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重要论述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问题
1、隋的经过统一中国的经过????在隋朝建立之前,北周已经灭了北齐,这时除了已经成为附庸、仅领有江陵沿江三百里之地的后梁之外也只有南朝陈政权偏安一隅,南北统一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开皇七年(587),后梁主萧琮入朝于隋,至大兴,隋文帝留其不回,共历三主、享国三十三年的后梁亡。????开皇八年十月,文帝令次子晋王杨广、再次子秦王杨俊、信州总管杨素三人为行军大元帅,出总管九十,甲兵计五十一万八千,由杨广承总节度,分别出六合、襄阳、信州等地伐陈。而后陈仅有甲兵十万,且分布在东至巫峡、西至沧海的漫长战线上,强弱对比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伐陈之役进行的很是顺利。到开皇九年正月陈后主被俘,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灭陈,在273年的分裂以后,南北复归于统一。
2、隋朝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公元581年二月,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元开皇。在此后的几年里,雄才大略的隋文帝迅速统一了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而隋文帝能够统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北周建立在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之上。在隋建之前,北魏太武帝扫荡了十六国的残余,北周武帝又进一步扩大了北朝的地域,这就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民族融合的彻底完成。自汉以来,先后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匈奴、鲜卑、羯等少数民族经过长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和中华民族的主干汉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样,自西晋末年以来民族矛盾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期已经不复存在,因而使中国的南北很容易的统一起来。????最后,北朝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继续发展。由于北朝时期的均田制得以继续推广,自耕农大量增加,社会结构趋于合理化;在此基础上扩大起来的府兵制,也因为兵源相对稳定,府兵的经济比较稳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战斗力比较强。????所以,正是有上述有利条件,在杨坚等人的正确领导之下,自永嘉末年西晋王朝崩溃起,长达二百三十七年的分裂局面,至此南北复归于统一。
3、简述隋朝前期发展经济的措施????隋前期为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①颁布均田令,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又受到一些贵族大官僚的阻挠和破坏,所以均田制不可能彻底实行,农民少田缺地的情况必然存在,但农民多少得到一点土地,地主的土地兼并多少受到一些限制,这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面积,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②改定赋役:隋朝的赋役制度沿袭了北朝而又有所改革,它与隔的均田制相适
应,隋的轻徭薄赋政策,使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农民从事生产的时间更多了,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③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既有利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又打击了豪强士族的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④整顿货币和度量衡,钱币和度量衡的统一,有利于商品交换,为隋朝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以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隋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4、大运河的修建过程????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一千多年以来为沟通南北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在我国交通运输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隋代的大运河始凿于大业元年(605),是年炀帝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万,开通济渠,引洛水、谷水入黄河,沟通了淮河和黄河,使得南北水路运输路程大大缩短,是大运河最重要的一段。????同年,炀帝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长三百余里,宽40步。邗沟始凿于吴王夫差时期,隋代在原有基础上加宽加深,它沟通了淮河与长江。大业四年(608),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至黄河,到今天津附近,我国古代漕运主要经由这条水道。在开凿时,因工程浩大,丁男不够,开始征发妇女服役。后人称这条河为“北运河”。????大业六年(610),炀帝敕穿江南河,八百余里,宽十余丈,自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今浙江杭州)。江南河也是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加深加宽,连接了长江和钱塘江。
5、如何评价隋炀帝的是非功过????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历史人物,他固然凶暴荒淫,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在隋建立过程中以及在他的统治时期也曾做过一些推动历史发展的事情。现分述如下: 在隋统一的过程中,杨广率军灭了陈,对中国的统一作了巨大贡献。此外,隋炀帝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加强我国南北统一,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重大作用;隋炀帝抗击了突厥,经营西域,同时派人打垮了吐谷浑,重通丝绸之路,维护了辽阔的疆域;隋炀帝废除了过时的周礼之官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这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相权一分为三,把决策与执行机构分开,对于防止权臣篡位,稳定政局,维护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古史上选举制度的重大改革,它的创立有利于选拔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隋炀帝还兴办学校,广索史籍,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隋断帝在位所采取的上述措施,无
疑是进步的,它有利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唐初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有着重要影响,对后世也有着深刻影响,其历史功绩是巨大的。 ????但是隋炀帝又是一位有名的暴君,他刚愎自用,不恤下情,推行的一系列暴政,使得社会矛盾迅速发展和激化。其暴政表现在:大修离宫,游幸江都,三侵高丽,屠杀人民。隋炀帝对百姓劳役不息,征调不止,人民死伤无数;他还频繁对外发动战争,三侵高丽,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缺失,农业生产遭到重大破坏,隋朝的统治危机四伏,一场全国性的农民起义风暴即将来临。
?
