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对盈余的预测、分配、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活动。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能够合理地分配和使用盈余,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果,保障股东利益,提升企业竞争力。
1. 盈余预测企业可以通过盈余预测的方法,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盈余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
通过对市场环境、行业发展、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的研究,可以提前预见到可能会对企业盈余产生影响的因素,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盈余分配企业在进行盈余分配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盈余分配比例。
可以采取利润归还股东、留存盈余等方式进行分配,以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和股东的利益诉求。
3. 盈余使用盈余的使用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和内部经营活动等方面。
企业应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盈余的影响,确保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控制。
在内部经营活动中,要根据企业的盈余情况,合理安排资源的利用,提高经营效益。
4. 盈余管理企业应加强对盈余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体系。
通过制定明确的盈余管理政策和规定,规范盈余管理行为,提高盈余管理的透明度和可持续性。
要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监督和审计,确保盈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1. 增强财务分析能力企业应提高财务分析能力,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把握企业盈余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
及时发现企业盈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加强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通过制定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及时发现可能对企业盈余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3. 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企业应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及时公开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盈余情况,确保股东和投资者对企业盈余的了解和监督。
4.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数据的采集、核实、处理和存储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范内部盈余管理风险。
5. 强化风险管理企业要加强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对盈余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降低风险对盈余的影响。
财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
财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财务报表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的监控与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更是对于企业盈利情况的细致监管和调控,如何合理利用盈余,成为业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一、盈余概念与种类首先,盈余是企业财务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剩余收益。
而按照其来源和去向的不同,盈余又可分为三类:基本盈余、应分盈余和留存盈余。
基本盈余是指企业在当期生产销售所获得的收益减去成本和税金后的余额,即企业当期的净利润,属于企业的经营权益。
应分盈余是指企业在当期生产销售中所获得的利润中,应分配给股东、职工等各方面的份额,如股息、分红等。
留存盈余则是指企业在当期所获得的未分配给外部利益者的利润,属于企业自身应收益权益范畴。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盈余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引导企业把握现金流向、掌握利润分配、保证现金流的平稳流入与流出。
盈余管理通过对企业净利润的调控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促进企业的战略落地和长期稳定运营。
同时,盈余管理的意义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财务报告提供可靠的基础,为企业高层决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和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二是为投资人、债权人和股东等外部利益者提供真实客观的企业发展现状和盈利能力,以加强对企业的信任度与投资价值评估;三是为企业形成良好的内部约束机制,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工作热情。
三、盈余分配的管理盈余分配是盈余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企业经营权益的分配和股东权益的收益。
合理的盈余分配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也有利于提高股东投资满意度和保持员工积极性。
盈余分配的常见方式有四种:第一种为现金分红。
企业在年度末,根据当期基本盈余和应分盈余的比例,向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支付红利,既可以满足股东资金需求,也可以鼓舞员工斗志。
第二种为股票分红。
企业发行新的普通股份或增加现有普通股本进行分红,利用股票价格的差异实现资本升值,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成长型企业。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财务、税务等方面用各种手段来调整、操纵财务报表,以达到降低纳税、增加盈利、提高股价等管理目的的一种行为。
对于企业而言,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但如果过度盈余管理,则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遏制和防范企业的盈余管理。
以下是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一、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1. 改变会计政策:企业可以改变某些会计政策,如减少折旧费用,提高账面价值等进行盈余管理。
2. 延迟确认费用:企业可以将一些费用拖延到以后再确认,以此来增加当前的净利润。
4. 土地重估:企业可以对其拥有的土地进行重估,提高账面价值从而增加净资产,进而提高企业的股票价格。
5. 费用的分类和分摊:企业可以将一些费用分摊至其他项目或的账期,以此来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从而增加利润。
二、有效的防范和遏制盈余管理的对策1. 财务报表公开透明:企业应当将其财务报表公开透明,尽可能地减少其财务报表中的漏洞和错误。
2. 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企业应当加强对其财务报表的监督和管理,不断完善财务报表规范和标准,同时加强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对于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严格审查。
3. 内部监督和诚信经营:企业应当加强对内部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
