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2011年第3期--清代公主园寝调查_董坤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周时期,人们将周天子的女儿统称为王姬。

“公主”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

据《史记·吕后本纪》裴集解引如淳曰:“《公羊传》曰`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

”清朝是由满族上层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在其始建国的“后金”初期,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并无定制。

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始仿明制,规定只有皇帝所生女子才能称为公主,亲王、郡王以下所生女子则统称格格。

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1]。

两种封号强调了嫡
庶之别,却也有例外。

如乾隆帝封
妃所生之
女为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之子丰绅殷德。

慈禧太后收恭亲王的女儿为养女,封为固伦荣寿公主。

但也有皇后之女未封固伦公主的,如乾隆第九女,为孝仪纯皇后所生,却只封和硕和恪公主[2]。

清代自追封的显祖塔克世而下,史载共有86位公主,这些公主有的是皇帝亲封,也有一部分是后代追封、追赠。

此外,皇帝中宫抚养之女,有12位也被封为公主。

这样,有清一代共计有公主98位。

按:清代园寝是皇帝的妃嫔和皇子、公主以及皇族中其他所有封授爵位的宗室贵族墓葬的统称。

公主在清代总共有两个等级,即固伦公主与和硕公主,“固伦”满语意为“天下”、“国”,品级相当于亲王;“和硕”满语意为“一方”,品级相当于郡王。

按照清代的丧葬规制,这98位公主依照等级差别死后的园寝也应该按照两种不同的规制修建。

但这些公主的实际埋葬情况却要复杂得多,有的公主由于犯罪、消爵,死后未建园寝;有的因受到皇帝宠爱园寝修建的略高于规制;有的因额驸家族经济条件好坏、政治地位高低,园寝内的某些建筑或高于或低于规制。

死后未建园寝的公主属于极个别的例子,如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女莽古济在天聪九年(1635年)因骄暴被皇太极消去公主位号,是年,又犯谋逆罪被诛,并被从宗谱中除名,因此,她在死后是禁止建园寝的。

今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有莽古济葬地遗迹(图一),该葬地按照园寝的规制修建,据说这处葬地是莽古济的后代将其改葬蒙古后仿照园寝规制重
清代公主园寝调查董坤玉(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馆员)
图一
莽古济葬地遗址
新修建的。

目前,园寝地点明确的清公主共46位,她们因身份地位的不同及政治形势的影响,在园寝地点的分布、规制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清代公主园寝的分布特点清代公主集中埋葬在清东、西陵及公主下嫁部落所在地和京城附近。

京城包括清入关之前的清东京辽阳城与入关之后的北京城。


46位公主中,葬于北京城附近的最多,共25人,约占总人数的54%。

这25人的园寝分布在北京的朝阳、西城、海淀、门头沟、丰台、昌平等六个区,其中尤以朝阳区最多,共葬有16人;海淀区次之,葬有3人;门头沟与丰台各2人;昌平区与西城区各有1人。

公主葬于下嫁部落所在地的人数也较多,共有14人,约占已知公主园寝总数的30%。

葬于清东、西陵的公主共6人,约占总数的13%。

葬在清东京辽阳城附近东京陵区的公主仅1人。

1.葬于清东、西陵的公主。

清皇室入关以后,先后在河北省的遵化和易县建有东、西两个陵区,即清东陵和清西陵。

在清皇室入关之前,满清贵族之女均被称为“格格”,相当于汉语的“小姐”,努尔哈赤家族的女子也不例外。

直到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建立“五宫”,确立宫闱制度,公主的称谓才正式出现,与公主有关的封爵、下嫁、丧葬等制度才开始逐步订立。

8年后,即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溥仪退位、清亡,260多年间,共有6位未出嫁的公主死后葬在了清东、西陵。

这6位公主分别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八女,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五女慧安和硕公主与第九女慧愍和硕公主(图二),清宣宗道光皇帝长女端悯固伦公主、次女、三女端顺固伦公主。

这6位公主死时年龄最大的年仅11岁,最小的还
不足周岁。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定:“未经厘降受封之公主丧事,隶内务府办理。

无齐集诸例。

”[3]这些早逝的公主,由于未厘降,只能葬于其父预先规划的陵区周围。

这几位公主中有两位较为特殊,即道光皇帝的长女和次女,这两位公主死后的园寝位于今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许家峪村西(图三),即清东陵陵区的东南部风水墙界外,而她们的父亲道光皇帝崩后陵寝却建在了清西陵,即今河北省易县的慕陵。