重要问题
1、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在唐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太宗李世民率军平定了各地割据势和,建立了显赫的战功,对唐统一全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太宗在他在位的23年期间,在高祖建制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改革,奠定和完善了各项治国制度。三省六部制、州县两级制是后世官制制定的基础。均日制与租庸调制的制定,以法律形式使一般百姓得到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对稳定社会有积极作用;府兵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作用;科举制度为国家广泛地招揽了大地人才。上述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他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形成了“贞观之治”。????同时,唐太宗能够总结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真切地认识到国君好比是舟,人民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治政甚勤。他鼓励臣下指摘国君过失,开怀纳谏,懂得澄清吏治的重要性,注意精兵简政,重视刺使、县令等“采民之官”的人选,注意法制,贞观年间,形成了执法严明公允的局面,他还对少数民族采取不歧视的开明政策,使胡汉各族相安共处。总之,唐太宗的个人才能及他商明的政治手腕使他在位其间形成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治世”局面。????但是,作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晚年的政治已经远不如即位前期,显得有些刚愎自用,志得意满,多次对一些国家用兵,还大兴土木,营缮陵墓宫殿,已显得不愿听忠告,曾令人仆倒自己为魏徴作的刻石碑文,晚年屠杀张亮、刘泊等极有才能的宰相,最后只信任他的妻舅长孙无忌等少数亲信和一些一味逢迎吹拍的佞幸之徒。
2、武则天的是非功过????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位女皇帝,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她是一位比较杰出的政治家,以铁腕剥夺土族势力的政治权力,并且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上打击士族势力,进一步破坏了门阀
制度更进一步有利于有才的庶族参与政事。在她执政期间,继续推行均田制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规定以农业政绩的好坏作为对地方州县官员升降标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她还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广泛招揽人才,首创殿试,同时又增开武举,选拔军将。为了广揽人才,她创立了“自荐”和“试官”制度,鼓励官和百姓自荐,以求进用,开元名相姚崇、宋璟都是这次时发现提拔起来的,所以史称“当代谓知人之明,果朝赖多士之用”。武周时期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国人口继续上升,是一个发展的时代。????但武则天也是一个具有很大消极面的人物,她用酷吏滥杀,其中错杀了许多好人,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她还大肆佞佛,到处筑佛造像,浪费无度,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矛盾。????虽然武则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每个历史人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可以立之为历代女子之典范,她以自己的魄力和胆识夺得皇位,向传统士族和封建势力提出了挑战,并给之以沉痛的打击,她任人唯贤,统治时期社会高速发展,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她的开阔胸襟和雄才伟略。
3、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是隋唐朝中央政府的最高机构,它的出现是专制社会君权和相权斗争的结果,即:将相权一分为三,以达到限制和削弱宰相权力的目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又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其中:尚书省的长官为尚书令(唐前期因为太宗皇帝曾经担任过此职务所以一直由次一级的左、右仆射为实际的长官),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主要负责诏、敕的实施;门下省的长官称侍中,主要负责起草以及封驳不当的诏、敕;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是决策机构。????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制度,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目的都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其组织形式和权力效能各有演变,至隋唐,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有唐一朝,三省六部制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比如,武则天时期就曾改六部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中书门下出现后,三省长官如果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就不再是宰相而只能管理本省事务了。不论三省六部制度如何改革,
它作为一种具有开创性的中央官制在我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4、唐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以文化能力考核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始于隋朝。隋炀帝大业四年(608),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唐朝科举制度在继承隋朝的基础之上,又有新的发展。现简述如下:????唐的科举分为贡举、制举和武举。贡举是法定考试,每年都举行。它包含的科目很多,比如秀才、进士、明经(又分为明五经、明三经、明二经、学究一经)、明书、明算等,其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有唐一朝,进士科是入仕的主要途径,而其名额奇少(录取比例仅为百分之一、二),在士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制举是临时性的考试,主要招考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完全视需要而定,其科目有五、六十种之多,如贤良方正科、博学鸿词科等等,不一而足。武举设立于武则天时期,主要是招收军事方面的人才。????总而言之,唐代科举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达到了集权中央、巩固统治的目的。