4. 加强信息披露:企业应当加强对外部信息的披露,及时发布关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状况等公开信息,以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5. 建立诚信评价体系: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诚信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建立对于经营行为的信用记录,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考核。
盈余管理是一种普遍的企业行为,但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短期内带来利益,但长期来看,会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企业应当树立诚信经营的思想理念,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遏制盈余管理的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诚信度和经营风险管理能力。
盈余管理名词解释
盈余管理名词解释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管理会计手段,调节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数,以达到特定目的的一种行为。
其主要手段包括操纵销售价格、控制原材料采购价格、调节折旧方法和年限、操纵财务费用等。
盈余管理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企业夸大或缩小其利润数,从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决策,损害投资者利益。
其中,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主要用于企业扩大规模、资本支出等长期性投资。
企业可以在规定的比例范围内自由分配法定盈余公积,但不得用于弥补亏损或者转增资本。
管理是指为达到一定目标,通过制定计划为前提,对计划实行组织、监督、控制、奖惩,使计划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涉及到组织中的每一个人、物、事、信息等资源,其工作本质是协调。
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包括激励、考核、培养等。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一、引言盈余管理是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涉及到公司如何管理其盈余和利润分配的决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众多的学者和研究机构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论述。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了解盈余管理的本质、成因和影响。
二、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目的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高层管理者通过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和利润分配方式,以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或者满足特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操纵盈余水平和质量来影响公司的市场表现和财务状况。
三、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1.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在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公司经营者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隐藏或透露真实的财务状况,以对投资者产生影响。
2.股东代理理论股东代理理论认为公司高层管理者为代表股东利益的代理人,可能将盈余管理作为一种行为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四、盈余管理的动机1.资本市场压力公司可能面临来自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压力,要求其维持一定的盈余水平和增长率,从而激励公司高层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这些预期。
2.管理者报酬奖励一些公司通过将管理者的报酬与盈余水平和质量挂钩,激励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来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以获取更高的报酬。
3.避税和减税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和利润分配方式来减少纳税负担,从而提高公司盈余。
五、盈余管理的手段和实践1.会计政策选择公司可以通过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如收入确认、资产计价和成本资本化等,来影响盈余水平和质量。
2.盈余平滑公司可以利用盈余平滑策略,通过调整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时间分配,以实现盈余的平稳增长。
六、盈余管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1.市场反应研究表明,盈余管理与公司市场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一些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提升盈余水平和质量,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和投资者信任。
2.公司价值盈余管理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具体的影响因公司不同而异。
一些研究发现,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公司价值下降,而适度的盈余管理可能对公司价值有积极的影响。
第八章盈余管理
2、均衡盈余法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一个盈余稳定增长的企业
更受人欢迎。另外,债权人通常认为盈余变化无常的企 业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与之签约条件严 格,资金成本较高。管理当局为降低资本的筹集成本, 也可能通过均衡对外报告的盈余数字,使盈余呈现逐年 增长的趋势,吸引潜在投资者踊跃投资。
5
◆若公司盈余无法达到奖励计划规定的下限,在奖励无望 时管理者也可能采取除垢法进行盈余管理为将来获取或 提高奖励做准备 。
7
二、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
(一) 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
整、实现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 转让等行为。一些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往往在 于资产重组 。
1、做大盈余法 ◆当管理者想从奖励计划中获取更多报酬,就会采用做大盈余
的方法提高盈余数字; ◆当公司临近违反债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约或面临被其他公司收购兼并的情
况,也会做大盈余,以避免违反契约的有关条款或通过抬高 被收购的价格,达到维持契约或反收购的目的; ◆当公司发行股票时,也可能在招股说明书中夸大盈余,以期 提高其股票的发行价格; ◆当经营能力不佳的公司主要管理人员想保住其职位,避免被 解雇或推迟被解雇的时间,。
▪ 在亏损年度,充分消化不利因素, 以实现规定年度的扭亏为盈
树立公司股票形象 ▪ 与机构投资者联合炒作公司股票,
配合庄家建仓或出货 ▪ 向市场传递绩优信息,改善公司形
象
债务契约 ▪ 企业为了利用债务方式筹集必要的
经营资金,必须与债权人签订协议 ,通常要把某些指标限定在一定范 围内,如: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 率等
2
(二)盈余管理动机
筹资动机
▪ 上市动机 ▪ 配股动机 为了达到IPO和配股的条件,而 进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的原因与对策
盈余管理的原因与对策在商业运作中,盈余管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来调整其财务报表,以达到一定的目的,如增加利润、提高股价等。
虽然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一些好处,但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信息不对称,损害投资者利益,甚至对整个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盈余管理的原因和对策是非常重要的。
