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的螃蟹教学设计
绘本故事教案《笨拙的螃蟹》

绘本故事教案《笨拙的螃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绘本阅读》第四章,详细内容为《笨拙的螃蟹》绘本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名叫尼尼的螃蟹,虽然有时候显得笨拙,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成功解救了被困境中的小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的内容,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螃蟹尼尼的心情变化,以及团结协作的意义。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到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笨拙的螃蟹》、教学挂图、故事角色头饰。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螃蟹玩具,引导幼儿讨论螃蟹的特点,引出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
2. 讲解:教师戴上有螃蟹角色头饰,生动形象地讲述绘本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尼尼的心情变化,以及朋友们的帮助。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幼儿设想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如何帮助尼尼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互相帮助。
5. 随堂练习:请幼儿用水彩颜料在画纸上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笨拙的螃蟹》2. 板书内容:(1)故事角色:尼尼、小鱼、海龟、海星等。
(2)故事情节:尼尼遇到困境,朋友们帮助尼尼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笨拙的螃蟹》,并画出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复述和绘画作品,评价其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感受故事的魅力。
《笨拙的螃蟹》教案

《笨拙的螃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海洋世界》单元,具体章节为《笨拙的螃蟹》。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事物,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同理心。
2.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只螃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螃蟹的特点,激发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分析故事中的情感,让学生体会螃蟹的心情。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例题讲解:选取故事中的描述性语句,引导学生学习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图片,运用所学的形容词和动词进行描绘。
六、板书设计1. 《笨拙的螃蟹》2. 生字词:大、海、螃、蟹、快、乐、慢、吞、吞3. 形容词和动词:大大、快乐、慢吞吞、爬、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形容词和动词,描述一幅你喜欢的事物或场景。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夏天的傍晚。
太阳慢慢地落下,天空呈现出美丽的橙红色。
小狗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以及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事物,尝试用形容词和动词进行描绘,提高表达能力。
同时,推荐相关海洋生物的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
2.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
3.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一、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1. 例题讲解:挑选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描述性语句,如“螃蟹大大地爬着,慢吞吞地走着。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精品教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二册第四章,内容为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
故事讲述了螃蟹尼尼虽然行动笨拙,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成功解救了被海草困住的小鱼,最终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友谊、互助和自信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螃蟹尼尼从自卑到自信的心理变化。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笨拙的螃蟹》、投影仪、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螃蟹图片,引发学生对螃蟹的观察和讨论,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初读绘本: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绘本,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3. 精读绘本:a. 让学生关注螃蟹尼尼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分析尼尼的心理变化。
b. 分析故事中的友谊、互助和自信道理。
4. 例题讲解:a. 根据绘本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b. 选取绘本中的句子,进行语法和用词讲解。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绘本内容,绘制故事插图。
b. 学生互相讨论,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b.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面对困难,树立自信。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2. 主要内容:螃蟹尼尼的行动、心理变化,友谊、互助和自信的道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绘本内容,绘制一幅故事插图。
b. 写一篇关于《笨拙的螃蟹》的读后感。
2. 答案:a. 插图:学生自由发挥,只要符合故事内容即可。
b. 读后感: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阐述故事中的道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精读绘本中螃蟹尼尼的心理变化。
2. 教学过程中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3. 作业设计中的读后感题目及其答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教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螃蟹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己的笨拙而感到自卑,但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 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故事情节。
3.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笨拙的螃蟹》纸质版或电子版、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螃蟹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笨拙的螃蟹》的兴趣。
2. 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绘本《笨拙的螃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与思考(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觉得故事中最有趣的情节,以及自己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例题,如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故事情节。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动词和形容词。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场景,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编写故事。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及时反馈。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笨拙的螃蟹》情节:螃蟹的成长过程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要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八、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故事《笨拙的螃蟹》的主要情节。
答案:故事讲述了一只螃蟹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己的笨拙而感到自卑,但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价值。
2. 请学生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一下自己觉得故事中最有趣的情节。
绘本故事+绘本教案《笨拙的螃蟹》