5、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均田制是唐朝前期的主要土地制度,租庸调制是与之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武德七年(624),高祖李渊颁布均田令和赋税令,标志着这两种制度的确立。??(1)均田制。唐制:丁男(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中男(十六岁至二十岁)可授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口分田,二十亩永业田,口分田不许买卖,丁男老(六十岁以上)时,政府收回五十亩,依然可以保留口分田三十亩、永业田二十亩,丁男死后,政府收回口分田,允许永业田传子孙;不是户主的老男、笃疾、废疾者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各给口分田三十亩。均田制之所以能够实施,是由于唐建之初,政府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无主荒地,所以能够在局部范围内实施均田。但是,政府掌握的土地毕竟有限,而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的加剧,政府显然没有足够的土地授给农民,只是徒有其名罢了。这并不是说均田制一无是处,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一定程度的抑制世家大族兼并土地,短期内维持小生产者的稳定性。??(2)租庸调制。租即为田租,庸相当于人头税,调则是徭役。唐制:凡授田民(不管是否足额授给),每丁纳粟二斛为租;绢二丈、棉三两或者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是为调;每丁服徭役岁二十日,若不应役,每日折绢三尺或折布三尺七寸五分,这种折绢或布的代役金,称之为“庸”。除此以外,临时加役十五日,免其调;加三十日,则租调全免。租庸调制是唐王朝剥削均田农民的主要方式,虽然对农民来说是个沉重的负
担,但是这种相对灵活的赋役制度有力的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6、唐朝前期有哪些重要制度??(1)官制:在中央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地位最高,唐太宗后尚书令名存实亡,由地位较低的左、右仆射成为尚书省实际的长官。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均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其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敕令和政策。在地方上,唐朝仍实行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还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分为10道,后来又重新划分为15道。道是监察机构,而不是行政机构。县以下的地方组织有乡,乡下有里。 ??(2)军事制度:唐王朝继续沿袭西魏北国时期形成的府兵制度,其中央领导机构主要是左右千牛卫、左右武卫等十二卫,府兵的基本单位是设在各地的折冲府,由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统领。折冲府分为团、旅、队,火几部分,府兵的兵员按一定的挑选原则由军府所在地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每三年挑选一次,府兵经常性的任务,是轮番到京城宿卫,叫做“番上”。府兵制度必须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前提,并贯串着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则,以“内重外轻”为设置折冲府的指导思想。??(3)科举制与学校: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玄宗开元二十年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不定期举行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4)法律:《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共12篇,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唐的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是以后各朝代的法律蓝本,对周边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有很大影响。??(5)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唐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其内容有:①对百姓授田的规定:授田男子的田地分为口分田、永业田;口分田男子在60岁以后收归国家,同时给僧尼寺院、鳏、寡、孤、独分一定的田地。②对贵族官僚授田的规定:王公贵族安爵位高低分给10—4亩不等;按官职大小,由60亩后依次下降;③土地买卖的规定:官僚贵族的口分田,永业田可卖。百姓因贫穷,迁徒也可卖口分田。??(6)赋役制度:租庸调制是唐代前期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唐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
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内容有: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太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年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作庸。
7、论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安史之乱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1)天宝年间,统治集团荒淫腐朽。唐玄宗十分昏庸,宠爱杨妃,奢侈无度;政事付于奸毒有数的李林甫、杨国忠之徒,吏治败坏;又穷兵黩武,喜大建功,进行“拓边”,国力耗虚。加之官僚地主竞相兼并土地,封建政府大肆搜括农民,从而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这使叛乱者有了可乘之机。(2)府兵制破坏之后,“外重内轻”之势形成。开、元之际,府兵之制破坏,募兵之制渐兴,募兵制逐步代替了府兵制,“外重内轻”的局面为地方节度使反叛中央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更有甚者,各地节度使的权力不断扩大,不仅领兵,而且把土地的民政、财赋等权力也抓到手里,很快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成为唐中央统治的离心力量。(3)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领兵最多,实力最强,野心最大。他几入长安,目击唐中央政治腐败,内地兵力空虚,乃谋作乱,夺取天下。于是,厉兵秣马,准备就绪之后,便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叛乱。安史之乱经过了叛军向唐王朝发动大举进攻、唐王朝强力反击、叛军再次进攻和唐王朝再次反击、取得胜利四个阶段。唐军虽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1)它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北方经济遭到了大破坏;百姓穷困不堪,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千里萧条”。从此,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既未直接受到安史兵变,经济也没有受到多大破坏。)??(2)它使唐朝边防空虚。为平定安史之乱,唐边防军不得不调往内地,吐蕃等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在民族斗争中,唐朝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防守。??(3)它打破了唐朝的统一。藩镇割据势力在乱后越来越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战乱频起,生灵涂炭。总之,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统一、繁荣、强盛的统治局面成为过去,唐王朝开始走向下坡路。
8、唐后期的政治形势如何????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经济和制度方面此后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使我国封建社会由前期转入后期。此后的政治形势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藩镇割据,外族入侵,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1)安史之乱虽被
