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药与酒及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之认识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之认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之认识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的论断,对于那个时代的学者来说是十分具有独到见解的,这是因为“鲁迅先生的文章将我国传统的‘知人论世说’与近代新引进的科学方法,如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结合起来,将魏晋文学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文人与酒的关系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为后来者开了无数法门”(梁怀超,《阮籍、陶渊明与酒》)。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强调“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全面的眼观看问题。
”我们似乎可以把鲁迅先生的研究方法是对唯物辩证法之联系的观点的一种实际运用。
我们通读全文可知对于魏晋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的解析,作者无不与当时的政治政策、形势,社会心理,时代风尚等等因素联系起来,从而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
例如,说汉末魏初的文章是“清峻”,为什么呢?我们知道汉末魏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动乱的年,崇尚刑名之学、推行名法之治是统治阶层的一个必然选择,所以,曹操在《以高柔为理曹椽令》中说:“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拔乱之政,以刑为先。
”史籍多称“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
”鲁迅先生把汉末魏初文学的“清峻”特征的形成就是放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加以阐释,他说:“董卓之后,曹操专权。
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
他的方法是很严的,因为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
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在这里,鲁迅先生,关于“清峻”的解读,是渗透了诸多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的结果。
对于“通脱,华丽,壮大”等的解读作者也都是这样做的。
文章中鲁迅先生认为:嵇康、阮籍等人表面上看起来是礼教的破坏者,但他们内心“实在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
这一观点,对我感触很深,从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于魏晋人物的精神与内心有着多么深刻的洞见,这是他综合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社会心理等因素的成果。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完整版)汇总
第二部分:文章与酒的关系
• 第一层(pr36~pr39):提出了“饮酒”的代 表“竹林七贤”,以阮籍最为典型,认为 七人皆反抗旧礼教,并概括出了“吃药和 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 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 了事”。
• 第二层(pr40~pr42):先说“竹林七贤” 饮酒的态度,进而谈到了阮籍、嵇康和刘 伶等人所做的文章,将竹林名士饮酒与其 做文章联系起来。
❖ 第五层:第22—35段,详细分析五石散对 魏晋文人和魏晋风骨的影响
• 鲁迅的观点:
• 对汉末魏初文风的评价,鲁迅即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 化风气出发,指出居乱世尚刑名立严法,为治世反清流斥 执拗,遂促成文章清峻、通脱的风格,并据此肯定曹操的 才能和功绩,从而将思想史、文化史与文学史相融会。
• 鲁迅所指明的魏晋文学的“ 异采” 有着类似的特征, 那就是:一、作者的思想解放, 敢于向传统旧说挑战, 敢于别出一格;二、作品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反映了现 实生活, 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三、文 体和风格的创新。象正始名士及其作品, 历来不被重视, 甚至受人垢病, 鲁迅根据自己的尺度, 特别标出他们议 论文的成就, 给他们在文学史上以应有的地位。
• 推重雅量,即临危不惧、临变不惊、临乱不慌的 精神自持性,和外在的闲雅。
• 崇尚药、酒、仪容美貌。包含有灵气、睿智、飘 逸和洒脱,既是外在的风姿,又是内在的气韵的 潇洒。
• 能辩难析理,挥麈(zhǔ)玄言,有洞见,有妙赏, 有深情,有激烈、急切和悲愤精神。
第四层(pr46~pr50):提出魏末晋初的文章特 色是“师心”(嵇康)与“使气”(阮籍),而 东晋至晋末则出现了陶渊明这样的自然平和的田 园诗人,虽也如“竹林七贤”般饮酒,但他的态 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并认为“那诗文完全超 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 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 所以鲁迅认为陶渊明的诗文,不论是那些寄情山 水、乐天安命、消极遁世的作品,还是咏古讽今, 批判现实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都是东晋时
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
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兴趣的因是好奇,好奇是人的天性,是基因决定的,所以有些人的好奇心大些,有些人的好奇心小些,但基因决定的是先天,后天际遇的不同会影响好奇心的大小。
可以肯定的是读书越多好奇心越重,兴趣点越多。
就我个人而言,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必然,一直以来对魏晋风度颇有向往,至于魏晋风度到底是什么,到底有没有,是不是有心人故意播下的种子,实在难以说明。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是鲁迅先生1927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的一篇演讲稿,后来收入到了《而已集》,而已集收录的多是杂感,但这杂感又正值见到“许多血和许多泪”的感触,所以此篇演讲稿在论述之余不免还有些弦外之音。
我看通篇演讲的脉络,从曹操讲起,呼吁大众独立思考,不要为历史左右,进而阐述文章之风度,即清峻、通脱、华丽、壮大。
此类风气从汉末魏初至魏末晋初,总结下来就是师心使气,而这一过程中的名士如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在行为做事方面形成了一定社会风气,如清谈、如药、如酒,为魏晋风度增加了许多点缀,但文章风度、名士行事的背后,于哲学的思辨、与政治的拉扯,像是个死结纠缠不清。
最后行至晋末,慷慨激昂渐行渐远,名士想出世而不得,文章就变得温和恬静,形成了田园风格。
鲁迅是民主战士,当然是斗争的。
师心使气是他的风格,田园出世不是他的向往。
魏晋名士嗑药,实在是小节中的小节。
老百姓效仿,以致后世认为宽衣大袍有仙风道骨之感,实在是贻笑大方。