绘本故事+绘本教案《笨拙的螃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绘本故事阅读与欣赏》第二章,内容为《笨拙的螃蟹》。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名叫尼尼的螃蟹,尽管它在很多方面显得笨拙,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理解故事情节,培养阅读兴趣。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学会关爱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笨拙的螃蟹》、教学课件、卡片、黑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只可爱的螃蟹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内容。
2. 故事讲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绘本图片,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内容。
6. 小组讨论:讨论故事中的尼尼螃蟹为什么感到自卑,以及朋友是如何帮助他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笨拙的螃蟹》2. 板书内容:a. 故事主要角色:尼尼螃蟹、小虾、小鱼等。
b. 故事情节概括:尼尼螃蟹感到自卑,朋友帮助他找到价值。
c. 教学重点:友谊、合作、关爱他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绘本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b. 画出你心中的尼尼螃蟹和他的朋友。
2. 答案:b. 发挥想象力,画出尼尼螃蟹和他的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绘本,分享阅读心得。
b.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馆,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的设计4. 作业设计及答案的提供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绘本故事 《笨拙的螃蟹》教案

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动手、想象中培养学生对中文绘本阅读的兴趣。
2、认识几个海洋生物(螃蟹、章鱼、水母、海龟),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教学材料:绘本ppt、道具、音频(尼尼自我介绍)、海洋动物卡片、彩笔
学生材料:彩笔、打印材料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步骤:
深蓝色的世界里,老师把大家都变成了小螃蟹。
我们都有自己的大钳子(出示道具“大钳子”)。
我们每只小螃蟹有自己的名字,现在我们请每一位小朋友拿出彩笔,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然后在大钳子上写上你自己的名字。
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
“我是螃蟹老师,我叫Dandan。
我最喜欢的好朋友是海龟。
”
二、导入5min 多媒体导入(音频、图片):
现在我们都认识了,但是今天还有一位新朋友,他也是一只小螃蟹。
下面请听他的自我介绍:
“你们好!看到这么多新朋友……我有点儿紧张。
我是一只小螃蟹,我的名字叫尼尼。
我的好朋友是海龟、水母,还有章鱼。
”(老师播放音频学生听)
你们一边做。
左侧:大钳子可以帮我……
右侧:我不喜欢大钳子,因为……。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教案

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绘本阅读与表达》第三单元“动物的故事”,具体章节为第7节,内容为《笨拙的螃蟹》。
该绘本讲述了一只名叫尼尼的螃蟹,虽然有时候动作笨拙,但在朋友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一项重要任务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绘本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品质。
2. 教学重点:观察绘本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笨拙的螃蟹》、教学PPT、挂图、卡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笨拙的螃蟹》。
2. 讲解绘本:(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故事情节。
(2)针对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笨拙”、“帮助”等,进行讲解和解释。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品质。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培养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1)出示PPT,展示一道关于故事情节的选择题,引导学生作答。
(2)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绘制一幅插图。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笨拙的螃蟹》2. 内容:(1)故事情节:尼尼的困境、朋友的帮助、完成任务(2)关键词汇:笨拙、帮助、团结协作(3)教学目标:阅读兴趣、关爱他人、表达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画一幅插图,并写一段关于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文字描述。
示例答案:插图:尼尼和朋友们一起完成任务的场景。
描述:尼尼虽然动作笨拙,但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 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要树立自信,勇敢面对困难,学会坚持。
二、教学内容1. 绘本《笨拙的螃蟹》的故事内容介绍。
2. 螃蟹的外形、生活习性和动作特点。
3. 引导幼儿观察绘本插图,培养观察力。
4. 设置情景,让幼儿模仿螃蟹的动作,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笨拙的螃蟹》若干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看到。
2. 准备螃蟹图片或模型,以便进行观察和模仿。
3.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幼儿绘制自己心中的螃蟹。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孩子们介绍绘本《笨拙的螃蟹》的故事内容,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 观察:展示螃蟹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孩子们观察螃蟹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3. 讨论:让孩子们谈谈对螃蟹的认识,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特点。
4. 阅读:分组阅读绘本《笨拙的螃蟹》,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情节和螃蟹的行为。
5. 模仿:让孩子们模仿螃蟹的动作,体验螃蟹的生活。
6. 创作:鼓励孩子们用彩笔绘制自己心中的螃蟹,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让家长协助孩子了解更多关于螃蟹的知识,与孩子一起完成一幅关于螃蟹的画作。
2. 延伸活动:组织孩子们进行螃蟹角色扮演,培养孩子们的表演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记录他们的提问和回答。
2. 评估孩子们在模仿螃蟹动作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收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对螃蟹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孩子们的参与情况,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将绘本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考虑如何根据孩子们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增加更多有趣的环节和互动游戏。
最新笨拙的螃蟹绘本教案