平定了,但为求得暂时苟安,唐代宗措置失当,“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使安史降将摇身一变,成为了由中央任命的地方节度使,保存了相当大的离心力。同时,在内地也多置节度使,造成了藩镇割据的严重局面。藩镇与唐中央及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它们“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使唐后期的政局极为动荡不安。四镇之乱、淮西之乱、河朔三镇之乱使唐中央无力与藩镇较量,割据局势愈演愈烈。??(2)为了平叛,唐中央不得不把边防军调往内地,造成边防空虚,吐蕃等周边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南方也经常受到了南诏的侵扰。从此,唐朝不仅在西域的力量大为削弱,就连关中也不能确保无虑。??(3)唐自高宗以后,特别是玄宗时,宦官数量逐渐增加。其中五品以上者达千余人,甚至有些人官至三品,如唐玄宗时的高力士尤被重用。此后逐渐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宦官们掌握兵权,控制将相,废立皇帝等,到唐后期,朝官结党,斗争激烈。其中最典型的是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4)当时朝臣与宦官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斗争,史称“南衙北司之争”。重要事件有德宗时朝官反对宫市;文宗太和初,用宋申锡为相,谋除宦官事;公元835年的“甘露之变”;昭宗时崔胤引朱全忠谋灭宦官。
9、租庸调制与两税法的异同????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唐代实行的两种赋税制度。??(1)租庸调制是唐初实行的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制度。它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作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作调;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作庸。这项赋税制度的推行,使农民能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多少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对唐前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开元末年均田制破坏,这一制度渐不适用。安史之乱后,为两税法所代替。??(2)两税法是一项与庄园经济相适应的赋税制度。内容是:①取消租庸调以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户税和地税。②地税按田亩征收谷物。③户税按每户资产的多少分九等征钱,资产多者其税多,资产少者其税少。④对于工商业者三十税一(后改为十税一)。⑤按照“量出制入”的方法来确定赋税总额。收税的标准实际上是“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无论地税还是赋税都分为夏秋两季征收。作用: ①它改变了按人丁户口
征计的办法。以土地财产多少征税,使赋税负担相对合理,而且适应唐代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佃农大量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势。②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③简化了税收的手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对百姓的盘剥。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唐王朝的实力,促成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它对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税制直到明代行一条鞭法后才被废除。
10、唐代诗歌的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到今天的,就有二千二百多个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诗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代诗歌的发达主要表现为:诗人辈出,诗篇众多,内容丰富,真实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状况,意境高远,艺术性很强。初唐诗坛,有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努力摆脱浮艳诗风,并卓有成绩。稍后的陈子昂,倡导诗歌改革,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树立了内容充实、语言刚健质朴的新诗风,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唐时期上诗歌发展的繁荣期,期间才华横溢的诗人大量涌现,相映争辉。这时的诗人发展了诗歌的各种体裁和形式,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蔚为万紫千红、缤纷灿烂的壮观。较早的主要有两派:浪漫主义诗派和隐逸诗派。浪漫主义诗人有王翰、王之涣、王昌龄等,善于以简短的绝句表达复杂的感情;另一部分浪漫主义诗人李颀和岑参,擅长古体诗,特别是七言歌行。隐逸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孟浩然和王维。他们在写作技巧上有很高成就,但在思想内容上带有逃避现实的消极因素。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到了高峰。中晚唐诗人有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有新乐府诗派代表元稹、白居易,有奇险冷僻代表韩愈等。????唐代的诗歌在百花盛开、争奇斗妍的唐代文学中最为光彩夺目。它促进了中国文学以至中国文明的发展。唐诗在科举考试中,已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为唐社会选出了大量具有真才实干的官员。唐诗不断传入新罗和日本等国家,丰富了它们的文学,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同时,唐诗对后代的诗歌也有巨大的影响。
11、论隋唐文化的特点????隋唐文化,灿烂辉煌,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隋唐文化以其博大的内容,宏伟的气势,雍容华贵的风度,昂扬向上、坚定执着的进取精神,生动自然,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艳丽明快的色彩而具有独特的魅力。总的来说,
隋唐文化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1)隋唐文化反映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背景。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达270年国家分裂的历史,经历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冲突和交融的过程,形成了大一统的多元文化体系。在唐朝统治的近300年当中,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的时期比较长,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的统一性再一次得到了加强,如唐代统一儒学的形成是明显的例证。??(2)隋唐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融合性。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达;同时实行开放的政策,与亚、非地区许多国家交往。同时,这时,大量外来民族的入居,必然带来他们的饮食起居、衣冠服饰、宗教信仰乃至风俗习惯,统治者又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因此,隋唐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融合性。??(3)隋唐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特色。这时,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许多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播开来,如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五、六百年的传播,至唐朝达到了最盛阶段。唐代还把儒、释、道列为三教,认为三者皆可以为国家所用。总之,隋唐时期宗教、迷信在社会上十分盛行,佛、道、神仙思想广泛流行于民间,并支配着人们的生活,由此形成了种种与宗教有关的文化和民情风俗。
