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检基础知识讲解:冷凝集素试验原理与临床意义
冷凝集素综合征,冷凝集素综合征的症状,冷凝集素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
冷凝集素综合征,冷凝集素综合征的症状,冷凝集素综合征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冷凝集素综合征是由于自身反应性红细胞凝集及冷诱导因素导致慢性溶血性贫血和微循环栓塞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本病可以是原发的或继发的。
原发病例原因不明,继发病例见于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外,少见于淋巴系统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等。
二、发病机制红细胞的破坏在血循环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均可发生。
在体表温度较低的微血管内,冷凝集素IgM将补体结合于红细胞表面,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引起血管内溶血,但此种情况较少见。
多数情况下,补体停留于C3b阶段,如浓度高时,则红细胞主要扣留于肝脏内,被肝脏巨噬细胞吞噬破坏;而浓度较低时则在脾脏内破坏较多。
症状体征一、症状寒冷环境下表现为耳郭、鼻尖、手指发绀,但一经加温即见消失。
慢性轻至中度贫血,可有黄疸。
继发于感染的冷凝集素综合征患者,溶血常自限且轻微。
冷凝集素效价显著增高,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冷凝集素综合征。
用药治疗一、西医1、治疗寻找潜在的疾病,一旦确定,即予以适当的治疗。
苯丁酸氮芥在有些患者有降低血清中冷凝集素IgM抗体合成的作用,降低溶血率。
输血应尽量避免,除非病情危重,必要时可酌情输洗涤红细胞。
对溶血严重者可行血浆置换治疗。
2、预后预后较好,大多患者能耐受轻度贫血,对劳动影响较少。
多数长期存活。
预防和护理一、预防注意保暖是本病惟一最可靠、有效的防治方法。
二、护理并发病症一、并发病症可合并轻中度贫血,部分合并黄疸。
饮食保健一、饮食1、冷凝集素综合征的食疗方:饮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多吃鸡蛋、大豆等高蛋白质食品,注意饮食清淡,可进行适量的运动2、冷凝集素综合征最好不要吃什么食物?忌烟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必要时请及时去医院咨询更专业的医生咨询。
冷凝集试验
冷凝集试验文章目录*一、冷凝集试验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冷凝集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冷凝集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冷凝集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冷凝集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冷凝集试验的基本信息1、定义冷凝集素(cold agglutinating,Ca)系抗红细胞I抗原的IgM抗体。
健康人体内有低效价的冷凝集素,一般不会引起临床症状。
但在如支原体肺炎、肝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病理情况下,可能有高效价冷凝集素存在。
高效价冷凝集素经常造成检验项目的失真,最常见的影响就是血细胞分析结果异常、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
冷凝集素抗体为自身抗体,针对红细胞表面抗原,在低温条件下使红细胞可逆性聚集。
此试验主要用于协助诊断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
冷凝集素在0~5℃条件下可与人红细胞发生凝集,加温至25℃以上则凝集消失,温度下降凝集再现,将患者自身血清和红细胞按比例混合后,在0~5℃下观察凝集现象。
2、专科分类传染病检查3、检查分类病原微生物检查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5、是否空腹空腹冷凝集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正常值血清效价:1∶32。
2、临床意义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常含有较高的冷凝集素,凝集价达1:32或更高,可有辅助诊断价值。
本试验无特异性,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锥虫病、肝硬化等也可呈阳性反应,但滴度均较低。
对冷凝集试验的结果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冷凝集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检查过程CA是用来检查人体被支原体感染以后,血清中产生的高滴度的寒冷凝集素。
