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于教育思考中的自我超越——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所谓“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
”在金色的九月,在张静老师的指导下,我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
窦老师在她的书中以“主题”为中心串联起所有内容,包含了人生主题、教育主题、课堂主题。
不过最开始吸引我的还是教育主题中提到的“三个超越”,超越什么呢?带着疑问我跳读到这一内容,去细细品读。
一、教育观点之“三个超越”窦老师带着她对于语文教育的思考提出了自己语文教学的教育观——“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一)超越教材窦老师主张超越教材,不是脱离教材,而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和延伸。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教师要引领学生突破教材的局限,广泛涉猎各种优秀的文本资源。
为帮助学生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从低年级开始,窦老师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共学生阅读:精选180篇文章,泛读84篇文章,精讲了72篇文章,略读了24篇;从阅读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到阅读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背诵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还让学生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之下,量变产生质变,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焉有不强之理?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超越,教师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文化知识,更是引领学生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世界,从而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提升语文和人文素养。
(二)超越课堂窦老师说道:“作为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老师,我时时提醒自己:给孩子一双慧眼吧,让他们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要让学生懂得:在课堂上好好学语文,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语文,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
”同样,课堂也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
超越课堂意味着将学习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睁开眼睛面对世界,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和力量。
浅谈窦桂梅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智慧
浅谈窦桂梅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智慧作者:刘山来源:《作文周刊(教师版)》2017年第32期语文名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教学风格和智慧值得研究,向名师学习,我们会更有收获。
下面谈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
窦桂梅,女,1967年4月生于吉林省蛟河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现任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
一、窦桂梅老师的教学风格1.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是有思想的课堂。
她提出了“主题教学”的思想,主张从语言、民族文化、个人修养三个层面,对应人与自然社会、人与母语、人与自我三组关系进行教学。
2.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课堂。
她说:“没有激情的课堂就像一口枯井,没有激情的女教师就像没有光泽的旧瓷器。
”窦桂梅老师主张“三情共振”——课始激情情始生,课中悟情情更浓,课终暗情情未了。
窦老师的课激情澎湃,令人情思激荡。
古人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窦老师以其饱含生命激情的语文课堂誉满全国,被称为“燃烧的玫瑰”。
既有思想的骨架,又有激情的血肉,二者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窦桂梅老师集“激情、大气、厚实、豪放”于一体的教学风格。
二、窦桂梅老师的教学智慧(一)课堂充满激情窦老师的课堂是充满激情的课堂,被称为“燃烧的玫瑰”。
有人曾这样评价窦老师的课堂:“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了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
”激情飞扬是窦桂梅老师课堂最显著的特点,因此她的课堂也被称为“激情课堂”。
窦老师的课堂激情表现在课始生情,课中燃情,课终延情,激情课堂点燃了学生心灵的圣火,拨动了学生生命的琴弦,将课堂变成了一池流动而活泼的春水。
(二)思想引领课堂窦老师的课堂不光有激情,还有激情背后理性的思考。
窦老师是“主题教学”的开拓者,正是主题教学思想,引领着她的课堂激情,像河道一样引领澎湃的江水一样向前奔流。
观窦桂梅老师讲课有感
观窦桂梅老师《清平乐•村居》有感前些天,我有幸观看了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小学教材《清平乐•村居》一文的课堂教学视频。
