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和饮食安全有关法规
食品卫生管理规定
一、食堂卫生管理制度1、餐饮业经营者必须先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未取得卫生许可证(de)不得从事餐饮业经营活动.2、餐饮业经营者必须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de)食品卫生管理人员.3、餐饮业经营者应当依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工作.4、加工经营场所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5、食品加工、贮存、销售、陈列(de)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及其运送食品(de)工具,应当定期维护;冷藏、冷冻及保温设施应当定期清洗、除臭,温度指示装置应当定期校验,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6、餐饮业经营者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de)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故调查和处理.二、食品(de)采购和贮存1、食堂经营者采购(de)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禁止采购下列食品:(1)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de)食品;(2)无检验合格证明(de)肉类食品;(3)超过保质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de)定型包装食品;(4)无卫生许可证(de)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de)食品.2、运输食品(de)工具应当保持清洁,运输冷冻食品应当有必要(de)保温设备.3、贮存食品(de)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4、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de)食品.餐饮具卫生管理制度1、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未经消毒(de)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de)餐饮具.2、洗刷餐饮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de)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de)卫生标准和要求.3、消毒后(de)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de)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一、餐饮业必须持有效卫生许可证,到期及时验换.二、从业人员按要求如期进行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定期培训,持合格证上岗.三、从业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整洁干净(de)工作服,戴口罩、发帽,坚持每日清洗、消毒一次.个人卫生作到“四勤”.严禁在操作间内洗衣、物. 四、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干净、无杂物、室内地面清洁、无油垢、无异味,垃圾桶加盖并及时清运.五、防蝇、防尘、防鼠设施齐全,室内无蝇、无鼠迹、无蟑螂.六、各种工具、容器、机械定位存放,用毕及时洗刷干净,达到物见本色;各种防尘布洁净并有正反标记.七、不制作冷荤食品.肉类、蛋白食品要留样48小时.八、各种食品用具要生熟分开,设有明显标记.菜墩、砧板用毕洗刷干净,立式存放,要求各面洁净,物见本色.九、不采购、不加工腐败、变质、霉变、虫蛀、搀杂使假、标识不全及过期食品.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相对固定商店.十、必须采购、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de)食品添加剂.十一、库房食品存放分类上架,隔墙离地,防鼠防潮,不混放.冷藏食品放置方法正确、卫生.严禁存放有毒物品和杂物.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制度一、餐饮单位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由卫生行政部门发放“食品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和“食品卫生从业人员知识培训证”才能上岗工作.二、餐饮单位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发现有患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de)疾病人员,必须停止食堂工作.三、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de)个人卫生,遵守“五四制”勤洗澡,勤换工作服,勤理发,勤剪指甲.四、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要熟练掌握本岗位(de)操作规程,遵守本岗位卫生制度.五、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要积极参加卫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及本单位组织(de)各种卫生知识学习和培训,增强卫生知识,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de)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de)模范.食堂出入库制度一、食堂采购一切物品,均必须严格履行入库、出库手续,双方签字.二、保管员(验收员)对所购物品进行质地检验,核对数量,杜绝质次、变质、过期食品(de)采购与入库.三、对工作人员(取货员)取出食品要进行检验,核对数量,杜绝质次、变质、过期食品(de)出库与食用.四、保管员(验收员)与采购人员(取货人员)均需在入库单(出库单)上签字.五、加强食堂仓库(de)管理,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食物中毒工作.六、合理安排入库、出库食品数量,适度保持库存量,加强检验,杜绝一切不安全及浪费现象(de)发生.食品索证、采购制度一、采购员要经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二、采购员必须掌握一定(de)鉴别假冒伪劣食品及原材料知识.三、采购食品、原材料要计划进货.四、采购时,向供方提出质量要求,并检查食品质量.五、采购肉类、酒类、饮料、乳制品、调味品等,向供货方索取同批产品(de)检验合格证明或检验报告单.六、采购原料必须新鲜、干净、符合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七、不采购:腐烂变质、发霉、酸败、生虫、虫蛀、有毒、有害、污秽不洁、掺杂掺假、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de)食品;无检验合格证明(de)肉类食品,乳制品、调味品、酒类、饮料等;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de)定型包装食品.八、严格执行有关食品、原材料采购、运输(de)制度,防止食品污染.食品、原料验收制度一、食堂设专职或兼职食品、原料验收员.二、验收食品和原料,做好数量、质量、有毒、有害食品处理等方面记录.三、检查所购食品原料有无产品合格证或检疫、检验证明,并做好记录.四、不签收腐败变质、发霉、生虫、有毒、有害、掺杂掺假以及超过保质期食品.五、验收合格(de)食品、原料方可转交库房管理员.六、验收记录要妥善保存以备查验.食堂仓库保管制度一、仓库保管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二、食品数量、质量和进、发货要登记,先进先出.有过期及变质迹象(de)食品及时报告并销毁、处理.三、包装食品按类别、品种上架存放,挂牌注明食品质量及进货日期;货物摆放符合有关要求;散装食品(de)储存容器加盖,并标注食品名称.四、肉类、蛋品等易腐烂食品按规定冷藏或冷冻储存并保持规定(de)温度.五、食品与非食品不得混放,仓库内不得存放私人用品及其他杂物.六、严防鼠、虫、蝇和蟑螂污染食品及原料.七、仓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库室内整洁.八、仓库保管规范化.仓库保管员必须学习和掌握食品保藏知识和商品知识.操作间热菜烹调、面点制作卫生要求一、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de)食品及食品原料,不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de)原材料.对于不能充分加热烹调(de)菜肴挑选要精心,操作过程要严格防止污染;半成品二次烹调时要做到烧熟烧透.二、使用食品添加剂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调料盛装符合卫生要求;调料容器清洁卫生,使用后及时加盖.三、品尝食品要用专用工具;剩余食品要妥善保管;豆制品经冷藏,食用前应再次加热且要彻底.隔餐、隔夜(de)熟制品必须经过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四、食堂(de)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专用,用前消毒,用后洗净,定位、保洁存放.五、煎炸食品用油多次使用以后,颜色变深、有异味(de)要废弃.六、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禽蛋用前要先洗净消毒;不用变质(de)散黄蛋或破损蛋.做馅使用(de)肉、蛋、水产品、蔬菜等要符合卫生要求.待加工食品要离地上架.七、不使用生虫、霉变、有异味、污秽不洁(de)米、面、果酱、果料、豆酱等原料.八、面肥(引子)变质、发霉不得继续使用;有异味(de)发面缸、盆、点心模子要认真洗刷,保持清洁.九、加工直接入口面点(de)工作台、用具、容器要专用;制作人员要穿戴干净(de)工作服、工作帽、围裙;操作前要彻底洗手消毒.餐具洗刷消毒卫生制度一、坚持“去残渣、洗涤剂洗刷、净水冲洗、消毒柜高温消毒”四道洗消工序.感官检查以光、洁、涩、干为达到消毒要求.二、消毒后(de)备用餐具整洁有序;碗柜防尘,无杂物,无油垢.三、洗碗池要专用,用后洗刷干净,无残渣、油垢,表面清洁.四、使用洗碗机、蒸汽进行消毒作业,物品摆放要正确、合理.五、废弃物要有专用容器盛放,不暴露、不积压、不外溢.六、各种盆等较大用具要用苫布防尘,消毒要用消毒剂或沸水煮.食品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为维护全体老人和职工(de)生命安全,保障院内运营顺利进行,维护社会(de)政治稳定.