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而”做连词的用法总结

合集下载

而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

而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

而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而作为连词有多种用法,可以连接独立的句子、并列的词、表示转折、因果、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下面将详细介绍而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

一、连接并列句子而可以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表示顺承的关系。

比如:她喜欢音乐,而他喜欢画画。

这个句子中,而连接了两个平行的句子,表示了两者的并列关系。

二、表示递进关系而还可以表示递进的关系,用在正句之后。

比如:他不但勤奋学习,而且乐于助人。

这个句子中,而连接了两个表达同一主语的顺序主谓短语,表示了递进的关系。

三、表示转折关系而还可以表示转折的关系,用在正句之后。

比如:他虽然努力学习,而成绩却不理想。

这个句子中,而连接了两个表示对比的句子,表示了转折的关系。

四、表示原因而还可以表示原因,用在正句之后。

比如:他迟到了,而因为交通堵塞。

这个句子中,而连接了表示原因的句子。

五、表示条件而还可以表示条件,用在后面的句子中。

比如:你得努力学习,而要考上理想的大学。

这个句子中,而连接了表示条件的句子。

六、连接两个相对的概念而还可以连接两个相对的概念,表示对比。

比如:这件衣服虽然贵,而质地却不错。

这个句子中,而连接了两个相对的概念,表示了对比的关系。

七、引导从句而还可以引导定语从句或者状语从句。

比如:他今天迟到了,而他的借口又很奇怪。

这个句子中,而引导了一个定语从句。

八、表示充分条件而还可以表示充分条件,用在后面的句子中。

比如:他上学虽然辛苦,而毫无怨言。

这个句子中,而连接了表示充分条件的句子。

而作为连词有多种用法,可以连接独立的句子、并列的词、表示转折、因果、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了解这些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而字的四个用法

而字的四个用法

而字的四个用法在汉字中,有很多字非常常见,而字就是其中之一。

而字有着多种用法,可以作为连词,也可以作为副词、形容词等等,下面将介绍而字的四个常见用法。

1. 连词而字作为连词使用时,通常表示递进关系或对比关系。

它可以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或短语,用以表达其中的对比、转折和补充关系。

例如:•他很有才华,而且很努力。

•她很善良,而我却很自私。

•这本书内容很丰富,而且写得很生动。

通过使用而字作为连词,可以清晰地表达出句子之间的关系,使文句更加准确和易懂。

2. 副词而字还可以作为副词使用,表示程度或限制。

它通常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用以表达一种偏向或程度。

例如:•他站得高而望得远。

•这个问题很重要,而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这个问题不难,而你却做得很糟糕。

通过使用而字作为副词,可以准确地表达出一种特定的偏向或程度感。

3. 形容词而字还可作为形容词,表示平常、寻常、普通。

通常用于修饰名词,用以表达一种平凡的特性或状态。

例如:•这是一个而不起眼的小餐厅。

•他是一个朴实而可靠的朋友。

•那辆车虽然外观普通,而实际上性能很出色。

通过使用而字作为形容词,可以突出表达名词的普通或平凡特征,也能带给读者平和的心态。

4. 句首助词而字还可以作为句首助词,用于连接相对独立的主题或段落。

当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切换主题时,使用而字可以将前后两个主题联系起来,以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而今,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而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而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收获颇丰。

通过使用而字作为句首助词,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更好地组织和展示思路。

综上所述,而字在汉字中的用法多样而丰富。

不仅可以作为连词用于表示递进和对比关系,还可以作为副词用于表示程度和限制,作为形容词用于表示平凡和普通,以及作为句首助词用于连接相对独立的主题。

通过灵活运用而字的不同用法,可以使文句更加准确、生动,也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连贯。

因此,我们在写作和阅读中要注意理解并正确使用而字,以提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而用法

文言而用法

“而”在初中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用法从表面看也较复杂。

其实,它的用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而”作连词,这是最主要的用法。

判别时,不能将“而”孤立地看,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

它一般表示以下关系:1、并列关系。

例: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而”连接前后并列的分句,表并列,可不译)又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八则》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起坐而喧哗者。

——《醉翁亭记》言和而色夷——《送东阳马生序》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二章》“而”连接前后并列词语,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2、顺承关系。

