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需要 。
企 业 最 需 要 什 么 样 的 员 工 ? 从 一 个 中 职 学 生 到 一个 职业 人究 竟 有 多 远 ? 对 于 毕 业 后 即 将 面 向 社 会 就业 的 中 职学 生来 说 , 了需 要具 备 较 高 的 岗位 操 作 水 平 之 外 , 需要 具 备 哪些 除 还 基 本 职业 能力 . 才能 迅 速 适 应 现 代 企业 对 人 才 的需 求 呢 ? ( ) 一 责任 意识 。近 年 来 中职 学 生 素 质 的 滑 坡 现 象 令 人 担 忧 . 们 是 应 试 教 育 的失 败 者 . 现 出越 来 越 多 的 心 理 问 题 . 他 呈 对 家庭 和社 会 普 遍 缺 乏 责 任 心 和 忧 患 意 识 。 中职 教 育 培 养 的 是 企 业 一线 的技 术 工 人 , 每个 环节 都 必 须 进 行 严 格 的生 产 、 检 测 和 评估 , 能 生 产 出合 格 的 产 品 。 以 说 员 工 的责 任 感 和 纪 才 可 律性 不仅 关 系 到产 品 的质 量 , 系 到一 个 企 业 的生 存 和信 誉 , 关 而且 关 系 到整 个 社 会 对 这 个 行业 的认 同感 。 因此 , 中职 学 生 对 的教 育首 先是 责 任 感 的教 育 , 只有 具 备 了较 高 的职 业 道 德 素 养 , 能 在 未 来 的工 作 中成 为一 个 合 格 的 职业 人 。 才 ( ) 作精 神 。 二 合 现代 企 业 的生 产 过 程 多为 小 组 模 式 , 业 企 的 成 功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依 赖 于 员 工 超 强 的 团 队 精 神 和 合 作 能 力 。 业 需 要 的不 是 “ 行 侠 ” “ 孤 求 败 ” 而 是 善 于 交 往 、 企 独 和 独 。
2 2- 2 0- 7 1q  ̄考 试 周 g 刊

论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论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后适应社会 需要而具备的综合适应能力 ,它包括公 共通用 能
力、 专业 岗位能力 、 自学转岗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2 培 养 中职学 生综合职 业 能力 的重 要性和 必 要性
21 培 养 中职 学 生 综 合职 业 能 力 的 重 要性 .
( 培养 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1) 是改善我 国职业 劳动者 队伍结构的需要
的重 任 。 然 而 由于 近 年 来 取 消 了 初 中 毕 业 生 入 学 考 试 的 门 槛 ,
合职业能力 的高素质 劳动者 , 以满足全国产业结构调整 、 升级
需要。
(3) 培养 中职学生综 合职业能力 , 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的
需 要
20 0 5年扩招 以来 ,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出现滑坡 , 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不高 , 学习能力较差 , 整体素质受到影 响 , 特别 由于中
【 摘 要 】 中 等职业 教育 要把培养学生的综 合职业能力 作为重 要的 培养目 为 标, 我国 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 质劳 动
者。 通过我 国经济社会对 中职毕业生需求以及 中职 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的分析 , 探讨 了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 必要性
及其途径 。
打下坚实的综合 素质基础 ,没能具备 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 , 毕
业后 或者 高分低能 , 者低分低能 , 有过硬 的专业知 识和专 或 没
业技 能 , 以至 于工作事 业心不强 、 敬业 意识 不够 、 缺乏热情 、 得 过且过等等。 ( 培养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 2) 是解决 中职学生就业的
所 要 解 决 的重 要 课 题 。
量的较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 才 , 为广西经济快 速发展提供人 才保障。