根据民政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养老机构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de)意见,结合食堂工作具体情况,特制定如下饮食安全应急预案:一、防止食物中毒(de)措施(一)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养老院(de)食堂要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食品卫生以及关于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de)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二)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食物中毒(de)宣传,结合(de)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de)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de)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三)细菌性食物中毒(de)预防措施(1)防止细菌对食品(de)污染:食堂应对食品加强卫生管理,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奶类等动物性食品,要防止在生产加工和出售过程中(de)污染.食品须低温贮藏,用专用工具售货,食品从业人员要重视个人卫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不适宜从事食品工作(de)病患者或带病者,应及时调换工作.(2)控制细菌(de)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de)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3)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de)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隔餐(de)熟食品和剩菜饭,在销售或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四)化学性食物中毒(de)预防(1)有些化学物质与食用(de)面碱、淀粉、食盐等形状相似,因而常发生误用,误食而造成中毒.因此,要加强对有毒物品(de)管理,要严格执行保管和领取制度,严禁把有毒化学物质带回家中使用.(2)加强农药(de)管理和使用.农药要专库保管,不能与食品同仓存放,防止污染食品.并要严格遵守农药使用(de)有关规定.(3)包装或盛放有毒化学物质(de)容器,不得用来包装或盛放食品.(五)有毒动植物中毒(de)预防措施有毒动植物往往与某些可食(de)食物相似,人们如不加以识别而误食用,就会引起中毒,如有毒(de)蕈类和野果等.因此,要加强宣传,提高对有毒或无毒动植物(de)识别能力,防止误食,对不能识别(de)有毒动植物,须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无毒才能食用.二、发生食物中毒(de)处理(一)通报发现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通知卫生所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报养老院分管领导,事故严重(de)报医院急救120.(二)紧急处理1、卫生所:召集医生紧急救护工作;2、后勤部门(办公室):负责车辆调度,把重病号送往医院抢救;3、保卫处:保护现场,组织事故调查,处理临时紧急任务.(三)原因调查1、保护现场,对可疑食物或有毒食物取样封存;2、留样(de)食物和现场取到样品送防疫部门进行技术鉴定;3、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de)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吸取教训.(四)情况汇报根据事故(de)大小情况,及时报上级有关单位,由院办统一上报.。
食堂卫生安全管理规定
食堂卫生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饮食安全,维护食堂卫生环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企业食堂的日常卫生管理工作,包含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存储、配送、餐具消毒等方面。
第二章食材安全管理第三条食堂应严格依照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食材采购,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
第四条食堂应建立食材的检验制度,对每批次到货的食材进行检验,并建立检验报告记录,对检验不合格的食材,严禁入库和使用。
第五条食材采购人员要定期参加食品安全相关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专业本领,严把食材采购关。
第六条食材存储要依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存放在特地的储存设备中,储存区域应干净、乾净,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保持适合的温度和湿度。
第七条食材销售期限靠近的,应优先使用,不得使用已过期的食材。
第三章食品加工安全管理第八条食堂应设立特地的食品加工区域,要求食品加工人员持有合格的食品卫生健康证书,并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九条食品加工区域要求干净、乾净,保持良好的卫生情形,每日开展清洁消毒工作,并建立相关记录。
第十条食品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掌控食品的温度和时间,避开食品变质或产生细菌污染。
第十一条加工食品的餐具、刀具等要求干净、无油污,使用前必需经过清洗和消毒处理。
第十二条食品加工人员应依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严禁在加工间吃喝、吸烟,保持个人卫生。
第四章食品储存和配送安全管理第十三条食堂应建立食品储存和配送的规范管理制度,确保所存储和配送的食品安全。
第十四条食品储存时应依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采取先进的储存设备,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第十五条食品储存和配送人员要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了解储存和配送过程中的风险点,熟识应急处理措施,确保食品安全。
第十六条食品配送时要确保包装完好,避开破损或污染,配送车辆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并保持适合的温度和湿度。
第十七条食品配送记录要真实可靠,包含食品名称、数量、配送时间等信息,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确保及时处理存在问题的食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1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安全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窖,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艮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增强人民群众体质,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
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还应当遵守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的,依照本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上级人艮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法规 幼儿园食品安全
一、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关乎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为了保障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保障幼儿园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法规的重要性1.保障幼儿健康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所以更容易受到食品污染和有害物质的伤害。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卫生法规,是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2.构建安全的饮食环境幼儿园是孩子们集中学习和生活的地方,食品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幼儿们的身心健康。
只有营造安全的饮食环境,才能让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幼儿园。
三、我国的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法规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领域的基本法律,针对食品的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方面制定了许多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幼儿园必须购物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并对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保存。
2.《幼儿园卫生规范》《幼儿园卫生规范》是专门针对幼儿园制定的卫生相关标准,其中包括了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内容。
该规范要求幼儿园具备安全的餐饮场所和设施,保障食品加工、储存、配送等环节的卫生和安全。
3.《婴幼儿配方食品营养标签》该标准规定了婴幼儿配方食品的营养标签和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方面的规定。
幼儿园配餐应严格按照该标准,明确标示食品成分和营养成分,以保障孩子们的饮食安全。
四、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的实际操作1.食品采购幼儿园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食品采购,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确保原料的质量安全。