对她的印象极深:个性的话语,独特而鲜活的思想、激情四溢的课堂,使人仿佛置身于这青山绿水间,享受着远离尘嚣的安逸生活,着实令人佩服。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窦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细节都处理得很到位,例如题目的解读,首先让学生感受什么才是“居”,由“安居乐业”引出“居”在这一篇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温馨的一面。
接着,通过一首豪迈的战争诗引出本诗,让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感知这一首诗应有的感情基调。
此外,在诗歌的讲读过程中,窦老师一反传统的诗歌讲读方法,而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将一首诗当做一幅画进行解读,把诗中人物、动作、语言、神态都描绘的惟妙惟肖,这样,把一幅离我们生活遥远的古人一家生活的安乐场面用我们的想象和语言描述的淋漓尽致。
我想,如果没有身后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首诗讲读的如此贴近生活的。
通过细细得观看,我感受到她火热的激情,感受到她深厚的教学功力与扎实的语文功底。
感受到她每一份辛勤的耕耘和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
或许这也是让她如此优秀,让他的课堂如此生动的主要原因!1.激情不老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
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
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窦桂梅引用了别人对她的评价:“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
2,爱在细节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
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齐读诗歌,读到“白发谁家翁媪”时,有位学生的节奏与其他同学不同,很有新意,也被她听在耳里并作为范读。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fnt size=“6”>窦桂梅语堂教学的魅力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有幸听了窦桂梅老师的《游园不值》的示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尤其是她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3000多名师生。
窦桂梅老师,毕业于吉林师范学校,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程班毕业班,国家九五重点题语教材编写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
窦桂梅老师示范《游园不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吟”出了诗的韵味、意境和感情对于语教学,历主张“读”,书是读出的,古人说得好:“书主导百遍,其意自见。
”但“读”也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平平淡淡,死水一潭地“读”也是读,就是千遍万遍地读,也仅仅是读而已,最好的效果就是将内容一字不少地背下了,对于书中所蕴含的东西却不能了然于心,,听的人听后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叫死读书,读死书。
窦桂梅老师在这一堂示范教学中首先注重了读,其实说得准确点,应该是“吟”。
在上之前,窦老师让学生齐声朗读以前学过的有关春的诗。
在此之前,师生这间是陌生的,并没有进行过一点交流,而这个时候学生的读,的确也只能说是读,给人有背着石头赶夜路的感觉。
但当进入堂,她首先指导的是学生该怎样读诗:平声应读得长,仄声应读得短。
通过这一指导,学生读得已有些诗的韵味了,但这并不够,接着注重关键词的朗读。
如“印”读得轻而且长,使人感觉到作者的小心翼翼,脚步轻重有别,距离有长有短。
“苍苔”一词,两字之间的距离拉得较开,且这一词的后音又拖得很长,使人听,仿佛觉得苍苔一片,而且是一大片,给人视觉上的形象,既有范围,又有色彩,使人联想到润湿的气候,小心翼翼的诗人,无限的春光。
第二句注重了“扣”、“柴扉”“久不开”的朗读。
启发学生用动作感受是“扣”而不是“敲”,“扣”用动作尤其也用心,怕影响周围的人,不忍心,也衬出了环境的幽静,读得轻而且短。
小学语文名师赏析
影响
诗意语文的教学思想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在语文教学领域刮
起了一股语文诗意之风。一些语文教师开始追随诗意语文,研究
诗意语文,语文教学从理念到内容都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语文课堂开始充满活力 语文课堂教学开始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开始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自主 构建知识,自主探究学科知识,感悟文本情感,以学生的情感体悟为中心,师生之间开展 平等的对话交流。
二、师生与文本深层次对话 教师教学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把一篇文章大卸八块,而是为学生营造特定的形象或情境, 让文本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相互交融。语文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再肢解课 文,理性说教,鉴赏文本中的语文,重视学生的文本体验,文本的语言变得具有活力和动 感,师生与文本互诉衷肠,交流对话,体悟情感。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 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 性的存在。感性的语文只有用感性的办法来学才能使孩子们的语言与精神 如甘泉般盈活。 ——王崧舟
“没有独特而深刻的文本细读,就不可能有耳目一新、融会贯通的课堂教 学。 能够深入文本秘妙,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这就是细读文本的功力。” ——王崧舟
2、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感性教育。
窦桂梅评课
