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示儿教学片段赏析

合集下载

陆游《示儿》赏析

陆游《示儿》赏析

陆游《示儿》赏析《示儿》是宋朝诗人陆游的一首佳作。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

他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此诗以“示儿”为题,是诗人临终时给儿子的遗嘱。

诗中表达的既不是庆贺儿子在仕途或科举上取得什么成就,也不是诫训儿子立身处世,而是自作者生命即将终结时对儿子的一种深情嘱咐,对国家前途的悲切忧念。

诗的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所有的事物对他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但是,他并不悲观绝望,因为他深知人死后万事皆空,对于生前的种种遗憾和愿望,在死后都无法实现。

因此,诗人更加珍惜自己尚存的时光和生命,更加专注于他所热爱的国家和人民。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他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是,当时的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诗人深知,如果不尽快收复失地,恢复中原,国家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因此,他以沉痛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无奈。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的期望表达了他对国家军队的信心和对胜利的期待。

他相信,只要朝廷振作起来,派遣精兵强将去抗敌,就一定能够收复失地,光复中原。

因此,他嘱咐儿子在得知朝廷军队收复中原的消息时,一定要及时告诉他,让他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诗人对儿子的最后嘱咐。

他希望儿子在祭祀时不要忘记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以让他在九泉之下得以安心。

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也展现了他对儿子的深厚关爱和期望。

陆游示儿诗歌鉴赏

陆游示儿诗歌鉴赏

陆游示儿诗歌鉴赏第一篇陆游是南宋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作为一首绝笔,它无愧与诗人创作的一生。

陆游享年八十五岁,现存诗九千余首。

其享年之高、作品之多,在古代诗人中是少有的;而以这样一首篇幅短小、份量却十分沉重的压卷之作来结束他的漫长的创作生涯,这在古代诗人中更不多见。

作为一篇遗嘱,它无愧于诗人的一生。

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要抒发的感慨、要留下的语言,是千头万绪的;就连一代英杰的曹操,在辞世前还以分香买履为嘱。

而诗人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与他相比?陆游生于北宋覆亡前夕,身历神州陆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为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但他从未得到重用,而且多次罢职闲居,平生志业,百无一酬,最后回到故乡山阴的农村,清贫自守,赍志以没。

他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而他的热情始终没有减退,恢复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的爱是如此强烈,如此执着。

从语言看,这首诗的另一特色是不假雕饰,直抒胸臆。

这里,诗人表达的是他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他满腔的悲慨。

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贺贻孙在《诗筏》中就说这首诗“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可泣鬼神”。

这说明,凡真情流露之作,本来是用不着借助于文字渲染的,越朴素、越平淡,反而更能示其感情的真挚。

第二篇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

“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

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家祭无忘告乃翁”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

《示儿》古诗剖析

《示儿》古诗剖析

《示儿》古诗剖析古代的文学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和欣赏的对象,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古诗。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河中,诗歌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古诗《示儿》进行剖析并详细解读其主题和艺术特点。

《示儿》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一首名篇,诗中表达了杜牧对儿子的期望和教诲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表达真挚,通篇贯穿着父爱之情,以温馨、激励为主旨,使人不禁陷入情感的共鸣。

首先,整首诗字数不多,却凝练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教诲。

诗中写道:“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泪垂。

”父亲在写信给儿子时,首先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但又装作平淡地问及归期,这表明了父亲的关爱和对儿子前程的期待。

通过这样短暂的描写,诗中蕴含的情感以及父爱的强大,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儿子对他的重要性。

其次,诗中儿子的善良和听从父亲教诲的态度也是令人感动的。

诗中提到:“笔落泪纸字愁,知君细事如纸钱。

胸中应是明月光,世上谁人是负山。

”通过这几句诗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期望。

父亲希望儿子学习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敢于承担义务和责任。

这是一个戒尺式的启示,也是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儿子对父亲的期望和教导的回应,正是此诗表达的核心内容。

其三,杜牧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精巧的修辞手法和韵律。

他采用了偶句和押韵的方式,给诗歌增添了美感,并更好地表达了他的感情。

同时,杜牧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例如,“身未动於衰,泛彼且未央。

”通过对儿子的形貌描写,配合对岁月变迁的体验,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的人生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最后,诗中文笔简练,直抒胸臆,娓娓道出了作为父亲的情感,这也是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尽管字数不多,但能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酣畅淋漓。