这种凝集素能和自己体内的红细胞或“O"型血人的红细胞,在0-4℃寒冷情况下产生凝集现象。
用此方法对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进行辅助诊断。
临检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血常规:1.血小板:冷凝集素致血小板检测偏低冷凝集素是一自身抗体,多为IgM型,少数为IgG、IgA型或他们的混合型,冷凝集素在受冷后很快出现凝集,不但能凝集红细胞,而且能凝集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引起假性粒细胞减少,假性血小板减少,还可引起骨髓细胞凝集,出现骨髓穿刺干抽、骨髓增生低下的假象。
由于患者体内存在着冷凝集素,血液离体后温度降低,冷凝集素使血小板聚集成团,血液分析仪误将成团的血小板计数为其他细胞,引起血小板的假性降低,如果将该患者离体的血液始终保持37℃,冷凝集素就不能使血小板聚集,对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不产生影响。
用未经处理的血液推片显示血小板成堆分布,用37℃温育后血液所推涂片显示血小板散在分布,数量正常,这加直观的显示了冷凝集素的凝集作用。
因此,检验人员在报告血细胞减少时,应十分小心,在保证检验仪器、试剂无误的情况下,对可疑病例,除推血涂片核实结果、积极与临床联系外,还应注意排除冷凝集素的原因。
可疑冷凝集素的病例,应采血后 37℃温育15min,立即上机检验。
胸水:1.血性胸水找抗酸杆菌如何处理:用蒸馏水、氯化胺溶解红细胞后沉渣很多,用血常规试剂的溶血剂溶解很彻底没有残渣;溶解后离心(4000转要离15分钟以上)用生理盐水洗涤1~2次,然后沉渣加一滴病人的胸水上清液涂片抗酸染色。
这种方法抗酸染色视野清晰,比直接涂片阳性率高多了。
免疫:乙肝两对半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
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
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
冷凝集与冷凝集素
欢迎阅读冷凝集与冷凝集素1.冷凝集与冷凝集素的概念冷凝集(coldagglutination )是指由自身抗体引起的,红细胞在冷环境中的凝集成团的现象。
冷凝集反应一般出现在31℃以下,在0~4℃时最强,红细胞凝集最明显;随温度的升高,抗原抗体复合物逐渐解离,凝块消失。
2.3.上的I 活性结构进行修饰,使其具有免疫原性,机体针对这一修饰过的结构产生抗体。
冷凝集形成机制:红细胞膜表面物质的构型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体温条件下,红细胞膜物质的构型阻碍了冷凝集素与相应的抗原决定簇结合。
而在较低温度时,红细胞膜表面物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某些抗原决定簇显露,能与相应抗体结合。
这就是冷凝集素只能在低温时凝集红细胞,,而随温度的升高,凝集逐渐解离,消失的原理。
4.冷凝集素临床评价:⑴一般认为,病毒和其他微生物感染产生的免疫反应的副产物中就有冷凝集素,但常人并不发生溶血。
在慢性淋巴增生疾病、感染和肿瘤潜在发病的老年人中很可1:1000者。
5.难,这时应对血清进行冷凝集素检查,排除不规则抗体和多凝聚红细胞,才能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疑为存在冷凝集时:1)正定型采用经37℃生理盐水洗涤的红细胞3次。
2)反定型:a.采用患者全血经4℃放置1h后分离的血清;b.将反应管放37℃水浴5分钟后观察结果。
3)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存在冷凝集现象时,我们仍然认为交叉配血是相合的,可以输血。
只是输血时要注意给受血者保温,减慢输注速度,也可以适当提高血制品的温度。
有冷凝集时,应该在交叉配血单上注明“×管有冷凝集现象”,以便临床采取适当的措施,或决定是否输血。
冷凝集与血细胞分析:患者血液中冷凝集素增高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分析结果。
当分析结果异常,疑有冷凝集存在时,或观察到标本管中有凝集现象时,可以将标本管在37℃水浴放置10分钟后再进行检测。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血清冷凝集素试验_课件模板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冷凝集素试验 >>>
别名: 血清冷凝集素试验。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冷凝集素试验 >>>
简介: 冷凝集素试验,就是将人红细胞和待
测血清混合置于0~4℃低温条件下,观察 红细胞是否凝集。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冷凝集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 >>>
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冷凝集素试验 >>>
相关疾病: 老年人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小儿继 发性免疫缺陷病、小儿支原体肺炎、疟疾、 冷凝集素综合征。
谢谢!