评析窦桂梅老师《清平乐▪村居》窦桂梅老师的这一节课,展示了她独特的教学魅力,让我们体会到了古诗词散发的迷人芬芳.在课堂上,她感情澎湃地将学生带入了课堂,融入课堂,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对话。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因此,巧妙的导入无疑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基础。
一开始,窦老师由“居”导入,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联想到“居然之家”,然后让学生从吴音了解吴国,并且让一些学生发言,让他们亲身说出吴侬软语。
窦老师的课堂中有一点值得所有的小学老师学习,就是生动。
在她的课堂,学生可以想发言就发言。
窦老师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氛围。
她总是在跟学生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加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窦老师从“溪上青青草”引发开去,引出韩愈、陶渊明、白居易等关于“草”的诗句,营造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著名文化学家皮尔森在《文化战略》中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
”我们都应该知道,文化是一种习得、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向内逐渐内化、濡染的过程。
学生在此氛围中耳濡目染,自我构建,逐步形成无论是知识的、精神的,还是语言内涵都十分丰富的文化心理结构。
语文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她的课堂永远不失活力,唱歌、手舞足蹈、角色扮演等,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的也不费力,相信对语文的喜爱也会越来越深。
窦桂梅老师的教学风格就像她这个人一样,身为一个北方人,她给人一种豪爽、不拘小节的感觉,而她的课也是如此。
正如有人评价:她是一个对小学语文教学充满激情的人。
就如她自己所说的“激情不老”一样,这种激情不是娇柔造作装出来的,这种激情来源于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真爱。
教师从跨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她的精神状态就直接感染和打动了学生,就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们由“知之”到“好之”再到“乐知”,整节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窦桂梅老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窦桂梅语文名师课心得体会
窦桂梅语文名师课心得体会
窦桂梅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名师,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深受学生
和家长的欢迎。
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思维上得到更全面和深
刻的体验。
首先,窦桂梅注重语文学科的基础积累。
她在教学中强调学生
必须掌握好语文的基础知识,例如语法、词汇、阅读理解等方面
的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
必须掌握好课本内容,并对此进行彻底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可以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理解和应
用语文。
其次,窦桂梅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必须
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思考、分析、推理等方法,更好地理
解与运用语文。
她强调学生需要建立起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
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
窦桂梅的课堂环境具有积极向上的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和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
最后,窦桂梅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她也注重课堂教学的个性化设置,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排解内心的焦虑和压力,更好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总的来说,窦桂梅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全面而深刻的教育体验。
她注重学生的基础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窦桂梅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这种教学模式也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感受窦桂梅老师的魅力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 课堂上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是来自教师 的设想和拟定,而是来自学生学习的实际, 即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解决的问题。
窦桂梅的十条警醒
1.激情不老 2.读书一生 3.宁静致远 6.伸展个性
7.爱在细节
8.海纳百川 9.合作同进
4.以写促思
5.慎独养身
10.海星角色
窦老师语录:
人应该怎样活着?
该用怎样的情怀拥抱生活? 把精气神融入生活,
活出自己的风采,
让人记住你。
感受窦桂梅老师的魅力
欧阳丽霞
• 窦桂梅老师的网名叫“玫瑰” • 有人说,她是一朵激情燃烧的玫瑰。 • 听她的课,看她的书,观她的人,犹如欣 赏一朵热情绽放的玫瑰,那满溢清香盛开 的花瓣,让人感觉香是那么纯,味是那么 浓。
• 热爱教育 • 热爱生活 • “老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 走多远”
充满魅力的课堂
• 读书是教师保持智慧鲜活的唯一途径! • 教师一旦停止学习,课堂将变得味如嚼蜡!
