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
企业领导人常常反映自己太忙,自己的时间太少。如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也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本节将从多角度来阐述企业领导人如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一、提高时间利用率常见错误
领导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领导管理方法的失误,会浪费领导者的时间和精力。下面这些工作方式,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常见现象:
1、频繁地从一项工作转移到另一项工作
人在从事某一项工作的过程中,会自动积累干好这项工作的经验和技能,这些因素的产生,也只有在连续不断的运作过程中才会形成,其所谓“熟能生巧”。如果过于频繁地从一项工作转移到另外一项工作上去,那么,不论是哪项工作,都无法通过连续不断的运作所导致的熟练程度,来引发出一个“巧”来,永远停留在一个熟悉阶段、启动阶段。
除了经验与技能的熟练,需要对某项工作进行连续性操作外,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的思维状态与情感状态,也要求在工作时要一气呵成。人的思维必须保持连续,才能作到深刻与系统,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的激情,也必须在一定的培养、积累基础上,才能进入最佳状态。因此,频繁地从一项工作转移到另一项工作,也会导致自身思维与情感的不稳定,难以集中思想、专心致志地做好任何事。到最后,看似做了不少事,但实际上一事无成。
2、最不重要的工作首先着手解决
许多领导者虽然能够在工作安排上分清主次,但是往往习惯地认为:应该首先着手于最不重要的事情。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通过次要工作的操练,来启动自己的思维与激情。这实际上是一种精力耗散的做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领导者的精力更加有限。俗语所言“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认为:人的精力最旺盛的时间,在于早晨、在于人经过养精蓄锐以后的第一时段,在这个时段当中,必须从事的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情。精力最旺盛的时段,也是思维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时段,而重要的工作往往需要通过思维的活跃,通过创造性决策来高效率地加以完成。而当领导者把活跃的思维与创造性决策,用于次要的琐事之际,充实的精力也随之逐渐消耗;等到他所认为的“思维与情感渐入佳境”的时候,自己的精力已经没有多少了,难以将这种“佳境”维持多少时间了。于是,重要的工作,往往因精力不支而被拖沓、耽搁。
3、把一天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
在许多领导者看来:把一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是其尽职的表现;因为,这样的领导者能够给员工以勤奋、事业心强,因而值得信赖的好印象。但是,把一天的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做法,在一定意义上讲,所起到的作用,也可能仅此而已。从管理系统化的角
度考虑,任何一种工作系统的设计,都存在意外发生的可能;所以,任何工作计划,事实上都要求留有解决意外事件的充足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如果将一天的工作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则领导者在某项工作执行当中,产生计划外的偏差,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延后其他计划内的工作,首先着手解决出现意外的工作任务;二是将出现意外的工作内容搁置一边,按计划开展下一项任务。但是,由于一天的工作时间全部被排满,因意外而耽搁的工作,显然是无法在当日完成了,必须推延到下一个工作日或加班加点来进行。所以,越是严密的工作计划,越是要留出处理意外事件的时
间。
4、部下做得不如自己做得好,亲历亲为才能把事情做好。
有些领导者为了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够百分之百地按照自己的意图加以完成,对部属在执行过程中的能力,表示出种种怀疑,所以,事事亲历亲为。本来应该以管理决策为己任的领导者,因此成为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的操作者。其结果又往往是:忙忙碌碌却成效很低,相反,管理决策的精力被亲历亲为的琐事所消耗,导致决策水平出现滑坡。
对于领导者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的分析,应该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在客观上:部属的能力比领导者低,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领导者不应该对部属的能力存在缺陷而耿耿于怀;其二,在主观上:领导者的意图、工作的目标,是一种尚未实现的规划,是一种思维形态,所以,也是很难被百分之百地描述、并被下属全盘理解的。领导者对部属在执行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出现认知上的偏差,也应该以理解的态度来对待。领导者的职责,就是通过决策来防备偏差的产生,以及弥补、修正已经产生的偏差。
二、总经理工作“忙”的不正常原因研究
1、没有建立完善的控制系统,导致不敢分权。
必须充分认识到:分权与监控,是达成一项管理目标、相互相成一种组合系统;可以说,没有完善的监控系统,希望以“分权”来实现的管理目标,是难以长期维持的。在一定意义上讲,建立完善的控制系统,是顺利分权的前提与长期维持的保障。
2、没有注意人力资源的培养,导致无法分权。
领导者由于没有优秀的部属,无法做好工作,领导者只能是——事事亲历亲为。每个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而所谓“事业做大”,体现在领导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导致管理层面化——分权,因此,当领导者产生做大事业的信心与条件时,首先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为形成管理梯队奠定基础。
3、严格要求部属的能力达到与领导者同等水平,由此经常产生“还是自己干更好”的感觉,导致不愿分权。
事实上,部属的水平不如领导者是正常现象,否则,部属就应该是领导者了。当领导人就必须学会容忍部下干得不如自己好这一事实,所谓“气量宏大”,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容忍部下的错误。
4、认为忙是勤劳的表现,导致为忙而忙。
在日常工作当中,人们所认为的忙,主要是人的形体运作上的动感强烈,因此,领导者端坐于办公桌前的静心思考,以及为了提高思考的效率而进行的适当娱乐,往往被外界认为“不忙”,许多领导者为了以身作则地向部属表示自己的勤奋尽职,往往为忙而忙,云来雾去却不知所为。
5、企业黑箱操作太多,领导只好亲历亲为。
企业为了在竞争环境中维持生存与发展的态势,往往在一些运作环节上,采用不为外界所知的“黑箱”操作,由于这些“黑箱”操作,大多存在自己的商业机密,甚至违规现象,因此,领导者只好亲历亲为。应该说: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机密,这些商业机密也并不违反商业道德,在部属具备忠诚度、以及保密规章健全的前提下,是完全可以成为部属的职责,放心交由部属执行,但是,违反商业道德的“黑箱”操作,在现行企业当中依然很多,对这类“黑箱”操作,虽然只有由领导者亲历亲为,但实际上,这样的操作,往往增加社会运营总成本,长期依靠这类“黑箱”操作的领导者,到头来往往是害己害人。
6、企业工作没有及时的程序化,导致请示太多。
企业管理的程序化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但也不是越低越好,一切都必须视企业生命周期及实际管理需求而定。但是,管理的程序化是企业开展任何规模业务,所必须具备的前提。管理程序化,体现在领导学领域,就是职责明晰化所导致的决策程序化,缺乏这一重要环节,必然导致部属没有决策的明晰的职责范围,甚至没有决策权利,导致部属请示过多。
7、不善于抓工作中的重点,本末倒置,或先干次要的工作,后干重要的工作,导致太忙。
所谓工作重点,是一个业务体系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是纲举目张的纲要所在,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纲要性工作永远是重要的、高难度的,但相对数量少。本末倒置的原因,除了领导者在技能上,缺乏对纲要性工作的判别能力外,还因为:非纲要性工作虽然众多,但却相对简单、易操作;从而在心态上产生:以数量来显示自己的成功,满足自我安慰式的本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