一、盈余管理的原因1. 经济压力: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下行压力,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企业可能会选择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利润水平,以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2. 股价操纵:股价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股价的波动,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
3. 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企业合法的财务管理手段,企业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调整利润分配,以减少税务负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奖励机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通常会根据企业的盈利情况来确定自己的薪酬和奖金,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他们可能会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二、盈余管理的对策1. 加强监管: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减少盈余管理的空间和机会。
2. 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企业应主动公开其财务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和对企业的了解。
3. 增强企业治理意识:加强企业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减少盈余管理的发生。
4. 完善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使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股东利益相挂钩,降低他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5. 强化投资者教育: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判断能力,减少盈余管理对投资者的影响。
总之,盈余管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
然而,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对企业和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
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盈余管理是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有意地调整收益或费用来影响期末盈余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满足管理层的目标、市场预期或其他激励、奖励机制。
本文将对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进行综述,并着重介绍前沿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
一、盈余管理的原因1. 税务考虑:企业通过盈余管理来减少税负,合法降低利润。
通过调整收入和支出的时机和数额,企业可以在特定时间段内实现纳税责任的最小化。
2. 资金约束:企业在面临资金短缺时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贷款融资的可能性。
通过调整账面利润、资产价值和财务指标,企业可以改善自身的信用状况,从而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
3. 经营业绩操纵:盈余管理可能是管理层为了满足市场预期或提高公司股价而进行的行为。
这种操纵行为可能包括延迟公布负面消息、提前确认收入或推迟确认费用等。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1. 管理层报酬:盈余管理可以使管理层的绩效看起来更好,进而实现薪酬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的最大化。
管理层通常与公司的财务指标和业绩绩效挂钩,因此他们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来影响这些指标。
2. 市场反应:盈余管理可以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
管理层可能会利用盈余管理来调整公司的盈利预期,从而引起市场的反应,进而影响股票价格。
这种操纵行为可能会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产生市场效应。
三、盈余管理的测度方法1. 离群值分析:通过分析公司盈余数据的离群值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离群值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公司有意地扭曲了财务报告的数据。
2. 偏度和峰度分析:通过计算盈余数据的偏度和峰度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偏度和峰度的异常程度可能表明财务报告中存在不正常的调整。
3. 福利变化分析:通过分析企业主要利益相关方的福利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利益相关方在公司盈余变动时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变化。
四、前沿研究的进展与发展趋势1. 基于人工智能的盈余管理识别: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盈余管理识别提供了新的方法。
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
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运用会计手段或者通过开展一系列财务活动,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控,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
这种管理行为通常是出于合规、避税、提高股价等目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盈余管理的定义、手段及意义。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手段或一系列财务活动,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控,以达到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的目的。
这种管理行为通常发生于合法合规的范围内,也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1.调整应计项目: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调整财务报表中的应计项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折旧等,来影响盈余水平。
例如,提前确认收入或推迟确认成本,从而提高净利润。
2.利用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交易是一种特殊的财务活动,企业管理层可以利用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以不公允的价格进行交易,从而调整财务报表。
例如,与关联方进行高于公允价值的销售,以提高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3.利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如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减值模型的选择等,来影响财务报表的盈余水平。
例如,将原本分类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转为持有至到期日金融资产,以降低企业的利润波动。
4.改变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点: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改变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点,如提前确认收入或推迟确认费用,来调整财务报表。
例如,将原本应在本期确认的费用推迟到下期确认,以提高本期利润。
三、盈余管理的意义1.提高投资者决策效率:在一定范围内,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向投资者传递有用的信息。
例如,当企业面临经济周期的低谷时,管理层可以通过适当的盈余管理,向投资者传递企业正在度过难关的信息,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2.保护企业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保护自身利益。