《童年的秘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教育漫话》、《教育人类学》…… 这些经典作品,一定要读开去,读进去, 读下去,反复地读,来回地品…… 送给年轻教师一句话: 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
感悟二:文本解读是教师的必修课
• 什么是文本,文本就是文章在编入教材之 前的文章。 • 关于文本细读,一是要文字细读,二是要 结构细读。 • 教师要细读文本,学校教研组要组织教师 进行文本细读。每一年要有一定数量的文 本细读,积淀数年后,你就会成为有深度 的教师。
探析窦桂梅的语文课堂导入艺术
探析窦桂梅的语文课堂导入艺术摘要:语文课堂导入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如果将这一技术运用得当,将具有艺术性。
艺术化的语文课堂导入不仅能够为课堂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能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窦桂梅;语文;课堂导入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之中,大都数教师都习惯于把知识直接“给”学生,但事实上这样的效果并不好,只会让学生死板僵硬地接受知识。
每一位教师应该清楚的是,激发知识的动力应该是“导”,教师不仅要知道导什么,还要明白如何去导。
窦桂梅作为全国语文教学名师,在语文课堂导入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通过对于窦桂梅老师关于小说、童话、散文等不同文体教学实录的观看,并对其导入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与分析,从而总结其特色,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
一、简洁的艺术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特点去设计课堂导入。
在导入时,小学语文教师说的一字一句都应该进行反复的斟酌与思量,语言要精炼和简洁,善于描绘和比喻,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让抽象的事物产生视觉效果,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窥其貌、如临其境。
[1]小学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情景,增强渗透性,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用最为精炼的语言,将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窦桂梅老师讲授《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教学导入中窦桂梅老师先是为学生播放了一首歌曲——《好汉歌》,歌曲播放结束之后,窦桂梅老师手里拿着木板,在讲台上一拍,然后以说书人的口吻,通过语文为学生描绘出《水浒传》写成时的社会背景,同学们通过联想和猜测,推测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水浒传》这本书中一百单八将之中的其中一员,之后窦桂梅老师再展示林冲的照片,介绍林冲生平的简介,引出课文的主要任务,完成课堂导入环节。
窦桂梅语文教学艺术风格论
窦桂梅语文教学艺术风格论
桂梅语文教学艺术风格论——拥抱风骚的乐趣与创造力
桂梅是一名正视实际、务实又有激情的语文教育家。
她执着地追求卓越的教学
质量、独特的教学方法,并以其自己独到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引领着大家。
艺术风格是桂梅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优秀的
历史传统和文化观念的完美结合,以深刻的文化认知灌溉学校。
她重视学习内容的内涵,致力于培养学生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重视内容的传播,让学生懂得自我表达的重要性;重视内容的实践,要求学生融入自身实践和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与价值。
例如,桂梅所提倡的语文教学“流动”活动,有利于学生们拥抱风骚的乐趣,
营造语文学习的创造性。
让音乐伴随着语文的节奏,将文学的梦境融入到课堂之中,可利用熟悉的故事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情绪中,体会兴趣与快乐,以一种有趣而又迷人的方式拓展知识面。
此外,桂梅还强调,要求学生思考式记忆,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的能力;强调主题思想教育,以兴趣觉醒为重点,重视学生自觉践行优秀文化内涵的能力;把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习效果,这就是桂梅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
桂梅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欢和追随。
随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她的语文教学艺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师生的共同努力,必将把桂梅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发挥到淋漓尽致。
浅析窦桂梅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浅析窦桂梅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开展摘要:特级教师窦桂梅根据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之后,逐步提出了新型的主题教学模式,将多种类型的教学思想与人文观念融入其中,充分彰显了窦桂梅主题教育模式的重要价值。
窦桂梅主题教学模式的贯彻实施,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语文学科主题教学模式的转型,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鉴于此,本文将在以下内容中,结合窦桂梅主题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多角度探索窦桂梅主题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窦桂梅主题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引言:传统类型的主题教育模式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及能力发展需求,也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的教育现状。