酒就更不用提了,阮籍借醉酒回避司马氏的拉拢,真是个又好笑又无奈的写照。
魏晋名士因为嗑药、饮酒,会表现出许多与礼教不符的行为,被认为是破坏礼教的,反中华哲学的,所谓欲加之罪。
而鲁迅这篇演讲所呼吁的,恰恰是期望民众自省,能够辨别谁是真三民,谁是假礼教。
谈起魏晋名士,恐怕名头最响的要数竹林七贤,而竹林七贤中又以嵇康为最。
嵇康身上有很多传奇,嗑药饮酒,性格强烈,而且是自始至终的强烈,嵇康之死又将他的生命升华,其间政治的涌动、广陵散的传说更是让嵇康的事迹流传百世。
鲁迅魏晋风度及药与酒的关系全文读后感
鲁迅魏晋风度及药与酒的关系全文读后感Lu Xun's depiction of the Wei and Jin period's styl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edicine and alcohol in his writing resonates deeply with readers. The portrayal of the graceful and refined lifestyle of the literati during this period highlights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ir elegant demeanor and the harsh realities they faced. The use of medicinal herbs and consumption of alcohol in their daily lives reflect the complexity of their existence, where the pursuit of intellectual pursuits is tempered by the need to escape from the harshness of reality.鲁迅对魏晋时期风度的描绘以及与药与酒的关系在他的书中引发了读者的深刻共鸣。
这一时期文人雅士优雅 refined 风度的描绘突出了他们优雅举止与面对的严酷现实之间的对比。
在他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草药和饮酒反映了他们生活的复杂性,智慧的追求受到从严现实的需要的调节。
The use of medicinal herbs, such as ginseng and lingzhi, in the Wei and Jin literati's daily lives reflects their concern for health and longevity. By incorporating the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to their routines, they demonstrate a reverence for ancient wisdom anda desire to preserve their vitality. Furthermore, the consumption of alcohol, particularly fine wine, serves as a form of relaxation and release from the pressures of their scholarly pursuits, allowing them to momentarily escape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their social status.魏晋文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参、灵芝等草药反映了他们对健康和长寿的关注。
鲁迅_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_探析
!"#$ 年 $ 月 ! 鲁迅先生应国民党政府广州市教育局
的邀请 ! 在学者云集的 " 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 # 上 ! 作 了题为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的演讲 ! 在 文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当时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下! 文艺思想受到禁锢! 文学研究气氛沉闷! 观点杂 乱 & 鲁迅先生在演讲中 ! 依据中国文学史上魏晋时期文 学的发展变化! 深刻阐述了文学与社会政治’ 时代风 尚 ’ 作家个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明确指出 ! 文学产 生于社会现实 ! 是社会现实的综合反映 ( 而社会现实又 制约着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 影响着文学的发展 & 鲁迅先 生一方面借古讽今 ! 另一方面又对当时思维混乱的文艺 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 ! 使人耳目一新 & 鲁迅先生的 理论观点! 对今天的文学研究! 仍有着极高的借鉴价 值 & 本文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探析鲁迅先生的文艺思想 & 一 ! 文学源于生活 " 是社会政治的反映 " 社会政治 决定文学的内容实质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 ! 鲁迅先生已较为广泛地接触了 马克思主义思想 ! 对历史唯物主义有了一定的了解 & 马 克思主义认为 !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必然要受 到社会生活的制约 & 文学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 从文 学家的创作倾向到作品的风格 ! 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到作 品的艺术形式 ! 都与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千丝万 缕的联系 & 在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一文 中 ! 鲁迅先生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中国传统的 ) 知人论世 * 的文学批评方法 ! 明确指出 + ) 因为我们 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 ! 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 ’ 经历 和著作 &* 而在 $ 现今的新文学概观 % 一文中 ! 又更进 一步说道 + ) 各种文学 ! 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 ! 推崇文
鲁迅魏晋风度及药与酒之关系讲了读后感
"在潜入鲁迅的著作,学习魏和晋的风格后,我被他们如何把精致与深思熟虑融合在一起,真的被吹走了。
鲁迅的故事和散文,真正讲的是
人的经验和社会问题。
而魏国和晋国时期又带回了比较精致和优雅的
写作风格,注重儒学。
这就像在他们的写作中将大脑和美丽融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一个真正迷人和发人深思的阅读"。
除文学和知识分子外,引起我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鲁迅的著作和魏
晋时期的著作中反复出现的医学与酒的关系主题。
鲁迅一贯将饮酒作
为社会衰落和道德衰落的象征,强调饮酒过度对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破
坏性影响。
同样,魏国和晋国也十分重视饮酒中必须保持节制和平衡,承认饮酒具有加强社会互动和培养亲切感的潜力。
这种对酒精的视角
的对比反映了人类经历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为阅读增加了一层亲切性
和反省性。
历经魏和晋风格的历程及其与鲁迅作品中药酒主题的交织,一直是感
官的启蒙式。
