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经济”对当代金融发展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学习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的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学习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2ae9c17a300a6c30c229fd7.png)
形势与政策:学习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的心得体会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形势与政策,有利于我们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政策,培养国际视野,充分发挥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以下是我对于今年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的心得体会。
从当前看来,世界经济形势依旧受到经济的危机的影响,总体上依旧处于延续低迷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明显减速。
经济方面,美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但却面临“财政悬崖”风险,影响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欧元区仍然在经济衰退中挣扎;日本经济上升势头减弱,企业竞争力问题、结构改革问题无法通过注入流动性货币解决;多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巴西、俄罗斯、南非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相对较好。
就业方面,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热处于高位,在美国,就业市场改进缓慢,劳动参与率创历史新低,欧洲经济衰退严重影响劳动力市场,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青年失业问题也极为突出。
物价方面,通货膨胀总体水平低迷。
贸易方面,增速明显放缓,争端频繁,美国、欧洲、日本三大经济市场状况欠佳,对全球出口造成较大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亦是贸易增长显著下滑。
债务方面,发达国家债台高筑,而新兴经济体的财务状况表现相对较好。
面对当前经济状况,世界各国进行深度调整,变化特点突出。
欧、美、日央行进一步量化宽松,但大量的流动性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欧债危机撮合欧洲财政合作,也令欧元区部分国家的主权债务和银行体系债务相互作用使欧元区债务危机进入了恶性循环;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不断攀升,传统货币政策用尽,利率将指令或接近零利率时经济却不见起色,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国内外各主要党派在一些基本问题、基本政策不能达成共识,“日本化”特征日趋明显;亚洲经济一体化新路线图显露但受到政治掣肘,特别是日韩、中日以及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的关系由于领土争端迅速降温;中国的贸易顺差显著下降,人民币由想“显著低估”转为“适度低估”,贸易不平衡程度减弱;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抑制,出现显著下降,结束本轮增长;全球经济治理进展不明显但有亮点,一是WTO扩员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政府采购和信息技术协定等具体领域取得新进展,二是金砖国家探讨全球治理的新途径;世界主要国家领导层换届也引发了各国经济政策变化,美国总统奥巴马削减开支,上调针对富人的税率,俄罗斯总统普京全面打造多元“新经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继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5392f40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18.png)
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Tag:金融全球化经济影响从十六七世纪文艺复兴的资本主义萌芽到21世纪初的几百年间,此间历经尼德兰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等,资本借助科技的力量及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其扩张的空间范围越来越广,国际化程度也愈高3>.在这漫长的过程中,资本的国际化从整体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资本的扩张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资本控制;世界市场;的手段也日益更新. 但是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不是一帆风顺的。
本世纪初,资本流动一度达到很高的全球化程度,1929—1933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大萧条和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动荡使这个进程嘎然而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流动重新走上了全球化道路,经历了欧洲资本时期、石油资本时期、债务危机时期等阶段,最终进入资本的全球化流动时期,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持续扩张,资本跨国流动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在这一个世纪以来,世界金融市场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金融市场由一个单一的简单系统演变为一个涉及众多因素的复杂系统,金融市场的经济功能已不再简单地是过去那种资金运动的;信用中介;,而成为兼具投资——储蓄转化、资源配置、资产重组、宏观调控、风险分散与转移的多功能体。
过去比较单一的金融商品和金融工具,伴随着金融创新而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金融市场也越来越超越国界,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要素市场。
金融资本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是资本跨越国界的大规模活动,表现为多向及多边的资本流动,是资本实现全球范围重新配置的过程。
金融资本全球化过程表现为货币资本的国际转移及实物形态的生产资金的国际转移两种形式。
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促使资本流动由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为主转向货币资本的国际化过程,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及无边缘化。
因此金融全球化的理想状态是指各国金融活动跨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在全球范围形成统一的金融体系和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资本资金都能按国际通行规则在全球迅速流转。
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f0200b465ce05087632137b.png)
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物流管理李超指导老师林鲁生摘要: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
是客观的历史趋势,它将不断加强。
21世纪经济一体化将获得新进展。
我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安全同样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如何正确选择中国的经济安全战略显得尤为紧迫。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带来世界经济动荡.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不利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我们应主动参与,趋利避害,制定相应对策。
关键词:双刃剑最优配制资本流信息流Economic integration on the impac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Logistics Management Li ChaoHealth instructor Lin Lu ShengAbstract: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he inevi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Is an objective historical trends, it will continue to strengthen. 