针对此类问题,教师需要围绕窦桂梅主题教学理念进行深刻研究,多角度调整原有的教学策略和模式,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以及主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元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教师需要以窦桂梅主题教学模式为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前期、中期以及后期阶段,有效渗透主题教育元素。
一、窦桂梅主题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前期的应用在正式开展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与一部分学生进行深层次沟通和对话,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各类学习问题,增进师生情谊,促进教师学生间的深度沟通和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从而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1]。
尤其是在教师确定教育主题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教学资源,随后从教学资源中提取相关的主题教育元素,设定不同风格以及不同类型的教学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以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这一个单元中的多篇文章设定主题教学方向,随后确定单元核心教学主题——奇妙的童话世界。
教师需要围绕这一个重要主题指导学生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为基础,帮助学生了解童话故事创作的基本风格和要领,在课堂教学初期阶段,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分段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线索和思路,理解作者的创造思想与主旨意图。
窦桂梅与激情灵动的教学
窦桂梅与激情灵动的教学摘要:窦桂梅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她站在“生命课堂的”的基点上提出了三个超越,并构建了主题式教学。
她于1991年开始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工作,至今已近20年。
她热爱学生,热爱语文,积极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用火一样的激情与执著的追求,成功地践行了叶澜教授提出的“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这一深刻而崭新的教学理念,使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她被誉为“激情燃烧的玫瑰”。
窦桂梅老师的教学风格可以用“激情灵动”四个字来概括。
一、专业成长过程窦桂梅,1967年4月生于吉林省蛟河县。
童年时代的清苦生活练就了坚韧的个性,执着的追求和践踏实地的精神,同时由于父母长辈的期望和鼓励,当一名教师,是她最朴素的理想。
1986年吉林师范学校毕业留校,后经个人要求改派到吉林第一实验小学教务处。
“在这5年期间,我从没停止过找领导,教我最喜欢的语文课。
”[1]窦桂梅,一路走来[j].教育科学论坛,2003(9):57.)1991年,窦桂梅终于以语文教师的身份站在了讲台上,站在了孩子们的笑脸中间。
之后,窦老师在教学第一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摸爬滚打……青灯如豆,书叠千山,为了扩充学科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窦桂梅向书本学习,靠的是“勤劲儿”,靠的是“恒劲儿”;向名师学习,靠的是“懒劲儿”。
利用9年的时间,从函授专科一直读到师大研究生课程班。
写读书笔记,做文摘卡片,听课,甚至主动请领导、同行来听课,把每一节课当做公开课来上。
有了知识的积累,窦桂梅乐于教学。
教学设计、授课技巧、组织课堂等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上说演唱信手拈来,叙事说理声情并茂,具有独特的教学艺术性。
1992年5月,吉林省教育学院在吉林市召开德育渗透各科教学现场会,会上她讲了《王小二》观摩课。
“那天,听公开课的全省各地的教育专家及教师几百人,我的投入及忘我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与会的每一位的代表。
当讲到王二小机智地把敌人带入埋伏圈,自己却被敌人杀害时,我巧妙的情景创设,生动的语言描述,感人的配音朗诵,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王小二被敌人残害杀害的情境中,孩子们哭了,听课人哭了,当然我自己也哭了。
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有感
56课堂NEW WRITING2020.7 语文教学研究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有感前段时间,一位好友送给我一本书——窦桂梅老师的《听窦桂梅老师评课》,窦桂梅老师是我最崇拜的语文名师之一。
拿到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读完了它,这本书一共收录了20多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
这些课堂实录来自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等学科教师的真实课堂。
执教的教师有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学校骨干教师。
在这本书中收录了20多课的课堂教学实录,窦老师站在理论的高度做到了一课一评。
每一节课的评课随笔都有一个主题,比如《教师要有语言意识》《言语智慧从哪里来》等。
这些主题内容所解决的问题正是我们教学中的焦点、盲点、难点问题。
窦老师在这本书中阐述的教学理念,列举的具体的方法对我们的日常教学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能够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启发和莫大的帮助。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要有浓浓的“语文味”。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一、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规范化和语文化语言是建立沟通、交换思想的媒介,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语言即知识传播和思想互鉴的纽带,一切的教学活动将从语言的发声开始并延续。
