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霉素的药理作用、过敏及注意事项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被誉为“抗生素之王”。
它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
本文将从青霉素的发现历程、作用机制、抗菌谱、副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青霉素的药理作用。
青霉素最早由亚历山大·弗莱明在1928年发现,他注意到青霉菌能够抑制溶菌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菌无法繁殖。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抗生素研究奠定了基础。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它能够结合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酶,阻断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脆弱和破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青霉素的抗菌谱相对狭窄,主要对革兰阳性细菌和一些革兰阴性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青霉素对于革兰阳性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于革兰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此外,一些细菌通过产生青霉素酶来降解青霉素,从而导致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不仅限于其抗菌作用,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生物学效应。
青霉素能够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引起细菌的溶解和破裂,从而释放出细菌内部的细胞内容物,如内毒素等。
这些细菌内部的物质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通过抑制细菌对机体组织的侵袭,减轻细菌感染对机体的损害。
然而,青霉素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青霉素过敏反应是青霉素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轻度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等。
此外,长期大剂量使用青霉素还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过敏史和肝肾功能等,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青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被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此外,青霉素还被用于预防手术感染、治疗梅毒等。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感染部位、细菌敏感性等,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进行治疗。
简述应用青霉素注意事项
简述应用青霉素注意事项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然而,使用青霉素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应用。
本文将简述应用青霉素的注意事项。
1. 使用前要确认过敏史: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部分人群对青霉素过敏。
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过青霉素过敏史。
如果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停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确定适应症:青霉素适用于多种细菌感染,但并非所有感染都适合使用青霉素。
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应明确感染的细菌类型,并确保该细菌对青霉素敏感。
如果细菌产生了耐药性,青霉素将无法起到治疗作用。
3. 注意剂量和疗程:青霉素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剂量不足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大则可能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同时,疗程过短可能导致感染没有完全清除,疗程过长则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和耐药性风险。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青霉素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或增加药物毒性。
例如,某些药物会降低青霉素的血药浓度,从而影响疗效;某些药物可能与青霉素发生不良反应,增加毒性。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能够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调整。
5. 青霉素的不良反应:使用青霉素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或更换其他抗生素。
6. 注意青霉素的保存:青霉素需要在恰当的环境下保存,以保持其药效。
一般来说,青霉素应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在使用青霉素时,应仔细查看药物包装,确保药物没有过期。
7. 青霉素的合理使用:青霉素是一种宝贵的抗生素资源,在使用时应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
不宜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同时,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青霉素使用。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与机制研究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与机制研究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机制研究。
一、青霉素的药理作用青霉素是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1. 抗菌作用: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其抗菌作用。
青霉素能够与细菌细胞壁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靶点——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相互作用,阻断了细胞壁的合成过程,导致细菌的死亡。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干扰细菌的D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增加了细菌的敏感性。
2. 抗炎作用:青霉素在抗菌作用之外还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青霉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3. 免疫调节作用:青霉素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青霉素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因子产生,平衡炎症和抗炎因子的水平,从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
二、青霉素的机制研究青霉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抗菌机制、抗炎机制和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1. 抗菌机制:青霉素通过与细菌细胞壁的PBPs结合,阻断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导致细菌的死亡。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青霉素与PBPs的结合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青霉素与PBPs之间的结合是通过特定的氢键、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实现的。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青霉素的抗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抗炎机制:青霉素的抗炎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青霉素通过调节炎症细胞的活性和炎症因子的产生来发挥其抗炎作用。
