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新教材)粤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新教材)粤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常见的物体第1课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认识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3. 探究实践: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态度责任:培养学生对科学观察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2. 难点: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物体,并能准确描述物体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体图片,如苹果、铅笔、书本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1)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师拿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苹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 让学生分组观察其他物体,如铅笔、书本、橡皮等,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2)观察物体的方法- 教师示范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等方法观察物体,并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方法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哪些特征。
- 学生分组实践,运用不同的方法观察物体,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让学生通过摸、闻等方法猜出物体的名称。
(2)展示一些物体的局部图片,让学生猜出物体的名称,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4. 课堂总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物体的特征。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第2课物体的分类一、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1)认识不同物体的特征。
(2)学会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 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提高观察能力。
(2)经历分类活动,培养分类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科学态度(1)对分类活动充满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新教材)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走进大自然”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大自然”中的第1课。
选择“走进大自然”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大自然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
本课引导学生从观察大自然开始,关注身边神奇的自然现象。
围绕大自然中常见的景象或事物展开,以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
本课由一个活动组成。
活动“大自然中有什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大自然中丰富多样的自然景物。
通过观察,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能对大自然的景物产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愿意分享、懂得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将对学生系统学习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经历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自然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大自然的景物,对某些自然景物会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区别、自然世界的组成等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走进大自然”是本单元的开篇课,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
教师应在学生对自然世界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是由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初步培养科学学习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策略1.从教的方面来说,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展开活动;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为保证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和方法指导等。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观察。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和概念,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
1. 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物质的变化
4. 地球与宇宙
5. 安全常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生命体的基本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难点:物质的变化、地球与宇宙。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投影仪
2. 教学软件
3. 实验器材
4. 教学挂图
五、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等活动。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
2. 讲授新课:结合多媒体资源,讲解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观察、提问、练习等。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3. 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八、作业布置
1. 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记录下来。
2. 完成教学软件中的课后练习。
最新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版
2020年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版小学(一年级科学)教案年级:一年级首备人:修改人:教学进度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3年级:一年级首备人:吴敏婷修改人: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31、体验大自然出现大自然三字,认读大自然三字。
大自然是指什么?大自然里有些什么景物?播放大自然画面,欣赏大自然的大容量,在美景。
人生活在什么地方?2、进入课文亲亲大自然(1)照片欣赏在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按顺序说出照片上地一些美丽景物(蓝天、白云、群山、草地、牛马、鲜花)找一找大自然在一年四季中的美景。
