七天 开始 部分 病鸡 鼻 孔周 围出现 痂垢 ,有 的病
鸡 张 口呼 吸 , 的甩 头 、 喷 嚏 , 有 打 喘息 。到试 验 的第
曲霉菌 病是 由曲霉菌 引起 的禽类 真 菌病 ,病 理 变化 的特 征是形 成 肉芽 肿结 节 , 肺 脏 、 囊 、 脏 、 在 气 肝
。 肾脏表 面形 成 白色 的小结 节 , 偶尔 病 变 出现在 眼睛 、
黄 白色 , 整个肺 脏 都有 分 布 。 手轻 轻按 压肺 脏可 以 用
出。 气囊 表 面有 灰 白色 的坏死 点 , 气囊 壁增 厚 、 浊 , 浑
有 的表 面有 炎性 渗 出物 。 肠道 黏膜 出血坏 死 , 易剥 容 离 。。 肿胀 , 肾脏 呈花斑 病 程较 长 的病鸡 肝脏 显著 肾。 肿 大 , 正 常 的 2 3倍 大 小 , 黄 色 , 面有 灰 白色 为 ~ 土 表 的坏死 结节 。个 别 病鸡 腺 胃乳 头肿 大 出血 。
2 0天 , 死 亡 病鸡 9只 , 剖 所 有 的试 验 鸡 发 现 曲 共 解 霉 菌病 症状 的病鸡 1 6只 , 8 % , 亡 9只 , 占 0 死 占试 验 组 的 4 %。剖检 症状 出现肺 脏肿 大 、 血 , 脏表 面 5 充 肺 有 小点 状 的 白色坏 死结 节 ,有 的表 面有 纤 维 索性 的
4实 验 室 诊 断
将本 次 发病 和治疗 的情 况介 绍 如下 , 参考 。 供
1发 病 情 况
该种鸡 场 外 购佳禾 黄 肉种鸡 7 0 5 0多 只 , 饲养 在

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6.1
肺部真菌感染

近年来肺真菌病有增加趋势。其病理改 变主要为过敏反应、炎性渗出、肉芽肿、 出血、坏死及脓肿,可合并胸膜渗出及 淋巴结增大。
肺部真菌感染



1、曲霉菌病 2、肺隐球菌病 3、肺念珠菌病 4、肺组织胞浆菌病 5、肺毛霉菌病 6、努卡氏菌肺炎 7、放谢线菌肺炎



2013年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会ABPA专家组提出了新的诊断标 准: (1)易患因素:支气管哮喘,肺囊性纤维化。 (2)必要条件(2项均应满足):①I型(速发型)曲霉皮肤试验阳性, 或曲霉特异性IgE水平升高;②血清总IgE水平升高(>1000IU/ml) 。 (3)其他标准(至少符合3项中的2项):①血清曲霉沉淀素或特异性 IgG抗体阳性;②符合ABPA肺部影像改变:包括一过性病变,如 肺实变、牙膏征、指套征、游走性片状高密度影,支气管扩张和 胸膜肺纤维化等;③未使用激素时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500/ul 。
正常宿主
空洞性肺疾病
哮喘囊性纤维化 特异反应性
免疫功能不全宿 主
慢性肺疾病或轻 度免疫功能不全 宿主
无反应
曲霉球
过敏性支气管肺 曲霉菌病
侵袭性肺曲霉菌 病
混合型肺曲霉 菌病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
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内的曲霉发生变态反 应所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疾病.临床主要症状 为哮喘(100%),咳嗽、咳痰、发热和胸 痛。多有特异性体质,对多种食物及药物 过敏。临床上复发与缓解交替出现。激素 治疗有效。

其他CT表现:多发小叶实变影或小叶融合性阴 影,肺叶、肺段及亚段实变影,结节或肿块状 影以及薄壁或厚壁空洞或肿块内低密度区。上 述表现不具有特征性,霉菌性脓肿可累及支气 管,使管腔不规则狭窄。