例如,当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管理层可以通过适当的盈余管理,降低企业的利润水平,以减少纳税金额。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盈余管理指管理者对于公司盈利情况的操纵和干预,以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既包括合法的内部管理手段,也包括非法的突破底线的操纵手段。
虽然盈余管理能够一定程度上推高企业短期盈利,但这种短期行为是有风险的并且可能导致 companies倒闭,因此需要有强有力的对策来打击这种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一、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1、调整会计方法。
这种手段最常见,可以通过不同的会计方法,调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使公司看起来更加的蓬勃发展。
比如收入确认差异、存货核算差异、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
2、调整折旧期限。
折旧期限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基础,可以通过调整折旧期限使固定资产的价值得以快速消耗。
3、隐形负债。
将某些应该被计入负债的支出,视为经营费用或其他支出,从而在盈利和负债水平上都有所欺骗。
4、大肆扩张。
无序扩张会导致企业过多的投资和开支,以期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但长期经营却存在不稳定性风险。
二、针对盈余管理采取的对策1、制定严格的会计及财务制度。
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核算。
2、加强内部管理。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准确、权责分明、程序公正,严格掌握公司财务数据。
3、加强监管。
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执法。
加大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严厉惩处盈余管理等不符合法规的行为。
4、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企业应该主动增加财务信息的披露,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强投资人对于公司的信心和信任。
5、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企业应该注重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逐步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6、维护员工权益。
公司应该倡导良好的企业文化,尊重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减少员工流失率,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总之,企业应该秉持诚信经营,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外部监督,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为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打造健康的盈余管理策略。
盈余管理识别方法
盈余管理识别方法1. 引言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对其财务报表中的盈余进行调整和管理的行为。
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指标,因此,对盈余管理的识别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务意义。
本文将介绍盈余管理的概念、主要的盈余管理手段,同时探讨一些常用的盈余管理识别方法。
2. 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和会计处理方式,对其财务报表中的收入和费用进行调整,以达到某种目标的行为。
这些目标可能包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实现预期的业绩目标或者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等。
盈余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整财务报表,对外界传递一种理想的企业形象,从而影响股东、投资者、分析师等各方对企业价值的认知和评价。
3. 盈余管理的手段盈余管理通常采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收入确认的管理收入确认是一个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收入的确认时间和方式,来控制盈余的大小。
常见的收入确认管理手段包括: - 临时性收入确认:将原本应当确认为成本或者在未来确认的收入提前确认。
- 收入延后确认:将原本应当确认为收入的金额推迟到未来期间确认。
3.2 费用资本化的管理企业可以将原本应当计入当期费用的支出,进行费用资本化处理,将其转化为长期资产,在未来的期间按照摊销或者折旧的方式确认为费用。
这样做可以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从而提高当期的盈余水平。
常见的费用资本化管理手段包括: - 开发支出资本化:将一部分开发支出资本化为无形资产。
- 研究支出资本化:将一部分研究支出资本化为无形资产。
3.3 减值准备的处理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减值准备处理,降低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减少当期的费用支出,提高盈余水平。
常见的减值准备处理手段包括: - 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对长期资产进行减值准备。
- 存货减值准备:根据存货价值的变动情况进行减值准备。
4. 盈余管理识别方法4.1 财务指标法财务指标法是一种常用的盈余管理识别方法,它通过比较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盈余管理是企业运营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的落实,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及盈利能力。
本文将围绕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展开讨论,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盈余管理手段1. 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对各项支出进行合理控制,确保企业盈余的合理分配。
预算管理需要与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预算的实施和达成。
2.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盈余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盈余率。
需要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销售成本等方面进行控制,精简各项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盈余能力。
3. 资金管理良好的资金管理对盈余的保障至关重要,需要合理安排企业的资金运作,确保企业的资金周转灵活并且在合理的范围内。
还需要正确处理企业的盈余资金,确保盈余的最大化。
投资管理是盈余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对企业的盈余资金进行有效的投资,获取更高的盈余收入。
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1. 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保障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得到合理控制。
通过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预防盈余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和风险。