冷凝集素试验结果升高,见于冷凝集 素综合征、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疟疾、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特别说明:正常人血清中可含少量冷凝集 素,约有1%的人可达1:32以上。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冷凝集素试验 >>>
正常值: 效价低于1:32。
医学检验·各论:血清冷凝集素试验 >>>
相关症状: 贫血、脾肿大、咳嗽、头痛、发热、淋巴 结肿大。
临床免疫学:凝集试验
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平板法)
倾注平板 打孔 加样 放置37℃ 24~48h观察沉淀 39 环
抗原含量两种计算方法
Mancini曲线: 大分子抗原(IgM)
时间扩散>48h, 常数K=C∕d2
C为抗原浓度, d为沉淀环直径
T1为16~24h;T2为24~48h;T3为 48h以上,可见T3为直线,T1为反抛物 线
用抗原致敏载体及相应抗体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检测
标本中是否存在与致敏载体相同的抗原。 15
以检测以尿检H测C尿GH(妊CG娠(妊试娠验试)为验例)为例
+ 待测尿液
(含HCG)
抗HCG
特异 结合
NS
复 合 物
抗 原 抗 体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致敏颗粒
无凝集颗粒
为阳性
16
待测尿液
抗HCG
+ (无HCG)
无结合 NS
48
应用
1.抗体效价的滴定
以出现沉淀线的最高 抗体稀释倍数为该抗 体的效价或滴度。
49
应用
2.抗原或抗体相对浓度和分子量的初步分析
二者分子量大致相等,沉淀线呈直线;分子量大扩散 慢,扩散圈小,沉淀线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
50
应用
3.抗原性质的分析
51
免疫电泳技术
电泳分析 + 沉淀反应
电泳技术的高分辨 率、快速、微量
61
沉淀反应
液相沉淀反 应
凝胶内沉淀 反应
凝胶免疫电 泳技术
絮状沉淀试验 免疫浊度测定
单向免疫扩散试验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 火箭免疫电泳 免疫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
62
思考题
1、什么是凝集试验?什么是沉淀反应? 2、简述直接凝集试验的定义、分类及临床应用。 3、什么是间接凝集试验?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血常规冷凝集素测定及意义
血常规冷凝集素测定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中冷凝集素的测定方法及意义。
方法:对30例冷凝集素标本在室温常规测定,37℃温箱孵育30分钟后测定比较血细胞结果并做不同温度下肉眼观察及涂片显微镜检查进行分析。
结果:对两次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两次测定过程变化程度由大到小变化MCH、MCHC、RBC、HCT、MCV和WBC,两测定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匀后在4℃、37℃下均无聚集。
30例标本冷凝集素效价检测结果平均效价(1.0:70.8)与正常对照30例平均效价(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标本的血浆与健康成人O型RBC混合后,在4℃的温度环境下聚集,37℃的温度环境下解聚;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合后,在4℃和37℃的环境下均无聚集。
结论:联合MCH≥35g/L和仪器报警信息、冷凝集素试验、血清学、抗体特异性鉴定等方法共同检测血常规标本中冷凝集素有重要意义,对受冷凝集素影响的血常规标本必须置37℃温箱孵育30min消除冷凝集素影响后进行重新测定才能发出检验报告。
【关键词】血常规;冷凝集素;检测【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333-02冷凝集素是冷反应型抗红细胞抗体,是较强的凝集红细胞,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的抗体,在0~4℃时极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产生一定的凝集作用,对正常血液循环有不同程度的阻塞作用,会使机体出现紫绀现象,甚至会引发自身溶血[1]。
冷凝集素会造成血液检测结果失真或者出现异常,对血型鉴定和临床诊断及治疗等造成一定的困难。
现对我院收治的接受血常规检测的3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测定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取静脉血血常规检验结果,选取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大于35pg,且血细胞分析检测为红细胞凝集的标本30例。
《临床检验基础》详解
❖ 参考值: ❖ 1)胰液流出量:70~230ml/h。 ❖ 2)最高HCO3-浓度(nóngdù):70~125ml/L。 ❖ 3)淀粉酶:880~7400U/kg体重。
第三十五页,共151页。
临床(lín chuánɡ)应用
❖ 1、协助(xiézhù)诊断某些寄生虫病 ❖ 2、判断胆石性质 ❖ 3、诊断伤寒带菌者 ❖ 4、诊断胰腺疾病。
《临床(lín chuánɡ)检验基础》解析
第一页,共151页。
胃液(wèiyè)及十二指肠引流液的 检验
❖ 要求: ❖ 1、了解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含义,标
本(biāoběn)的采集、适应症与禁忌症 ❖ 2、熟悉检验的项目、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二页,共151页。
第一节 胃液(wèiyè)检验
第六页,共151页。
❖ 二、胃液(wèiyè)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1、胃液(wèiyè)检查的适应症有: ❖ (1)疑有低胃酸分泌或无胃酸分泌的疾病,
如恶性贫血,胃粘膜巨大肥厚症等、血管活 性肠肽瘤等。
❖ (2)疑有高胃酸分泌的疾病,如胃沁素瘤 等。
❖ (3)用胰岛素试验迷走神经切除术的可能 性。
第十一页,共151页。
3 粘液 正常胃液有少量分布均匀的粘 液.若出现大量粘液提示胃有炎症,特别是 慢性胃炎.
