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 赏析doc.

合集下载

古诗文《西塞山怀古》赏析

古诗文《西塞山怀古》赏析

古诗文《西塞山怀古》赏析西塞山怀古唐朝: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译文及注释【译文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怀古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

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

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821年到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

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西塞山怀古赏析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

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与赏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题为怀古,而旨在鉴今。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作者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

途经西塞山时即景骋怀,油然兴感,于是吟成这首在当时便号为“绝唱”的七言律诗。

据《鉴诫录》载,“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同会乐天舍,各赋《西塞山怀古》。

刘诗先成。

白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三公乃遂罢作。

”尽管前人已辨其妄,但由这一传说本身,却不难看出这首诗曾怎样令人叹为观止。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是长江中游的军事要塞之一,形势险要。

三国时,东吴曾以之为江防前线,恃险固守。

但吴主孙皓于此设置的拦江铁锁,并没能挡住晋军的凌厉攻势。

这是诗的前四句所描述的史实,也是作者“怀古”的具体内容。

但平实的史料一经攫入作者纵横捭阖的诗笔,顿时化为生动而遒炼的形象。

一、二两句以晋军的浩大声势反衬东吴的衰飒气运,见出战争双方的强弱不侔。

王濬,时任晋益州刺史。

据《晋书》本传,晋武帝“谋伐吴,诏濬修舟舰。

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

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

” “楼船”,指此。

“下益州”;是说王濬率师由益州沿江而下,直发金陵。

“金陵”,为东吴都城。

其后,东晋及宋、齐、梁、陈亦建都于此,故有“六朝故都”之称。

“王气”,指关乎国运的祥瑞之气。

古人相信望气之术,以为帝王所在之地有“王气”缭绕,国兴则气盛,国亡则气收。

这里,“王气黯然收”,意谓东吴国运告终,败亡之象昭然可见。

益州与金陵远隔千里,但在作者艺术地再现当年的战局时,其空间距离却被压缩到最小限度:一“下”即“收”,何其速也!这样措辞,不仅揭出上下句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给人两地近在咫尺、二事桴鼓相应之感。

三、四两句专就东吴方面着笔。

东吴曾以铁锁横截江面,“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企图借此负隅顽抗。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

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韵译】: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一】公元824(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乘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本诗层次十分清晰,前四句为述古,后四句为怀今。

个人认为,在古诗尤其是在律诗、绝句中抒情、写景、议论均不难,最难的是叙事,因为完整的叙事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过程,而在诗中字数、句数、平仄、韵脚等却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战船(楼船)能成的水军讨伐东吴,最终取得胜利,消灭了吴政权。

这本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而诗人仅用了短短的四句,便描述得十分到位,这除了要对史实有深入的了解,更需要诗人具有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

首联中作者指出了伐吴的主要人物王濬,他征伐的出发点是“益州”,目的地是“金陵”,此次作战,他建造了极具威慑力的“楼船”,这是他取胜的关键之一。

“王气”则指吴政权,与“楼船”相对应,指出西晋的军事力量的强大直接导致了吴政权的灭亡。

此二句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下”与“收”二字,“下”字很容易让想到西晋军队的势如破竹,而“收”本已写出吴军的孱弱无力,再用“黯然”修饰,更让人想到吴主孙皓的昏庸无能。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注释与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注释与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注释与赏析《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西塞山怀古⑴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⑵,金陵王气黯然收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⑷,一片降幡出石头⑸。

人世几回伤往事⑹,山形依旧枕寒流⑺。

今逢四海为家日⑻,故垒萧萧芦荻秋⑼。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赏析: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这两句是说,封锁长江险处的铁链,被烧断沉到江底,东吴朝廷只好从石头城中举起白旗投降。

史载,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灭吴,发兵二十万,分六路进攻。

益州刺史王濬造了高大的战船,率水兵八万沿长江而下。

东吴造了长长的铁链,将长江险要处拦住,企图阻止战船通过。

王濬用粗数十围,长十余丈的大火炬烧熔了拦江铁链,继续东下,直抵石头城下,东吴国君孙皓被迫反缚住自己的双手,抬着棺材向西晋投降。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径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了这首诗。