21 economic integration will be new progress. China, as one of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ts economic security of the same to a certain ext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ecurity of all kinds of negative impact. According to the Worl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starting from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correct choice of how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strategy is particularly urgent. On the one h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promote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progress,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bring about world economic turbulence. Economie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face of the objecti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rend, we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particip ate in, Trapped inside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measures.Key words: double-edged sword optimal prepar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flow of capital flow引言:经济全球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实现各国资源最优配置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冲击和风险。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980fd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9.png)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我国的金融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迅速增长,但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成为了高能源消耗的国家之一,传统金融增长模式下的金融粗放型增长特点异常明显,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在社会转型和金融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绿色金融代表着新的金融模式,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梳理了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金融体系;激励机制;环境保护引言:绿色金融是金融行业的创新力,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金融业在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会推动自身的发展。
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交易不完善,绿色金融更是举步维艰。
早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资源不合理和产业结构滞后等问题非常严重,而绿色金融则可以汇集资金,更好地实现产业升级,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非常重要[1]。
由于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和金融企业追逐利益的本质在很多时候是相悖的,因此政策的落地和投资者是否可以执行之间的矛盾都使得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一)绿色金融体系制度发展不完善我国绿色金融的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金融市场更多是以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为主,绿色保险、绿色债券受限较多,相对来说发展非常滞后,导致绿色金融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但供给量却比较单一。
虽然民间资金规模较大、闲置资金相对丰富,但是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机构职能设置的不清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间资本参与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使得市场上供给数量变少,需求主体杂乱不明确。
(二)激励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或金融从业人员的绿色金融意识不够强烈,各部门和人员参与度不够。
我国企业的发展历程离不开我国商业银行和资金市场的扶持,而新兴的绿色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面临风险较大、收益不确定、回报周期长等问题,很可能会导致资本的望而却步。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主要靠政府支持、国家政策驱动的方式来促进发展,所以政府的激励机制会引导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趋势。
经济文章发表范文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经济文章发表范文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b3818b1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3.png)
经济文章发表范文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是一篇经济文章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风险和挑战也随之出现,本文结合当前国际形势,以矛盾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对这一形势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况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通过各种经济活动在市场、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合作和竞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经济体1,其主要表现包括:(一)生产分工全球化全球化的生产分工模式与产品价值链的分工紧密相关,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在国际视野下同一价值链中分工合作,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各自部分的生产中,为跨国经营的贸易模式打下基础,使得生产过程得以突破国家边界。
(二)贸易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个国家之间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货物、服务、技术等各要素的国际交换得到加速发展,其范围、规模、程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
在生产分工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基础上,跨国公司作为纽带将世界各地区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从而得以联结在一起,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贸易在世界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也对各个国家本身产生更大影响。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逐渐形成,国际贸易增速进一步提高,并且促使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也使得贸易体制内的成员能够遵守统一的准则,形成国际性的行为约束。
(三)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指金融业的跨国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之间金融行业得以按照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价格从而趋于等同,同时,巨额的国际资本通过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运转流通,将全球各个金融中心的金融市场紧密联结成为一体。
当代经济政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结]
![当代经济政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ad04c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6c.png)
当代经济政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根据当代世界经济的特征及发展形势,讨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对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世界经济形势、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发展。
世界格局经过了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发展与演变,到80年代末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当今世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但是,当今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