清代这种不与父亲葬在同一陵区的公主园寝仅此一例,原因是道光皇帝最初将自己的陵址选在东陵的宝华峪,所以其长女、次女死后,园寝就建在清东陵宝华峪附近,与这两女同葬该园寝的还有道光帝早殇的两子,即第二子奕纲和第三子奕继,后来由于预先选定在东陵区的宝华峪陵园地宫进水,于是道光皇帝将自己的陵寝改建到清西陵,但早已葬在清东陵区的两双儿女却没有随迁。

2.园寝建在下嫁部落所在地的公主。

公主出身帝王家,至婚嫁年龄都要被指婚出嫁,皇室联姻与政治息息相关,因此她们虽贵为金枝玉叶,也不免沦为政治的牺牲品,这些公主大多在10多岁就被皇帝指婚出嫁,一旦出嫁就与丈夫家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她们死后的丧葬、园寝修建多由额驸家族负责,仅少数公主的丧葬事宜经皇帝批准后,由朝廷负责办理。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有旨:“固伦公主

□清代公主园寝调查
2011年·第3期
图二
清西陵慧安、慧愍公主园寝内的月台与享殿基址
图三清东陵端悯公主、二公主园寝享殿
和硕公主薨,或官为治丧,或交额驸家自行备办,由内务府具奏请旨。

如奉旨官办,即会同礼部将一切应办事宜具奏。

得旨后,行文各该衙门遵办。

如本家自行治丧,礼部将应齐集之处奏闻。

和硕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齐集。

”[4]
满清皇室与蒙古各部长期保持着通婚关系,指婚制度的确立进一步将满蒙联姻制度化,清代公主多数都由皇帝指配给蒙古各部首领。

在清代已知葬地的46位公主中,嫁给蒙古各部的共计25人,其中葬在下嫁部落所在地的14人,其余11人则葬在京城附近。

这14位公主分别是太祖努尔哈赤第三女莽古济,太宗皇太极长女固伦端敏公主、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四女固伦雍穆公主、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八女固伦端贞长公主,
圣祖康熙皇帝第三女固伦荣宪公主、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六女固伦恪靖公主、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侄女固伦纯禧公主,世宗雍正皇帝侄女和硕端柔公主。

这14座园寝主要分布在蒙古的7个部落所在地,其中科尔沁6座,敖汉、巴林各2座,察哈尔、翁牛特、喀喇沁、喀尔喀各1座。

除喀尔喀部外,6个部落多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在清代属于
漠南蒙古范围,这些部落都是早期归附满清的部落,也是满蒙联姻的主体。

在雍正帝即位之前,下嫁蒙古的公主中,除了太宗七女固伦端献长公主和十一女固伦端顺公主、世祖固伦端敏公主、
圣祖十女固伦纯公主等4位公主由于随额驸在京师供职,死后葬于京城外,其余下嫁蒙古各部的公主去世后,多数都在下嫁部落所在地修建园寝。

自雍正皇帝之后,下嫁蒙古各部的公
主,均葬在京城附近,再无葬于部
落所在地者。

道光皇帝第四女寿安固伦公主在咸丰十年(1860年)去世后,额驸德木楚克扎布曾上奏理藩院,请将寿安固伦公主彩棺,移至奈曼部落,自行修建园寝。

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谕:“兹据内务府查明现存册档内,并无在口外修建公主园寝例案,并据理藩院奏称,查明以前公主在京薨逝,园寝均未有远移边外者,所请未便准行等语。

所有德木楚克扎布前奏:请将寿安固伦公主彩棺,移至奈曼部落,自行修建园寝。

著毋庸议。

仍著内务府查照向例,在附近京城一带择地修建,以符旧制。


[5]
奈曼部“牧地当潢河老哈河合流之南岸,东界科尔沁,南界土默特,西界敖汉,北界翁牛特,广九十五里,袤二百二十里。

”[6]经内务府查明,
清代旧例在北京薨逝的公主一律在京城修建
图四查干沐沦固伦淑慧公主园寝平面图(转自刘冰《草原姻盟》)
园寝,下嫁少数民族各部的公主在京薨逝也都葬在京城,在本部去世则在部落所在地修建园寝。