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溶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

首联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颔联“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顺势而下,写战事及其结果。

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溶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颈联才点到西塞山,看似离题,其实不然。

西塞山之所以成为有名的军事要塞,在它的身边演绎过那些有声有色载人史册的“活剧”,就是以南北分裂、南朝政权存在为条件的。

因此,前面放眼六朝的兴亡,正是为了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西塞山,从而大大开拓了诗的境界。

诗人不去描绘眼前西塞山如何奇伟险竣,而是突出“依旧”二字,就更显出人事之变化,六朝之短促。

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说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

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日”、江山一统的结果。

诗人怀古伤今,收束了全诗。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

这首诗是寓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淋漓的风格之中。

诗人好像是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是对当时重新拾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原文及赏析西塞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的附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是一首描写山水之美、抒发对逝去岁月的怀
念之情的作品。

下面将为您呈现《西塞山怀古》的原文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原文:
荒凉塞垣迥,征战两无家。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枫江上秋帆远,只有一带山河千。

解析: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通过对西塞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战乱
岁月的怀念之情。

首先,诗篇通过“荒凉塞垣迥,征战两无家。

”一句,描绘出塞垣荒凉,战乱频仍的景象,表达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面。

作者又以“封侯非
我意,但愿海波涯。

”一句,表达了自己并不追求功名利禄,只希望能
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

其次,诗人以西塞山、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西塞山壮丽的自然景色。

这些景物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
诗意和美感。

最后,诗末的“青枫江上秋帆远,只有一带山河千。

”一句,通过描绘秋天江面上远去的帆船,以及周边的山河美景,突出了西塞山秋天的壮丽景色。

总的来说,刘禹锡通过描绘西塞山的自然景色,以及通过对岁月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娓娓道出了作者对和平安宁时光的向往与期盼,同时也展示了西塞山壮丽的山水风光,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与感受。

(此处正文中的题目和其他多余信息已删除,根据需求对文章的格式进行了调整)。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注释及解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注释及解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西塞山怀古[唐] 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②,金陵王气黯然收③。

千寻铁锁沉江底④,一片降幡出石头⑤。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①本篇选自刘禹锡《刘梦得集》。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六朝时是军事要塞。

②王濬,晋代人,字士治,官益州刺史。

楼船,战舰。

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市。

据《晋书·王濬传》:“(晋)武帝谋伐吴,诏濬修舟舰,濬乃作大船连舫,受二千余人。

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

”③金陵,今南京市。

王气,帝王之气。

此处指东吴国势。

④寻,古以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晋书·王濬传》:“吴人于江险碛要害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椎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皆被王濬设法破之。

⑤降幡,投降的旗帜。

石头,指金陵城,即南京。

⑥四海为家,指天下统一。

〔解析〕中唐诗人刘禹锡,是社会责任感很强的诗人。

为改革弊政,振兴社会,他不顾当时的重重压力,毅然加入王叔文集团,参与“永贞革新”。

革新运动失败后,他被贬为朗州司马。

后来又在连州、夔州、和州等地任刺史。

无论境遇有何变化,刘禹锡始终不改初衷,对社会改革、振兴朝政倾注极大的热情。

这首诗,作于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当时,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

诗中抒发的,正是这种借怀古感世而抚今伤时的深沉感叹。

当刘禹锡坐船沿着长江东下和州赴任时,滔滔江水一定勾起他对历史的沉思。

尤其是长江岸边峭壁陡立的西塞山,仿佛让诗人一下子回到了当年激烈的战争场面。

西塞山地势险要,历来是各朝扼守长江中游的要冲。

当年三国时代,东吴的西部江防要塞即为此地,晋吴水军曾在这里的江面上展开激战。

诗歌一开头就展示一幅壮阔的历史画面。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决定起兵攻打东吴。

当时,他任命贾充为大都督,统率全军。

处于战线最前锋的王濬,受命在益州大造战船,摆出了咄咄逼人之势。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
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文解释】
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

