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学科思想在“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渗透

合集下载

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诉讼案 的法官 、 大坝周 围居 民、 已经 发现某一癌症 治疗 方法的科学家等 , 这些 所假设 的人物 处于社 会 的不 同

变化对谁的影响最大? 通过分析培养学生 的社会 责 ”
任感 、 坚持原则而又灵活果断素质 , 养成并 乐于讨论 与
科学有关 的社会 问题的习惯。 2 5 寻找解决的方法 . 在 寻找解决 的方法 中 , 一般采
术有关 的社会 问题 的讨论 和决策 , 是生物 科学 素养 的 重要组 成 部 分 , 是 培 养 学 生 社 会 责 任 感 的 重 要 途 也
生物学教学 生态环境教育 环保 意识 .
的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 树立学生 的环境道德 观念和环境责任感 , 使他们承担起保护家园 、 保护环境的责任。
关键词
随着 经济和社 会的发 展 , 人类 在创造 物质 繁荣 的 同时 , 环境问题 也伴 随而生 , 日益严重 。生 态环境 问 且 题是 当今世界面 临的重大 问题 , 如环 境污染 引发 的资 源枯竭 、 生态危机 、 全球 变 暖等 。保 护 环境 , 实现 可持 续发展 , 给后代保 留一个 洁净 的地球 成为人们 的共识 。

类和其他生 物 的生 存构 成威 胁 。在 讲 到“ 藻类 植物 ”
时, 可以联系到近几年在我 国渤海 、 黄海 、 海 等 海 域 东 力, 但是 阻碍 了 鱼类 的洄游 。你有 什 么好 的建 议 吗? 请说明理 由。 通过 学 生模 拟 大坝 周 围的 居 民做 出决 ” 策, 主要 目的是让他们 体验 , 加深对大坝拆 除和保 留多
视程度 、 决策意 识培 养和 内容广 度是远 远不 够 的。因
此, 有必要以教材为载体 , 在教材编写 中将社 会决策 内

高中生物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生物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2020年7月27日至7月30日,我参加了高中生物新教材网络培训。

本次培训以中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着重分析了教材部分知识内容的修订,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第一天上午,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曹保义老师,对新课标“新”在哪里做了讲解;下午赵占良老师谈了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第二天上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编辑室谭永平老师对《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学》进行简介。

从第二天下午至第五天,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的吴成军,王颖,包春莹,刘丹等几位老师对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 《遗传与进化》,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教材做了系统全面分析。

这次培训为期4天,紧张有序,现将自己的收获和今后工作中的打算简要总结如下:一、对新课标所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

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如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法,探讨、阐释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生物学中的稳态概念及其应用

生物学中的稳态概念及其应用

生物学中的稳态概念及其应用稳态概念是生物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概念。

稳态是指一个系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使受到外界扰动,它也能够通过内在机制来保持相对稳定。

这个概念可以应用于生物学中许多方面,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细胞生物学等等。

在生态学中,稳态概念对于生态系统的实现和维持至关重要。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物质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其中每个组分都在不断地变化,但最终的系统状态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

发现和维持这种稳定性是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稳态可以分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两种。

平衡态指的是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环境因素等都是相对稳定的。

常见的例子是稳态森林,其中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相互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非平衡态指的是生态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系统不稳定,但是受到内在机制的控制,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例如,在许多沙漠地区,非常干旱,但是控制原因超过了自然条件,生态系统会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维持稳态需要付出代价。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最基本的机制就是负反馈减缓机制,即当系统受到外界扰动时,内部机制会反馈反应,从而减缓系统的变化。

然而,无论采用怎样的措施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状态,都需要付出代价,这就给保护生态系统带来了挑战。

例如,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增强,生态系统遭受的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使得稳态难以维持。

稳态概念也可以应用到细胞生物学中。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需要维持内部稳定,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细胞内部的代谢过程依赖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处于平衡和非平衡状态之间。

例如,细胞内的酶起到了催化反应的作用,但是其活性会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

细胞通过不断调节这些反应,来维持相对稳定的条件。

稳态概念对于研究生物多样性也非常重要。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它是依赖于稳定的生态系统的。