杜牧以简短的文字表达出了复杂的感情,使读者能够在短短几行诗句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和期望。

综上所述,《示儿》这首古诗以其真挚情感、独特的韵律和简洁有力的艺术表达,使其成为了古代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之一。

《示儿》 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示儿》 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示儿》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语文课是一门听觉艺术,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以情入境、情景交融。

一曲激昂雄壮的乐曲使我联想到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和对祖国深沉的爱,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浓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然后由“读”入手,将自己代入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揣摩、体会,从而更加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本篇古诗词选取了杜甫著名的五言律诗《示儿》,让同学们跟随着音乐,配合老师讲述的文字来回忆一位伟大诗人的生平事迹,也正好符合这节古诗词的主题——《少年强则国强》。

但仅有感性认识还不够,为了能够更深层次地感悟到诗歌表达的情感,需要通过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来完成阅读任务。

《示儿》的教学对象年龄比较小,还不太能理解诗歌内涵,那么就需要找准突破口,引发他们内心共鸣,继而展开研讨式学习,使其得出最终的答案:即这首诗的前四句写作者虽已辞官回家,但仍怀念京城、留恋君王,希望再度被召回朝廷,并且忠于职守,勤恳为政。

后四句写诗人因为已经衰老,没有机会再奉皇命,只能向自己的儿子说明心意,希望儿子能效仿自己尽忠报国。

课堂伊始,出示一幅与《示儿》意蕴吻合的插图。

刚看见图片,孩子们便热闹起来,纷纷抢占领地,吵嚷喧哗,课堂顿时安静许多。

根据这样的情况,我猜测他们可能都被吸引住了,期待着今天的古诗词课能上得有趣又轻松。

于是,我趁势抛出问题:图片上都画些什么?谁知他们立马回答:“母亲,田地,庄稼……”这让我很失落,既是没有提前做好预习工作,也暴露了孩子们知识储备量的欠缺。

如果课前我给他们补充点与古诗相关的资料,可能效果会更好。

紧接着,我进一步提问:如果你就是当时那位老农的话,现在想对远方的儿子说点什么呢?谁知,一个接一个的声音异口同声地响起:“……请允许我跟您聊聊我们家乡的故事吧!……我们有无数像周总理一样的父辈,就像那十八颗闪亮的星星,值得我永远敬仰。

……”看来,今天想再抽身走开似乎不太可能了,唯有暂停学习,聆听各种声音的碰撞了。

至此,孩子们才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没有一个老态龙钟的垂暮老人,每一个人都是鲜活跳动的年轻生命”,感受到那份坚定执着的爱国之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篇1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赏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篇2示儿宋朝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示儿》古诗解析

《示儿》古诗解析

《示儿》古诗解析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情感。

诗人通过精炼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本篇文章将对古诗《示儿》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背后的内涵和意义。

《示儿》全诗如下:示儿戏画头,初似妆台来,八九年前帐,眉点粉鸳鸯。

金盘星月蕊,玉箸绦钗牵,锦帕听更夜,倚屏凝梦长。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整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给女儿画妆的情景。

可以看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和意象的对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母爱的深沉和亲情的浓厚。

首先,诗中的“示儿”一词可以理解为母亲指导女儿如何妆点自己。

这一起首的动词呈现出母亲对女儿的关怀和疼爱之情。

同时,诗的整体氛围轻快活泼,表达了母亲与女儿之间的亲昵与和谐。

接下来,诗中以“初似妆台来”来形容女儿刚刚妆容的效果。

这里的“初似”表明女儿的妆容初见成效,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好的变化。

同时,“妆台”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女儿迎接时光流转,并展示自己之美的愿望。

诗的下半部分则描写了女儿的妆饰细节,如“八九年前帐”、“眉点粉鸳鸯”,将女儿的容貌,装束一一展现。

这些形象生动且富有艺术性的描写,使读者对女儿的容貌有了更为直观的感知。

同时,这些描写也让读者体会到大自然中的美景,并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除此之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珠玉之物,如“金盘星月蕊”,“玉箸绦钗牵”等,用以修饰女儿的妆容。

这使得诗中的形象更加华美,增添了女儿的妩媚与高贵之感。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押韵的手法,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通过“倚屏凝梦长”,诗人把母亲的思念之情寄托在一幅幅好似画卷般的记忆中。