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石头城上。

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

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词语解释】
金陵:今江苏南京。

石头: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

【诗文赏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

诗人讲述了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的兴亡,希望唤起人们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训,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赤诚忠心。

全诗借古喻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作品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作品赏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作品赏析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赏析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

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某某某事要塞。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某某某,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

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濬传》)。

第二联就是形象地概括了这一段历史。

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

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某某某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

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

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

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

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

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

这就从反面阐发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金陵怀古》)。

唐诗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译文鉴赏

唐诗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译文鉴赏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原文|译文|鉴赏'《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

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

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古诗西塞山怀古赏析

古诗西塞山怀古赏析

古诗西塞山怀古赏析古诗西塞山怀古赏析西塞山怀古这首诗是吊古抚今,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

西塞山怀古⑴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⑵,金陵王气黯然收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⑷,一片降幡出石头⑸。

人世几回伤往事⑹,山形依旧枕寒流⑺。

今逢四海为家日⑻,故垒萧萧芦荻秋⑼。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翻译】: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赏析】:《西塞山怀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叙说的内容是历史上的事实,状摹的景色是眼前的实景,抒发的感叹是诗人胸中的真情。

诗人巧妙地把史、景、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得三者相映相衬,相长相生,营造出一种含蕴半瞻的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阅读训练】:1、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简析。

西塞山怀古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诗词译文注释及赏析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县东。

②王濬:晋武帝时益州刺史,受命征吴,造大楼船,直取吴都,吴帝孙皓奉表请降。

【译文】:
王濬率领高大的战船,顺江而下,讨伐东吴,金陵城中的士气黯然消失。

千丈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投降的旗子挂在石头城上。

人生中有几回伤感往事,山形依然没有改变,枕靠在长江上。

从今以后天下统一,旧日的.堡垒在一片芦荻草中显得凄凉萧瑟。

【赏析】: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

诗人讲述了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的兴亡,希望唤起人们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训,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赤诚忠心。

全诗借古喻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西塞山怀古诗歌翻译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诗歌翻译及赏析

西塞山怀古诗歌翻译及赏析《西塞山怀古》诗歌原文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诗歌翻译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西塞山怀古》诗歌赏析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之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

它只用第一句诗写西晋水军出发,下面就单写东吴:在战争开始的反映,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直到举旗投降,步步紧逼,一气直下。

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

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

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

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

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聩无能,更表现了那些后来者的愚蠢,也反映了国家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其次,诗人写晋吴之战,重点是写吴,而写吴又着重点出那种虚妄的精神支柱“王气”、天然的地形、千寻的铁链,皆不足恃。

《西塞山怀古》赏析

《西塞山怀古》赏析

《西塞山怀古》赏析《西塞山怀古》赏析【作品简介】《西塞山怀古》由刘禹锡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

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

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

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此诗表面看是写历史变迁,世事无常,兴衰难料之感,但若联系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和刘禹锡密切关注国事的心态来看,则可知怀古之意实因伤今,作者是在以古为鉴,警示时人:三国六朝的分裂局面已成历史,唐王朝还算是个统一的大国,但各藩镇拥兵自重已经多年,“四海为家”的太平景象之下,也有深重的隐忧。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西塞山怀古》作者: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一名道士洑矶。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任刺史。

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⑵王濬(读jùn),晋益州刺史。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⑸石头: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

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赏析【word版】.doc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赏析【word版】.doc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赏析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金陵:今江苏南京。

石头: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清凉山。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今逢:一作“从今”。

⑼“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翻译】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创作背景】该诗是刘禹锡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所作。

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

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821年到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

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赏析】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唐诗三百首】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

【唐诗三百首】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

【唐诗三百首】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⑶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⑷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轧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⑸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⑹人世几回伤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⑺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⑻四海为家:即四海归于一家,指全国统一。

今逢:一作“从今”。

⑼故垒:旧时的壁垒。

萧萧:秋风的声音。

译文王?的战船从益州出发,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不变靠着寒流。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芦荻在旧垒上萧萧飘摇。

