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习题库及部分答案58页分析解析
《汽车设计》-课后题及答案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汽车的主要参数有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载质量、质量参数、汽车总质量和轴荷分配。
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稳定操作性参数、舒适性。
参数的确定:①整车整备质量m: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的整车质量。
②汽车的载客量:乘用车的载客量包括驾驶员在内不超过9座。
③汽车的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④质量系数: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⑤汽车总质量:装备齐全,且按规定满客、满载时的质量。
⑥轴荷分配: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时,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答: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小,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点: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3.何为轮胎的负荷系数,其确定原则是什么?答: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与轮胎额定负荷值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
确定原则:对乘用车,可控制在0.85-1.00这个范围的上下限;对商用车,为了充分利用轮胎的负荷能力,轮胎负荷系数可控制在接近上限处。
前轮的轮胎负荷系数一般应低于后轮的负荷系数。
4.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问为什么要有五条基准线缺一不可?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如果设计时没有统一的基准线,结果会怎样?答:在绘制整车总布置图的过程中,要随时配合、调整和确认各总成的外形尺寸、结构、布置形式、连接方式、各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操纵机构的布置要求,悬置的结构与布置要求、管线路的布置与固定、装调的方便性等。
《汽车设计》课后题及答案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汽车的主要参数有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载质量、质量参数、汽车总质量和轴荷分配。
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稳定操作性参数、舒适性。
参数的确定:①整车整备质量m: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的整车质量。
②汽车的载客量:乘用车的载客量包括驾驶员在内不超过9座。
③汽车的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④质量系数: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⑤汽车总质量:装备齐全,且按规定满客、满载时的质量。
⑥轴荷分配: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时,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答: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小,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点: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3.何为轮胎的负荷系数,其确定原则是什么?答: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与轮胎额定负荷值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
确定原则:对乘用车,可控制在0.85-1.00这个范围的上下限;对商用车,为了充分利用轮胎的负荷能力,轮胎负荷系数可控制在接近上限处。
前轮的轮胎负荷系数一般应低于后轮的负荷系数。
4.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问为什么要有五条基准线缺一不可?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如果设计时没有统一的基准线,结果会怎样?答:在绘制整车总布置图的过程中,要随时配合、调整和确认各总成的外形尺寸、结构、布置形式、连接方式、各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操纵机构的布置要求,悬置的结构与布置要求、管线路的布置与固定、装调的方便性等。
汽车设计试题(详细答案)

汽车设计试题(A)姓名:得分: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Ⅹ)151、汽车的型式是指汽车的轴数、驱动型式、布置型式、以及车身(或驾驶室)型式而言。
()2、动力系是满足汽车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3、离合器压紧弹簧有圆柱弹簧、矩形弹簧、圆锥弹簧和膜片弹簧。
()4、同步器的种类有常压式、惯性式、惯性增力式三种型式。
()5、变速器高档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是按等弯曲强度分配变位系数。
()6、用于变速箱和后桥之间的万向节的两万向节交角始终是相等的。
()7、衡量后桥承载能力的大小是后桥的主减速比。
()8、9.00R20表示轮胎断面高度9in,轮辋直径20in ,R表示子午线胎。
()9、悬架对汽车的行使平顺性、稳定性、通过性、燃油经济性等多种性能有影响。
()10、横梁的作用在于连接左右纵梁还可以为安装某些总成提供装置点。
()11、车身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有车架式、非承载式、无车架式。
()12、某一整体式前桥用在2m轴距车上,现又用在3m轴距的车上。
()13、双轴汽车双回路制动系统的制动方式可分为II型、X型、HH型、LL型、HI型。
()14、汽车动力性参数是指D0max、D II max、比功率、比转矩、加速时间、最高车速、转向特性等。
()15、驻车制动器应能使汽车满载时可靠20%的坡道上。