最新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最新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空气半月征”(air cresent)-系本病另一特征性表现:环型肺浸润伴有中心坏死和周围新月状或环形空洞。
1
本征在X线胸片和CT片均可见。多发生于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时,一般在初发浸润的6-26天(平均15天)后出现。
2
血管侵入性肺曲霉菌病
佰众溺跨镐孟熊玖粱茹艰箔痹赋霖艰莱病纺案沪蚤轴苔橇砰琴鸥起弃懦价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爽符丰规弗晾涟秘牟闷擦同裴亩教桌坦罚嫩冗什碟绘塞毋侦抄坷喀料盯跨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骨髓移植受者,左上肺侵袭性曲霉菌病,四周后复查,病灶增大,并可见结节内空腔形成
迂二蒂都纺茬吹屁桩晒扎撬哇汤剿虫妙钨枣妈眺秽华创帕卒阉涅奏貉语宙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博杀咨臭秋万冯央苍螺谋鹤荫仕帆密掀硬词谆搔垢坑地篙邻喷刽绚棘雄送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01
02
埋恨锯凉迂焉冈犬呜托酝车哨智乌艘达块糜痘往草赏斥月佯扬峻违辫廷煤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癌淘丝谩力数昔隙嫁掩妨哉苔疾抉徒肃辐嘉养谭碟锗漫获踩眼苦矾眼本勺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变态反应支气管肺炎型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增厚。中心支气管扩张是其特征性改变。 指套状或牙膏状影:扩张的支气管内含有黏液或痰栓时,表现为可分岔、密度较高—特征性的表现。 小气道异常:系小叶中央细支气管扩张并充有黏液或液体,呈现树芽征样表现。
瘟或僚患狱臂紊峦装窄掂恬叶页坍颠烙丹润盐苍米撩珊觉矿攫桐扇壮农晴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巾艺你玻忌骚焦靶余腔麦马角填哀吱详爱羹筋臂返瘦佃但卉标仆渐斧椎惫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肺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诊断