1、 五代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五代十国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情况和北方比较来说,是发达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1)、自安史之乱后,南方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在此基础上发展,当然就会显得发达些。(2)、无论是唐朝的安史之乱,或者五代的军阀混战,主要战场都在北方,南方也没有受到契丹统治者的杀掠,故所受破坏较少,便利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北方战乱频仍,不少人民或西迁西蜀,或南迁江南,交流了北方的生产技术的经验,更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4)、唐朝以来的陈硕贞、袁晁、方清、裘甫等起义都爆发于南方。黄巢大起义也给南方地主豪强以沉重打击,削弱了它们的统治。由于南方具有这些有利条件,在劳动人员的辛勤劳动下,便出现了南方经济的上升。经过五代,全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重要问题
1、北宋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建立以后,为了改变节度使割据的局面,宋太祖、太宗以及其后继者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首先,在地方削减州郡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又以文臣任州郡长官,另设“通判”以牵制之。后又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并
陆续在各路设四司,临时指派朝官兼领,极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其次,在中央分割宰相的权力,不但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作副相,还把唐末五代设置过的枢密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以三司使分取其财权。????第三,改革军制,禁军不再设最高统帅,罢殿前都点检等职,设“三司”,派资历较浅,容易驾驭的人来担任将领,而以枢密院掌握发兵之权。同时,实行“更戍法”。????第四,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在边境上只屯驻少量禁军,对辽、西夏采取被动的守势,而将重兵驻扎在内地。????第五,发展科举制,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专制集权政治的弊端也产生了“冗兵”、“冗官”和“冗费”日甚一日,封建国家陷入“积贫”、“积弱”的局势之中。
2、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积贫积弱”是北宋王朝政权统治的一大时弊。它对北宋王朝统治政策的制定,北宋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与辽、西夏等民族政权的关系,都影响至深。形成原因主要有:??(1)“守内虚外”的指导思想是导致“积贫积弱”的基因。北宋统治者在建国初就以“守内虚外”为原则。表现在:在军事方面,采取了饥年募兵之策,这样做虽达到了防止内乱的目的,但却使军队成了难民收容所,不仅兵额扩大,且战斗力极弱;在治军上,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剥夺高级将领的军权,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采取“更戌法”等,进一步消弱了军队战斗力;在政治上,推行官职分离,为日后的冗官误国造成了伏因;在经济方面,宋太祖不抑兼并,并且官员有免税权,势必直接影响国家的税收。??(2)后世君主不思改革是形成“积贫积弱”的重要因素。宋太祖在各项制度中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种子,宋代后世君主的墨守成规、不思改革也是形成“积贫积弱” 的重要因素,使其由可能变为现实。例如,在军事方面,仍实行募兵制,素质日益下降;在军队的配置上,后世君主们仍奉行内重外轻之势;在政治、经济上,宋代后世君主不思变革,全力贯彻太祖创立的各项制度,形成“三冗”,导致“积贫积弱”的局面。??(3)军政腐败及其他因素加速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的形成。军法废弛,军队管理混乱,不行军法,使宋军士气丧尽,进而在辽
的频繁交战中,一败再败,形成“积弱”之势。同时,财政管理混乱,再加上“用非其人,……坐致匮乏”,加速了北宋“积贫”之势的形成。????总之, “积贫积弱”的局面在北宋初的一系列改革中不断形成并加深,一直影响到后来的南宋。
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进入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局面加深,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发生,范仲淹等人主张的改革遭到官僚和权贵的反对而失败。在此情况下,王安石实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1)财政经济方面,以“富国”为目的,颁布六条法令:①青苗法:各地方政府每年两次放款,按户等高低规定贷款数目。借贷期限为半年,出息二分。②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照户等高下分派。③募役法:差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④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然后将田地亩数、主人姓名、土质肥瘠等级登记上册,并按土质好坏分为五等,均定税额高低。⑤市易法:由政府拔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⑥均输法:由东南发运使根据中央的需要,灵活调配东南六路漕运京师的各种物资,以减少重复、浪费。??(2)军政方面,以“强兵”为宗旨,实行四项新政。①置将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就地加以训练,“使兵知将,将练其兵”。②保甲法: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农闲练武,大保每夜派丁巡逻。另外,还推行保马法和在开封府设军器监等。??(3)教育和科举方面,以“育才”为目的,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编纂并颁发《三经新义》作为太学、州县学校教材和科举应试的标准。王安石的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某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但由于新法触及了北宋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加之新法本身的一些弊端和王安石与品惠卿等人的矛盾削弱了变法派内部的力量,导致变法失败。
4、为什么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进入北宋中期,“三冗”、“两积”的问题十分突出了,宋王朝逐步陷入“内则不能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全面危机之中。但是,范仲淹等人的改革认为,当时最根本、最中心的问题是吏治问题:即内外官吏过于冗滥,其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的人应当一律裁汰。很明显,他们对于真正的关键问题并没有找到;加之遭到官僚和权贵的反对,因此不到一年时间就被迫流产了。在此情