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

“而”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1)连接分句。

例: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而”连接的分句有明显的动作先后,可译为“接着”。

类似的句子还有: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而”相当于“就”)(2)连接词语。

例: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3、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

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4、修饰关系。

这种用法较多,有时易混淆为“顺承关系”,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而”前后词语的关系,还是容易区别的:如果“而”前面的词语或短语在句中作修饰、限制语,“而”之后是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简而言之,“而”前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而”肯定表修饰。

表示时间、情态、方式、方向等,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而”字作为连词常见的五种用法

“而”字作为连词常见的五种用法

5.表示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修饰指表修饰的词(在这里是“而”)两端的词语一个是主体,另一个用来形容
它。
用在偏正结构,连接在状语和动词之间。相当于“着”、“地”等,也可不译。
•例
• 康肃笑而遣之。 • 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 年纪接近九十,面对着山居住。 • 潭西南而望。 •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
总结:初中语文文言文中“而”字作为连词常见的用法有五种
• 1.表示并列关系 • 2.表示递进关系 • 3.表示承接关系 • 4.表示转折关系 • 5.表示修饰关系
2.表示递进关系
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
上引申出的,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 而年又最高。 • 而且年龄又是最大。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3.表示承接关系 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 后顺序。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而”字作为连词常见的五种用法
王化镇中心学校闫晓丽
1.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 主语,但互不影响。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例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中间(那个)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
• 相委而去。 • 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 温故而知新 •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 结友而别。
• 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4.表示转折关系
相当于“然而”、“但是”、“可是”、“却”。

while的用法总结大全

while的用法总结大全

while的用法总结大全大家在英语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对while的用法感到疑惑,下面小编给大家做了while的用法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while用法1While作为并列连词,意思为“而,然而”,表前后意义上的对比或转折。

例如:There’s plenty of rain in the southeast,while there's little in the northeast.东南部雨量充足,而西北部则很少下雨。

Some people waste food while others haven't enough.有些人浪费粮食,然而有些人却吃不饱。

while用法2另外while还有别的用法,while引导状语从句,有以下两种含义:1.表示某个动作正在进行的同时,另一动作也在进行之中,这时主从句都用进行时态,有对同类的两个动作进行对比的意味.如:While I was playing the piano,she was dancing.我在弹钢琴,她在跳舞.While Jim is picking apples,Kate is carrying apples to the truck.吉姆正在摘苹果,凯特正在把苹果搬到卡车上去.2.表示某个动作正在进行时,又发生了另一动作(该动作用一般过去时).如:While I was reading,I fell asleep.我读着读着就睡着了.While we were swimming in the river,we saw a fish jump out of the water.我们正在河中游泳时,看见一条鱼跃出了水面.while用法31.只要(=as long as)There will be life while there is water and air.只要有空气和水,就会有生命.2.而;然而〔表示对比〕He is a driver while I'm a teacher.他是司机,而我是老师.3.虽然(=although);尽管〔表示让步〕While I see what you say,I can't agree with you.虽然我能理解你说的话,但是我不能同意你.4.用作名词,表示“一会儿或一段时间”,常与a,the或this等连用.如:Just wait a while and then I will help you.等一下,我会来帮你的.Where have you been all this while?这一阵子你一直都在哪儿?while用法4while所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只能是延续性动词。

“以”“而”做连词时的八种关系

“以”“而”做连词时的八种关系

“以”“而”做连词时的八种关系“以”“而”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考查的两个重要虚词,它们都有多种用法。

“以”可做介词、连词,“而”可做代词、连词。

在很多诗文中,这两个词经常一起出现,如“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等。

通过对这两个词意义用法的归纳,笔者发现这两个词经常在一起出现是有原因的,它们在做连词时有相同的用法,即均可表示并列、递进、承接、修饰、转折、假设、目的、因果等八种关系。

下面分别举例如下。

一、表并列可翻译为“并且”,或不译。

1.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而,不译)2.请息交以绝游。

(《归去来兮辞》)请允许我停止断绝那世俗的交游。

(“息交”“绝游”同义;以,不译)二、表递进可翻译为“而且”。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而,而且)2.早实以蕃。