使读者能够进一步感受到母爱的深远和永恒。

整首诗以流畅的节奏和婉约的语言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浓厚,同时也通过精妙的描写,展示了女儿妆容美丽的一面。

从整体来看,这首古诗既以形象的方式表达了母爱的深情,也展现了女性美的魅力。

同时,它也向读者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与生命变迁的思考和感悟。

总结来说,杨慎的《示儿》这首古诗借用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揭示了母爱的深厚与持久,同时也展现了女性美的迷人与高贵。

示儿古诗赏析

示儿古诗赏析

示儿古诗赏析 示儿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 2. 3. 4. 5. 6. 示儿:给儿子们看。

但:只。

九州同:祖国统一。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乃翁:你的父亲。

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 家。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有《剑南诗稿》、《渭 南文集》等。

古诗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 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 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 遗 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 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 “但悲不见九州同”, 唯 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这 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 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 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 诗的情调便由 悲 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 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 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 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 既有对抗 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 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 但 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 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片断赏析

《示儿》片断赏析

《示儿》片断赏析导读:有专家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就不能对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也不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价值的提升。

而我们小学语文的体验性学习,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古诗《示儿》是浙教版十一册《古诗四首》中的一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我沿袭一贯的古诗教学手法: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感悟诗境,体察心情。

整首诗,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

[片段一]在了解了诗人,很好的理解的诗句内容,并初步感受了诗中的“悲”后,我选取了两首古诗进行补充拓展。

师:弥留之际的陆游,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而他的眼前又时常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1.五千仞岳:与上句夸张黄河之长一样,这是夸张西岳华山之高。

2.仞:古时八尺为仞。

岳:高大的山。

3.遗民:沦陷区的人民;4.胡尘:胡人骑马时扬起的灰尘,比喻金兵占领的领土2、师:读着这样的诗句,你能看到陆游眼前浮现的那画面吗?:生1: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师:哪里让你有如此的感受,你读读;还有吗?生2:我的眼前是那些居无定所的百姓,小孩子哭着要吃的,而我们的大人也没有吃的好给。

冷不防,胡人的鞭子狠狠地落在了妇女的身上,随即穿来凄凉的哭声……生3: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

《示儿》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示儿》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示儿》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师:公元121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一位老人重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

(出示图)弥留之际,他用颤抖的手给儿子题了一首诗作为遗嘱。

这首诗,这份遗嘱,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传诵,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古诗,(板书)一齐读——生:(齐)《示儿》。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示儿》在题目中的意思,就是——生:写给儿子看。

生:告知儿子。

师:你还知道这位奄奄一息的老人是谁吗?生:是诗人陆游。

【点评】揭题、解题营造了诗歌的“创作情境”,揭示了诗歌的作者及其创作意图,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师:对于陆游情况,课外你还了解了哪些?生:陆游生于1125年,去世于1210年。

师:陆游活了85岁,是个高寿的老人。

生: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

师: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是位高产的诗人。

生:陆游一生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但屡遭投降派的排挤,最终被罢免官职。

师:陆游,还曾是一位驰骋沙场、威震敌胆的抗金将领。

但生不逢时,命运多舛。

同学们,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临终之时,还有什么事令他放心不下,需要写下遗嘱交代给孩子。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他的这份特殊的遗嘱——出示: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点评】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评价观。

他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思想及其生活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其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这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观念。

孙庆博老师深谙此道,他通过引导学生对陆游的“多角度”了解,使学生对作者不但知“其人”,而且明“其世”,这对深入领悟诗歌思想内涵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走进诗句,读通读顺师:读诗,就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争取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生练读)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赏析

《示儿》赏析

《示儿》赏析导读:《示儿》赏析《示儿》(六年制第十二册)写于嘉定三年(1210年)春。

当时陆游已是89岁高龄了,是重病在床时写给儿子看的一首绝笔诗,也是遗嘱。

这首诗,意境高远,情感浓郁,至今仍放射着烛照天地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两句写诗人临终前的心情。

人死之后,形神俱无,万事皆空,无牵无挂了,但诗人偏有一桩横亘心头留于死后的悲事:“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句表明,诗人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悲;在即将与家人永别的时候,他也不悲,而只悲“不见九州同”。