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中 K 生 综 合 K 业 能 力 培 养 的 南 省 交 通高 级 技 T 学 校 , 南 驻 马店 河 河 4 30 ) 6 0 0
摘 要 : 养 中职 生 的综 合 职业 能 力 一 直是 中职 学校 培养 培 目标 的 重要 内容 与要 求 。本 文针 对 中 职 学校 在 培 养 中职 生 的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方 面 存 在 的诸 多 问 题 , 合 部 分 中 职 学 校 的 实 结 践 探 索 . 制 定 科 学合 理 的 课 程 计 划 、 从 建设 适 应 学 生 综合 职 业 能 力培 养 需要 的 高 水 平 师 资 队 伍 、 强 以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职 业 加 能 力 为 目的 的 实践 教 学 、 立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全 面 素 质 和 综 建
合 职 业 能 力 的教 学 质 量评 价 体 系 等 方 面提 出了相 应 的 中职 生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培 养 对 策 。 关键 词 :中职 生 综合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对 策
2 0 年 1 . 育 部 在 《 于 制 定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教 学 计 划 09 月 教 关 的 原 则 意 见 》 明 确 指 出 : 中 等 职 业 学 校 培 养 与 我 国 社 会 主 中 “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要 求 相 适 应 , 、 、 、 全 面 发 展 , 有 综 合 德 智 体 美 具 职业 能 力 , 生产 、 务 一 线 工 作 的高 素 质 劳 动 者 和 技 能 型 人 在 服 才 ” 充 分表 明 , ‘ 培养 中职 生 的综 合 职 业 能 力是 中等 职 业 学 校培 养 目标 的 重 要 内 容与 要 求 。 而 , 具 体 的教 育 教 学 实 践 然 在 中 .绝 大 多 数 中职 学 校 在 贯 彻 这 个 培 养 目标 时 ,都 只 重 视 了 “ 生 产 、 务 一 线 工 作 的 高 素 质 劳 动 者 和 技 能 型 人 才 ” 一 在 服 这 要求 . 把 “ 有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 而 具 当作 了一 句 政 治化 、 式 化 用 公 语 . 实 际 工 作 中并 没 有 真 正 做 到 培 养 学 生 的 “ 合 职 业 能 在 综 力 ” 在 培 养 中职 生 的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方 面 还 存 在 着 无 法 在 短 期 . 解 决 的诸 多 问 题 . : 程 计 划 不 能 适 应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职业 能 如 课 力 的要 求 . 养 学 生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教 师 队伍 整 体 素 质 不 高 , 培 以提 高 学 生 综 合 职业 能 力 为 目的 的 实 践 教 学 较 薄 弱 ,教 学 评 价 不 能 体 现 学 生 职业 能 力 , 等 。针 对 存 在 的 问题 , 过 归 因 等 经 分 析 与 辩 证 思 考 , 认 为 , 阶 段 中 职 学 校 要 想 培 养 出 具有 综 我 现 合 职 业 能 力 的 高 素 质 劳 动 者 和 技 能 型 人 才 ,必 须 从 五 个方 面 着手 。 全 面 科 学 地理 解 中职 学 校 核 心 培 养 目标 的 内涵 中职 教 育 绝 不 是 一 种 等 同 于一 般 职 业 培训 的 纯 功 利性 的 教 育 活 动 . 为一 种 特 定 类 型 的 教 育 形 式 , 业 教 育依 然 高举 作 职 着 教 育 以人 为 本 、 立 德 树 人 ” 促 进 人 的全 面 发 展 的大 旗 , “ 、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培养 应 是 中职 学 校 的核 心 培 养 目标 。对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 理解 直 接 关 系 到 培养 目标 的 落 实 。我认 为 , 职 生应 具 中 备 的综 合 职业 能 力不 是 单 一 的一 种 能 力 ,也 不 是 一 个 个 毫 不 相 干 的 孤立 能 力 的机 械 相 加 , 是 相互 联 系 、 互 影 响 的有 机 而 相 整 体 . 各 种 能力 的“ 是 综合 ” 。因此 , 学生 职业 能 力 的 培 养 上 , 在 应 树 立综 合 职业 能 力 本 位 的思 想 , 正思 想 上 的偏 差 , 但 要 纠 不 注 重第 一堂 课 的培 养 效 果 , 而且 要 重 视第 二 堂课 、 会 实 践 等 社 途 径 的 功 能作 用 : 不但 要 重 视某 一 阶段 重 点 能力 的 培 养 , 且 而 要 以 此 为重 点 带 动其 他 能 力 的 培 养 , 以求 其 “ 合 ”不 但 要 注 综 ; 重 专 业 技 能 、 位 技 能 的培 养 , 且 要 注 重 知 识 面 的 拓 宽 , 岗 而 加 强 思想 素质 、 心理 素质 、 往 能 力 、 作 能 力 的培 养 , 各 种 综 交 合 在 合 知识 技 能 的 基 础上 , 学 生形 成 较 强 的综 合职 业 能 力 。 是 使 这 由社 会 对 职 校 生 的 能 力 要 求 所 决 定 的 ,以 及 职业 能力 内 涵 本 身所 决 定 的 。 二、 适应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 要 求 。 定 科 学 合 理 的 制 课 程计 划 课 程 是 学 校 及 培 训 机 构进 行 教 育 、 学 活 动 的 核 心 , 将 教 是 宏 观 的 教育 理论 和 微 观 的教 学 实 践 联 系起 来 的 一 座 桥 梁 , 无 论 什 么样 的 教育 理 念 、 育 思 想 及 其 所 包 含 的各 种 各 样 的 教 教 育 宗 旨和 教 学 目标 , 只有 借 助 课 程 这 座桥 梁 才 能 最 终 实 现 。 作 为 直 接 培 养 一 线 劳动 者 的 中 等 职业 学 校 ,课 程 目标 的定 位 既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探究

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探究
生 的 实 践 操 作 能 力
1 树 立学生的 自信心 。 培养学 习兴趣 1 . 1 当前 中职 学 生 现 状 简 析 1 . 1 . 1 起点低 , 学 习能 力 差 随着 我 国高等教 育和高 中教育 招生规模逐年 扩大 , 处于“ 夹 缝” 位置 的中等职业学校 的生源几乎全 部来 自初 中生 , 而且 绝大 部分是升普高无望被淘 汰下来 , 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 1 . 1 . 2 学 习动机水平 低 , 缺乏学 习兴趣 由于文化基础低 , 认 知能力差 , 加之家长对 他们也没有 过高 的要求 , 所 以相 当一部分 学生没有 明确 的学习 目标 , 他们几 乎没 有在学习 中获得过乐趣 , 更谈不上成就感 、 成功感 , 在学习 中更多 的是严重 的 自卑感 。 1 . 1 . 3 没有 形 成 良好 的 世 界 观 、 人生观 中职学生 的年龄一般是 十五六岁 , 正处于思想活跃的青春叛 逆阶段 , 没有社会生活经验 , 也缺少 明辨是非 的能力 , 很容易受到 外界 的不 良风气影 响 。很多学 生没有形成 良好的世界 观和人生
径。
模式 , 在现有教材 中尽量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因子 , 活跃课堂气氛 , 激发学生思维 , 增强课 堂教学的趣味性 和技巧性 , 将知识有策略 地渗透到课堂 中。同时 , 积极创造 自主学 习的氛 围与环境 , 培养 学生 自立 能力 , 让学生学会管理 自己的学习 , 在 民主 、 和谐 的教学 环境 中真正做 到“ 想学” 、 “ 能学 ” 、 “ 会学” , 为学生步入社会后 的 自 身可持续 发展 奠定 良好 的基础 。 2 明确 培养 目标 , 构建 良好的教学模 式 i 优化 课程设置 , 强化 学
堕 夔
No . 12 T I h 皿 E DUCATI ON Dee embe r

