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文科状元思维导图学习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文科状元思维导图学习法

2011年,苏州市第一中学的梁嘉莉以406分的好成绩成为苏州市文科状元,这个很“潮”的苏州女孩,不仅个性阳光,而且还是个会自学、会体健、会休息的“三会”学生,而她的学科汇总笔记更是一绝。

翻开这本“状元笔记”你就会发现,想要学好,除了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对方法。市一中校长华意刚说,“状元笔记”对于正在高中段学生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不错的借鉴意义,值得推荐。

下面是小梁画的思维导图

繁杂知识梳理成一张张图

说到思维导图,可能很多人不会陌生。它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Mind map),上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 )发明的一种高效的笔记形式和思维开发技术。它用了“全脑学习原理”,以“图像”来激发右脑参与学习,以提炼“关键词”、“知识梳理”和“概念链接”来训练提高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易学、易用、效率高。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知名学府都在运用和教授“思维导图”。英国、新加坡已把思维导图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机构也很重视思维导图在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思维导图开始传入中国内地,历经“理念传播、应用探索、系统研究”三个阶段,使用者、研究者、推动者由少都多,影响力不断扩大。

梁嘉莉说,她接触这个大概是在高二。也是一次在网络上闲逛时看到的,当时就觉得很感兴趣。虽然也有一些思维导图的培训班,不过,她都没有想过要参加,而是自己买了书进行琢磨,渐渐地就摸出了门道。小梁说,因为她学的是文科,很多知识都有连贯性和发散性,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于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真的十分明显。

翻开笔记,小梁指着工业革命的一章说,“就是把工业革命的过程、概念、背景和影响先列出来”。记者看了一下,果然,在一辆滚滚的蒸汽机上,小梁用记号笔标出了时间,以及四条分支——过程、概念、背景以及影响。然后又再一次展开。“背景”里,有形成的“原因”,原因后,又有根本和我们条件……框架和脉络十分清晰。

小梁说,其实,画导图的过程,就是自己梳理和加深印象的一个过程,不仅能帮助自己记忆,也能帮助自己理解。

帮助理解也帮助记忆

在学校里,她的笔记一直是同学们争抢的宝贝。教政治的班主任陈亦蕾老师说了,看了她的政治笔记,就连她这个当老师的也自叹不如。就拿“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个章节的知识点来说吧,小梁以“龙”为中心,两根龙须分别代表“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然后两者又分别有不同的特征。比如说,“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时又具有包容性,等等之些,都被小梁以简单的框架和精确的词语进行了概括。

陈老师说,小梁画的这些图,就如同一棵消息树,你摸到了主干,就能知道它的分枝,你摸到了分枝,就能知道他有几片叶子,十分容易记忆。而这个方法也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小梁还说,思维导图是她自己尝试过的很多方法中的一种,只不过这个方法对她特别有用。“其实,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可能都不一样,只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好了”。没错,就好比有些人要早起看书,而有些人更适合夜间背诵一样。

状元年年有,今年却不同。梁嘉莉,2011年高考苏州市文科状元,最近倍受媒体关注,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她是会自学、会休息、会健体的“三会”学生;第二、她使用了独特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一种高效的思维工具)。也正是因为这两点,随着媒体的报道,这位与众不同的高考状元很快被专业学术机构所关注。7月5日卓人堂教育“全脑开发巨人”实验中心的专家在记者陪同下与梁嘉莉见面,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会谈。在会谈中梁嘉莉分享了自已学习和运用“思维导图”的经历,同时还谈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校环境、班级氛围和师生关系。认真听过小梁的分享,刘濯源研究员总结道:“嘉莉的成功为我们印证一个重要的事实——”。然后,刘濯源研究员还对此做了系统的解读:

一、关注“方法”比关注“成绩”更重要

关注成绩并没错!但是成绩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大家关注就比较少!其实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是一个大误区——就象一场比赛,人们只关注谁先到了终点,却没关注参赛者到达终点的方式——有人走路、有人跑步、有人骑的是脚踏车、有人开汽车,还有人走迷了路,绕了好大的弯才过来。结果是过程的结果,有什么样的过程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回到学习上来,有些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能静下心来、总结规律、注重方法、借助工具、学会思考、不急不躁、科学用脑,而另外一些同学则是心浮气躁、不讲方法、死记硬背、盲目做题、疲劳作战、越学越恼,以上这两种不同的过程必然导致两种皆然不同的结果,不用说,大家都知道答案。所以我建议老师、家长、同学们要做得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将关注点从“结果”转到“过程”中来,从“成绩”转到“方法”上来。

不讲方法的“苦学模式”应该与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苦学观念”有很大关系,例如这样一些砺志典故和名言:“头悬梁、锥刺股”、“学海无涯苦作舟”、“成功等于百分之九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等。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然可嘉,可是如果过度强调吃苦而忽视方法的重要性,那么就变成了“蛮干”!而“蛮干”必然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蛮干(不讲方法)——效率低、效果差——努力(增加学习时间)——大脑疲乏——效率更低、效果更差——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厌学!而相反,方法好了,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会学(讲方法)——效率高、效果好——信心增、兴趣浓——更专注、更投入——效率更高、成绩更好——乐学!这就是一个从“会学”到“乐学”的过程。

二、从“状元”身上可以学到哪些好方法

梁嘉莉坦诚地告诉我们,她即非天才,也不是什么神童!甚至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成绩也不是特别突出,能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好心态和好方法。嘉莉的爸爸说在学习上他从来不给嘉莉施加压力,同时还比较注重对嘉莉自理、自立、自制、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在学习方法上,嘉莉则运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上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 )发明的一种高效的笔记形式和思维开发技术。它用了“全脑学习原理”,以“图像”来激发右脑参与学习,以提炼“关键词”、“知识梳理”和“概念链接”来训练提高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易学、易用、效率高。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知名学府都在运用和教授“思维导图”。英国、新加坡已把思维导图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机构也很重视思维导图在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上世纪80年代思维导图开始传入中国内地,历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