()二、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的写在括号内)251、一般载货汽车的后悬与轴距的关系是()。
A ≤60%B 一般在55—60%之间C ≤55%D ≤50%2、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从转向中心到()接地的中心距离。
A、前外轮B、前内轮C、后外轮D、后内轮3、在离合器中装设扭转减振器()。
A、降低传动系峰值载荷 B 降低传动系固有频率 C 消除传动系振动 D 消除传动系噪音4、选择变速器主要参数时,常以()为根据。
A、发动机最大功率 B 发动机最高转速 C 发动机最大扭矩 D 传动系总传动比要求5、液力机械变速器较广泛的应用于()。
【汽车设计】课后题与答案解析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汽车的主要参数有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载质量、质量参数、汽车总质量和轴荷分配。
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稳定操作性参数、舒适性。
参数的确定:①整车整备质量m: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的整车质量。
②汽车的载客量:乘用车的载客量包括驾驶员在内不超过9座。
③汽车的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④质量系数: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⑤汽车总质量:装备齐全,且按规定满客、满载时的质量。
⑥轴荷分配: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时,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答: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小,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点: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3.何为轮胎的负荷系数,其确定原则是什么?答: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与轮胎额定负荷值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
确定原则:对乘用车,可控制在0.85-1.00这个范围的上下限;对商用车,为了充分利用轮胎的负荷能力,轮胎负荷系数可控制在接近上限处。
前轮的轮胎负荷系数一般应低于后轮的负荷系数。
4.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问为什么要有五条基准线缺一不可?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如果设计时没有统一的基准线,结果会怎样?答:在绘制整车总布置图的过程中,要随时配合、调整和确认各总成的外形尺寸、结构、布置形式、连接方式、各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操纵机构的布置要求,悬置的结构与布置要求、管线路的布置与固定、装调的方便性等。
《汽车设计》课后题及答案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汽车的主要参数有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载质量、质量参数、汽车总质量和轴荷分配。
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稳定操作性参数、舒适性。
参数的确定:①整车整备质量 m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的整车质量。
?②汽车的载客量:乘用车的载客量包括驾驶员在内不超过9座。
孑③汽车的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④质量系数: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⑤汽车总质量:装备齐全,且按规定满客、满载时的质量。
?⑥轴荷分配: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时,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答: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 小,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点: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3.何为轮胎的负荷系数,其确定原则是什么答: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与轮胎额定负荷值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
确定原则:对乘用车,可控制在这个范围的上下限;对商用车,为了充分利用轮胎的负荷能力,轮胎负荷系数可控制在接近上限处。
前轮的轮胎负荷系数一般应低于后轮的负荷系数。
4.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问为什么要有五条基准线缺一不可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如果设计时没有统一的基准线,结果会怎样答:在绘制整车总布置图的过程中,要随时配合、调整和确认各总成的外形尺寸、结构、布置形式、连接方式、各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操纵机构的布置要求,悬置的结构与布置要求、管线路的布置与固定、装调的方便性等。
《汽车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汽车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1 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问为什么要有五条基准线缺一不可?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如果设计时没有统一的基准线,结果会怎么样?答:在绘制整车总布置图的过程中,要随时配合、调整和确认各总成的外形尺寸、结构、布置形式、连接方式、各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操纵机构的布置要求、悬置的结构与布置要求、管线路的布置与固定、装调的方便性等。
因此在绘总布置图时,要有五条基准线缺一不可。