(《种树郭橐驼传》)早结果而且结得多。

(以,而且)三、表承接可翻译为“于是”“就”“然后”,或不译。

1.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拔出剑切着吃起来。

(而,不译)2.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樊哙侧举盾牌一撞。

(以,不译)四、表修饰可翻译为“地”,或不译。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而,地)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种树郭橐驼传》)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地背离、损坏了。

(以,地)五、表转折可翻译为“但是”“却”。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而,却)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谏太宗十思疏》)这也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而,却)六、表假设可翻译为“如果”。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虚词“以”和“而”用法小结

虚词“以”和“而”用法小结

虚词“以”和“而”用法小结文言文中的“以”是高考大纲必考察的十八个虚词之一,特别是用作连词时,很多学生往往把它和连词“而”的用法混淆起来,分不清谁用作介词,谁用作连词,现小结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以】字的用法(一)用作介词1.表示工具。

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o氓》)(二)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石钟山记》)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③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而的虚词用法

而的虚词用法

而的虚词用法“而”是一个常用的虚词,常见于汉语表达中。

它既可以用作连词,也可以用作副词。

不同的语境下,“而”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一、“而”作为连词的用法1. 表示转折“而”作为转折连词,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转折关系,用于连接意思相反或者有区别的两个句子。

示例:我觉得这个人很聪明,而他却觉得这个人很愚钝。

2. 表示并列“而”作为并列连词,连接两个相对独立但是意义相近或者相反的句子。

示例:这里有许多花草,而那里则是平坦的草地。

3. 表示顺承“而”作为连词不能仅与转折相联系,也可以表示顺承的意义,用于连接两个递进或补充的句子。

示例:我们已经完成了这项工作,而现在要做的是检查一遍。

4. 表示比较“而”作为比较连词,连接两个比较的对象。

示例:这个问题比起那个问题而言更为复杂。

二、“而”作为副词的用法1. 表示转折“而”作为副词时,表示转折关系,与“但是”、“却”等词类似。

示例:这里天气多变,而那里却始终阳光明媚。

2. 表示渐进“而”可以表达事情的渐进性,加强一种连续、顺序的关系,相当于“渐渐地”。

示例:孩子们的表演越来越好,而观众的掌声也越来越热烈。

3. 表示限定“而”用在句子中,可表示对之前所说内容的限定。

示例:我们在户外野餐,而周围环境与烤肉的气息相衬。

4. 表示补充“而”在句中使用,可以起到补充句子的作用,相当于“也”。

示例:外语能力较差可能会引起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却是容易解决的。

三、“而”在作句子的语调和语气方面的作用1. 鉴于“而”的语气作用,它可以让句子显得更为含蓄、委婉或者严谨,强调其感情色彩。

示例: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而这些措施必须有效。

2. “而”还可以用于强调对比、对照和区别等。

示例:这座大楼外观华丽,而内部空荡,毫无生气。

而、以、因在《廉》《谏》中的用法

而、以、因在《廉》《谏》中的用法

“而”作为连词的用法和例句: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

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

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

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译]:“河曲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

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译]:“后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

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⒎表示因果关系,因而、所以。

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表示假设关系,如果。

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译]:“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练习:而1不译,表并列2并且,表并列3反而,表递进4不译,表并列5如果,表假设6如果,表假设7就,表顺承8因而,表因果9因而,表因果10地,或不译,表修饰11反而,表递进12不译,表顺承13就,表顺承14可是,表转折15却,表转折16与“已”组成固定词组,表示时间,译为不久以后;过些时候17不译,表顺承18可是,表转折19可是,表转折20不译,表顺承21却,表转折22却,表转折23却,表转折24更,表递进25可是,表转折26可是,表转折27不译,表顺承28不译,表并列29不译,表顺承30并且,表递进31并且,表递进32地,或不译,表修饰“以”的用法和例句(一)介词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

而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一)

而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一)

而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一)八种用法作为连词,而在句子中有着多种用法,下面将列举八种常见的用法,并进行详细解释。