中原沦落敌手,祖国山河破碎,沦陷区人民惨遭蹂躏,才是他心中唯一悲伤的事情。

九州原本是“同”的,如今“不同”了,是谁使它“不同”的?又为何至今仍然不见它“同”的迹象?悲中含愤,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其中既充满对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又包含对屈辱求和、偏安江左的南宋王朝的不满和谴责。

这种拳拳爱国之心,殷殷爱民之情,感动天地,荡人心怀。

在涛人的眼里和心里,九州是至上的,人民是至亲的,外敌是可恨的,屈辱求和是可卑的!句中的一个“但”字,突出了诗人完全以国事为念,而置家事于九霄的宽广高洁的情怀,悲中见壮,既催人泪下,又令人振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早在11年前的病中就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于今这种期盼收复中原的心情更加强烈。

诗人知道,收复中原,自己是看不到了,但他相信,中原总有一天会收复的。

因此,他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宋朝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家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一胜利的消息告诉给你们在九泉之下的父亲!一个“定”字,表明他对收复中原的坚信不疑,对九州统一满怀信心,并深切地表述,自己身前“不见九州同”,遗恨终身,死不瞑目,只有收复了中原,九州统一了,洗尽了国耻,才会含笑于九泉之下。

诗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是何等之深,何等之真,何等之浓,已经到了“死而不已”的程度厂!家祭本来是家庭一般的祭祖习俗,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把它变成收复中原的祝捷活动,这实在是一个异乎寻常而又别开生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家庭祭奠。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示儿》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自己女儿的一首诗。

其原文如下:示儿道殣不行,猖披外出,头髮不结,截辫可染。

衣着褪敝,短襦狐貉,手舞麈尾,喜吏尤冶。

高楼明月,望断天涯,云初中夜,风罢应凉。

识字不多,识礼不深,何得孝心,为君抚琴!这首诗短小精悍,清新脱俗,直线式地表达了作者对女儿的思念和期盼,也借此对当时的教育、道德和文化风气提出了一定的质疑和反思。

首先,作者从女儿的容貌、打扮、行为等方面入手,描绘了一个自由、豁达、不受礼教束缚的形象。

这个形象既可以被解读为对女儿的宽容和理解,也可以被理解为对当时礼教陈旧、繁琐的反叛和批判。

其次,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女儿教育问题的关注。

他认为女儿“识字不多,识礼不深”,说明了女孩子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教育和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责怪女儿,而是在自责的同时,表达了对女儿的爱和期望,希望女儿能够在他的陪伴和指导下,成为一名有德有才的女子。

最后,作者在诗中的心情也是值得探究的。

他把自己的心情融入到了对女儿的描述中,透过女儿寄托自己深深的父爱。

高楼明月和望断天涯,体现了作者的心情恬静虚空。

但究竟是“云初中夜”,还是“风罢应凉”,也纷纷引起了读者的深思。

有人说这是暗示着作者的酷爱,有人说这是作者对外在环境的反应。

无论如何,这首诗都是杜甫对自己女儿深情爱意的表达和人性关怀。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和家庭观念一直是社会热点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质量提高和对家庭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父母们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已经不再局限于面包和零花钱,而是更加求全。

不过,我们也应该反思,是否我们的家庭观念也可能对子女造成误导和侵犯?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呵护自己的子女?《示儿》这首古典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不同于平常的诗歌,更具深刻的社会和人性意义。

它对我们的思考,督促我们对生命的态度,对亲情关怀的胸怀,都提出了警醒和启示。

示儿诗歌鉴赏

示儿诗歌鉴赏

示儿诗歌鉴赏
一、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作者简介
三、创作背景
四、诗歌赏析
1. 首联
- “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字一转,表明诗人心中仍有悲切之事,那就是没有看到国家的统一。

“九州”是古代中国的代称,这里指的是被金兵侵占的北方中原地区。

此句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临终遗憾表现得淋漓尽致。

2. 颔联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的情感在这里进一步升华。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他坚信宋朝的军队总有一天能够北伐成功,收复中原失地。

“家祭”是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乃翁”即你的父亲(诗人自指)。

诗人嘱咐儿子,当宋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这两句诗体现出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信念,他把国家的统一大业看得比自己的生死更为重要。

3. 整体艺术特色
- 直抒胸臆: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以朴素直白的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从开篇对生死的豁达,到对国家未统一的悲痛,再到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情感层层递进,真挚动人。