如果设计时没有统一的基准线,则会影响以后校核各部件以及尺寸是否符合整车尺寸和参数要求,并且也有可能导致方案不合理,对后续的工作造成困扰。
确定整车的零线(三维坐标面的交线)、正负方向及标注方式,均应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1)车架上平面线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车架上平面线。
它作为标注垂直尺寸的基准载(前),即z坐标线,向上为“+”、向下为“-”,该线标记为z/0。
货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0.5o~1.5o,使车架呈前低后高状,这样在汽车加速时,货箱可接近水平。
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地面线画成斜的。
(2)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中心线。
它作为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前),即x坐标线,向前为“-”、向后为“+”,该线标记为x/0。
(3)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汽车中心线。
用它作为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前),即y坐标线,向左为“+”、向右为“-”,该线标记为y/0。
(4)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地面线。
此线是标注汽车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货台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
(5)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垂直线。
汽车设计复习题课后习题答案

汽车设计复习题课后习题答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汽车设计练习题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 简要回答汽车轴距的长短会对汽车的性能产生哪些影响?p17轴距L对整备质量、轴荷分配、汽车总长、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传动轴夹角、纵向通过半径等有影响。
当轴距短时,汽车总长、最小转弯直径等指标减小,汽车的机动性提高,此外,轴距过短会使上坡、制动或加速时轴荷转移过大,汽车制动性或操纵稳定性变坏;过短的轴距还会使车身纵向角振动增大,对平顺性不利。
增加轴距,可以提高汽车的制动性、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但机动性下降。
原则上对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载质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长,对机动性要求高的汽车轴距宜取短些。
2. 按发动机的相对位置分,汽车有哪几种布置型式,各自特点如何?p9-14(1)乘用车的布置形式:乘用车的布置形式主要有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三种。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乘用车的主要优点:a、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b、越过障碍的能力高;c、动力总成结构紧凑;d、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e、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轴距可以缩短)f、发动机散热条件好;g、行李箱空间大;h、变形容易;i、供暖效率高;j、操纵机构简单;k、整备质量轻;L、制造难度降低。
主要缺点:结构与制造工艺均复杂;(采用等速万向节)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前桥负荷较后轴重)汽车爬坡能力降低;后轮容易抱死,并引起侧滑;发动机横制时总体布置工作困难,维修保养的接近性差;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高。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乘用车的主要优点:a、轴荷分配合理,因而有利于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b、前轮不驱动,因而不需要采用等速万向节,并有利于减少制造成本;c、客厢较长,乘坐空间宽敞,行驶平稳;d、上坡行驶时,因驱动轮上的附着力增大,故爬坡能力强;e、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f、因变速器与主减速器分开,故拆装、维修容易。
《汽车设计》课后题答案

《汽车设计》课后题答案第⼀章汽车总体设计1-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车上得到⼴泛采⽤,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泛采⽤,其原因⼜是什么?答: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有明显不⾜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乘坐舒适性⾼,提⾼机动性,散热好,⾜够⼤⾏李箱空间,供暖效率⾼,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点:隔离发动机⽓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李箱或低地板⾼度,传动轴长度短。
1-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类?各类⼜含有哪些参数?各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三类:尺⼨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1)尺⼨参数:外廓尺⼨、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
2)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