霉菌性外阴炎诊断与治疗PPT

霉菌性外阴炎诊断与治疗PPT

鉴别诊断
细菌性阴道病:白带增多,灰白色,均匀一致,有鱼腥味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外阴瘙痒、灼痛,分泌物白色稠厚呈凝乳 或豆腐渣样 滴虫阴道炎:分泌物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萎缩性阴道炎: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感染严重者呈脓血性白带
病情评估
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是否有外阴瘙痒、灼热感等症状 体格检查:观察外阴部是否有红肿、分泌物等异常表现 实验室检查:通过白带常规检查、真菌培养等手段确定病原体 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外阴炎,如滴虫性外阴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等
霉菌性外阴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酮康唑等,用于消灭霉菌,缓解症状。
外用药物:如克霉唑栓剂、咪康唑栓剂等,直接作用于患处,效果显著。
口服和外用药物联合治疗:针对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采用口服和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可以 提高疗效。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性生活,同时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或护理产品。
增加优质蛋白质 的摄入,如鱼、 肉、蛋、奶等
控制糖分摄入, 避免高糖食品和 饮料
心理调适
了解疾病知识,减轻焦虑和恐惧 保持积极心态,增强治疗信心 避免过度清洁,减少刺激和摩擦 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
注生习惯
每天清洗外阴,保持干燥清洁
避免使用含有香料或化学物质的 卫生巾或护垫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或香 皂
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避免紧身 裤或牛仔裤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等 增强营养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的食 物 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提高身体免疫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由白色念珠菌所致,在病变区可见中 性粒细胞浸润,有的可形成小脓肿。其中可见 菌丝及孢子,直径约3-4 。菌丝不分枝,呈 竹节状。孢子常成堆分布。
六胺银染色:菌丝及孢子均成黑色,十分 清楚。
• 1.浅表性念珠菌病
• (1)皮肤念珠菌病 • (2)口腔念珠菌病 • (3)食道及胃肠道念珠菌病 • (4)支气管念珠菌病
(十)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
(三)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
主要病变为肉芽肿,由组织细胞及多核巨 细胞构成,在细胞内、外可见多量隐球菌,少 者仅数个,多者达数十个或更多。在HE切片上, 隐球菌隐约可见,为薄壁圆形小体,呈浅兰色, 大小不一,一般直径为4-7 ,也可达2-10 ; 其周围为透亮的晕,为胶样荚膜,厚约3-5 。 生长活跃者可见出芽现象。
霉菌病分两类:
(1)浅部霉菌病 (2)深部霉菌病
一、霉菌的分类及其形态
(一)霉菌的分类及其形态结构
• 霉菌分为三类: • 1.放线菌类:有放线菌及奴卡菌 • 2.酵母菌类:有新型隐球菌及白色念珠菌 • 3.霉菌类:为二型霉菌,主要有芽生菌、组
织胞浆菌、孢子丝菌、曲霉菌及毛霉菌等 • (1)菌丝 • (2)孢子
1.支气管曲菌病:曲菌可在小气管内大量繁殖,
形成菌落,叫曲菌球。 2.肺曲菌病:主要病变是化脓和坏死。 (1)急性脓肿也侵入血管壁。 (2)急性坏死性肺炎或急性出血坏死性肺炎。 3.播散型曲菌病。 4.慢性纤维化肉芽肿反应。
(六)毛霉菌病(mucormycosis)
本病是一种急性过程为主的霉菌病,其病 变一般表现为急性化脓性坏死,其中可见毛霉 菌菌丝。其特征是菌丝较细,一般直径1015 ,长可达200 ;偶有分枝,呈直角。 菌丝壁厚度及形状不规则,较大菌丝的横断面 可呈囊状,孢子罕见。
• 2.播散性念珠菌病
• (1)肺念珠菌病 • (2)肾念珠菌病 • (3)心肌及心内膜念珠菌病 • (4)脑及脑膜念珠菌病 • (5)淋巴结念珠菌病
(五)曲菌病(aspergillosis)
致病者多为熏烟色曲菌,多由呼吸道侵入, 故以支气管及肺曲菌病多见。
在病变组织中,曲菌菌丝粗细一致,直径 一般为5-7 ,比念珠菌菌丝粗,比毛霉菌菌 丝细;呈二叉型分枝,向同一方向呈定向性生 长,分枝呈锐角,约为45º;菌丝有明显分隔。 曲菌可产生孢子。PAS染色,菌丝显示更清楚。
每个细胞的直径为5-12
(八)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
本病是一种网状内皮系统的霉菌病,可侵及淋巴 组织、肝、脾、肺、肾上腺、皮肤、中枢神经等。国 内见个例报告。
基本病变是含有大量组织胞浆菌的巨噬细胞和上 皮样细胞构成的肉芽肿,亦可发生干酪样坏死或脓肿 形成。菌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可有出芽,直径为15 ,平均3 。每个霉菌细胞有一个小核,其外有 明确的细胞壁。由于固定,原浆收缩与细胞壁脱离, 形成一亮空隙。
PAS、Alcian兰染色:荚膜呈(+)。
常见隐球菌病
• 1.肺隐球菌病 • (1)皮肤隐球菌病 • (2)隐球菌性肺炎 • (3)隐球菌肉芽肿 • 2.脑及脑膜隐球菌病 • (1)隐球菌性脑膜炎 • (2)脑实质隐球菌性肉芽肿(隐球菌性脑炎)
(四)念珠菌病(candidiasis,moniliasis)
(二)在人体组织中霉菌的分类
有3类
• 1.仅见菌丝的霉菌:有放线菌及奴卡菌 • 2.仅见孢子的霉菌:有新型隐球菌及、皮炎
芽生菌、着色芽生菌、球孢子菌及组织胞浆 菌 • 3.具有菌丝及孢子的霉菌:有白色念珠菌、 曲菌及毛霉菌、
二、霉菌病的基本病变
• (一)慢性脓肿 • (二)结核样肉芽肿 • (三)慢性炎细胞浸润 • (四)纤维组织增生 • (五)病变组织中见有霉菌菌丝及或孢子
三、常见霉菌病的病理形态学
• (一)放线菌病(actinomyocosis) • 临床上常见有3型 • (1)颈面型 • (2)胸型 • (3)腹型
• 共同的病变:慢性脓肿,其中见霉菌菌落(即硫 磺颗粒),Gram染色(+)
(二)奴卡菌病(Nocardiosis)
此病在我国报告很少,为一种慢性化脓性 疾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故肺奴卡菌病最多 见。基本病变和放线菌一样,为慢性化脓性炎。 受累器官有大小不等的脓肿形成,但脓肿内无 硫磺颗粒。Gram染色及抗酸染色菌丝呈(+)。 菌丝呈分枝状,直径为0.5-1.0
临床上,以肺毛霉菌病多见,胃、移植肾、 皮肤及皮下组织亦可发生病变。
1.肺毛霉菌病 2.胃毛霉菌病 3.移植肾毛霉菌病 4.体表烧伤合并毛霉菌病 5.播散性毛霉菌病
(七)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
这是一种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霉菌病,亦称为 疣状皮炎。病变以小腿和足部为多。 病变特点: (1)皮肤角化过度假上皮瘤样增生 (2)表皮内及表皮下微脓肿形成 (3)肉芽肿结节形成 (4)病变组织中可找到病原体,一般见于微脓肿内或肉 芽肿的巨细胞内,呈圆形、壁厚、棕色的单细胞,或 繁殖形成一簇棕色细胞团。
Gomori六胺银染色,易看清病原菌。
(九)球孢子菌病(coccidiodomydosis)
临床上可分3型 (1)原发性肺球孢子菌病 (2)中间型 (3)进行性播散性球孢子菌病
球孢子菌病的基本病变
为化脓性肉芽肿性炎,如未查见特殊的孢子,则 不能确定诊断。此菌是典型的二型霉菌,在人体组织 中,是一种多核性的圆形细胞,有双重轮廓的厚壁, 胞浆呈颗粒状,其大小不一,直径从30-60 ,平均 40 。其繁殖不是生芽,而是细胞壁向原浆中生长出 分裂沟,将其分成多核的小体,叫原生孢子。再长出 分裂沟,将其分裂为孢子囊孢子或内孢子,直径为25 ,一般为单核。在含气的组织中,常见菌丝,它 可长出侧枝,侧枝菌丝里可形成节孢子,呈分节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