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分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2024年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全册课件

2024年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全册课件

2024年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章节一:辛亥革命章节二:北洋军阀统治与护国运动章节三:国民大革命章节四:国共十年对峙2.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改革章节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章节六: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3.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关系章节七:晚清外交与民族危机章节八:民国时期的外交章节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掌握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观念,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3. 使学生认识到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改革、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关系。

2.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相关历史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背景。

2. 新课内容讲解: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讲解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重大事件,分析其历史意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改革: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进程,阐述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关系:分析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成就。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第六分册全册课件2. 内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改革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请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请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2. 答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制,为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华师大版历史第四册《英国革命》ppt

华师大版历史第四册《英国革命》ppt

方式者,皆为非法。
征税权
•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 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司法权
•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
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
保证了议会
《权利法案》的内容 哪些权力?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高中历史:《英国革命》课件4(华师大版第四分册)共40页

高中历史:《英国革命》课件4(华师大版第四分册)共40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高中历史:《英国革命》课 件4(华师大版第四分册)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2020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2020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020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108页 0125页 0142页 0174页 0176页 0194页 0196页 0217页 0219页 0248页 0277页 0306页 0335页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2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礼制规范 第二单元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第7课 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第9课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第三单元 先进思想理论与现代中国 第12课 毛泽东思想 第14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第15课 开埠之前的上海 第17课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19课 发展中的新上海 第20课 古代的史家与史籍 第22课 现代史学名家 第23课 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 第25课 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第26课 佛教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精选课件:4.2 圣雄甘地2(共28张PPT)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精选课件:4.2 圣雄甘地2(共28张PPT)
早期的思想和活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本课的重点) 印度民族之魂(评价)
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 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他 三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 争取民族独立。他一生中曾5次遇刺, 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1948年1月30 日,甘地被刺杀身亡,时年79岁。
一、“非暴力思想”是怎样炼成的?
经过
结果
第三次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19年4月13日,旁遮普的阿姆利则市二万多 群众举行抗议集会,遭到英国驻军血腥屠杀, 数百名群众丧生,另有千余人受伤。
罗拉特法
在没有逮捕状的情况下,可不经起诉而对认为具有 颠覆政府之嫌疑的任何印度人进行“预防性”逮捕 和搜查;不经审讯即可无限期拘押任何被捕的印度 人;被捕或被拘押的印度人不得聘请律师、证人和 辩护人;……当局可以限制群众集会规模,有权命 令有碍社会治安的“危险人物”到当局指定的地点 居住;……警方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
罗拉特法(1919.3)
“文明不服从运动” 停止运动 阿姆利则惨案(1919.4.13) 首次提出“不合作”
严重暴力,甘地绝食,停止运动,甘地入狱 (1922)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第一、1929年国大党通过了实现印度完全独 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 第二、 “食盐专营法” 2、过程
甘地发动“食盐进军”,开始第二次不合作运动
二战后英国被迫同意印 度独立。1947《蒙巴 顿方案》,印度分为印、 巴两个独立国家。
甘地的人生结局
在实现祖国独立 后,晚年还为消除种姓制 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 教之间的纷争而斗争,致 力于调解印度各个教派的 矛盾,主张各派合作。
晚年的甘地
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印度教的狂热分 子刺杀,时年79岁。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精选课件:4.2 圣雄甘地2(共17张PPT)

高二人教版历史选修四精选课件:4.2 圣雄甘地2(共17张PPT)

一、独特的思想
材料一:让我们来看看非暴力抵抗主义的力量所在。顾名 思义,它的力量在于对真理坚韧不拔的追求。这种真理, 用强有力的字眼来表达就是爱。爱的法则要求我们不要 以怨报怨,以暴力对暴力,而要……以德报怨。 —— 甘地《论非暴力》 材料二:甘地认为,“以牙还牙”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 人类丧失理智。人们不能砍掉别人的脑袋强迫他改变信 仰,不能用枪弹穿透别人的心脏来强行灌输仁爱之心。 暴力只能孕育暴力,应当以仁慈来改造人类。 ——选自岳麓版教材 材料三: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 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 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 ——甘地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圣雄甘地
一、独特的思想——甘地主义 二、独特的斗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三、独特的魅力——甘地印象
一、独特的思想
甘地主义
①哲学思想: 宗教泛爱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想结合的政治哲学 (有利于团结印度不同种族、信仰、民族的人们共同反对 殖民统治) ②政治主张:非暴力不合作: 以不合作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 以非暴力限制群众的斗争,反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③经济思想: 提倡手工纺织,发展民族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和经济 侵略 (崇尚印度古老文明,反对西方近代的物质文明)。 ④社会思想: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 人人团结、小生产者互助平等。
护了印度的民族经济 ——印度总督欧文 体现了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 时 间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
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战后
一战后(1919-1922) 1930年
原 罗拉特法案阿姆利 英国在印度实行 因 则惨案(导火线)
“食盐专卖法”
二战后,英国殖民势力 的衰落