(大自然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大自然的一年四季都很美丽)(2)看图走进大自然:小朋友在大自然里做什么?抱抱大树,看看小鸟,和小鸟说说话,捧捧小河的水???????(3)你能用什么方法亲亲大自然?(为它捡去一些垃圾,保护小鸟,爱护小树,躺在大地上闻一闻大地的气息,听听大地的呼唤,看看小河的水,河中的鱼,)体会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和必需的物质财富。
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吗?说说照片上拍得是什么时候的季节?你认为大自然什么时候最美丽?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3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3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3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3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32.小结:老师知道你们一定会有很多很多好奇的问题,你们想知道它们的答案吗?先将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写在问题卡片上,并带着它去探索。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间一定也会产生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
五、好奇总动员(3分钟)1、老师每天用黑板刷,发现了它给我带来了许多的不便,老师就想:(课件出示)⑴黑板刷能不能制作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呢?⑵黑板刷能否将粉尘吸进去呢?……2、请大家像老师一样,选取身边的某一物品或现象,提出你们的问题。
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广东版粤教版第1课《清清的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清清的水》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1课。
本课从自然界到身边让学生认识水,先让学生说说自然界里哪里见过水,从而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
接着再通过与茶水的特征对比来认识清水的特征,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是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是“自然界的水”。
本活动先让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水,然后进行交流,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
活动2是“观察一杯水”,在知道了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后,我们就来观察一杯水,了解水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之一,但他们很少会去关注水的特征,并且对水的一些特征,如没有颜色,常常存在迷思概念。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的时候已经学会用眼看、鼻闻、舌尝、耳听、手摸的方法观察物体,本课让学生使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水,是对观察方法使用的再次巩固。
三、教学策略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展示多幅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
课前让学生收集旅游时曾拍摄过的自然界水的照片,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充分交流在自然界哪里见过水。
2.从学的方面来说,一年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所以通过解密暗瓶,激发探究乐趣。
把清水与茶水倒入不透明的瓶子里,让学生猜猜哪瓶是清水,哪瓶是茶水,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驱动他们调用多种感觉器官来对清水与茶水进行观察和比较,体现了学生研究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1.晓得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能说出在哪里见过水。
2.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3.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套教案(目录)1、走进大自然2、我有好奇心3、我们来观察4、学会运用工具5、常见的水果和蔬菜6、美味的水果7、蔬菜长在哪里8、各种各样的玩具9、彩笔和铅笔10、常见的尺子11、凉爽的秋天12、寒冷的冬天13、温暖的春天14、炎热的夏天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的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大自然是美丽的,也是神奇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吧;师:(板书)《走进大自然》。
二、神奇美丽的大自然:师: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物的图片,向同学们进行介绍;生:认真倾听;师:听了我的介绍,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真好,听了大家的感受,可以看出来大家都是热爱大自然的人;师:大自然是美丽神奇的,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三、说说你眼中你的大自然:师:请大家给别人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大自然;生:积极举手发言;师总结:大家说的真好,从你们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你们对生活的热爱,你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师: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做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课我有好奇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的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大自然是美丽的,也是奇妙无比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奇特奥妙的大自然吧;师:(板书)《我有好奇心》。
二、说说你的想法:师:课件出示课本第2页的4幅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说说自己的想法;生:积极举手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师:大家说的真好,听了大家的感受,可以看出来大家都是有独立见解的孩子;三、提出你的问题:师:请大家观察你的周围,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生:认真观察后,积极举手上台发言;师总结:大家说的真好,从你们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师: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做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3课我们来观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去感知物体;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物体的感知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的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我们观察物体时,不仅可以用眼睛去观察,还能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去感知;师:(板书)《我们来观察》。
粤教版小学一年科学教案全册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共2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甚至爱上自然。
