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作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课堂。
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协同努力,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素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孩子往往面临着诸多成长问题,包括沉迷网络、学习压力大、情感缺失等。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至关重要,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他们的共同理念和配合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第一,家校共育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伴侣,他们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关怀。
而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上的引领者,负责孩子的知识教育和品德培养。
家长和老师的合作配合,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时,家长和老师需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并且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只有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配合与合作,才能为孩子提供全面的关怀和支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第二,家校共育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在家庭中,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父母需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教会孩子正确的行为准则和品德修养,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母还需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成长,为孩子提供温馨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其全面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家校共育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力量。
学校是孩子成长中的第二个课堂,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学校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育力量,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学校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
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在当今社会,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之间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协作和共同努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的目标。
一、家庭1.1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2 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价值观,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奋努力等。
1.3 家庭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表现,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
二、学校2.1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2.2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3 学校应该与家庭和社会保持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三、社会3.1 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广阔舞台,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3.2 社会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
3.3 社会应该与家庭和学校一起共同育人,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匡助。
四、齐抓共管的重要性4.1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合作是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4.2 惟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才干真正做到全面育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材。
4.3 齐抓共管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教育模式。
五、实现齐抓共管的途径5.1 建立家校社合作机制,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5.2 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5.3 倡导全社会共同参预教育,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齐抓共管是实现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惟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才干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如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如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学生学习负担的增加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了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教育、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教育方面1. 创设宽松积极的学习环境学校应该创设宽松而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由和安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资源。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学校可以减少考试频率,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推动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
2. 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合理且可行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避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式。
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开展运动会、设立各类运动社团、组建代表队参加校际比赛等。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家庭方面1.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父母要经常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此外,父母还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爱好,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
2.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家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科学饮食和适度锻炼等。
家长可以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此外,家庭还可以合理安排孩子的业余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放松。
3. 加强与学校的互动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要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同时,参与家长会和学校举办的教育活动,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家校共育的作用和意义
家校共育的作用和意义一、家校共育的定义和背景家校共育指的是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在现代社会,教育已经不再是学校的独立责任,而是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的责任。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在于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二、家校共育的作用和意义1. 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家庭和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两个重要环境,家校共育可以促使两者形成良性互动。
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资源,鼓励孩子在家完成作业和阅读,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
学校则提供专业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和教育方案。
通过家校共育,家庭和学校可以更好地协同配合,将孩子的学业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2. 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除了学业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家校共育的重要目标。
家庭是孩子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而学校则是孩子接触社会和他人的重要场所。
家校共育可以让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家庭要以身作则,注重家风家教,教育孩子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学校要通过课程设置和活动组织,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基础。
家庭和学校都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共同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可以鼓励孩子参加适合的体育锻炼和兴趣爱好,并提供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心理教育,开展针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指导和培训。
家校共育可以从家庭到学校形成良好的关注链条,共同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4. 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
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培训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家庭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类兴趣社团和培训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技能。
学校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社会和学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孩子的成长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从家庭环境、社会感染、学校教育、角色模范、情绪培养和身体健康六个方面,探讨它们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包括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等。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自信独立的性格。
父母应该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以引导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社会感染社会感染是指孩子在社会环境中受到周围人和事物的影响。