笨拙的螃蟹绘本教案笨拙的螃蟹绘本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了解螃蟹尼尼对笨拙的大钳子从不喜欢到喜欢的心理变化。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3、乐意关心、安慰、帮助同伴,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心理准备:认识各种海洋的生物物质准备:1、自制PPT《笨拙的螃蟹》2 、螃蟹手偶一个3、统计表一张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幼互动打招呼1、这只螃蟹长有哪些特征?追问: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这是为什么呢?小结:尼尼的钳子太大了,做起事情来一点也不方便,让尼尼变得很笨拙。
二、教师有感情讲述故事,激发幼儿阅读、理解故事。
1、故事中尼尼和伙伴们玩了什么游戏?他们游戏玩的顺利吗?2、在玩吹泡泡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3、出示手偶,小朋友们,你认为尼尼的大钳子碍事吗?4、尼尼这么伤心难过,小伙伴们是怎么安慰它的?如果你也是它的朋友,你会用什么方式安慰它。
三、倾听故事,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1、章鱼在哪?躲到那里去了?请你找一找,说说它在哪?2、只听到“救命”的声音,章鱼是遇到什么危险了吗?过渡句;这时候尼尼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会怎样去帮助、解救章鱼?四、游戏“拯救章鱼” ,教师讲述螃蟹救章鱼的过程,激发幼儿救助章鱼的欲望。
1、刚才尼尼是怎么解救章鱼的,结果怎么样了?2、在解救章鱼的过程中,尼尼的钳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大钳子做了哪些动作呢?(学习砍、切、撕、抛的动作)角色扮演,拯救章鱼4、现在你还觉得尼尼的大钳子碍事吗?(进行第二次投票)用好听的词语夸夸尼尼、夸夸大钳子吧。
活动延伸提问:你们与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很不喜欢的事或物,发现了它的好处就慢慢喜欢了?出示手偶小结:“之前我这么不喜欢我的大钳子,现在我终于知道笨拙的钳子是这么有用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自己笨拙还是有用,关键是自己如何看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点也许会变成优点。
幼儿园小班《笨拙的螃蟹》语言精品教案

幼儿园小班《笨拙的螃蟹》语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笨拙的螃蟹》。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小螃蟹找工作》,详细内容为螃蟹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它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螃蟹的特点,知道螃蟹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认知。
2. 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螃蟹找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重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螃蟹玩偶、故事挂图、生字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穿螃蟹服装,模仿螃蟹的动作,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动物,从而引出故事主题。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螃蟹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巩固故事内容。
同时,让幼儿用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螃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螃蟹找工作时的心情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笨拙的螃蟹》2. 故事重点词汇和短语3. 螃蟹的图片和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螃蟹,并写一段关于螃蟹找工作的话。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螃蟹是勇敢的、坚持的。
它找工作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终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我也要像螃蟹一样,勇敢面对困难,坚持到底。
2.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如果你是故事中的螃蟹,你会选择哪种工作?答案示例:如果我是故事中的螃蟹,我会选择当一名海底摄影师,记录下美丽的海底世界。
笨拙的螃蟹绘本教案