- 主题深刻:通过一个临终老人对儿子的遗嘱,深刻地反映了南宋时期人民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和爱国精神。

这种爱国主题贯穿全诗,使诗歌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 情感悲壮:诗人在临终之际,怀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既有壮志未酬的遗憾,又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悲壮的氛围,读来令人动容。

《示儿》家庭教育诗解析

《示儿》家庭教育诗解析

《示儿》家庭教育诗解析示儿家庭教育诗解析示儿,陶渊明的作品之一,是一首描绘家庭教育的诗歌。

通过诗中对父母的教育方式的描述,以及对孩子成长的期许,陶渊明传达了他对家庭教育的理解。

本文将对《示儿》这首家庭教育诗进行解析,探讨其主要内容、写作手法及深意。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整体结构。

《示儿》共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表述了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

第一部分描绘了孩子乳儿时,父母的言传身教;第二部分则是形容孩子学习读书的过程;最后一部分则展示了孩子已经成年后,父母对其的期许。

通过这种三段式的结构,陶渊明清晰地表达了家庭教育的过程和目标。

在第一部分中,陶渊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母的爱与慈祥。

他写道:“亲爱如履矩,撷芳首甘风。

”这里通过对父母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同时,陶渊明注重了父母的教育方式,提到了“履矩”这一形容词。

这里的“矩”指的是规矩、规范的意思,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有一定纪律性和规范性的。

而后一句“撷芳首甘风”,则暗示了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将自己美好的品质和态度传递给孩子。

这种教育方式培养了孩子对美的感知能力,使他们在日后的成长中具有更高的情操和修养。

而在第二部分,陶渊明则以“万汶俨圣贤”来形容孩子学习读书的场景。

这里的“万汶”指的是古代儿童学习的地方,是孩子们开始接触书籍的起点。

通过用“圣贤”来形容孩子,在家长的指引下重视学习的形象,陶渊明表达了对孩子学习的夸奖和鼓励。

他通过描绘孩子们努力学习的场景,凸显了自古以来读书求学的重要性,倡导了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向上心态和追求卓越的品质。

最后一部分,陶渊明以“万事重自勉”来形容孩子已经成年后的状态。

这里的“自勉”意味着孩子已经懂得自己努力奋斗,不再依赖父母的教育。

通过这一描绘,陶渊明传达了对孩子的期许。

他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坚定前行,不被外界干扰,且不忘初心。

陶渊明通过这样的教诲,引导父母要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探索。

《示儿》教学片段赏析

《示儿》教学片段赏析

《示儿》教学片段赏析作者:王永林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年第07期【教学片段一】师:诗人临终之时仰天长叹——“但悲不见九州同”,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悲”的呢?生:这是国家破碎的悲痛,作者在有生之年为没有见到国家统一而感到痛心。

生:因为很多领土被金兵占领,中原遗民沦为亡国奴,诗人痛不欲生。

师:这是为国家担忧的悲痛,就像杜甫说的——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生:这个“悲”字里,还有诗人因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而产生的悲伤。

生:他曾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这一望啊,就望了85年,整整85年啊!同学们,85年中,百姓要忍受多少的折磨啊,诗人不禁长叹——(生接“但悲不见九州同”)85年中,百姓要承受多少的苦痛啊,诗人不禁写下——(生接“但悲不见九州同”)85年中,百姓要流下多少的血泪啊,诗人含泪吟诵——(生接“但悲不见九州同”)师:除了对山河破碎的悲痛和人民生活苦难的悲伤,你还能从“悲”中读出什么呢?生:还有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悲愤。

生:林升就写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卞州。

”师:陆游也曾在《关山月》中写到“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问人民死活的悲愤之情。

生:虽然诗人也曾上战场杀敌,可是自己因为年老不能看到九州统一,悲里还有一种叹息之情。

师:说得非常好,诗人壮志未酬,不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他在《诉衷情》中写道——(出示一起读)“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师:诗人因山河破碎而悲痛,因遗民泪尽而悲伤,因朝廷无能而悲愤,因壮志未酬而悲叹,所有的感情都包含在一句中——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赏析】诗言志,歌咏言。

学诗就是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诗人的情感,这样才能读得入情入境。

上面片段,教师紧扣一个“悲”字,以点带面,通过了解诗人生平,巧妙地拓展相关的诗句,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逐渐体会了诗人悲痛、悲伤、悲愤、悲叹的丰富情感,思维“向青草更青更深处漫溯”。