社会的风气、文化氛围和交往模式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感染有助于塑造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接触正面社会信息,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识能力,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校环境、师资力量和教学成果都会影响孩子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良好的学校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学校教育和校园生活,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心理需求,协助孩子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4.角色模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等长辈的言传身教和角色模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服务意识,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此外,父母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孩子充分发挥潜能。
5.情绪培养情绪培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情绪识别、表达和调节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父母也应该培养孩子的逆境商数,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班会教案:发挥家庭作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期间最重要的一个集体,班会作为属于班级级别、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工作会议,是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措施。
在班会工作中,除了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外,家校合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这篇文章就以“发挥家庭作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为主题,谈谈班级的家校合作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
一、家庭作用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长都拥有了自己的事业,日常忙碌度也随之日益增加。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往往对子女的教育有些疏于关注,而事实上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是极为重要的。
家长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不论是性格、习惯还是思维方式都会受到家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从孩子的早期开始,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班级的家校合作班级的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方面,家长作为孩子的重要监护人和教育者,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而班级作为学生在学校里的“家”,班主任应该积极的利用家庭资源,制定好班级家长的参与计划。
班主任要做好家校沟通,并创造各种参与家长的机会,让家长发挥更多的作用,增强家庭与班级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
三、家长在班级中的作用1、提供学生的家庭背景资料班主任要求学生填写班级信息卡,其中要求学生填写家庭背景信息。
家长需要提供学生家庭的情况,这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比如家庭条件贫寒,老师可以针对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给予一些特殊的关心。
2、参与到班级中来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设立家长委员会,增强家长的参与,让家长们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决策中来,让他们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并在班委会中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
3、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活动班主任需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班级中的活动。
这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班级中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邀请家长来参加。
这样可以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支持孩子,让他们更加自信和自立。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的小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家庭是小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而学校也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
因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应该成为所有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 意义:加强家校合作,是充分利用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从而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家庭的教育是小学生最初接触到的教育,启蒙这个孩子的人往往是父母,因此家长开展有意义的家长会议、家长教育活动等等都是有助于激发家长们的爱心和责任感的,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增强小学生的生活技能,塑造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小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环境。
学校是一个小学生认识世界的平台,也是学习知识和习得技能的地方。
而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则是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的核心。
二. 家长的责任: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成分。
因此,身为家长的人应该真诚体察孩子的情感,了解孩子所需,根据学校和家庭共同面临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引导小学生健康成长。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修正错误的行为,创造一个积极、和谐和温暖的家庭氛围。
比如:改善婚姻关系,亲自带领孩子学习一些习得性技能,比如教会孩子做家务、手工制作、园艺等等,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从中体验学习、探索和创造的乐趣。
当家长教育孩子时,不仅要取得孩子的认可,更要取得孩子的信任。
遇到困难时,家长要时刻与孩子沟通交流,同时将问题放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尽量给予孩子建议和鼓励。
同时要鼓励孩子的独立性,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也要让孩子能够自己去解决问题。
三. 学校的责任:在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学校也有非常重要的责任。
学校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活动,例如召开家长会、组织父母志愿者等,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共同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学校则是孩子成长的第二个家;家校共育,既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责任。
家长和学校的育人责任都不容忽视,只有通过家校共育,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一、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场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孩子的积极情感、正面心态和健全人格,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倡导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之一。
父母应该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包容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亲情和爱意,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和价值观。
2.加强家庭教育的专业指导家庭教育需要得到专业指导和支持。
父母应该关注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学习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增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
3.注重家庭教育的规划和实施家长与孩子长时间的陪伴与互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有计划地进行家庭教育,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促进学校教育的深入实践学校是孩子赖以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学校教育要从多方面入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要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营造高效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展现出主动学习的状态。
老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通过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学校要倡导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石龙学校简艳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途径。
历史的经验和实践的成功事例告诉我们,人才的培养必须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结果,三方缺一不可。
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决不逊于学校教育,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拓展,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才能教育好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一、学校教育是主体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勿庸置疑的,也是学生健康成长所不可少的。
学校环境是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主系统,它直接熏陶着学生的个性和心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应该为学生各种素质的外部强化和自觉内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美化校园环境,创造怡人的外部气氛。
良好的校园环境,从不同程度和角度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巩固了他们的意志,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成为育人的生动载体。
首先,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各方面情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中小学生年龄尚小,心理上有易感染易点化的特点,因此,加强自然环境的良好建设,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有积极地外部催化作用。
其次,科学而又适当的文化环境,能形成勤奋、文明、清新、向上的氛围,这对塑造学生的品行和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有重要的作用。
在校园内设置宣传栏、德育室、音美室、团队活动室,使整个校园形成草木可劝学,物物皆为师的育人气氛。
再次,优美的物理环境,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情感的隐形催化剂。
早晨入校有活泼轻快的校园歌曲,课间操有雄浑高昂的运动员进行曲,校园广播站有同学们生动形象的播音,这些教育环境,都会美化学生的各种感知,激发他们奋进的情感。
家庭与社会如何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家庭与社会如何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互相影响。