笨拙的螃蟹绘本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绘本《笨拙的螃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与关切。
2. 帮助学生了解螃蟹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于努力和自信的重视,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
教学准备:1.《笨拙的螃蟹》绘本。
2.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辅助讲解螃蟹的特点和习性。
3. 白板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开始课堂,向学生展示绘本封面,鼓励学生猜测绘本的主题,并引起学生对螃蟹的兴趣。
Step 2:阅读绘本(15分钟)教师朗读《笨拙的螃蟹》绘本,引导学生注意绘本中螃蟹的行为和特点,并可在朗读过程中辅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说明。
Step 3:讨论与提问(10分钟)1.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比如“你在绘本中发现了螃蟹的哪些特点?”或“你怎么看待螃蟹的表现?”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4: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1. 如果你是螃蟹,你会怎么办?2. 在你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螃蟹的情况,你是如何应对的?Step 5:表演和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表演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共同讨论他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Step 6:总结与延伸(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螃蟹的特点和习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学习动物世界的知识。
Step 7:任务布置要求学生在家里或课余时间多观察自然界中不同的动物,并以类似绘本的方式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写一段文字来描述该动物的特点。
Step 8:检查作业下节课开始前,教师可以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一起分享,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去野外观察螃蟹的行为和生活环境。
2. 扩展学生的动物知识,了解其他海洋动物,例如海星、海龟等。
3. 组织学生一起制作螃蟹相关的手工作品,例如剪纸、画画等。
幼儿园小班《笨拙的螃蟹》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笨拙的螃蟹》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笨拙的螃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螃蟹的善良与热情。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故事中角色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螃蟹玩偶、小海星贴纸。
学具: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螃蟹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螃蟹的特点。
(2)教师邀请幼儿模仿螃蟹的行走姿势,共同感受螃蟹的笨拙。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螃蟹的特点。
(3)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螃蟹的善良与热情。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故事中的角色。
(2)幼儿相互展示作品,用词语描述自己画的角色。
4. 小组活动(5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扮演。
(2)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如何用动作和语言表现出角色的特点。
(3)每组轮流表演,其他组员观看并给予评价。
(2)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笨拙的螃蟹》2. 故事角色:螃蟹、小海星、小鱼等3. 关键词语:笨拙、善良、热情、关心、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故事角色,并用词语描述其特点。
答案示例:我喜欢螃蟹,它笨拙地行走,但却善良热情,关心和帮助其他动物。
2. 作业要求:画纸尺寸不限,色彩丰富,描述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故事中角色的特点。
笨拙的螃蟹绘本教案