鉴赏(一)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面的长江边上。

岚横秋塞,山锁洪流,形势险峻。

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事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

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势如破竹,一方则是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第二联便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

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塞山怀古》赏析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七、八月之际,刘禹锡由夔州任调往和州任,沿江东下,途经如今湖北大冶附近的西塞山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幅绮丽的历史画卷。

作者把特定的历史情节和山川形胜的自然背景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并将秋色不露痕迹的涂抹在画面上,造成了含蓄蕴籍的艺术境界,令读者体会到了历史家的严峻,政治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深邃,文学家的伤感,挥就了一首杰出的诗章。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这句首联,是刘禹锡给《西塞山怀古》这幅历史画卷选择的第一个情节。

距离刘禹锡写《西塞山怀古》五百四十四年前,即公元二七九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在东起滁洲(今安徽滁县)西至益州(今四川成都)的广阔战线上,以贾充为大都督,组织了数路大军,向吴主孙皓发起了全面进攻。

处于战线最西端的龙骧将军王濬,先于益州起造战舰——“以木为城,起楼檐,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

”[注:《晋书·王濬传》]。

史称“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王濬挥师于公元二八零年正月自益州东征,沿长江向孙皓的首府金陵挺进,并于同年三月在石头城(金陵城)上接受了孙皓的投降。

这次战争历时五个月,兵将之众多,战区之广阔,战役之复杂,殊为罕见。

但在广阔的背景和纷繁的历史素材中,作者化复杂为单纯,仅选择了“王濬楼船”和吴主孙皓的投降地——金陵城来作描述。

金陵的“王气”之说由来已久。

秦始皇曾言“东南有天子气”[注:史记·高祖本记],乃至后来的北朝诗人虞信[注:就是‘虞信生平最萧瑟’里的那个虞信,见杜甫《咏怀古迹》]在《哀江南赋》序中也曾提过“江表王气”之言。

因此,刘禹锡在《台城怀古》中也用“王气”一词来指代建都金陵的六朝封建政权。

他说:“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

”由此引伸,《西塞山怀古》一诗中的“王气”,则专指孙皓的政权。

“黯然”一词,极言孙皓失败之惨,灭亡之速。

“收”字又和上句的“楼船下益州”中的“下”字形成连续性的对照,彼一“下”,此即“收”。

一个“下”字,可见王濬楼船顺流直下,锐不可当的气势;一个“收”字,则综括了孙皓腐朽政权土崩瓦解的形式。

由此可见,仅在这两个字上,工夫便下的很讲究,确是锤炼精深,恰如其分的。

《西塞山怀古》历史画卷上的第二个情节是: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尽管史书上讲王濬的军队“发自蜀,兵不血刃,攻无坚城,夏口、无偿、无相支抗”[注:《晋书·王濬传》],但实际上,吴人还是进行了多次反抗。

王濬就曾伐丹杨(今湖北秭归),克西陵,占荆门、夷道(今湖北宜都),攻乐乡(今湖北松滋),身经数战。

不过,这些纷杂错综的战争素材都被刘禹锡略去了。

为了突出“黯然收”的含义,作者只选择了被王濬用火炬、麻油烧融沉江的铁锁和孙皓的一面降旗,依然用的是化复杂为单纯的手段。

从构思的角度看,这两句是“金陵王气黯然收”的具体化、形象化。

古人以八尺为“寻”,“千寻”极言其长。

“旛”即旗,不言旗而言“旛”,寓贬义在内。

“石头”乃石头城之省语。

“千寻铁琐”是吴人于江险要冲处设置的障碍,表明孙皓的反抗。

就孙皓而言,兵非不多,将飞不广,地非不险,城非不固,但由于他内政不休,荒淫无道,连“剥人之面”、“凿人之眼”的酷刑也在所不免,结果造成“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注:《三国志·孙皓》],因此“铁锁沉”而“降旛出”。