家庭和社会可以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那么具体是如何促进学生成长的呢?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家庭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认知和价值观。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教会孩子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此外,家庭还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对学生的成长也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舞台,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个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同时,社会也应该重视教育和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家庭和社会还可以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启发和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社会,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可以共同组织一些活动,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四、家长和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家长和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及时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在成长中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成长中得到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家长和社会也应该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态度,让他们在成长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
五、家庭和社会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家庭和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成长过程,共同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家校携手共育 同促健康成长
家校携手共育同促健康成长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家校携手共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校携手共育,意味着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
家校携手共育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支持者,他们之间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应该始终保持对学校工作的关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议、家长学校等活动,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
学校也应建立健全的家校互动平台,及时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信息。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机制,家长和学校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制定更科学的教育方案。
家校携手共育需要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共同解决。
家长要从孩子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情感交流等方面给予孩子良好的指导和关爱,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人际关系等问题,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态。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身体锻炼、健康饮食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
家校携手共育需要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共同培养和引导。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教育孩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良好品德。
要及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引导和纠正,让孩子懂得自律和责任。
学校可以在课堂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内容,设置一些情感教育、团队合作等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家校携手共育需要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校共育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依赖于学校的教育,更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开展密切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家校共育的方式和家校共育的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家校共育的重要性1.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家庭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教育场所,也是学生性格、行为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
家校共育能够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环境中得到一致的教育指导,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力量。
家庭和学校不再是孤立的两个教育主体,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两个重要保障。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知识获取的场所,可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家庭是学生性格和情感成长的场所,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家校共育能够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都能够得到全面的关怀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场所都能够得到支持和鼓励,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家庭和学校是学生习得行为和习惯的重要场所。
家校共育能够形成良好的家风校风,营造文明和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都能够得到正确的行为和习惯养成指导,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学生在学校能够遵守纪律,尊重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在家庭能够孝敬长辈,尊重家人,与家人和睦相处。
家校共育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和家庭之间加强沟通是家校共育的重要方式。
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家长会,邀请家长来校交流。
如何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如何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哎呦喂,说真的,现在这孩子啊,成长压力可真不小,你看看我儿子,每天不是刷题就是上辅导班,周末还要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我这个当妈的心啊,真是又心疼又着急。
你说吧,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光靠学校老师可不行,还得家庭、学校、社会一起上阵才行!就拿我儿子最近的事来说吧,他参加学校组织的“小小志愿者”活动,去敬老院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开始,他还挺不情愿的,毕竟这对于一个整天泡在游戏里的孩子来说,去给老人家端茶倒水,确实有点“折磨”人。
结果呢,当天活动结束后,他跟我说,他看见一位老爷爷坐在轮椅上,一个人静静地望着窗外的景色,眼神里满是落寞。
我儿子就陪着老爷爷说话,给他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老爷爷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还拉着他的手说:“你真像我的孙子!”那一刻,我儿子真的感觉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也真正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你看吧,学校的活动给了他一个接触社会的平台,让他有机会去体会帮助他人的价值。
但是,仅仅靠学校的活动是不够的。
我儿子回家后,我特意跟他谈了谈这件事,还给他看了一些关于敬老的视频,让他更加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
他还跟我说,平时学校的活动时间有限,他想多去敬老院陪陪老爷爷,我就鼓励他,并帮助他联系了敬老院,安排他每周去帮忙一段时间。
你看,家庭的引导和支持,让孩子把学校的教育延伸到生活中,把爱与关怀传递给更多的人。
不仅如此,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多让孩子参与的机会。
像我们小区的社区中心,就经常举办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整理家务,或者给流浪动物喂食等等。
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关爱他人,拥有同理心,也让他们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你看,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作,就像三条线,交织在一起,共同编织出孩子们美好的人生。
这就好比三条腿的凳子,缺一不可!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作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世纪的今天,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依靠,协调发展形成“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对少年儿童起着决定性的教育。
今年评价学生新三好的标准是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在校学习好表现好,在家也必须是一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讲文明,懂礼貌,爱劳动;在社会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奉公守法。
从新三好的标准中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同时这三方面也是评价一个人成长如何的最佳评价标准。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青少年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的独特作用。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起着补充和促进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所以各种校外教育机关在吸引少年儿童参加有益的活动,占领校外教育阵地,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同时社会环境对学生起着一定的潜移默化影响,社会各种进步办量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一定的补充和促进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少年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少年儿童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己。
如何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的整体教育功能,使这三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使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三结合”教育的主阵地,目的性强,有计划,系统性强是学校教育的特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品质、身体素质、行为养成、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学校教育至关重要,我校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性、系统性的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抓好德育工作的落实,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系统性的教育功能。
家校共育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适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心愿,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共同教育,通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校共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下面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讨论家校共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格养成的第一步。