2. 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监督机制是盈余管理对策的关键环节,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企业盈余管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盈余管理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3. 提升盈余管理水平提升盈余管理水平是盈余管理对策的关键环节,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盈余管理的认识和理解,确保企业盈余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 加强信息披露通过对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的讨论,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盈余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
企业需要重视盈余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盈余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盈余的最大化。
需要加强对盈余管理风险的防范和监督,保障企业盈余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和公正性。
盈余管理种类
盈余管理种类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根据管理手段的不同,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来操纵利润,例如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等。
这种方法通常只影响企业的短期利润,而不会改变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则是指企业通过改变实际经营活动来操纵利润,例如调整生产计划、削减研发费用、增加广告支出等。
这种方法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经营活动和价值创造。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盈余管理类型,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盈余管理方式,例如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来操纵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盈余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短期的财务目标,但如果过度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盈余管理手段,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价值创造。
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评价
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评价引言盈余是公司财务报表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和可持续性。
然而,由于企业所有者、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利益不一致,一些公司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以达到各种不同目的。
本文将讨论盈余管理、盈余操纵的概念,以及如何评估盈余质量。
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以及调整经营行为,来影响报告期内的净利润水平。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合法和非法两种形式。
合法的盈余管理通常基于会计准则和法规允许的做法,例如选择折旧方法、资产计提、收入确认等。
非法的盈余管理则是违反会计准则和法规的做法,并用于误导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
非法的盈余管理包括虚假报表、隐藏负债、虚增收入、滥用会计估计等。
盈余操纵的动机企业可能操纵盈余的动机种类繁多,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增加股价和市值:公司可能通过操纵盈余水平,以增加股价和市值,从而获得更高的融资能力和更好的融资条件。
2.达到盈余目标:管理层可能面临内外部压力,需要满足特定的盈余目标,以获得奖金、股票期权等激励措施。
3.避免违约和债务重组:公司可能通过盈余操纵来避免违约和债务重组,维护声誉和资信等级。
4.避税优惠:企业可能通过操纵盈余来获得税收优惠和减少税负。
盈余质量评价的指标评价盈余质量主要依据两个方面:盈余管理程度和质量。
1.盈余管理程度:盈余管理程度指衡量一个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的程度。
常见的指标包括盈余管理指数、盈余稳定性指标等。
2.盈余质量:盈余质量指衡量一个公司盈余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的程度。
常用指标包括盈余收益率、盈余变动率、能持续盈余能力等。
盈余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盈余质量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方法:1.财务比率分析: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比率,如盈余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等,来评估盈余质量。
如果公司的财务比率稳定且处于行业水平之上,说明盈余质量较高。
2.盈余质量模型:盈余质量模型基于回归分析和统计方法,通过分析财务数据和公司特征来预测盈余质量。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特征一、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或稳定其盈余目标而对财务数据进行操作和调整的行为。
盈余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是为了维持企业的股价、扩大财务报表上的利润和保持公司的经营前景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盈余管理在企业中普遍存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目的和形式,都使用盈余管理来影响其财务报表,尽管这种行为会影响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但如果其被良好地管理,对企业的收益也会有所帮助。
盈余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稳定收益、可预测收益、保持合法和诚实等。
二、盈余管理的特征1、与真实财务信息不一致。
盈余管理可以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报告进行操作,以优化其利润度。
这种操作可能会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呈现比实际情况更好的形象,例如,将未实现收益纳入收益单据。
2、盈余管理是有意的,存在预期。
盈余管理一般是有目的和预期的,尽管它在某些情况下是由意外因素引起的,而且可以使企业获得一些好处,但总体来说,这种做法是计划好的。
3、盈余管理是对财务报表的常规修正。
盈余管理并不是一种特定的行为,它是常规性质的行为。
企业会在其财务报表上进行一系列的修正和调整,从而使财务表现更有利于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4、披露盈余管理政策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盈余管理在企业中经常存在,但公司必须合法披露其盈余管理政策和原则,以消除因误导而引起投资者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诉讼风险。
5、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盈余管理会影响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并会导致财务报表不真实,这可能会使企业的股价下降,甚至面临执法部门的调查,从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三、盈余管理的分类盈余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收入管理:收入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改变收入时间、金额、方法或报告而进行的操作。
例如,当企业欲在特殊时间点上报更高的收益(如年底),它可以选择在那些期间使用一些财务技巧,如减少库存、销售折扣等方式,以增加收入。
2、支出管理:支出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改变支出时间、金额、方法或报告的方式来调整利润。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
盈余管理手段及对策盈余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公司对于盈余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以达到最大化股东权益的目的。