2 、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4 、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具】PPT 【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 、师生问好,坐姿规范,保证课堂高效进行。
2 、学生点到,安全第一。
二、课堂进行时:翻开书本,读标题:走进大自然。
问:什么是大自然?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点名回答。
师:水、空气、山脉、河流、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都属于大自然的范畴,研究大自然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
问:我是不是大自然?生争议中。
师:简单的叙说地球的产生,人类的演变,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
问: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那么我们作为人类,是否应该尊重大自然呢?生翻开书本看第2、3 页(3 分钟左右)问:河水是从哪里来?问:花儿是不是都有香味的?(答:当然不是,地球上有20 多万种开花的植物,但能散发出香味的只占有一小部分,有的花还很臭呢,比如说鱼腥草等。
)问:书上还有什么?我们一点一点来看。
师:瀑布,解释瀑布的形成以及世界著名的几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
茶花:别名叫做山茶花,颜色有红、百、紫、黄等颜色,甚至有彩色的。
属于“十大名花” 中的第八,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品种多达2000 种,中国有其中的300 多种。
翠鸟:吃鱼和甲壳类等多种昆虫,世界上有15 种,中国仅有3 种,分别是:班头、蓝耳、普通三类。
珊瑚:是一种动物,可用作装饰品,也可以药用。
鱼:现在大约有32000 多种,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适当给孩子带入脊椎动物的定义,但不要太深)。
吃鱼可以健脑、补钙、养血、防畸变等。
特殊的鱼有:世界上最快的是旗鱼;会飞的鱼是燕鳐鱼;会走路的鱼是龟壳攀鲈;会发声的鱼有康吉鲤、电鲶、箱鲀、海马等;会发电的鱼有电鳝、电鲶、电鳗。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目录第1单元水和空气1清清的水教材分析《清清的水》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1课。
本课从自然界到身边让学生认识水,先让学生说说自然界里哪里见过水,从而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
接着再通过与茶水的特征对比来认识清水的特征,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是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
学情分析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之一,但他们很少会去关注水的特征,并且对水的一些特征,如没有颜色,常常存在迷思概念。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的时候已经学会用眼看、鼻闻、舌尝、耳听、手摸的方法观察物体,本课让学生使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水,是对观察方法使用的再次巩固。
教学策略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展示多幅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
课前让学生收集旅游时曾拍摄过的自然界水的照片,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充分交流在自然界哪里见过水。
2.从学的方面来说,一年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所以通过解密暗瓶,激发探究兴趣。
把清水与茶水倒入不透明的瓶子里,让学生猜猜哪瓶是清水,哪瓶是茶水,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驱动他们调用多种感觉器官来对清水与茶水进行观察和比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1.知道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能说出在哪里见过水。
2.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3.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教学准备有关水的各种图片、一杯清水、一杯茶水、一杯牛奶。
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妍妍、波波在动物园里参观,他们看见有三匹马在岸边喝水。
问题:动物园里的马有人工喂水,那野外的动物去哪找水呢?交流:动物可以到自然界的哪里找水喝?媒体:出示本课课题:“清清的水”。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目录第1单元水和空气1清清的水教材分析《清清的水》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1课。
本课从自然界到身边让学生认识水,先让学生说说自然界里哪里见过水,从而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
接着再通过与茶水的特征对比来认识清水的特征,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是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
学情分析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之一,但他们很少会去关注水的特征,并且对水的一些特征,如没有颜色,常常存在迷思概念。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的时候已经学会用眼看、鼻闻、舌尝、耳听、手摸的方法观察物体,本课让学生使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水,是对观察方法使用的再次巩固。
教学策略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展示多幅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
课前让学生收集旅游时曾拍摄过的自然界水的照片,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充分交流在自然界哪里见过水。
2.从学的方面来说,一年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所以通过解密暗瓶,激发探究兴趣。
把清水与茶水倒入不透明的瓶子里,让学生猜猜哪瓶是清水,哪瓶是茶水,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驱动他们调用多种感觉器官来对清水与茶水进行观察和比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1.知道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能说出在哪里见过水。
2.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3.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教学准备有关水的各种图片、一杯清水、一杯茶水、一杯牛奶。
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妍妍、波波在动物园里参观,他们看见有三匹马在岸边喝水。
问题:动物园里的马有人工喂水,那野外的动物去哪找水呢?交流:动物可以到自然界的哪里找水喝?媒体:出示本课课题:“清清的水”。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教学设计课题走进大自然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一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2.知道大自然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和植物。
科学探究:1.通过对身边环境的观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2.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自然事物所得到的的信息,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自然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有趣。