总的来说,目前全球金融市场最受关注的主要是三大主题:美元、欧洲主权债务和恶劣的天气。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特点(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个新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经济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广阔市场能够实现最佳组合,使各国有可能在世界经济中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吸收更多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从而提高制造业和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些具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由此获得“后发优势”,能够在经济实力上赶上甚至超过某些发达国家。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和经济风险,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学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
论新时期国际经济体系中金融的重要性
![论新时期国际经济体系中金融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df93941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4.png)
论新时期国际经济体系中金融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成为国际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新时期的国际经济体系中,金融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金融在新时期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
一、金融是国际经济体系运行的重要基础金融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显著。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市场的全球性越来越大。
在国际经济体系中,金融网络已经成为各个经济体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加快了全球金融资本的流动。
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都希望能够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有更多的优势,而金融的角色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金融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金融不仅仅是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新时期的国际经济体系中,金融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金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助于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和各种产业的发展。
金融市场创造了一个有效的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金融机构的服务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改善其经营状况。
这些金融服务的提供,有助于支持国家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其次,金融还是国家经济稳定的保障。
金融的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程度,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新时期的国际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增加了,这意味着金融领域的监管和风险控制需从而有所提高,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如果金融市场不稳定,会导致信用风险加大、投资者恐慌等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金融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也至关重要国际贸易也是国际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作为支撑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基础也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市场的日益扩大,国际贸易中的金融成本和风险都有所提高,这就需要金融市场的支援和领导。
金融资本的新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
![金融资本的新发展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https://img.taocdn.com/s3/m/b7f498b483d049649a665813.png)
稳定市场ꎬ以免发生危机ꎮ 这个模式与自由放任政策一起构 成了经济金融化的一个推动力量ꎮ 自由放任政策ꎬ这是不受 任何限制的ꎬ在市场上能够随意增加产品ꎬ不受任何限制ꎬ只 要能营利ꎬ就有增加产品的动力ꎮ
新货币主义存在很大隐患ꎬ比如在 1987 年金融危机中ꎬ 美国不断向市场上注入货币ꎬ这样直接衍生了新经济泡沫ꎮ 在新经济泡沫破灭之后ꎬ美国又产生了房地产泡沫和后来的 次贷危机ꎬ每次带来的危害都是十分巨大ꎬ并且影响范围十 分广泛ꎮ
3������ 金融资本其他方面的新发展 3������ 1 关于产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本的集中和垄断情况 在 1995 年之前ꎬ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只有 6 家ꎬ总资产 加起来不过美国 GDP 的 17% ꎬ但是到了 2006 年的时候ꎬ这 个数字就变成了 55% ꎮ 美联储已经成为全球垄断的代名词ꎮ 虽然在名义上由美国政府管辖的ꎬ但是在实际操作中ꎬ主要 还是由私人银行进行管理和操作ꎮ 它的一切活动都直接影 响着社会的稳定ꎬ对民众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子ꎬ其垄 断性质不言而喻ꎮ 在传统的汽车和钢铁行业中ꎬ垄断有不断加强的趋势ꎬ 新兴的产业也开始慢慢被垄断ꎬ形式开始转为技术垄断ꎮ 技 术垄断有其自己的特点ꎬ那就是随时可能会有新技术打破该 垄断ꎬ所以在技术上的竞争会一直持续ꎮ 这来源于西方国家 为了减轻滞胀危机ꎬ将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ꎬ但是其 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自己手里ꎬ主要的利润也回流本国ꎬ从 一定层面上加深垄断的广度和深度ꎮ 其间还滋生出一个新 的垄断环节———销售 环 节ꎬ 即 由 买 家 垄 断 市 场ꎬ 沃 尔 玛 体 量 巨大ꎬ很多供应商都想要展开合作ꎬ这是沃尔玛就开始以买 方垄断控制生产环节的价格ꎮ 3������ 2 从单向的资本输出变为双向的资本流动 过去ꎬ资本的 输 出 主 要 是 在 一 些 国 家 争 夺 殖 民 地 产 生 的ꎬ资本的输出一般都会激化矛盾ꎮ 在目前全球化和自由化 的背景下ꎬ一般都是双向的资本输出形式ꎮ 以美国和拉美国 家之间的资本流动为例:最开始拉美国家在美国资本输出的 收益大概在 0������ 2% 左右ꎬ但是在后来这一数字变成了 0������ 7% 左右ꎬ这一收益的大幅增加主要是拉美国家一些上层阶级在 美国的投资获利ꎮ 这种模式已经与原来的世界列强瓜分世 界上的弱小国家形式不同ꎬ各国的上层阶级都能够因为利益 联合起来ꎮ 3������ 3 金融资本的停滞性和危机趋势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ꎬ垄断资本主义也慢慢浮现出 发展停滞的趋势ꎬ金融资本就必须寻找一些修复的手段ꎬ不 断的维持这个垄断系统的运作ꎮ 在每次金融危机之后ꎬ都有 大量的资金用来援助金融机构ꎬ维持其正常运转ꎬ不至于倒 闭ꎬ这样不仅在已经困难的政府财政上加大了负担ꎬ还让欧 美国家出现了主权债务危机ꎮ 但是在得到政府的援助之后ꎬ这些金融机构继续经营其 垄断行为ꎬ不断地获取利益ꎮ 这种模式是不合理的ꎬ有很大 的可能性会导致下一次金融危机继续到来ꎬ但是政府或者全 球相关组织也不能对其采取措施ꎬ更加不能限制它们的发 展ꎬ因为只要对它们形成了限制都会严重影响全球金融化进 程ꎮ 这是一个不断恶化的循环ꎬ这个模式已经显现出极大的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207a3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a.png)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研究王晶刚摘㊀要:近几年来ꎬ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改善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ꎬ我国的网络技术也在迅速发展ꎬ带动了网络金融的发展ꎮ网络金融的迅速发展ꎬ使得人们可以自由㊁平等地㊁信息对称地获得金融服务ꎬ从而推定了金融发展的普惠性ꎬ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ꎬ促进了人们金融意识的形成ꎬ使人们的金融行为规范化ꎮ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ꎻ普惠金融发展ꎻ研究一㊁引言自2015年以来ꎬ在发展过程中制订了许多相关政策ꎬ互联网金融是 互联网+ 