语言文化的精准掌握即语文教学的良好开端,教师的言语涵养无不体现着教师自身的高度,且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是课堂学生思维发展、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由此,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更要规范、熟练、巧妙地驾驭语言,这就需要教师语言的规范化和语文化。
说起语言的规范化,我相信有一点,大家应该深有感触:有些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甚至将一些方言代入课堂之中,而教师却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有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口头禅。
比如前几天我听了一位教师的市级典型课例巡回教学课。
在这节课中,他总是问这样一句话:“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呀?”一节课竟问了四、五次。
在平时的教学中,这句话在他课堂中出现的次数应该会更多吧!作为一名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也会有这样的语言方面的问题。
窦桂梅语文教学思想研究
窦桂梅语文教学思想研究
窦桂梅教授是一位出色的中国语文教育家,其语文教学思想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近十几年来,在国内语文教育研究中,窦桂梅教授语文课堂教学思想被广泛引用,以期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窦桂梅教授把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活动,认为人们要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学会使用语言来进行表达、思考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因此,他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活动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针对语言教学,窦桂梅教授提出重视学生在学习中锻炼思维技能的思想。
他认为,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在学习语言知识,学习者还要能独立分析、总结和推理,对此,他强调应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而不是以书本上的内容为唯一的内容。
此外,窦桂梅教授还强调,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相互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建议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授课和实践活动,创设语言学习环境,营造互动式教学氛围,加强双方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窦桂梅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思路,其理念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语文教学实践中,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窦桂梅教授的语文教学思想将深深影响着今日的语文教学,他的思想也将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学习窦桂梅老师心得体会
学习窦桂梅老师心得体会•相关推荐学习窦桂梅老师心得体会(精选6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窦桂梅老师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窦桂梅老师心得体会篇1看了窦桂梅老师的教学资料,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种力量,相信所有老师都被她的那种为生命奠基的责任感所感动,所震撼。
窦老师的教法新,教学形式灵活,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新意,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确是创新教育的典范,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探讨。
窦老师的课堂语言特别自然得体,有亲和力,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如“你从老师的语言中听出了什么”“读自己的书,读出自己的滋味”“你心中的皮斯拉斯是什么样,就读出什么样”“看谁异想天开”“沉淀到我们心里的是什么”这些语言是窦老师的个性语言,跟窦老师的教学特色是分不开的。
跟我们每一节课都“似曾相识”的准课堂语言“谁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相比,她的语言更能启发学生,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总之,我认为窦老师是一位创新型的教师,是一位意识超前的教师,是名副其实的特级教师。
在窦桂梅力量的感召下,作为新时代的一线教师,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绝对不能在理论的天空上光打雷不下雨,像她那样,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在实践的土壤上播种、耕耘、收获,像窦桂梅老师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窦桂梅老师心得体会篇2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主题《窦桂梅老师教学思想》。
窦桂梅老师是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她是“深度语文”的代表,强调对文本多角度、多元化、创新化的深度解读与挖掘;强调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深度”对话与互动;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和“思维含量”;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
她的课堂充满激情,既注重感情的抒发,又注重思考的深度,让人从中得到了智慧的启迪和对人生的思考,每个人会不知不觉被吸引,心灵在激情中而放飞、而感动。