懂得热爱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重点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难点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自然事物所得到的的信息,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学生春游图片,提出问题:小草是什么颜色的?美丽的花朵是什么味?河水是从哪里来的?河水为什么会流动?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吧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看图说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步引导学生将知识说出来讲授新课一.活动:大自然中有什么1.分好小组,说一说,大自然中有什么?2.引导学生展示交流:(1)展示图片:1.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大自然中有什么2.展示交流:(1)在大自然中,有河流、山脉、海洋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学习的参与度问题设置先请同(2)展示中国山河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知道中国哪些河流,哪些山脉,哪些海洋?(3)图片展示——感受黄河的壮观(4)图片展示——感受长江的壮观(5)中国的山脉景观(6)美丽海洋(7)大自然中还有我们常见的森林、草原、阳光3.在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呢?(1)小组内再说一说(2)展示图片: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二.大自然中有哪些有趣的自然现(2)说一说:在中国的大地上有长江、黄河等大河在中国的大地上有喜马拉雅山脉、天山等大山(3)黄河——母亲河,中国第二大河黄河是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流—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说法(4)长江著名景观——三峡感受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新教材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常见的物体第1课观察物体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方法,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
o能够描述所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实际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o引导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发展空间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观察物体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探索精神。
o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o掌握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方法。
o描述物体的基本特征。
2.难点o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不同表现。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让学生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物体。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o提问:你是怎么猜到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的重要性。
2.观察物体的方法o引导学生回忆可以用哪些感官来观察物体。
(眼睛看、手摸、耳朵听等)o组织学生分组观察一个简单的物体,如苹果、铅笔等,让他们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物体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o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
3.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o展示一个玩具小熊,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描述看到的样子。
o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会不同。
o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其他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进一步体会这一现象。
4.观察物体的特征o发放一些不同的物体,如球、正方体、长方体等。
o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o小组交流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5.总结拓展o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方法和重要性。
o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用所学方法描述它们的特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还培养了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走进大自然”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大自然”中的第1课。
选择“走进大自然”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大自然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
本课引导学生从观察大自然开始,关注身边神奇的自然现象。
围绕大自然中常见的景象或事物展开,以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
本课由一个活动组成。
活动“大自然中有什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大自然中丰富多样的自然景物。
通过观察,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能对大自然的景物产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愿意分享、懂得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将对学生系统学习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经历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自然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大自然的景物,对某些自然景物会有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区别、自然世界的组成等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走进大自然”是本单元的开篇课,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
教师应在学生对自然世界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是由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初步培养科学学习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策略1.从教的方面来说,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展开活动;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为保证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和方法指导等。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观察。