No matter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please don't give up lightly, because there is never a kind of persistence that can be disappointed.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笨拙的螃蟹绘本教案笨拙的螃蟹绘本教案篇1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了解螃蟹尼尼对笨拙的大钳子从不喜欢到喜欢的心理变化。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3、乐意关心、安慰、帮助同伴,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心理准备:认识各种海洋的生物物质准备:1、自制PPT《笨拙的螃蟹》2 、螃蟹手偶一个3、统计表一张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幼互动打招呼1、这只螃蟹长有哪些特征?追问: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这是为什么呢?小结:尼尼的钳子太大了,做起事情来一点也不方便,让尼尼变得很笨拙。
二、教师有感情讲述故事,激发幼儿阅读、理解故事。
1、故事中尼尼和伙伴们玩了什么游戏?他们游戏玩的顺利吗?2、在玩吹泡泡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3、出示手偶,小朋友们,你认为尼尼的大钳子碍事吗?4、尼尼这么伤心难过,小伙伴们是怎么安慰它的?如果你也是它的朋友,你会用什么方式安慰它。
三、倾听故事,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1、章鱼在哪?躲到那里去了?请你找一找,说说它在哪?2、只听到“救命”的声音,章鱼是遇到什么危险了吗?过渡句;这时候尼尼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会怎样去帮助、解救章鱼?四、游戏“拯救章鱼”,教师讲述螃蟹救章鱼的过程,激发幼儿救助章鱼的欲望。
1、刚才尼尼是怎么解救章鱼的,结果怎么样了?2、在解救章鱼的过程中,尼尼的钳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大钳子做了哪些动作呢?(学习砍、切、撕、抛的动作)角色扮演,拯救章鱼4、现在你还觉得尼尼的大钳子碍事吗?(进行第二次投票)用好听的词语夸夸尼尼、夸夸大钳子吧。
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活动目标:1、通过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体验螃蟹尼尼对拥有一对笨拙的大钳子从不喜欢到感到自豪的心理过程。
2、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活动准备:心理准备:认识各种海洋的生物物质准备:自制PPT《笨拙的螃蟹》、录音《笨拙的螃蟹》、图书《笨拙的螃蟹》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对话。
难点:体验螃蟹尼尼的心理变化过程。
活动设想:价值分析一、出示螃蟹图片,引出故事图片一语言讲述:孩子们,今天我要带你们去神秘又美丽的海底世界逛一逛,我们会遇到谁呢?原来是一只大大的螃蟹。
(引导幼儿与螃蟹打招呼)关键提问:这只大螃蟹长得什么样?目标指向:让幼儿知道螃蟹有一对大钳子的外形特征。
教学策略:观察法、表述法追问:这对大钳子看上去怎么样?大螃蟹做起事情来方便吗?小结: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名字叫做《笨拙的螃蟹》。
二、师生共同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语言讲述: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
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
尼尼多么希望自己有像章鱼和水母那样可以挠痒痒的触手,或像海龟和鱼那样能划水的鳍。
提问:有一天,尼尼看到朋友们,他们在做什么?(出示PPT4)关键提问:螃蟹尼尼会对朋友们说什么?海龟是怎么回答尼尼的?目标指向:学说故事对话(尼尼问:你们好,亲爱的朋友们,我能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吗?)(海龟说:你好尼尼,欢迎你和我们一起玩。
)(水母说:你好尼尼,当然愿意,我们很高兴和你一起玩游戏。
)(章鱼说:我们非常乐意你能来参加)教学策略:个别表述、集体分享、示范法、对话练习语言讲述:于是尼尼和朋友们一起玩捉泡泡的游戏。
(出示PPT5)关键提问: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呢?目标指向: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个别表述、集体分享、观察法小结:你们讲了许多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啪!尼尼的大钳子把泡泡给弄破了。
提问:这时尼尼的心情怎么样?(伤心,难过,讨厌那对笨拙的大钳子)语言讲述:哎呀,他们不能玩这个游戏了,于是开始玩追逐游戏。
幼儿园小班《笨拙的螃蟹》语言教案

幼儿园小班《笨拙的螃蟹》语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故事里的道理》,详细内容为《笨拙的螃蟹》这一故事。
通过讲述螃蟹与海星、小鱼、海龟等小动物间的互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友谊、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大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 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螃蟹与其他小动物之间的友谊,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内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螃蟹玩偶、海星、小鱼、海龟等海洋生物玩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螃蟹玩偶,引导幼儿说出螃蟹的特点,引发兴趣。
2. 讲解故事:播放故事课件,教师生动讲述《笨拙的螃蟹》。
3. 例题讲解: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故事中螃蟹与其他小动物之间的互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情节,培养合作意识。
6. 创意手工: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制作海洋生物,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笨拙的螃蟹》,并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2. 答案:故事讲述了螃蟹因为自己的笨拙而闹出了很多笑话,但在与海星、小鱼、海龟等小动物的互动中,他们学会了互相帮助、合作,最终成为了好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理解故事、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海洋馆,让幼儿亲身感受海洋生物的奇妙,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螃蟹与其他小动物之间的友谊,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知道螃蟹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简单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学会接纳他人的不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感知螃蟹的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用语言表达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绘本《笨拙的螃蟹》若干份,每个幼儿一份;准备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2. 经验准备:让幼儿提前观察过螃蟹,对螃蟹的特点有所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手中的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说出绘本的名字《笨拙的螃蟹》以及螃蟹的特点。
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螃蟹的种种困境以及它的性格特点。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故事中的螃蟹,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
五、作业设计:1. 课后观察:让幼儿课后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给家人听。
六、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中的细节,培养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深入理解。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故事的情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学会理解并接纳他人的不足。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故事《笨拙的螃蟹》中的细节,感知故事的情感。
难点: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故事的情感。
八、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绘本《笨拙的螃蟹》若干份,每个幼儿一份;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2. 经验准备:让幼儿提前观察过螃蟹,对螃蟹的特点有所了解;复习前节课所学习的故事内容。
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