在盈余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和对策来保障盈余的稳定增长和合理分配,以及防止盈余被滥用或浪费。
本文将从盈余管理手段和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盈余管理手段1. 股利政策股利政策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接影响到股东收益和公司的稳定性。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股利政策来实现盈余合理分配和利用。
盈余较多时,可以适当增加现金股利或进行股息红利再投资计划,以提高股东收益和公司的财务实力;盈余不足时,则可以减少股利分配以保证公司的运营资金。
2. 固定资产投资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盈余的增值,而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盈余投资于固定资产,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盈余的合理增长。
3. 现金管理盈余管理还包括对现金的合理管理和利用,企业可以通过现金管理来保持盈余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企业可以建立现金规模和运营资金的合理比例,避免盈余过多导致现金积压,也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进行现金调剂,以保障企业正常经营。
4. 偿还债务盈余管理还包括对债务的管理,企业可以通过盈余偿还债务来降低财务风险和减少财务成本。
盈余较多时,可以适时偿还债务以减轻财务负担,提高信用等级,盈余不足时可以通过债务融资来补充流动资金,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
1. 设立盈余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盈余管理制度,明确盈余分配和利用的原则、决策程序和责任主体,以提高盈余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盈余管理制度应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盈余规模来确定,确保盈余合理分配和利用。
2. 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是盈余管理的重要对策,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于盈余的监督和管理。
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防范盈余滥用和浪费,提高盈余的使用效率和合理性。
3. 强化审计监督企业应加强对盈余的审计监督,确保盈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盈余管理是什么意思
盈余管理是什么意思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通过有意操纵盈余来粉饰或掩盖公司真实经济业绩的行为。
最早的盈余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应计项目的操纵,即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操纵盈余,管理层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或延迟确认费用来增加当期盈余。
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企业未来收益减少,激进的会计政策选择可能会引起监管机构的注意。
随后出现了真实活动操纵模型,是指通过故意安排真实交易来操纵收益,如提供价格折扣(或放宽信贷条款)、削减可自由支配的费用(如R&D费用)和生产过剩(以降低单位销售成本)。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很难被监管机构发现,缺点是改变了公司正常的经营决策,对公司未来的经营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还有利用线下物品管理收益的方法。
线下项目(非经常性项目)是指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以下的项目,即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线下项目操纵只是通过改变公司的损益来调整公司的净利润。
目前,分类转让盈余管理是一个热门话题。
是指故意对利润表中的项目进行错误分类以改变收益结构的行为,即把核心费用(营业费用)向下转移到非核心费用(非营业费用),把非核心收益(非营业收入)向上转移到核心收益(营业收入)。
不改变公司净利润,所以成本低,风险小。
但是,正是因为它只改变了营业利润,只有当报表使用者对不同质量的盈余(如永久性盈余和暂时性盈余)区别对待时,管理层才有动力进行分类转移操纵。
公司的盈余结构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对股票收益的解释力比总括盈余更强。
盈利结构在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方面具有更显著的预测力。
可持续性是衡量收益质量的重要指标。
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越强,盈利结构质量越高,盈利的可持续性也越高。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投资者对盈余操纵行为识别能力的提升,企业管理层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分类转移盈余方式,以迎合投资者预期和分析师预期,获得质押融资,以期达到公司ipo、市场定价等市场门槛要求。
财务管理之盈余管理
财务管理之盈余管理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在资产、利润等方面取得过剩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使用和管理盈余,以达到最佳的财务效益和持续发展的目标。
盈余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获得的超过实际需要的资产或利润。
在盈余管理中,企业需要考虑如何利用盈余进行再投资、分红、储备和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决策,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持续增长。
盈余管理的目标盈余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最大化股东权益,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通过合理管理盈余,企业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支持企业内部再投资:盈余可以作为企业资金来源,用于新项目的开发和投资,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2.分配适当的股息:通过分配股息,企业可以回报股东,增加股东的投资回报率,提高企业的企业形象和吸引力。
3.储备应对风险:保持适当的盈余储备可以为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经济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提供一定的应对能力,增强企业的抵抗力和稳定性。
4.偿还债务:利用盈余偿还债务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减少债务压力,提升企业的信用度和借贷能力。
盈余管理的方法1. 再投资再投资是指将部分或全部盈余用于新项目开发、资本扩充和业务增长等方面的投资活动。
通过再投资,企业可以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和实现更高的利润率。
再投资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投入新产品开发:将盈余用于研发新产品,扩展企业产品线,提高产品竞争力。
•扩大生产能力:盈余可用于购买新设备、增加生产线或扩大生产场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拓展市场份额:利用盈余进行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增加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再投资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确保投资项目具有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
2. 分红分红是指企业将部分盈余返还给股东,以回报股东对企业的投资。
分红可以通过现金分红和股票分红两种方式来实现。
•现金分红:企业以现金形式向股东支付股息。
现金分红可以是定期分红,也可以是特别分红,根据企业的盈余状况和对股东的回报承诺来决定。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汇报人:
2024-01-08