它使我深为钦佩我国文学遗产的复杂和丰厚,同时更深
刻地理解这些杰作的产生所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挑逗性的主题和精
细巧妙的语言和风格给我的灵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让我进一步
探索我国文学和知识传统繁华的挂毯。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汇校举要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汇校举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经典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敬仰。
其中,他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为人们所熟知,下面就来展开写一下。
这篇文章是鲁迅在1925年发表的一篇“百家争鸣”中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魏晋时期人们的风度和他们对药和酒的关系。
文章开篇,鲁迅先是对魏晋时期的风度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魏晋时期距今已经有千年之久,但是在人们的心中,它仍然是一个优美、神秘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的风度高雅,谈吐文雅,为人谦和,注重修养。
这种风格也渗透到了他们的文章中,使得魏晋文坛上的文章,不但善于言辞,而且琢磨精深,深奥易懂。
接着,鲁迅讲到了药和酒在魏晋时期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魏晋时期的人们对药物有着特别的迷恋和崇拜,这是因为他们当时的社会处于一个深受疾病困扰的时期,而药物变成了他们对抗疾病的神器。
同时,鲁迅还描绘了当时的酒文化,他认为,魏晋时期人们的饮酒文化并不是饮酒发泄,而是通过品酒寻找生命的滋味。
在当时,酒更多是一种文化和娱乐方式,人们经常会聚在一起喝酒,品味酒的浓郁口感,品味生活的滋味。
文章最后,鲁迅还表达了自己对魏晋文化的敬佩和热爱。
他认为,魏晋时期的文化之所以会流传千年,是因为在那个时代里,人们特别注重修养和文化,注重品味和欣赏,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舒适、优雅、高雅、深刻的特质,让人们一直为之倾倒。
总之,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它展示了鲁迅强大的学识和感性的洞察力,让我们看到魏晋时期人们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魅力。
这篇文章不仅对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深刻地启迪了我们现代人的人生态度和文化修养。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先生任教中山大学时的一篇著名演讲)——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讲我今天所讲的,就是黑板上写着的这样一个题目。
中国文学史,研究起来,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研究今的,材料又太多,所以到现在,中国较完全的文学史尚未出现。
今天讲的题目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分,也是材料太少,研究起来很有困难的地方。
因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
——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
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
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研究那时的文学,现在较为容易了,因为已经有人做过工作:在文集一方面有清严可均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
其中于此有用的,是《全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
在诗一方面有丁福保辑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是做医生的,现在还在。
辑录关于这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刘师培编的《中国中古文学史》。
这本书是北大的讲义,刘先生已死,此书由北大出版。
上面三种书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能使我们看出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一点;反之,刘先生所略的,我就较详一点。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文人墨客们以其独特的风度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时期,文人们不仅擅长写诗作文,还对药物和酒有着独特的情怀和态度。
他们通过文章来表达对药物和酒的热爱,同时也将药物和酒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使得药物和酒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之源。
在魏晋时期,文人们对药物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
他们不仅仅将药物视为治病的工具,更是将药物视为一种灵感的来源。
在《世说新语》中,就有很多关于文人对药物的记载。
比如,有文人因为服用了某种药物而得到了创作的灵感,有的文人因为对药物的研究而写下了大量的医药著作。
这些都表明了魏晋时期文人对药物的热爱和重视。
同时,魏晋时期的文人们也对酒有着特殊的情怀。
他们不仅仅将酒视为一种饮料,更是将酒视为一种情感的宣泄和交流的媒介。
在《世说新语》中,有很多关于文人对酒的记载。
比如,有文人因为饮酒而得到了创作的灵感,有的文人因为对酒的品鉴而写下了大量的酒文化著作。
这些都表明了魏晋时期文人对酒的热爱和重视。
在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药物和酒也是常常出现的题材。
文人们通过文章来表达对药物和酒的热爱,同时也将药物和酒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比如,有的文人在自己的诗歌中描述了药物的功效和美好,有的文人在自己的文章中描述了酒的醇厚和浓烈。
这些都表明了魏晋时期文人对药物和酒的情感和态度。
总的来说,魏晋时期的文人们以其独特的风度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时期,文人们不仅擅长写诗作文,还对药物和酒有着独特的情怀和态度。
他们通过文章来表达对药物和酒的热爱,同时也将药物和酒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使得药物和酒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之源。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节选)
服 药的祖 师。有他 三人提 倡 , 有多人 跟 着走 。他 们 三个 人 多是会做 文章 ,
除 了夏 侯 玄 的作 品 流 传 不 多 外 , 王
更 因皮 肤 易 破 ,不 能 穿新 的 而 何 二人 现 在 我 们 尚 能看 到他 们 的文 宜 于 穿 旧的 , 衣 服便 不 能常 洗。因不 章 。他 们 都是 生于 正始 的 , 所 以又 名 洗, 便 多 虱。 所 以在 文 章 上 , 虱子 的 日“ 正 始名 士 ” 。但 这种 习惯 的 末流 ,
丁 A N J I u - Z H U A N 丁 I { 探 究 ・ 专 题
于是 不吃 药 的 也跟 着名 人 ,把衣 服
宽 大起来 了 !