示儿陆游赏析

示儿陆游赏析

示儿陆游赏析1. “哎呀,《示儿》这首诗可太感人啦!”就像我考试没考好,特别伤心的时候,就特别能体会陆游爷爷那种遗憾的心情呢。

比如那次我数学考砸了,我哭着对妈妈说:“我怎么这么差劲呀!”妈妈就安慰我,就像陆游爷爷希望后人能完成他的心愿一样,妈妈也鼓励我下次努力呀!2. “《示儿》里满满的都是陆游爷爷的期盼呀!”这不就像我期待过生日收到礼物一样嘛!有一次我特别期待生日能收到那个心仪已久的娃娃,天天盼着,就如同陆游爷爷期盼国家统一那样急切呢!3. “哇,陆游爷爷写《示儿》的时候得多难过呀!”就好像我失去了最喜欢的铅笔,心里空落落的。

记得有一次我把最爱的铅笔弄丢了,那种失落感,应该就和陆游爷爷的心情有一点点像吧。

4. “《示儿》真的让我好感动啊!”就跟我看到好朋友受伤了会心疼一样。

有一回我的好朋友摔倒擦破了膝盖,我可心疼了,这和陆游爷爷对国家的心疼好像呀!5. “陆游爷爷的《示儿》写得太好啦!”这就像我努力搭好的积木城堡,特别有成就感。

有次我花了好长时间搭好了一个漂亮的城堡,那高兴劲儿,跟陆游爷爷写出这么好的诗应该差不多吧!6. “哎呀呀,《示儿》真的是让人印象深刻呀!”就好像我记住了最喜欢的动画片情节一样。

我每次和小伙伴说起那个情节都特别兴奋,就像我对《示儿》印象深刻一样呢!7. “《示儿》让我知道了陆游爷爷的伟大呀!”就像我知道爸爸能修好所有东西一样觉得爸爸伟大。

有一次家里的玩具坏了,爸爸一下子就修好了,我觉得爸爸好厉害,就像陆游爷爷在我心里也很厉害一样。

8. “读《示儿》真的让我感触好多呀!”就像我看到秋天的落叶会感叹时光流逝一样。

有一次我看着满地的落叶,心里就有很多想法,和读这首诗时的感触有点像呢!9. “陆游爷爷的《示儿》真的是太有深意啦!”这就好像我吃到最喜欢的冰淇淋,能体会到那甜蜜的深意。

有一回我吃到了超级好吃的冰淇淋,那满足感,和理解这首诗的深意时有点类似呢!10. “《示儿》这首诗真的太绝啦!”就跟我得到老师表扬时特别开心一样。

(六年级语文教案)《示儿》教学案例及反思

(六年级语文教案)《示儿》教学案例及反思

《示儿》教教事例及反省六年级语文教课设计创建情境,激发期望开课前,低落伤心的乐曲已经在教室里响起,同时,投影出示了一幅图:夜晚,一间茅草屋内。

昏黄黯淡的烛光下,一位头发花白、面貌憔倅、神态伤心的老人困难地靠在床上。

地上,跪着一位泣不成声的年青人。

学生听得很认真,察看得很认真,但脸上写满了疑问。

我问:“看了图,听了音乐,你们有什么要问老师吗?”学生 a :“课件的背景音乐听起来令人伤心,画面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泣不成声跪在地上,一个气息奄奄地半在躺在床上,他们为何这样伤心?”学生 b :“画面中的两个人是谁 ? 他们是什么关系 ? 他们在说些什么 ? ”必定了学生的怀疑精神此后,我和着伤心的乐曲用低落的声音叙述了画面上的故事: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耀,忽明忽暗。

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气息奄奄的老人。

他真实地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间,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轻微地语气交代遗言。

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宋有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

(板书:陆游)他的遗言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示儿》。

(板书:示儿)陆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那他临终那夜留给儿子的遗言究竟是什么内容。

同学们不如猜一下 ,他也许会交代什么?(生:他可能会告诉儿子,自己快不可以了,孩子必定要照料好家人。

他也可能会告诉儿子,要好好读书,未来要有前途。

)翻开书,让我们一同去认识陆游的遗言内容究竟是什么吧。

反省: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讲堂氛围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课成效。

