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陶冶
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江西省抚州市实验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纽带,具有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
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情感色彩,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情感为出发点,又以情感为归宿,重视情感体验和情感挖掘,让情感“滋润”学生的心灵。
一、在教学实践中领会情感教育的意义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小学生的情感特征十分鲜明突出,他们情感丰富,对一切客观事物都怀着极大的热情,而且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要建立一个生爱学、师乐教的良好教学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渗透性,能够通过语文教学将文中所承载的情感溶进学生的血液,成为学生的情感。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感情、坚贞高尚的节操、爱憎分明的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它能不露痕迹地启发学生,挖掘学生的灵性,唤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使其向上、向善的情感不断得到巩固。
语文教材都浸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学生们要从审美对象中感受到美,获得美感,就必须要有情感。
而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内化情感,并在情感的渗透和驱使下去发现美,感受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在挖掘文本时把握情感教育的因素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包含着作家自己的人生阅历、思想感悟、审美观念。
课文中既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又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
教师要深刻地解读教材,让学生明白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师生的情感获得共鸣。
有的课文,感情比较明显,可以从特定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引导,通过对词句的学习,加深对思想感情的领会。
心理健康教案——小学语文课文情感阅读
心理健康教案——小学语文课文情感阅读。
1.理解情感阅读的定义情感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本情感的感受和认知,获取对情感的理解及表达。
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关注文本信息的理解,还注重学生对情感信息的接受及表达。
因此,情感阅读是一种针对文本情感的意义分析与应用。
2.建立情感阅读的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建立情感阅读的目标是培养良好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情感阅读,学生可以受到文本情感的启迪,正确地理解及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可以发展探究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字阅读能力。
而建立情感阅读的目标,则需要在选择教材和设计课程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3.设计情感阅读的教材教材是情感阅读中最基本的要素。
为了善于开展情感阅读教育,教师应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教材,如:优美的文学作品,描写社会生活及人物性格深刻的作品及情感鲜明的文章等。
这些教材的阅读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能够切实体验和感受到情感变化。
同时,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并激励学生表达感受与意见。
4.设计情感阅读的教案教案是情感阅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情感阅读教材进行认真的阅读,并引导学生体验及表达阅读过程中的感受。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情感阅读的讨论,有序地启发学生情感思维。
一方面,教师可以加强学生情感表达技巧的训练,提高其情感体验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注重理性分析与情感体验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不断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5.评估情感阅读的效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成长。
因此,在情感阅读教育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在于判断教育成果的质量,检测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并将不良的情况及时纠正。
对于小学阶段,情感阅读教育评估应以学生情感态度、思维认知、情感表达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变化为主要评估指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彰显语文魅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彰显语文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把握语文的特点、彰显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
语文具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语文是美的熏陶、情的沉浸、智的启迪,语文以它抑扬顿挫的语音、象形会意的文字、丰富多彩的词语在众多学科中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
因此,结合语文的特点引领学生步入精彩的语文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在深情朗诵中体验语文情感魅力阅读是一种灵魂的探险,是超时空的心灵对话。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精读课文是编者精心挑选后编纂的作品,是学生的精神家园,陶冶着学生的思想和情操,提高着学生的精神境界,传递着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诵读的能力,使其在反复诵读课文中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有感情的朗读,可加速学生感知内容,加深理解,调动学生的审美激情,体会作者表现的情感。
朗读的时候可根据文中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采用不同的语调。
大体来说,情感低沉的文章,宜采用个别读,从而体会节奏的阴柔美;而激昂、热烈的文字,则宜采用集体诵读,从而体会节奏的奔放美。
如诵读《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指导学生怀着庄重、悲痛、依依惜别的情怀,运用深沉、缓慢的语调,通过范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形式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都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在朗诵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情感的魅力。
二、在人物剖析中彰显语文形象魅力入选小学教材的作品塑造了五彩缤纷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或正面着色,或侧面渲染,无不栩栩如生。
《将相和》集中刻画了一个胸襟开阔、顾全大局的爱国者形象,《草船借箭》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的智者形象等等,这些人物形象也都展现了艺术形象所具有的审美特质,给予学生不同的审美震撼。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剖析人物形象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体会1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最便捷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交流的最有效的方法,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缺少热情,喜欢看漫画,喜欢那些漫画多于文字的故事,知识摄入量却很少,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
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
课改改变学生传统的偏重于记忆、理解、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视研究性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
我更关注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第一、加强字词句训练,打好阅读的基础字、词、句是__之根,也是阅读之本,要是一个学生连起码的字词句关都不能通过,怎么可以打开阅读的大门呢?为此,在学每篇课文之前,我都会提前让学生预习字词,在正式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讲授那些难懂,难记的字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扫清阅读最基本的障碍,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重视的。
第二、抓好诗词的训练。