内务府所言基本属实,但仍有一特例,即太宗第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薨于京师,康熙皇帝遵从公主遗愿,将其灵柩护送回巴林部,葬在今巴林右旗(图四)。

3.园寝建在北京的公主。

清代很多公主都随额驸长住在北京,因此她们死后的园寝就建在北京。

这些公主根据下嫁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嫁给满族八旗的公主。

清代公主备指额驸除了蒙古王公子弟之外,另一部分就是满族旗人贵族子弟,这些旗人子弟均随祖、父生活在北京,公主嫁给她们后即居住在京,死后多数都葬在额驸家族茔地。

已知园寝位置的46位公主中,嫁给旗人子弟葬在北京的公主有12位:其中太宗女一位,即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世祖女3位,分别是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侄女和硕和顺公主、侄女和硕柔嘉公主(图五);圣祖女一位,即九女固伦温宪公主;世宗女一位,即次女和硕怀恪公主;高宗女3位,分别为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九女和硕和恪公主、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宣宗女3位,即五女寿臧和硕公主、六女寿恩固伦公主、侄女荣寿固伦公主。

第二种是下嫁蒙古各部后,随额驸在京供职,因此死后葬于京城的公主。

这些公主的额驸都是蒙古王公及其子孙,他们或在京任职,或随祖、父长期居住在京,在蒙古本部和北京都建有府第,公主长期在北京居住,死后园寝就建在了北京。

属于这种情况的公主共有11位:即太祖努尔哈赤女(额亦都妻)和硕公主;太宗六女固伦公主、七女固伦端献长公主、十一女端顺固伦公主;圣祖第十女固伦纯

主;世宗侄女和硕和惠公主;高宗第七女固伦和静公主、侄女和硕和婉公主;仁宗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四女庄敬固伦公主;宣宗四女寿安固伦公主等。

此外,还有一种
情况比较特殊,世祖侄女固伦端敏公主与高宗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死后都在居住地北京建有园寝,而又在额驸领地建有衣冠冢。

固伦端敏公主的额驸为蒙古科尔沁部达尔汉亲王班第,固伦和敬公主则嫁给了班第的孙子色布腾巴尔珠尔,袭封达尔汉亲王,由于两位额驸功劳大、家族地位高,且均在京供职,因此去世后均与公主合葬在北京,而在额驸家族领地另建了衣冠冢。

4.园寝建在东京陵区。

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率八旗军大败明朝军队于萨尔浒山下,乘胜占领辽阳、沈阳,遂决定将国都由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迁至辽阳。

“筑城于辽阳城东五里太子河边,创建宫室,迁居之,名曰东京。

”[7]天命九年(1624年)四月新城建好,努尔哈赤决定将祖茔迁往东京。

在入关之前,清皇室在关外先后建有四个陵区,即东京陵、永陵、福陵和昭陵。

其中仅东京陵区内葬有一位公主,即嫁给扬书的太祖女和硕公主。

和硕公主去世时,满清尚未入关,都城还在东京,公主去世后便与额驸扬书合葬在当时的祖陵陵区内。


影响公主园寝分布的因素
从分析可以看出,公主死后园寝地点的分布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最关键的因素是
□清代公主园寝调查
2011年·第3期
图五
和硕柔嘉公主园寝内的诰封碑
公主出嫁与否。

未出嫁的公主丧事由内务府负责,园寝都建在其父皇陵区内。

未出嫁而被称为公主的都是皇帝的亲生女儿,而中宫养女多半都是在指婚后出嫁前才能获得公主封爵,因此未出嫁而亡、园寝修建在陵区的公主不包括皇帝养女。

出嫁后去世的公主丧事与园寝的修建在朝廷没有特别诏谕的情况下,一般都由额驸家族自行出资操办,因此公主园寝多修建在其生前居住地,清代早中期,一些公主长期居住在额驸属地至死,园寝就修建在额驸部落所在地;至清中后期,多数公主都随额驸在京供职或随额驸家族长期在京居住,死后即在京城附近修建园寝,而其园寝所在地通常也是额驸家族在京的茔地范围,由于公主是皇女、金枝玉叶,地位崇高,因此公主园寝虽修建在额驸家族茔地,但通常是一座独立的园寝,以示与额驸家族其他成员的区别。