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册《第二次工业革命》word教案

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册《第二次工业革命》word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 07/27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课时安排】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世界各地区各国联系的加强,相对距离的缩短,主要得益于先进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比如汽车、电车、飞机、远洋轮船等。

还有电讯事业的发展电报电话等,这些都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进入第四章第一节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复习。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探究一下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在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探究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背景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联系初中的历史知识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想一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兴起的?体会:——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创新和发明的政治保障。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2、资本-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3、技术-工场手工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知识;4、劳动力—圈地运动获得自由劳动力。

5、市场-先后打败西、荷、法,成为“日不落”的世界殖民帝国,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必要性条件或推动力)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以上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即,制度确立、资本积累、劳动力、技术和市场的形成。

下面具体介绍: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电磁学成就);3、资金-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4、劳动力—俄美等国进行改革或革命获得自由劳动力。

5、市场-德、美、意、日等国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探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发明:1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70年代电开始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爱迪生-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乃至电视出现,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现在的信息时代仍属于电气时代,没有电的情形电器形同乌有,我们有时很有体会。

华东师大版高二历史下册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课件

华东师大版高二历史下册第4课《文艺复兴与宗教》课件

学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如哥 支持西方合法君主的那种带有
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发 宗教色彩的忠诚,而是个人的
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自 声望,才能和心机组成的叛乱。
制望远镜观察天体等。
这种精神常常表现出肆无忌惮
的利己主义。
天主教内有圆满得救方法,传讲正确和完整信仰, 有圆满圣事生活,所以在天主教里的人才能得救
人是神的附属 为信仰而生活
中世纪的表情
夏特尔大教堂雕塑 雕塑《安东尼.奥索》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 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 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幕纱是 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 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雅·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雅典学园
思考
文艺复兴纯粹就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么?
那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呢?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 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幕纱是由信仰、幻想 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民族国家 君主专制
政治
宗教改革
文化
文艺复兴
资本主义的兴起 经济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活动
对外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神学阴影笼罩下黑暗的中世纪
中世纪神学观念:
原罪说:亚当、夏娃偷吃禁果, 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 其逐出伊甸园,罚其在满是荆棘 和蒺藜的大地上终身劳苦。
赎罪说:人间不是幸福,人只有 抑制自己的情欲和欢乐,忏悔错 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 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

华师大版 上海高中教材《高中历史》 1-7册整理

《高中历史》Beta 1第一章:世界古代史第一节:古代东方考点: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A)两河流域是指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中下游区域,东临伊朗,西临阿拉伯大沙漠,北极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相当于今日之伊拉克,在希腊语中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处于亚非欧交界处。

考点: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A)一.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引起书写笔画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

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这种文字,它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二.《吉尔伽美什》《吉尔伽美什》是古代流域的著名史诗,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版文书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字作品之一。

考点:《汉穆拉比法典》(B)背景: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

他在位期间逐渐统一了两河流域,国力臻于极盛,古代两河流域也随之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目的:更有效的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内容与价值:《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不是第一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制价值)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了各个阶层的义务,严厉惩罚各种社会犯罪。

(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文献。

法典保留了诸如神明裁决,同态复仇等原始习惯法的部分内容,但同时也否定了血亲复仇,私人报复,抢婚等原始风俗的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法典一再强调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严禁奴隶逃亡和藏匿奴隶,倒卖奴隶的行为,充分显示出法典的时代特征。

考点: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A)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的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着所有军队,掌握着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5.1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教学目标]1. 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和重要成果;知道垄断资本的含义。

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爆发的原因;理解大企业与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垄断资本出现的影响。

2.引领学生阅读教材(包括插图和小字史料等),培养学生学习教材、挖掘教材资源的方法;把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较,让学生初步掌握比较的分析方法;对垄断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具有历史分析的习惯与能力。