流倡 之 ,万 民 皆从 之 , 因 为这 个缘
故 ,社 会 上遂 尊 称 这 样 的人 叫作 名
吃散 发 源于 何 晏 , 和他 同志 的 ,
走 了之后 , 全 身发 烧 , 发烧 之 后 又 者将 药 方略加 改 变 , 便 吃开头 了。五石 发 冷 。普 通发 冷 宜多 穿衣 ,吃热 的东
散的基本 , 大概是五样药 : 石钟 乳 , 石 西。 但 吃 药后 的发 冷 刚 刚 要相 反 : 衣
硫黄, 白石 英 , 紫石 英 , 赤石 脂 ; 另 外怕 研究它, 我想 各位都 是 不想吃 它 的。 人 吃 了能转 弱为强 。因此之故 , 何 晏有
差不多, 看吃 药与否 以分 阔气 与否 的。 方在 广东 提倡 , 一年 以后 , 穿西 装 的人 不 能穿 现在由隋巢元方做的《 诸病源候论> 的 就没 有 了。因为皮 肉发烧 之 故 , 里 面可 以看 到一 些。 据 此书 , 可知 吃 这 窄衣 。为预防 皮肤被 衣服 擦伤 , 就 非穿 药是 非常麻 烦 的 , 穷人 不 能吃 , 假 使 吃 宽大 的衣 服 不可 。现 在 有许 多人 以 为 了之 后 , 一 不小 心 , 就会 毒 死 。先 吃 下
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
血泪交织的挽歌——读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感提起魏晋风度,不了解的人总觉得那时候的文人学士是很飘逸和自由的,但是现实是残忍的,对那时的文人学士来说那是一场华丽的梦魇。
宗白华曾说过“魏晋时期,堪称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
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
”最近有幸读了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这篇文章据《鲁迅日记》为1927年7月23日广州市教育局所主办的夏期学术演讲。
当时正是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四一五”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之后,鲁迅的许多学生也被杀,为了表示抗议,鲁迅已坚决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
当时他在广州的处境也很危险,按林语堂的说法,国民党政府请鲁迅公开演讲,也有窥测他的态度的用意,鲁迅则在这次演讲中曲折地对国民党暴政作了揭露和讽刺。
首先我先大概介绍一下这篇文章,鲁迅先生的这一篇文章是以时间为线索,从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开始一直到晋末。
在时间主线索中又穿插从文章风格写到“建安七子”,然后引出何晏服五石散,接着又伸展到“竹林七贤”与酒。
全文语言不乏幽默,结构紧凑,明朗,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状况,给我们阐述了当时的行文风格,文人吃药和嗜酒的原因。
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有很多自己独特的观点,我挺赞同的,因为他是立足当时的社会融合自己冷静的分析,如在文章的第3段“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画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
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了,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的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
鲁迅与鱼肝油及药与酒之关系
鲁迅与鱼肝油及药与酒之关系作者:仝冠军来源:《出版广角》2015年第13期逛各种论坛时,常见到用十几个字甚至几十个字做题目的帖子,有的题目直接写作“据说题目越长越能引人注目”之类。
这类帖子多是“灌水帖”,因此题目长的我一般不看。
不过鲁迅有一篇题目很长的文章,叫《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却值得一读再读。
有人从文章中读出了研究文学作品及文学史的“知人论世”方法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有人从文章中获得了对历史人物的新见解,如鲁迅称曹操为英雄,论陶渊明之不忘世事等。
其中最有趣的,其实莫过于鲁迅对药对酒的描述,以及他对当时世风、文风转变的影响。
鲁迅去世时,蔡元培的挽联是:“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在鲁迅看来,魏晋时期的名士喜欢服药喝酒清谈,因此一般人便模仿起来,但他们只学其皮毛却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名士们的内心世界,因此,“社会上便很多了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在文学上也这样,嵇康阮籍的纵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后来到东晋,空谈和饮酒的遗风还在,而万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却没有了”。
鲁迅一生最恨空谈,在此文中,他将空谈与饮酒并列,将之作为空头文学家的某种标签。
鲁迅在文章中还说:“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
”因此在生活中,鲁迅是极少饮酒的,最起码是不爱饮酒的。
在给许广平的信中,鲁迅说:“其实我并不很喝酒,饮酒之害,我是深知道的。
现在也还是不喝的时候多,只要没有人劝喝。
”“我在北京,太高兴和太愤懑时就喝酒。
这里虽仍不免有小刺激,然而不至于‘太’,所以可以无须喝了,况且我本来没有瘾。
”但是在交际场合,鲁迅并不禁酒。
关于这一点,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有一段有趣的文字,大概可以作为他此种行为的某种注解:“(一生纵酒、放任自流的阮籍)在《家诫》中教他的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的教训……有人要你饮酒,即使不愿饮也不要坚决地推辞,必须和和气气地拿着杯子。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节选)
■“不动笔不读书”,要知道语文老师阅读一篇文章的方法,奥秘就藏在他们的读书笔记之中。
这里有他们原始阅读状态的直观呈现,你可尽情地从他们的视野中汲取养分。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节选)的诗句,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在瓶内把东西倒了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
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一个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