2.食品存储幼儿园食品存储要求分区存放并标注存放时间,保持清洁卫生,避免食品受潮、受污染。
3.食品加工幼儿园食品加工要求使用干净卫生的厨房工具,保持加工场所的清洁。
4.餐饮服务幼儿园餐饮服务要求员工健康证明、食品安全培训证书等,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视。
五、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与管理1.政府监管教育部门及相关卫生部门负责对幼儿园的食品安全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幼儿园进行处罚和整改。
食品安全与餐饮卫生规范
食品安全与餐饮卫生规范第一章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3)1.1 食品安全概述 (3)1.1.1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1.1.2 食品安全现状 (3)1.2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3)1.2.1 食品安全法规 (3)1.2.2 食品安全标准 (3)1.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 (3)1.3.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4)1.3.2 食品安全预警 (4)第二章食品原料采购与储存 (4)2.1 食品原料采购要求 (4)2.2 食品原料储存方法 (4)2.3 食品原料质量控制 (5)第三章食品加工与烹饪 (5)3.1 食品加工过程管理 (5)3.1.1 原料管理 (5)3.1.2 生产环境管理 (6)3.1.3 设备管理 (6)3.1.4 操作人员管理 (6)3.2 烹饪工艺与食品安全 (6)3.2.1 烹饪工艺的基本原则 (6)3.2.2 烹饪工艺的分类 (6)3.3 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 (7)3.3.1 食品添加剂的选择 (7)3.3.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 (7)3.3.3 食品添加剂的混合使用 (7)第四章餐饮卫生管理与制度 (7)4.1 餐饮卫生管理制度 (7)4.2 餐饮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8)4.3 餐饮卫生检查与整改 (8)第五章餐饮场所环境与设施 (8)5.1 餐饮场所环境要求 (9)5.1.1 选址要求 (9)5.1.2 建筑设计要求 (9)5.1.3 环境卫生要求 (9)5.2 餐饮场所设施配置 (9)5.2.1 厨房设备 (9)5.2.2 餐厅设备 (9)5.2.3 服务设施 (10)5.3 餐饮场所卫生设施 (10)5.3.1 餐具清洗消毒设施 (10)5.3.2 厨房卫生设施 (10)5.3.3 洗手间卫生设施 (10)第六章食品器具与设备卫生 (10)6.1 食品器具卫生要求 (10)6.1.1 材质要求 (11)6.1.2 设计要求 (11)6.1.3 表面要求 (11)6.1.4 使用要求 (11)6.2 食品设备卫生管理 (11)6.2.1 设备选购 (11)6.2.2 设备安装 (11)6.2.3 设备使用 (11)6.2.4 设备清洗消毒 (11)6.3 食品器具与设备清洗消毒 (11)6.3.1 清洗 (11)6.3.2 消毒 (12)6.3.3 检查与维护 (12)第七章食品卫生与营养 (12)7.1 食品卫生与营养概述 (12)7.2 食品营养搭配 (12)7.3 食品卫生与营养监管 (13)第八章食品安全事件处理 (13)8.1 食品安全事件分类 (13)8.2 食品安全事件处理流程 (14)8.3 食品安全事件责任追究 (14)第九章食品安全培训与宣传 (15)9.1 食品安全培训内容 (15)9.2 食品安全培训方式 (15)9.3 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15)第十章餐饮卫生监督与执法 (16)10.1 餐饮卫生监督体系 (16)10.2 餐饮卫生执法依据 (16)10.3 餐饮卫生执法程序 (17)第十一章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17)11.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7)11.2 食品安全预警系统 (18)11.3 食品安全风险应对策略 (18)第十二章食品安全与餐饮卫生创新 (19)12.1 食品安全科技创新 (19)12.2 餐饮卫生管理创新 (19)12.3 食品安全与餐饮卫生发展趋势 (19)第一章食品安全基础知识1.1 食品安全概述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是指食品在种植、养殖、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中,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符合人体健康需求,对人体不产生急性或慢性危害的能力。
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依据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本制度,并对食堂、库房等场所进行日常卫生检查。
3. 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环境卫生。
三、环境卫生要求1. 食品加工场所应保持整洁、卫生,无油污、积水、垃圾等。
2. 食品加工工具、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 食品原料库房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污染。
4. 食品储存场所应分类存放,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5. 食品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及时清运,不得随意丢弃。
6. 食品加工场所应设置防蝇、防鼠、防尘设施,定期检查、维护。
四、食品安全要求1. 食品原料采购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严禁采购和使用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原料。
2. 食品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佩戴帽子、口罩,防止头发、唾液等污染食品。
3. 食品加工场所应定期检查、清理,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4. 食品加工场所应设置食品安全公示栏,及时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5. 食品从业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五、检查与考核1.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员每月对食堂、库房等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每季度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食品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食品安全法规与食品卫生
食品安全法规与食品卫生食品安全一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法规,并探讨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一、食品安全法规1. 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
该法旨在维护人民的饮食安全,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其中包括食品的生产、流通、配送、储存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规定,以及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等内容。
2.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是我国的另一个重要法律,该法主要规定了对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制度。
它明确了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要求,以及对食品抽检、食品标签的规定等。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针对特定食品制定的安全标准。
例如,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食品卫生的重要性1. 保护公众健康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
不安全的食品可能会引发食物中毒、肠道疾病等健康问题,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是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2. 增强消费者信心食品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信心。
如果消费者对某种食品的安全性没有信心,他们就不会购买或食用这种食品。
因此,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维护消费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3. 推动食品产业发展优秀的食品卫生管理是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
只有食品安全得到保障,消费者才会愿意购买食品,企业才能有良好的经营环境。
因此,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对于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常见食品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1. 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
要加强对农药的使用管理,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施药,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2. 食品中毒食品中毒是由于食品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而引起的。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法规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等环节。