研究者发现,青霉素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此外,青霉素还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因子产生,平衡炎症和抗炎因子的水平,从而减轻组织炎症损伤。
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过敏反应研究
青霉素G属于半抗原,进 入体内同组织蛋白质进行 结合 形成 全抗原,对过敏的体质能够 使T 淋巴细胞表现 致敏,作用到B 淋 巴细 胞,从而 引起 增殖 分 化,产生特 异 性的 抗体。抗体 一 般 是 免 疫 球蛋白E(I g E)所 形成 抗体 粘附 在一 些 组织 上 表面,使 机体 呈现为 过 敏 状 态,当过 敏体质再 次 接 触同一 抗 原时,抗 原同白细胞 表面的 I g E 和肥大 细 胞 结 合发 生作用,使 肥大 细 胞 释放 组织 胺、五 羟 色 胺 等血管的活性物质,作用效 应器官,致使毛细胞的血管扩张,平滑 肌 产生收 缩,通 透 性 会 增高,发 生哮喘、皮 疹、血 压 下降,休克等。 4.2 口服青霉素的药物过敏
青霉素对于溶血性的链球菌属,不产生青霉素酶 相关葡萄球 菌及肺炎链球菌有很 好的抗菌作用。青霉素对于革兰阳性的杆菌 和 球菌、梭状 芽 孢 杆 菌、螺 旋 体、部 分 拟杆 菌及 放 线菌具 有 抗菌的 作用。
对肠球菌具 有中等 程 度抗菌作用,脑膜炎的奈瑟菌、淋病的 奈 瑟菌、炭 疽 芽 孢 杆 菌、白喉 棒 状 杆 菌、梅 毒 螺 旋 体、钩 端 螺 旋 体、念 珠状 链杆菌 对 青霉素均敏 感。青霉素对厌氧菌、梭状 芽 孢 杆 菌属等 具 有良 好的 抗菌作用,对于脆 弱拟杆 菌 抗菌的 作用较 差。对于革兰阳性菌比较 有 效,兼 性 厌氧菌或 其他的革兰阴性 需 氧对于青霉素的敏 感性较差。青霉素经细菌的细胞壁的五肽交连 桥和四肽侧链相结合的抑制,进而通过细胞壁的合成受阻 发挥杀 菌的作用。 3 青霉素作用
浅析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浅析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青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的患者37例,对其使用青霉素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及总结。
结果:青霉素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放线菌病、淋病、奋森咽峡炎、莱姆病、多杀巴斯德菌感染以及除脆弱拟杆菌之外的众多厌氧菌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结论:青霉素对肺炎链球菌、A组或B组溶血性的链球菌及对青霉素敏感的金葡菌等的革兰阳性球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具有十分积极的治疗作用,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青霉素;药理作用;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41-02青霉素(Penicillin)又称青霉素G、peillin G、配尼西林、盘尼西林及苄青霉素[1]。
青霉素为临床中常用抗菌素之一,由青霉菌内提炼出的抗生素,指分子内含有青霉烷,可以对细菌细胞壁破坏,并于细菌细胞繁殖期起到杀菌作用抗生素。
青霉素为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之一,但在每次临床使用前都必须进行皮试,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的患者37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18~68岁,平均(43.1±8.8)岁。
2.药理作用青霉素无臭(少数时候存在轻微特异性臭),具有引湿性,在遇酸、碱及氧化剂后迅速的失效,在水溶液于室温放置也易失效。
青霉素于水中极易溶解,乙醇内溶解,脂肪油及液状石蜡内不溶[2]。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青霉素有普鲁卡因青霉素与苄星青霉素。
普鲁卡因青霉素为白色的微晶性粉末,在遇酸、碱及氧化剂等后迅速的失效。
在甲醇内易溶,在乙醇及氯仿内略溶,水中微溶[3]。
苄星青霉素为白色的结晶性的粉末,青霉素的游离酸pKa为2.8。
青霉素在细菌的繁殖期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其对革兰阳性球菌(例如肺炎球菌、链球菌、敏感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例如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抗菌的作用较强,对螺旋体(例如回归热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革兰阳性杆菌(例如白喉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例如气性坏疽杆菌、破伤风杆菌)、放线菌及部分的拟杆菌具有抗菌的作用。
青霉素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青霉素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病症。
本文将介绍青霉素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帮助专业医学人员更好地应用青霉素。
一、青霉素的用药原则青霉素是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青霉素的用药原则如下:1. 选择合适的青霉素种类:青霉素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如青霉素G、青霉素V、氨苄青霉素等。
不同种类的青霉素对不同细菌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在用药时需要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青霉素种类。
2. 注意青霉素的给药途径:青霉素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途径给药。
不同途径的给药方式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3. 注意青霉素的剂量和给药频率:青霉素的剂量和给药频率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成人的青霉素剂量为1-2克,每4-6小时一次;儿童的剂量则根据体重进行调整。
严重感染病例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
4. 注意青霉素的疗程:青霉素的疗程一般为7-10天,但对于某些感染病症,如链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梅毒等,可能需要更长的疗程。
在使用青霉素治疗时,应严格按照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过早停药。
二、青霉素的注意事项除了用药原则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来确保青霉素的安全有效应用:1. 注意过敏反应: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部分患者可能对青霉素过敏。
在使用青霉素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并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对于已知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青霉素或选择其他抗生素。
2. 注意交叉过敏反应: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存在交叉过敏反应的风险。
如果患者对头孢菌素过敏,也可能对青霉素过敏。
在使用青霉素前,应询问患者是否对头孢菌素过敏。
3. 注意肾功能:青霉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应慎用青霉素。
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青霉素的剂量和给药频率。
青霉素治疗肺炎的效果与注意事项