窦桂梅《桥》课堂点评
窦桂梅《桥》课堂点评周老师的这整堂课的构思非常的完整、巧妙。
课堂上体现出来的是他成熟、老练的一面,令人佩服,基本上课堂处理的无可挑剔,亮点多多,显示出教师对教材、课堂与学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始终不忘带动学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比如正式导课之前,周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关于山洪灾害的录象,这真实可怕的山洪镜头马上把学生,甚至听课的老师都拉入了这种氛围中。
同时周老师让学生在滋生情感之后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非常巧妙的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营造了一种与课文相吻合的紧张气氛,奠定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基调。
再如周老师在后来教学中,两次使用音乐渲染,这音乐选的也十分巧妙,不是普通的背景音乐,一是山洪爆发时的声音,二是温柔凄婉的配乐,适时出示,恰当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烘托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中的情境,读有味,说有情。
二、对话文本,以情育情本堂课的又一大亮点,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周老师把阅读教学看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比如在交流描写洪水的句子这个环节中,周老师请学生划出句子后指名交流后谈对洪水的感受,学生说是“凶猛的,危急人民生命安全的”接下来周老师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接触这些文字,在练读中体会洪水的凶猛,并通过个别展示读,开火车读,齐某某等方式交流读,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一次又一次的接触文本。
这时我想学生对这洪水的理解以不但是开始时那段录象所带来的,而是他们自己在与文本的次次对话中所带来的体验,文字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滋育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读的入情。
同时教师又利用自己的情感,投入的导读,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师生配合读中,再次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读得声情并茂。
三、抓词品句,读中升情本堂课还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桂梅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有幸听了窦桂梅老师的《游园不值》的示范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尤其是她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3000多名师生。
窦桂梅老师,毕业于吉林师范学校,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班,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及编写人员,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
窦桂梅老师示范课《游园不值》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吟”出了诗的韵味、意境和感情对于语文教学,历来主张“读”,书是读出来的,古人说得好:“书主导百遍,其意自见。
”但“读”也有各种各样的读法,平平淡淡,死水一潭地“读”也是读,就是千遍万遍地读,也仅仅是读而已,最好的效果就是将内容一字不少地背下来了,对于书中所蕴含的东西却不能了然于心,,听的人听后一点感觉都没有,这叫死读书,读死书。
窦桂梅老师在这一堂示范课教学中首先注重了读,其实说得准确点,应该是“吟”。
在上课之前,窦老师让学生齐声朗读以前学过的有关春的诗文。
在此之前,师生这间是陌生的,并没有进行过一点交流,而这个时候学生的读,的确也只能说是读,给人有背着石头赶夜路的感觉。
但当进入课堂,她首先指导的是学生该怎样读诗:平声应读得长,仄声应读得短。
通过这一指导,学生读得已有些诗的韵味了,但这并不够,接着注重关键词的朗读。
如“印”读得轻而且长,使人感觉到作者的小心翼翼,脚步轻重有别,距离有长有短。
“苍苔”一词,两字之间的距离拉得较开,且这一词的后音又拖得很长,使人听来,仿佛觉得苍苔一片,而且是一大片,给人视觉上的形象,既有范围,又有色彩,使人联想到润湿的气候,小心翼翼的诗人,无限的春光。
第二句注重了“扣”、“柴扉”“久不开”的朗读。
启发学生用动作感受是“扣”而不是“敲”,“扣”用动作尤其也用心,怕影响周围的人,不忍心,也衬出了环境的幽静,读得轻而且短。
“柴扉”一词在朗读前,她首先问学生什么是柴扉,学生回答是门,她又问是怎样的门,学生回答是简陋的木门。
通过课件图片展示,学生在几幅图片之中找到了被称为“柴扉”的木门之后,她就指导学生
诵读这一词,通过几种朗读的比较,最后确定,这一词读得轻,两字之间拉得很开,后音拉得也较长学,使人觉得有区别于别的质地的门,也有别于崭然的木门,也仅仅是“柴扉”而已。
“久不开”,尤其注意了“久”和“不开”之间的距离以及“不开”一词后音的延续,诗人的那种失落感由此而展现得淋漓尽致。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
读得比较轻快,诗人的意外发现、惊喜的感情溢于一字之中。
后句则重点读一“来”字。
“来”读得长而且平,使人觉得伸出墙的一枝红杏充满了生机,同时也使人产生联想,联想到万千条春意盎然的枝条将冲出墙外。
诗的艺术是读的艺术。
通过窦老师的一遍又一遍地指
导朗读,这首诗的内容及情感,既就是教师不再点出,读者也能了然于心。
所以,窦老师教这一堂课,“吟”就吟出了诗的韵味、意境和情感。
二、唱出了课堂气氛,并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全学科,如果单把语文当语文来教,不但死板,而且越教越使人没有了兴趣,越学越使人没了感觉。
因为语文是心的艺术,好多东西只可使人意会而不能言传,而对于美的感悟,用心去体会是其基本的方法,而教师就应该是心灵的使者,将作者与读者心与情架沟起来的桥梁,有的时候,不只要学懂文章,甚至要
比作者走得更远。
其他学科虽也抽象,但也可直观,一副三角板,一个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明白所讲内容是怎么一回事,而语文呢?只有调动学生的情感世界。
窦桂梅老师的这一堂示范课用歌声将学生的情绪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而且延续到了课堂之外。
我想,听课的学生对这一堂课的印象应是终生的。
上课伊始,窦老师和学生一起唱起