第三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政府监管、企业负责、社会共治;(三)科学管理、严格执法;(四)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平竞争。
第二章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范围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第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确保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等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第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食品进行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实施全过程控制,防止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第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第十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定期进行食品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第三章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确保其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本制度。
第十三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抽样检验,对不合格食品依法查处。
第十四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及时公布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第十五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制度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一)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二)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三)使用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的;(四)未对食品进行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实施全过程控制的;(五)未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六)未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七)未定期进行食品安全自查的;(八)其他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规定的行为。
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所要求的基本原则。
以下将从法律法规和标准两个层面介绍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相关内容。
一、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强制性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约束力。
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旨在规范生产经营者的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食品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以下是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法律明确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其责任,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同时也加强了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依据,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规范和控制。
国家标准主要包括食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选购依据。
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外,还有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操作规范。
二、食品标准的重要性除了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也是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标准由国家、行业或地方编制,确保食品生产经营者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1.食品质量标准食品质量标准是确保食品质量稳定和一致的依据,包括食品的成分、色泽、气味、味道、营养成分等指标。
这些标准通过检验和检测手段,对食品的质量进行评估,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确保食品不含有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依据,如农药残留标准、重金属限量标准、微生物指标标准等。
食品安全法规有哪些
食品安全法规有哪些食品安全法规是指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而制定的法规。
下面将详细介绍食品安全法规的相关内容。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和意义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食品安全法规的出台和执行对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食品安全法规的分类1.食品安全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规对食品安全进行了全面规定,包括食品的生产、销售、加工以及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该条例对《食品安全法》的具体实施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2.食品安全管理规定(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通常由国家标准化管理机构制定,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性等进行规定。
(2)《食品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要求,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工艺、设备运行等方面。
3.食品安全监管规定(1)《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进行了具体规定,包括监督执法、检验检测、投诉举报等方面。
(2)《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管理办法》: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规定。
三、食品安全法规的具体内容1.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法规(1)《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对食品生产企业的许可管理进行规定。
(2)《食品流通许可管理办法》:对食品流通企业的许可管理进行规定。
2.食品标识和广告的法规(1)《食品标识管理办法》:对食品标签和标识的内容、形式、标准进行了规定。
(2)《食品广告管理办法》:对食品广告的审查、发布和监督管理进行了规定。
3.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法规(1)《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演练和应急响应等进行了规定。
(2)《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进行了规定。
4.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的法规(1)《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办法》: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限量、标识等进行了规定。
餐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餐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餐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引言: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餐饮业十分兴盛,餐馆、饭店、咖啡厅等各种餐饮场所层出不穷,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餐饮业作为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对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要求更高,因此,餐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餐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背景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餐饮业是满足这一需求的主要行业之一。