青霉素治疗肺炎的效果与注意事项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青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对于肺炎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青霉素治疗肺炎的效果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青霉素的治疗效果青霉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对于多种细菌感染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肺炎的治疗中,青霉素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阻断其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青霉素对于肺炎球菌等常见的肺炎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地杀灭这些细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症状。
此外,青霉素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促进患者的康复。
因此,在肺炎的治疗中,青霉素不仅可以直接杀灭病原菌,还可以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使用青霉素需注意的事项1. 药物过敏史: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部分患者对青霉素过敏。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肺炎之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2. 耐药性:青霉素的广泛应用导致了一些细菌对其产生了耐药性。
在选择使用青霉素治疗肺炎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等,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青霉素。
3. 剂量和疗程:使用青霉素治疗肺炎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过高的剂量则可能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4. 药物相互作用:青霉素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肺炎时,医生需要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5. 不良反应:青霉素治疗肺炎的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
患者在使用青霉素期间应密切观察自身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6. 完成疗程:使用青霉素治疗肺炎时,患者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整个疗程,不得随意中断。
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病原菌未被完全清除,从而引起复发或耐药菌株的产生。
总结:青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在肺炎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青霉素用药注意事项
青霉素用药注意事项
一、青霉素用药注意事项二、青霉素类药物主要引起的不良反应三、青霉素的作用和主治
青霉素用药注意事项1、青霉素用药注意事项之不与特定药物混合静滴由于青霉素可抑制某些肝脏酶的活性,因此可干扰甲苯磺丁脲、苯妥英钠和双香豆素在人体内的生物转化,可增强甲苯磺西脲、苯妥英钠的作用,对双香豆素和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均可增强。
青霉素不宜与盐酸四环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E、磺胺嘧啶钠、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混合静滴,以免发生沉淀或降效。
2、青霉素用药注意事项之不与氯霉素联用
氯霉素与青霉素一般不要联用,因氯霉素为抑菌剂,而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联用可影响青霉素的抗菌活性而降效。
但这一问题尚有争论,意见不一,因两者联用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混合感染及颅内感染临床效果好。
解决的办法,如需联用,宜先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
3、青霉素用药注意事项之注意过敏反应
要到有抢救设备的正规医疗单位注射青霉素,万一发生过敏反应,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在注射过程中任何时候出现头晕心慌、出汗、呼吸困难等不适,都要立即告诉医生护士。
注射完青霉素,至少在医院观察20分钟,无不适感才可离开。
不要在极度饥饿时应用青霉素,以防空腹时机体对药物耐受性降低,诱发晕针等不良反应。
青霉素类药物主要引起的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
青霉素是临床上非常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之一,约占0.7%-10%[1],其导致的过敏反应类型比较多,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
浅谈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浅谈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及注意事项青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螺旋体感染。
青霉素的毒性较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为3%—6%,多发生于多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
偶见初次用药的患者,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都可以出现,但以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样反应较为多见。
1主要表现为:荨麻疹。
严重者会发生剥落性皮炎,后者一般于用药后7—14天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
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上述反应多不严重,停药或应用H1受体阻断药可恢复,属一型变态反应的过敏性休克,虽然少见,但要发生,发展迅猛,可因抢救及时而死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
2由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务必要做好预防及急救准备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抢救。
2.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2.2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
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物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盐酸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排血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2.3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药,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
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
2.4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