——曹操想杀他,便不惜以这种主张为他不忠不孝的根据,把他杀了。
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与孔融一同反对曹操的尚有一个祢衡,后来给黄祖杀掉的。
祢衡的文章也不错,而且他和孔融早是“以气为主”来写文章的了。
故在此我们又可知道,汉文慢慢壮大起来,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操父子之功的。
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这样下去一直到明帝的时候,文章上起了个重大的变化,因为出了一个何晏。
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他喜欢研究《老子》和《易经》。
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那真相现在可很难知道,很难调查。
因为他是曹氏一派的人,司马氏很讨厌他,所以他们的记载对何晏大不满。
因此产生许多传说,有人说何晏的脸上是搽粉的,又有人说他本来生得白,不是搽粉的。
但究竟何晏搽粉不搽粉呢?我也不知道。
但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
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
此外,他也喜欢谈名理。
他身子不好,因此不能不服药。
他吃的不是寻常的药,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
“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
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
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
但现在也不必细细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
从书上看起来,这种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转弱为强。
读《魏晋风度与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是一篇演讲稿。
首先看题目,很长,分开看。
魏晋风度,其实语出于此,一般理解为魏晋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
魏晋时代长期的战乱、生离死别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
所以这个时节,各种张扬的、个性的、甚至夸张的生命个体被重视,被渲染,被接受。
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表明这篇文章是以“药”和“酒”作叙述引线来讲魏晋文学史,进而刻画出一种特殊政治生态和生活方式下的时代精神。
在文章开头,鲁迅先生明确指出研究中国文学的历史,“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随后开始结合魏晋历史进行阐述。
引出曹操,然后发表了对其评价,“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
这是对曹操历史作用的极大肯定,也由此谈到历史上史书客观性的不足。
在曹操的影响下,那个时期的文学形成了“清峻”的风格和“尚通脱”的特点。
而后,由曹操曹丕引出“建安七子”中的孔融。
身为政治家的曹操不满艺术家孔融的多处“讥嘲”,借故把他杀了。
对此。
崇尚“思想通脱”的鲁迅先生也表达了对曹操的不满。
虽然讲的是文学史,但鲁迅先生花了很多笔墨来写“药”与“酒”,并以此作为叙述引线。
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酒。
刚开始吃“五石散”的何晏是为了治病,但竟没有想到吃“五石散”竟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上行下效,方成时尚。
然而后期那些末流大都只会吃药,不会做文章。
阮籍和嵇康本人反对旧礼教,行文慷慨激昂,思想新颖。
然而因为自己生于乱世,不得已而为之,故不希望自己的后代也像自己一样。
鲁迅先生指出,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飘逸及坏脾气都是吃药或饮酒造成的,后来人的跟风,大多与理论的提倡无关。
其实一切源于正始时期政治现实的残酷,司马家族一方面屠杀异己分子,另一方面掩盖自己行为,制造舆论,提倡儒家礼法。
在此背景下,文学变化重大,建安文学中高扬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由此消失。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读后感_作文素材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读后感_作文素材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读后感题目有些长,不过,如果你读过鲁迅先生的演讲稿《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就会觉得我这篇文章的题目其实还是蛮好看的,呵呵。
坊间曾有传言:中学生有“三大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虽说言语有揶揄之意,但也流露出孩子们在学习语文时一肚子的苦衷。
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江月,很想说说我们当老师的感受,那就是:中国文言之美,微言大义、音律华美、韵味无穷,可以说非大声诵读无以明志,非反复咀嚼无以致远;而每当我们读到鲁迅先生的文章时,也一定是正襟危坐、凝神默想的,其语言之简约之凝练之深刻之巧妙颇耐人寻味,能让我们透过他冷峻的面容慢慢看到他埋藏在深处的滚烫、坦诚甚或有些激愤的心。
(“民族魂”鲁迅)言归正传,我们还是说说鲁迅的“失恋”吧。
先来读读鲁迅先生写的这首诗《我的失恋》吧: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1/ 3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上面为首段,第二第三段内容形式大致相同,不再赘引,最后一段比较有特点,摘引如下: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据说,这首诗是讽刺徐志摩一类诗人的)有人疑惑了:吓!这是鲁迅的诗吗?鲁迅的诗不应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那样的爱憎分明、正气凛然吗?鲁迅的诗不应该是“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那样的痛定思痛、沉郁悲愤吗?其实不然,鲁迅诗歌虽数量不多,但这首拟古的新打油诗还是比较有特点的。
它基本上模仿东汉张衡的《四愁诗》的格式,不同的是加入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世俗之风,尤其在结尾处笔锋一转,嘲讽了当时一些人因标榜“爱情至上”而表现得矫情甚至“若失恋毋宁死”的低迷颓废的人生观,按照鲁迅先生的原话来说,就是“看见当时2/ 3‘阿呀,阿唷,我要死了’这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做一首‘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