盈余管理概述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盈余管理的方法与手段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盈余管理的监管与治理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目录
盈余管理概述
01
定义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交易方式的选择,对财务报表进行调节,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特点
盈余管理具有合法性、有目的地干预财务报表、以及灵活运用会计政策和估计等特点。
维护企业形象
通过盈余管理,企业可以向外界传递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提升企业形象和投资者信心。
当前阶段,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盈余管理也呈现出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的趋势。同时,监管机构也在不断加强对于盈余管理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03
02
01
投资者保护
研究盈余管理对企业投资者的影响,探讨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因盈余管理而导致的投资风险。
市场有效性
研究盈余管理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市场有效性,降低因盈余管理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
资源配置效率
研究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探讨如何优化资源配置,防止因盈余管理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真实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实际经营活动来调节利润,例如改变销售策略、生产活动和投资等。
总结词
真实盈余管理涉及真实的经营活动,如改变价格折扣、延长保修期限、调整生产量等。这些活动会影响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如销售额、成本和现金流等。通过调整这些经营活动,企业可以影响报告的利润水平。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改变财务报表中不同类别的项目来调节利润。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财经大学双学位学士论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对策研究——以包钢稀土为例作者周丽系别会计学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会计10班学号112082123指导教师兰秀文内容提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包括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意义。
然后介绍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在文章的实证研究部分中,本文采用管理后盈余分布法,以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盈余水平的表征变量,通过分析盈余管理的频数分布情况,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分析。
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出了对策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净资产收益总资产收益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theory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Including the definiti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significanc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n the listing Corporation. Then it introduces the motivation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ing Corporation.n the main part of the artide,the part of empirical research,ROE and ROAare taken as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evel of surplus variables.And bring up the countermeasur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ing CorporationKey Words:Listed Company;Earnings Management;ROE;ROA目录一、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1)(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1)(二)盈余管理对企业的意义 (2)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3)(一)资本市场动机 (3)(二)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 (3)(三)政治成本动机 (4)(四)税收动机——避税动机 (4)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实证分析—以包钢稀土为例 (5)(一)样本选择及描述 (5)(二)研究假设 (6)(三)实证分析 (6)(四)分析结论 (8)四、对策 (9)(一)提高资金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9)(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9)(三)加强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披露 (9)(四)增加盈余管理的成本 (9)(五)改变终止上市公司挂牌交易、增发、配股的条件 (9)(六)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10)参考文献 (10)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对策研究——以包钢稀土为例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并且它是一个先在国外出现、盛行并继而进入中国的问题,而且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一旦出现,就表现出极强的中国特色。
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而言,一方面可以丰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促进现代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着更为理性的认识,投资者辨析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其披露的盈余信息的内涵,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使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一、盈余管理相关理论(一)盈余管理的概念目前,盈余管理的研究越来越普遍,尤其在会计学中。
但对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国内外尚未达成统一意见,各有不同的见解。
1.国外学者的观点从西方的会计文献来看,对盈余管理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观点:(1)美国会计学家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层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他的观点是将盈余管理的定义建立在会计数字是一种有用的信息基础之上,强调了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的最大化,认为盈余管理存在于对外披露过程的每一阶段,而且其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
(2)美国会计学教授Healy和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利用职业判断来变更财务报告,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