1. 表示转折关系•与前面的内容形成对比,表示相反或者转折的关系。

例如:他努力学习,而他的同桌却玩游戏。

解释:这句话表示他和他的同桌两个人的行为正好相反,他在努力学习,而同桌却在玩游戏。

2. 表示并列关系•用来连接并列的词、短语、句子。

例如:他喜欢音乐,而我喜欢画画。

解释:这句话表示他和我两个人的兴趣不同,他喜欢音乐,而我喜欢画画。

3. 表示递进关系•表示前后句之间的递进关系。

例如:她努力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解释:这句话表示她不仅努力工作,而且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前后两个句子之间存在着递进的关系。

4. 表示因果关系•表示前后句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他生活规律,而身体健康。

解释:这句话表示他的生活规律是原因,而他的身体健康是结果,前后两个句子之间存在着因果的关系。

5. 表示让步关系•表示尽管有一种情况,但还是会发生另外一种情况。

例如:虽然天气炎热,而他仍然坚持锻炼身体。

解释:这句话表示尽管天气炎热,但他仍然坚持锻炼身体。

6. 表示比较关系•用来表示对前后事物的比较。

例如:他挣的钱多,而我挣的钱少。

解释:这句话表示他和我两个人挣钱的数量差距很大,他挣的钱多,而我挣的钱少。

7. 表示顺序关系•表示两个或多个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

例如:他先洗澡,而后休息。

解释:这句话表示他先洗澡,然后再休息。

8. 表示选择关系•表示在两个或多个选项中进行选择。

例如:你喜欢吃苹果,而还是喜欢吃橙子?解释:这句话表示给对方提供了两个选项,询问对方喜欢吃苹果还是喜欢吃橙子。

以上就是连词而作为连词的八种常见用法,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解释。

在不同的语境中,而的用法会有所差异,通过对八种用法的理解,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而这个连词。

while的用法总结大全

while的用法总结大全

while的用法总结大全大家在英语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对while的用法感到疑惑,那你知道while是怎么用的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做了while的用法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while用法总结while用法1While作为并列连词,意思为“而,然而”,表前后意义上的对比或转折。

例如:There’s plenty of rain in the southeast,while there's little in the northeast.东南部雨量充足,而西北部则很少下雨。

Some people waste food while others haven't enough.有些人浪费粮食,然而有些人却吃不饱。

while用法2另外while还有别的用法,while引导状语从句,有以下两种含义:1.表示某个动作正在进行的同时,另一动作也在进行之中,这时主从句都用进行时态,有对同类的两个动作进行对比的意味.如:While I was playing the piano,she was dancing.我在弹钢琴,她在跳舞.While Jim is picking apples,Kate is carrying apples to the truck.吉姆正在摘苹果,凯特正在把苹果搬到卡车上去.2.表示某个动作正在进行时,又发生了另一动作(该动作用一般过去时).如:While I was reading,I fell asleep.我读着读着就睡着了.While we were swimming in the river,we saw a fish jump out of the water.我们正在河中游泳时,看见一条鱼跃出了水面.while用法31.只要(=as long as)There will be life while there is water and air.只要有空气和水,就会有生命.2.而;然而〔表示对比〕He is a driver while I'm a teacher.他是司机,而我是老师.3.虽然(=although);尽管〔表示让步〕While I see what you say,I can't agree with you.虽然我能理解你说的话,但是我不能同意你.4.用作名词,表示“一会儿或一段时间”,常与a,the或this等连用.如:Just wait a while and then I will help you.等一下,我会来帮你的.Where have you been all this while?这一阵子你一直都在哪儿?while用法4while所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只能是延续性动词。

文言虚词 而和以 的用法【精选】

文言虚词  而和以 的用法【精选】
如: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辞》)
高考18个必考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之一:“而”的用法及举例
一、用作连词,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而且”或不译。 (前后成分可以互换,意思不变)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文言虚词之一:“而”的用法及举例
2. 通“能”:能力。
①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庄子》) 翻译: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授给一个官职,品行
(可以)适合一乡人的(心意),道德符合一个 君主的心意,能力又能取得全国人信任的人,他 们看待自己,也象小雀这样自视很高。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4.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译文: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听从我来指
挥)就好了 。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译文:人如果没有诚信,那我们就不知道他可以做什
么。
5.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后面意思更进一层)
(2)表示结果,有“因而”“以致”的意思。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
3.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又”、 “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 者少。 《游褒禅山记》