——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 讲会讲
演 讲 背 景
此文章是鲁迅先生在1927年9月间离开广州前不 久所做的演讲。鲁迅先生在1928年12月30日致 陈浚信中说:“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 言。‘志大才疏’哀北海之终不免也。迩来南朔 奔波,所阅颇众,震感积虑,发为狂言。” 当时鲁迅正处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的白色恐怖中,他目击时艰,以曹操、司马懿父 子捏造罪状,排除异己的史实,借古喻今,抒发 对国民党反动派以“莫须有”罪名抓捕杀害共产 党人的愤懑。由此可见,的确是心之感慨而所发 之狂言。
刘伶
阮籍
“但最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而且于生命有危险的,是《与 山巨源绝交书》中的“非汤武而薄周孔。”司马懿因这篇 文章,就将 杀了。非薄汤武周孔,在现时代是不 要紧的,但在当时却关系非小。汤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周 公是辅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尧舜,而尧舜是禅让天下的。 嵇康都说不好,那么,教司马懿篡位的时候,怎么办才是 好呢?没有办法。在这一点上,嵇康于司马氏的办事上有 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就非死不可了。嵇康的见杀,是因为 他的朋友吕安不孝,连及嵇康,罪案和曹操的杀孔融差不 多。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故不能不杀。为什么 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 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 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但倘只是实行不孝, 其实那时倒不很要紧,嵇康的害处是在发议论;阮籍不同, 不大说关于伦理上的话,所以结局也不同。”
魏末至晋末的以“竹林七贤”
为代表的醉酒癫狂、不遵礼教、 狂放不羁以及反映在文学作品 上的“狂放不羁、超脱、玄奥” 的特点是这个时代“魏晋风度” 的主要表现。
一、文学源于生活,是社会政治的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阅读答案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阅读答案阅读题中的归纳大意是在分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的,或者是同步进行的,一般说来在分层次合并同类项的同时,大脑也就在归纳各层的大致意思,再进而形诸文字而已。
归纳层次大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二是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三是选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
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中指出“用近代的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这一讽喻时事、有感而发的观点竟在传播中异化。
有人提出魏晋有所谓“人的觉醒”,并把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结合起来,“魏晋文学自觉说”在学界影响愈加广泛。
实则不同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流行的“纯文学”观念,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正如程水金教授所说,“文学的自觉”成立的前提是有一个亘古不变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文学”概念,实际上这一概念并不存在。
虽然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
”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
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
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阅读答案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阅读答案《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阅读答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阅读答案。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①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其本意为嘲讽新月派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孰料有人据此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
中国古代文学自产生就自觉担负起传承道义的社会教化重任,“魏晋文学自觉说”乃至“文学的自觉”并不适宜用来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② 中国古代“文学”的内涵虽然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的文体也不断涌现,但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说:“文本同而末异。
”言志载道的传统是“本”,具体文体和文辞的变化是“末”,根本点并没有发生过动摇。
近代以前,中国文人的主要学习及研究对象是经史、诸子、辞赋等著作,但20世纪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学观念尤其是19世纪初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论文学》的影响,认为文学的特质为抒情性、形象性与典型性。
照此标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六经、诸子就不是文学,至多含有文学因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更侧重符合西洋近代文学分类的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种类的研究,这种现象限制了学者研究的范围,破坏了中国文学历时三千年的完整性和包容道统价值的深刻性。