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ꎬ也是新时代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形式ꎬ具有便利㊁开放㊁包容等诸多优点ꎬ同时又能极大地拓展惠普金融的平台ꎮ文章主要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ꎬ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ꎬ以期推动惠普金融在我国的发展ꎮ二㊁普惠金融概述因特网金融依赖诸如因特网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开放平台来建立高效的金融格式和服务系统ꎬ包括在线金融平台㊁金融服务㊁金融组织和因特网金融监控系统(如区分包容性融资㊁平台融资和信息融资)等ꎬ其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系统不同ꎮ网上金融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方式ꎮ该项目推动了人的创业和创新ꎬ有利于扩大金融开放和发展的空间ꎬ有利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ꎬ有利于金融业的健康稳定运行ꎮ宏观经济学视角分析普惠金融ꎮ它的主要目标是满足所有社会团体对组织财务服务的平等要求ꎬ并向所有组织提供财务服务ꎮ从具体微观层面分析ꎬ普惠金融是借助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ꎬ为部分低收入普通人群扩大网络金融服务渠道ꎮ三㊁互联网金融对惠普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实现金融服务群体的扩大惠普金融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扩大现有的金融服务群体ꎬ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收入较低的弱势群体ꎬ因为在过去的相关调查数据中发现ꎬ惠普金融主要服务于高端客户群体ꎮ近年来ꎬ我们可以发现惠普金融业务的门槛越来越低ꎬ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对产品起始点金额的限制ꎬ这对低收入弱势群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现象ꎬ使他们能够公平地享受惠普金融业务ꎮ(二)加速拓宽了企业融资的渠道无网络金融之前ꎬ企业想要融资一般都是通过银行贷款ꎬ这种融资方式比较传统ꎬ而且成本相对较低ꎬ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ꎬ操作手续十分复杂ꎬ审批时间也较长ꎬ给企业融资带来一定的不便ꎮ上述问题相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而言更为明显ꎬ其主要原因是信用记录较少㊁抵押品不足等ꎬ但应用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ꎬ相对来说ꎬ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审批的时间和程序都有明显减少ꎬ可以使企业及时获得所需资金ꎬ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ꎮ(三)降低金融成本减少财务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ꎬ互联网金融可以帮助企业更容易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ꎬ在一般情况下ꎬ有效利用相关技术可以使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获得金融商品的促销工作ꎬ而客户可以在网上操作服务ꎬ这大大节省了时间ꎮ第二ꎬ降低了运营成本ꎬ我国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网上开展网店运营的模式ꎬ但在具体操作上ꎬ网点越多运营成本越高ꎬ利用因特网就能有效解决问题ꎬ因特网的在线支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ꎬ进而为金融机构减少了很多现金收付ꎮ四㊁现阶段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与不足(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网络金融下的科技发展为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市场机遇ꎮ不同机构在包容性融资领域使用的信用调查机制不同ꎬ因此ꎬ信息收集的渠道和方法存在一定差异ꎬ导致查询结果不一致或模糊不清ꎬ而包容性融资发展的各机构逐步采用统一的信用报告机制ꎬ以消除以往信用报告查询中的漏洞ꎬ准确避免信用报告风险ꎬ并为包容性融资建立了信用查询机制ꎮ利用网络金融服务模式ꎬ可构建App移动广告平台ꎬ让人们通过简单的手机操作完成金融服务ꎬ简化烦琐的传统处理程序ꎬ减少获取包容性金融服务的困难ꎬ让更多的人满意开放的金融服务ꎮ惠普金融的开发结果已经被金融服务需求所优化ꎮ另外ꎬ利用手机应用软件来推广互联网金融相关平台ꎬ使其能够直接获取产品ꎬ加深对包容性金融的了解ꎬ积极参与金融活动ꎬ鼓励其发展ꎮ普惠金融不仅能更充分地利用市场中的闲置资源ꎬ更能通过开放的网络信息ꎬ有效地利用信息披露机制和全面的客户信息ꎬ提高金融服务的精确性ꎬ从而安全地引导市场内资产向诸如小企业等特殊群体倾斜ꎬ促进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ꎮ就网络金融而言ꎬ综合金融继续改进与监管机制相关的披露机制ꎮ与此同时ꎬ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削弱了收集信息的障碍ꎬ使监管者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理解ꎮ综合性金融发展状况和市场运行现状将促使监管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ꎬ使之能逐步跟上金融产品变化的发展ꎬ并加强监管工作ꎮ(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不足1.普及率相对较低因特网金融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可ꎬ总体普及率较低ꎮ这有两个原因:第一ꎬInternet开发中存在安全问题ꎮ因特网的发展有很多网络漏洞ꎮ特别是近几年来ꎬ网络诈骗频发ꎬ各种信息盗用㊁病毒感染㊁金钱盗用等屡禁不止ꎮ这样ꎬ人们就不安全了ꎬ因为他们担心失去账户和资金ꎬ尤其是对普通人86金融观察Һ㊀来说ꎮ第二ꎬ中低收入者是包容性金融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ꎮ这一群体主要是那些低收入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人ꎬ他们对网上融资还比较陌生ꎬ不愿意尝试ꎮ2.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伴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ꎬ包容性金融迅速发展起来ꎬ但网络金融监管仍然远远落后于网络金融ꎬ导致网络金融监管相对滞后ꎬ监管制度不完善ꎮ特别是在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过程中ꎬ原有金融监管漏洞更加明显ꎬ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来保障ꎬ目前ꎬ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管机制不健全ꎬ目前ꎬ我国金融监管主要由中央银行主导ꎬ虽然分工明确ꎬ但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ꎬ出现了监管内容模糊的问题ꎮ二是监管滞后ꎬ网络金融受到网络的冲击ꎮ3.缺乏高效的信用评估体系在网络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ꎬ信用评分机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ꎬ金融行业也越来越依赖于信用ꎮ网上理财主要是通过收集客户的网络信息ꎬ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ꎬ从而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ꎮ但由于在不同的金融服务平台上收集客户信息的方式和方法不同ꎬ客户信息也会被保留ꎬ而客户资源不会被共享ꎮ这样ꎬ就很容易做出不明确的客户信贷决策ꎬ并在多个平台上重复信贷ꎬ从而增加金融平台的风险ꎮ目前ꎬ要想在金融平台上实现客户信息的交换ꎬ建立完善的网上信用评价机制还存在诸多困难ꎮ而且ꎬ在线基金仍有许多不足和缺陷ꎮ有些客户利用这些漏洞 划掉 信用等级ꎬ从而影响客户信用等级的真实性ꎬ它体现了完全相信信用评分系统ꎬ容易给网络带来金融风险ꎮ五㊁互联网金融下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有效措施(一)为普惠金融构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1.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目前ꎬ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ꎬ投资者很难获得有效的投资信息ꎬ从而限制了其投资决策ꎬ影响了其投资行为ꎬ阻碍了包容性金融的有效推广ꎮ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交流机制ꎮ第一ꎬ规范平台信息披露内容ꎮ举例来说ꎬ可以建立信息评级机制对信息进行评级和评价ꎬ从而使投资者能够根据这些信息的评价做出投资决定ꎮ第二ꎬ强化信息披露监管ꎮ第三ꎬ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制度ꎮ2.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经济发展的政治功能十分明显ꎬ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原则ꎮ当前ꎬ我国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力度相对较大ꎬ但发展包容性金融仍需寻求更多的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ꎮ建立宽松的发展环境ꎬ鼓励发展包容性金融ꎬ健全监管机制ꎬ规范市场行为ꎮ(二)提高普惠产品的可得性要大力发展包容性金融ꎬ就必须改善对公众的服务ꎮ这种可能性是指直接㊁全面地与产品相关ꎬ并对其感兴趣和积极参与ꎮ第一ꎬ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ꎬ能够大力发展相关的移动用户ꎬ并且能够使用App开发包容性金融ꎬ这为包容性金融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ꎮ其次ꎬ产品类型的创新和个性化设计ꎬ包括为大众筹资ꎬ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还应该考虑个人的特性ꎬ以满足多样化人群的不同需求ꎬ从而能够有所普及和推广ꎮ(三)增强普惠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普惠性金融客户群较广ꎬ人员参差不齐ꎬ信用等级高低不一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风险ꎬ无论是内部风险ꎬ还是外部风险ꎬ都有损于全面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ꎮ所以ꎬ加强包容性金融体系的风险控制尤为重要ꎮ第一ꎬ把审核做好ꎮ当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时ꎬ首先要对客户的资质进行审核ꎬ然后根据审核结果