浅谈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 2 ) 教师 接受 培训 的机会 较少 , 到行
获 得事 半功 倍 的效 果 。这种 对促 使职 业 艘多 样化 活动 如教 学研 究课 、 专 题讲 座 、 业 实践 更难 。不 少教 师从 高 校毕业 以后 活 动顺 利进 行及 职业 发 展非 常重 要 的方 技能 比赛 、 调 查 问卷 、 帅生 访谈 、 企 业 调 到 中等职业 学校 任职 以来 ,几 乎 就是 在 实习生 毕业 生跟 踪调 查 等 , 有 效地 进 书本 巾进行 专业 实践 。虽 然 近几 年不 同 法 能 力 和社 会 能 力 称 为综 合 职 业 能力 。 查、 综 合职 业能 力 能使 学生 积极 应埘 变化 多 行 了影响 中职 生职 业能 力培 养 的原 因分 程 度地 加大 了埘 师 资 队伍 培训 和 冉提 高
对性 , 是 职业 活动 得 以进行 的基本 条件 。 力普遍 较差 ,错 失 优质 单位 和 岗位 的情 质 有待提 高 非专 业 能力 因专业 略有差 异 。对 中职 生 况屡 见不鲜 ,那 么 如何 培养 学生 的综 合 调查 分 析 , 在 师 资力 量上 , 适应 培 养 1 职 校 师资 队伍还 ( 中等职 业学 校学 习 的学 生) 而言 , 其 非 职业能 力 ,使 巾职 生能 更好 的适 应社 会 学 生职 业能 力需 要 的 叶
影 响 中职 生职 业能 力 培 养 的
原 因分 析
1 . 对 中职生 职业 能 力为核 心培 养 目
料反 映米 看 , 相 对于 理论 教学 而言 , 实 践 教学是 巾职校教 学过程 巾最 薄弱 的环 节 。
r 具 有Leabharlann 设 性 意 义的 中职校 培养 与 提高
3 . 以提 高学生职 业 能 力为 目的 的实 践教 学较 薄 弱

浅析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浅析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综
中图分类号 : 1 G7 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 编号 :6 2 1 7 (0 99 0 7 一 1 1 7 — 5 8 2 0 )— 1 5 O
众 所 周 知 , 职 学 校 的 生 源基 础 普 遍 较 差 . 他们 也 有 自己 中 但
职 业 能 力 普 遍 较 差 , 失 优 质 单 位 和 岗 位 的 情况 屡 见 不 鲜 , 么 错 那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 综 合 职业 能 力 .使 中 职生 能更 好 的适 应 社 会 和
的特 点 , 脑 灵 活 , 奇 心 强 , 较 强 的动 手 能 力 。 头 好 有 因此 应 根 据学 生 的特 点 和市 场 需 求 ,把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 培 养 与 不 断 变 化 的 市 场 需 求 结 合 起 来 . 学 生 在 就业 时具 有更 强 的适 应 力 和 竞 争 力 。 使 对 此 , 校应 实行“ 学结合 , 企合作 ” 学 工 校 的教 学 模 式 , 课 堂 教 使
实 施 考 核 . 学 生 不 仅 掌 握 职 业 技 能 , 且 促 使 他 们 其 他 各 项 职 使 而 业 能力 得 到 培 养 和提 高 。
3 . 化 实 践 教 学 是 培 养 学 生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 有效 途 径 2强
相 关 的基 础 能 力 . 职 业 活 动 得 以进 行 的基 本 条 件 。 果 在 具 备 是 如
生 积 极 应 对 变化 多端 的社 会 环 境 ,不 断 获 得 新 的 职 业 知 识 和 技
能力 、 索能力等 ) 培养 , 探 的 又要 加 强 专 业 技 术 素 质 的 培 养 。 要注 意 拓 宽 学 生 知 识 面 . 强 危 机 感 、 任 感 及 分 析 问题 、 决 问题 加 责 解 能 力 的培 养 . 要 注意 从 理 论 向实 践 倾 斜 , 强学 生实 操 能 力 的 更 加

分析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现状优秀论文

分析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现状优秀论文

分析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现状优秀论文分析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现状优秀精选论文导语:只有清楚认识你自己,才有可能做接下来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分析中职生职业规划能力的现状优秀精选论文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和毕业初期,普遍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对社会就业形势的了解和自我认识,没有明晰的职业理想及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找不准自已的社会定位。

因此,中等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专业和职业发展需求,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身准确定位,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正确的就业观,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为未来成功就业和个人终身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含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个人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结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教育、培训计划和行动方案,赋予确定的时间期限,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计划和行动方案,以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认识环境、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自我调整等能力。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现状1.自我认知不清晰认识自我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自我认知仅停留在兴趣爱好、优缺点等方面,对于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心理品质缺乏认知。

2.缺乏职业认知由于大多数中职生年纪较小,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对所学的专业和将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导致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较弱。