古诗词其实是句子的精华,学生掌握一定的诗词和学会运用诗词对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特别重视句子、诗词的讲解,如《望天门山》等古诗,文中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于是我利用课间营造氛围,学生根据图片就可以身临其境的体会当时的意境,体会诗句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这些诗句、修辞用得恰如其分。
第三、给学生延伸想象的机会。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在阅读活动中,鼓励学生想象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情节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并加以讲述。
语文教学中激发小学生情感的方法6篇
语文教学中激发小学生情感的方法6篇第1篇示例: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小学生情感的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内容应该贴近他们的生活,注重与他们的日常经验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课文或者图片等教学内容,来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在教学《草房子》,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村的风景、农民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田园风光的美丽和农民的辛勤,从而引发学生内心深处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单向的灌输,而应该是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甚至是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投入。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情境,让学生们在讨论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情感投入。
通过让学生体验文学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启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或者演绎文学作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并感受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在教学《小狗包弟》,可以通过学生表演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作品中小狗包弟的聪明和善良,感受到友情与爱心的力量。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在教学《诗歌欣赏》,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者社区中欣赏花草树木,让他们用心感受自然的美丽,通过实践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愉悦,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自然、对诗歌的热爱和情感投入。
语文教学中激发小学生情感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对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对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研究引言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1 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引导,更是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建设和优良情感品质的内化。
情感教育不仅仅是在学生外在行为层面进行引导,更是在心灵层面进行教育。
1.2 情感教育与语文素养的结合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素养的培养也需要情感教育的支持与引导。
情感教育与语文素养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品德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感教育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三个方面展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2.1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会写作文、做选择题,更能够获得相应的心灵陶冶。
2.2 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情感教育文学作品是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选择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2.3 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体验到情感的魅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上述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情感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情感教育能够对学生学习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取得好成绩提供有利条件。
在情感教育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解文学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情感教育与语文素养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策略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策略语文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培养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意义1.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学业任务。
2.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培养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情趣和审美情感。
3.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类型的文章和不同观点,从中学会分析和评价信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4.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世界、历史、文化等内容,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策略1.鼓励多读书多读书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包括课外读物、名著、童话故事等,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在鼓励学生多读书的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理解文章、如何提炼文章核心内容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3.多方位培养阅读兴趣除了鼓励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书籍外,还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比赛、朗诵比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阅读的乐趣。
4.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和家庭都应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推荐优秀的作品,分享阅读心得,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5.注重阅读与实践相结合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与实践相结合。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学生情感陶冶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修养。
本文将通过梳理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古诗词教学的特点、探讨情感陶冶的重要性,以及提出相关的情感陶冶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情感陶冶与发展。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学校课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小学语文课程要注重古诗词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学习方式呆板等问题,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不足,从而限制了古诗词教学对学生情感陶冶的作用。
二、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古诗词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
古诗词语言表达优美,富有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
古诗词贴近生活,能够滋养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古诗词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适合用来进行学生情感陶冶。