了《让我们荡起双桨》,课前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尽,沉闷的空气马上
变得活跃了起来,轻松了起来,师生之间的距离缩小了,这就为下面师生共同的活动作了一个有力地铺垫,同时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
诗和歌有着必然的联系,加之她那优美的歌喉,很快地感染了听课的所有人。
出人意料的是,在本节课教授内容结束时,她将
诗配上《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唱了出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把学生学习的情绪一直延伸到了课外。
这个时候的学生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了。
记得示范课结束了,到了休息的时间,许多听课的老师也一直在
哼着《让我们荡起双桨》,从听课者的表情上可以看出窦老师示范课对大家的感染。
三、用教材而不宥于教材窦桂梅老师上的是一堂小学诗歌手欣赏课,其实要说课堂内容的含量,我觉得远远地超出了课堂内容之外,向外拓展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的确,语文的学习是没有界限的,让成人学习小学的内容,每天也会有新的收获;让小学的学生接触中学的内容,很多东西也不是太为难他们。
窦桂梅老师《三超越式教学模式》之首,便就是超越教材。
她认为,“语文学习更重要的在于高品味的阅读和积累”,于是她“把教材看作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积极地审视和批判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准确地自选教材”。
在本节示范课的教学过程中,窦桂梅老师联系到了“推敲”的故事,诗歌《寻隐者不遇》,为下面重点内容的教学作了必要的铺垫。
尤其讲到了诗的后两句,联系到了陆游的,《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和《临安雨雪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并与原文做了比较,讲本文运用语言之精妙。
比较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语言,须细细推敲,运用语言更须细细推敲的道理,同时前面讲得“推敲”的故事也派上了用场。
在讲到诗的意境,联系到《雪夜访戴不遇》的短文,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绪。
这个时候她问学生想对园主人说些什么,从而引出了访者与园主人的对话,访者与红杏的对话,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异常热烈。
的确,教学是要求极高的教学,要求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但同时不能是卖弄知识的扯三拉四;与所教内容必须密切相关,为所教内容服务,又不是就课文内容的简单贩卖。
窦娥冤桂梅老师说得好,“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而我们这些教书的人的工作在于“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广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
四、感人至深的情感投入人是感情动物,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艺术与情感结合起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过工作。
没有哪一门学科能比语文教学更注意对情感投入的要求了。
甚至可以说,教师情感的投入与否,完全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成败。
窦桂梅老师这堂示范课之所以让人回味无穷,一个
最大的秘诀就在于感人至深的情感投入。
这里不是自欣自赏的自我陶醉,而是和学生共同投入的心有灵犀的交流。
不论是课闪课后的歌声,还是课堂内容的教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而且师生一同激动。
这样的课,能不感染学生吗?怎么会不让人有所收获呢?她在说起自己在排课本剧《王二小》时她说,她被感动了,融入其中,学生也被感动了,也融入了其中。
当王二小被敌人杀害,学生放声大哭,听课的人也抑制不住自己,好多的人也泣不成声。
这就是成功的语文教学啊。
虽然窦老师课堂的歌声、排课本剧的才能,与她对音乐的爱好、教授音乐课的经历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她能够把自己的特长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为语文教学所用,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层次,取得了古板教学难以取得的效果。
教学是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艺术,是艺术的教学,是教学的艺术化。
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也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在内容朗读中表情丰富而且自然,多姿多彩的体态语,也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对学生的提问、及对学生回答的反应上,方法灵活多样,有热情的赞美,有轻轻的戏谑,也有笑语般的调侃,使回答准确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思考;使回答不太准确或不准确的学生也不至于显得太尴尬,因而挫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课堂上有了师生共同的情感投入,气氛就会变得轻松而且活跃,内容就会变得易解易懂易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窦桂梅老师说得好,“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绝不是不可以超越之。
教师不是全部知识、全部真理的化身”,那么“就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与学生真正平等对门话的平台”,这样,学生才会有超越之胆,超越之识,超越之智,最后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绝对不是只依靠教师就能学好,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从一个标准答案中体会一次独立的思考。
”语文教学“应该寻找一种和学生谈话的轻松、态度的平等亲切、心灵的坦诚和谐”。
注:文中所引内容没有注明出处的都引自于窦桂梅《三超越式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