2.5静滴液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仍未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2.6若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体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青霉素使用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青霉素使用注意事项与禁忌症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然而,正因为其广泛应用,青霉素的使用也需要一定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青霉素的使用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一、青霉素的注意事项1. 青霉素过敏史:青霉素过敏是使用青霉素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医生应仔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尤其是对青霉素类药物是否有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曾经出现过青霉素过敏反应,应避免再次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以免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2. 肾功能:青霉素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肾脏,因此,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对于青霉素的使用至关重要。
如果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等情况,应调整青霉素的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3.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通常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在给予老年患者青霉素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
医生应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案,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4.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青霉素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的使用也需要特别注意。
虽然青霉素在动物实验中没有显示出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但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使用仍需慎重。
医生应在权衡利弊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青霉素。
二、青霉素的禁忌症1. 青霉素过敏:青霉素过敏是使用青霉素的绝对禁忌症。
如果患者有过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史,应禁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2. 肝功能损害:患有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禁止使用青霉素。
因为青霉素在肝脏中代谢,肝功能损害会导致药物代谢减慢,从而增加药物在体内的积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3. 肾功能损害:患有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也应禁止使用青霉素。
如前所述,青霉素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肾脏,肾功能损害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积聚过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处理、注意事项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及处理、注意事项一、发生机制: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映,发生率为5~10/万,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退亦快。
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解释是:青霉素本身不具有抗原性,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而发挥完全抗原的作用,有些个体在此作用下能产生相当的量IgE类抗体。
IgE能与肥大细胞核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
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时,变应原与上述细胞表面的IgE特异性地结合,所形成的变应原——IgE复合物能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使之脱离颗粒。
从排出的颗粒中及从细胞内释放出的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如组胺、激肽、白三烯等,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和腺样体分泌增多。
临床上可表现为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严重时可引起窒息、血压下降或过敏性休克。
至于初次注射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则很可能与患者在以往生活中,通过其他方式解除过于青霉素有关的变应原成分有关。
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即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时(皮内试验结果阴性);还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伴濒死感。
(2)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
(4)其他过敏反应表现: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
注意事项1、青霉素过敏实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皮肤试验液必须现用现配,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4、严密观察患者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青霉素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青霉素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引言: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青霉素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帮助医学人员更好地使用该药物。
一、青霉素的特点及作用机制:青霉素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某些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
二、青霉素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1. 预防性应用:青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常常被用于外科手术中的预防性应用。
在手术前给予患者一定剂量的青霉素,可以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和术后感染的发生。
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手术中,如心脏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预防性应用青霉素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2. 治疗性应用:除了预防性应用外,青霉素在一些外科手术中也有治疗性应用。
例如,在一些手术中可能会出现感染的情况下,如开腹手术、烧伤创面清创术等,可以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
青霉素可以有效抑制感染的细菌生长,减少感染的范围和程度。
三、青霉素应用的注意事项:1. 药物过敏:青霉素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应用时需注意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在手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进行必要的过敏试验。
对于已知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物,以免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2. 耐药性问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在使用青霉素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细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