三、情感陶冶的重要性情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小学生阶段,情感陶冶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在师生交流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情感陶冶与发展。
四、情感陶冶策略1. 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古诗词的背景故事、作者的人生经历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品读古诗词,让学生置身于古人的情境中,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和表达,从而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2. 感悟情感内涵,引导情感表达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研究摘要:随着社会与时代的进步,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准在逐步提升,而对于小学语文中古诗词的教学也不例外,而对于以往的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而观,古诗词教学的学生满意度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那么存在一定数量的教师认为其主要原因为小学生没有进行古诗词学习的环境,从而本为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陶冶的策略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学生群体;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情感陶冶策略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背景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提升,已经有一部分的教师明确古诗词教学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满意度也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当前古诗词的教学在教学途径、教学环境、课堂满意度等方面仍然需要进行改善,因此,教师群体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课堂传授之时,若想扭转当前古诗词教学的颓势,那么就需要从多方面对于教学主体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符合教学主体自身情况的针对性策略。
在古诗词教学的深度层面,小学的语文课本当前对于教学主体进行的古诗词讲授,只是一味的分析诗词本身或是集中于作者的背景与经历进行分析,这样的讲授与分析只是泛泛而谈,没有真正的起到对小学生的情感进行陶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培养教学主体对于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当然也就无法提升我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水平。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一)提升教学主体的语文学习效率泱泱中华,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聚集了众多的人物,由古论今,古诗词作为文化长廊中熠熠星光,曾在历史的演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那么既然古诗词与历史密切相关,而历史使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中古诗词的教学也会令教学主体充分感受到诗词的精妙之处,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侧面反映出古诗词的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是举足轻重的,其重要性不言自明[1]。
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团队若要提升小学语文中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情感的塑造水平,同时需要对教学主体进行文化的熏陶,全面提升教学主体的古诗词水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情感体验的教学策略 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情感体验的教学策略一、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这是很有针对性的。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总体上存在一种不良倾向:教师分析得过多过细,面面俱到,搞烦琐哲学,挤掉了阅读主体阅读、思考、讨论、感受、体验的时间,结果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加强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繁锁分析的弊端。
注重情感体验,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
这一要求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果我们不去指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如果他们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他们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可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关于加强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考教师怎样指导才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思考:1. 要善于创设激发学生情感活动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情感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引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必须要有“煽”情的氛围和环境,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
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日渐广泛,创设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必将越来越丰富。
但不论使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在情境创设上,必须注重教师的感情投入,用教师之情去触动学生之情,倾注真情,以情激情,以情换情,营造师生感情和谐共振的理想情境。
2.要善于抓住课文的“传情点”文章的情感信息总是附着或蕴藏于一定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方式之中。
所谓传情点,是指那些在传情达意上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
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传情点,架设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
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切入,就能让学生直接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地体验和领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感体验和互动交流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下面将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一、创设情境进行语文教学1. 创设真实情境小学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语文。
在教学《小猪佩奇》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模仿故事情节角色,真实感受并学习角色的语言表达和情绪表现。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语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理解和掌握。
2. 利用虚拟情境除了真实情境外,还可以利用虚拟情境来进行语文教学。
通过VR技术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的诗词境地,感受古人的诗情画意;或者通过动画、影视等媒体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的空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情感体验1. 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学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各种游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设计语言游戏、语文趣味竞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经典语文作品、名人传记、文学名著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听媒体的展示,深入感受作品的情感魅力和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文情趣。
三、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1. 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探讨、合作,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文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创作,表现对古诗词情境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语言表达。
2. 创设角色情境,进行情景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角色情境,让学生扮演具体角色,进行情景对话。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
