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魅力在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的魅力在个性
摘要:语文是一个最富魅力的学科,其魅力的基础在教材,体现为它丰富而多元的思想内涵;其魅力的关键在教师,体现为教师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和个性化的讲课方式;其魅力的落点在学生,体现为让学生乐于听说读写。
关键词:魅力教材学生教师
笔者认为,语文是一门最有魅力的学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可从语文中获取有益于终生的丰富营养。
但事实是,很多学生不愿学语文,不喜欢语文,不喜欢语文老师。
这种状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有所改观,但远未得到彻底的改变,“教什么”的同一性,“怎么教”的单调性,以及“定性权”的领导化与非专业化,从内部与外部严重异化了语文的性质,抑制了语文教师的创新积极性与个人魅力展示的积极性,扼杀了学生对语文的向往和参与的热情,其后果可想而知。
语文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其语言的丰富生动,其情感的真挚感人,其思想的深邃幽远,掇其一点,即可发幽探微,光芒四射。
那么,如何搅动语文这池清水、还学生以清新的感觉、给学生以持久的学习动力呢?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挖掘和展示语文的个性魅力。
一、语文魅力的基础在教材
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语文一样充满魅力,这不仅仅在于它因为语
文具有其它学科无可比拟的久远的历史,更在于它具有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这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
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华章卓著浩如烟海,被选入教材的不过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它们作为思想文化的一种载体,形式上可琢可磨,内容上更是值得玩味,历久弥醇。
这就为“教什么”、“学什么”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和极大的自由,这种空间和自由在其它学科那里是根本不存在的,在教材一定的情况下,它们只能研究“怎么教”的问题,在“怎么教”的各个方面“玩点花样”。
语文学科的魅力还在于它具有“叠加性”。
它首先一直存在着一个识字问题,识字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巨量的汉字本身就是一座宝库;其次是内容理解方面,同一篇文章,在不同年龄段读,在不同经历下读,都会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读者不仅能从中得到知识的滋养,更能得到心灵的慰藉与情操的熏陶。
即使从人们普遍重视的“考试”看,次次有变化,次次又相同,只要有心积累,用心感悟,到最后总是“万变不离其宗”。
这是其它学科不具备的,而像数理化这些学科明显具有“链环式”特点,一环漏掉或者薄弱,都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学生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
笔者想,这不能怪学生,也不能怪语文,只能怪老师。
有些老师,或者看不透语文的实质,或者急功近利,把语文搞砸了,把学生的兴趣搞没了。
二、语文魅力的关键在教师
当然,教材在文本的选择上也存在问题。
诸如偏离学生实际生活,给教师的解读和学生的理解都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偏向道德或政治说教,流于概念化,令师生感到不知所云;编写体系混乱,缺乏序列层次,令师生在知识的衔接与能力的塑造上重复劳动,白白走了许多弯路等等。
还有,评价的话语权领导化、专家化,无形中也给教师戴上了无法挣脱的枷锁。
领导的话语权是不可争议的,所以,一个普通教师的成就必定要经过领导的认可才行,但领导艺术与教学艺术显然不同。
专家本来是专业权威的,但一成了权威,思想又往往容易僵化,听不进不同意见,看不惯不同做法,因而,一个普通教师如果得不到专家的认可,也难有出头之日。
按理说,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可学生的话能有多少分量呢?