3)性能参数:①动⼒性参数:最⾼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功率和⽐转距;②燃油经济性参数;③汽车最⼩转弯直径;④通过性⼏何参数;⑤操纵稳定性参数;⑥制动性参数;⑦舒适性1-4:简述在绘总布置图布置发动机及各总成的位置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或如何布置才是合理的?答:在绘总布置图时,按如下顺序:①整车布置基准线零线的确定②确定车轮中⼼(前、后)⾄车架上表⾯——零线的最⼩布置距离③前轴落差的确定④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布置⑤车头、驾驶室的位置⑥悬架的位置⑦车架总成外型及横梁的布置⑧转向系的布置⑨制动系的布置⑩进、排⽓系统的布置?操纵系统的布置?车箱的布置1-5:总布置设计的⼀项重要⼯作是运动校核,运动校核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答:内容:从整车⾓度出发进⾏运动学正确性的检查;对于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运动⼲涉检查意义:由于汽车是由许多总成组装在⼀起,所以总体设计师应从整车⾓度出发考虑,根据总体布置和各总成结构特点完成运动正确性的检查;由于汽车是运动着的,这将造成零、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并可能产⽣运动⼲涉⽽造成设计失误,所以,在原则上,有相对运动的地⽅都要进⾏运动⼲涉检查。
汽车设计习题库

《汽车设计》习题库第一章汽车的总体设计1. 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答:设计任务书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可行性分析,其内容包括市场预测,企业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分析,产品开发的目的,新产品的设计指导思想,预计的生产纲领和产品的目标成本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
(2)产品型号及其主要使用功能、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
(3)整车布置方案的描述及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特性参数;标准化、通用化(4)国内、外同类汽车技术性能的分析和对比。
(5)本车拟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2. 汽车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答:要对各部件进行较为仔细的布置,应较为准确地画出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各总成质心位置,然后计算轴荷分配和质心位置高度,必要时还要进行调整。
此时应较准确地确定与汽车总体布置有关的各尺寸参数,同时对整车主要性能进行计算,并据此确定各总成的技术参数,确保各总成之间的参数匹配合理,保证整车各性能指标达到预定要求。
3. 简要回答汽车轴距的长短会对汽车的性能产生哪些影响?答:(1)轴距对整备质量、汽车总长、汽车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纵向通过半径等有影响。
当轴距短时,上述各指标减小。
此外,轴距还对轴荷分配、传动轴夹角有影响。
(2)轴距过短会使车厢(箱)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汽车上坡、制动或加速时轴荷转移过大,使汽车制动性或操纵稳定性变坏;车身纵向角振动增大,对平顺性不利;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增大。
(3)原则上对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载质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长。
对机动要求高的汽车,轴距宜取短些。
为满足市场需要,工厂在标准轴距货车的基础上,生产出短轴距和长轴距的变型车。
对于不同轴距变型车的轴距变化,推荐在0.4~0.6m的范围内来确定为宜。
4.公路车辆法规规定的单车外廓尺寸?答:公路车辆法规规定的单车外廓尺寸:长不应超过12m;宽不超过2.5m;高不超过4m。
5. 简要回答汽车轮距的大小会对汽车产生哪些影响?单就货车而言,如何确定其前后轮距?答:汽车轮距的大小会对汽车总质量、最小转弯直径、侧倾刚度产生影响。
汽车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

汽车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1. 试题一: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功能性:汽车设计首先要满足其基本的功能需求,如舒适的乘坐空间、合理的储物空间、高效的动力系统等。
同时,设计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和偏好,不同类型的汽车在功能性上会有所区别。
1.2 安全性:汽车设计中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设计师需要合理配置车辆的安全系统,如刹车、气囊、防滑装置等,以确保乘客和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
1.3 美观性:汽车作为一种日常交通工具,其外观设计上的美观性也至关重要。
设计师需要注重比例、线条和细节处理,以创造出舒展流畅、动感而又富有个性的外观形象。
1.4 环保性:在汽车设计中,环保性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和考虑因素。
设计师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采用低排放材料和技术,降低汽车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试题二: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是指什么?人机工程学原理是指以人为中心,通过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人体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产品的设计,以提高产品的用户适用性和易用性。
在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原理是十分重要的。
它从驾驶员的角度出发,研究人的肢体活动、感觉、认知、心理和行为特点,将这些特点融入到汽车的设计中,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感和操作便利度。
具体来说,人机工程学原理在汽车设计中涉及以下几个方面:2.1 座椅设计:座椅是驾驶员和乘客与汽车之间的重要接触点。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原理,确定座椅的高度、角度、材料和支撑方式,以确保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身体健康。
