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思考 拯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揭出病苦,以引起注意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 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 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 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呐喊〉自序》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 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人有病是要 吃药的,只有如此才有痊愈的希望。20世纪初 叶的中国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许多革命者和 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寻找疗救 中国的良药。
药
鲁迅
上医医国, 其次疾人。 ——《国语》
辛亥革命爆发
革命者妥协倒退 袁称帝、张复辟
鲁迅振奋 鲁迅失望 鲁迅痛苦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 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P104)
“药”的含义
• 人血馒头不是医治身体病痛的良“药”,这种迷 信只会使人早日丧生;
• 夏瑜式的脱离民众的革命奋斗也不是疗救中国社 会的良“药”,这救不了社会的病苦,唤不起愚 昧民众的觉醒;
• 要真正疗救中国,必须要重找“药”——必须启 发群众的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
• 是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是直接杀害夏 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
• 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和镇压革命的帮凶。
• 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以杀人为职业,以 卖人血馒头为专利,毫不知耻,更不知罪。对群 众蛮横无理,凶恶之极,对革命极端仇视。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写作背景
鲁迅他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原型, 于 1919年4月写下了这篇小说《药》, 反映了 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的社会现实。
写作背景
秋瑾(1875-1907)浙江 绍兴人,号竞雄,又称鉴湖女 侠。1904年自费留日,次年加 入同盟会,1906年在上海创办 《女报》,提倡妇女解放, 1907年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 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分头准 备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 被害于绍兴县城古轩亭口。
群众的愚昧 革命者的悲哀
华老栓
• 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地位低下。
• 他勤劳、善良、简朴,他深信人血馒头能治好儿子 的病这一迷信邪说,表明他的愚昧无知;对革命者 的牺牲无动于衷表明他的愚昧落后。
• 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阶级长期毒害和统治的结 果。作者既同情了他的不幸遭遇,又批判了他的愚 昧落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小说以“药”为标题具有什么作用?
1、连接线索 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
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
2、概括情节,结构全篇。 小说情节都围绕“药”展开。
3、揭示主题。 发人深省地提出要真正疗救中国,必须要重
找能根治社会病根的新药——必须启发群众的觉 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
赏析品鉴
主题解读
“一《药个》馒描头写,群串众起的华愚昧夏,两和家革辛命酸者故的事悲哀;;或 者说两,因出群悲众剧的,愚引昧出而中来的华革百命年者求的索悲历哀程;更。直接
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 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 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 利。”
康大叔
外貌:“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
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
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凶暴、蛮横
动作:……嚷……抢……,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
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哼着……”
——贪婪、凶横
语言:“夏三爷是乖角儿……还要劝牢头造反”“你晓得红眼
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这是人话么?……给他两个嘴
巴”“他这贱骨头不怕打”
——极端仇视革命者,鼓吹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有理。
他人的反应“:恭恭敬敬地垂着,笑嘻嘻地听……恭恭敬敬地
听……加一个橄榄”
——“敬”“笑”的背后实则是 “பைடு நூலகம்”。
康大叔
秋瑾与徐锡麟
他们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都是浙江绍兴人, 并都曾经留学日本,进行革命活动。1906年春,徐与秋回国。 徐集资捐了候补道,秋天去安徽任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暗 中准备起义工作。秋瑾先在浙江吴兴浔溪女校任教,不久去上 海办《中国女报》,提倡男女平等。后来回绍兴,与徐锡麟办 大通学堂,并主持大通学堂工作。他们组织光复军,徐任首领, 秋瑾为协领,暗中联络革命力量。后来他们约定于1907年7月 19日,在安徽、浙江同时起义,但因徐的活动已被清政府觉察, 随时有被破获的危险,徐乃于7月6日乘学堂毕业大操之际起事, 枪杀安徽巡抚恩铭,攻据军械所,因弹尽被捕,当天被害。徐 死后被挖了心,给清兵炒食净尽。接着,秋瑾被人告发,清兵 于7月13日从杭州入绍,包围大通学堂,秋瑾奋战力尽被捕,7 月5日被杀害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双线结构
2、理解“药”的含义和主题。
3、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体会 小说中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塑 造的关系,提高欣赏小说的能 力。
字词整理
攫取 蹩进 痨病 黯淡 板滞 丛冢
窸窸窣窣
肩胛骨 撮起 拗开
搭讪 瘐毙 踌躇
褴褛 竦然 纸锭
恭恭敬敬
踉踉跄跄
梳理情节 把握结构
小说几个场面?它们是怎 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课文的线索又是什么?
后半夜 天明 白天 第二年清明
药 双线连接、
交织事物:
人血馒头
华 家
明 线 华 夏 举
()
老 揭小示群众长茶期受封华建 栓买阶级压栓吃迫形成的客谈思想愚大 妈昧 药麻木、药落后的现药实。 上
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脱离
群众的弱点,启发人们:
群 众 的 愚 昧
悲 只有发动广大群众才能取
得革命胜利。
双线连接、 交织人物:
康大叔
()
夏
家 暗 线
的 了夏瑜就义 革残揭酷命夏瑜血被露镇者封的压建,英茶客谈夏统热勇治牺情阶歌牲夏 四 奶 奶级颂。
革 命 者 的 悲
吃
瑜
上
哀
坟
合作讨论
为什么要把夏瑜的英勇献身作为暗线来 安排?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刻画夏瑜,并不是作者的主要目的。刻画 夏瑜是为了突出一个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即群 众现在是怎样对待革命和革命者的。《药》所 要表现的不在于夏瑜的牺牲精神,更重要的是 在于群众的愚昧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