幼儿园大班绘本《笨拙的螃蟹》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绘本《笨拙的螃蟹》的故事,让幼儿了解螃蟹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绘本《笨拙的螃蟹》的故事内容。
2. 螃蟹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3. 螃蟹如何克服困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螃蟹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笨拙的螃蟹》及相关图片。
2. 准备螃蟹玩具或模型。
3. 准备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
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朗读绘本《笨拙的螃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螃蟹的特点。
3.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螃蟹的生活习性和克服困难的过程。
4. 观察与实践:让幼儿观察螃蟹玩具或模型,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
5. 创作环节:鼓励幼儿用绘画或彩泥等形式表现螃蟹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6. 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8.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宠物或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螃蟹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评价幼儿在分享环节的自信表现和作品创意。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螃蟹行走比赛,增强他们对螃蟹生活习性的理解。
2.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观察家庭中的小动物,加深亲子关系。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八、教学反馈: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3.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案,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笨拙的螃蟹绘本教案

笨拙的螃蟹绘本教案教材名称:《笨拙的螃蟹》绘本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了解螃蟹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创造力。
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保护意识。
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1.绘本《笨拙的螃蟹》2.PPT或投影仪3.图片或视频资料关于螃蟹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螃蟹的视频,在视频播放前提醒学生要专心观看,并向他们提出问题:螃蟹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2.让学生观察螃蟹的图片,询问他们对螃蟹的了解程度。
二、讲解(15分钟)1.通过PPT或图片介绍螃蟹的外形特点、生活环境和食物习性。
2.带领学生理解螃蟹的特点,例如螃蟹有十只脚,喜欢生活在水中,喜欢吃小虾和小鱼等。
三、阅读绘本(15分钟)1.给学生分发绘本《笨拙的螃蟹》,引导他们阅读。
2.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词或生词,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绘本中的内容,可以提问学生关于螃蟹的问题。
四、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领取一张螃蟹的图片。
2.要求学生观察图片上的螃蟹,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螃蟹的形态、颜色等特点。
3.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鼓励他们提出关于螃蟹的问题。
五、创作绘画活动(15分钟)1.给学生提供纸、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螃蟹的理解和想象,创作一幅或多幅螃蟹的绘画作品。
3.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并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六、总结(5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绘画作品中螃蟹的特点。
2.对整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复习螃蟹的基本特点。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到海边或水族馆观察真实的螃蟹,增加学习的实践性。
2.组织学生根据绘本内容创作螃蟹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笨拙的螃蟹》教案