粤教科技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粤教科技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清清的水教学设计黑龙江省同江市第一小学刘正学一、教材分析:清清的水是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一课。
本课从自然界到身边让学生认识水,先让学生说说自然界里哪里见过水,从而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
接着再通过与茶水的特征对比来认识清水的特征,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是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是“自然界的水”。
本活动先让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水,然后进行交流,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
活动2是“观察一杯水”,在知道了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后,我们就来观察一杯水,了解水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之一,但他们很少会去关注水的特征,并且对水的一些特征,如没有颜色,常常存在迷思概念。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的时候已经学会用眼看、鼻闻、舌尝、耳听、手摸的方法观察物体,本课让学生使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水,是对观察方法使用的再次巩固。
三、教法:本课通过展示多幅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
课前让学生收集旅游时曾拍摄过的自然界水的照片,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充分交流在自然界哪里见过水。
把清水与茶水倒入不透明的瓶子里,让学生猜猜哪瓶是清水,哪瓶是茶水,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驱动他们调用多种感觉器官来对清水与茶水进行观察和比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1.知道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能说出在哪里见过水。
2.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3.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五、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是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六、教学准备:有关水的各种图片、一杯清水、一杯茶水、一杯牛奶。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
妍妍、波波在动物园里参观,他们看见有三匹马在岸边喝水。
提出问题:动物园里的马有人工喂水,那野外的动物去哪找水呢?师生交流:动物可以到自然界的哪里找水喝?出示课题:清清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共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甚至爱上自然。
2、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
3、让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4、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具】PPT【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师生问好,坐姿规范,保证课堂高效进行。
2、学生点到,安全第一。
二、课堂进行时:翻开书本,读标题:走进大自然。
问:什么是大自然?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点名回答。
师:水、空气、山脉、河流、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都属于大自然的范畴,研究大自然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
问:我是不是大自然?生争议中。
师:简单的叙说地球的产生,人类的演变,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
问: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那么我们作为人类,是否应该尊重大自然呢?生翻开书本看第2、3页(3分钟左右)问:河水是从哪里来?问:花儿是不是都有香味的?(答:当然不是,地球上有2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但能散发出香味的只占有一小部分,有的花还很臭呢,比如说鱼腥草等。
)问:书上还有什么?我们一点一点来看。
师:瀑布,解释瀑布的形成以及世界著名的几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
茶花:别名叫做山茶花,颜色有红、百、紫、黄等颜色,甚至有彩色的。
属于“十大名花”中的第八,世界名贵花木之一。
品种多达2000种,中国有其中的300多种。
翠鸟:吃鱼和甲壳类等多种昆虫,世界上有15种,中国仅有3种,分别是:班头、蓝耳、普通三类。
珊瑚:是一种动物,可用作装饰品,也可以药用。
鱼:现在大约有32000多种,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适当给孩子带入脊椎动物的定义,但不要太深)。
吃鱼可以健脑、补钙、养血、防畸变等。
特殊的鱼有:世界上最快的是旗鱼;会飞的鱼是燕鳐鱼;会走路的鱼是龟壳攀鲈;会发声的鱼有康吉鲤、电鲶、箱鲀、海马等;会发电的鱼有电鳝、电鲶、电鳗。
电鳐等;会发光的鱼有:带鱼、龙头鱼、烛光鱼等。
世界十大天然石拱:美国——虹桥(世界最大)、德里克特拱门英国——杜德尔门中国——仙人桥、阳朔月亮山、西普顿石拱门法国——普安特石拱桥澳大利亚——伦敦拱马其他——蔚蓝之窗猪笼草:野生的共有170多种,广东只有一种,园艺种有1000多种。
火山: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
分类:活火山——指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喷发,旺盛时期死火山——指曾经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
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
三、小结:【布置作业】1、巩固今天所学。
2、与家长和朋友分享今天所学。
3、查找有关星星的故事。
【板书设计】1.走进大自然一、大自然:二:瀑布:茶花:翠鸟珊瑚:鱼:天然石拱:火山:教学反思:第二课《我有好奇心》教学目标: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物体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感受探究的乐趣。
2、了解温室里的石头、自然中的鸟儿、蜻蜓、彩虹和其他。
3、通过对自然的感知及描述,使他们感到好奇。
4、通过对温室里奇怪的“石头”的观察,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温室里的石头、自然中的鸟儿、蜻蜓、彩虹和其他。
难点:通过对温室里奇怪的“石头”的观察,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提出质疑1、课件出示《温室里奇怪的石头》图片,引导学生质疑。
2、孩子们,知道吗?当你在对这幅图片提出疑问的时候,你就觉得好奇了。
二、细心观察,说说稀奇事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看课件(课件出示:宝贵的好奇心)板书:好奇心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宝贵的好奇心,那么我们身边有那些现象会让我们好奇呢?(1)师课件出示课前收集的奇怪事:1、蜗牛遇到盐巴会变成水2、鳄鱼吃饭的时候会掉眼泪3、把蚯蚓切成两段,它不会死,反而两端还会重新长出来三、讲故事,感受名人的好奇心1、师给孩子们讲爱迪生的故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讲下面名人(课前收集)故事,感受名人的好奇心。
(1)摩尔根——在抽屉里养一窝小老鼠会怎样?(2)李四光——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大石头呢?(3)鲁班——茅草为什么会割破手指呢?(4)达尔文————甲虫能吃吗?四、读名人名言五、活动1、2:打开课本第4页。
温室里为什么要种一盆石头?(3)汇报小结1、美观;2、可以如果植物的花粉传递到那盆石头里,有可能长出新植物;3、。
生石花是番杏科生石花属多肉植物的总称,茎很短。
3-4年生的生石花秋季从对生叶的中间缝隙中开出黄、白、粉等色花朵,多在下午开放,傍晚闭合,次日午后又开,单朵花可开3-7天。
