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五讲 练习题

第五讲 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即认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谁?我会怎么样?包括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身高体重、相貌及其行为方式的认定。
自我同一性是通过了解自我特质,构建出一个能够面对发展任务、生活与前途的自我组织,是一个人终生发展任务。
角色混乱:就是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有什么方向,是一种自我定位失衡的情况?
人格的掩饰性:人格表现出来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等性质,本身代表人格一种稳定的功能。?
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渴望参与成人角色, 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当成人感出现时, 便产生一系列独立自立的表现:他们一反以往什么都依赖成人,事事都依附教师和家长的心态, 也不再是什么都可以公开了. 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社会交往,还渴望得到家长的承认. 他们要求和成人建立一种朋友式的新型关系, 迫切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和理解自己, 如果家长和老师还把他们当小孩对待,无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他们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 从初中起,他们开始疏远父母而更乐于和同龄人交往, 寻找志趣相投、谈得来的伙伴.
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它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包括自我尊重和受社会尊重两个方面。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 不仅要自己尊重自己, 而且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的才能和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 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享有一定的声誉, 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 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青少年也不例外.青少年的自尊心的体验容易走向极端,当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一致、自尊需要得到肯定和满足时, 他们往往会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如果产生矛盾, 他们的情绪就一落千丈,甚至出现不负责任的自暴自弃。教育者应维护青少年的自尊心,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尖锐地批评他们。
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客我满足了主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满足;反之,客

我没有满足主我的要求,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责备。
价值观:指的是人对周围世界中人、事、物的看法,是个人据以评价和区分好坏的标准。它可以推动并指引个人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
积极人格: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这类灵性资产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
人格塑造:指青少年通过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人格。人格塑造的关键在于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从培养习惯到人格改变,要求能够针对暴露出来的人格弱点,有意识地培养与之相反的习惯。通过这种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在个人最容易暴露人格弱点的地方,坚决克服对抗,用相反的习惯去克服战胜它。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埃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所要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C??)。
A.勤奋对自卑? ?B.亲密对狐独??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D.主动对内疚?
2.同一性发展的最低状态是(?C??)。
A.同一性获得 ??B.同一性早闭? ?C.同一性迷乱? ?D.同一性延缓
3.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飞跃期,第一个是婴儿期,第二个是(?D??)。
A.幼儿期 ??B.青春期? ?C.儿童期? ?D.青年期
4.下面哪一项不是青少年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A???)。
A.社会性? ?B.从闭锁性走向自卑感 ??C.成人感 ??D.自尊感
5.青少年随着身心的成熟,开始主观地、有意识地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形成个人特有的价值观。这体现出价值观的什么特点(?B??)。
A.主观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D.社会历史性

三、填空题
1.人格包含两层含义,其是是人格的外在表现,其二是_内在特征___。
2.同一性是个体的__自我统合_______,是指个体寻求内在合一及连续的能力,同时合一与连续的感觉也要与个人所在的环境相配合。
3.青少年的主要情绪困扰表现为自卑感、抑郁、_情绪不稳________和__压抑_____等方面。
4.玛西娅的延缓期是指形成_统一性______的过程,在做出决定前经历一段对几个可能的选择进行探索的时期,处于延缓期的个体强烈地被探索与遵从所困惑。
5.价值观萌芽于_幼儿期______,主要是接受社会既定的价值。

四、判断正误
1.追求个人自我同一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个人神话和假想观众。(错误 )
2.同一性延缓表现为一种高度的遵从与承诺而不做探索。(错误)
3.小学生开始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错误)
4.在初中阶段,青少年的自我评价

正接近成熟。他们能够独立地从个性品质评价自己,基本形成自我批评的态度,他们的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统一。(正确 )
5.青少年价值观学习的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先有价值感,而后有价值观,进而建立价值标准,最后才能作价值判断。(正确)

五、简答题
1.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答: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是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 “独立感”和“成人感”,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自主,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是开始关注 “自我”,关心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第三是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

2.如何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人格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个体人格在一生中的发展会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发展上特定的目标、任务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各个阶段相互依从,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实现要依赖于早期各发展阶段任务的实现。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每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和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每个心理社会危机的解决及其解决方式对于个体后继的心理社会发展与人格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
3.为什么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其人格发展的核心?
答:自我同一性是通过了解自我特质,构建出一个能够面对发展任务、生活与前途的自我组织,是一个人终生发展任务。

4.如何塑造和建构青少年的积极人格?
答:思维习惯、道德情操等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对于中学生个体而言,塑造积极人格应注意做以下几点:
(1)建立积极正常的情绪生活。
(2)加强意志锻炼,增强挫折耐受力。
(3)自觉检查、修正人格弱点,培养健康人格模式。
(4)提高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5)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人生观,在求知和实践中实现自身素质提高。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
1.如何克服青少年人格发展中会遇到的各种困扰?
析:每个人的人格都有一定的缺陷,但只要敢于面对自我,不文过饰非,缺点就能被控制一一定的限度之内。克服不良人格弱点,可通过一定的心理训练来完成。具体包括:
(1)不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通过成功的想像,使自己的身心保持思维活跃,情绪稳定,坚定果断,自尊自强的人格特征。
(2)自我激励,以模范人物或崇拜的成功者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
(3)自我暗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
(4)习惯潜化,即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比任何理论的力量来得更大。
人格塑造的关键在于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从培养习惯到人格改变,要求能够针对暴露出来的人格弱点,有意识地培养与之相反的习惯。通过这种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在个人最容易暴露人格弱点的地方,坚决克服对抗,用相反的习惯去克服战胜它。该办法将有助于个人积小胜为大胜,最后达到塑造和改变人格弱点的目的。