对于耐药菌株,应选择其他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 剂量和给药途径:青霉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剂量过高可能引起药物毒副作用,剂量过低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给药途径可以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情况选择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口服等途径。
4. 药物相互作用:青霉素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毒副作用的发生。
简述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简述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以下是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注意过敏反应:某些人对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就医。
2. 注意肾功能:由于青霉素类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要慎重。
剂量需要适当调整,以防止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导致中毒。
3.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青霉素类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毒副作用。
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期间,要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特别是非处方药。
4. 注意儿童和孕妇的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在儿童和孕妇中的使用需要谨慎。
儿童和孕妇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需要依据医生的建议确定剂量和使用方案。
5. 注意用药时间和间隔: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时间和间隔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严格执行,不可随意中断或延长用药时间。
6. 注意对常见病菌的有效性:由于青霉素类药物存在药物耐药性问题,对某些病菌可能不再有效。
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感染时,应注意医生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来确定药物
的选择。
总之,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并在用药过程中留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青霉素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
青霉素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引言: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的发现和应用在医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外科手术中,青霉素的使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青霉素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包括其药理作用、适应症和使用注意事项。
一、青霉素的药理作用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青霉素通过与细菌细胞壁合成的酶(称为PBP,即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阻断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破裂和细菌的死亡。
青霉素对革兰阳性细菌和一些革兰阴性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对抗青霉素酶产生的细菌则失去了抗菌作用。
二、青霉素在外科手术中的适应症1. 预防感染外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组织和皮肤会受到创伤,容易引起感染。
青霉素可以作为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减少手术创面感染的风险。
一些手术,如开放性创伤修复、胆囊切除术和腹腔手术等,常常需要使用青霉素来预防感染。
2. 治疗感染在外科手术中,如果患者已经感染了细菌,青霉素也可以用于治疗感染。
例如,在手术后出现的术后感染,可以通过青霉素进行治疗。
同时,青霉素也可以用于治疗手术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
三、青霉素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注意事项1. 药物过敏史在使用青霉素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青霉素过敏反应严重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医生应选择其他合适的抗生素。
2. 剂量和给药途径青霉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剂量过低可能导致抗菌效果不佳,剂量过高则可能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给药途径可以选择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需要进行选择。
3. 药物相互作用青霉素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与肌松药、抗凝药等药物。
在使用青霉素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结论:青霉素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青霉素对皮肤感染症的疗效
青霉素对皮肤感染症的疗效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症。
其中,青霉素在皮肤感染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青霉素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青霉素在皮肤感染症治疗中的疗效。
青霉素是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对于许多致病菌,青霉素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一些厌氧菌等。
这使得青霉素成为治疗皮肤感染症的首选药物之一。
在皮肤感染症的治疗中,青霉素适应症广泛。
常见的皮肤感染症包括蜂窝织炎、脓疱疮、蜂窝织炎、疖、疖肿等。
这些感染症通常由细菌引起,而青霉素对于许多致病菌的杀菌作用较强,因此在这些感染症的治疗中,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选择。
青霉素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形式。
对于轻度的皮肤感染症,如脓疱疮、疖等,口服青霉素可以有效地治疗。
而对于重度的皮肤感染症,如蜂窝织炎等,静脉注射青霉素更为常用。
在使用青霉素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剂量和疗程,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尽管青霉素在治疗皮肤感染症中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特别是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青霉素。
其次,长期或过量使用青霉素可能会导致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并避免滥用。
此外,青霉素还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时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总结起来,青霉素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在治疗皮肤感染症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其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