其后,孙皓惶惶不可终日,企图重整军心,却兵燹临头,为时已晚。

并且,可叹之处还在于,吴主孙皓缚手牵羊,卑躬归降之后,曾就此事遭晋臣相诘,这位亡国之君竟还振振有辞,反倒指摘他人“奸回不忠”,意在为己开罪。

历史学家言孙皓“积恶已极,不复堪命”[注:《三国志·孙皓》],可见“铁锁沉”而“降旛出”是历史的必然。

一“沉”一“出”,不仅见其失败与灭亡之关联,含蕴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并且也为下联的“人世几回伤往事”作了铺垫和准备。

方植之称: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独王濬一事”,又“无自己在诗内”,所以“无甚奇警甚妙”[注:《昭昧詹言》]。

以至于后世有的本子索性改为“西晋楼船下益州”,实大谬也。

实际上,方的这个说法是难以立论的。

诚然,和西塞山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是很多的,但刘禹锡独选王濬一事,却有其深刻的寓意。

我们知道,王濬虽不是西晋伐吴战争中的主力,但却是一只奇兵。

他自西到东,纵横数千里,直取石头城,不失为伐吴战争中的风流人物。

他的思路,甚至影响到了数百年后,唐宪宗时期的一件奇功——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魁首吴元济之战,以此才奠定了后世称之为“元和中兴”的盛况,前者彪炳青史,后者继往开来,二者交相辉映,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王濬作为抒写的中心,不仅于突出兴亡之感的主题有利,亦且增加诗章的传奇色彩。

此外,王濬伐吴是从四川到金陵,刘禹锡由夔州刺史任调和州刺史,也是从四川到金陵附近,两人行经的路线相同,但二者的境遇却完全相反——王濬完成了一代伟业,而刘禹锡则因为永贞革新的失败则被长期贬官在边远州郡。

赴任途中,诗人身临王濬东征旧地,即地怀人,因人感事,就事抒情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由此可见,《西塞山怀古》于叙事上精心提炼和选择情节,化繁复为单纯,是完全从诗的结构和主题出发的,也是籍此为着眼点的,并没有随意性。

正因为《西塞山怀古》的选材概括了历史的因素和寄寓了个人的感慨,达到了言简意赅,意在言外的艺术境地。

因此后来有人说,“‘王濬楼船’”四语,虽少陵动笔,不过如是”[注:①少陵.即少陵野老,杜甫别称;②语出《岘佣说诗》]。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这两句,既给这幅怀古的历史画卷勾勒出山川的背景,又在构思上起到了转折作用,从历史的叙述过渡到抒发眼前的感慨。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看似平凡简单,不故作惊人之语,所以有人讥为“平弱不称”。

其实,这两句于沉痛中见豁达,在常语中含有绵延不尽之意,于艺术上是别具一格的。

出语中的“几回”二字,富有典型的概括意义。

三国以来,金陵的政治风云,几经变换。

从吴到晋,又从东晋到宋、齐、梁、陈,大体都由于相似的原因而导致政权的更迭,历史的深重教训在往复成谶。

刘禹锡深感于这一历史教训的现实意义,多次抒写过自己的感慨。

他的《金陵五题》、《台城怀古》、《金陵怀古》都表现了相似的主题。

故此,诗中的“几回”二字不仅囊括了晋吴更替的历史感慨,且亦包含古人伤古人,今人伤古人,未来之人伤悼今人的普遍而深刻的意义。

正如杜牧所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注:《阿房宫赋》]。

具有政治家头脑的刘禹锡,自然理解历史兴亡规律的反复,所以用“几回”加以强调。

其次,刘禹锡等永贞革新集团诸人曾奋起上书,清言弊政,其以王叔文为首,史称“二王八司马”。

直言要‘废五坊,罢宫市,停羡余,出宫女,黜宦官,抑藩镇。

“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注:《刘禹锡集》]。

他们祈望挽救唐王朝的颓势命运,建立自己的功业,可是,他们失败了,刘禹锡被贬外任。

十年后,他和好友柳宗元虽获得了一次升迁的机会,却又因为一首“咏桃”的小诗,见罪于权贵,导致刘贬连州,柳贬柳州[注:《新唐书·刘禹锡传》]。

此后,刘禹锡由连州而夔州,由夔州而和州,前后近二十载,始终郁郁不得其志。

这里的“人世几回伤往事”,未尝不在深沉的历史感慨中寄寓了诗人自己那长期政治生涯的伤感在内。

由此可见,“几回”二字,确乎深沉感慨,笔力千钧,“若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在其笔底者”[注:《诗学篡文》]。