2.设计一个提高青少年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育活动。
一、活动设计的意义:
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是身体走向成熟而心理渴望成熟却仍然稚嫩的矛盾期。这一时期,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接受自我、悦纳自我对于学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本教案针对八年级同学的心理特征尝试设计。
二、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
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请同学坐好,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做: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脸。(教师故意用右手去摸下巴或上额,以此误导部分同学)好,停下来,看一看你做的对不对?
教师总结:
【推进】
出示标题?????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那他就不能奢望别人来爱他、别人对他好;所以每个人都要爱自己、悦纳自己。爱自己、悦纳自己的基础是——正确地认识自我。
(一)认识自我
1、诗歌鉴赏: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诗人卞之琳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美好的意境,仿佛是一幅色彩淡然而意境优美的风景画,此外平常无华的语句下还蕴藏玄妙的哲理:人即风景。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说,我眼中的我、你眼中的我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自我。人要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2、说说我自己
3、自我小知识:
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我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就要结合自我的三个层面。
4、悦纳自我的正确态度:(悦:高兴、使之高兴;纳:接受、接纳)
第一、接受自己的全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第二、无条件的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不以自己是否做错事有所改变。
第三、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有愉快感和满足感。

正确地认识自我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
5、小小故事会:“口吃”的雄辩家
过渡:要想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在生活的社会群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必不可少。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精神愉悦,做事更能获得他人或集体的帮助,反之,人际关系恶劣,使人精神郁闷、郁郁寡欢。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你在处理与同学他人的关系中,如能成功使用交往技巧,将事半功倍。
——换把椅子坐一坐(空椅子技术)
第一种是“倾述宣泄式” 这种形式一般只需要一张椅子,把这张椅子放在来访者的面前,假定某人坐在这张椅子上。来访者把自己对内想要对他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趋于平和
第二种叫“自我对话式”。 就是自我存在冲突的两个部分展开对话,假如来访者内心有很大的冲突,又不知道如何解决时,放两张空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坐在一张椅子上,就扮演自己的某一部分,坐在另外一张椅子上,就扮演自己的另一部分,依次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内心的整合。
第三种叫“他人对话式”。 它用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对话,操作时可放两张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坐到一张椅子上面时,就扮演自己;坐在另一张椅子上时,就扮演别人,两者展开对话,从而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去理解别人。
(三)合理的情绪宣泄
1、青少年的情绪有何特点?
——不稳定性、强烈性、自控能力差
针对青少年情绪的这一特点,更要注意合理的宣泄。
2、合理宣泄和不合理宣泄
请同学列举:你觉得哪些行为能使你的情绪得到合理宣泄?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合理宣泄要符合两个条件,那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
相反,哪些行为是不合理宣泄呢?——1、迁怒2、暴力3、电子游戏4、吸烟喝酒毒品(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3、新事物介绍:如今新生事物越来越多,有一些专门的场所,提供相应的器具供人发泄情绪,但要注意不要将不良情绪带离特殊场合。(图片对比:心理发泄与巫毒娃娃)
悦纳自我、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需要克服嫉妒。
(四)克服嫉妒
嫉妒是人的本性,在合理范围内可被视为正常反应。如果让自己的内心充满妒嫉,可能使行动不顾后果,做事缺乏考虑。
1、停止拿自己与他人比较
2、培养丰富/洒脱的心态
3、承认嫉妒 (1)承认感觉(2)你的想法和情感不等于你(3)你是它们的观察者,它们只是你生活的过客。(4)想想什么对你有益
4、思考嫉妒想告诉你什么
(五)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
要愉快地接纳

自己,使自己高兴,很多程度上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幸福是什么?网上近年来流行一种说法: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打小怪兽!这种调侃的说法说明幸福很大程度上是由良好的心态决定,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有平淡是福的理念。正是有了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悦纳自己。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确实,不管你生活中有哪些不幸和挫折,你都应该以欢悦的态度、达观的性格微笑着面对它。
或者用苏东坡和僧侣佛印的故事来说,心里有佛、眼里便是佛。
(六)心灵驿站
接下来让我们放松一下,边听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边看一个图文故事。
(七)趣味心理学:告别习惯的误区。(图见课件ppt)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眼见就为实了吗?眼睛不会欺骗我们吗?——展示图片
总结归纳:当周围的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这些因素会影响和干扰我们的判断能力,使我们陷入习惯的误区。我们要多视角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八)心理学小常识。
心理障碍常见类型介绍,帮助学生明确如何克服常见障碍,正确认识自我。
【收获与提高】我们正处在别扭的动荡的青春期,尝试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
【课外心理学知识拓展】心理暗示小常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