况下,王安石嘉祐四年(1059)上书给宋仁宗,要求大力改革,但这封言事书没引起最高统治集团的重视。直到宋神宗时才让他主持改革。????在王安石看来,北宋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生产少则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而农民之所以贫困和不能从事生产,一方面是由于兼并之家“侵牟”和“蚕食细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政府只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却不帮助他们兴修水土之利,不在“播种收获”时候“补助其不足”。因而,王安石主张“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即动员所有的劳动力去从事生产,以发展社会生产。而为了使农民有从事生产的条件,又必须“摧制兼并”,减免徭役,耕敛时节加以补助,并“为之修其水土之利”。根据以上认识,先后在财政经济方面、军政方面以及教育方面制定和推行了一些新法。通过王安石改革,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朝廷收入增加,财政状况大为改善,“中外府库,无不充衍”;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国力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因此,可以说,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5、岳飞的生平事迹????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的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出身于河南汤阴的贫苦农家。北宋末曾从军伐辽,后参加抗金斗争,以军功步入军官行列。1127年(建炎元)因上书反对黄潜善、汪伯彦的逃跑政策而被革职,又投河北招抚使张所,曾随杜充守卫汴京,在抗金战争中屡立战功。1130年初金军自黄天荡返回,岳飞当时驻军宜兴(今属江苏),袭击金军获胜,并收复建康,逐成为宋军独当一面的重要将领。他自奉节俭,他所率的“岳家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军队战斗力极强,战功显赫,使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慨叹。????从1133年(绍兴三)开始,南宋政府把从江州到江陵的沿江防务交与岳飞负责。此后,岳飞曾三次北伐伪齐政权和金国。1134年,岳飞率军进讨伪齐政权,收复了襄阳、信阳(今河南信阳)、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郢、随六个州郡(牛皋就是这时拨归岳飞的)。岳飞升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晋封武昌开国侯。1136年岳飞奉命北伐,收复长水县(今河南洛宁县西),军抵达蔡州境内。这次北伐最后也是因奉召班师回军鄂州。1140年,岳家军进驻颍昌,郾城一战,大败金兀术的主力,深感“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就在这时,高宗则一方面撤回东路驻军,一方面连下金牌命令岳飞班师,所收
复的大片土地又被金军夺去。????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宋高宗明令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任为枢密使和副使,明升暗降。宋廷为积极投降于金,扫除障碍,最后终于在1141年阴历年底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总之,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民族英雄,他领导的抗金斗争,沉重打击了南侵的金军,为保南方人民的和平生活,免遭女真贵族的奴役和蹂躏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要问题
1、蒙古国的西征和南进??(1)西征:1207至1211年,蒙古势力扩至今巴尔喀什湖以东,此后几年,因主要精力用在中原及朝鲜,无暇西顾。1218年开始,成吉思汗将目光转向西方,从而开启了蒙古军的三次西征。西征主要分为成吉思汗的西征、拔都西征和旭烈兀西征三个阶段。第一次是成吉思汗的西征。1219年,成吉思汗攻入花剌子模,1222年占领整个中亚,兵锋所及达到俄罗斯、乌克兰境内。第二次是拔都西征。1235 年窝阔台决定远征欧洲,派拔都率军西进。从1236年到1241年的五年间,蒙古军横扫今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等许多欧洲国家。第三次是旭烈兀的西征。窝阔台死后,贵由、蒙哥相继为汗,蒙哥1252年派旭烈兀西征,目的是要征服伊朗。到1257年征服了今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等地。经过三次西征,蒙古国几乎征服了半个世界,在“兀鲁思”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大汗国:即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2)南进:蒙古的南进分为灭夏、灭金和灭宋三个阶段。1205—1225年,蒙古军队多次攻夏,掠夺了大量的财富。1226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虽于次年七月在灭西夏之前病死,但蒙古军围中兴半年,夏主南平王投降,西夏灭亡。蒙古征金分三步走:1211—1214年以消耗金军有生力量、掠取大量财物、招降纳叛为主,攻城略地、屠灭生灵,金丧失大部分领土。1215—1232年,蒙古军继续攻城略地、烧杀抢掠之外,已经注意在所攻克地区建立统治政权,战争僵持,互有胜负。1233—1234年,蒙古军直逼金人统治中心,金哀宗自杀,金亡。1234年,蒙古与南宋联合灭金后,双方开始处于正面冲突状态。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国,使云南与内地复归统一。1279年,蒙古军队消灭南宋最后一股反抗力量,统一全国。至此,南进宣告结束。总之,经过西征和南进,蒙古扩大了疆域,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元朝是一个空前广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统治者在建国后,为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让先被征服地区的人比后被征服地区的人地位高一些,人为地制造民族等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即实行四等人制。
他们根据民族和被征服的先后将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我国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到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以至宋金对峙时四川地区的汉族人),第四等是南人(即南宋灭亡后南方的汉族和其它民族),并对这四等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政治上的待遇和经济上的负担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元统治者之所以实行这种政策,旨在民族分化手段以防止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抗其统治,分散人民反抗的目标,削弱其力量,分而治之,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但无论元朝的统治者怎样处心积虑地制造各民族间的差别与矛盾,真正居于统治地位的仍然是以蒙古为主的各族上层分子。蒙古族广大牧民和色目贫民同样受到王公贵族的掠夺与压迫。他们也和汉族贫民一样,大量破产流亡,甚至沦为奴隶。而汉族地主和少数民族上层分子由于支持元的统治,照样有政治、经济特权,拥有高官厚禄。因此,元朝社会尽管存在着民族压迫,但民族压迫说到底还是阶级压迫。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元朝政权的性质是以蒙古贵族为首的包括各族上层分子在内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的联合专政。?