其次,满蒙关系的影响。

由于清代公主绝
大多数都嫁给蒙古王公子孙,因此清代满蒙关系的变化也会对公主的园寝埋葬地点产生影响。

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统治早期,投靠满族政权的多为科尔沁、巴林、敖汉等漠南蒙古诸部,他们虽与满族政权关系密切,但仍然保持着本部落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通过结盟的方式与满族政权保持着盟友关系,满族政权还需要依靠他们的协助来攻打明朝,因此不能将他们“视若编氓”[8]。

这一时期满族公主的地位较低,只是被当做满蒙通婚的联系者,仅仅是额驸的妻子,她们死后由额驸部落按照本部的丧葬礼俗埋葬,满清政权并无干涉,这也是这个时期公主丧葬情况在清史中缺乏记载的原因之一。

皇太极天聪年间,满族政权在对明的战场上具有了明显的优势,势力已非常壮大,清政权与蒙古盟友的关系逐渐演变为君臣关系。

天聪三年(1629年)清太宗颁布敕谕“于科尔沁、敖汉、奈曼、喀尔喀、喀喇沁五部落,令悉遵我朝制度”
[9]
,蒙古部落首领不再具
有独立性,成为后金政权统治下的一部分,必须遵守后金的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的重要一项就是丧葬制度,清政府颁布了一整套丧葬制度法令,对于公主的丧葬事宜、园寝规制也做了详尽的定制,按照公主等级的不同对于园寝建筑的规制也有不同的规定,其中固伦公主园寝“享堂三间;门三,饰朱红油,绘五彩小花,覆以绿琉璃瓦;茶饭房三间;碑亭一座;坟院围墙八十丈;守冢人八户”。

和硕公主园寝“享堂三间;门一,饰朱红油,不绘彩,用(甬)瓦;茶饭房三间;碑一通;坟院围墙七十丈;守冢人六户”[10]。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有旨:“固伦公主、和硕公主薨,或官为治丧,或交额驸家自行备办,由内务府具奏请旨。

如奉旨官办,即会同礼部将一切应办事宜具奏。

得旨后,行文各该衙门遵办。

如本家自行治丧,礼部将应齐集之处奏闻。

和硕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齐集。

”[11]这道诏书的颁布也标志着公主的身份从单纯的部落首领的妻子演变为朝廷的代表,具有了独立的
政治身份,
因此她们死后就不能与其他部落首
领的妻子一样由部落首领决定其身后事,而是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事务来办理。

从此以后,蒙古各部落必须按照清政府订立的规制为公主修建独立的园寝,以此来显示公主的皇家身份。

公主死后的葬地也不再单纯地选择在部落属地,而是根据公主生前所居地报请朝廷批准之后决定。

一般说来,清代早中期公主多居住在额驸部落所在地,中期以后在北京长期居住者增多,故而她们的园寝也多分布在部落属地和北京。

[1]“固伦”、“和硕”均为满语的译音,固伦为“天下
的”或“国家的”之意,和硕为“地方的”或“一方
的”之意。

固伦公主的品级相当于亲王,和硕公主
的品级相当于郡王。

[2]四库本《钦定八旗通志》卷七十八《王公仪制》:
“凡封爵,崇德元年……又定:中宫所生女为固伦
公主,妃所生女为和硕公主,亲王女为和硕格格,
郡王女为多罗格格,贝勒女为贝勒多罗格格,贝
子女为固山格格,公女为公格格,若中宫抚养下
嫁者,亦称为和硕公主。

”[3]光绪本《清会典事例》卷四九七,第759页,《礼
部·丧礼》,中华书局,1991年。

[4]同[3]。

[5]《清穆宗实录》卷二十三,第626页,“同治元年三
月”,中华书局,1986年。

[6]《清史稿》卷七十七,第2405页,《地理志》,中华
书局,1977年。

[7]《清太祖实录》卷八,第117页,“天命七年三月”,
中华书局,1986年。

[8]《清太宗实录》卷三,第50页,“天聪元年七月
己巳”。

[9]《清太宗实录》卷五,第67页,“天聪三年正月
辛未”。

[10]光绪本《大清会典事例》卷九四九,第857页,
《工部·园寝坟茔》;那凤英编《清西陵探源》(河
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将此处标点点错,
认为固伦公主与贝勒贝子坟茔建制相同,和硕
公主与镇国公、辅国公坟茔建制相同,其实是错
误的。

[11]同[3]。

(责任编辑:张小舟)

清代公主园寝调查
2011年·第3期
□清代公主园寝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