另有不可忽视的是,铺天盖地的教辅材料滋生了教师的惰性,消磨了教师的个性与创造力。
包括教育出版社在内的各种权威出版社,出版了无以数计的教辅资料,虽然千篇一律,但却应有尽有,足够一个懒于备课的教师照本宣科地搬用。
实际上,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独特的,不能统一解读,更不可能读得一样,即使同样的内容,也会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更会因人而异。
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绝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应该有自己的“这一个”,而不应该让自己成为“这一类”。
对教材的解读,首先要融入教师个人的思考和见解,把死文本变
成活教材。
教师是学生进入文本的一个中介,学生能否真正进入文本,教师这个中介至关重要。
文本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文本是远的,教师是近的。
文本要能打动学生吸引学生,需要教师的推力,需要教师找到恰当的“入点”或“接合点”。
有的老师上课时将文本剖析得很细,唯恐有什么遗漏,可学生不喜欢;有的老师的知识不可谓不丰富,见解不可谓不深刻,上课时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可学生不买账,原因就是缺少恰当的“入点”或“接合点”。
这个“入点”或“接合点”就是“激活”文本、把学生融进作品的教师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或者经历和感情。
今年暑假笔者在黄山听了全国中语会第八届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课,有个老师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归纳出“官逼民反”的主题,微博互动的电子屏幕上马上有人评论说“深刻”,讲课者和评课者都走了一条旧路,最后专家点评时指出授课者囿于教科书,“不敢越雷池一步,更无一点自我的见识”。
从文本对风雪的描写看,岂止是“官逼民反”,也是“天逼民反”,但与其说“天逼民反”,还不如说“天助民反”更好,皇帝昏庸,贪官当道,人怨天怒,天理不容,那场“越下得紧”的雪与那“朔风”不正好帮了林教头的大忙吗?从这个角度分析,岂不更好?作者也说那雪是“瑞雪”呢。
其次要融入时代特点,与时俱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
选入教材的多数篇章都来自遥远的年代,其时代环境、人物言行与思想内容诸方面,对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甚至很难理解,这是学生走进
文本的一道很难逾越又不得不逾越的障碍。
这一点对那些阅历浅、经验少的青年老师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对这样的文章,教师要尽量挖掘它与当今时代的关联点,发现它在现实中的意义或对人的启发。
“百家讲坛”上于丹教授因讲《论语》而被人知晓,正是得道于此。
这种融时代特点与现实生活于古典作品的讲法,一下子拉近了古典与现实的距离,可谓深入浅出,算是一种创新,比那种以古说古、孤立说古的做法更符合现代人理解与接纳的需求,对我们的教学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再次要注意点与面的结合,把握规律性的东西,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是“例子”的话,这个“例子”其实就是个“点”,只研究这个“点”就是“就事论事”,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个“点”切进去看到“面”,才是重要的。
这个“面”是什么?是方法,是规律,摸到规律、掌握方法,正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有的老师抓住“点”不放,见不到“面”,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然,只有把“点”点到、点透,“面”才能见得广、见得大。
如鲁教版有两篇艺术评论《米洛斯的维纳斯》、《蒙娜丽莎的魅力》,如果只是分析文本的内容与特点,就不如从一般的欣赏艺术的方法入手,让学生以此为例掌握艺术欣赏的方法,认识到在艺术欣赏中想象、联想与比较的重要作用。
窥一斑而能见全豹,教与学的效益自然就大了,这种既教知识又教方法的语文课,必然会深受学生欢迎。
另外要注意张扬自己的优势。
我们要“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这不光是方法的问题,还有个性的问题。
语文学科属人文学科,无论是内容的取舍,还是讲法的选择,都有极大的自主空间,教师要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与优势,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个人的魅力,从而增强语文课堂的吸引力。
如果你文笔好,就要经常写写下水作文,能发表影响会更大;如果你朗诵好,就要尽情让各种文字变得动听;如果你口才好,善表达,就要让你的语言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你书法好,板书就是体现语文魅力的方式。
你性格文静,可以让语文课堂柔丽温婉;你性格豪放,可以令语文课堂激情四溢。
总之,一个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自己的优势,不要走老路,不要简单地重复别人,只要你用心钻研,“总有一款适合你”。
三、语文魅力的落点在学生
教学最终的落点在学生,其表现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具备能力,语文课堂也不例外。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享用到语文的盛宴,语文教学才算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首先,要学生愿意听。
教师有“个性”的表达,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自愿走进语文王国。
不管怎样讲、讲什么,学生必须愿意听,听进去,才能学进去。
这是对语文老师的起码要求。
其次,要学生愿意说。
“说”是语文实践的一部分,学生愿意说,除了其本身的内在驱动,还有教师的评价与引导作用。
教师要鼓励
学生进行个性表达,指导学生把握个性表达的方法和尺度,叫学生愿意说,又说得好。
第三,要学生愿意读。
“读”是在吸收营养,壮大自己,不可不讲究。
现在学生愿意读的跟老师希望会有不小的差距,读什么,怎样读,虽说开卷有益,但也要加强指导。
最后,要学生愿意写。
“写”是表达,是释放,不怕稚嫩,不惧肤浅,不要要求太多,不要束缚太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发现亮点就鼓励,逮着机会就表扬,只要学生敢写愿写,总会趋向成熟和深刻。
语文的魅力是客观的,教师与学生的个性是相互影响的。
要通过展示师生的个性来展示语文的魅力,还有几个问题要解决:一是要给教师宽松的创新环境,尊重教师的个性;二是要改变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态度;三是少搞模式课,因为一搞模式,个性就没了,魅力就会逐渐消失。
(刘树丛山东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26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