而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

而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

而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
作为连词的八种用法如下:
1. 表示并列关系:连词可以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的词、短语、从句或句子。

例如:和、与、或、还有、不但...而且、既...又、不仅...而且、不但...也、以及等。

2. 表示选择关系:连词可以表示在两个或多个选项之间进
行选择。

例如:或、还是、是...还是等。

3. 表示递进关系:连词可以表示递进或增加的关系。

例如:而且、并且、另外、再者、此外、而、且等。

4. 表示转折关系:连词可以表示转折或对比的关系。

例如:但是、然而、可是、而、却、反而、虽然、尽管等。

5. 表示因果关系:连词可以表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因为、所以、由于、以致、以便、以免等。

6. 表示条件关系:连词可以表示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假如、除非、只要、要是等。

7. 表示让步关系:连词可以表示让步和转折的关系。

例如:虽然、尽管、纵使、即使、不管等。

8. 表示比较关系:连词可以表示比较的关系。

例如:像、
好像、比、与其、不如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常见的连词用法,实际上连词的用法非常丰富多样,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句子结构,连词的用法还可以有其他变化。

《连词“而”和“以”的用法》古汉语基础

《连词“而”和“以”的用法》古汉语基础

《连词“而”和“以”的用法》古汉语基础一、而“而”是古汉语中使用最多而又十分灵活的连词。

1、表并列。

如“敏而好学”的“敏”和“好学”,“学而不厌”的“学”和“不厌”都是并列的关系,通过“而”把两者连接起来。

这里的“而”可译为“又”、“同时”、“而且”等。

例:劳苦而功高如此。

《鸿门宴》2、表顺承。

如“温故而知新”中的“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前后承接的关系,要想“知新”,必先“温故”。

这里的“而”可译为“就”、“便”、“从而”等。

例: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3、表转折。

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和“不思”,“思”和“不学”前后意思有了转折,这里的“而”可译成“却”、“可是”、“但是”等。

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鸿门宴》4、表目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择其善者”与“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择其不善者”与“改之”,都有前者是行为,后者是目的的关系。

这里的“而”可译为“就”、“来”等。

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5、表修饰。

如“默而识之”的“默”和“识”之间具有一种修饰关系,“默”是状语,用来修饰“识”。

“默而识之”即“默默地记住”。

这里的“而”可译成“地”,有时不必译出。

例: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二、以“以”在古文中常用作介词,也常用作连词。

“以”作连词时,跟“而”字相近,但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它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连接两个形容词,相当于“而(且)”,表示递进关系。

如: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2、在状语和谓语之间,起连接作用。

相当于“而”,也可不译。

如: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兮辞》。

3、用在复句里,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

如: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

《墨池记》以;表并列关系,而且。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以:表因果关系,因为。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以:表因果关系,因为。

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

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

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教育随笔:浅谈“而”“以”当连词时的用法高考十八个虚词中最容易混淆,最难辨别的是“以”和“而”当连词时的用法,虽然在《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中有明确的说明.但些情况还是不好区分。

下来我就把这些问题分几块进行分析。

一、“以”表承接关系与表目的关系的区分“以”当作连词讲时,表承接关系与表目的关系很容易混淆。

如有人把“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看作是表目的关系。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可翻译成“我和其他四人举着火把进入”。

“举着火把”是一个动词性的词组,“进入”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以”连接的是两个动作。

根据《高中语文知识手册》对“以”当连词时用法的说明“以”连接两个动作时,可能表目的,也可能表承接。

正因如此,才会有人误解。

我们如果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二者的微妙之处。

“举着火把”与“进入”虽然是“以”连接的两个动作,但未必就表目的。

“举着火把”是“进入”的方式和手段,“举着火把”的最终目的是看洞中的景观,而不是“进入”。

而“以”表目的时有明确的说明,那就是“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所以“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肯定不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

《高中语文知识手册》中对“以”表目的关系时是这样说明的,“以”表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显然“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只符合表承接关系,不符合表目的关系。

再如:“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侧其盾”是“撞”的方式,而“撞”也不是“侧其盾”的目的,“侧其盾”的目的是进帐(军营)。