然而,由于恶劣的环境、不合格的原材料、不科学的加工方式,餐饮业也会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和卫生问题。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促进餐饮业的健康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餐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二、我国餐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法规是我国餐饮安全生产的基础法律,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饮食安全,法规明确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的原则和要求,同时规定了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此外,该法还提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制度,如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餐厨垃圾管理条例》该法规主要围绕餐厨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餐饮业是餐厨垃圾的主要来源之一,垃圾的不合理处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加强对餐厨垃圾管理的监督,该法规规定了餐厨垃圾的分类标准和收集方式,同时也对餐厨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提出了要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制定的,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依据。
该标准不仅规定了食品的质量要求,还包括了食品生产和加工的要求,以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要求等。
餐饮业作为食品生产和加工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
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除了以上的国家法律法规之外,不同地方还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些地方性的法规和规章制度。
这些地方性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涉及到餐饮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包括食品安全检查、餐饮企业的备案和管理、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解读
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解读食堂作为提供食物服务的场所,对于食品安全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加强对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监管。
下文将对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以提高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一、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律,于2015年10月1日实施。
根据该法,食堂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进行食品安全管理: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堂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和防范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风险。
2. 食品质量安全:食堂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保证所提供的食品质量安全。
3. 食品安全监督:食堂应设立食品安全监督员,加强内部食品安全自查,并接受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是对《食品安全法》的具体实施规定。
根据该条例,食堂应完成以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1. 食品安全档案管理:食堂应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档案,将食品进货记录、原料检验报告、员工培训记录等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归档。
2. 食品留样管理:食堂应按照规定留取食品样品,以备食品安全抽检和事故调查需要。
3. 食品供应商管理:食堂应与合格的食品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对其进行食品安全排查和评估。
三、食品生产许可管理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条例》,食堂作为提供餐饮服务的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
食品生产许可证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具备该证书后食堂才能正常经营。
四、职业卫生管理食堂作为职业场所,还需要关注员工的职业卫生管理。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相关规定,食堂应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检查和监测,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五、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当食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应按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条例》的规定,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同时,食堂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事故能够及时妥善得到解决。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总则
一、总则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严格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食堂、食品加工场所、食品销售点、餐饮服务单位等相关从业人员。
四、管理目标1. 实现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全覆盖,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无死角。
2. 提高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水平,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3.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五、组织架构1. 成立食品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2. 设立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监督、检查、指导、协调等工作。
3. 明确各岗位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职责,确保责任到人。
六、管理措施1. 食品采购与储存(1)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的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台账,详细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加强食品储存管理,确保食品储存环境符合要求,避免交叉污染。
2. 食品加工与制作(1)严格食品加工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2)加强食品加工场所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清洁。
(3)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国家规定。
3. 食品销售与服务(1)加强食品销售场所卫生管理,确保食品销售环境整洁、卫生。
(2)严格执行食品销售服务规范,确保食品质量。
(3)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符合要求。
4. 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1)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
(2)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餐饮业卫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餐饮业经营者(包括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但不包括无固定加工和就餐场所的食品摊贩。
第三条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一)餐饮业:指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食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包括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
餐馆(又称酒家、酒楼、酒店、饭庄等):指以饭菜(包括中餐、西餐、日餐、韩餐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单位,包括火锅店、烧烤店等。
小吃店:指以点心、小吃、早点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单位和提供简单餐饮服务的酒吧、咖啡厅、茶室等。
快餐店:指以集中加工配送、当场分餐食用并快速提供就餐服务为主要加工供应形式的单位。
食堂:指设于机关、学校、企业、工地等地点(场所),为供应内部职工、学生等就餐的单位。
(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指根据集体服务对象订购要求,集中加工、分送食品但不提供就餐场所的单位。
(三)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主要指原料、半成品、成品(包括下列用语中的凉菜、生食海产品、裱花蛋糕、现榨果蔬汁、自助餐等)。
原料:指供烹饪加工制作食品所用的一切可食用的物质和材料。
半成品:指食品原料经初步或部分加工后,尚需进一步加工制作的食品或原料。
成品:指经过加工制成的或待出售的可直接食用的食品。
凉菜(又称冷菜、冷荤、熟食、卤味等):指对经过烹制成熟或者腌渍入味后的食品进行简单制作并装盘,一般无需加热即可食用的菜肴。