TODAY语文天地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帅 丽(江西省南昌市书院小学 江西 南昌 330000)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历几千年文化熏陶沉淀下来的瑰宝,篇章虽短,意境却大,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在小学语文古诗词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学生无法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陶冶情感,基于此,本文就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情感陶冶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情感陶冶;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3-0068-01 古诗词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本身就具备的内在美条件,在教学中阐述其中含蓄美以及古代文人骚客在诗中寄托的情感,使学生提升内在美的鉴赏能力。
此外,大部分古诗词意境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让小学生凭借对古诗词的理解形成主观印象,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1.了解诗词背景,引发情感共鸣大多数诗词创作都与诗人自身的经历以及当时的背景遭遇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让学生了解诗词背景才能更加准确认知,体会诗词,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当搜集相关资料,方便更加深入的了解古诗词,特别是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讲解或诗词的背诵,而应尽力进行全面的学习,并消化总结与归纳知识。
让学生了解诗词背景时不可直接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应选择核心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背诵诗词、理解诗词前展开介绍。
或者由于各个时期背景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多次讲述,以此来引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应使学生受到真善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和熏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优化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是,结合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二是,结合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怀:三是,结合语文课程的课外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实施自己的想法,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陶冶情操、情感在小学高年级学习过程中,语文一直是比较重要的学习科目。
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情感的特殊载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从众多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和性格都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老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情操的培育,学会用语文课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小学高年级语文在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具有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结合语文课既学到文化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结合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青少年要全面发展,除了要思想健康、有文化知识之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心理因素,例如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在小学高年级课程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非常优美的文学作品,这就为开展审美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一些语言感受作者描绘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分辨美丑、善恶、是非,从而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欣赏能力和辨别能力。
在对文学作品的剖析和讲述中,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使学生在思想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老师要在课堂中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就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开展陶冶式教学,实现教学灵动化
开展陶冶式教学,实现教学灵动化作者:张苗苗来源:《语文天地·小学版》2019年第03期教书是为了育人,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真诚、善良、美好的人,即发展人性中的真善美,抑制人性中的假恶丑。
所以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育人特点就应该是陶冶式的,这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而要实现语文教学的魅力及意义的丰富性,依赖于语文教学情境的积极创设,依赖于师生开放的胸襟、自主的理解、自主的表达、开阔、融洽的话语空间和交流情境,师生对教学过程积极主动的参与、创造、共享。
这意味着小学语文的教学形式也是开放的、灵活多样的,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恰到好處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更新变换,保持其运用的新颖性和灵活性。
一、情感暗示法语文教学的成功,调动学生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而要想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作为情感的直接驱动者,本人首先要被感染,然后才能成为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例如在准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我几次被文中着力渲染的五壮士牺牲时的悲壮气氛所感染,深深钦佩五壮士为革命事业而不惜粉身碎骨的牺牲精神。
我这种情感在讲课中自然流露了出来,学生们也深又同感,有些学生还讲述了他们了解的其他革命故事,大家都唏嘘不已。
我顺势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当然,教师不仅需要投入情感开展教学活动,还需要挖掘文章中的情感成分去触发学生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许多文章蕴含着荡人心扉的激情,可以给人以情感的陶冶。
教师应该善于“未成曲调先有情”,即教师先动之以情,潜移默化的开启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感受文中之情,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引导学生从赏读“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的天气描写,“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的场面描写,“踮着脚望着望”等动作描写,体会人民哀悼周总理,怀念周总理,留恋周总理的强烈情感。
阅读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桥梁和纽带
阅读是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桥梁和纽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承担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文章,包括故事、诗歌、科普知识等,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己的情感和思维,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所以,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品德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阅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课堂,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开展朗读比赛、朗诵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利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优秀的阅读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和阅读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解读文章的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的能力。
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