《笨拙的螃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爱护动植物》,具体章节为《笨拙的螃蟹》。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理解课文《笨拙的螃蟹》的主要情节,学习生字词,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能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关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可爱的螃蟹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爱护小动物,导入本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用彩色笔画出生字词,并反复朗读。
4. 例题讲解: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语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仿写,加强课堂实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笨拙的螃蟹》2. 生字词:笨拙、螃蟹、沙滩、海浪等。
3. 句子示例:螃蟹在沙滩上爬来爬去,非常可爱。
4. 课文大意:关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关于关爱小动物的作文。
答案示例:我们应该关爱小动物,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让它们在地球上快乐地生活。
2.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写5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可爱的螃蟹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爱护小动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生字词掌握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进一步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笨拙的螃蟹》教学设计
绘本解读:
小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因为这对大钳子让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在与朋友玩捉迷藏、追泡泡、追逐游戏中时,大钳子总使自己难堪,把事搞砸。
尼尼多么羡慕她的朋友们呀!可是在一次游戏中,它的朋友章鱼被水草缠绕,其它的朋友都无能为力,这时尼尼挺身而出,用他的大钳子刷刷几下就切断了水草,救出了章鱼。
它终于明白,原来自己的大钳子一点都不笨拙呀!
教学目标:
1、师生共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说话能力。
2、通过读图、听故事等,让学生感受听故事的快乐,培养学生听故事的兴趣。
3、初步感悟:正确看待自己,就拥有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形容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螃蟹?
2、师:是呀,这是一只可爱的螃蟹,它叫尼尼,今天我就来讲一个关于尼尼的故事。
二、讲述故事,适时提问
1、你听出来尼尼觉得自己笨拙在哪了吗?猜一猜它的大钳子干什么会碍事?
2、现在你明白了,尼尼为什么不喜欢它的大钳子了吗?它的朋友们讨厌它的大钳子吗?
3、你们能帮尼尼找一找章鱼在哪儿吗?
4、你觉得尼尼的大钳子笨拙吗?
三、继续故事,课堂写绘
1、引导生观察最后两幅画面,看,尼尼又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了,不过现在,再也看不到那只不开心的螃蟹了,启发想象,尼尼心情怎样?他还讨厌那对大钳子吗?
2、小结:是呀,现在,尼尼终于知道自己的大钳子是多么有用了!回想以前,他不喜欢这对大钳子,因为这对大钳子总把事情搞砸,在和朋友玩追泡泡,捉迷藏、追逐游戏时,大钳子总碍事,使自己难堪,可是现在,这对大钳子竟在关键时刻救出朋友,发挥了那么大的作用,它真是太高兴了!尼尼不在是一只笨拙的螃蟹了,现在,它是一只怎样的螃蟹呢?(生自由作答)
3、回顾故事,师生共讲(生扮演尼尼)
4、师小结:原来尼尼也是一只了不起的螃蟹呀!尼尼的故事并没有结束,你能猜猜尼尼的那对大钳子还会帮朋友们做些什么?他和小伙伴之间还会发生哪些故事呢?把你想到的用笔画下来吧!
四、交流展示
1、抽生讲述自己的写绘,师点评鼓励
2、生交流自己的写绘
五、总结布置
同学们,小螃蟹尼尼来到了我们面前,它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你我当中,它的烦恼也许就是你的烦恼。
经过这一系列的小事,尼尼似乎成长了,它也明白了,决定自己笨拙或有用的,关键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换个角度看问题,缺点也会变成优点,快乐就在身边。
记住你是最棒的。
回家后将《笨拙的螃蟹》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把自己所绘画的故事也讲给他们,还要请他们帮助你写一写,在每一幅图画的旁边用文字简单地记录下你的故事。
教学反思: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书籍形式,它是文字和美术的相互配合、相互丰富和相互激发,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绘本最能调动低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
绘本的阅读启发着儿童的想像力,帮助他们在心中培育故事形象。
绘本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本节课只想通过教师的生动的讲解,学生的联想,穿插学生的表演,让孩子触摸感受螃蟹尼尼的形象,了解故事内容,感受绘本故事的快乐。
不想让这个故事承担太多的教化功能,只想在孩子的童年播下一粒种子,让螃蟹尼尼的形象走进学生心里,这就够了,剩下的便是等待,因为只有当学生有了类似的情感体验时,《笨拙的螃蟹》蕴含的哲理才会被学生理解。
那时,也正是这里种子发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