高一生物稳态与调节知识点

高一生物稳态与调节知识点

高一生物稳态与调节知识点生物体内的稳态和调节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关键要素。

稳态是指生物体内环境参数(例如温度、pH值等)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状态,而调节是指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响应和调整。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一生物课程中涉及的稳态与调节的知识点。

一、内环境稳态1. 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是指细胞体内液体环境的总称,它包括细胞间液、组织液和脑脊液等。

稳定的内环境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保证生命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

2. 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内环境稳定能够确保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进行、维持细胞内物质循环的平衡,并保持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等。

当内环境受到严重干扰时,将会出现严重的生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3. 稳态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

负反馈是指当某种物质或参数超出一定范围时,机体会发出信号并启动调节机制,使其回归到正常范围。

例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二、体温调节1. 体温的概念体温是指生物体内环境的温度,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化反应速率和酶活性,以及细胞膜的功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2. 体温调节机制体温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来实现。

当体温升高时,体表感受器会感知到温度变化,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指令,促使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汗液,以增加散热。

反之,当体温降低时,体表感受器也会发出信号,刺激血管收缩和肌肉颤抖来增加体温。

三、血液渗透调节1. 血液渗透度的概念血液渗透度是指血液中溶质(如葡萄糖、蛋白质等)的浓度情况,它对于维持水分平衡和细胞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2. 血液渗透调节机制血液渗透调节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肾脏的调节,即尿液的产生和排出。

当血液渗透浓度增加时,肾小管中的渗透浓度也会增加,促使尿液浓度增加,从而减少血液中的溶质浓度。

反之,当血液渗透浓度降低时,肾小管中的渗透浓度会减少,尿液浓度减少,以增加血液中的溶质浓度。

四、酸碱平衡调节1. 酸碱平衡的概念酸碱平衡是指维持体液中酸碱度(即pH值)稳定的能力。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稳态与环境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稳态表示生物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维持自身内部稳定的状态,而环境则是指生物体所处的外部条件。

下面将从生态位、生态灾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生态位1.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其所生活的生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2.生态位分为基础性、机会性和适应性生态位。

3.生态位互补原理指不同物种之间通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来减少竞争。

4.资源分割是不同物种通过选择性地利用资源来降低竞争强度的一种方式。

二、生态灾变1.环境中一些因素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称为生态灾变。

2.生态灾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物种的绝灭。

3.生态灾变常见的原因包括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的干扰等。

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种群数量的波动、种群多样性以及物种组成的稳定性来评估。

2.种群数量的波动越小,说明生态系统越稳定。

3.种群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越稳定。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生物多样性、资源充足度、环境变化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四、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1.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土地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和破坏。

2.大量排放的工业废气和废水会造成空气和水体的污染。

3.大规模砍伐森林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失衡。

4.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气温升高等问题。

总结:稳态与环境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了解并掌握稳态与环境的知识对于理解生物体的适应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稳态与环境的知识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来全面理解和应用。

生物学的学科思想

生物学的学科思想
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 预防” 二是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观念
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环境保 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新课标内容主要由原大纲中“生命活动 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生态环 境的保护”三个单元的内容构建的。
总体上知识内容变化不大,主要是知识 体系结构的变化,同时增加了大量的活 动内容。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删除的内容:
初中学过,高中无法再深入的内容 植物的向性运动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生态因素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增加的内容:
(1)体现时代性、社会性
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改动的内容:
生态系统的结构→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探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分析生态系 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 用(探究、系统分析方法、联系实际)
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 问题(情感)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稳态调节概念 稳态调节有个体水平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调
节。人体的稳态(如体温、水盐、血糖等) 是在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实现的。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是相对稳定的,系统能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外 貌和结构,也是稳态调节的结果。
一、“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构建 (一)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增加的内容:
(2)体现生物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发展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系统要素)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系统分析方法)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数学模型) 阐明群落的演替(系统发展的思想)