在皮肤感染症的治疗中,青霉素适应症广泛,常见的感染症包括脓疱疮、疖、蜂窝织炎等。
青霉素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形式,具体使用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在使用青霉素时,需要注意过敏体质、耐药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青霉素对败血症的治疗作用
青霉素对败血症的治疗作用引言: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常常导致器官功能损伤和死亡。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败血症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青霉素的治疗作用、机制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青霉素的治疗作用:青霉素是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许多革兰阳性细菌和一些革兰阴性细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在败血症治疗中,青霉素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它对许多致病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青霉素的治疗机制: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细菌细胞壁是细菌生存和繁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成需要靠一系列的酶来完成。
青霉素可以与这些酶结合,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此外,青霉素还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的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青霉素的使用注意事项:1. 药物过敏:青霉素过敏是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应避免使用该药物,以免引发严重过敏反应。
2. 耐药性问题:由于青霉素的广泛应用,一些细菌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败血症时,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耐药菌株引起的治疗失败。
3. 药物剂量和疗程:青霉素的剂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剂量,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
4. 不良反应:青霉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结论:青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对于败血症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然而,由于药物过敏、耐药性问题以及药物剂量和疗程等因素的存在,医生在使用青霉素治疗败血症时需要谨慎选择,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等,医生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青霉素的药用价值 使用注意事项
青霉素的药用价值使用注意事项*导读:青霉素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且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就让我们来更加深入认识青霉素吧!*青霉素介绍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
青霉素属于-内酰胺类抗生素(-lactams),-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
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
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
*药理作用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
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它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通过数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针剂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别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
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
*青霉素使用注意事项1.口服或注射给药时忌与碱性药物配伍,以免分解失效。
⒉该品不宜与盐酸四环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E、磺胺嘧啶钠、三磷酸腺苷、辅酶A等混合静滴,以免发生沉淀或降效。
⒊氯霉素与青霉素一般不要联用,因氯霉素为抑菌剂,而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联用可影响青霉素的抗菌活性而降效。
但这一问题尚有争论,意见不一,因两者联用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混合感染及颅内感染临床效果好。
解决的办法,如需联用,宜先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
简述应用青霉素注意事项
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生素治疗的药物,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过敏反应:某些人对青霉素过敏,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发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医生会询问您是否有过对青霉素或其他类似抗生素的过敏反应。
如果有过敏史,应避免使用青霉素或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使用。
2.细菌耐药性:青霉素已经存在多年,细菌对其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在使用青霉素治疗感染时,医生需要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青霉素,以及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感染没有明显改善,医生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3.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与青霉素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或增加副作用风险。
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
医生可以评估潜在的相互作用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4.剂量和用法: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青霉素。
剂量和用法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体重、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因素。
遵守正确的剂量和用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5.副作用:青霉素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
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如呼吸急促、胸痛、皮疹等,请立即告知医生。
在使用青霉素期间,最好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并询问医生关于特定情况下的注意事项。
只有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指导使用青霉素,才能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青霉素的药理作用、过敏及注意事项