这种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学观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其价值的否定。
探讨中国文学史,不能背离与古代文学共生共长的学术传统,更不能失去对传统的敬畏。
若将六经、诸子等以原道载道为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向善为终极目标的著作从中国文学史中剥离,中国文学将失去自身特色,中国文学研究将不具有完整性。
③ 在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之前的欧洲,文学观念也包含了修辞学、诗歌、历史、哲学和宗教等复杂内容,并非仅限于在虚构意义上。
斯达尔夫人的文学观既不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也不能涵盖18世纪以前的西方文学。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完整版)
第二部分总结 • 魏末至晋末的以“竹林七 贤”为代表的醉酒癫狂、 不遵礼教、狂放不羁以及 反映在文学作品上的“狂 放不羁、超脱、玄奥”的 特点是这个时代“魏晋风 度”的主要表现。
总结
• 魏晋风度的几个特点:
• 崇尚老庄,蔑视礼法,率性而行,参透人生。
• 崇尚虚无,宅心事外,通脱世俗。
第二部分:文章与酒的关系
• 第一层(pr36~pr39):提出了“饮酒”的代 表“竹林七贤”,以阮籍最为典型,认为 七人皆反抗旧礼教,并概括出了“吃药和 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 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 了事”。
• 第二层(pr40~pr42):先说“竹林七贤” 饮酒的态度,进而谈到了阮籍、嵇康和刘 伶等人所做的文章,将竹林名士饮酒与其 做文章联系起来。
❖ 第五层:第22—35段,详细分析五石散对 魏晋文人和魏晋风骨的影响
• 鲁迅的观点:
• 对汉末魏初文风的评价,鲁迅即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 化风气出发,指出居乱世尚刑名立严法,为治世反清流斥 执拗,遂促成文章清峻、通脱的风格,并据此肯定曹操的 才能和功绩,从而将思想史、文化史与文学史相融会。
• 鲁迅所指明的魏晋文学的“ 异采” 有着类似的特征, 那就是:一、作者的思想解放, 敢于向传统旧说挑战, 敢于别出一格;二、作品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反映了现 实生活, 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三、文 体和风格的创新。象正始名士及其作品, 历来不被重视, 甚至受人垢病, 鲁迅根据自己的尺度, 特别标出他们议 论文的成就, 给他们在文学史上以应有的地位。
第四层(pr46~pr50):提出魏末晋初的文章特 色是“师心”(嵇康)与“使气”(阮籍),而 东晋至晋末则出现了陶渊明这样的自然平和的田 园诗人,虽也如“竹林七贤”般饮酒,但他的态 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并认为“那诗文完全超 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 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 所以鲁迅认为陶渊明的诗文,不论是那些寄情山 水、乐天安命、消极遁世的作品,还是咏古讽今, 批判现实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都是东晋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的药与酒及魏晋风度2012年10月15日11:10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2005.3一、鲁迅的药与酒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呐喊》),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个日日处在被迫害妄想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这时距鲁迅从日本仙台医专退学,已有十二年之久,但在后来的回忆中鲁迅说道,写这篇小说,还是靠了从前学到的医学知识[1]。
在翌年发表的小说《药》(《呐喊》)里边,有一个蘸了烈士鲜血的馒头,是患了痨病的孩子的药引。
药引的构想,据鲁迅说,也来自他早年为父亲配药的经验[2]。
1919年,比《药》发表稍早的是另一篇小说《孔乙己》(《呐喊》),小说的主要场景是鲁镇镇口的咸亨酒店,落拓书生孔乙己的一生,也由酒店的小伙计口中述出。
这个鲁镇上的咸亨酒店,不久又出现在小说《明天》里,这一次,故事是发生在酒店隔壁的单四嫂子跟她的病儿身上。
从1921年底开始,鲁迅的《阿Q正传》(《呐喊》)陆续发表,阿Q也是个爱喝酒的人,他喝了酒,才敢去摸小尼姑的头,平常他都要向酒店赊账的,"中兴"后的那一天则很不同,他将满把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绍兴是个产酒的地方,很多故事仿佛都跟酒有联系,而酒又似乎特别能给怯懦的人以勇气、让无聊的人得消遣。
1924年的小说《在酒楼上》(《彷徨》),写的就是一个喝了些绍酒,"满脸已经微红,似乎很有些醉,但眼光却又消沉下去了"的被生活消磨了意志的人。
对于酒,鲁迅是非常熟悉的,据说他的嗜好之一就是喝酒,啤酒、白干、绍兴酒、洋酒都能喝。
他的父亲就是常饮酒的,饮酒过后,有时发脾气。
外人的印象,是鲁迅嗜酒,天天要喝,酒量也大,有人因此就把他同大酒坛子画在了一起。
不过在家人眼里,尽管他喜欢喝几杯,酒量却并不大,只是跟朋友谈话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放任多饮[3]。
至于鲁迅本人,他承认自己一度"自暴自弃"地喝酒,那也正是太高兴或太愤懑的时候[4],而在1925年6月写给许广平的信里,他更表现出对于酒的把握:"酒精中毒是能有的,但我并不中毒","我到现在为止,真的醉只有一回半"[5]。
在鲁迅与许广平交往的最初那些日子,酒也曾经是他们两人间的一个话题[6],鲁迅解释喝醉酒的人的心理说:那发酒疯的人,多是装出来的,因为一切过失可归罪于醉[7]。
1926年夏天过后,鲁迅到厦门大学就职,大概也是听了许广平的劝戒[8],有一段时间,他喝酒少了,并且"睡早而少吃茶烟"[9],虽然写《范爱农》(《朝花夕拾》)时,曾忆及两人"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但为悼念这位昔日酒友所写的诗,在记忆中居然变得残缺不全[10]。
鲁迅很早就有胃病[11],就在到厦门之前,他的肠胃病又一次发作[12],多年的胃痛使他得到经验,"我的病,只要有熟人开一个方就好",于是请人开了方,向药房去配药[13],有一天买药,因为当场就喝,还被人误以为戒大烟[14]。
鲁迅也知道酒精对胃的侵害[15],他这一时期的断断续续的戒酒,一半也是为了身体的缘故[16]。
已经四十六岁的鲁迅,很清楚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17],所以一到厦门,除去按医嘱每晚吃一粒金鸡纳霜以防疟疾之外,他还赶紧去买了麦精鱼肝油和一种据说可以补脑养胃的散拿吐瑾,按时服用[18]。