例谈“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

例谈“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
1 把 握知识体 系. 渗透科学思想教育
息传递三大功能 , 样 的内容呈 现则是 从群 体水平 体 这 现 了结构与功能相统 一的思想 ; 而在” 生态 系统 的稳定 性” 一节谈到生物种类 越多 , 结构越 复杂 , 态系统 功 生 能就完 善 , 自动调节 能力就越强 , 力稳定性也就越 抵抗 高 , 是强调 了这一 思想 : 更 只有保证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
从 系统 的角度进行分 析和研究 , 不能只是孤立 的研 即“
结构与 功能相统 一 、 系统 论思想 、 稳态 的相 对性 、 生物
与环境 相统一 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等。但其 中有些思想 在教材 中是 隐性 的 , 要教 师在 这一模 块 的课 堂 教学 需
究 部分 和过程 , 还必须研究 各部分 的相互作用”。
的结构 , 才能保证生态系统功能的完善。
12 系统论 思 想 系统论 思想 强调局部与整 体相统 .


整 体由局 部组成 , 只有按一定 的方 式形成各个 局部
等级 的系统 , 能表 现出生命现象。 比如 , 才 内环境 稳态 的维持 , 就是建 立在 各器 官、 系统 协调活 动 的基 础上 。
就是根据这一 思 想 , 系 统 ” 以“ 为核 心概 念 , 别从 个 分
1 1 结构 与功能相 统一 .
生物 的结 构与功 能相适应 ,
这是生物学科 的核 心思想 , 体现 了生物 学科 的 内在逻 辑 。《 稳态与环境》 块教材许 多 内容 的组 织和 呈现 , 模 正是依据这一 逻辑 出发 点而编 排 的, 堂教 学 中应予 课 以重视 。如对 “ 神经 系统 的调 节” 一节 , 首先要 交代 清 楚神经调节 的结构基 础 , 即神经元 和反 射弧 的基本 结

如何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以公开课“稳态的重要性”为例

如何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以公开课“稳态的重要性”为例

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之间的相互关 习历代科学家的实验之后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
系)对于数字表格#还要分析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从 程#让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去慢慢思考其中的细节
三个维度对比!即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相互比较")对 和步骤#才真正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并且能够准确地
于曲线图表更应该关注起始点$重点$交叉点和拐点# 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场所$条件$产物等#真正书写出
从问题"分析#在学生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细胞生 活的液体环境及内环境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要更深入
++++++++++++++++++++++++++++++++++++++++++++++
学生能力的考查$最大限度地展示生物学原理的过程$ 具体化$隐含原理明显化$枯燥理论趣味化% 教师要做
方法且在考查中可以全方位设置+陷阱,#考查中各小 好现有的各类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选做实验#用好身
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相对,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 接下来过渡到问题 思维的广阔性指思维的广度#从不同的方面去思
%#以血糖调节为例引入#展开教学#从而归纳总结出 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避免出现对问题本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 质认识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高三生物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三生物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三生物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高三生物课程的一大重点是学习生物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

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生物体内各种物质浓度、酸碱度和温度等参数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这种相对稳定的环境有助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高三生物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点,包括水分平衡、酸碱平衡和体温调节等内容。

一、水分平衡水分平衡是生物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

水是生命的源泉,对于所有的生物体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高三生物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生物体水分的平衡是通过体液内外浓度的调节来实现的。

生物体通过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控制水分的进出。

当环境中的渗透浓度高于细胞内液时,进水分子的速度超过出水分子的速度,水分进入细胞,细胞膨胀,实现水分平衡。

反之亦然。

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渗透调节。

二、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人体内部环境维持稳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产生了大量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酸性物质。

这些废物需要及时排除,否则会对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高三生物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人体通过酸碱平衡调节系统,维持血液和组织液的酸碱度稳定。

在这个调节系统中,碳酸盐-氢盐-碳酸氢根离子三者之间的浓度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在血液循环中,呼吸作用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酸性溶液,使pH值下降。

与此同时,肾脏还能排除多余的氢离子,通过调节氢离子和碳酸盐的浓度比例,维持血液酸碱平衡。

这种调节方式称为酸碱平衡。

三、体温调节体温调节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高三生物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体温是生物体内部环境恒定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人体内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细胞代谢反应才能正常进行。