生食海产品:指不经过加热处理即供食用的生长于海洋的鱼类、贝壳类、头足类等水产品。
食品卫生法与食品餐饮服务
食品卫生法与食品餐饮服务食品是人们日常所需的重要物品之一,而食品卫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食品行业。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的食品卫生法及其在食品餐饮服务领域的应用。
一、食品卫生法的意义和目的食品卫生法是为了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食品污染、食品中毒等问题而制定的法规。
其主要目的包括:1.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卫生法规定了食品生产、销售等环节应当符合一定的卫生标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2. 预防食品污染和传染病:食品卫生法规定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卫生措施,避免食品受到污染,从而预防食品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3. 保护消费者权益:食品卫生法规定了食品商家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食品信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食品卫生法在食品餐饮服务中的应用食品餐饮服务是指饮食场所为公众提供餐饮服务的行业,包括餐馆、食堂、快餐店等。
食品卫生法在食品餐饮服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餐饮服务许可证:根据食品卫生法,所有从事餐饮服务的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餐饮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的取得需要符合卫生标准,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2.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卫生要求和操作规范。
制度的执行将有助于保证食品卫生,确保食品安全。
3. 食品卫生检查:根据食品卫生法,相关部门有权对食品餐饮服务场所进行卫生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食品的贮存、加工、环境卫生等方面,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4. 食品标签和宣传:食品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提供准确、真实的食品信息,包括食品原材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相关信息。
5. 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若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食品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包括停止销售受影响的食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等,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三、食品卫生法的挑战和改进尽管中国有一系列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1. 执法监管不到位:由于食品餐饮服务行业庞大、分散,执法监管难免存在一定的困难。
食品安全法规守则
食品安全法规守则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法规守则,帮助读者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
一、食品安全法规的意义食品安全法规的出台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涉及到每个人的饮食安全和健康问题。
食品安全法规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防止食品污染、控制食品危害物质的使用,并规范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二、食品安全法规的种类1. 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法是食品安全法规的基本法律。
它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卫生要求,包括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监督管理、食品卫生许可等内容。
食品卫生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法律法规,它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职责,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的基本法律要求。
食品安全法还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禁止使用有害物质和添加剂,保障人民饮食的安全性。
3. 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衡量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了不同食品的质量要求和安全标准,包括食品的添加剂限量、残留农药限量、微生物污染限量等。
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政府通过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抽检和监督检查,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法食品进行查封、销毁等处理,以维护人民的饮食安全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三、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的建议1.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要加强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合格的食品品牌和有资质的食品企业,避免购买假冒伪劣食品。
卫生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食品卫生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二)依法行政,规范行为;(三)科学合理,保障安全;(四)社会共治,共同参与。
第二章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卫生管理责任,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第五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持有有效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二)配备必要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三)建立健全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卫生管理制度;(四)对食品进行检验、检疫,确保食品质量合格;(五)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卫生意识。
第六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严格食品原料采购,确保原料质量;(二)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三)对食品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严格监控,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四)对食品进行定期检验,确保食品质量合格;(五)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第三章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第七条卫生部负责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宣传普及食品卫生知识,提高全民食品卫生意识;(二)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三)对违反食品卫生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四)对食品卫生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五)组织开展食品卫生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九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有权采取以下措施:(一)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检查;(二)查阅、复制有关资料;(三)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四)对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扣押、查封;(五)对涉嫌违法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取证。
食品安全法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食品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2.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部门、各单位应设立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三、食品采购与储存1. 食品采购应从持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供应商处购买,确保食品来源安全。
2. 食品储存应按照食品种类、保质期等进行分类存放,确保食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3. 食品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四、食品加工与制作1. 食品加工制作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2. 食品加工制作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3. 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生熟食品分开处理。