重要问题
1、明初是怎样加强专制制度的??(1)、加强政权建设。明朝初年,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袭元朝,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洪武九年六月,明太祖废除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部分。这样将地方的权力分化,使三个机构互相监督,避免地方的割据势力。随后,明太祖裁撤中书省,罢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听命于皇上,直接对皇帝负责。洪武十五年,又仿宋制设置殿阁大学士,由文人充任,批阅奏章,以备顾问。到明成祖时,内阁正式形成。??(2)、改进监察制度。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官阶虽低,权威甚重。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一套监察体系。负责稽查各部。??(3)、创立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的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洪武十三年正月,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的除亲军外的各卫所和在外的各都司。五军府所管仅是军籍和军政,军队的调遣和最高指挥权仍在皇帝。在军队的编制上,自京师至地方皆设立卫所,卫所官军皆为世袭,京师卫
军分由五军府分统的内卫和皇帝亲军系统,卫所军队来源是世袭军户,征兵,归附兵长生军和从平片中征调的垛集军。??(4)、抑制豪强,整顿吏治。明太祖针对地主富豪多聚族而居的特点,多次大量地把他们迁往他乡,使这些豪强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基础。太祖十分重视吏治的整顿,严禁各级官吏玩忽职守,渎政害民,高级官员要接受御史的监督,中下级官吏定期考核,称职者升,平常的复任,不称职者降,品德卑劣的罢职为民。洪武十三年和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两次大兴党狱,不但元勋宿将被杀殆尽,而且许多江南豪族也被诛杀。??(5)、兴办学校,扩大科举。明代的学校大体有三类:国子学,府县学和村镇的民间社学,采用科举的办法选官;考试以四书、五经的文章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文章的格式规定为八股文。??(6)、加强法制。洪武三十年正式颁布《大明律》维护君主尊严和权力,洪武十八年十一月,太祖颁布亲自编撰的《大诰》,随后,又颁行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汇集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转假赋役,侵吞税粮,抗租误役,流亡隐匿和使用凌迟、枭首等重刑的案例,其目的是作为和《大明律》并行的司法依据。它是太祖重典治吏政策实践的反映。??(7)、实行特务统治,以禁止内臣干政。太祖时设锦衣卫,成祖时设东厂。宪宗时设西厂。三者只对皇帝负责,毋需经司法机关批准即可随意缉拿官民。
2、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答:明初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宋,元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明代对外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为了发展对外关系,成祖特派遣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秦命先后七下西洋,历时29年,他率领规模浩大的船队,跨越亚,非三洲,对战城(越南中南部),真腊(来埔寨)锡兰山(斯里兰卡)麻林(在今肯尼亚境内)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行了友好访问。郑和第一次航行有船只62艘,有水手、船师、卫兵、工匠、翻译等共27800多人。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丈,可以容纳1000多人,是当时航行海上最大的船只。船上配置有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导航设备如航海图、罗盘针等。郑和的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金银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他每到一国,就给国王赠送中国礼物,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与各国商民和平交易,给亚非各国留下了良好印象。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最远到达赤道以南的非洲东海岸地方,比哥伦布和达伽马发现刻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
3、张居正改革?? 背景:明王朝进入中期以后开始走向衰落,出现了中衰现象,主要表现在农民的赋税和负担日趋加重,形成大批的流民,随着与政府矛盾的加深,爆发了多次流民起义,阶级矛盾激化。明代中期开始,宦官对政治的干预日益严重,宦官在政治上弄权的同时,还凭着政治权势大肆搜夺和勒索财富;英宗以后的皇帝个个昏溃无能,挥霍无度,朝政混乱;随着土兼并的恶性发展,卫所屯田也逐渐破坏;内政混乱的同时,原来的蒙古贵族大举南下,骚扰明的边境。这种情况逐渐发展,明中后期后,政府的政财危机逐渐加重,明王朝的财政拮据到了可怕的地步,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张居正主持改革。????内容:(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根据事情的大小,缓急,定出官吏的工作时限,延误者受到追治,并对当时无视法纪,上下因循苟且,遇事推诿的腐败官场作风,进行了整治。(2)军事改革:张居正主张封蒙古俺答汗为师义王,授意宣府,大同,山西总督王崇古经理此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征来,为加强西北和东边的防卫,任用戚继光镇守蓟门和李成梁镇守辽东,给予专断之便。