4 气味 正常胃液可略带酸味。 5 食物残渣 正常胃液在12小时后胃内无食
物残渣.若有食物残渣或呈食糜样,表示胃 蠕动功能(gōngnéng)减退,幽门狭窄或梗阻, 胃扩张,胃下垂等引起的胃排空延长,有胃 滞留.
第三十一页,共151页。
❖ 二、结晶 ❖ 正常无结晶 ❖ 胆石症时可出现相应(xiāngyīng)的结晶:常见为胆
凝血四项原理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仪器特有ISI”的标定:
采用已标有INR的冻干血浆,对“仪器特有的 ISI”进行标定,以使结果具有可比性。
.
凝血实验的进展
— 仪器特有的ISI
不同仪器的“仪器特有ISI”数值:
仪器型号
ISI数值
SYSMEX CA-50
– ISI越大,INR换算的误差也越大
.
使用高敏 PT 试剂的好处
Ex. 同一口服剂病人标本用两种试剂检测
PT正常平均 PT病人sec PT病人INR
当系统误差是 1秒时的INR
ISI=1.0试剂
12 sec 24 sec (24/12)1 =2.0
(23/12)1 = 1.92 (25/12)1 = 2.08
OD2 62mg/dl
OD1
FIB
OD2
FIB
OD1
OD x [FIB]
时间
0 62 125
250
Mg/dl[FIB]
PT演算法. 的原理
FIB检测的临床意义
监测纤维蛋白原异常值 DIC的诊断和监测 纤溶治疗的监测 机体感染和炎症的诊断 血栓倾向的诊断 Normal range 200 - 400mg/dL
.
关于用INR报告PT检测结果 — INR的优势:
1. INR可以直接反映最合适的抗凝 剂使用剂量(1.5~3.0),增加病人的 安性。
.
关于用INR报告PT检测结果 — INR的优势:
2. 使用INR报告PT,可纠正由不同类仪 器、不同试剂所产生的结果差异和变 化(INR=PTRISI)实现实验室间结果的标 准化和可比性
冷凝集素综合征
冷凝集素综合征是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引起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又叫“冷血凝集素病”或“冷凝集素病”。
其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这种抗体能作用于患者自己的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阻塞末梢微循环,发生手足紫绀症或溶血。
在体外,抗体与抗原发生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0℃~4℃,在37℃或31℃~32℃以上的温度,抗体与红细胞抗原发生完全可逆的分解,症状迅速消失。
本综合征可以是特发性的或继发于淋巴组织系统的恶性肿瘤或支原冷凝集素综合征本病常在冬季发病,温暖季节症状消失。
于暴露部位如鼻尖、面颊、口唇、耳廓、指(趾)部受冷后皮肤紫绀以至灰白,稍暖后皮肤白灰白转紫绀而变红恢复。
在皮肤灰白紫绀时有麻木感或刺痛,触、痛觉和温度觉减退或消失。
也可发生坏疽。
寒冷性荨麻疹不常见。
另外,全部手指均有紫绀,一个手指温暖后仅能使该手指紫绀消失,而在Raynaud病和Raynaud现象时,温暖一个手指可使全部紫绀的手指恢复正常。
多发于冬季,随气温转暖而症状逐渐消失,老年女性多见。
表现为暴露部位如四肢末端、鼻尖、面颊、耳廓、口唇、耳轮有时甚至可累及齿龈,受冷后呈青紫色或灰白色。
局部有冷感、麻木感,可伴刺痛感,触觉、痛觉、温度觉消失。
严重时可有溶血性贫血或血红蛋白尿。
根冷凝集素综合征无任何原因者为特发性冷凝集素综合征。
继发性冷凝集素综合征见于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非洲锥虫病、肝硬化、非典型性肺炎、SLE及溶血性贫血等疾病。
本病有三种情况:(一)急性型。
冷凝集素滴度高达1∶6.4万,见于某些病毒性疾患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黄疸、特发性心包炎等,特别是非典型性肺炎。
(二)亚急性型。
亦有与急性型相似的滴度,见于某种淋巴瘤时。
(三)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冷凝集素病。
发生于年长者,表现为肢端青紫、溶血性贫血和血尿三联征。
该型冷凝集素滴度可高达1∶100万(0℃时)。
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前者原因不明。
冷凝集素是分子量为10 000的19S 巨球蛋白,在低温下可与红细胞结合,通常为IgM,属单克隆抗体。
肺炎支原体寒冷凝集试验
肺炎支原体寒冷凝集试验文章目录*一、肺炎支原体寒冷凝集试验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肺炎支原体寒冷凝集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肺炎支原体寒冷凝集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肺炎支原体寒冷凝集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肺炎支原体寒冷凝集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肺炎支原体寒冷凝集试验的基本信息1、定义肺炎支原体冷凝集试验是支原体为肺炎支原体的免疫学检测法。
对人致病最主要的支原体为肺炎支原体,目前认为是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
分离病原体耗时,且阳性率低,目前常用免疫学检测法。
2、专科分类传染病检查3、检查分类病原微生物检查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5、是否空腹空腹肺炎支原体寒冷凝集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正常值血清冷凝集素效价在1∶32以内。
2、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冷凝集素,约有1%的人可达1∶32。