2.2 操作界面设计:汽车的操控界面包括方向盘、仪表盘、控制按钮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的手型、手腕自然姿势等特点,合理布局和设计这些操作界面,以便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能够方便、快速地完成相关操作。
2.3 信息显示设计:汽车的信息显示系统是驾驶员获取车辆状态和环境信息的重要途径。
设计师需要在显示屏的尺寸、亮度、对比度等方面考虑到人的视觉特点,以确保驾驶员能够清晰、准确地获取信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汽车设计考试参考习题及答案.doc

汽车设计考试参考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轴荷分配一一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得垂直载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得百分比来表示。
汽车得最小转弯直径一一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时,汽车前外转向轮轮辙中心在支承平面上得轨迹圆得直径。
汽车整车整备质量——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与载人时得整车质量。
商用车一一指在设计与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与货物得汽车, 并且可以牵引挂车。
乘用车一一指在设计与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与临时物品得汽车,包括驾驶员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汽车得装载质量一一指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得额定装载量。
离合器得后备系数B ——离合器所能传递得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
CVT——速比可实现无级变化得变速器,即无级变速器。
准等速万向节一一在设计角度下以相等得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 而在其她角度下以近似相等得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得万向节。
不等速万向节一一万向节连接得两轴夹角大于零时,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以变化得瞬时角速度比传递运动,但平均角速度相等;等速万向节一一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以始终相等得瞬时角速度传递运动得万向节;静挠度——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得载荷Fw与此时悬架刚度c 之比,即f c =F w/co轴转向一一前、后悬架均采用纵置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得汽车转向行驶时,内侧悬架处于减载而外侧悬架处于加载状态,于就是内侧悬架受拉抻, 外侧悬架受压缩,结果与悬架固定连接得车轴(桥)得轴线相对汽车纵向中心线偏转一角度。
动挠度一一指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得最大变形(通常指缓冲块压缩到其自由高度得1/2或2/3)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或车身)得垂直位移。
独立悬架——左、右车轮通过各自得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
悬架得线性弹性特性一一当悬架变形f与所受垂直外力F之间成固定得比例变化时,弹性特性为一直线,称为线性弹性特性,此时悬架刚度为常数。
汽车设计课后题答案

汽车设计课后题答案(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课后题1-1答:①车架上平面线: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作为标注垂直尺寸的基准线(面),即Z坐标线。
②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为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X坐标线。
③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的投影线。
作为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Y坐标线。
④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⑤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1-2答:1、乘用车广泛采用发动机前置前驱的原因如下:①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
②前轮驱动,越过障碍的能力强。
③主减速器和变速器装在一个壳体中,动力总成结构紧凑,且不需要在变速器与主减速器间设置传动轴,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降低,提高乘坐舒适性。
④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汽车的轴距可以缩短,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
⑤汽车的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以得到足够的冷却。
⑥有足够大的空间布置行李箱。
2、客车广泛采用后置后驱的原因:①隔绝发动机的气味和热量。
②客车前、中部基本不受发动机噪声和工作振动的影响。
③检修发动机方便。
④轴荷分配合理。
⑤后桥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比增大,提高乘坐舒适性。
⑥作为城市间客车使用,可在地板下方和客车全宽范围,设立体积很大的行李箱。
1-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汽车的主要参数有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载质量、质量参数、汽车总质量和轴荷分配。