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ꎮ所以贷款前的检查尤其重要ꎮ比如ꎬ在审核过程中ꎬ我们不仅要关注国家信用调查体系的内容ꎬ还要关注能证明客户信用的内容ꎬ比如:客户的芝麻信用ꎮ二是及时根据企业经营状况ꎬ在金融企业交易成功后ꎬ跟踪客户经营情况ꎬ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ꎬ了解客户还款情况ꎬ一旦客户出现还款风险ꎬ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ꎮ三是搞好后期管理ꎮ财务交易结束后ꎬ对客户的情况进行汇总ꎬ并将其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ꎬ可作为该客户开展财务业务的重要依据ꎮ六㊁总结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ꎬ网络金融在中国迅速发展ꎮ为加快网络与金融的整合ꎬ必须改善现有金融服务平台ꎬ推动惠普金融与网络技术的深度整合ꎮ另外ꎬ应根据普惠金融的特点和因特网的特点ꎬ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ꎮ根据自己的特点ꎬ不断改进管理方法ꎬ加强对银行风险的防范ꎬ提高整体服务水平ꎬ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ꎮ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金融机构的全面转型ꎮ在互联网背景下ꎬ普惠金融业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ꎬ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ꎮ文章对互联网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ꎬ并提出了应对措施ꎮ普惠性金融的发展需要打破传统金融的某些经营理念ꎬ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金融需求ꎬ实现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双赢ꎮ参考文献:[1]李东洋.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发展分析与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ꎬ2017(34).[2]宋伟伟.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J].金融经济ꎬ2017(20).[3]刘尚雯.浅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发展问题[J].当代经济ꎬ2017(22).[4]吴阳芬.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普惠金融体系路径与对策探析[J].特区经济ꎬ2016(6).[5]崔秀妹. 互联网+ 背景下辽宁省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ꎬ2016(24):493.[6]赵妍. 互联网+ 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ꎬ2019.作者简介:王晶刚ꎬ常熟农商银行ꎮ96。
金融学论述题
![金融学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c5f2cb6bd97f192379e998.png)
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世界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8f25a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8.png)
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1. 经济政策:新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了许多国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实施的经济自由化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减少政府干预、私有化、降低贸易壁垒和放松金融监管。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但也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不稳定。
2. 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资本、商品和劳动力的跨国流动。
这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增加和跨国公司的崛起,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如劳工权益、环境问题和贫富差距。
3. 政治观念: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政治观念产生了影响,强调个人自由、民主和人权。
它主张限制政府权力,加强法治和公民社会的作用。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
4. 社会不平等: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实施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自由市场和私有化可能导致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加剧贫富差距。
这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社会动荡。
需要注意的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是复杂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对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评价和应对,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ef79fbf90f76c661371a47.png)
态 势 ,从 根 本 上 改 变 了金 融 机 构 的服 务生 产 和 提 供 方 式 ,促 进 了 金 融 业 运 行模 式 的
创 新 ,这 其 中 包 括 金 融 工 具 的 创 新 、金 融
服 务 技 术 的 创 新 、组 织 形 式 的 创 新 、 竞争 模 式 的创 新等 。
系 统 和全 面 的 研 究 。
新 降 低 了投 资 者 因 信 息不 对 称 的 风险 , 也便 利了市 场各方 对风险 的转移 。
( ) 融 服 务 技 术 的 创 新 二 金
展之 间的关系进 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发现
金 融 发 展 与 经济 长 期 增 长 成 正 相 关 ,而 且
近 年研 究 金 融 创 新 、金 融 发 展 与经 济 增 长 关 系 比较 有 代 表 性 的文 献 有 J e OS
De e o i、P b Gud t ( 0 5) 表 Grg r o a l iot 2 0 发 i
响 ;金 融 资 产 证 券 化 也 是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和 交 易 技 术 发 展 的 结 果 ,金 融 机 构 可 以 通 过 出售 贷 款 将 风 险 转 移 出 去 , 这 一 创
进 了新经济 和 高科 技企 业 的发展 ;期 货
的 出 现 改 善 了 风 险 承 担 的 能 力 ,金 融 活
动 的 参 与 者 可 以 通 过 转 移 、 分 散 的 方 式
创新导致 了过度 的风险介入 , 加剧 宏观 经 济 的波动 性 , 而导致更 加频繁的金融 危 从
机 ( mi u — n n t ga h , De c Ku t dDer ic e r g a a
金融发展促 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是通过
探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影响.doc
![探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影响.doc](https://img.taocdn.com/s3/m/10b9ec1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c.png)
探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影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正在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便是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竞争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弱小,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宰着全球化的进程,他们往往利用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迫切愿望,以跨国公司、区域性组织和国际经济组织为媒介制定一系列的国际游戏规则来制约、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并如何维护经济主权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消极影响从理论上看,经济全球化乃是指各民族国家的政府消除对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限制。
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贸易的自由化、投资的自由化、劳动力的自由跨境流动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从此概念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与全球化联系,是对资本、资源、信息、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进行优化组合。
国家经济主权是指一国享有的处理国内外一切经济事务的权力。
具体是指“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并得自由行使此项主权”经济全球化强调的是全球资源的共享与重组。
而国家经济主权强调的是对本国各种资源与经济活动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两者明显存在着冲突。