在广东地方,任凌云翼为两广军务提督,这对安定各地人民的生活和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3)水利整治,张居正推荐 ,起用先前总理河道都御使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4)经济改革。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他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此基础上针对当时赋役制度存在的弊病,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概括起来,其主要内容有:田赋折银征收;徭役折银上纳;赋、役银合并征收;赋、役银合并后直接交与地方官府。经济改革使得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市场联系的加强,以及货币地租的产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结果: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朝政权,但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抗。另外,历史积弊太深,太远,已是积重难返。万历十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此后,某些改革的成果虽然保留了下来,而大部已废殆,不能遏制明王朝衰落的步履。
4、为什么说明
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①明中后期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和小农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农副产品的商品化日益提高。②银成为社会上最主要的货币形式并在社会上广泛流行。③随着各地特别是江南地区商业性农业和农村家庭副业的发达,赋役征银的财政手段变化的刺激,小农家庭普遍与市场经济的联结,促进了南北地区经济交往的加强、商业资本的活跃、市镇的复兴和新生、以及传统市场的繁荣。④社会上出现大量的自由劳动力。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农村的雇佣劳动现象逐渐普遍,从而引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④明代中后期,江南的一些手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丝织业作坊。????表现:明代中后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以江南丝织业机棉纺织业最为明显。①在江南苏州、湖州和杭州一带;政府为控制江南丝织业生产,在南京设立内织染局,神帛堂和供应机房,在苏、杭等地设立 渠局。这些官办织染局,内设织机,役使大批工匠织造。同时,江南各地又有大量从事丝织业的民间机户存在。这些机户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规模控制,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差异,出现了升降分化现象。拥有织机多的被称为“大户”,而那些没有生产工具和缺乏资本者则称“小户”也就是“机工”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机工和机户之间形成“机户出资,机功出力”的劳动力买卖关系。②在棉纺织业中,两极分化的结果也使一些小生产者丧失了生产资料,成为在自己家中为原料提供者进行纺织的雇佣工人。到了明后期,松江地区的棉布再加工的暑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得变为明显和成熟,暑袜店商人已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包买主,商业资本转化成了产业资本;以做暑袜为生的“合郡男妇”向暑袜店中“给筹取值”,变成了暑袜店的雇佣工人。(3)发展缓慢原因:中国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严重阻硬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的商人往往将获得的利润用来买田置地而很少用于扩大再生产,政府设置重重关卡,对商品课以重税,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人民生活贫困,无力购买商品,使得资本主义的市场狭小。
5、简述明代宦官专权的情况????洪武年间,太祖鉴于汉、唐末期政败宦官的历史教训,在宫内铸铁牌禁止内臣干政。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以为家奴可靠,称帝后给宦官委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
等军政大权,开启宦官干政之端。英宗正统之前,皇帝皆亲自视政,宦官有所顾忌,不敢擅权。正统以后,皇帝多昏聩无能,宦官便趁机弄权,明代宦官有所谓的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掌奏章机要,历来由皇帝心腹宦官担任。随着票拟制度的形成应由皇帝在大臣的奏章上用朱笔批写的最后裁定意见,渐由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代批,称为“批红”。于是,秉笔太监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有时甚至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改动内阁的票拟。如正统时的司礼监太监王振,就曾矫旨引荐同党,陷害政敌。正统十四年(1449)夏,英宗命在大理寺筑坛,让太监和刑部、都察院共同审理狱囚。宦官从此又插手司法。英宗复辟后开了宦官总令京军之例。正德初,刘谨等八人以旧侍得宠于武宗,时称“八虎”。其中以刘谨尤为狡狠,势焰熏天。宦官在政治上弄权的同时,还凭借政治权势大肆掠夺和勒索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