作者:林会明杨光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3期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一下青霉素的药理作用、毒性、副作用以及过敏原因,过敏后应该怎样处理,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关键词:青霉素;药理;毒性;过敏
一、青霉素药理药效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類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
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 ,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
对该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
注入体内可致癫痫样发作。
大剂量长时间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药或降低剂量可以恢复。
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
肌注或皮下注射后吸收较快,15~30min达血药峰浓度。
青霉素在体内半衰期较短,主要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青霉素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青霉素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
青霉素用于敏感菌或敏感病原体所致的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心内膜炎、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
二、青霉素药物毒性
青霉素是各类抗生素中毒副作用最小的,因为其作用机理在于破坏细胞壁形成过程和结构,而人体没有细胞壁。
青霉素对人体基本没有药理毒性,但大剂量青霉素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中毒。
青霉素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在于青霉素的提纯不足,其中的杂质容易使人体过敏。
⒈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
严重的过敏反应为过敏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率为0.004%~0.015%,Ⅱ型变态反应为溶血性贫血、药疹、接触性
皮炎、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Ⅲ型变态反应即血清病型反应亦较常见,发生率为1%~7%。
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者,病死率高。
因此,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病人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作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
心跳停止者,肾上腺素可作心内注射。
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给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
亦可考虑采用抗组胺药以减轻荨麻疹。
青霉素不稳定,可以分解为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
前者可聚合成青霉噻唑酸聚合物,与多肽或蛋白质结合成青霉噻唑酸蛋白,为一种速发的过敏源,是产生过敏反应最主要的原因;后者还可与体内半胱氨酸形成迟发性致敏原-青霉烯酸蛋白,与血清病样反应有关。
⒉毒性反应:青霉素毒性反应较少见肌注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
鞘内注射超过2万单位或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反应(青霉素脑病),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的病人。
青霉素偶可致精神病发作,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后个别病人可出现焦虑、发热、呼吸急促、高血压、心率快、幻觉、抽搐、昏迷等。
此反应发生机制不明。
⒊二重感染:用青霉素治疗期间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过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⒋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与高钠血症:如静脉给予大量青霉素钾时,可发生高钾血症或钾中毒反应。
大剂量给予青霉素钠,尤其是对肾功能减退或心功能不全病人,可造成高钠血症。
每日给予病人1亿单位青霉素钠后,少数病人可出现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钠血症。
⒌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或其他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称赫氏反应,系大量病原体被杀灭引起的全身反应。
治疗矛盾也见于梅毒病人,系由于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但组织修补较慢,或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6.兽医临床上的过敏一般较轻,主要表现为流汗、兴奋、不安、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站立不稳、有时见荨麻疹、眼睑和面部水肿,阴门和直肠肿胀和无菌性蜂窝织炎、严重时休克甚至死亡。
三、注意事项
⒈青霉素的副作用中,过敏性休克是致命的,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表现为脑病及周围神经损害的神经毒性作用易被忽略。
必须打消以往认为青霉素只要不过敏,就很少有中毒的观念,千万不要大剂量滥用青霉素(包括其它抗生素),必须用时,尽量少用静脉输注,老年人、小儿尤应慎用;此外,还须注意,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合用时,更易引起青霉素脑病的发生。
⒉青霉素原本是高效低毒的抗生素,在人类抗感染的历史上立过赫赫战功,至今声望不减。
可能正因如此,出现了青霉素越用越广、剂量日益增加的趋势。
有的竟一日数次,并数日连续用药。
这不仅致血中青霉素浓度居高不下,还使得脑脊液中青霉素浓度也节节递增,当脑脊液中的浓度>8单位/毫升时,就会刺激脑神经继而出现反射亢进、知觉障碍、幻觉、抽搐、昏迷等脑病症状,也可致短暂的精神失常,尤其是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和小儿更易诱发本病。
⒊由于肾功能减退及血浆白蛋白减少,引起血浓度升高和脑脊液药物浓度升高,从而产
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的缘故。
因此,在老年人应用抗生素时,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为防止“青霉素脑病”的发生,该类药物剂量不宜过大,如病情需要大剂量时,宜每日剂量分3次~4次给予。
⒋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抗生素种类繁多诸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泰能、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多粘菌素E、磺胺、喹诺酮、抗痨药异烟肼、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种类的部分药物都可不同程度地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出现各种脑部症状。
[9]
5. 要到有抢救设备的正规医疗单位注射青霉素,万一发生过敏反应,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
在注射过程中任何时候出现头晕心慌、出汗、呼吸困难等不适,都要立即告诉医生护士。
6. 注射完青霉素,至少在医院观察20分钟,无不适感才可离开。
7. 不要在极度饥饿时应用青霉素,以防空腹时机体对药物耐受性降低,诱发晕针等不良反应。
8. 两次注射时间不要相隔太近,以4~6小时为好。
静脉点滴青霉素时,开始速度不要太快,每分钟以不超过40滴为宜,观察10~20分钟无不良反应再调整输液速度。
9. 如果当天有注射青霉素史,在家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呼吸困难等不适,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参考文献:
[1]刘士敬、青霉素类抗生素类概述[J] 中围神区药师 2010-34(7)
[2]青霉素 .维基百科201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