4. 食品加工制作人员应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前接受食品安全卫生培训。
五、餐饮具清洗与消毒1. 餐饮具清洗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洗涤剂,确保彻底清洗干净。
2. 餐饮具消毒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3. 餐饮具消毒后应及时保洁,防止二次污染。
六、环境卫生与设施1. 食品经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食品经营场所的排水、通风、照明等设施应完好,确保食品加工制作环境良好。
3. 食品经营场所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
七、食品安全事故处理1.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食品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应依法依规进行,确保事故原因查明、责任追究。
3.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八、监督检查与考核1. 食品安全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2. 各部门、各单位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关于学校食堂卫生安全法律法规规定
关于学校食堂卫生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法规要求介绍一、有关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简介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群最为集中的地方。
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合法、守法~食堂工作人员是否尽职尽责~严格按规章办事~直接关系到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那么~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活动应遵循哪些法律法规呢,可以这么说~凡是国家、地方、部门针对食品饮食行业制定的法律法规~均与学校食堂的经营管理活动息息相关。
具体地讲国家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基本法律后~相关部门又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以规范食品饮食行业的经营活动。
制定的《学校食堂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监督办法》、《四川省消毒管理条例》、《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条例、规章~对食品的采购、贮存、制作、销售等环节~以及食堂硬件设施、食堂管理等方面作了全面具体要求~规范了食品饮食行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四川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办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四川省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评分细则》、《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等规章~统一了行业标准~为饮食行业的监督、考核和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条例及规章~则为处理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提供了法律依据。
所有这些法律、条例和规章都是我们必须无条件遵循的~从事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活动人员也必须以此为准则~自觉规范我们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法律法规对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有关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较多~为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法律法规~做好学校食堂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我们针对学校食堂工作实际~对这些法律法规进行了梳理~将法律法规对学校食堂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如下归纳:(一)对食堂的管理与监督的基本要求11、学校要建立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卫生基本法规
卫生基本法规卫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为了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卫生基本法规。
以下是关于卫生基本法规的一些重要内容,旨在提供指导和参考。
1. 污染防控:卫生基本法规中,污染防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它要求减少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对违反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
卫生基本法规要求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等行业必须符合相关卫生标准,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防止食品中毒和传染病的传播。
同时,要加强食品监管部门的力量,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力度,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3. 疫情防控:卫生基本法规还涉及疫情防控,特别是全球范围内疫情爆发的背景下。
针对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加强疾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 健康教育:卫生基本法规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政府、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应当加强对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5. 医疗服务:卫生基本法规还规定了医疗服务的要求。
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标准提供诊疗服务,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还要加大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优化,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医疗队伍建设,保障公众的医疗需求。
综上所述,卫生基本法规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了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还为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切实落实卫生基本法规的要求,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设健康、和谐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卫生和饮食安全的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摘录)第八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下列卫生要求:1、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措施,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有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加工、包装、贮存等厂房或者场所;3、应当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4、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感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5、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6、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和条件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7、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9、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城乡生活用水卫生标准;10、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第九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4、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9、超过保质期限的;10、为防病等特殊要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11、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第十八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