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稳定操作性参数、舒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汽车的总体设计1. 设计任务书包括哪些内容?答:设计任务书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1)可行性分析,其内容包括市场预测,企业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分析,产品开发的目的,新产品的设计指导思想,预计的生产纲领和产品的目标成本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
(2)产品型号及其主要使用功能、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
(3)整车布置方案的描述及各主要总成的结构、特性参数;标准化、通用化(4)国内、外同类汽车技术性能的分析和对比。
(5)本车拟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2. 汽车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答:要对各部件进行较为仔细的布置,应较为准确地画出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各总成质心位置,然后计算轴荷分配和质心位置高度,必要时还要进行调整。
此时应较准确地确定与汽车总体布置有关的各尺寸参数,同时对整车主要性能进行计算,并据此确定各总成的技术参数,确保各总成之间的参数匹配合理,保证整车各性能指标达到预定要求。
3. 简要回答汽车轴距的长短会对汽车的性能产生哪些影响?答:(1)轴距对整备质量、汽车总长、汽车最小转弯直径、传动轴长度、纵向通过半径等有影响。
当轴距短时,上述各指标减小。
此外,轴距还对轴荷分配、传动轴夹角有影响。
(2)轴距过短会使车厢(箱)长度不足或后悬过长;汽车上坡、制动或加速时轴荷转移过大,使汽车制动性或操纵稳定性变坏;车身纵向角振动增大,对平顺性不利;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增大。
(3)原则上对发动机排量大的乘用车、载质量或载客量多的货车或客车,轴距取得长。
对机动要求高的汽车,轴距宜取短些。
为满足市场需要,工厂在标准轴距货车的基础上,生产出短轴距和长轴距的变型车。
对于不同轴距变型车的轴距变化,推荐在0.4~0.6m的范围内来确定为宜。
4.公路车辆法规规定的单车外廓尺寸?答:公路车辆法规规定的单车外廓尺寸:长不应超过12m;宽不超过2.5m;高不超过4m。
5. 简要回答汽车轮距的大小会对汽车产生哪些影响?单就货车而言,如何确定其前后轮距?答:汽车轮距的大小会对汽车总质量、最小转弯直径、侧倾刚度产生影响。
就货车而言确定总原则:受汽车总宽不得超过2.5m限制,轮距不宜过大,前轮距B1 :应能布置下发动机、车架、前悬架和前轮,并保证前轮有足够的转向空间,同时转向杆系与车架、车轮之间有足够的运动间隙。
后轮距B2 :应考虑两纵梁之间的宽度、悬架宽度和轮胎宽度及它们之间应留有必要的间隙。
6. 前后悬的长短会对汽车产生哪些影响?7. 各种车辆的汽车装载质量(简称装载量)是如何定义的?8. 什么叫整车整备质量?答:整车整备质量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9.发动机的悬置结构形式及特点?答:发动机的悬置结构形式:传统的橡胶悬置和液压阻尼式橡胶悬置。
传统的橡胶悬置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动刚度和阻尼损失角θ的特性曲线基本上不随激励频率变化。
液压阻尼式橡胶悬置的动刚度及阻尼损失角有很强的变频特性,对于衰减发动机怠速频段内的大幅振动十分有利。
10. 汽车轴荷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 轴荷分配对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和轮胎使用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在进行汽车总体设计时应对轴荷分配予以足够的重视。
(1)应使轮胎磨损均匀: 希望满载时每个轮胎的负荷大致相等,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要求只能近似地得到满足。
(2)应满足汽车使用性能的要求: 对后轴使用单胎的4X2汽车,为防止空车时后轮易抱死发生侧滑,常选择空车时后轴负荷大于41%。
对后轮使用双胎,而行驶条件较差的4X2货车,为了保证在坏路上的通过性,减小前轮的滚动阻力,增加后轮的附着力,常将满载时前轴负荷控制在总轴荷的26%~27%。
(3)对轿车而言,确定轴荷分配时一方面要考虑操纵稳定性的要求,使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的倾向,另一方面根据发动机布置和驱动型式的不同,对满载时的轴荷分配做适当的调整。
对前置前驱动的轿车,为得到良好的上坡附着力和行驶的稳定性,前轴负荷应不小于55%;对前置后驱动的轿车,为得到不足转向倾向,后轴负荷一般不大于52%;对后置后驱动的轿车,为防止后轴过载造成过度转向,后轴负荷不应超过59%。
11.在进行汽车总体布置是,使用五条基准线,是怎样确定的?答:在初步确定汽车的载客量(载质量)、驱动形式、车身形式、发动机形式等以后,要深入做更具体的工作,包括绘制总布置草图,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部件结构和尺寸是否符合整车尺寸和参数的要求,以寻求合理的总布置方案。
绘图前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面)。
确定整车的零线(三维坐标面的交线)、正负方向及标注方式,均应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1.车架上平面线纵梁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梁的上缘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车架上平面线。
它作为标注垂直尺寸的基准载(面),即z 坐标线,向上为“+”、向下为“-”,该线标记为0Z。
2.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中心线。
它作为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x 坐标线,向前为“-”、向后为“+”,该线标记为0x。
3.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汽车中心线。
用它作为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y 坐标线,向左为“+”、向右为“—”,该线标记为0y。
4.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地面线。
此线是标注汽车高度、接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货台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