10月里,他接连写下两篇回忆的文字《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朝花夕拾》[19])。
在《父亲的病》里,他特别描写中医的用药尤其是对药引的解释,什么"医者,意也",什么梧桐先知秋气,今以秋气感之,他说:"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甚至于还要拼了性命,跑到深山里去采呢。
"[20]而想到教过他解剖学的藤野先生,他以少有的温情笔墨写道:"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至今他的照相还挂在北京寓居的墙上,每当夜深疲倦,正想偷懒时,"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在此一年前,鲁迅为《阿Q正传》的俄文译本作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那时他也写到,当年从东京的预备学校毕业,决定学医,原因之一便是"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21]。
尽管学医是半途而废,但接受过新的医学观念及正式的医学训练的鲁迅,可以说是终其一生保持了对医的兴趣[22],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医药做着近乎专业式的省察:一方面,他对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所谓偏方不抱好感,比如他说自己"从小就是牙痛党之一",照旧时医书用过偏方,也请中医开过汤药,均无效,因而被长辈斥责为"不自爱",但到日本以后,只花两元医费"刮去了牙后面的所谓'齿垽'",就不再出血,后来看中国的医药书,知道齿属于肾,"牙损"是因为"阴亏",才恍然悟出先前之被申斥的原因,所以"到现在,即使有人说中医怎样可靠,单方怎样灵,我还都不信"[23],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并不排斥传统医学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比如他也相信柿霜的性凉,能治嘴角上生的小疮[24],又曾将《验方新编》上的药方介绍给朋友治疗孩子的疝病[25],更称赞《本草纲目》"含有丰富的宝藏",其中关于药品的功用,就由历久的经验获得,"而尤其惊人的是关于毒药的叙述"[26]。
在《藤野先生》里,鲁迅想象这位医学教授对自己的热心希望和不倦教诲,乃是为了"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但他说,"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而藤野先生那时"仿佛有些悲哀"的脸色,二十年过后,依然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上。
当他在厦门编着文学史讲义的时候,往事伴着歉疚的心情,竟如潮水般地涌出来,直到后来在广州做那篇关于魏晋文学的讲演,才仿佛是对藤野先生、也是对先前理想的一个交待。
二、鲁迅的文学史1926年9月底,鲁迅在厦门大学开始上课,讲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
小说史在北京讲过,有现成的本子,"只有文学史须编讲义,大约每星期四五千字即可,我想不管旧有的讲义,而自己好好的来编一编,功罪在所不计",鲁迅对许广平说。
他很想趁这个机会编成一本较好的文学史[27]。
对于文学史,鲁迅大体上有两个意见,一是比较重视"叫苦鸣不平"的文学家[28],二是比较相信"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29]。
前者受到厨川白村的影响[30],后者乃受勃兰兑斯的启发[31]。
叫苦鸣不平的作家,有如汉武帝时的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一则寥寂,一则被刑。
盖雄于文者,常桀骜不欲迎雄主之意,故遇合常不及凡文人"[32]。
而若说到作者的环境,则首先是政治,在鲁迅看来,"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推崇文艺的人,虽喜欢说文艺足以煽起风波来,但在事实上,却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33]。
不过政治而外,鲁迅的视野也伸展及于社会史、艺术史的领域[34],像他说自己在北京搜集过一大箱的汉画像,"曾拟摘取其关于生活状况者,印以传世",直到晚年,仍对印出"汉至唐画象,但唯取其可见当时风俗者,如游猎,卤簿,宴饮之类"耿耿于怀[35],而在1927年,他就已经引入画像资料来说明魏晋时代的风气了[36]。
但是在1925~26年前后,更重要的,还是他对讲义的形式有很多看法,甚至对学院式的讲学产生怀疑。
1925年初,由《苦闷的象征》中译本--后来成为文艺学的教材--的校样,鲁迅说,他忽然想到当前的一种"时代精神",那就是"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增添活气,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不易于疲倦。
但中国的有些译本,却将这些删去,单留下艰难的讲学语,使他复近于教科书"。
从这样一桩"不要'好看',不想'持久'"的比牛毛还细小的事,鲁迅甚而担心起"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37]。
在同年写给正筹办杂志的徐炳昶的信中,他又倡议科学家"放低手眼"来写一些"通俗的科学杂志,要浅显而且有趣的","并且插许多图画的",就像勃莱姆(Brehm)的《动物生活》和法布尔(Fabre)的《昆虫记》,去其高深,去其枯燥。
他还说与其"自囚在什么室什么宫里",当一个"拱手讲讲义的"学者,不如"化为泼皮,相骂相打"[38]。
书要写得有活气,引人入胜,是这一时期的鲁迅所特别看重的。
在他的印象当中,一般学校里的教科书就缺少这一点活气,而缺少活气的根本原因,便是与现实社会和现实人生的隔绝。
1925年,在应《京报副刊》之约开列青年必读书目的时候,鲁迅曾说:"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
"[39]后年在广州的一间中学做讲演,他又呼吁不要只埋头书斋,"倘只读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40]。
使人读书而不沉静下去、兴趣不逐渐硬化,就写作者这一面来讲,除掉要为读者准备一副好笔墨或若干好插图,还必须给人提供思索与观察的线索。
1926年的夏天,鲁迅因为读到日本安冈秀夫的《从小说看来的支那民族性》而深有感触,他是研究小说史的,既注意到书中引用小说三十四种,其中有些也并非小说的,又注意到作者对中国菜比如对笋就有不免过分的揣度,可他还是觉得"从小说看民族性,也就是一个好题目",并且进而联想到像这样的可以做的新题目很多,比如"道士思想(不是道教,是方士)与历史上的事件的关系,在现今社会的势力;孔教徒怎样使'圣道'变得和自己的无所不为相宜;战国游士说动人主的所谓'利''害'是怎样的,和现今的政客有无不同;中国从古到今有多少文字狱;历来流言的制造散布法和效验等等"[41]。
这些题目,很显然,都是带入了他的对于现实社会的观察和体验,而研究的结果,也是要从历史当中,找到有关现代中国的根源性的解释[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