第二十六条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二讲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饮食安全卫生常见的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1、四季豆中毒;2、发芽马铃薯中毒;3、豆浆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1、中毒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没有食用者不中毒。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也比较短。
3、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三、中毒原因1、四季豆中毒四季豆的含毒成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皂素和植物血凝素有关。
中毒者多有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史。
中毒表现:潜伏期为1—5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
预防措施:应彻底加热、炒,充分加热以破坏毒素,故加工四季豆宜炖食,不宜水焯后做凉菜。
2、发芽马铃薯中毒有毒成分:幼芽及芽眼部分含有大量龙葵素(龙葵碱),人食入0.2~0.4克即可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中毒初期,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烧灼感,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剧烈地吐、腹泻。
预防措施:1、马铃薯应贮藏在低温、无直射阳光的地方,或用沙土埋起来,防止发芽;2、不吃发芽或黑绿色皮的马铃薯;3、加工发芽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芽眼及芽周部分;龙葵素遇酸分解,烹调时可加少量食醋。
4、豆浆中毒有害成分:可能是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
生豆浆加热不彻底,有害成分没有被破坏,饮用后造成中毒。
多发生在集体食堂或小型餐饮业。
中毒表现:潜伏期半小时到1小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涨、腹泻。
一般不发热。
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
在豆浆出现泡沫时,还没有煮开,应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豆浆沸腾后,再继续加热几分钟。
合理的饮食习惯1、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制度常随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和季节不同而异。
一般以一日三餐为好,因为食物进入胃后,在正常情况下,4-5个小时可以排完,一日三餐刚好适应胃的消化机能。
全天热量分配,一般主张早餐占总热量的25-30%,中餐占40-50%。
提倡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是有一定道理的。
学校上午一般有三、四节课,不吃早饭就上学,会使学生机体热量不足,上课精力不足,容易疲劳,严重的会头晕无力,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效果。
晚餐不要吃得太饱,以免增加胃的负担,影响睡眠,在正常情况下,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防止暴饮暴食。
经常参加锻炼的青少年可适当增加进餐次数,如一日四餐,一日五餐。
2、饭菜不单调,吃饭不偏食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喜欢吃单一饭菜,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各种食品都有其各自的营养成分,经常变换选择饭菜进餐,才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一般来说,午饭质量要高一些,可吃一些含糖、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磷等较多的食物,晚饭应吃一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3、膳食合理搭配提倡食物混食、粗细搭配。
粗粮、细粮、荤菜、素菜相互搭配,混合食用的营养价值要比单吃一种食物高,用餐时,干稀要搭配,副食品荤素要搭配。
鸡鸭鱼肉虽然都含有优质蛋白质,但它无法满足机体对其它营养素的要求,而各种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等成分,恰好弥补了这方面不足。
再者,鱼、肉、禽、蛋都属于酸性食物,食用过多会导致血液偏酸性,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而蔬菜、水果、牛奶、粮食的根茎类,几乎都是碱性食品,所以膳食中必须注意荤素搭配。
每个学生每天应吃半斤以上蔬菜,品种越多越好,注意选择含钙、铁、维生素较多的菜食用。
4、不要暴饮暴食明代《东谷赘言》中说,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体重不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
现代医学认为,暴饮暴食能增加胃的负担,引起消化液供不应求,从而造成消化不良,甚至造成急性胃炎。
另外,暴饮暴食造成血液集中于肠胃,心脑相对缺血,会发生疲劳不适感。
吃饭应定时定量,吃八成饱为宜,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看书,不逗笑,少说话,不边走边吃,要养成吃食物前先洗手的良好习惯。
5、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学校必须认真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充分供应学生饮用的开水,设置必要的卫生设备,做好食品卫生检查,饮水消毒,食具消毒等工作;要教育学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牢牢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6、运动前后的饮食卫生五、体育锻炼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使吃下去的东西能更好更快地消化吸收。
但应注意以下几点饮食卫生要求,否则将会引起慢性肠胃疾病。
1、运动和吃饭时间要安排得当如在剧烈运动后很快就吃饭,往往食欲很差,再好的饭菜也不想吃,因为运动刚结束时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仍处在高度兴奋状态,情绪还很紧张,消化腺的分泌仍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所以不想吃饭。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勉强吃下去,食物也不能很好地消化,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消化不良,患慢性肠胃病。
一般来说,运动后休息大约20-30分钟以后,再吃东西是比较合乎卫生要求的。
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对肠胃的影响更大。
因为,饭后胃肠的活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多。
如果在这时进行剧烈运动,则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进而使肌肉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液较集中供应运动器官,而减少了胃肠的血液供给;同时,胃肠的活动也减弱,消化液的分泌也减少,胃壁松弛无力,食物得不到充分地搅拌和消化,就会拖长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以致发酵酸化,吐酸水。
胃液减少,胃的防腐能力就降低了,这又是消化道易被感染患病的原因。
因此,饭后应稍事休息再作运动。
2、饭后和运动后不要大量吃冷食饭后大量吃冷食,首先会使肠胃血管突然收缩,使供给肠胃的血液突然减少,致使消化受到阻碍。
其次消化液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起作用,胃肠温度突然降低,它的能力也随之下降,结果食物就难以消化,日久就免不了得肠胃病。
运动刚刚结束时,由于体温升高,大量流汗,无克制力的人往往为了一时痛快便大吃冷饮食,结果肠胃因受到刺激而功能紊乱,引起腹泻、腹痛等病症。
3、不能乱吃零食按时吃饭能使消化器官有规律地工作,是维护肠胃健康的一个重要措施。
乱吃零食,就破坏了消化器官的规律性活动,到了吃饭的时间,消化机能反而下降,这就会抑制正常的进食活动。
吃的零食如果是甜食或油腻的食物,则更会降低食欲。
在这种情况下,若勉强进食,食物则因消化液的减少和肠胃蠕动缓慢无力而难以消化。
但水果可加强消化腺的活动,并能供给维生素,不在此例。
4、运动后要合理饮水激烈运动后,常使人感到格外口渴,有些人只图一时痛快,在运动后大量饮水,这是不卫生的。
因为运动时,胃肠道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供应暂时减少,这时大部分血液都流向肌肉了,以便供应运动时肌肉所需要的养料和更快地带走废物。
如果这时大量饮水,由于胃肠血管收缩,吸收能力减弱,使人感到胃部沉重闷胀,影响呼吸。
运动后的口渴,并不一定真正表示人体缺少水分,这主要是由于运动时呼吸加强,水分蒸发较快和唾液分泌减少变稠,致使口腔、咽喉、呼吸道和食道上的粘膜比较干燥,因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这时只要漱漱口,湿润一下口腔粘膜,再有意识的克制一下,那么口渴的感觉就会减轻。
5、长时间运动应及时补水如果人体是在进行长时间的运动,特别是在夏天,不仅消耗大量热能,同时也失去大量水分。
机体内的水分减少,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和工作能力。
当失水量占体重的4-5%时,可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约20-30%,当失水量为体重的10%时,会引起循环衰竭,从而导致机能下降。
主要体征是心率加快,体温升高。
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十分重要的。
补充水分的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
运动中每15-20分钟饮水100-150毫升,这样既可及时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又不增加心脏和胃的负担。
若大量饮水后仍然继续运动,水在胃中晃动,使人不舒服,并可引起呕吐。
关于水中饮料的成分,含糖量一般不宜过高。
据研究,夏天饮料的糖浓度不宜超过2.5%,冬季可适当增加到5-15%,以维持血糖水平。
6、作为学生应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做好个人防护,以下几点提请大家注意:⑴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