再者,“以”表目的关系时可译为“来”“用来”“以致”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二、“以”表承接关系与表修饰关系的区别“以”用法中表承接关系与表修饰关系也是容易混淆的。

许多人把表承接关系的“以”看作表修饰关系了。

如“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中的“以”不少人认为是表修饰的,原因是“乘骐骥”是“驰骋”的方式。

而作连词时的用法

而作连词时的用法

而作连词时的用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而作是一个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常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或短语,用来表示第一个句子或短语的内容是第二个的进一步说明或补充。

而作通常出现在句首或句中,与“并且”、“还有”、“而且”等连词具有相似的用法,但语气更为平和,更具有递进的意味。

而作在句子中起到了连接并递进的作用,可以使句子更为连贯,更有条理。

而作还可以使句子的表达更为丰富,增加语言的层次和变化,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而作在汉语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连词,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

在口语中,而作常用来表示说话者的递进思维,增加语气的表达,使语言更为生动、具有节奏感。

在书面语中,而作则常用来连接长句子或复杂状况,使句子更为流畅,更容易理解。

而作的使用要根据句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不能滥用。

在写作中,要注意使用而作时要保持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句子更为准确、清晰。

在口语中,更要注意语气和语调的掌握,使语言更为地道、自然。

而作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连词,可以使语言更为生动、丰富,增加语句的变化和层次,使句子更为连贯、有条理。

在使用时要注意适量,避免滥用,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而作是一个常见的连词,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情况,表示转折或对比关系。

而作的使用让句子更加丰富多变,也更有逻辑性,让文章更加通顺。

在文章中正确使用而作可以让句子更具说服力,逻辑性更加清晰。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而作连词的用法及其应用场景。

而作的主要用法是表达转折关系。

当前后两个情况存在明显的对比或矛盾时,可以使用而作来连接这两个情况,并起到转折的作用。

例如:他原本计划去旅行,而作最终却选择了留下来工作。

在这个句子中,“而作”表示这两个情况之间的转折,让读者更加明确这种变化。

而作还可以用来表达对比关系。

当两个情况相对或相互联系时,可以使用而作来连接这两种情况,并起到对比的作用。

例如: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而作那部电影则节奏平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而”做连词的用法总结
“以”“而”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考查的两个重要虚词,它们都有多种用法。

“以”可做介词、连词,“而”可做代词、连词。

在很多诗文中,这两个词经常一起出现,如“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等。

通过对这两个词意义用法的归纳,笔者发现这两个词经常在一起出现是有原因的,它们在做连词时有相同的用法,即均可表示并列、递进、承接、修饰、转折、假设、目的、因果等八种关系。

下面分别举例如下。

一、表并列
可翻译为“并且”,或不译。

1.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而,不译)
2.请息交以绝游。

(《归去来兮辞》)
请允许我停止断绝那世俗的交游。

(“息交”“绝游”同义;以,不译)
二、表递进
可翻译为“而且”。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而,而且)
2.早实以蕃。

(《种树郭橐驼传》)
早结果而且结得多。

(以,而且)
三、表承接
可翻译为“于是”“就”“然后”,或不译。

1.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
拔出剑切着吃起来。

(而,不译)
2.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樊哙侧举盾牌一撞。

(以,不译)
四、表修饰
可翻译为“地”,或不译。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

(而,地)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种树郭橐驼传》)
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地背离、损坏了。

(以,地)
五、表转折
可翻译为“但是”“却”。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而,却)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谏太宗十思疏》)
这也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而,却)
六、表假设
可翻译为“如果”。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而,如果)
2.以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
如果咬了人,就没有办法救治。

(以,如果)
七、表目的
可翻译为“用来”“来”。

1.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
(各国)争着割让土地来贿赂秦国。

(而,来)
2.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病梅馆记》)
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以,来)
八、表因果
两个字的用法不完全一样。

“以”可表原因,可表结果。

表原因,翻译成“因为”。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
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

(以,因为)
表结果,翻译成“所以”“以致”。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
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致走向灭亡。

(以,以致)
3.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疏》)
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不要因为偏爱所以给予不恰当的奖赏。

(以,所以)
“而”只能表结果,可翻译成“所以”“因此”。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因此就会达到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而,因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