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消极影响。
1.1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行为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弱化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下一种新型的生产经营体制。
从世界经济主体的投资情况看,国际投资额的绝大部分都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控制。
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界经营时,必然会按照全球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并由设在本土的总公司对世界范围的经营管理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和安排。
跨国公司这种全球范围的经营行为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要求国家交出部分经济决策权,在一定程度上使国家的某些经济主权形同虚设。
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新趋势
![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新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63838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b.png)
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新趋势1.不平等与发展:过去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这引发了人们对不平等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研究兴趣。
当代发展经济学致力于理解不平等的根源、影响和应对措施,以促进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
2.制度与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制度可以影响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社会合作等方面,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
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变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发展。
3.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发展经济学的重要议题。
研究者致力于解决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推动社会公正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4.技术与发展: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代发展经济学关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发展、缩小数字鸿沟等问题。
5.区域发展与城市化:城市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区域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
7.卫生与发展:卫生问题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代发展经济学致力于研究卫生问题对经济的成本、生产力和人力资本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卫生政策来推动发展。
8.教育与发展: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
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了教育的质量、投资和公平等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政策来推动发展。
9.金融与发展: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了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脆弱性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金融来推动发展。
10.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发展是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它强调通过减少贫困、促进社会公正和加强社会保障来推动经济发展。
总而言之,当代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主要包括不平等与发展、制度与发展、可持续发展、技术与发展、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社会资本与发展、卫生与发展、教育与发展、金融与发展以及包容性发展。
浅谈金融全球化
![浅谈金融全球化](https://img.taocdn.com/s3/m/d35e278984868762caaed52c.png)
浅谈金融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全球化”这个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阐释,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所谓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发展,金融活动按全球同一规则运行,同质的金融资产的价格趋于等同,巨额国际资本通过金融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运转,从而形成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金融的全球化浪潮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在麦金农与肖等人的金融深化理论的影响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打破“金融抑制”,推进本国金融的自由化和国际化,以金融因素的增长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启动和发展。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
几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
1.金融全球化的影响1.1 新时期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新时期,金融全球化有着新的发展趋势:第一、货币的虚拟化程度在增加。
第二、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加剧。
第三、资本跨国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大大增加。
第四、金融工具交易量增加,虚拟经济迅速膨胀,金融工具通过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其本身是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只是反映资金的流动情况,并不一定与实体经济对应。
第五、世界金融市场的集成化。
1.2 金融全球化所附带的高风险性金融一体化使世界经济具有很高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加剧了全球金融动荡;增加了政府调控本国经济的复杂性;同时,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
1.3金融全球化引发的危机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全球资本市场已经自成一股力量,单个政府已越来越无法以政策来直接控制国内金融市场,即使美国这样的强国也无法办到。
目前西方的超级跨国资本集团拥有全球市场支配势力的国际资本集团正在左右着全球经济。
通过实施垄断,操纵金融市场,谋取暴利,轻而易举的就能摧毁任何弱小国家的经济、破坏金融体制,酿成世界性危机。
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回顾及未来展望
![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回顾及未来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b77c30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7.png)
作者简介:江 洋,男,在读本科生,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李 渊,男,博士,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①根据黄益平、黄卓(2018)的定义,本文所指的数字金融泛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融资、支付、投资和其他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与“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概念基本一致,不做区分,为了行文一致,统称为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发展的影响回顾及未来展望江 洋 李 渊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可谓风头正劲,围绕其影响的探讨也密集而来。
数字金融之所以受到广泛的重视,主要还是因为它具有显著的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升传统金融效率与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遵循由虚向实的逻辑框架,依次从以上三个方面系统回顾了已有研究对数字金融发展影响的认识,进而提炼研究重点,分析背后的影响机制。