3.职业目标定位模糊中职生缺乏相关职业知识,自我评价和职业发展期望过高,不能把自己的特长、专业与未来职业很好地联系起来,无法正确地进行职业选择、确定职业目标。

4.职业规划意识不强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即使有了确定的职业目标,也不能划分实现职业目标的具体阶段,制定具体发展措施,职业规划不切实际。

5.自我调整能力弱由于中职学生认知上的偏差,造成中职学生职业目标过高,当理想和现实严重脱节时,学生不能客观准确地分析现实环境,对职业缺乏合理定位。

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浅议

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浅议

更 重要 的 还体 现 在 内在 的 、 隐 职 业能 力, 心、 让 企 业 满 意 ,就 成 为摆 在 我 们 每 个人 面 专 业 技 能 上 , 在生产、 建设、 管理和服务第 一 线 工作 的 高素 质劳 动 者 和 中、 初 级 专 门人 才 当一 部 分 学 生 的 职 业 能 力, 特 别 是 社 会 能 的 场 所 。 在 德 育 教 育 中, 要 用具 体 生 动 的 实 实 习甚 至是 工作 的过 程 中 出现 一 系列 的 问 候, 并 不 会 刻 意 要 求 毕 业 生 是 学 的 哪 一 个 题, 比如 学 生不能 完成 实习任 务、 中断 实 习、
很 多不 错 的 工作 岗位 , 但 他们 要 么是 嫌实 习 专业, 企 业 用 人 最 关 注 的 首 先 是 劳 动 者 的 后 才是 专业 技 术 技 能 。况 且 , 成 功 应 聘 的学
学 校 招生 人 数 不 断 增 加 , 与 此 同时 , 经 济 的 力 和 方法 能 力 过低 , 导 致 他们 在 学 _ 】 、顶 岗 例 明确 告 知 学 生 : 用人 单位 在招 聘 员工的 时 全 球 化 和 新 技 术 革 命 对 职 业 教 育体 系提 出
谐 社会 中的 重要 性 , 倡导 “ 以学 生 为 中心 、 自己 “ 穿 小鞋 ”, 就像 人 人都 在 故 意与 自己为
中图分类号: G 7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1 1 ( b ) - 0 2 1 8 - 0 2
目前 , 学院 “ 国家 示 范 学 校 ”建 设 正在 积 极有 效 的 向前 推 进 ,“ 国家 示 范 校 ”建 设 式、 创新 教 育 内容 、加 强 队 伍 建 设 、 完 善 内

浅谈中职艺术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职艺术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职艺术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摘要】中职艺术类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理论与实践,强化实训环节,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团队合作,培养职业素养。

这些举措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中职教育应更重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团队合作项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只有综合的职业能力培养,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功。

【关键词】中职教育、艺术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实训环节、团队合作、创新思维、职业素养、未来职业发展、重视综合职业能力。

1. 引言1.1 定义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在特定职业领域内,个体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知识、能力和素养。

具体来说,包括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而对中职艺术类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审美能力、表现力、技术技能等特定的职业能力,以适应未来在艺术领域中的工作需求。

培养中职艺术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职业领域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是提升他们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系统性的培养,中职艺术类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职业需求,实现自身职业规划和自我发展目标。

1.2 中职艺术类学生背景特点中职艺术类学生有着独特的背景特点,他们往往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这些学生在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可能表现突出,在审美和创造力方面有着比较高的天赋。

与普通中职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更注重个性的表达和创新的实践,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悟。

中职艺术类学生通常更加注重情感和体验,对于感知和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在学习中,他们更注重情感的投入和体验的积累,希望通过艺术实践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中职艺术类学生在接受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时,需要更多地结合实践和感性的训练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其潜能和发展其个性特点。

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思考

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思考

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思考□许丽芳【摘要】中职学校的最终培养目标就是要让中职生学会一定的技能和本领,使他们在毕业时能够凭自己的一技之长找到工作,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使中职生能够有尊严的活着。

这也是中职生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本文试图透过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其成因,以期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作者单位】许丽芳,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一、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原因2000年,教育部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这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但是当前这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状况如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案例中窥一斑而见全豹。

(1)案例一:张家港银河电子公司就业学生案例。

该公司是张家港市电子企业中的龙头老大,是一家上市公司,效益非常好。

2010年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招收了35名学生,目前仍在该公司就业的学生还有二十名。

其中电子专业一名学生,进入单位后不久就打电话给学校说不愿在厂里干了,问其原因,说没有原因,就是不想工作。

班主任老师打听其情况,原来该生性格特别内向,与人交流能力欠缺,性格略显孤僻,所以才有此举。

分析:学生的核心能力欠缺。

(2)案例二:某婚纱影楼就业学生案例。

该单位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招收了4名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做婚纱照的电脑图像处理员,到单位后,几名学生被首先安排学习化妆等工作,但学生们认为自己是搞计算机的,不是来干其它杂事的,于是全部离开。

走访了影楼,影楼的答复是:要当好图像处理师,必须学习化妆等基础知识,具备大类专业的通用能力。

分析:学生的通用能力欠缺。

通过以上毕业学生的个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这一核心目标的培养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论中等职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论中等职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论中等职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关键词】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教育部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应以改革促发展,就业为导向,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作为新成长劳动力[2]的中等职业学生(简称中职生),面临择业的选择首先关注的是道德品质、责任和态度,其次是学习、合作和沟通的能力,然后才是专业技术技能的能力,这就充分说明,“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1]的创新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