因此,体温调节对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人体的体温是由体温调节中枢——脑下垂体调节的。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脑下垂体会通过刺激汗腺分泌汗液引起出汗,使人体散发热量,以降低体温。

反之,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脑下垂体会刺激肌肉收缩产生热量,以增加体温。

浅谈生物科学素养在“稳态与环境”模块复习中的渗透

浅谈生物科学素养在“稳态与环境”模块复习中的渗透
浅谈 生物科 学素 养在 “ 稳态 与环 境 ” 模块 复 习中的渗 透
王 晓 云
( 锡 市第一女 子 中学 无
中图分类号 : 6 39 G 3 .2

江 苏・ 无锡
240 ) 1 0 2
文章 编 号 : 6 2 7 9 ( 0 ) 3 1 8 0 1 7 — 8 4 2 1 0 — — 2 1 0
物量金字塔的 区别 ; “” ③ J 型曲线和“ ” 曲线 ; s型 ④生长素和 其他植物激素 ; ⑤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12 构 建 知 识体 系 。 强 知识 应 用 的预 见 性 . 增
iin t a h n , d io o t e am o e h n e s d n s e a so e c i gi a d t n t h i t n a c t e t x — n i u mi a in s i ssi h u d a o trt n l n f cie ta h n n t kl , l s o l d p ai a d ef t e c i g o l tl o a e v
2 增 进对 科学探 究过 程和 方法 的理解 。 视模 型构 重 建 和数 学方 法的运 用
21 注重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探 究 的方 法 与 技 能 .
f c o l h n f td n sp r c lrt n ot n e i a c mp i me t u e t a t u a i a d i c s os i y mp r c . a Ke r s b oo ia c e t cr ve p n tain y wo d ilg c l i n i ; iw;e e rt s i f e o 学 素 养 是 公 民科 学 素 养 构 成 中 的重 要 组 成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稳态与环境”模块的解读 必修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稳态与环境”模块的解读 必修

“稳态与环境”模块的解读摘要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稳态与环境”作为高中生物学课程中3个必修模块之一。

本文阐述了本模块的价值和地位,分析了本模块的内容特点,对如何搞好本模块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稳态环境反馈调节知识能力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本模块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个体水平上生命活动的调节;二是群体水平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

1 学生学习本模块的目的和意义在知识方面,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可以理解生物个体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自我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稳态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又是怎样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

在能力方面,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可以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逐步形成整体性思维的习惯,初步学会建立数学模型,提高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可以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奠定基础。

2 本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地位作为高中生物课程中三个必修模块之一,本模块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第1,本模块对学生理解生物学至关重要。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我国的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初中阶段侧重于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高中阶段侧重于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生命世界从细胞到个体,从个体到群体,以至生态系统,都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有着自身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

《分子与细胞》模块侧重于使学生在细胞水平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遗传和进化》模块侧重于使学生在基因水平认识生命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本模块则侧重于使学生在个体和群体水平认识生命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建构及“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建构及“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建构及“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分析作者:余自强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各个模块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是根据系统生物学的思想构建的。

这个体系以“系统”为核心概念,以“稳态”、“环境”和“调节”三个科学通用概念把生物个体和系统水平的要素、行为、稳定和发展等问题统一起来,以系统分析及模型和数学方法等作为主要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稳态与环境”模块知识结构科学方法《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标准》)在课程结构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包括设置了“稳态与环境”这个必修模块。

对这种新颖的设计,有许多教师不理解,也有一些教师从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提出了质疑。

本文谨就此开展一些讨论。

一、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建构1959年,布鲁纳(Jerome S. Bruner)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他的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

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

自此以后,课程内容要结构化,成为课程专家的普遍追求。

(一)生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传统的高中生物课程以生命的基本特征来组织内容,这也是传统的普通生物学的学科结构。

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体系要反映学科体系,但不等同于学科体系。

它除了考虑学科体系外,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需求。

生物学科的内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建构,二者各有其合理性。

二是20世纪后半期发生的“生物学革命”,使生物学的“范式”发生了改变。

库恩(T.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说:“科学革命以后,教科书和它们提出的历史传统必须重写”。