75%支原体肺炎患者,病后第2周冷凝集素效价可达1∶32-1∶64或更高,4周达高峰,6周后下降或消失。
双份血清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或效价≥1∶64有诊断意义。
某些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贫血、疟疾、骨髓瘤、热带嗜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引起的睾丸炎、螺旋体病、雷诺病、锥虫病、肝硬化等,亦可呈阳性反应。
个别凝集效价可达1∶32或以上,故本试验阳性必须结合临床讲行综合分析。
需要检查人群: 有咳嗽,发热不退等肺炎症状患者需要进行本检查。
肺炎支原体寒冷凝集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检查过程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血清中常含有非特异性冷凝集素(其本质是IgM)能在0~4℃与自身红细胞或“O”型人红细胞发生凝集。
将人红细胞与待检血清混合,在0~4℃中观察凝集现象,借以判断冷凝集素的存在。
将肺炎支原体(Mac株)细胞膜成分作为抗原吸附于明胶颗粒表面制备成致敏粒子,系列稀释血清标本,加入致敏粒子,如血清标本中存在抗肺炎支原体抗体,即可与致敏粒子上的抗原结合,静置后出现凝集现象;反之不出现凝集现象。
冷凝集试验的临床意义
冷凝集试验的临床意义
冷凝集试验是一种检测血液中凝集抑制因子的方法,这些抑制因子能够阻碍血液凝固的过程。
在临床上,冷凝集试验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对于一些可能存在凝血障碍的疾病,如血管性血友病、DIC、阿法替肝病等,这些测试可以非常有用。
通过冷凝集试验,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了解他们是否存在凝血障碍的潜在风险。
如果存在凝血障碍,医生可以对其进行治疗,以防止严重的凝血问题。
此外,冷凝集试验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治疗的效果,并监测患者的血液凝固状态。
因此,冷凝集试验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冷凝集试验的方法
冷凝集试验的方法
冷凝集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气体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以及分析化学反应的产物。
本文将介绍冷凝集试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理
冷凝集试验是利用冷凝原理将气体中的水蒸气和其他挥发性物
质冷凝成液体,并收集在试管或其他容器中。
通过检测液体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判断气体中的成分和污染物的含量。
冷凝集试验通常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苯等。
二、操作步骤
1.准备试验器材:试管、冷凝管、水槽、水泵、温度计等。
2.将试管和冷凝管连接起来,确保密封。
3.将试管和冷凝管放入水槽中,用水泵将水泵入冷凝管中。
4.将水槽的温度调节到适当的温度,一般为5℃以下。
5.将待检测的气体通入试管中,使其通过冷凝管冷凝成液体。
6.收集液体,用适当的方法检测其中的化学物质。
三、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冷凝管材料,以确保冷凝效果。
3.检测前要充分准备样品,并确保试管和冷凝管的密封性。
4.注意收集液体的数量和质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5.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实验室操作规程。
四、总结
冷凝集试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可用于检测气体中的污染物和化学反应的产物。
在操作时要注意安全和实验质量,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冷凝集试验名词解释
冷凝集试验名词解释
《冷凝集试验》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工程实验,它可以帮助人们评估室外空气污染物的迁移及其影响。
这种实验是建立在气象学和动力学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温度和湿度实验室来评估污染物及其颗粒悬浮物的迁移速度和形态,从而帮助环境工程领域更好地设计和管理污染源。
冷凝集试验是基于一种现象,即当污染源处于温度梯度中时,气中所含污染物和颗粒物会向较低温的空气中移动。
因而,在试验条件下,在市场温度梯度的作用下,污染物会向较低温的空气中移动,并通过积雨形成悬浮物,也就是说,在这种实验中,污染物是以细颗粒悬浮物的形式迁移到较低温的气体或液体中。
冷凝集试验又称为悬浮粒子循环试验或垂直悬浮粒子迁移试验。
它的目的是通过对空气中的颗粒物悬浮物在温度梯度成分中的迁移
和沉积情况进行量化来评估空气污染物的迁移速度和形态。
实施冷凝集试验的步骤主要有三步:第一步,室外检测器安装在露天位置,它们能够监测室外气温、湿度、风向及风速等气象参数;第二步,室外环境条件下,在实验室中搭建温度和湿度梯度;第三步,将受试污染物或颗粒物放入温度和湿度试验室,并在室内不断监测,进行污染物的收集和分析,以确定颗粒物在温度梯度环境中的迁移及其影响。
冷凝集试验可以用于评估空气污染物的迁移速度和影响,是环境工程领域研究及实践中非常重要的试验,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洞
察空气污染物的漂移、聚集以及环境影响,从而有助于环境质量管理,促进环境各项工作的开展。