1 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1.1 有益于实现新时期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随着全球新兴职业的不断产生和发展,要求中职生有能力去适应不同职业领域的新岗位和新的职业活动。

比如在生产领域中,生态农业技师和技工,环境监测工程师和技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制造(cam)工程师和技师等等。

在服务领域中,信息服务业对计算机操作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等。

因此,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有益于实现新时期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1.2 可促进中职生的内在动力[3]升入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巨大落差,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再者中职生的社会评价处于不利地位,他们就会失去精神上的支撑与内在的动力。

而今,开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首先把学生的就业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要和自己的人生道路、前途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促进学习动力的产生。

其次学会结合自己的专业,重新塑造自我,激发学习态度、意识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1.3 更好的体现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中职学生顺利走向社会,走向就业,走向创业,是我们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中职学校加大了改革力度,改变了办学模式,转变了就业发展思路,从新探讨和分析实习就业背后存在的问题。

培养中职生通用能力论文

培养中职生通用能力论文

培养中职生通用能力论文摘要:心理学科在评价手段上就应该以过程为导向,评价时,教师要从心理课程的始点、过程和终点多方面关注每个学生,淡化评比,通过纵向比较,与具体教学过程相结合,在课堂中多组织具体增强通用能力的活动。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心理课在各大高职院校逐渐开展。

本文以心理课为载体,对中职生的通用能力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中职生职业能力现状以及培养方式,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

二、核心概念(一)通用能力概念通用能力:通用指可以在各处使用;公共使用;普遍使用的意思。

通用能力不是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和岗位,是各行各业或者说一个行业或职业群体所必需具备的、共通的一般能力。

李兴志在《BTEC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中提出通用能力是指那些与具体的的职业和专业无直关系,可迁移的[1],对于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它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对职业能力的发挥以及个性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唐朝莉、谭宏在《试析职业通用能力的课程评价标准》中提出:职业通用能力是一种跨职业、可转变的、可发展的、有助于个人独立的终身不断学习进步所必备的能力,是体现一般素质的、作为岗位技能基础的一般性能力。

(二)通用能力的构成英国BTEC课程将职业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通用能力归纳为七个方面:管理和发展自我的能力、与人共事相处的能力、交流通讯的能力、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运用设备和软件的能力、创新和设计的能力[2]。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研究以沈阳市化工学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心理老师为对象,进行了访谈和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

四、研究结果(一)中职生对于通用职业能力概念比较模糊在访谈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中职生对于通用能力概念模糊,他们不知道通用能力具体指哪些能力,只知道心理课的通用能力为提高心理素质,不知道心理课还能培养人的其余能力,如创新和设计的能力、与人共事的能力等。

浅谈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浅谈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浅谈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

因此,要大力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之成为真正的职业人。

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特色专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各界的关注,并提出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中职学生在职业理念、专业技能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企业的适应性很强,深受企业的欢迎,但在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合作意识、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及习惯、动手动脑能力及应变、创新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基础技能的广度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即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社会、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

那么,在面向市场办学的激烈竞争中,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何,这些都是职业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而我校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和实践,现根据多年的职教工作经验,粗浅地谈一谈。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明确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是学生的终结教育,而是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中具有“生态意义”的基础阶段。

首先,学校提出“以文化素质为基础,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职业素养为特色,以成功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地、有计划地围绕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着力点培养“肯干、够用、会学”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强化专业建设,提升学校内涵1.在中职教育中,以专业设置作为“头首”,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脊梁”,以信息化管理和实训基地建设为“两翼”,以课程建设和开发为“内核”的“一体两翼”模式构建专业建设,积极汲取企业的建议,确定以幼儿师范、计算机专业为重点专业,而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其它专业建设,发展和强化幼儿师范中的学前教育、幼儿舞蹈和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维护技术,从而推进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确保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论文

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论文

浅议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的扩招加大了人才市场毕业生的供应数量,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不合理的人才供需结构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胜出,各大院校都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社会的需求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职院校也不例外。

中职院校是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的,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因此,中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基层工作人员。

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量大、面广,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但由于其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很难被社会认可,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状态。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当今中职学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一)缺乏对职业道德的认识目前在校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个人意识、自我意识较强,而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较差,尤其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意识更是薄弱。

如何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迫在眉睫的关键任务。

实践中发现,学生技能不足可以通过培训强化,一旦思想道德出现问题,就会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硬伤”,所以中职生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落在了“职业道德教育”上。

(二)专业知识不全面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还是以账务处理为会计专业主要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简单的掌握会计分录,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为教学目的,而对财会专业涉及的其他学科如:会计电算化、税法、公司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其他会计知识了解的不多,以至于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把握财会工作的运行规律,对于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三)缺乏内外沟通的能力在传统校外实习中,对于会计信息安全、保密的需要,实习单位一般不会让学生接触到企业真正的核心业务或重要信息,而是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象征性的会计工作。

学生常处于被动性观察的地位,很难融入其中,缺乏与社会相关人员、部门打交道的机会,使自身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结合中职生的特点谈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结合中职生的特点谈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 ) 王 和 心 理 郇 处 在 不 成 熟 钊 成 熟 的 转 化 时 期 , … 生 里
为 年 龄 小 , 别 能 力 和 判 断 是 非 的 能 力 差 独 立 性 不 强 , 识
面 , 具有 不 断进 行知 识 更新 和 发腮 创新 等 其他 能 力 . 要 这 些 知 识 与 能 力 的 培 养 , 仅 依 靠 课 堂 教 学 难 以 完 成 . 有 仅 只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 培 养 目标 , 可 难 度 之 火 。 我 结 合 多 年 从 事 中 职 学 生 教 育 和 管 理 1 作 的 经 验 往 此 符 重 就 如 何 提 高 一 和 培 养 耳l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这 一 问题 提 m 自己 一 看 法 . j .