例如,已故陈阅增先生主编的《普通生物学》,就打破了传统的普通生物学学科体系,根据当代生命科学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按生命的主要结构层次,从低层到高层安排。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探索作者:操罕明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25期【摘要】“稳态与平衡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

在实践教学中应通过多个方面进行渗透培养,例如人、动物以及植物等,都可以作為培养学生“稳态与平衡观”的案例,同时结合已掌握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研究“稳态与平衡观”,并认识到该理念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物学思维。

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稳态与平衡观”的有效渗透进行分析,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

【关键词】高中生物稳态与平衡观教学渗透【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5-0169-03一、引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生命观念,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稳态与调节的机制,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从多个方面渗透,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生活与健康之间的联系。

另外,“稳态与平衡观”有利于学生全面分析生命现象,教师可以借助真实典型案例,着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观念,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与意义。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理论联系实例,确保学生将“稳态与平衡观”内化,全面提高自身的生物学科素养。

二、“稳态与平衡观”概述1.生命系统的稳态属于相对关系稳态主要为了保证生命、机体正常运行,所以机体往往会通过自主调节的形式保持稳定,并且具备改变适应环境变化能力。

在适稳态理论下生命系统的稳态往往属于相对关系,简单来说在外界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时,生物机体内部会借助反馈调节机制与之匹配,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比如人体血糖平衡调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无论升高还是降低,都会自主协调保证符合生理指标,当然只是相对稳定,并不是绝对稳定。

2.生命系统的平衡需要不断变化首先机体内部会随着外部环境而做出调整,从而达到内部环境的稳定平衡,而外部环境往往处于非恒定不变的状态,所以生命系统也需要持续变化,通过调整自身机体平衡,比如天气突然变冷、变热,人体就会实现体温调节,而进入高原地区后,血氧含量出现明显变化,机体同样会做出调节,但这个动态变化过程相对复杂。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探索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25期一、引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生命观念,同时让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稳态与调节的机制,因此教学过程中应从多个方面渗透,这样学生才能理解生活与健康之间的联系。

另外,“稳态与平衡观”有利于学生全面分析生命现象,教师可以借助真实典型案例,着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观念,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与意义。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理论联系实例,确保学生将“稳态与平衡观”内化,全面提高自身的生物学科素养。

二、“稳态与平衡观”概述1.生命系统的稳态属于相对关系稳态主要为了保证生命、机体正常运行,所以机体往往会通过自主调节的形式保持稳定,并且具备改变适应环境变化能力。

在适稳态理论下生命系统的稳态往往属于相对关系,简单来说在外界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时,生物机体内部会借助反馈调节机制与之匹配,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比如人体血糖平衡调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无论升高还是降低,都会自主协调保证符合生理指标,当然只是相对稳定,并不是绝对稳定。

2.生命系统的平衡需要不断变化首先机体内部会随着外部环境而做出调整,从而达到内部环境的稳定平衡,而外部环境往往处于非恒定不变的状态,所以生命系统也需要持续变化,通过调整自身机体平衡,比如天气突然变冷、变热,人体就会实现体温调节,而进入高原地区后,血氧含量出现明显变化,机体同样会做出调节,但这个动态变化过程相对复杂。

3.生命系统的调节具有一定限制目前来看生命系统的调节功能并不是无限制、无穷无尽,在超负荷的情况下仍然会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人体始终处在应激状态,长时间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诱发其他疾病,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人长期处在焦虑、紧张的环境下,会有引发疾病的几率。

其次机体本身在调节能力上存在限制,若超过这个界限内部稳态就会受到破坏,由此可见人体内部的稳态不易长期持续,这与自身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甚至在短时间内引发严重的生理变化。

高中生物《稳念与环境》模块概念图的构建与应用

高中生物《稳念与环境》模块概念图的构建与应用

中学课程资源ZHONGXUE KECHENG ZIYUAN …………………………摘要: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突出了生命系统稳态与环境的关系,这一模块的知识点繁杂而琐碎,学生在学习与记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概念图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将模块知识进行梳理,将分散在各个章节的知识点集中整合,让知识变得立体形象且利于直观记忆。