三、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技巧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运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表达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发布时间:2022-08-19T07:35:15.003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4月8期作者:许晓静[导读] 现阶段,情感教育备受关注,也引起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许晓静安徽省无为市杏花泉中心小学 238300摘要:现阶段,情感教育备受关注,也引起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关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极为重要。
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而且也是学生情感价值培养的主要途径。
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将情感培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不断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拥有更健康的情感,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引言: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部分,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为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要格外重视情感培养在阅读理解中的渗透,逐步完善学生的思想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1、具有调控小学生情绪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情感特征十分明显,其心智尚未成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其情感非常丰富,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所有事物充满了求知欲,并怀有好奇心,且热情满满。
但由于他们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其还不具备看清事物本质的能力,没有是非鉴别能力,所以,情感表现并不明显,经常是随心所欲,容易冲动,情感极易外露,稳定性和可控性比较差,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更需要被人理解,来自老师和身边人的认可,受到他人的尊重。
如学习《棉花姑娘》一课时,因文顺势教育学生请求别人帮忙时,要使用礼貌用语。
情感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加深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这样才能够有效调控学生情感,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学习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语文教育功能得以实现。
2、具有熏陶作用。
情感教育极具渗透性,教师可以通过文章所承载的情感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并培养出纯洁的感情,学会理性认识世界万物,帮助小学生追求真善美,因此,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健康的情感,以此来作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不断地得到完善,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避免出现情感偏差现象,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陶冶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
小学生的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表现形态不断变化,内容不断丰富,稳定性不断加强。
小学阅读教材中,许多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些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的效果。
为此,我就阅读教学如何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方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验:
一、品味语言
特定的语言总是表达特定的情感;同时,特定的表情方式和文章的情感倾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只有从语言入手,让学生揣摩与品味语言,强化语言训练,方能使阅读教材的思想感情如春风化雨,起潜移默化作用。
例如,第九册基础训练中的《心愿》一文中的小姑娘说的一句话:“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
”“他们”是谁?学生不能看出,“他们”是指小姑娘的爸爸到中国买回去的20多个不同模样的泥人。
教师指出:这些供人玩赏的泥人,小女孩却亲热称为“他们”,这是怎么回事呢?以此引发学生的思索。
经过一番分析讨论,学生理解了小姑娘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寄托在对泥人的感情里,在姑娘眼里,这些泥人跟住进她
家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中国人一样,理解了文中“爸爸”对中国人民友谊的种子深深地播在小姑娘的心田里。
作者表达思想感情方
式是很含蓄的,只有对作品语言仔细品味、揣摩,才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丰富深刻的感情。
二、评价议论,角色表演,体验情感
教学一篇课文,学生的情感可能与主人公或作者的情感产生共
鸣的地方,不可轻易放过,可让学生通过谈体会、评人物,进行情感体验,强化教育,同时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教学第五册《你们想错了》一文,当学生的脑海里浮现出方志敏沉着以对,在敌兵面前毫不畏惧,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个敌兵威逼方志敏的话和方志敏斥责敌兵的话,而后谈谈感受,学生定会受到方志敏那种崇
高品质的感染。
故事性强的课文,分角色表演是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一种良好
的方式。
根据小学生喜好自我表现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行组成表演小组,商议角色分工,接着去仔细研读课文,梦想所演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角色的内在的情感和思想,然后指导他们表演。
这种做法强调通过创造性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充实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如教学第三册《狼和小羊》,教师让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狼和小羊,组织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游戏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扮演“狼”的同学,要做出“气冲冲”、“龇着牙”、“逼近”、“大声嚷”、“扑上去”等凶残动作;扮演“小羊”的同学注意“吃了一惊”、“温和地说”、“喊”的语气神态。
这样,学生可以加深对小羊善良、温和和狼的虚伪、凶残的认识,而且在憎恶凶恶的狼,同情善
良的小羊等方面有深刻体验。
三、巧设问题,引导想象,深化情感
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去想象教材描绘的情境,是激发思维,陶冶情感的有效手段。
例如教学第七册《再见了,亲人》一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复述、了解大娘、大嫂、小金花三个人物在抗美援朝中怎样为救护人民志愿军不怕流血牺牲的崇高思想,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志愿军又是怎样对待朝鲜人民的呢?学生经过引导启发,展开了联想,头脑中浮现出一幕幕电影中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在抗美援朝中流血牺牲的光辉形象,争着回答。
接着教师又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中朝人民的友谊是一种什么样的友谊?这就促
使学生既能归纳出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又能用书或课外阅读中的实例来说明道理。
这样有的放矢地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地深化情感。
四、指导朗读,产生共鸣,陶冶情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加深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它具有很强的艺
术感染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情感。
例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了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去,教师先让学生录音,想象小
扬科被毒打的悲残情境。
之后,许多学生定会露出同情的表情。
通
过讲读,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读扬科欣赏自然界声乐的部分,节奏放慢,带有欣赏的语气;读扬科听旅店里音乐部分,语调低而急促,表达出恐惧、紧张和渴望的感情;读扬科之死部分,语调缓慢低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时注意了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起伏变化,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小扬科那有才能惨遭残害、孤单无援的形象,从而加强了对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激发了对小扬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