() 2 课堂 学 习 与 课 外 活 动 相 结 合 学 生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的 培 养 .要 求 学 生 具 备 一 定 的 理
论 知 识 ,特 别 是 作 为 一 个 现 代 职 业 人 ,要 有 广 泛 的 知 识

当 前 中 职 生 的 不 良 特 点 和 思 想 状 况
的一 些 不 良特 点和 思 想状 况 . 重 就如 何提 高和 培 养 中 着
职 生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 出 了 自 己 的 一 些 看 法 提
力 的机 械 卡加 , 是 相互 联 系 、 互影 响 的有 机 整 体 , 日 相 是
各 种 能 力 的 “ 合 ”、 综 2树 立 综 台 职 业 能 力培 养 目标 要 坚 持 一 个 “ 合 ” . 结 . . ( ) 持 人 文 教 育 与 专业 技 能 培 养 相 结 合 1坚 人 文 教 育 一 直 是 中职 教 育 的 薄 弱 环 节 .树 立 综 合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的 目标 , 非 只 强 调 譬业 技 能 培 养 , 是 要 注 并 而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人 文 精 神 , 高 学 生 的 人 文 素 养 , 养 学 生 提 培 作 为 一 个 现 代 职 业 人 所 必 须 具 备 的 慕 本 人 文 知 识 .克 服 片 面 强 凋 专 业 教 育 和 岗 化 技 能 培 养 的 狭 隘 能 力 观 。 学 校 的 中心 1 作 是 教 学 , 根 本 任 务 是 培 养 人 , 会 学 生 如 何 _ 但 教

浅析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

浅析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问题

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 自强、 自立意识 。强烈的 自强、 自立意识是
现 代人 立足 于社 会 的 品质 基 石 , 是优 良思 想 品德 的一 个 重 要 方
面。
我校每 年都将 学生送到相关单位和企 业开展 为期三个 月 至一年不等的校外顶 岗实习。 岗位数与学生数之 比在 2 : 1 左右 , 通过 顶 岗实习 .使 学生快速 实现 由学生 向企业 员工的角 色转 变。在顶 岗实习期 间。 学生参与工作实践 。 把理论知识和 实践能 力融为一体 , 学生的职 业能力得 到 了很好 的锻 炼与撂升 。 同时 也培养 了其爱 岗敬业 、 吃苦耐 劳的精神 , 增强 了对 岗位、 职 业的
感情 。 形 成 了优 良的 职 业 品质 。
4 . 职业 角色适应能力。 以就业 为导向的 中职教育需要行 业、 企业的深层次参与 , 通过产学结合的途径 , 不仅 能体现“ 以就业 为导向” 的职 业教 育人 才培养观 . 而且 能提 高学生的职业 岗位 的能力要 求的适应程度 , 使 学生获得 实际的工作体验 , 有 效提 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 实现 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 色转换 , 实现 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我校 目前与十 几个单位或企业建有合作 关 系, 其 中与近 1 0家关 系紧密, 并与 之建立了稳 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 让学生顶 岗实习或开展 短期的 实训 , 实现“ 产教结合 , 工学交替 ” 。如我校在浙江温州、 湖北十
向 职 业 角 色的转 换 。
中职教育 实质是一种职业定向教 育。也就是说 。 中职教 育 是以学生顺利走 向社会 , 适应工作 岗位和社会发展要 求 。 提 高 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导向的。近年 来, 中职教 育取得 了 很 大的发展 . 但 目前 中职毕业生总体质量还不是很 高。 中职 学 生的综合素质、 创造能力、 创新意识等还有待加 强。因此 , 中职 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任 然是 中职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 培 养 中职 学 生职 业 能 力 的意 义 1 . 有益 于学生明确 中职教育的培养 目标 就 学生个人 的职业发展 来说 . 只有极 少数 中职毕业生将来 会在 固定的岗位上从事桌一个职业 , 更多的可能会 经历若干个 岗位、 若干个职业甚至若干个不同的行业。因此 , 新 时期中职教 育的培养 目标应是培 养具 有适应专业、 岗位 变化能力的 、 拥有 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 以适应职 业的 变化和个人生存 的需要 。 2 . 有益于满足 中职学生发展 的内在 需要 不少中职学生在学习和就业 中存在较 大多问题 , 如 自我定 位 不准、 学习动 力不足 、 对职业 了解不够 、 对前途感到迷惘等 。 因而开展职业能力培养有助 于了解类似 问题。因为职业能力培 养 的 内容是促使 学生认识 “ 自己是 一个怎样的人” 、 “ 应该走 怎 样 的路” 等现 实问题。而职业 能力培养的形式是让学生把现 阶 段 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结合起来 。使 学生结合 学习 自我塑造 , 加 强 自我管理 。 增强 学习的 自觉性 。职业能力培养的 实质是 通 过 实践 让学生认清 当前的行业发展动 态、 就业前景 . 引导他 们 在 当前 社 会 大 发展 背景 之 下 规 划 自 己的认 识 道 路 。 使 他 们 主 动 适应社会要求。 3 . 更好地体现 中职学校“ 以就业为导向” 的理念 近年来 , 各 中职学校 围绕“ 以服务为宗 旨。 以就 业为导向” 的 办学理念 , 改变 办学模式 , 加 大改革力度 , 取得 了明显成效 。 以我校 为例 。 不仅应届毕 业生的就业率年年保持 1 0 0 %. 不 少即 将毕业的学生也被 “ 抢购” 一 空。但高就业率的背后 。 诸如不考 虑 内外环境与职业 匹配、 盲 目追求高薪等问题依 旧存在。说明 学生对 自身“ 生存与发展” 的 问题仍没有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 职业能 力培养 。 不仅能落 实“ 以服务 为宗 旨。 以就业为导 向” 的 办学理念 , 还能使 中职 学生真正认清就业形势 的要 求 。 辩证 思