教师可以在问题导学法、小组任务法以及教学评价中应用概念图,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稳态与环境模块概念图构建应用概念图指的是用节点来代表概念,用连线将各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的一种图示法。

概念图作为思维导图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与输出工具,以形象化、直观化的方式来呈现知识内容。

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知识内容主要围绕着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关系来阐述,它与概念图的应用范围比较贴近。

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这一模块的教学时,可以采用这一教学策略。

一、概念图构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1.知识逻辑性的梳理《稳态与环境》模块中介绍了很多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直观的概念图可以让这些关系变得一目了然,使学生有效地将知识的内在逻辑梳理出来。

比如,在《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课内容中,仅仅在内环境与体液这个小知识点里,就出现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概念,我们可以通过概念图将它们的关系梳理出来(如图1所示)。

通过构建概念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2.知识分散性的集中《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一些主题知识分散在各个不同的章节中,需要借助一个完整的章节来说明与分析,而概念图可以较好地将这些分散但又归属于同一个主题板块、同一个思维结构里面的知识点集中起来。

以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内容中的“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关系”这个知识点为例,种群与群落是上一个章节里面介绍的内容,而生态系统则是这个章节的内容,学生逐一地学习完这几个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将它们集中在一起并绘制一幅概念图(如图2所示)。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探索作者:马妮,徐杰,伍春莲来源:《成才之路》 2020年第16期作者简介:马妮(1995-),女,重庆人,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从事生物学研究;徐杰(1975-),男,四川南部县人,助理研究员,从事语言文字研究;伍春莲(1976-),女,四川彭州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生物学研究。

马妮1,徐杰2,伍春莲1(1.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2;2.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摘要:文章以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人教版)《稳态与环境》为例,挖掘和筛选有关“稳态与平衡观”的内容,将其归纳为不同的层次,分析如何将“稳态与平衡观”渗透于高中生物课堂,使学生在理解与构建“稳态与平衡观”的基础上内化生物知识,最终理解生命本质,树立生命观念,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材;稳态与平衡观;生命观念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6-0108-02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为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内容,其中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稳态与平衡观”是生命观念中的一个关键能力。

高中生物课堂渗透稳态与平衡观,有助于学生形成生命观念,从而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

现以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材为例,分析如何将稳态与平衡观渗透于高中生物课堂,如何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使学生将稳态与平衡观内化于心。

一、挖掘和筛选教材中的“稳态与平衡观”素材“稳态与平衡观”强调生命系统是一个稳态和平衡的系统, 稳态和平衡是通过调节来实现的。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有许多涉及稳态与平衡的内容,笔者将其归纳为个体、群体、生态系统三个层次,而教材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涉及稳态与平衡观,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和筛选。

《稳态与环境》中与“稳态与平衡观”相关章节如下:(1)个体——第1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4节“免疫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核心素养概念认知

高中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核心素养概念认知

高中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核心素养概念认知作者:钟钒来源:《新课程·下旬》2017年第09期摘要:“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课程中必修的模块,是高中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同时该模块所选定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个人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紧密相连。

通过该模块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整个生态系统有着新的认知,并且能够从不同层面来认识动植物世界的构造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在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内容不断优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物;稳态与环境;核心素养我国从2004年在高中推行课程实验改革,虽然已经过去了10多年,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完善之处。

高中生物中教授大量的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从概念、原理等方面着手,认识多种生命体,以及生命体所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生命现象。

同时,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验、社会实践等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学习“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意义“稳态与环境”模块作为高中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学生深度学习本模块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人体、动物、植物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确地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生命系统的存在、演变和运行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整个生物系统看做一个整体,进而分阶段地了解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和具有的功能,对整个生物系统的运行方式有一个深刻理解;二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让学生将模型的建立、系统分析等科学方法在课堂和实践生活中具体应用;三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命在活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本质,使学生建立对环境系统和生命系统的认识;四是通过生物链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树立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生物学的学科思想在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渗透1