3.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使学生领会到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让学生正确对待新事物,既要肯定它的积极面,又要看到它的消极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与难点]重点:电力时代难点:垄断组织说明:1. 电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象征,电能的广泛使用推动着与电相关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由于电能的出现,推动新材料、新兴工业部门等相继出现,这不但构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也凸现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2. 垄断资本是新科技广泛运用到生产中而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为适应生产力高度发展而实行的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它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利于中小企业参与竞争,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这些道理中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假如你家停电一天甚至更长时间会带来什么?2. 电力时代的来临出示材料一:选取教材中1900年巴黎展览会图片,及教材小字部分一家报纸对这次展览的评价的引文。

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完成教学:1)很显然,这里的空格(教师在制作PPT 时,在原文中拉掉“电”字,改为一个空格)应填什么?从这字里行间透射出当时的人们对电的出现是怎样的心情?2)电作为新能源是何时被人类推广的?与哪些科学家的贡献分不开?3)出现照片中“展现出耀眼光芒”的场景,最早应该出现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为何不会出现在像中国这样曾创造辉煌文明的东方古国?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仅仅是在电力方面取得成就吗?还有哪些具体成就?出示材料二:伍尔沃斯大厦、“没有马的马车”两幅图片。

上海历史高考华师大版课本_第四册整理

上海历史高考华师大版课本_第四册整理

历史第四分册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一、百年战争的影响●英国:战败后,英国统治阶级无力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日趋明显。

●法国:战争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也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1、形成时间:15世纪末2、形成要素●英国:⑴政治:英国封建贵族在内战(“玫瑰战争”)中实力丧失殆尽,再也没有力量与王权对抗。

⑵经济:商品经济活跃,各地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统一市场由此形成;伦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⑶文化: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成为英国的民族语言。

●法国:⑴政治:百年战争结束后,法国王室集中全力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治统一。

⑵经济:战后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推动了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⑶文化:以巴黎方言为基础的法语成为全国通用语。

三、君主专制1、形成背景:民族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社会各阶级大多支持加强皇权。

2、评价:君主专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第3课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1、西欧商品货币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黄金;2、盛赞东方富庶和繁华的《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传;3、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地圆说、指南针)二、新航路开辟的简况(15、16世纪之交)●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

●[葡] 迪亚士——绕过非洲最南端,发现好望角;达·伽马——抵达印度,开通亚欧航路;[西] 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欧美航路;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3、商贸中心从地中海沿岸移至大西洋沿岸;4、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华师大版高三历史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26页 0028页 0045页 0062页 0064页 0066页 0100页 0162页 0164页 0202页 0204页 0238页 0240页 0242页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2课 宋明理学 第4课 礼制规范 第二单元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第7课 新文化运动的勃兴 第9课 科技与文化的发展 第三单元 先进思想理论与现代中国 第12课 毛泽东思想 第14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第15课 开埠之前的上海 第17课 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 第19课 发展中的新上海 第20课 古代的史家与史籍 第22课 现代史学名家 第23课 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 第25课 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第26课 佛教

上海华师大版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归纳

上海华师大版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归纳

第四分册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英、法等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猛力冲击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对摧毁封建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君主专制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时间:15世纪下半叶影响:为强化王权,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与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新航路的开辟原因:《马可·波罗行记》引发的西欧人对东方财富的追求欲望;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破坏时间国家人物航线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葡萄牙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最南端达·伽马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航路西班牙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麦哲伦环球航行影响: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国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开始了西欧的早期殖民活动,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给亚非美人民带来空前浩劫。