所以,要上好一堂课,开课的时候,教师第一要经过有效的调控方式,指引学生由某一特定的情形转移并沉醉在教材所规定的感情氛围中,让他们自但是然地领会文本所体现的内容。

教师是调理讲堂氛围的主导,在教课中,教师要着重指引和调理学生的感情,激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识。

这样,教师、学生、文本三因素就会协调、交融。

在这个开课过程中,教师预先什么也没有说,不过利用多媒体课件的音乐、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示儿》教学片段赏析悲,从何而来——《示儿》教学片段赏析有专家指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就不能对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也不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价值的提升。

而我们小学语文的体验性学习,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广泛接触语言材料,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古诗《示儿》是浙教版十一册《古诗四首》中的一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我沿袭一贯的古诗教学手法: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感悟诗境,体察心情。

整首诗,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

片段一][页 1 第在了解了诗人,很好的理解的诗句内容,并初步感受了诗中的“悲”后,我选取了两首古诗进行补充拓展。

师:弥留之际的陆游,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而他的眼前又时常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1. 五千仞岳:与上句夸张黄河之长一样,这是夸张西岳华山之高。

2. 仞:古时八尺为仞。

岳:高大的山。

; 3.遗民:沦陷区的人民4.胡尘:胡人骑马时扬起的灰尘,比喻金兵占领的领土2、师:读着这样的诗句,你能看到陆游眼前浮现的那画面吗?:生1: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师:哪里让你有如此的感受,你读读;还有吗?生2:我的眼前是那些居无定所的百姓,小孩子哭着要吃的,而我们的大人也没有吃的好给。

冷不防,胡人的鞭子页2 第狠狠地落在了妇女的身上,随即穿来凄凉的哭声……生3: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

师:真是血淋淋的场面啊。

你是从哪句诗浮现这样的画面?读读师:受尽了奴役的大宋百姓,盼望着大宋的军队来解救。

还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一盼,盼了几年啊?生A:一年生B:两年,十年? 师:整整六十五年啊,同学们,六十五年中我们的百姓要受多少折磨啊!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苦痛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多少的血泪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陆游的眼前出现这样的画面,一想到这些百姓,陆游的心情你懂吗?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生:悲伤师:看到百姓受到这样的折磨,陆游还仅仅是悲伤吗?生:悲痛页 3 第师:是啊,陆游这时的心情那是悲痛啊。

读到这,我们看到了陆游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不光是为自己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悲哀,还有为这些百姓而悲痛,谁来读读这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由原来的遗憾转化为悲痛,表情、音量上有很大进步。

][片段二师过渡:因为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当他脑海中出现这样的片段时,他的“悲”,又该怎么去理解呢?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1.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 邸:客栈、旅店。

3.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2、师:这时的陆游是悲哀吗?是悲痛吗?是什么了? 生:高兴师引导:同学们,陆游因见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页 4 第想到了沦陷的百姓而感到悲痛,那么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谁的身上?生:王师的身上。

师:那么你再读读这诗,你所看到的王师在做什么?想到这个的陆游心情还是高兴吗?(学生连忙摇头)小手再次举高生:这时的陆游很悲愤师:你从那看出来陆游一想到王师,一想到南宋的权贵们会悲愤?生:因为当时的大臣们,朝廷权贵们在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生:“西湖歌舞几时休?”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停息过; 师:还有吗?还有别的补充吗?生:他们一直在饮酒作乐,喝得嘴熏熏的,连自己的都城都要分不清了师:你又是从哪看出来? 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教师适当补充当时的背景资料]师:是啊,就知道寻欢作乐的权贵们,西湖歌舞几时休?读到这你此时有什么感受?页 5 第生:真让人感到愤怒,连百姓们的苦他们都不顾……师:那你来质问他们一番,[请生读]谁也想来指着鼻子骂醒这群寻欢作乐的权贵们?指名读师:面对这些成天花天酒地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苟且偷生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忘了国耻家恨的权贵们,我们怎么问——西湖歌舞几时休?3、师:这分愤怒,也在这句诗中啊,你能读好这种悲愤吗?(读好前两句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1名读评价:同学们,你们听到了陆游的愤怒了吗? 再指1名读,评价:好一个悲,好一个愤啊,读出了陆游的心声!齐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分析]以上两个片段是我对诗中一个“悲”字的拓展,借用了浙教版十二册的两首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页 6 第临安邸》作为补充材料。