对句“山形依旧枕寒流”,则将往事的追思怀念落实到诗人的立足之地——西塞山上。

西塞山靠临长江,说“山形枕寒流”,自是意料中的事。

此处的“寒流”即江流,也就是‘铁锁沉江’的江流。

江流的湍急不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换。

这样既使出句的“几回”有了时间上的布定,又把对晋吴的历史感叹延伸到现实中来。

“依旧”二字,使得文气贯通,造成出句和对句的浑然一体,强有力的补衬着“几回”,既而突出了“伤往事”的深刻主题。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注:《刘禹锡集》],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这一“寒”字,把这句常语变得警策非凡。

“寒”,固然是客观的实感,即秋寒,水寒,诚为诗人心境的反映——政治上失意后的心寒,但更重要的却是表现了历史教训的深刻严峻:谁放肆地嘲弄历史,历史就一定会无情的嘲弄谁,孙皓的“一片降旛”,即是有力的明证。

因此,这个“寒”字兼有历史和现实的鞭策警悚作用。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萧然的秋色涂抹在历史的画卷上,来道出怀古之真情。

至此,我们眼前所呈现的,是滔滔长江边的西塞山上,往日残败的营垒依稀可辨,江水之滨的芦苇动摇于萧瑟秋风中,壮阔的背景中搀杂则悲凉的意味,伤感的诗情。

此情此景与王濬灭吴的历史相互结合,似有矛盾,似有关联,使得读者产生疑窦,而这疑窦又将启迪人们的思索和回味,去追寻答案。

“四海为家”隐藏两层含义。

其一为:“四海为家”即四海一家,天下一统。

借指李唐王朝的政治形式。

中唐时期的唐王朝,被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势力搞的尾大不掉,但在形式还依旧维持着统一的局面,故云“四海为家日”。

长庆年间的政治风云特别令贤者忧虑——唐穆宗李恒穷奢极欲,宠信权宦,排抑谏官,赏罚无度,这一切都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另一方面,元和年间曾一度被平息的藩镇势力,又有兴风作浪之势。

卢龙兵马使朱克融率先发难,成德节度使王庭之紧随其后[注:《新唐书·穆宗本纪》]。

大唐王朝又面临着四分五裂的危局。

古人云:“天子以四海为家”[注:《史记·高祖本纪》]。

而穆宗李恒却“荒宴,不以国事为意”[注:《资治通鉴》]。

后来,不久前才上台的李湛,则又“视朝月不再三”,这怎么能不使兼具政治家敏感和诗人忧怅情怀的刘禹锡忧心如焚呢?其二为:刘禹锡自辞帝京长安,数十年来仕途坎坷,连遭迁调,倍感人世多舛,使这位弱冠之初就荣登庙堂的栋梁之才数度意冷心灰,早年间曾立誓要励精发奋的一腔热血,宏大志向,业已逐渐消磨——“四海为家”,亦暗指自身犹如飞絮浮萍,飘蓬无定,连将来的命运都如那滔滔江水,不知会奔向哪里,斯情斯景,怎能不教诗人触怀惆怅,百感齐集?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诗人站在扬子江头,西塞山下,由衷感到唐王朝的前途仿佛眼前那动摇于萧瑟秋风中的芦荻,摇摇欲折,岌岌可危。

于是,作者把“几回伤往事”和“四海为家日”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对历史的追怀,对现实的忧虑,以及对自身遭遇不幸的伤感,一齐汇集心头,形于笔底,巧妙地融入了“故垒萧萧芦荻秋”的秋色之中。

所以,清人汪师韩曾评论说:“履清时而依故垒,含蕴正靡穷矣”[注:《刘禹锡集》],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