文艺复兴:意大利,14-16世纪内容: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天主教会及神学理论,在文学艺术和思想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宗教改革:德国,马丁·路德意义:宗教改革打击了教皇和天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单元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专制王权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欧美大陆新生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向封建专制统治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先后爆发了英国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它们以排山倒海之势给旧统治以致命打击,在欧美主要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高中历史总复习课件(1)(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高中历史总复习课件(1)(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三.疑点和难点
1.英、美、法三国革命的评价
2.“雅各宾专政”是否为恐怖统治? 3.美利坚民族的形成问题
第四单元
一、内容要点
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 思主义
1. 欧洲主要国家工业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思潮 和社会主义运动——空想社会主义及其社会 改良的实践活动 2. 社会主义思潮当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 作为社会主义实践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 一次尝试——巴黎公社
第二单元 17~18世纪资产阶 级革命
编写说明
一.内容要点 1.英、美、法三国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确 立及其差异性 2. 重要历史文献的释读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3.思想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二.亮点新意
1.在内容上,尽量避开与中学教材的简单重复 2.立足于文献解读历史 3.在“启蒙运动”一课中,通过小字介绍法国 主要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和贡献后,侧重归纳 他们的共性观点。 4.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重点分析了英 国与北美殖民地矛盾所在、邦联与联邦两种 制度的差异。
二、亮点和新意
1. 对空想社会主义,在阐明其诞生的历史条件 的基础上,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地位,包括作 用和局限 2.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 想主张和改良试验,客观地概述
3. 阐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 的历史条件。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作用和 地位。 4. 巴黎公社具有历史创举性的措施,这些措施 体现的高度原则性
第五单元
一、内容要点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 形成
1.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发展 以及工业文明的新一轮扩张,最后形成的世 界大格局 2. 这个时期的主要西方国家自身内部发展的历 史。突出美国、德国、俄国和日本四个新兴 国家。 3. 在全球范围,新老列强势力既汇合成“体 系”,又由于各自具体情况、利益不同,形 成对抗和冲突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试验本)全册优质件【完整版】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试验本)全册优质件【完整版】

皇室结束了封建战争,废除了五花八 门的地方自治权,因为这些政权都有各自 的关税、法律、衡量制和货币。迟至14世 纪末,在易北河旁边有35个征税站,在莱 茵河两岸有60多个,在塞纳河一带也有数 个,如果载船货物沿塞纳河行驶200英里, 所费的将是所载货物的一半。因此消除这 些国内壁垒显然是对企业主的一大恩惠。
绵羊本来是很 驯服的,所欲无多, 现在它们却变得很 贪婪和凶狠,甚至 要把人吃掉,它们 要踏平我们的田野、 住宅和城市。
——托马斯· 莫尔
结果: (1)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和 不幸; (2)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
资本原始积累的概念
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 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 离,马克思将这一历史进程称 为资本原始积累。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 主专制。 原因: ①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 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 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 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 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 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手工工场 帮工、学徒
富裕工匠
雇 主 商人包买主 破产工匠 小生产者 工雇 人佣
雇佣关系
材料分析
16世纪初年,英国人约翰。温契康伯开办了一个 规模庞大的毛纺织手工工场,雇工数百人。16世纪末 年,有人为他写了一本传记,其中的一首诗详细描述 了这个手工工场的劳动场景: 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 长行。……附近又一室,少女二百人。小袄红似花, 头巾白若银。少女体轻盈,纺绩辛且勤。……户外又 一室,贫儿一百五。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彼皆 窭人子,终日不得息。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场 中供酒饭,饮食皆于是。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 各自施妙技,天衣真无缝。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 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扞制匠,将呢折成 匹……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2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3页 0093页 0095页 0126页 0157页 0221页 0254页 0287页 0320页 0345页 0370页 0395页 0443页 0445页 0509页 0542页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第二节 斯宾诺莎和洛克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第二章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殊死斗争 第二节 议会与国王的冲突 第四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第一节 美国的《独立宣言》 第三节 中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节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第三节 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 第五章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第二节 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复辟王朝的统治和七月王朝 第六节 法兰西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 第一节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 和“中体西 第三节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第五节 清朝专制统治的危机与中国立宪派的兴起 第七章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第一章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2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 论
最新北师大版高二历史选修2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四分册课件: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

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四分册课件:第三单元工业社会的来

(2)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的大规模开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 自由劳动力。
(3)资本条件:圈地运动、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 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4)技术条件:英国发达的工场手工业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 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工业革命的过程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要成就: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化加速
材料5
在农业社会,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白天和黑夜作息的分界,日出和日落是 时间的尺度。工业化以后,劳动者不再按照自 然界的昼夜交替或人体的生物钟作息,而是完 全服从于资本的需要和机器的要求。日出日落 失去意义,钟表应运而生,人们的时间观念一 下强了起来。田园诗般的悠闲生活结束了,取 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紧张生活。
1871年
材料3 新生的工业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 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 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 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阶级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材料4 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的 52%,1890年占90%,英国城市化 规模以空前速度发展。
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
瓦特的万能蒸汽机 新能源和新材料:煤炭和钢铁 斯蒂芬逊的蒸汽机车 铁路的修建
1764年,哈格里夫斯 发明 “珍妮机”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1771年,阿克莱特建水力纺纱厂 ——现代工厂诞生
英国早期水力纺纱厂
1782年,瓦特研制 “万能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 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 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