5.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垂直线。
此线用来作为标注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
当车架与地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乘用车)。
12.在汽车总布置设计时,轴荷分配应考虑那些问题?答:轴荷分配对轮胎寿命和汽车的使用性能有影响。
从轮胎磨损均匀和寿命相近考虑,各个车轮的载荷应相差不大;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和通过性,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载荷,而从动轴载荷可以适当减少;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转向轴的载荷不应过小。
13.汽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三化”是什么?答:产品的系列化、零部件的通用化和零件标准化。
产品的系列化:指汽车制造厂可以供应各种型号的产品(汽车或总成、部件);零部件的通用化:同一系列或总质量相近的一些车型,采用通用的总称或部件,以减少不见的类型、简化生产;标准化:设计中尽可能采用标准件,以便组织生产、提高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并使维修方便。
第二章离合器设计二、简答题:1.离合器在切断和实现对传动系的动力传递中,发挥了什么作用?2.汽车离合器一般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答: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
2)接合时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
5)有良好的吸热能力和通风散热效果,保证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6)避免传动系产生扭转共振,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的能力。
7)操纵轻便、准确。
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使用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
9)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
10)结构应简单、紧凑,制造工艺性好,维修、调整方便等。
3.按从动盘数目,盘形离合器分哪几类?简述各类盘形离合器特点?答:分为单片和双片。
单片离合器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散热良好,维修调整方便,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在使用时能保证分离彻底、接合平顺;双片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较大,径向尺寸较小,踏板力较小,接合较为平顺。
但中间压盘通风散热不良,分离也不够彻底。
多片离合器主要用于行星齿轮变速器换挡机构中。
它具有接合平顺柔和、摩擦表面温度较低、磨损较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主要应用于重型牵引车和自卸车上。
4.离合器的压紧弹簧有哪几种型式,有几种布置型式。
哪种型式的压紧弹簧比较适用于轿车?并简述各自优缺点。
5.压盘的驱动方式有哪些?简述各自优缺点。
6.何为离合器的的后备系数?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后备系数定义为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
设离合器转矩容量T c ,发动机最大转矩T e m ax 写成如下关系式:TT e c max β= ,式中 β——离合器后备系数。
为了保证离合器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后备系数β必须大于1。
离合器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传递转矩,离合器转矩容量T c 与下列参数有关:R T e c NZ μ= (N ·m ); 所以有:T RT e e c NZ max βμ==, T R e e NZmaxμβ=。
式中:μ—摩擦系数,通常要利用离合器的摩擦打滑来使汽车起步,这是利用摩擦传动的关键,故一般计算离合器转矩容量时应取μ动;N —对压盘的压紧力,它随使用情况和温度会有所变动。
使用中摩擦片厚度的磨损变小,以及频繁接合会引起的高温使弹簧压力衰退都会使N 有明显改变。
Z —离合器摩擦工作面数,单片为2,双片为4。
R e —有效作用半径R 。
它也是一个变量,作为一间接度量值,它随着摩擦接触面的磨损及高温造成翘曲,导致摩擦副的不均匀接触。
由此可见,转矩容量T c 是离合器的的一个本质属性。
7.离合器操纵机构踏板力应满足哪些要求?答:离合器操纵机构是离合器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驾驶员借以使离合器分离、接合的一套装置,它起始于离合器踏板,终止于离合器分离轴承。
主要功用:完成离合器的接合或分离,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和行驶中的换档。
切断动力传递等。
基本要求:(1)操纵机械要尽可能地简单,操纵轻便,踏板力要小,以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对于轿车、轻型客车,踏板力应为80N ~150N ;对于载货汽车踏板力一般为150N ~250N 。
(2)结构紧凑、效率高,踏板行程要适中,一般应在80mm ~150mm 的范围内,最大不应超过200mm 。
上述两项要求往往是相互制约的,设计时,要在满足踏板行程要求的前提下,来确定踏板力,因为踏板行程往往受到车的空间、周边条件的限制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若踏板力超过通常推荐允许值,则应采用相应措施(例如加大传动比,采用助力装置等)。
(3)在操纵机构中应有调整自由行程的装置。
(4)踏板行程应有眼位装置。
(5)踏板回位要快捷,防止离合器在接合时回位滞后。
8.离合器操纵机构有哪些型式?应如何对其进行选择?答:常用的离合器操纵机构主要有机械式、液压式等。
机械式操纵机构有杆系和绳索两种形式。
杆系传动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被广泛应用。
但其质量大,机械效率低,在远距离操纵时布置较困难;绳索传动机构可克服上述缺点,且可采用吊挂式踏板结构。
但其寿命较短,机械效率仍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