生物学的学科思想在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渗透1
议或行动计划 • 搜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引进新的学科思想,提高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 不是结构化的知识是没有用的知识(布鲁纳)。 要引进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思想,提升 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 本世纪初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针对当时流行的只 着眼于将自然现象分解的机械论观点与方法, 指出“不能只是孤立地研究部分和过程,还必 须研究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应把生物作为一个 整体或系统来考虑”,从而提出了存在适用于 一般化系统的原理及规律,并称其为“一般系 统论”。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三)提升生物课程人文精神教育的价值
• 竞争进化与合作进化 对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分化内容
的学习,认识到竞争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向新的领域和空间发展也是一种竞争。
• 可持续发展教育 生态伦理和环境道德观念的培养
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生态观和环境观的形成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增加的内容:
(2)体现生物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发展 •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系统论、控制论) •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系统分析方法、稳态调节) •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系统分析方法、稳态调节) •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系统分析方法)
增加的内容:
(3)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 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改动的内容:
按新课标理念进行改动 • 植物生长素的应用→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STS、探究) • 体液调节→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原来难) • 种群及其数量的变化→列举种群的特征(实践) • 生物群落的概念→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实践)

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哲学思想的渗透

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哲学思想的渗透

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哲学思想的渗透
首先,生物学史是一门哲学思想渗透较为明显的内容。

生物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它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有科学理论的争议与升级,更有基础概念的重新诠释和重塑。

比如,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颠覆了传统的创造论观念,将生物学从
信仰走向科学。

然而,进化论也遭到了很多思想流派的质疑和反对,比如基督教对进化论
的否定。

学生应该在学习生物学史时,了解这些思想争议,掌握各种科学理论的批判及其
发展历程,从而形成批判性思维。

其次,生命观也是生物学教学中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生命观是指人们对生命的哲学
看法,它将影响人们对生命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

生物学教学中,学生应该明确生命的
本质、来源、发展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理解生命的基本属性和生命价值的内涵,
形成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总之,初中生物教学中,哲学思想渗透是不可避免的。

学生应该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
同时,了解生物学史的发展、生命观和人生观的内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从而
形成合理的生命观和人生观,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知识方面: 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是稳态和反馈。系统 的稳态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而实现的。 在科学方法方面: 本模块重点在系统分析和构建模型的方 法。

一、“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构建 (三)在知识、方法和情感方面的侧重点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一是关注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 如“评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探讨动物 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 预防” 二是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观念 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环境保 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是生命系 统在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 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而维持的相 对稳定状态。 本模块是以“系统”作为知识结构的本 体论概念(核心概念),以稳态、调节、 环境三个科学概念把有关内容组织起来。
一、“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构建 (二)模块内容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模块内容构建的基本思路是: 将生物的个体和群体看作不同层次 的生命系统,它们都在与外界环境的相
中心法则
细胞层次的信息传递
B细胞
抗体 微生物 抗原
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
抗体 微生物 抗原
组织层次的信息传递
个体层次的信息传递
太阳原始的位置 2(1/2)小时后 的太阳位置
长鼻蝙蝠靠发送超声波, 折回后, 再接受, 来探路
蚂蚁原始的路线
2(1/2)小时后 蚂蚁的路线
蚂蚁在暗盒子中呆 了2(1/2)小时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引进新的学科思想,提高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1、生命系统的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课标要求: 激素作用机理中的“第二信使”(cAMP环一磷 酸腺苷) 兴奋在不同神经元(效应器)之间传导时突触 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等)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分 子 层 次 的 信 息 传 递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新课标内容主要由原大纲中“生命活动 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生态环 境的保护”三个单元的内容构建的。 总体上知识内容变化不大,主要是知识 体系结构的变化,同时增加了大量的活 动内容。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删除的内容:
初中学过,高中无法再深入的内容
蚂蚁把太阳 当作指南针
蛾释放信息素
蜜蜂的摇摆舞
蚜虫接受警戒信号后逃避危险
种 群 层 次 的 信 息 传 递
雄松鸡向雌松鸡做求偶表演
蝶恋花
警戒色 群 落 层 次 的 信 息 传 递
猎豹追赶狒狒
太阳 辐射
环境
生产者
分解者
消费者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式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引进新的学科思想,提高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植物的向性运动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生态因素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增加的内容:
(1)体现时代性、社会性