因为这几首诗同属一个背景,一首描写望眼欲穿的沦陷百姓,一首则描写花天酒地的南宋权贵。

两首诗的内容做《示儿》的情感铺垫,再合适不过。

有了这样的诗境,去体察诗人的心情,对于那一个“悲”字,学生所能体会到的“悲哀”“遗憾”之余,还能体会到的是诗人的“悲痛”、“悲愤”,这一“悲”字,显得愈发的丰满。

[片段三] 1、师: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但悲不见九州同2、师: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但悲不见九州同3、师: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但悲不见九州同4、生命即将结束,但是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是悲哀,是悲痛,是悲愤,读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

5、师过渡:这样的南宋王师,做不了什么。

但是此时的陆游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

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王师的身上,这都是源于他的那颗拳拳的爱国心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页 7 第师:王师北定中原日,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一天?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再或许更长的时间。

不管多少年,我们的陆游,我们的爱国诗人会在地下一直等着这喜讯。

——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一名学生读评价:这是陆游最后的希望啊!他一再叮嘱儿子,一再叮嘱!你来读!再指一名读评价:读出了陆游当时的那份急切!我们一起来——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反思一] 一、创设情境,充实体验针对这样的一首古诗,学生的体验也只是停留在诗句“但悲不见就州同”中的“悲”,根据词语手册与书本上的注释,能够体会的就是诗人陆游因见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份遗憾,与自己不能参与抗金复国的悲哀。

学生作为个体经验不丰富的,情感却极其敏锐的一个群体,让他们在学习时,走进文本,走进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情境中,往往比枯燥的、生硬的反复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

如在上述片段中:当学生有了初步体会到诗人的“悲哀”的心情,我就选取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作为补充材料。

在过渡引导后,学生能根据页 8 第当时的背景,诗文的内容,了解陆游当时还有“悲痛”、“悲愤”之情。

如此一来,学生对句子“但悲不见就州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引导朗读,巩固体验感情朗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上述片段中的陆游对儿子的最后遗嘱“家祭无忘告乃翁”,体现的是一个爱国诗人的最后一段话,对儿子的千叮万嘱,让学生朗读时犹如自己就是诗人,怕儿子忘记自己的话,所以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吟诵;感情朗读,还借助一定的朗读设计。

在本案中,我适当的改变了诗句的原有句式,采用了排比的句式“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乃翁!告——乃——翁!”,这样的朗读,不但有新意,而且对文本也更有加深,甚至还增强了学生朗读时的气势,效果下来不错。

三、展开想象,丰富体验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就是凭借语言文字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过程,而这都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

儿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时期。

古诗的内容虽然短小,但是情感却不亚于抒情散文。

古诗的教学,忌讳的是过多的教师语言,死板的用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

本课中,一开始我就运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一幅陆游晚年的,苍老的肖像,为整堂课选好基调:悲。

而在上片段中,为学生呈现的两幅截然不同的诗文画页 9 第面,(两首诗都是学生所没有学过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想象诗人所看到的画面。

在上述片段一中,我问学生:“你能看到陆游所看到的画面吗?”有的学生说:“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听到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

”……丰富的想象,唤起了学生内心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心情的理解。

[反思二]一、找准切入口,建构文本在《示儿》教学设计中,我们主要抓了诗句中的一个“悲”字进行解构。

在认识了诗人,了解了诗句意思,初步感受诗人心情之“悲哀”后,我又选取了课外的两首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作为补充材料。

以古诗补充古诗,以古诗拓展古诗。

这种拓展,是鉴于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基础上,通过对文本加以创造性的变式、扩充,对诗中的“悲”做了一个情感上的延伸。

如上述片段中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我把同背景下的沦陷百姓生活呈现给学生,去想象诗句中的画面,学生述说的那一幅幅凄惨的画面:“看到的是百姓生活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听到哭泣、呼喊着宋王朝的名字”“我仿佛看到了胡人骑着马从大宋百姓的身上踏了过去,这些百姓在喊叫着……”《题临安邸》中的权贵们的花天酒地,都让我们的学生与爱国诗页 10 第人陆游一样,为百姓的苦难生活感到“悲痛”,为南宋王朝的荒淫生活感到“悲愤”。

如此一来,诗句中的“悲”就丰满起来,学生的感悟也丰富起来。

二、抓住情感主线,整合文本页 11 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