开花时花朵几乎将整个植株都盖住。
异株授粉花谢后结出果实,可收获非常细小的种子。
说说自己身边奇怪的事:1、蜻蜓有几只脚呢?2、鸟儿为什么能在空中飞翔?3、什么时候能见到彩虹?4、……小结:希望你们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能记住这些名人以及他们提出的问题。
因为他们就是对这些寻常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才会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作业布置 1、记住爱迪生等伟大发明家的发现; 2、选择身边的某一样物品或者是现象提出你的问题,在问题卡片上完成。
七、课堂回顾(2分钟)用心观察——产生好奇——提出问题——实践探索——发明家板书设计我有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第一步提出问题教学反思:第三课我们来观察教学目标:(1)知道并简单的认识眼、耳、鼻、舌都是感觉器官。
(2)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观察身边的物体。
(3)学会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4)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物体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感受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感觉器官的特征和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PPT、水果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1:我们的感觉器官展示图片资料,学生进行观察教师讲解:这是一幅西红柿的图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
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质疑:你能发现图中哪些西红柿成熟了吗?它们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发现的?(你是用身体的哪个器官发现的)学生汇报师展示眼睛的图片资料并进行简单的介绍师引导学生说出西红柿的味道,进而引出舌头这个感觉器官师展示舌头的图片资料并进行简单的介绍提醒学生注意:未知的物品不要随意闻和尝。
继续展示图片资料,与学生一起认识鼻子和耳朵的简单特征师小结:通过师生齐回答巩固每个感觉器官的特征和作用。
活动2:观察香瓜教师引导提问:师通过四个小组分别:眼睛、鼻子、耳朵和舌头来观察香瓜的外观、气味和味道特征学生结合上面学会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香瓜的特征。
教学总结: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每个不同的感觉器官都用不同的作用。
观察是有目的的,观察有多种方法和手段。
再次强调,对于我们熟悉的、没有任何危害性的物体,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否则将可能会对自身造成危害。
布置作业:(1)和父母一起学习“皮肤”这个感觉器官的特征和作用(2)和父母分享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板书:我们来观察感觉器官有:眼睛舌头鼻子耳朵......教学后记:第四课《学会运用工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会运用工具”是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单元“认识大自然”单元中的第4课。
通过第3课的学习,教科书引导学生认识我们的感觉器官,并尝试用各种感觉器官感觉身边的各种物体,然后再综合利用各个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事物更多的外部形态特征。
在这节课中,教科书利用情境创设提示学生借助工具观察物体,这样可以观察得更细致,再让学生尝试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并学会记录自己的发现,丰富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 1是用放大镜观察。
本活动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以模仿的方式跟教师学习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并尝试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活动2边观察边记录,是指导学生通过使用放大镜观察一种物体,比较使用放大镜观察与肉眼观察的差异,并记录观察结果,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的能力。
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科学探究目标。
学生通过学会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这为后续科学的学习方法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延续上一课的内容,本节课活动主要的科学研究技能还是观察,有所区别的是本课是运用工具(放大镜)进行观察。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听说过放大镜,但使用放大镜的经验比较少,本课也是学生初次接触观察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演示等直观的方式展示放大镜的使用规范。
同时,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放大镜时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强调“爱护放大镜”以及“禁止用放大镜看太阳”等教育。
对于放大镜的作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主要以体验活动为主,通过不断的使用领悟到放大镜可以放大细节,观察物体更清晰等就可以了。
三、教学目标(1)知道借助工具有助于观察和认识事物。
(2)通过对比观察,感受肉眼观察与使用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3)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和记录观察所得的信息。
(4)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观察主题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进行观察。
(5)在观察的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放大镜,通过对比观察,感受肉眼观察与使用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
教学难点: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节部分,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和记录观察所得的信息。
五、教学准备分小组准备、每人一份:放大镜1个、花朵一支、较小物体一个、记录单一张。
教师准备材料:课件、花朵一支、放大镜一个。
六、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第6课《美味的水果》教学教学目标:1、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不同的感受。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各种水果(水果图片)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
师: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谜语,看看哪位聪明的孩子能猜出来?师:真不错,这两个谜语都是有关水果的,你还能说说其它关于水果的谜语吗?学生四人小组自由猜、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活动。
发问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与学生同游戏、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猜迹的过程中强化对水果外形特点的认识与回忆。
)二、新授。
1、观察和比较水果的外形和色彩。
师出示各种各样的水果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些水果你认识吗?你能说说它的外形和颜色吗?生1:这是梨子,它是黄色的,像葫芦一样。
生2:这是西瓜,它是绿色的,是圆圆的。
生3:它是葡萄,像珠珠一样,是紫色的。
……(点拨学生观察物体的途径)2、观察和比较水果的内部。