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部分。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素质。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行,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父母要在孩子的学习中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积极引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父母要注重家庭教育,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排除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潜能。
父母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艺术修养。
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专业的学习和培养,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孩子在全面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发展方向。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第二个成长空间,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里,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同学是学生的伙伴,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的温床。
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家校共育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1. 引言1.1 家校共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家长和老师共同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家校沟通平台的建立是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及时沟通交流信息,家长和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共同制定教育计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发展水平。
实现家校共育,需要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只有家校共育形成了强大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
不断加强家校共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2. 正文2.1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促进家校共育在当今社会,家校共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重视的话题。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促进家校共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校沟通平台的建立能够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学校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更好地配合家庭进行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家校沟通平台可以提供各种资源和帮助,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资源的共享和互助。
家长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校的教育政策、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更好地支持学校的工作。
学校也可以通过平台向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孩子。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是促进家校共育的重要举措。
只有家长和学校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2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社会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单位,是孩子情感和价值观念教育的重要场所。
而学校则是孩子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和品格的重要场所。
因此,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家校共育如何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能够为孩子打下健康成长的基础,使孩子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得到良好的培养。
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首先,家长应该亲自树立道德榜样,正确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其次,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情感发展,增强家庭凝聚力。
最后,家长应该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践行家校共育的重要基地。
学校应该注重教育质量,不仅传递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德。
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学生成长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认识。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互动,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三、家庭、学校共同发挥作用,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对于孩子的成长,家庭和学校都有各自的重要作用。
但是,这两个社会单位之间往往存在很多隔阂和冲突,使家校共育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因此,家校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让家庭和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首先,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家长会等活动,与学校建立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十项举措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十项举措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采取一系列的举措。
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探讨如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提高情商。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
二、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学校应该加大体育课程的时间和强度,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参加体育俱乐部或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三、提供良好的饮食环境。
学校应该提供健康营养的食物,鼓励学生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物,减少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品摄入。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四、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学校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学习基本的自我防护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家长也要与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
五、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体检和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家长也应该与学校合作,共同参与健康教育活动,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六、加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
学校应该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家长也要引导孩子主动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七、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学习指导,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八、开展文化艺术教育活动。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开设艺术课程和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家长也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班或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的艺术才能。
九、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家庭合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家庭合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校共同呵护。
学校和家庭合作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
在学校,老师和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应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家庭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
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监护人,更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教练和引导者。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老师和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动向和情况,协同推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可以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特别是在家校互动平台上,老师可以发布一些教育教学资源、孩子的研究情况,而家长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此平台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以促进更好的家校合作。
总之,学校和家庭合作是推动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我们
需要关注孩子的多方面需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促进,建立良好的
家校合作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
家校社协同联动共助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社协同联动共助孩子健康成长摘要: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协同合作,相互配合。
建立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hsi,社会教育为支撑的育人共同体,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学校,社会各主体要明确权责,才能推动教育的大步前进。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育人;社会支持;一、家校社三方协同联动的重要性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家庭的责任,学校也自己独立完成不了青少年儿童成长所需要的全部的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缺一不可。
青少年的成长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一天24小时,在每一个地方的所见所闻,在任何一个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学生所接收到的外界事物反馈到自己身上,都可以形成对学生成长的触动。
然而,触动的方向是不同的,有正向的,也会有反向的。
正向会教育孩子们好的品格养成,负向就会让孩子们学坏,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教育要相互的协同联动。
一个孩子的成长,接受教育,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不仅是在学校里,在课本里,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在社会中。