浅议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浅议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 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就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当其 冲思考的 问题。
【 关键词 】 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 ; 持续发展
当前 . 职业教育受举 国上 下的高度重视 . 我们职业教 育工作者感 到欣慰 的同时也面临着 巨大压力 从各种渠道得到 的反馈信息 . 虽然 中职学校学生的推荐就业率相对较高 . 但由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普遍 较差 . 错 失优 质单位 和岗位 的情况屡见不鲜 . 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 的综 合 职业能力 . 使 中职生能更好 的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就值得我们职 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深思 人 的职业活动能力可以划分专业能力 、 方法能力 和社会能力 。专 业能力一般是指专 门知识 、 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相关 的基础 能力 . 是 职业活动得以进行 的基本条件 如果在具备 一般专业能力 的 基础上又能掌握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 将使职业活动获得事半功倍 的 效果 。 这种对促 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及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方法能力 和社会能力称为“ 综合职业 能力” 它不只是指与学生所从事的某一 特 定职业有密切关系的综 合能力 . 还包括适合各类职业 的综合 能力 “ 综 合职业能力” 能使学生积极应对变化多端 的社会 环境 . 不断获得新 的 职业 知识和技能 . 这对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 的意义 近年来 . 虽然我校毕业 生的就业率 总体保持 在较好水平 . 但根 据 近几年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 .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 职业 能力方面的评价较低 . 认为现在学生普遍 缺乏 这种能力 . 这就制 约了 学生在职业道路上 的持续发展 以上现状的形成 .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

和市场需求 .把综合职业能力 的培养 与不断变化 的市场需 求结合起 来. 使学生在就业时具有更强 的适应 力和竞争力 。对此 , 学 校应实行 “ 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 ” 的教学模式 . 使课堂教学与企业实习并行 , 以岗 位所需 的工作能力为本 . 重视实践 教学 : 同时应邀请企业参 与学校培 养学生 的全过程 . 实行广泛 的校企合 作 , 使学校学 习与企业 实习交替 进行 这样 .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为 出发点 . 并围绕职业活动组 织教学 、 开发课程 、 实施考核 , 使学 生不仅掌握职业技 能 , 而且促使他 们其他各项职业能力 得到培养和提高 2 . 2 强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 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 的一个显著特点 . 是 培 养 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 节。在实训教学上 . 应尽可能结合岗位工作的过程与要求进行技能训 练和能力培养 , 努 力 为学生创设职业情境以强化学生 的职业意识 在教学 中 . 既要 注重学 生基础文化素质( 包括学习能力 、 创造能力 、 探索能力等 ) 的培养 , 又要 加强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 。 要注意拓宽学生知识面 , 加强危机感 、 责任 感及分析 问题 、 解决问题能力 的培养 . 更要注意从理论 向实践倾 斜 , 加 强学 生实操能力的培养 理论课 的讲授应为“ 够用 ” 为度 . 同时要 适 当 拓宽专业适应范 围. 让学生有更 大的职业选择余地 2 - 3 开展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力保证 社会实践应 以培养学生社会综合素质为 目标 学校除 了应尽可能 地提供各类仿真实验实习场所外 . 还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各 种与工作环 境实际接触 的机会 . 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 中感悟职业要求 。具体可以 从以下几方 面人手 : 首先 . 在学生入学之初 . 可 以组织学生参 观与本专 业相关的企业 . 让学生初步认识企业 、 了解专 业 : 其次 , 在平 时的学习 过程 中, 可以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进 行认识性 、 实务性 的见 习或 实习 . 让学生逐步熟悉企业 的管理要 求 . 并将所学理论知识 与工作实 践相结合 : 再次, 学校可采用招聘会等形式 . 通过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接 触. 让学生 明确 自身存在 的差距 , 为学 习增添动力 ; 最后 , 利 用毕业实 习机会 , 让学 生全面接触企业 . 在适应单位管理要求的同时 , 锻炼和提 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同时 . 在校园里也可 以创造丰富多彩 的校 园文 化.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 通过这些方式 . 既可以开 阔学 生 眼界 , 增加他们 的感性认识 , 又能使 学生认识 岗位环境 、 职业道德 、 企业文化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 的东西 . 从而锻炼他们 的观察 、 分析和 处理 问题等综合能力 总之 . 中职生就业率 、 就业 质量的高低直接关 系到学校 的生存 和 发展 , 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是 中职生就业 的关键所在 。 因此 . 培养学 生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源自2 学 校 方面 的原 因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4篇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4篇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4篇(一)一、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思路中职学校要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必须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建立职业素质培养体系。

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针对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总体原则。

首先,由于各类职业都有其本身不同的特点,从而对从业人员有着特殊的素质要求,即使是同一职业的不同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职业素质教育必须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及专业人才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要求人手,以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针对性。

其次,职业素质培养是一个连贯的培养过程,教育内容应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每个阶段,各个培养阶段应相互贯通且有机链接。