总之,冷凝集试验是根据温度梯度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温度和湿度来评估空气污染物的迁移速度和影响的一项重要实验。
它为更好地设计、管理污染源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为污染物迁移及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及实践提供了基础。
冷凝集试验名词解释
冷凝集试验名词解释冷凝集试验(Cold condensation collection test)是指一种用于研究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物形成和生长机理的试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模拟大气中的冷凝过程,以探究气溶胶颗粒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成和生长特性。
冷凝集试验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冷凝和集成。
首先,试验装置通过降温使气溶胶中的水蒸气冷凝成颗粒物。
冷凝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冷凝核的特性和气氛条件等因素都会对颗粒物的形成和生长产生影响。
接着,在集成过程中,将产生的颗粒物集中起来,其中一些颗粒可能会聚结成更大的颗粒。
通过对冷凝和集成过程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关于颗粒物形成和生长机理的信息。
冷凝集试验的结果可以提供有关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的重要信息。
首先,通过观察颗粒物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可以了解颗粒物的聚集程度和颗粒的形态特征,从而揭示出气溶胶的聚集机制和形成过程。
其次,通过分析颗粒物的组成和化学特性,可以探究气溶胶物质来源和组成成分的变化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颗粒物的大小、形状等物理特性,对颗粒物的生物学、光学和气候效应进行评估。
冷凝集试验常用于大气气溶胶研究领域,如空气质量评估、气溶胶生命週期模拟、气溶胶源解析等。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冷凝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机制,进而对大气中颗粒物的组成和形成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冷凝集试验还可以为气溶胶模型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参考。
总之,冷凝集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可用于研究大气中气溶胶颗粒物的形成和生长机理。
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有关颗粒物的形态、组成和物理化学特性的信息,进一步揭示气溶胶的形成过程和来源。
这对于环境保护、空气质量改善以及气溶胶科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寒冷凝集试验
寒冷凝集试验文章目录*一、寒冷凝集试验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寒冷凝集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寒冷凝集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寒冷凝集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寒冷凝集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寒冷凝集试验的基本信息1、定义冷凝集素(Cold agglutininn,Ca),由Peterson于1943年从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病人血清中发现,系抗红细胞I抗原的IgM抗体。
56℃30min仍保持活性,在0-5℃低温条件下,A、B、O任一种血型均可与自身红细胞以及O型和同型血细胞相凝集,属一种非特异性的结合,此试验主要用于诊断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
2、专科分类传染病检查3、检查分类病原微生物检查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5、是否空腹空腹寒冷凝集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正常值血清效价:1∶322、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发病后每1-2周检查一次Ca,效价呈4倍升高,第4周达到高峰。
其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重症贫血、疟疾、骨髓瘤、腮腺炎、螺旋体病、恙虫病、锥虫病、葡萄球菌败血症、肝硬化等也可呈阳性反应。
需要检查的人群: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中后期有阵发性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人群。
寒冷凝集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检查过程抽血,抽血检查一般采静脉血,由医生或护士抽血。
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据化验内容的不同及项目的多少来决定的,抽血量一般在2-20毫升,最多不会超过50毫升。