但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定位又各不相同,学校是学生学习受教育的主体,主要负责学生的智力成长,进行各种基础学科的知识教育。
而家庭教育则侧重于学生的道德教养和品质方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孩子们在家里耳濡目染,会受到家长言行举止的巨大影响,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重要性和影响力是巨大的,要让家长逐渐的成为职业的家长。
社会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力所不及的地方,比如说对孩子品格方面的塑造,对孩子视野的扩展,对孩子生活化的启发,对孩子兴趣和天赋的培养,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多进行艺术,体育劳动方面的体验是极为有益的。
社会上具有家庭和学校无法比拟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社会上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儿童教育基地,劳动场所和各式各样的含有各种职业的组织场所。
我们所强调的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大多数都要借助社会的丰富教育资源去实现,今后的教育会向校外的社会去延伸,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协同联动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才是对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学校、家庭与社会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世纪的今天,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依靠,协调发展形成“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对少年儿童起着决定性的教育。
今年评价学生新三好的标准是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在校学习好表现好,在家也必须是一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讲文明,懂礼貌,爱劳动;在社会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奉公守法。
从新三好的标准中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同时这三方面也是评价一个人成长如何的最佳评价标准。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青少年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的独特作用。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起着补充和促进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所以各种校外教育机关在吸引少年儿童参加有益的活动,占领校外教育阵地,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同时社会环境对学生起着一定的潜移默化影响,社会各种进步办量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一定的补充和促进的作用。
学校教育在少年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少年儿童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己。
如何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的整体教育功能,使这三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使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三结合”教育的主阵地,目的性强,有计划,系统性强是学校教育的特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品质、身体素质、行为养成、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但学校教育至关重要,我校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性、系统性的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抓好德育工作的落实,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系统性的教育功能。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队伍建设,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德育校长为副组长,少先队和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工作小组,制订完善了各项评比、考核和管理制度。
我校将德育队伍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班主任队伍建设。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班主任是主力军,根据学校实际,成立了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制定了《班主任一日常规》,每月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每学期进行两次“班主任工作经验(理论)研讨”。
引导班主任把德育工作和科研结合起来,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
二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根据阶段教育内容的要求对任课教师提出具体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并组织任课教师评价学生的行为,总结德育工作经验,做到结合学科进行教育,三是将优秀家长纳入到德育队伍的范畴中,成立三结合领导小组,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2)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我校认真学习贯彻《若干意见.》,以《若干意见》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根据新形势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如:我校通过少先队部门开展“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六学”教育活动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活动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教育活动及“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为祖国做一件事,为集体做一件事,为他人做一件事”的“三有三为”教育和“要做文明小标兵,父母的小帮手,做合格小伙伴,保护环境小卫士,勤奋自力小主人”的“五小”活动,开展“争做五小公民”演讲、征文比赛、和“红领巾进社区”活动、“我在呵护中长大,要知父母恩”等活动、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等。
在各项活动中,始终贯
穿让学生自己观察、感悟、内化为自身需要的思想,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中懂得应该怎样做一个高素质的合格小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个性功能。
1、办好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教领导机构,精心制定授课计划,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了面授和函授的授课方式,解决家长的实际问题;我们向家长进行了《培养孩子的十个最佳时期》、《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何把孩子引向成功》、《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讲座,我们通过授课让全校不同层次的家长受到不同的教育,让家长们准确定位,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谋划出教育孩子的新思路、新方法。
2、举办“教学开放周”。
每学期初,把家长请进学校,走进课堂,和孩子一起体验学校生活,参与老师的教育教学,向家长宣传我校的教育教学任务,让他们亲身经历教学情况,了解他们的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我们教师的教学情况,使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便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指导,进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长开放日”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与老师们的认同与赞赏,在学校和谐发展、师生关系融洽、管理民主开放和家庭学校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引导家长走近孩子,实现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我们在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使家长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服务于学校教育。
如我校在开展“争做五小好公民”的活动中,要求学生“在家争做一名父母小帮手”的活动过程中,要求家长配合学校让孩子学会劳动,不要包办代替,引导学生做到“学生在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在家当好小帮手”要求家长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填好学生的在家的表现成绩单。
在这一活动的开展中,有很多学生学会了自己洗袜子,自己洗红领巾,点炉子生火等等,这样学校和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召开家长会。
我校家长座谈会采用全校性的和班级的二种形式。
全校性的家长会一般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班级家长座谈会目的在于向家长通报近期班内情况及学生表现,分析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同家长共同研究措施。
我们还针对特长生的进一步发展、后进生的转变教育等特殊学生教育问题定期与个别家长谈话。
5、进行家访。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校很重视家访工作,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定期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
本学期以来向老师提出“走出校门进入学生家庭”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在家的表现情况,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和孩子的闪光点,与家长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
切入点。
通过家访,不少性格内向,思想偏激的孩子变的开朗了许多,也能与老师敞开心扉并能正确的理解老师的教育。
6、建立学校网站。
利用学校网站,让家长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我校最新的教育动态,在网站我们设立了家教园地,给更多的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学习教育子女方法和经验的平台。
三、坚持社会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教育的功能。
社会对于学生而言,是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他人的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大课堂。
我校充分发挥这个大课堂的优势,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力量,服务于学生。
1、与街道办事处关工委共同开展教育活动
加强学校与街道办事处关工委联系,与他们一起开展社会知识的宣传讲座活动。
与街道办事处共同举办“关爱生命,远离毒品”宣传教育活动,与街道一同宣传消防知识、法律常识、八荣八耻等内容,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假期里,我们密切与街道关工委配合,协同他们举办了“爱家乡百科知识竞赛”,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定期组织学生到烈士墓扫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束后还组织学生书写心得,好的文章还在学校的网站发表,这样使教育的力度更大,影响更深远。
3、聘请校外辅导员。
我校在联盟派出所聘请了关心教育、热爱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教育能力的王警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请他为我们学生做法制报告,向学生讲述具体案例,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这些教育活动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使德育工作由学校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的感悟,强化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不同的教育功能,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达到协调,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努力做到学生校内校外有人管,离校不离教,形成良好的社会全员育人氛围,使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