最后,本文阐述了疫情危机给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就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金融;回顾展望;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09(2020)12003505从余额宝推出到如今数字货币蓄势待发,数字金融①十余年的蓬勃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经济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极大地促进了普惠金融建设和经济包容性发展,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围绕其影响的探讨也密集而来,不仅包括对普惠金融、传统金融等金融体系影响的考察,也涉及了对创业、消费、创新、减贫以及收入差距等实体经济影响的讨论。
研究主题如此丰富的背后是研究结论的高度零散。
因此,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性地归纳,梳理其研究脉络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此,本文遵循由虚向实的逻辑框架,依次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升传统金融效率与促进实体经济增长三个方面,对相关经典文献进行了描述和回顾,进而提炼出研究重点,并分析背后的影响机制,最后阐述了疫情危机给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就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新经济条件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向
![新经济条件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向](https://img.taocdn.com/s3/m/91df1cda26fff705cd170a0d.png)
1
、
散 。 世 界 各 国 互 相 逐 步 开 放 金 融 领 域 , 金 融 机 构 和
金融 业 务跨 越 国 界 进 行 发展 , 巨额 金融 资 本 按 照 国
际 通 行 的 规 则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迅 速 运 转 , 资 金 流 动 的
数 量 和 速 度 都 在 激 增 ,金 融 的 国 界 正 任逐 步 消 失 ,
维普资讯
领 导 论 坛
新 经 济 条 件 下
我 国 金 融 业 的 发 展 取 向
中 国建 设 银行经 济 对 金融 发 展 的影 响
随 着 人 类 礼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进 入 新 经 济 阶 段 , 金 融 发 展 已 经 经 过 了 从 最 初 的 中 介 金 融 到 信 用 金 融 和 资 金 融 三 个 阶 段 , 进 入 到 日 前 可 以 定 义 为 的 产 业 金 融 发 腱 阶 段 。 进 入 2 H纪 , 随 着 f 界 经 济 、 金 融 1 = f H = 的 发 展 , 新 世 纪 的 巾 国 金 融 业 的 发 展 面 临 着 一 些 全
速 发 展 , f= 之 交 的 金 融 业 在 组 织 机 构 、 金 融 理 念 、 H纪
国 加 入 W T 后 ,随 着 金融 服 务 贸 易 的 开 放 ,其 在 O
给 金 融 业 带 来 机 遇 的 同 时 , 也 产 生 了 对 业 务 发 展 的 较 大 冲 击 ,而 且 短 期 内 的 挑 战 必 将 大 于 机 遇 , 由 此 , 在 我 国 金 融 实 力 还 不 是 非 常 强 大 的 情 况 下 们 下 , 金 融 体 系就 可能 面 临 较 大 的 风 险 。
“新经济”对金融调控和金融业经营的影响
![“新经济”对金融调控和金融业经营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2c5dddeb14e852458fb5727.png)
‘ ‘ 新经济" 对金融调控和金融业 经营的影响
赵 杨
( 武汉商业服务 学院 , 湖北 武汉 40 5 ) 30 6
摘 要 : 新 经济 ” “ 是在 2 世 纪末 出现 的 一个 新 范畴 , 指 以技 术 创新 为主 导动 力 , ( ) 是 以质 量 型 增 长 为 内涵 的新 经济形 态 。 正确认识 新 经济 , 真研 究新 经 济条件 下金 融发展 的新现 象 、 认 新规律 , 我 国金 融 对
强 烈渗 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金 融活 动的 国际化 与 全球 化 已经 领先 于
际业务 ” 国 内业 务 ” 与“ 已经高 度融 为一 体 , 无疑 为 这
各 种金 融 业 务 与金 融市 场 的拓展 提 供极 大 的空 间 。
维普资讯
财 会
金 融
赵 扬
:新经济 ” “ 对金融调控和金融业经 营的影响
的发 行 、信 用 的扩 张对任何 一个 微 观经 济单位 已经 没有技 术 J. 障碍 ,因而传 统 条件下 中央银 行 的 _ . 的 大职 能 : 行银 行 、 行的银 行 、 府 的银行 将 “ 发 银 政 全然
调 控 和金融业 经 营产生 重 大影响 。
一
美 国之 所 以在一 个时期 以来 实现 了低通 胀 与 高增 长 并 存 的局面 , 中 由于技 术创 新导 致就业 增 加 、 济 其 经
增 长点增 多 、劳 动生产 率提 高 当然是 十分 重要 的原
因, 但是 不可 忽视 的是 , 由于现 代科 学技 术 以及信 息
理论 、控 制理论 更加 广泛 与深 入地 应用 于货 币管 理 当局 的调 控与 监管 活动 当 中 ,从 而形成新 的调控 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经济”对当代金融发展的影响摘要:“新经济”是在20世纪未出现的一个新范畴,是指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动力,以质量型增长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
正确认识新经济,认真研究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发展的新现象、新规律,对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货币资金运行的影响货币的形态,随着生产力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每一次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由货币细胞组成的社会资金运动方式的变化。
在“新经济”时代,因特行业大行其道,随之而来电子商务活动独领风骚,将经济活动全面引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这一变化,对货币资金运动的影响是深远的。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是由周而复始的运转价值流与使用价值流的循环组成,与之相对应,是货币流与实物流。
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了货币信用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货币资金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与“持续的动力”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是有了不断加速货币资金运动以推动社会再生产加速运行的要求。
在大量使用贵金属货币的条件下,由于货币运动的最高速度只能等同于实物运动速度,因而通过加速货币资金运动来推动再生产过程的空间极为有限。
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纸币取代大量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时候,货币可以脱离笨重的责金属而“云游四方”,从而使货币资金运动产生了一次“大提速”,这次“大提速”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不仅极大地节约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特别是随着纸币而产生的、具有纸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大量使用,极大地加深了整个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拓展了货币的职能。
当今天我们进入信息社会也即“新经济”时代的时候,货币资金的运动再次“大提速”,这次“提速”将货币运动的速度推到了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等同于电子运动的速度,于是,“远隔千万里,汇款瞬间到”的奇迹实现了,其实,这正是科技进步的成果——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互联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带来的必然结果。
实际上,当货币资金运动的载体电子化、货币资金运动的路径络化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金融市场得以形成,资金的融通、资本的流动,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资金配置引导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迅速提升。
上个世纪中叶所预测的“无现金交易社会”以及“电子货币流通时代”完全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来实现。
正是由于货币已经完全脱离了有形的载体,货币流通速度、货币乘数、货币供求、货币运动路径、货币与准货币的与区别、信用工具的形态及特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一系列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也将为此发生变革,过去理论界经常讨论的“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或许很快就会增加“电子货币流通规律”、“无形货币流通规律”等新内容。
(二)对金融业经营方式的影响无论是传统的银行、保险业,还是后起的证券、基金业,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以银行业为例,一种全新的,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甚至是不用设立任何分支机构就可以高效率办理所有银行业务的高智能银行——AAA银行,即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way)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已经应运而生。