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增加的内容:
(2)体现生物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发展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系统论、控制论)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系统分析方法、稳态调节)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系统分析方法、稳态调节) 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系统分析方法)
稳态调节概念 稳态调节有个体水平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调 节。人体的稳态(如体温、水盐、血糖等) 是在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实现的。生态系 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是相对稳定的,系统能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外 貌和结构,也是稳态调节的结果。
一、“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构建 (一)知识体系的构建
2、系统的存在和延续
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特征:结构、与环境的联系、延续 系统的结构――高度有序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营养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系统与环境的联系――新陈代谢 生态系统的功能:指系统水平的生命活动,也就是生态 系统的整体代谢。一般包括能流、物质循环、稳态调 节与信息流三个方面。 系统的延续机制――自我复制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引进新的学科思想,提高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1、生命系统的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构成系统的关键不是其 组成的物质,而是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或部 分之间的关系。这些相互作用或者关系,从 本质上说就是信息。 胡德( Hood L.,2002)提出,应该把生物 学视为一门信息科学。 信息传递存在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引进新的学科思想,提高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3、系统的发展 发展的内因:稳态是反馈调节的结果



反馈:当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 必然会引起其它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 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 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做反馈。 负反馈: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 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保持稳态 正反馈:反馈的结果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 分所发生的变化 →远离稳态或建立新的稳态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调查当地自然群落中若干种生物的生态位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调查或探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 议或行动计划 搜集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引进新的学科思想,提高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二)应重视科学方法,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1、系统分析的方法 系统分析就是从生命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 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们和外界环境的联系和 相互作用中来了解整体。 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 是基于数学工具进行的,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 只能做定性分析。 标准要求(定性分析):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稳态概念 稳态(homeostasis)概念源于人体内环境的研 究。1857年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C. Bernard) 首先提出“内环境恒定是机体自由与独立生存的 首要条件”。

1926年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 Cannon)发展 了内环境稳定的概念,指出内环境的稳定是依靠 体内各种生理过程不断地调节来实现的,他将这 种有调节反应所形成的稳定状态称为稳态.


不是结构化的知识是没有用的知识(布鲁纳)。 要注重引进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思想, 提升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本世纪初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针对当时流行的只 着眼于将自然现象分解的机械论观点与方法, 指出“不能只是孤立地研究部分和过程,还必 须研究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应把生物作为一个 整体或系统来考虑”,从而提出了存在适用于 一般 化 系统 的 原理 及 规律 , 称为 “ 一般 系统 论”。
(一)注重引进新的学科思想,提高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如果系统与外界或它所处的外部环境有物质、 能量和信息的交流,那么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开 放系统,否则就是一个封闭系统。开放系统具 有很强的生命力,如人体就是一个开放系统, 一个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对于开放系 统来说,系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有可能从无 序态向着有序态方向发展,也可能从某一个有 序态向另一种新的有序态方向发展。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增加的内容:
(2)体现生物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发展 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系统要素) 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系统分析方法)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数学模型) 阐明群落的演替(系统发展的思想)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增加的活动内容:

为实现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 搜集有关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资料 调查某种动物激素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人体某方面稳态 的维持 模拟尿糖的检测 调查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增加的活动内容: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引进新的学科思想,提高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3、系统的发展 课标要求: 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种群数量的调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群落的演替
甲 状 腺 素 分 泌 的 调 节
种群数量的调节
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苔藓阶段
互作用中,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维持稳
态。
一、“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构建 (二)模块内容设计的基本思路
植物体的激素调节 个体水平的稳态 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稳态与环境 种群的数量变化 群体水平的稳态 群落的演替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构建 (三)在知识、方法和情感方面的侧重点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引进新的学科思想,提高生物学教育的价值

一般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即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组织系统要 素的功能和。 2、层次性:从系统结构上看是分层的,即 “系统+环境=高一级系统”。 3、动态性:就是任何系统都不是静止的,而 是时时刻刻在运动着、发展着。
三、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理念 Nhomakorabea二、 与原大纲相比在内容上的变化
改动的内容:



生态系统的结构→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探究)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分析生态系 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 用(探究、系统分析方法、联系实际) 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 问题(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