第三,职业素质的核心是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教学体系应以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直接指向,根据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养成的内在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年级组织实施。

二、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根据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应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新生人学教育、毕业生成长经历介绍)、职业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讲座和团队拓展训练)、职业道德(企业安全教育、企业人职培训、质量体系培训及过程优化意识、环保意识、职业角色意识训练、顶岗实习)和职业能力教育(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顶岗实习)。

在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这四个方面相互结合,不可分割。

其中,职业意识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源泉,职业心理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根本,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

三、职业素质培养模式职业素质培养必须依托职场环境,中职学校要根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把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完整阶梯。

第一、二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技能和职业道德认识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基本素质、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第三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教学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接触企业文化,明确自己的未来岗位走向和岗位对自己的职业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第二、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职业心理教育及专业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第六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将职业素质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摘要] 中职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新的工作、新的任务、新的环境,就必须具有综合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能力­——综合职业能力。

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创业。

本文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尽早合理规划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加强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影响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从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四个方面加强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为贯彻教高16号文件精神,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实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在企业参加生产顶岗实习。

这既能让中职生预先体验职场的要求、感受职场氛围,又能让学生把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是企业考查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颇受校企双方的青睐。

但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不能完成实习任务,中断实习,甚至提前离岗。

他们要么嫌实习太苦、太累,要么嫌劳动强度太大、待遇太低,要么说同事关系处不好等等。

普遍反映这些现象比较突出,由此也说明中职学生缺乏综合职业能力。

一、加强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强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尽早合理规划。

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弄清“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

积极进行个人特征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综合能力、性格特征、职业兴趣及潜能等。

其中,对综合能力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分析评价。

其次,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征与职业兴趣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尽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

2.加强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缩短角色转换时间,提高就业竞争力。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社会责任感,以便学生更好的成长。

传统中职教育,强调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掌握,忽略学生个性的发挥,造成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在企业干不了多久就会当逃兵,这不利于学生就业。

在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有效的增强职业教育的时效性,缩短学生就业后的角色转换适应期。

能够使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去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发掘自我潜力,锻炼自主创业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加强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市场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刚要》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1]这充分说明随着我国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生产者具有娴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适应现代工作岗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影响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利影响。

中职学学生独立生活技能差,心理承受能力差。

究其原因还是独生子女多这一群体问题,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孩子在家里是皇帝、是公主,从不做家务,还要好吃好喝,家长还怕孩子营养不良,有什么事都是大包大揽。

而且孩子从上小学开始就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做父母的也不愿意但又没办法,只能让自己的孩子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于是,久而久之,致使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低下,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都依赖父母,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碰到困难和挫折时,没有承受能力,要么消极退缩,要么走向极端,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低下。

2.学校养成教育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利影响。

主要是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职业素质的培养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养成而不是传授。

而绝大多数学校恰恰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学生
往往在课堂上和实训场所里能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彬彬有礼、热情主动、和同学亲切友好,可一旦离开了教学环境,便把书上的理论和老师的教诲置之脑后,这样仅靠课堂上的讲授和训练,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是非常困难的。

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应该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3.师资力量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利影响。

一是专业课教师实践操作水平不高。

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分为专业理论教学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客观存在着专业理论教学教师不能指导实践教学,由此形成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脱节的现象,令学生无法对老师产生认同感。

二是教师培训提高的机会少,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更难。

不少教师从大学毕业以后到中职学校任职以来,几乎就是在书本中进行专业实践。

另外教师参加各类专业进修培训的机会也很少,虽然近几年职校也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师资队伍培训和再提高的力度,但送高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师培养的比例并不高。

4.课程体系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利影响。

由于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中职学校采取订单式或“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学生在校时间短。

因此教学部门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尽量完成必修课,而忽视了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像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能不开就不开,而像职业道德、礼貌礼节等课程的课时也是一再压缩,得不到足够重视。

还有许多专业课也是停留在课堂只讲理论,对专
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力度不大,没有理实一体化或教、学、练于一体的课程教学环境,对校内实训环境建设也不重视,因此学生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加强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机制。

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始终是主体地位。

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中职学校应把职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放入课表,并作为主修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职业规划、人才模拟招聘等跟职业有关的项目。

开展学生模拟职场活动,扮演各种角色,通过实践不同的职业角色,让学生能感性地认识职业与职场。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自身参加职场活动,让学生在思想上对综合职业能力有更高的认识。

2.推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

首先要树立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使课程设置由“知识体系的构建”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构建”,课程内容由“理论知识的掌握”转到“职业岗位任务的完成”。

其次要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其三要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

其四要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目标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

其五大力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相结合,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岗位实践紧密结
合起来。

3.建设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需要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中职教育不是造就学术精英,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因此中职生除了的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够用外,更主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

“说一千,道一万,光说不练不会干”,在其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获得。

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政策机遇,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建设与企业生产技术同步、具有真实职业氛围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

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顶岗实习真正成为学生提高综合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4.建设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不仅是为学生成长的“蜡烛”,更是指明学生成长的“长明灯”,只有综合职业能力高的老师才可能培养出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学生。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思想需要不断的更新,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

因此,中职学校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才能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这就要建立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要多渠道对在职教师培养;二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三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外聘教师比例;四要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张穗宜《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宜宾中
等职业教育》2008年4月总第22期.
[2]张永波《试析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朱明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增强职业教育魅力》,《职教论坛网络财富》2010年10月.
作者简介:
丁官元(1971-),男,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