这种银行,也就是络经济中俗称的“多媒体银行”,这样的银行,不再以富丽堂皇大楼、巨额的资产、众多分支机构来体现自身的实力,而是以提供金融产品的便捷程度,拥有络客户的数量,与络经济特别是电子商务的高度兼容性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
由于络与计算机是“新经济”的技术平台,因此,无论是银行业、保险业还是证券业,“在线服务”(即通过互联来沟通金融与客户的)和“用户化服务”(按照每一位客户的要求设计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这种营销方式将会占据重要地位,同时,还会引发金融服务理念、操作方式、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例如,“在线服务”,即要求金融能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而“用户化服务”则使得“批发”与“零售”业务失去泾渭分明的界限,因为“用户化”意味差异化与个性化。
因此,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将是金融经营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再者,由于各种金融活动可以十分便利地通过互联采取“电子商务”的方式来进行,因而,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所面对的都是全球的客户,所谓“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已经高度融为一体,这无疑为各种金融业务与金融市场的拓展提供极大的空间,同时也使得各种金融业务特别是跨国业务的成本大幅度下降。
再者,由于各种高科技手段更进一步地介入金融活动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业务办理的速度、以及随之相关的资金交割手续从理论上讲可以在瞬间完成,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资金运转的速度,而且,传统金融理论中认为在货币介入交易的条件下,物流与资金流难以同步,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必然脱节的观点已经显得“迂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新技术条件下将会走向复归,单纯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商家之间的资金垫付与拖欠将会进入“历史”的行列。
而要做到这一点,“客户终端业务”将会普遍应用,原来发生于交易地点——银行——客户单位三地之间的繁琐资金、凭证传递,将统统在交易地点或者客户端一处解决,银行所提供的结算服务以无形化的方式融会其中。
与之同时,各种各样的“自助服务”也会大量产生,所谓“自助服务”实际上是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向客户端的延伸,它使得各种金融服务更加快捷,服务水平与效率因之提高。
银行业务如此,保险证券业务也是如此,目前,证券交易活动中的客户终端业务实际上已经先行一步,在证券市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已经成为现实,可以预言,保险业务中的大部分过程也可以在客户“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客户终端业务”来完成。
(三)对金融调控的影响“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从较为明显的趋势看,对金融调控将产生双重影响。
一方面,由于有了全新的信息技术与络技术,货币管理当局对全社会货币、信用活动调控的效率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时滞”(主要是信息收集、信息反馈及信息传递的耗时减少)将相对缩短,同时由于高速计算手段、模拟运行工具以及金融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过去仅仅存在于理论上的复杂调控模型将逐步应用于实践当中,从而强化中央银行的货币信用调控能力,以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金融环境。
美国之所以在一个时期以来实现了低通胀与高增长并存的局面,其中由于技术创新导致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点增多、劳动生产率提高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但是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信息理论、控制理论更加广泛与深入地应用于货币管理当局的调控与监管活动当中,从而形成新的调控理念与调控体系,使得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好的吻合,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由于在“新经济”条件下,货币、信用、资本的运动呈现出与以往越来越多的不同特征与规律,从而对全社会金融活动的调控与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络货币的大量出现,这就会使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监控的难度加大,由于络货币流通具有极快的速度,并且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依靠传统的监控手段愈发显得“鞭长莫及”,更有悲观的论点认为,由于货币的发行、信用的扩张对任何一个微观经济单位已经没有技术上的障碍,因而传统条件下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将“全然没有用武之地”,这些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它确实从某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作用在新经济条件下将会发生转换。
其次,由于货币与准货币之间界限日趋模糊,各种金融工具将更多地具有货币职能,特别是大量“私人货币”(实际上是微观主体之间的直接信用活动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大量出现)涌入流通,社会货币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使得中央银行以M2为基础社会货币供给方式会发生动摇,这对货币管理当局测算、调节货币供给也是一个挑战。
再次,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新技术革命对金融业的强烈渗透,金融活动的国际化与全球化已经领先于其他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与全球化,在金融资本扩张可以基本不受国界限制的情况下,一国法律以及各种“游戏规则”对金融活动约束监控,出现了许多“真空地带”,特别是对国际金融资本运动的监控,愈来愈成为一个金融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四)对金融创新的影响借助于新经济提供的各种技术成就,金融创新的步伐空前加快。
在各种金融创新活动中,尤其以金融产品增加速度最快。
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速度逐步加快,到上个世纪的末期,各种金融产品几乎成指数曲线的态势增加,并且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颇为符合“摩尔定律”变化规则。
这决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反映出在新经济条件下,市场迅速变化要求金融创新活动不断与之相适应,而新经济的各种技术成果以及新经济制度解放人们的思维,给人们带来的创造性环境则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加速剂”。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金融创新活动的“金融工程技术”诞生,实际上已经拉开了新经济条件下金融创新的序幕,由于金融工程技术的出现,不仅使金融创新活动在市场的变化、客户的需求、制度的变迁面前变“被动”为“主动”——即金融创新活动有了越来越多的超前性,而且使得各种金融创新产品有了更多“科技含量”——使用方便、功能齐全、安全可靠。
近年来,各种各样银行卡的大量涌现,就反映出这一明显的趋势。
(五)对金融竞争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效率寓于竞争之中,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从而也就没有发展动力,金融活动也是如此。
由于新经济赋予金融发展许多新特点,因而,新经济条件下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在新经济条件下,市场博弈出现了新的规则,“以小博大,以新胜旧”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对于金融业而言,雄厚的资金实力、密布全球的经营点、众多的员工、庞大而复杂的管理程序,也许不再是竞争的“资本”,因为新技术所孵化的“金融新生代”可以将上述一切加以“约分”与“化简”,赋之金融微观体以新的“生命基因”——不竭的创新思维、广博的人力资源、最新的科学技术。
我们可以看到,以高科技武装的一大批轻装上阵的“络金融机构”、“智能金融机构”、“理财金融机构”,向昔日威风显赫的“金融寡头”发起了强烈的进攻,面对这样的冲击,连素有“金融帝国”之称的美国花旗银行也感叹到:“不是我们慢,而是新银行跑得太快了”。
这种竞争的结果,首先,将使金融发展过程中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周期进一步缩短,亦即金融业的寿命周期缩短,更新加速;其次,竞争的焦点由资本实力的竞争迅速转向创新思维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再次,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现象,金融业与非金融业将走向新的融合。
在IT业蓬勃发展的今天,IT行业所“兼营”的金融业务有向传统金融业“包抄”之势,在互联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IT行业的站已囊括了金融信息发布、证券交易、资金信誉评估、货币支付乃至金融产品创新等一系列金融业务,若不是各国法律法规对金融行业市场准入的限制与壁垒,传统的金融业恐怕已经是“四面楚歌”了,这再次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科学技术在当代金融竞争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