抽完血后由医生进行抗体寒冷凝集试验。
2、注意事项检查前: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冷凝集试验
冷凝集试验
目录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别名
概述
参考值
临床意义
中文名称
冷凝集试验
英文名称
cold agglutination test
别名
CAT
概述
大多数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其血清中常含有较高滴度的寒冷红细胞凝集素(简称冷凝集素),一般系抗红细胞I/i抗原的抗体(IgM),也有少数是抗P抗原的抗体。
它能与患者自身红细胞或“O”型人红细胞于0~4℃条件下起凝集反应,在37℃时已凝集的红细胞呈可逆性的完全散开,冷凝集试验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参考值
直接凝集试验阴性或凝集效价≤1∶32。
临床意义
75%的支原体肺炎病人,于发病第2周,血清中冷凝集素效价达1∶32或更高,4周达高峰,6周后下降或消失。
一次检查凝集价达1∶64或动态观察增长4倍以上时有诊断意义。
本试验特异性不强,许多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硬化、雷诺病、溶血性贫血、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性睾丸炎和疟疾等也可出现阳性反应,需结合临床作出鉴别。
婴幼儿假阳性率高。
[1]
冷凝集试验
主要用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辅助诊断。
参考资料
1.临床手册。
肺炎支原体冷凝集实验
肺炎支原体冷凝集实验【原理】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常产生冷凝集素。
冷凝集素是一种自身抗体,在寒冷(4℃)情况下,可与红细胞抗原起反应,一般可与O型人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可用于该病的辅助诊断。
冷凝集反应具有可逆性,若将已凝集的红细胞再放回37℃时,凝集现象即消失。
【材料】1、患者血清:切勿将血液放在冰箱内析出血清,在冬季室温低于-20℃时,可将标本置于37℃孵箱析出血清,随即分离进行实验。
2、人红细胞悬液:“0”型血或患者自身的抗凝血以无菌,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2%。
【方法】1、于试管架上排列小试管10支,每管内各加0.9%氯化钠溶液0.5ml。
2、加患者血清0.5ml于第1管内混匀后,吸出0.2ml加入第2管内,顺次连续稀释至第9管,混匀后弃去0.5ml。
第10管不加血清作为对照。
3、每管内各加入25血细胞悬液0.2ml,振荡混合后,置冰箱内24小时或过夜。
此时各管血清最终稀释度依次为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024【结果】1、冷凝集有可逆性,在较暖的室温中,凝集现象迅速消失,故在冰箱内取出试管后,应立即观察结果。
2、取出时尽量避免震动,先观察管底红细胞沉淀形状,再轻摇试管,如有明显的凝集现象,记录凝集效价。
3、对照管内的红细胞,轻摇后应完全分开,无凝集现象。
4、如遇阳性结果,最好将试管再放入37℃水浴箱内5—30分钟,重新观察一次,如红细胞完全分散,凝块消失,则证实为真正的冷凝集现象,否则可能由于其他凝集素所致,不作阳性报告。
白细胞凝集试验
# 白细胞凝集试验
概述
什么是白细胞凝集试验
白细胞凝集试验是一种实验室检测方法,用于检测白细胞在凝集素作用下发生聚集的能力。
它用于评估某些疾病的炎症反应程度,可以帮助医生对某些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原理
白细胞凝集试验的原理是通过观察患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和白细胞之间的作用,来判断炎症反应的程度。
在受到感染或其他炎症刺激时,人体产生一种凝集素,它会与白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导致白细胞凝集聚集。
试验过程
1.采集患者血清样本。
2.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凝集素和患者血清混合。
3.观察白细胞是否发生凝集聚集现象,根据聚集程度来评估炎症反应的
程度。
应用
临床意义
白细胞凝集试验可用于辅助诊断炎症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等。
通过评估白细胞的凝集聚集情况,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免疫反应和炎症程度,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优势
•白细胞凝集试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它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工具,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局限性
•白细胞凝集试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需要专业实验室条件和技术支持,不适合在家中进行。
结论
白细胞凝集试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可用于辅助诊断炎症性疾病。
通过评估白细胞的凝集聚集情况,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免疫反应和炎症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但在应用时需注意其局限性,避免结果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