(3)美国William R. Scott 在其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投机主义行为,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他的观点认为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经营者在对一系列的会计政策进行选择时,会采用那些使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
2.国内学者的观点国内许多会计学者对盈余管理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围绕上述三种观点,形成了不同的、新的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1)孙铮、王跃堂(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运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
(2)顾兆峰(2000)认为,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管理,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
(3)魏明海(2000)认为,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从“信息观"的角度看待盈余管理更有意义。
(4)秦荣生(2001)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5)邹小凡、陈雪洁(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追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准,最终使得公司价值最大化。
(6)李吉栋(2006)认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报告人为获取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还包括那些能够影响会计盈余的政治游说活动等,该行为最终会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7)彭新嫒(2007)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会计原则的前提下,企业管理当局利用会计或非会计手段,利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或未涉及的领域以及会计原则的可选择性,借助一定的职业判断,有目的地选择更有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其目的是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影响那些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法律、法规及会计原则所允许的范围内,企业管理当局利用各种会计或非会计手段,利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或未涉及的领域以及会计原则的可选择性,运用一定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与其相关的辅助信息进行管理,最终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行为,其目的是误导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以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对企业的意义盈余管理对企业有俩方面的意义,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所以合理掌握盈余管理的度很重要。
1.适度的盈余管理对企业的意义(1)是有助于企业度过暂时的财务危机。
当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又急需投资资金时,往往采用利润前推措施。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度过财务难关,使企业能有充裕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2)是有助于企业减少契约成本。
持契约观(EfficientContracting Perspective)的学者指出,盈余管理可以降低契约成本。
他们认为,会计方法的选择同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契约订立形式一样,可以减少企业各方之间的契约成本,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
(3)是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
对于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实施利润平滑手段,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稳定的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价,也有助于股东达到财富最大化目标。
(4)是有助于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
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避税,进行税收筹划。
它能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既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又符合税法所蕴涵的政策导向。
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有益的选择。
2.过度的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弊端(1)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当盈余管理超过合理的限度时,就很容易转变为利润操纵,使会计信息失去相关性和可靠性。
(2)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许多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并未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而只是作为眼前的权宜之计。
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增加当期利润后,将使预期目标利润变得越来越大。
如果没有同时改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下一年度若达不到预期目标,为了维护企业形象和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只有更加变本加厉地进行盈余管理,甚至进行不合法的利润操纵和会计欺诈,最终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信心,导致企业的市场价值下降。
(3)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
过度的运用盈余管理,会因为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中国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细究起来,与各企业过分运用盈余管理手段也有一定关系。
如果因为每一个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加控制地进行盈余管理,那么,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一)资本市场动机资本市场动机源于资本市场对于公司会计信息的反应。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被投资者和财务分析师广泛的用来对股票估价,这使得管理当局产生利用盈余管理来影响公司股票价格表现的动机。
盈余越高的企业股价越高,盈利持续时间越长的企业股价越高,当盈利超出人们的预期,表现为分析师的预测,企业股价也升高。
在发达资本市场,公司能否达到分析师预测的盈利水平对于公司的股价具有显著的影响。
因此,在公司管理当局预计盈利水平无法达到各方面预期的盈利水平时,管理当局有动机利用盈余管理来虚增盈利以避免低于分析师的预测,这就产生了为了迎合分析师的预测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1.IPO动机中国证监会对申请上市、配股和增发新股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都有严格的规定,以使有限资金流向绩优上市公司。
财务包装作为公司在IPO之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司完全有可能在财务包装的过程中借助关联交易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
公司若能获准上市,不但可以提高其知名度又能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这也有利于管理层个人利益的增加和事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